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首瑪瑙杯

獸首瑪瑙杯

這件獸首瑪瑙杯高6.5厘米、長15.6厘米,1970年於陝西省西安市何家村出土,現藏陝西省博物館。它是至今所見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此杯選用世界上極為罕見的紅色瑪瑙琢制,這件以深紅色、淡紅色為主調的紅瑪瑙,中間竟夾有一層淡白,如此神奇自然的變化,如此鮮潤可愛的色澤,使這塊紅瑪瑙成為世間稀有的俏色玉材。

概述

鑲金獸首瑪瑙杯,唐代文物。

高6.5厘米,長15.6厘米,口徑5.9厘米。選用的材料是一整塊世間罕有的帶條紋狀的紅瑪瑙,瑪瑙兩側為深紅色,中間為淺紅色,裡面是略呈紅潤的乳白色夾心,色彩層次分明,鮮艷欲滴,本身就已是極為罕見的玉材。此杯為模仿獸角形狀,口沿外部有兩條凸起的弦紋,其餘的裝飾重心均集中於首部位。獸作牛首形,圓睜雙目,眼部刻劃得維妙維肖,炯炯有神,長長的雙角呈螺鏇狀彎曲著伸向杯口兩側,雙耳碩大,高高豎起。獸嘴作鑲金處理,同時也是作為此杯的塞子,雙唇閉合,兩鼻鼓起,就連唇邊的毛孔、鬍髭也刻劃得細微精確,顯得十分生動。這種角杯實際上源於一種被西方稱為“來通”(rhyton)的酒具,這種造型的酒具在中亞、西亞,特別是薩珊波斯(今伊朗)的工藝美術中是十分常見的。因此,這件瑪瑙杯很可能是由唐代工匠模仿西域傳來的器物所製作的。它是唐代與西域各國文化交流的重要佐證。

品鑑

獸首瑪瑙杯獸首瑪瑙杯
依料取題,因材施藝,是俏色玉雕的最大特點。琢玉高手往往能“取勢造型,依形布局” ,“依色取巧,隨形變化”,對材料進行巧妙的雕琢
這件瑪瑙杯,玉師在玉材的小端雕琢出惟妙惟肖的獸頭,把紋理豎直的粗端雕琢成杯口,而口沿外又恰好有兩條圓凸弦,線條流暢自然,天衣無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