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舞大唐春》

《花舞大唐春》

《花舞大唐春》展示1970年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的窖藏盛唐金銀器,現皆由陝西歷史博物館收藏。主要有鎏金銀杯、金碗、銀盒等,皆為盛唐時期珍貴的宮廷貴族用品,圖案炫麗多彩,形制雍容大氣。出土地位於唐代都城長安,所有金銀器皆為中央官府作坊,是目前所知唐代金銀器中最精美的一批。書前有長文介紹何家村金銀器的製作工藝、作坊、埋藏地點及年代,書中照片拍攝十分清晰,有多處局部細節,更將每一展品的花紋圖案及形制測繪一遍,堪為鑑賞盛唐金銀器的寶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花舞大唐春》《花舞大唐春

編寫這《花舞大唐春》時曾想用“再現盛世輝煌”來命名,因為在唐代文物中,何家村遺寶不僅最精美,也集中反映了大唐王朝的技術水平、藝術成就和精神面貌。但“再現盛世輝煌”也可以用作形容其他遺蹟遺物的發現,應該換個更響亮、更貼切的名字。著名文學史家袁行霈先生建議直接借用唐人詩句“花舞大唐春”為名,這是初唐詩人盧照鄰《元日述懷》中的一句。

“花舞大唐春”恰好形容了大唐盛世的燕婉熱鬧,當讀者真切地看到這些巧奪天工的文物、陶醉於對遙遠文明的浪漫想像時,也許還會激發出深人探索這批遺寶背後奧秘的熱忱。本書圖版是以北京大學陝西歷史博物館共同舉辦的“何家村遺寶精粹”展覽的展品為基礎。由於何家村遺寶沒有正式的考古報告,在籌備展覽之初,徐天進先生、馬振智先生便直接策劃了這部書的編寫。書中從何家村遺寶總共一千多件文物中選擇了七十四件(組)精品,如果除去466枚錢幣以及大量同樣的器類,基本反映了何家村遺寶的面貌。

目錄

目次
許智宏:致辭
周天游:致詞
申奏雁:重見天日的遺寶
齊東方:何家村遺寶的埋藏地點和年代
韓建武:巧奪天工——何家村金銀器的製作工藝及作坊
齊東方:何家村遺寶與絲綢之路
榮新江:盛唐長安——物質文明閃爍之都
l狩獵紋高足銀杯
2金筐寶鈿團花紋金杯
3金仕女狩獵被八瓣銀杯
4伎樂級八棱金杯
5鎏金伎樂紋八棱銀杯
6素麵罐形帶把銀杯
7素麵橢圓形銀碗
8鑲金獸首瑪瑙杯
9瑪瑙長杯
10水晶八曲長杯
11白玉忍冬玟八曲長杯
12凸紋玻璃杯
13“和同開珎銀幣
14薩珊銀幣
15東羅馬金幣
16素麵折腹銀碗(大)
17素麵折腹銀碗(小)
18鴛鴦蓮瓣改金碗
19鎏金海獸水波玟銀碗
20鎏金雙獅紋銀碗
21鎏金飛獅紋銀盒
22鎏金錢刻飛廉紋銀盒
23鎏金冀鹿鳳鳥紋銀盒
24鎏金雙抓玟雙桃形銀盤
25鎏金飛廉紋六曲銀盤
26鎏金鳳鳥紋六曲銀盤
27素麵圈足銀罐
28素麵平底銀罐
29素麵三足銀罐
30素麵三足束腰形銀罐
31仰蓮瓣座銀罐
32銀石榴罐
33素麵“大粒光明砂”銀盒
34素麵雙耳銀鍋
35素麵金姚
36素麵長柄三足銀鐺
37素麵短柄三足銀鐺
38素麵雙耳提梁銀鍋
39線刻鴛鴦級銀盒
40葡萄龍鳳改銀碗
41素麵金盒
42鎏金雙雁級銀盒
43鎏金團花紋銀盒
44鎏金石榴花紋銀盒
45鎏金鴛鴦紋銀盒
46孔雀紋銀方盒
47“懷集”庸調銀餅、“洊安”庸調銀餅、“東市庫”銀餅
48“拾兩太北”銀鋌、素麵銀鋌
49獅紋白玉帶板
50更白玉、斑玉、深斑玉帶
51蓮瓣紋提梁銀罐
52雲頭形金釵
53玉臂環(1對)
54葡萄花鳥級銀香囊
55金梳背
56金臂釧
57金走龍(2條)
58“開元通寶”金錢、“開元通寶”銀錢
59“高昌吉利”銅幣
60“節墨之法化”銅刀幣
61“京一釿”銅平首布
62鎏金銅“貨布”
63鎏金銅“永安五男”
64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
65鎏金鴻雁被銀匜
66素麵銀盆
67素麵金盆
68鎏金蔓草鴛鴦改銀羽觴
69鎏金花鳥紋銀碗
70鎏金小簇花紋銀蓋碗
71鎏金折枝花紋銀蓋碗
72鎏金鸚鵡級提梁銀罐
73素麵銀罐
74陶瓮(2件)
何家村遺寶及唐代金銀器研究相關文獻目錄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何家村遺寶一覽表

評價

書中選用的文物都經過重新仔細觀察、照相、繪圖、測量,這些國寶要從庫房、展櫃中逐個取出,需動員多人共同努力,這些都是在馬振智、申秦雁先生的組織與協調下才得以順利完成的。編寫一部普通的圖錄也許不太困難,但何家村遺寶未系統刊布,所以我們希望提供一部精美圖錄的同時,更要有學術參考價值。於是,我們定下了原則:新拍攝的照片儘可能有各個角度和細部,以彌補以往發表圖片的不足;並對多數器物進行準確的測繪,公布準確的數據。只有這樣才會與過去零散發表的圖錄不同,且有永存的價值。前面的幾篇論文,實際上主要是導讀性質,便於讀者了解何家村遺寶。每件器物的解說,撰寫時除了客觀描述,還帶有一定的研究體會。導讀論文和器物圖說中的觀點未必都正確,卻希望能給人以啟發。
公布資料力圖做到詳細、準確,是希冀重新引起學界對何家村遺實的學術“發掘”。細心的讀者將會發現,本書的照片、線圖以及說明文字中有不少新的收穫。如“鎮金獸首瑪瑙杯”,我們特意拍攝了口部流口打開的細節;那件“鑾金舞馬銜杯改銀壺”,也首次將“開元通寶”金錢、“開元通寶”銀錢背面展現出來;“鎏金錢刻飛廉紋銀盒”,過去因為通體鎏金而被誤認為是金盒,這次不僅發現是銀鎏金,而且還發現了上面淺淺刻出的紋樣;“鎏金鳳鳥紋六曲銀盤”也發現了“新”紋樣。這些以前無人知曉的現象,是由於紋樣刻得太淺,極難辨認,可能是器物製作時紋樣的起稿線,屬於作品中未完成的部分。這些發現當然十分重要,至少暗示著器物製作的過程。如此等等,正是我們希望給研究者提供以後值得關注的新信息。
由於條目是由多人分別撰寫的,每個研究者的看法會有不同,雖然經過討論仍有許多問題一時無法弄清,如一些器物的製作、加工痕跡,有的認為是車床所為,有的認為是拋光所致;一些器皿有人認為是煉丹用具、藥具,有人認為是生活用具、茶具。所有這些,正反映了何家村遺寶的撲朔迷離和亟待進一步研究的必要。何家村遺寶的時代不同、來源不一是顯而易見的。本書圖錄部分雖然沒有分章節,但在圖片的順序則考慮了器物時代的先後問題,其中還隱含了器物的分姐意圖,這也是以後我們在研究時要關注的。何家村遺竇已經發現33年了,做一個專題展覽,出版一部精美圖錄是許多人的願望。我們榮幸地承擔了這項工作,如果讀者通過這本書提供的資料在以後的研究中能夠有些許幫助,那是我們最感欣慰的。以圖錄為主的書,讀者群可能是多方面的,觀賞時需要得到美的享受,因此這裡要感謝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李夏廷先生為本書所測繪的精美而準確的線圖,還要特別感謝“北京文明之旅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在時間十分緊迫的情況下,精心設計編排本書。對他們所付出的努力和勞動是應該予以大力讚揚的。

盤點考古書籍

考古學是根據古代人類活動遺留下的實物資料,來研究人類古代社會歷史的一門學科。中國近代“考古學”一詞,可能是從西文Archaeology一詞翻譯而來的。考古學是歷史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其研究的範圍是古代,所以它與近代史和現代史是無關的,自人類的起源始,下限隨考古學的發展而有所變化,又由於各地區文化發展的多樣性和不平衡性,所以無法統一,各國考古學都有它們的年代下限
《野人獻曝》
《西漢禮制建築遺址》
《文物叢談》
《考古人類學隨筆》
《定陵出土文物圖典》
《東平後屯漢代壁畫墓》
《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中華古地圖集珍》
《探尋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唐陵的布局》
《殷墟王卜辭的分類與斷代》
《地中海考古》
《迦太基傳奇》
《考古的故事》
《何正璜考古遊記》
《藏傳佛教寺院考古》
《上古西藏與波斯文明》
《探尋瑪雅文明》
《中國考古學·秦漢卷》
《湖南宋元窖藏金銀器發現與研究》
《中國古輿服論叢》
《眾神的宮殿》
《考古學讀本》
《美術與考古》
《漢唐之間的宗教藝術與考古》
《馬的中國歷史》
《另一種古史》
《古代人牲人殉通論》
《西域考古圖記》
《中華梳篦六千年》
《會說話的希臘石頭》
《在中國漫長的古道上》
《成都城坊古蹟考》
《輝煌、瑰麗的瑪雅》
《入山與出塞》
《所羅門示巴女王之鷹》
《佛教石窟考古概要》
《萬世法門》
《中國文明的形成》
《李濟文集》
《考古學》
《占卜的源流》
《漢唐美術考古和佛教藝術》
《文物物語》
《安陽》
《往古的滋味:中國飲食的歷史與文化》
《中國文明的起源問題》
《考古學專題六講》
《新疆的地下文化寶藏》
《隋唐考古》
《滿城漢墓》
《埃及考古學》
《傳薪有斯人》
《亞特蘭蒂斯:消逝的人類文明真相》
《水晶太陽之謎:現代人失落的宇宙奧義》
《神與獸的紋樣學》
《吐魯番考古記》
《黃泉下的美術》
《新鐵證待判》
《逝去的風韻:楊泓談文物》
《伊特魯利亞人的靈魂》
《建康蘭陵六朝陵墓圖考》
《明清金銀首飾》
《沿著古代中亞的道路》
《最新中國考古大發現》
《絲綢之路考古十五講》
《故宮退食錄》
《印加人:黃金和榮耀的主人》
《宣化遼墓》
《神祗·墳墓·學者》
《古埃及探秘》
《宮殿考古通論》
《中國石窟寺研究》
《商周青銅器群綜合研究》
《奢華之色》
《漢畫像的象徵世界》
《文物精品與文化中國十五講》
《中國古兵與美術考古論集》
《中國聖火》
《松漠之間》
《考古中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成立60周年成果薈萃》
《人是太空人的試驗品》
《中國青銅器綜論》
《秦俑真相》
《中國古代天文文物圖集》
《中國盜墓史》
《美索不達米亞:追溯近東文明的起點》
《殷墟青銅器研究》
《馬承源文博論集》
《前蜀王建墓發掘報告》
《尋常的精緻》
《尋找那隻爵》
《中國古代的藝術與文化》
《武梁祠》
《簡牘檢署考校注》
《先秦兩漢考古學論文集》
《楊鴻勛建築考古學論文集》
《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
《粟特人在中國》
《東魏北齊莊嚴紋樣研究》
《穿越時空的智慧》
《斯坦因中國探險手記》
《古代高昌王國物質文明史》
《中國古代青銅器》
《中國襖教藝術史研究》
《考骨紀》
《小法老之死》
《中國古車輿名物考辨》
《華燭帳前明》
《中國考古發現與研究》
《閱讀過去》
《西域文明》
《希伯來語聖經》
《曾侯乙墓》
《垃圾之歌》
《破解古埃及》
《死海古卷概說》
《鳥濱貝冢》
《中國方術正考》
《古文物稱謂圖典》
《漢唐考古學講稿》
《唐代金銀器研究》
《希臘藝術與考古學》
《中國考古學通論》
《神話考古》
《路經樓蘭》
《郭店楚簡校讀記》
《廣漢三星堆》
《從長安到雅典》
《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
《中國新石器時代》
《商周青銅器文飾》
《考古人手記》
《殷墟婦好墓》
《簡帛佚籍與學術史》
《鹽池馮記圈明墓》
《沙海古卷釋稿》
《中國早期文明》
《花舞大唐春》
《四神》
《美術、神話與祭祀》
《郭店楚墓竹簡》
《中古中國與外來文明》
《偃師杏園唐墓》
《發現藏經洞》
《商文明》
《古代兵器通論》
《商周祭祖禮研究》
《正倉院考古記白川集》
《白沙宋墓》
《考古學與船舶社會史》
《雲岡日記》
《伯希和西域探險記》
《定陵》
《中國天文考古學》
《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
《敦煌考古漫記》
《燕衎之暇》
《墓葬與生死》
《甲骨文與殷商人祭》
《穿越塔克拉瑪乾》
《天使的承諾》
《古墓探秘》
《上海明墓》
《西周青銅重器銘文集釋》
《我的探險生涯》
《中國青銅時代》
《時間與傳統》
《考古學研究入門》
《消失的城市》
《凱爾特人的歐洲》
《神秘的蘇美爾人》
《古代都城與帝陵考古學研究》
《文物小講》
《青銅揮麈》
《劍橋插圖考古史》
《鑠古鑄今》
《活著的女神》
《亞洲腹地旅行記》
《考古學是什麼》
《廣州南越王墓》
《國寶一百件》
《失落的古格王朝》
《消失的建築》
《騙局、神話與奧秘》
《上博楚簡三篇校讀記》
《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
《中國墓室繪畫研究》
《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窯藏》
《文明起源的中國模式》
《北齊東安王婁睿墓》
《西域文明史概論》
《埃及歷史銘文舉要》
《北宋皇陵》
《尋找亞特蘭蒂斯》
《考古器物繪圖》
《漢長安城遺址研究》
《唐代墓室壁畫研究》
《考古學理論》
《考古發現與早期道教研究》
《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
《埃及的遺產》
《宴饗的故事》
《古代神話與民族》
《新定三禮圖》
《六朝瓦當與六朝都城》
《清皇陵地宮親探記》
《魏晉南北朝壁畫墓研究》
《羅馬考古:永恆之城重現》
《中國古代的天文與人文》
《發現我們的過去-簡明考古學導論》
《趣味考據》
《近百年古城古墓發掘史》
《中國紋樣史》
《考古學一百五十年》
《從羅布沙漠到敦煌》
《中國陶瓷史》
《美源》
《梁莊王墓》
《創世紀的守護神》
《文物中的古文明》
《中國文明的開始》
《走出疑古時代》
《考古不是挖寶》
《法門寺考古發掘報告》
《最早的中國》
《拉美西斯二世:尼羅河上的輝煌》.
《古事雜談》
《中國文明起源新探》
《水晶頭骨之謎》
《失落的約櫃》
《東周與秦代文明》
《考古學的過去與未來》
《大崑崙》
《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
《商周彝器通考》
《古代中國考古學》
《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
《風雪定陵》
《考古與藝術史的交匯》
《中國古建築考古》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天工開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