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陶瓷史》

《中國陶瓷史》

《中國陶瓷史》出版了。這是我國陶瓷界的一件大事。中國古代陶瓷有八千年的悠久歷史,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一項偉大創造發明。過去,我們中國陶瓷歷史的研究和著作極少。全國解放以後,在黨的領導和關懷下,新中國的文物考古工作得到了新的發展。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陶瓷史》《中國陶瓷史》

《中國陶瓷史》是中國矽酸鹽學會邀請全國各方面的陶瓷專家,用了幾年時間集體編寫而成的。中國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國。

這本書在一九七九年初稿完成之後,經過多次修正、補充,才在最近定稿。長期以來,中國陶瓷工作者和陶瓷愛好者都迫切希望有一本我們自己編寫的《中國陶瓷史》,現在這個願望終於實現了。這本書的出版,是我國陶瓷界的一件大事,它將引起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關切和注視。

但是,在我們國內關於中國陶瓷歷史的著作極少,相反,國外學者在這方面卻有很多專著,這是一種很不正常的現象。建國以來,在新中國文物考古工作日益發展的情況下,新發現的材料越來越多;在全國陶瓷工業蓬勃發展的今天,也有許多新的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和總結。

廣大從事陶瓷科研、生產、設計、教育以及文物、考古、歷史研究和工藝美術等工作者都迫切需要有一部中國學者編寫的《中國陶瓷史》,以供研究參考。陶瓷史是中國物質文化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陶瓷史的意義是多方面的。本書的定顧,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該書目錄

第一章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約1萬年-4000年前)
第一節陶器的起源
第二節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的陶器
第三節長江流域新石器時代的陶器
第四節其它地區的新石器時代陶器
第五節新石器時代制陶工藝的成就及其影響
第二章夏商周春秋時期的陶瓷(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476年)
第一節陶器的發展
第二節灰陶器和白陶器
.第三節印紋硬陶和原始瓷器
第四節建築用陶和其他陶製品
第五節中原以外各區的陶瓷生產
第三章戰略秦漢時期的陶瓷(公元前475-公元220年)
第一節戰國時期的陶瓷
第二節秦漢陶瓷產品的品種和產地
第三節秦漢時期原始瓷的復興與瓷器的出現
第四章三國兩晉南北朝的陶瓷(公元220年-589年)
第一節江南瓷窯的分布和產品的特點
第二節江南地區制瓷工藝的成就
第三節北朝的瓷業
第四節三國兩晉南北朝制陶工藝的發展
第五章隋唐五代的陶瓷(公元581-960年)
第一節隋代陶瓷業的發展
第二節唐五代的青瓷
第三節唐五代的白瓷
第四節唐代黃釉、黑釉、花釉和絞胎瓷器
第五節唐代的三彩隱患和陶瓷雕塑
第六節唐五代陶瓷造造型與裝飾
第七節唐五代陶瓷的外銷
第六章宋、遼、金的陶瓷(公元960-1279年)
第一節定窯磁州窯系諸窯
第二節耀州窯與鈞系諸窯
第三節青白瓷與龍泉窯系諸窯
第四節宋代黑釉瓷器的生產
第五節汝窯、哥窯與官窯
第七章寧、遼、金的陶瓷(續)
第六節宋瓷的造型與弦飾
第七節宋代瓷器的外銷
第八節遼的陶瓷
第九節金的陶瓷
第八章元代的陶瓷(公元1271-1368年)
第九章明代的陶瓷(公元13168-1644年)
第十章清代的陶瓷(公元1644-1911年)

相關看法

“五代十國”應在《中國陶瓷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唐亡於公元九0七年,梁太祖朱溫稱帝,立國號為梁,五代十國正式開始紀元。至宋太祖趙匡胤改國號為宋,共歷53年。隋朝雖立國僅37年,但在陶瓷發展史上尚占有一席之地。後人對隋代白瓷、青瓷的演進和發展,器型及燒造工藝的特徵、產地和窯口的記載都較明確,而五代時期,雖比隋代歷史還長了16年,但其在陶瓷史中的地位明顯不如隋代。

這大概和隋代帝王在歷史上,比五代時期的帝王,影響要大的多有關聯吧。隋文帝楊堅開疆拓土,統一了中國;設官置署,奠定了中國封建國家官僚機器的架構;首開科舉,創立了封建社會“學而優則仕”的人事制度,他的機構和人事制度,一直被唐、宋、元、明、清歷代所仿效沿用。隋煬帝楊廣,開鑿大運河,勾通了東西南北,為大唐盛世鋪墊了堅實的基礎。楊堅流芳百世,楊廣遺臭萬年,不啻是中國歷史上的兩顆核子彈。而五代十國時期的53年間,卻歷經五個朝代,先後傳了八姓十四帝,同時,還並存著十個諸侯國,它們占據著江淮以南的半壁江山(除北漢附遼,自稱“侄皇帝”,與遼國共同占據西北一帶)。這一歷史時期,似乎是亂鬨鬨、你方唱罷我登場,朝代更換幾乎達到十年一朝、四年一帝,朝廷統治僅及江淮以北的半箇中國。這種錯綜複雜的政治格局,使這段歷史變得撲朔迷離。研究陶瓷史和研究其他專業史一樣,如果不先理清這一時期的政治史、社會發展史,就無法研究它的陶瓷史。因為社會的發展,陶瓷手工業的發展是沿著政治史、經濟史這兩條主線展開的。

一、五代時期窯業大發展的歷史背景
許多史學家面對紛繁複雜的五代史,有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感覺,便往往將五代時期的陶瓷發展史一筆帶過。有的把它作為唐代的一個章節,有的把它作為遼代的一個章節,我認為,這對於這個時代,是很不公平的。在這一短暫的朝代里,“景德鎮窯”開始點燃的窯火,不僅日後稱霸了世界,而且燃燒至今。在陶瓷發展史上,五代時期,還有著名的“秘色瓷”和“柴窯器”,它們都是中國歷史上陶瓷作品的巔峰製作!是中國陶瓷史上的里程碑!但它們也同撲溯迷離的五代政治格局一樣,至今雲遮霧罩、面目不清。雖然近幾年,圍繞著揭秘“柴窯器”,又牽出了五代時的許多燒造貢瓷的窯口如:黃堡窯、宣州窯等,以上這些窯口足以撐起五代陶瓷史的門面,但仍未引起陶瓷史界的足夠重視,仍未能還五代陶瓷史一個應有地位。

馮先銘先生主編的《中國陶瓷》一書“五代的主要瓷窯”一節,著重介紹了河北曲陽窯(宋定窯)、河南密縣西關窯、浙江慈谿越窯的黃鱔山、燕子沖、瓦牌山三個窯址,江西景德鎮窯的勝梅亭、西虎灣、湖田、黃泥頭四個窯址。中國矽酸鹽學會主編的《中國陶瓷史》一書,將唐與五代合為一章,在每節之後附帶一筆,在介紹窯口時有:越窯、甌窯、婺窯、越州窯、長沙窯、景德鎮窯、密縣窯、西山窯、鞏縣窯、蕭縣白土窯、銅山窯、淄博窯、邢窯、曲陽窯等十四個窯址。

筆者查閱了《中國全史。九。》隋唐五代經濟史有關五代時期窯業的記載:“制瓷業”以越窯(紹興)、西山窯(溫州)、岳州窯(湖南湘陰)、潮州窯(廣東潮州埠含山)、琉璃廠窯(四川華陽)五處和江西景德鎮勝梅亭窯為最。《中國全史》記載的六處窯址均在江南, 《中國陶瓷》與《中國陶瓷史》所記五代窯址雖數量不同,但江南、江北各居一半。《中國全史》雖只記了六處窯址,但其中有廣東潮州埠韓山窯和湖南嶽州窯,《中國陶瓷》《中國陶瓷史》中均未述及。且《中國陶瓷史》中稱“廣東地區還沒有發現可以確認為五代的青瓷窯址。”可見古陶瓷史界,對五代的陶瓷史研究,確實有待深化。其實,了解五代歷史的都應該清楚,中國歷史上,爭奪朝廷(政權)就是爭奪中原,所謂“得中原者得天下”。逐鹿中原,使長江以北的中原大地連年征戰,兵戈鐵馬,人民流離失所,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北方易碎的陶瓷,在這種兵荒馬亂的時代,既無市場,又無人願意投入,窯場只能苟延殘喘。與此同時,長江以南九個小諸侯國,隔岸觀火,劃地為牢、豐衣足食,漸入奢華。以致南漢國皇帝,連尿壺都鑲滿珠寶。這一時期,得到長期休養生息的江南九諸侯國,面對方興未艾的世界陶瓷市場,全面繼承了大唐帝國的陶瓷出口市場,為滿足國際市場對中國陶瓷製品的需求,在窯業的發展上,有了長足的挺進。因此,我以為《中國全史》所記的江南六窯應較確切,應該還遠不止於此。五代時期,除以上三本史料已記載的之外,偏安江南的著名窯口,還有“南唐官窯”宣州窯,產品號稱“宣州雪”;生產了荊南名瓷高足碗的南平窯。江南窯口,應在規模和產量上,比江北的窯口有了質的飛躍。

縱觀五代十國時期的歷史走勢和格局變化,可以肯定地說:該時期的窯業發展,無論在新建窯口的數量上,還是規模上,南方都應超過北方,成為該時代陶瓷手工業發展的主流。因此,研究五代陶瓷史,我認為應將研究重心,放在研究南方窯業的發展上,重點搞清該時期在南方各諸侯國區域內,新建窯口的位置、數量、規模、創新產品,及其在陶瓷發展史上的歷史地位。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五代時期不僅出現了“秘色瓷”、“柴窯器”,而且,還創造出了有史以來的第三大瓷種“青白瓷”。不但青白瓷在歷史的長河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它還衍生出歷久不衰的“青花瓷”;從而,確立了景德鎮在世界上的“瓷都”地位。這一新產品的出現,從研究瓷都---景德鎮發展史的角度講,它開啟了世界陶瓷史上新的、也是最重要的歷史階段。

二、關於五代時期器型的複雜性
辨識五代作品的器型特徵,一般較注重五出筋、五葵口、唇口、玉璧底或玉環底;盤、碗則多為花口,北方窯口出現穿帶壺、倒流壺,南方窯口推出夾梁蓋罐;執壺的流,開始發生顯著變化,由圓短流,發展為曲流,但又較宋代的曲流短;胎料配比與成型工藝都有改進,碗盤盞盅的胎壁較唐明顯變薄,器型也由唐之圓潤肥腴,向宋之清雋瘦秀過渡。裝飾上,越窯出現褐彩劃花紋飾,定窯則較多“官、新官、易定”刻款。

唐、五代、遼、宋的制瓷業,在胎、釉、器型、工藝、紋飾等方面發展變化的脈絡,是十分清楚的。但在晚唐、五代、北宋早期的過渡器型,有何明顯的界定,很難找到依據。晚唐、五代、北宋早期的器型交叉,被錯誤斷代的情況應當不少。因為五代時,窯業較為發達的南方九個小諸侯國,在晚唐藩鎮割據時,即已逐漸形成尾大不掉之勢,雖未公然稱帝,但已自成體系,針插不入、水潑不進,受唐朝廷“官樣”的影響明顯減弱,皇家占統治地位的審美標準,由於諸侯割據而不再是一統天下,諸侯開始按照自己的喜好燒造器形。

五代之後,趙宋王朝建立之初,也是先得中原,而後南漸,逐步統一起東南各諸侯國的,各諸侯國在朝代的更替上,又多與北宋早期有一段交叉。大宋最終完成統一大業,已至第二代皇帝趙光義登基之後幾年。南方青瓷的代表----越窯所在的吳越,一直延續到大宋立國十九年後才降宋。吳越錢氏傳了五代,共85年,先後有32年與唐和宋交叉(五代僅傳承了53年)。這些交叉的歷史,客觀上對嚴格界定相關朝代的作品不利,造成了五代器型在斷代上的複雜性。

另外,江南諸侯國較多。五代時,南方雖相對兵戰較少,但相互間依然有吞併割讓之爭,以致邊界版圖也屢有變更,州縣更、廢,亦多不可考究其詳。加之文獻中,對小諸侯國的歷史記載又較簡,在研究五代陶瓷史時,確定窯址的具體位置、所隸屬的行政區劃,確定準確的朝代紀年,亦即斷代、斷窯口上,都會帶來一定的難度。

三、關於五代時期的“柴窯器”問題。
關於“柴窯器”,因為至今仍是個千古之謎,只見於文字記載,而不能確認遺存。因而,對陶瓷界的權威、泰斗們,是個“慎談”的題目。我在本章的開篇既已開宗明義,呼籲陶瓷史學家善待“五代”,還其本來面目,還她在陶瓷發展史上的一席之地。故筆者勇敢地將五代十國陶瓷史闢為一章。即便是拋磚引玉,也得提出幾個課題,以啟發大家的思路,逐漸構築起“五代陶瓷史”的框架。由是,不揣冒昧,涉足了“禁區”。

關於“柴窯器”,雖後世有文字記載,為後周世宗柴榮所建官窯,但具體窯址至今眾說紛紜。“後周”是五代時的最後一個朝代的太祖---郭威所立國號,世宗柴榮繼承,他們勵精圖治、革除積弊、倡導統一,政治清明,是五代時最輝煌的一朝。可惜兩代皇帝執政不足九年,但史界認為,他們為大宋的統一江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後周”世宗在位僅五年,平定中原後,先後攻取秦鳳、三征淮南、收復三關、盡復江北大地,把五代初形成的中原與吳越,在東部以江淮為界的版圖,擴大到以長江為界。首開了向南統一國土的先河。否則,後人記史時,不會對這一朝僅三代九年的政績,有如此之高的評價。如對後周一朝九年,治世的大政方針和政局變化進行研究,我覺得,不論是郭威還是柴榮,都不大可能有時間和興趣去營造“官窯”,生產“柴窯器”。至於周世宗的兒子,年僅七歲,繼位僅數月(是為恭帝),則更不可能去造出精美的“柴窯器”。郭威在位三年,剛一繼位就“詔罷四方貢獻珍饈”,“又罷戶部營田務,解除租牛課稅”,減輕稅賦,讓久經戰亂的百姓得以休養生息。他說:朕起於寒微,倍嘗艱苦,遭時喪亂,一旦為帝王,豈敢厚自奉養,以病下民乎!”況且,其在位僅三年,象他這樣的君王,恐怕不會在短暫的執政期,去營造什麼“官窯”。

而傳說中最言之鑿鑿的“柴窯為後周世宗柴榮燒造”之說,以我之見,亦不可能。世宗繼位之初,即逢遼兵入侵西北,世宗御駕親征,高平決戰後,方始扼制了遼與北漢的進攻。之後,他革除弊政、懲治驕將、選賢任能、澄清吏治,這一治又是兩年。待百姓稍事生息,他又率軍親征三年,“以治伐亂”,先後攻取秦鳳、三征淮南、收復三關,最終病死在抗遼的征戰中。在位五年,戎馬倥傯、南征北戰、食不甘味、席不暇暖,何來興趣與雅致研究陶瓷容器?如說他在金戈鐵馬的選、養、造方面,有一定造詣,尚在情理之中。

古陶瓷燒造方面有建樹的帝王,盛唐李世民李隆基之唐三彩;偏安江南的吳越國錢氏之“秘色瓷”;昏庸奢華宋徽宗的“鈞、汝、官窯器”;以及宋徽宗的兒子南宋高宗趙構,坐穩南宋小朝廷後,之燒造“南宋官窯器”。這些帝王均與世宗柴榮這種勵精圖治的初創期皇帝,在時局、喜好上,大相逕庭。如世宗帝能再坐上個十年的金鑾殿,此“柴窯器”到有可能出自他意下。僅此五年短暫的執政,時間上,實在容不得他造出驚世之作。披閱有關記述古陶瓷的古籍史料,至今尚未發現五代、宋、元時期,有關於“柴窯器”的記載。去年曾鬧騰了一段時間的歐陽修(北宋)《歸田集》中,所記有關柴窯片斷,後亦成為子虛烏有。目前只能確認,有關柴窯器的記述,仍是從明代開始的。精美絕倫的柴窯器出現後,長達五百多年未見史載,這實在是超出常理、令人費解的謎。

蒐集一下“朱明”一朝的文獻,筆者共發現在一十三人的著述中,論及“柴窯器”。現恭錄於後,至於清及民國的記載,無非大同小異,就不再列舉了。
1、曹昭的《格古要論》(王佐增補):“柴窯出北地,世傳柴世宗姓時所燒者,故謂之柴窯。天青色、滋潤細膩,有細紋,多是粗黃土足,近世少見。”
2、文震亨的《長物志》“窯器,柴窯最貴,世不一見。聞其制: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未知然否?”
3、董其昌的《骨董十三說》“世稱柴、汝、官、哥、定五窯,此其著焉者”。
4、田藝衡的《留青日札》“至吳越王時益精,臣庶不得用,謂之秘色,即所謂柴窯也。有云:若有看柴窯,雨過天青色”或曰“柴世宗時始進御也”。
5、高濂的《遵生八箋》“高子曰:論窯器,必曰柴、汝官、哥,然柴則余未見之,且論制不一,有雲‘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是薄瓷也,而曹明仲則曰‘柴窯足多黃土’何想懸也!”
6、谷應泰的《博物要覽》“昔人論柴窯曰: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
7、周履靖的《夷門廣牘》“柴窯出北地,天青色。滋潤細媚,有細紋,足多粗黃土,近世少見。”
8、張應文的《清秘藏》“論窯器,必曰柴、汝、官、哥、定。柴不可得矣。余向見殘器一片,制為絛環者,色光相同,但差厚耳。’
9、黃一正的《事物紺珠》“柴窯制精色異,為諸窯之冠。”
10、張謙德的《瓶花譜》“尚古莫若銅器,窯則柴、汝最貴,而世絕無之。”
11、謝肇淛的《五雜俎》“陶器,柴窯最古,今人得其碎片,亦與金翠同價矣。蓋色既鮮碧,而質復瑩薄,可以妝玩具,而成器者,杳不可復見矣。世傳柴世宗時燒造,所司請其色,御批云:雨過天晴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
12、徐慶秋的《玉芝堂談薈》“陶器,柴窯最古,今人得其碎片,亦與金璧同價,蓋色既鮮碧,而質復瑩薄,可以裝飾玩具,而成器者不復見矣。”
13、呂震等撰的《宣德鼎彝譜》“內庫所藏柴、汝、官、哥、鈞、定。”
以上明代十三人的著述,仔細揣摩,沒有一人明確稱:親見過柴窯器,大都稱其:不可得、不復見、世絕無之,記事之人均為耳聞言傳,道聽途說。且以上文字均不屬史志,可信度較低。清、民國的著述者,亦如是。親眼所見而記之的,只有清朝的乾隆帝。載於《清高宗御製詠瓷詩錄》的詠柴窯器御製詩有五首:其一《詠柴窯枕》“色如海玳瑁,青異《八箋》遺。土性承足在,銅非鉗口為。千年火氣隱,一片水光披。未若永宣巧,龍艘落葉斯。”

其二:《詠柴窯如意枕》
“過雨天青色,《八箋》早註明。睡醒總如意,流石漫相評。晏起吾原戒,華祛此最清。陶人具深喻厝火積薪成。”

其三:《詠柴窯碗》
“治自柴周遂號柴,冠乎窯器獨稱佳。鏡明紙薄見誠罕,足土銅口藏尚皆。內府數枚分甲乙,《夷門廣牘》類邊涯。都為黑色無青色,記載誰真事實諧。”

其四:《詠柴窯枕》
“《遵生》稱未見,安臥此何來?大輅椎輪溯,春天明鏡開。薦床猶蟹爪,藉席是龍材。古望興遐想,宵衣得好陪。堅貞成秘賞,苦窳漫嫌猜。越器龜蒙詠,方斯信久哉。”

其五:《官窯小瓶》
“宋時秘色四稱名,不及柴窯一片瑛。下視永宣茲又貴,由來品第鮮常衡。”
從以上御製詩文的字裡行間看,清宮似有柴窯器典藏,乾隆帝不僅見過,而且還安臥過柴窯枕。但這五首御製詩所記載的所謂柴窯特徵,與朱明時期十三人所著述的柴窯器之特徵有的相同,有的相去甚遠。明代的民間記述為“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足多黃土”,而乾隆帝的記述似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色如海玳瑁”“都為黑色無青色”、“足土口銅”;另一種是“過雨天青色”、“鏡明紙薄”。御製詩中的前一種,倒頗似吉州窯的作品。而目前已被研究者加入“柴窯器”競選的窯口有:汝窯、鈞窯、黃堡窯、景德鎮窯、越窯,都屬於後一類“天青色”型。

現代,國內、國外均有學者認為,較為符合史料記載特徵的,應是景德鎮湖田窯之影青精品。此種猜測,筆者不敢苟同。因五代時景德鎮為南唐所據,不在後周的疆域之內。若為後周官窯器,起碼應在後周的版圖內,即應在江淮以北的中原之地。因此,如以景德鎮窯影青器入選,只可能是小諸侯國的貢品,類似於越窯的“秘色瓷”性質。但是,景德鎮制瓷業的歷史,又無五代時,已作為南唐國貢品進貢的記載。

倒是黃矞的《瓷史》中有“宣州瓷窯,為南唐所燒造,以為供奉之物,南唐後主猶好珍玩”“邑人有劉慶者,昔從軍至寧國南陵縣(皖南),掘壕溝發一古冢,系南唐‘保大’年號磚砌者,中得一碗,上肆而下斂,作平坦勢,唇緣外倚,無釉,底頑實,足亦糙,內起六楞,色卵青而微灰,碎紋如毛,近足處釉乳紺黑,若浮拭以漆,蒼然混玉,厚近二分,然於烈日中照之,光瑩欲透。南陵古宣州域,真宣州窯器。”的記載。這裡所說的今安徽宣州的古窯器,《景德鎮陶歌》中亦有“嫩荷寒露透琉璃,縹色何如秘色瓷。昨晚月圓新試碾,宣州雪白鳳州詩”的記載。

五代時的南唐宣州,現已發現的古窯址有:東門渡窯、涇縣窯頭嶺窯、琴溪窯、繁昌縣柯家沖窯等,究竟誰是正宗的南唐官窯“宣州雪”尚不可考。不過筆者倒是有幸,在宣州的一家古玩店裡,覓得白釉水盂一隻,為白胎、白釉、臥足,頗似“宣州雪”,接近定窯而不是定窯。

盤點考古書籍

考古學是根據古代人類活動遺留下的實物資料,來研究人類古代社會歷史的一門學科。中國近代“考古學”一詞,可能是從西文Archaeology一詞翻譯而來的。考古學是歷史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其研究的範圍是古代,所以它與近代史和現代史是無關的,自人類的起源始,下限隨考古學的發展而有所變化,又由於各地區文化發展的多樣性和不平衡性,所以無法統一,各國考古學都有它們的年代下限
《野人獻曝》
《西漢禮制建築遺址》
《文物叢談》
《考古人類學隨筆》
《定陵出土文物圖典》
《東平後屯漢代壁畫墓》
《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中華古地圖集珍》
《探尋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唐陵的布局》
《殷墟王卜辭的分類與斷代》
《地中海考古》
《迦太基傳奇》
《考古的故事》
《何正璜考古遊記》
《藏傳佛教寺院考古》
《上古西藏與波斯文明》
《探尋瑪雅文明》
《中國考古學·秦漢卷》
《湖南宋元窖藏金銀器發現與研究》
《中國古輿服論叢》
《眾神的宮殿》
《考古學讀本》
《美術與考古》
《漢唐之間的宗教藝術與考古》
《馬的中國歷史》
《另一種古史》
《古代人牲人殉通論》
《西域考古圖記》
《中華梳篦六千年》
《會說話的希臘石頭》
《在中國漫長的古道上》
《成都城坊古蹟考》
《輝煌、瑰麗的瑪雅》
《入山與出塞》
《所羅門示巴女王之鷹》
《佛教石窟考古概要》
《萬世法門》
《中國文明的形成》
《李濟文集》
《考古學》
《占卜的源流》
《漢唐美術考古和佛教藝術》
《文物物語》
《安陽》
《往古的滋味:中國飲食的歷史與文化》
《中國文明的起源問題》
《考古學專題六講》
《新疆的地下文化寶藏》
《隋唐考古》
《滿城漢墓》
《埃及考古學》
《傳薪有斯人》
《亞特蘭蒂斯:消逝的人類文明真相》
《水晶太陽之謎:現代人失落的宇宙奧義》
《神與獸的紋樣學》
《吐魯番考古記》
《黃泉下的美術》
《新鐵證待判》
《逝去的風韻:楊泓談文物》
《伊特魯利亞人的靈魂》
《建康蘭陵六朝陵墓圖考》
《明清金銀首飾》
《沿著古代中亞的道路》
《最新中國考古大發現》
《絲綢之路考古十五講》
《故宮退食錄》
《印加人:黃金和榮耀的主人》
《宣化遼墓》
《神祗·墳墓·學者》
《古埃及探秘》
《宮殿考古通論》
《中國石窟寺研究》
《商周青銅器群綜合研究》
《奢華之色》
《漢畫像的象徵世界》
《文物精品與文化中國十五講》
《中國古兵與美術考古論集》
《中國聖火》
《松漠之間》
《考古中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成立60周年成果薈萃》
《人是太空人的試驗品》
《中國青銅器綜論》
《秦俑真相》
《中國古代天文文物圖集》
《中國盜墓史》
《美索不達米亞:追溯近東文明的起點》
《殷墟青銅器研究》
《馬承源文博論集》
《前蜀王建墓發掘報告》
《尋常的精緻》
《尋找那隻爵》
《中國古代的藝術與文化》
《武梁祠》
《簡牘檢署考校注》
《先秦兩漢考古學論文集》
《楊鴻勛建築考古學論文集》
《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
《粟特人在中國》
《東魏北齊莊嚴紋樣研究》
《穿越時空的智慧》
《斯坦因中國探險手記》
《古代高昌王國物質文明史》
《中國古代青銅器》
《中國襖教藝術史研究》
《考骨紀》
《小法老之死》
《中國古車輿名物考辨》
《華燭帳前明》
《中國考古發現與研究》
《閱讀過去》
《西域文明》
《希伯來語聖經》
《曾侯乙墓》
《垃圾之歌》
《破解古埃及》
《死海古卷概說》
《鳥濱貝冢》
《中國方術正考》
《古文物稱謂圖典》
《漢唐考古學講稿》
《唐代金銀器研究》
《希臘藝術與考古學》
《中國考古學通論》
《神話考古》
《路經樓蘭》
《郭店楚簡校讀記》
《廣漢三星堆》
《從長安到雅典》
《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
《中國新石器時代》
《商周青銅器文飾》
《考古人手記》
《殷墟婦好墓》
《簡帛佚籍與學術史》
《鹽池馮記圈明墓》
《沙海古卷釋稿》
《中國早期文明》
《花舞大唐春》
《四神》
《美術、神話與祭祀》
《郭店楚墓竹簡》
《中古中國與外來文明》
《偃師杏園唐墓》
《發現藏經洞》
《商文明》
《古代兵器通論》
《商周祭祖禮研究》
《正倉院考古記白川集》
《白沙宋墓》
《考古學與船舶社會史》
《雲岡日記》
《伯希和西域探險記》
《定陵》
《中國天文考古學》
《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
《敦煌考古漫記》
《燕衎之暇》
《墓葬與生死》
《甲骨文與殷商人祭》
《穿越塔克拉瑪乾》
《天使的承諾》
《古墓探秘》
《上海明墓》
《西周青銅重器銘文集釋》
《我的探險生涯》
《中國青銅時代》
《時間與傳統》
《考古學研究入門》
《消失的城市》
《凱爾特人的歐洲》
《神秘的蘇美爾人》
《古代都城與帝陵考古學研究》
《文物小講》
《青銅揮麈》
《劍橋插圖考古史》
《鑠古鑄今》
《活著的女神》
《亞洲腹地旅行記》
《考古學是什麼》
《廣州南越王墓》
《國寶一百件》
《失落的古格王朝》
《消失的建築》
《騙局、神話與奧秘》
《上博楚簡三篇校讀記》
《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
《中國墓室繪畫研究》
《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窯藏》
《文明起源的中國模式》
《北齊東安王婁睿墓》
《西域文明史概論》
《埃及歷史銘文舉要》
《北宋皇陵》
《尋找亞特蘭蒂斯》
《考古器物繪圖》
《漢長安城遺址研究》
《唐代墓室壁畫研究》
《考古學理論》
《考古發現與早期道教研究》
《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
《埃及的遺產》
《宴饗的故事》
《古代神話與民族》
《新定三禮圖》
《六朝瓦當與六朝都城》
《清皇陵地宮親探記》
《魏晉南北朝壁畫墓研究》
《羅馬考古:永恆之城重現》
《中國古代的天文與人文》
《發現我們的過去-簡明考古學導論》
《趣味考據》
《近百年古城古墓發掘史》
《中國紋樣史》
《考古學一百五十年》
《從羅布沙漠到敦煌》
《中國陶瓷史》
《美源》
《梁莊王墓》
《創世紀的守護神》
《文物中的古文明》
《中國文明的開始》
《走出疑古時代》
《考古不是挖寶》
《法門寺考古發掘報告》
《最早的中國》
《拉美西斯二世:尼羅河上的輝煌》.
《古事雜談》
《中國文明起源新探》
《水晶頭骨之謎》
《失落的約櫃》
《東周與秦代文明》
《考古學的過去與未來》
《大崑崙》
《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
《商周彝器通考》
《古代中國考古學》
《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
《風雪定陵》
《考古與藝術史的交匯》
《中國古建築考古》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天工開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