陶器

陶器

陶器是指以粘土為胎,經過手捏、輪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後,在800—1000℃高溫下焙燒而成的器具,坯體不透明,有微孔,具有吸水性,叩之聲音不清。陶器歷史悠久,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初見簡單粗糙的陶器。陶器在古代作為一種生活用品,在現在一般作為工藝品收藏。陶器的發明是人類最早利用化學變化改變天然性質的開端,是人類社會由舊石器時代發展到新石器時代的標誌之一。

基本信息

基本釋義

陶器陶器

陶器

英文:pottery;earchenware

拼音:táo qì

基本解釋

用粘土成型、乾燥後放在窯內於 950—1165°C下燒制而成的物品,為多孔、不透明的非玻璃質,通常上釉,也有不上的。

詳細解釋

禮記·月令》:“﹝仲冬之月﹞陶器必良,火齊必得。” 唐 趙璘《因話錄·征》:“兵察帝主院中茶,茶必市 蜀 之佳者,貯於陶器,以防暑濕。”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一編第二章第二節:“陶器的出現是人類在向自然界鬥爭中的一項劃時代的發明創造。”

陶器起源

桂林甑皮岩首期陶與考古實驗

桂林甑皮岩遺址第一期發掘的成型陶器僅有一件,簡稱“甑皮岩首期陶”,為兩片陶器殘片,呈敞口、圓唇、斜弧壁的圜底釜;器表灰白色,近口沿部分顏色略深,呈灰褐色;器表開裂,呈鱗片狀;口徑27cm、高16.4cm、口沿厚1.4cm、胎厚3.6cm。甑皮岩首期陶距今12000年,它燒成溫度極低,胎質疏鬆,遇水易解離,疑似沒有完全陶化,歷經萬年歲月的侵蝕奇蹟般留存至今,於2001年重現人間。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對甑皮岩首期陶燒成溫度進行測定,證實其未經250℃以上溫度燒制過。
2001年-201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桂林甑皮岩遺址博物館的專家多次組織開展模擬甑皮岩首期陶的考古實驗。實驗顯示:按照甑皮岩首期陶的製作工藝,將天然泥土與砸碎的石英石顆粒按特定比例配合,加適量水充分揉練形成具有一定粘結力及抗裂性的坯料,用其捏塑而成半圓頭盔型、與甑皮岩首期陶基本一樣的“泥塑器”,僅需數日晾乾,不用燒制就可用於燒煮田螺等食物,“泥塑器”直至田螺煮熟都不開裂。

陶器起源考古新發現

2016年9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等考古專業機構聯合出具《綜合意見書》,形成關於“陶雛器”研究成果的綜合意見。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考古專業機構一致認為:甑皮岩首期陶屬於甑皮岩先民使用“雙料混煉”技術製作成的“陶雛器”;甑皮岩首期陶作為中國乃至世界罕見的“陶雛器”,是特殊的泥塑器,也是特殊的陶器,是陶器的雛型,是陶器研究史上的重大發現,對研究陶器起源具有重大意義。

雙料混煉

“雙料混煉”是指利用一種自然泥土與另一種材料(土壤、石料、貝殼或其他材料)以骨肉相融的方式,按照一定比例配比,加適量水互相羼和,經過一定方式混練後,形成具有一定粘結力及抗燒煉能力的坯料,用其塑制的器物可承受一定程度的高溫燒煉甚至煉而不裂的工藝。

陶雛器

“陶雛器”是採用雙料混煉工藝製作,通過一定方式成型,未經燒制即可承受一定程度火燒不開裂,具有一定用途,在使用中不斷經受火燒並形成一定緻密度,尚未完全陶化的夾砂泥塑器。“陶雛器”是特殊的泥塑器,也是特殊的陶器,是陶器的雛型。
桂林甑皮岩發現的“陶雛器”,應該是陶器從無到有的中間產物。目前在中國已公布的考古成果中,最缺乏的就是陶器從無到有的發展階段中的考古標本,中國已有10多處遺址發現絕對年代超過10000年陶器標本,但經科學測試、確定燒制溫度不超250°C、而且已經成型的考古標本目前只見於甑皮岩遺址,可以說是填補了陶器研究史上的空白,這是我國陶器考古首次發現陶器起源過程的考古標本,是陶器考古的新發現。

歷史發展

早期陶器的製法

陶器陶器

一般認為最早的陶器是手制的,並在篝火燒制。燒制時間短但火達到的最高溫度可以很高,約在900℃左右,而且達到的速度很快。黏土與沙、砂礫、打碎的貝殼或打碎的陶器調合後會被用來製造篝火燒制陶瓷器,這是因為它們提供了一個開放的坯體質地令水及其他揮發性成分可以輕易離開。黏土中較粗糙的粒子亦會發揮在冷卻時限制陶器坯體內部收縮的作用,此過程以緩慢速度進行,並減低熱應力及破裂的可能。早期以篝火燒制的陶器主要是圓底的,用意是避免尖銳的角令破裂容易發生。最早有目的而建設的窯是穴窯或溝窯,即在地面掘一個洞再在上面鋪滿燃料。在地面的洞提供了最佳隔熱層,令燒制過程可以有更佳的控制。

最初的陶器

陶器陶器

最早已知的陶瓷器是格拉維特文化小雕像,例如在捷克下維斯特尼采境內發現的陶器:維斯特尼采愛神。這是一個愛神維納斯的小雕像,可以追溯到前29,000年至前25,000年(格拉維特文化),表現為一個裸露女性的形態雕像。而最古老陶製容器是中國江西仙人洞文化的陶器罐碎片,於2012年發現的。大約追溯到前20,000年至前19,000年。在之前2004年中國江西仙人洞文化中3B1層就出土的條紋陶,其燒制年代至少在13000年以上。而日本早期繩文人約在前10,500年也製造陶器罐 。繩文指的是在黏土容器及塑像上利用繩纏繞棒子所加上的記號。在前10,000年製造的陶器亦在中國出土。有跡象顯示北非的陶器在距今10,000年前獨立發展出來的,而南美的陶器則是在距今7,000年前。

陶器前6,000年至前3,500年的發展

陶器陶器

陶輪在美索不達米亞約在前6,000年至前4,000年(歐貝德時期(Ubaid period))發明,為陶器生產帶來革命。因為它的出現,專門化的陶藝家可以滿足世界一級城市的發展需要。而在中國的跨湖橋文化(前6000年至前5200年)中也發現了使用陶輪的痕跡。 。陶器在古印度梅赫爾格爾(Mehrgarh)時期二期(前5500年-前4800年)及三期(前4800年-前3500年)被使用,當時為陶瓷新石器時代或紅銅時代。陶器,包括那些稱為ed-Dur容器的,源自印度河流域,在印度河流域文明不同的地點發現。

陶器前1,500年至前300年的發展

在地中海地區希臘黑暗時代時期(前1100年-前800年),藝術家利用幾何圖案如正方形、圓形及直線去裝飾雙耳細頸瓶(amphora)及其他陶器。

陶器前500年至100年的發展

秦始皇陵兵馬俑秦始皇陵兵馬俑

羅馬共和國(前509年-前27年)的陶器以伊特魯里亞的陶器為基礎發展出自己的風格,當時的陶器主要為單一的黑色。到了羅馬帝國初期,大型陶器工場的出現令陶器的質素及產量上升,陶器的顏色亦由黑色轉變為紅色。而此技術亦約在70年期間在整個歐洲,包括北至英國、丹麥,東至希臘完全傳播開來。而北非亦得到此技術,形成其獨特的非洲赤色陶器。因為北非較佳的陶器質素而被歐洲商人帶回歐洲販賣。

在中國,陶俑在春秋戰國時開始出現,於秦漢時達到高峰。著名的有秦始皇陵中的秦始皇兵馬俑。秦漢時期的陶器主要為硬陶,出現了陶磚、陶瓦和瓦當,製作工藝精美,故後人有“秦磚漢瓦”之說。漢代,出現了在釉中加鉛的技術。鉛能使陶器的釉面光滑度和平整度增加,還能使鐵、銅等著色劑呈現美麗的綠、黃、褐等顏色。

陶器700年至1,200年的發展

彩釉陶器彩釉陶器

約在700年阿拉伯人對北非的入侵終止了北非陶器的商貿業,而制陶業的中心被帶回歐洲,但其質素並不佳。制陶技術的發展轉為由東方中國的隋朝(581年-618年)帶領。那裡的陶藝家開始製作陶瓷杯及水壺,而這些陶器的受歡迎情況由東方直達西亞。但因為陶器本身不適合作長途的旅程的關係,令那些陶器在西亞變得太貴。以上情況令當地人想出了利用鉛作釉料,利用低成本的方法模仿出中國陶瓷的白色。此技術慢慢的倒過來轉回中國及歐洲。約在1200年的元朝,中國的彩釉技術令西亞再度想出了辨法去模仿中國,而歐洲則想出了辦法去模仿西亞的彩釉。

陶器1,500年至1,800年的發展

紫砂陶紫砂陶

在安土桃山時代,日本的陶瓷技術開始萌芽,當時日本主要由韓國引入陶藝家的戰俘來滿足其在茶道的需求。而"茶聖"千利休的大力推動及翻新以質樸為本質的日本古窯,令日本陶器的發展及質素出現了大幅度的提升。而明朝在17世紀中期崩潰後,歐洲漸難取得中國高質素的陶器,所以轉而引入日本的陶器,令日本陶器技術得到另一次作進一步發展的機會。而後期日本進行了鎖國的措施,令日本傳而向本土的傳統技術作探究,但慢慢地陶藝發展包含成過多的裝飾及過多的技巧。

16世紀晚期,紫砂陶製作開始成熟,各式各樣的紫砂陶具開始出現,其中以紫砂茶壺為最。清代開始紫砂壺造型變為繁複,壺面上出現題字,書畫乃至篆刻,成為文人雅士把玩之物。

現代陶器的發展

在19世紀後期,因為機械的引入令大量生產的時代來臨,但同時亦摧毀了陶藝的發展。陶器質素的下降趨勢持續至20世紀,直到1930年代才在歐美間出現了復甦。陶藝發展轉變為個別的陶藝家來帶來創新的潮流,而部分陶藝家則從日本的原始陶藝,或是古代美國印地安人的陶藝來取得靈感。現代的商業產品則從他們帶來的靈感引入大眾化的物品中,例如餐具。

塑形方法

坯體的不同特性

陶器陶器

要製成陶器首先要把坯體轉變成需要的形狀,再在窯內加熱至高溫,從而促成永久改變的反應,包括增加強度、硬化及固定形狀。根據地區不同,陶藝家所使用的黏土性質也不同,這樣常常有助製造出有本地特色的陶器。在黏土中混合其他礦物去達至特定目的亦是一種常見做法。例如在燒制後多孔性微高的坯體常會被用作製造土器或赤土陶器花盆。

坯體的搓泥及晾乾階段

在大部分塑形過程之前,在坯體內的空氣需要首先移除。以上稱為除氣法,可以透過真空泵或以人手搓泥完成。搓泥可以有助平均分布坯體的水分。在坯體經過除氣及搓泥後,它便以眾多的技巧進行塑形。在塑形後經過晾乾再作燒制。晾乾過程分為幾個階段。"皮革硬度"指的是坯體約有75-85% 乾的階段。修邊及加上手柄通常會在半乾濕的階段發生。"骨幹"則是指坯體達到一個水分接近或等於0的階段。未經燒制的物件會被稱為"生陶器"。

陶藝家最基本工具是他們的手,但亦因為陶器製造歷史的長期演化而發展出其他附加工具,包括陶輪及轉盤、塑形工具(拍板、墊石、泥抹)、滾筒工具(輪盤、泥板機、壓轆)、切割/鏤空工具(刀、開槽工具、布線)及修整工具(磨光石、木銼、麂皮)。

手工或手築

手工制陶手工制陶

這是最早、最個人化及直接的塑形方法。陶器可以利用盤繞的黏土、平坦的黏土厚片、固體球狀的黏土或是以上三種互相組合再用手去構成。部分手築器皿常常會用泥漿或泥釉(鬆軟的水及黏土的混合物)結合起來。手築是一個緩慢及比拉坯更平緩的方法,但它會給陶藝家對陶器的大小及形狀有更高程度的控制。雖然對於有豐富經驗的陶藝家來說,要製作一模一樣的手工陶器並不困難,但拉坯的速度及重複性令它作為精確製造合適的一整套物品例如餐具更為適當。部分陶藝家認為手工製作有助完全使用想像力去創造獨一無二的藝術,但亦有其他陶藝家認為拉坯陶藝的自發及直接性是他們的靈感來源。

陶輪

把黏土球放在轉盤中心上,稱為輪頭,陶藝家以棒或腳力推動(腳動拉坯機或踏板輪)或可變速的電動機。通常一個稱為拉坯底板的膠制、木製或熟石膏制的碟會放在輪頭上,接著黏土球會拋在拉坯底板而不是輪頭上,這樣做可以使成品與拉坯底板一同移除而不令成品變形。

在拉坯的過程中,陶輪會高速轉動,而黏土球被按、擠及慢慢地往外拉而成為一個空洞形狀。第一步往下及往內按著粗糙的黏土球直到完美的鏇轉對稱,是需要掌握的技術中最重要及最困難的;接著步驟依次序為"開孔",即在黏土球中製造出中央的空洞;"鋪設地板",即在器皿中製造平坦或圓形的底部;"投擲"或"拖拉",即把外殼靠攏及塑形至相同闊度;"修整"或"翻轉",即移除多餘黏土去修整形狀或製造腳部。

陶輪雖然通常會用作製造個別陶器,但是它亦可以用來大量生產。陶輪製作需要陶藝家有一定的技術,但一個熟練的技工可以在一天的工作中製造完成接近完全一樣的碟、花瓶或碗。因為陶輪本身與生俱來的限制,它只可以用為製作在一個縱軸上徑向對稱的陶器。這情況可以用壓印、膨脹、雕刻、製作凹槽、琢面、V型切開及其他方法令陶器在視覺上更為有趣。通常拉坯而成的陶器會利用手工技巧再進一步以加上手柄、蓋子、腳部、壺嘴及其他功能方面作改造。

鏇壓成形法

此方法在陶輪上進行,令陶器固定形態所需的時間減少。復鏇壓是把塑形工具與石膏模上,仍然在建構中的黏土塊接觸的方法。復鏇壓工具塑造一面形狀而石膏模則塑造另一面。復鏇壓只會用作製造平面陶器,例如碟,但另一技巧仰鏇壓則會用在空心陶器,例如杯。復鏇壓與仰鏇壓至少由18世紀開始已經用作陶器的製作。在大型工廠製作中復鏇壓與仰鏇壓通常會自動化,令一些半熟練工人可以進行操作。

輥頭鏇坯機

此機器用於在轉動中的石膏模上對陶器塑形,如復鏇壓與仰鏇壓一樣,但有一個轉動的塑形工具而非固定的。此轉動的塑形工具是一個淺錐體,與陶器有同等直徑,形狀造成和成品的其中一邊一樣。陶器用此方法便可以依靠相對缺乏技巧的工人在一分鐘製成十二件的速度下工作,而這速度與成品的大小有關。輥頭鏇坯機的使用如今在全球工廠已經是十分普遍。

衝壓機

這是一個塑造餐具及裝飾器皿的工業過程,方法是擠壓一團預備好的黏土進入由兩個有孔模具組成所需形狀的空間。在加壓後,會從有孔模具注入壓縮空氣去釋放已成形的陶器。

乾壓法

此方法把半乾及粒化狀態下的黏土壓入一個模具。有高壓水泵入的有孔壓鑄模把黏土壓入模具。成為粒狀材料的黏土由噴霧乾燥製成,其製成品既幼細且具流動性,水分在百分之五至六之間。此方法在製造瓦片中被普遍採用,而碟的製造亦慢慢轉用此方法。

鑄漿成形法

鑄漿成形法常用在大量生產陶瓷上,亦最適合用在不能用其他方式塑形的陶器上。把水與坯體混合後製成泥釉,再倒入高吸水性的石膏模中。泥釉的水份吸入模中,留下一層坯體包裹內部表面及形成內部形狀。多餘的泥釉被倒出模外,接著模會被打開,其內里的物件會移走。注漿成型在浴室用品的製造中十分常用,而它亦用於製造細小的工藝品,例如複雜精細的雕像。

其他相關

因為其大量的陶器工廠,或通俗來說稱為"陶器銀行"的關係,英國城市特倫特河畔斯托克被稱為"陶器"。它是最早的現代工業城市之一,早於1785年已經有200間陶器生產商及聘請了20,000位工人。

陶藝家亦是當地足球會史篤城足球會的綽號。

英國詩人約翰·濟慈寫了一首有關希臘古瓮的詩《希臘古瓮之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