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村[香山村]

香山村[香山村]

香山村位於長興縣北部。距縣城15公里,104國道擦村而過。屬半山區。因村內有座香山而得名。據清《長興縣誌》記載:香山原名蘭香山,"在縣北三十五里,高五十丈,周十里,東枕太湖,多出蘭蕙,今土人名香山"。清代,屬安化區第九圖四十二莊。50年代初屬鼎新區喜鵲鄉十村,1956年建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10月為大隊,屬鼎新管理區,1961年調整規模時改屬鼎甲橋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村,屬鼎甲橋鄉,1992年並鄉擴鎮後屬夾浦鎮。轄金村、新溝灘、楊家園、株樹村、大塢里、蘇家園6個自然村,村委會駐地金村。1992年有374戶,1300人,其中勞動力990人,已有448人從事工業和第三產業。全村耕地面積1448畝,山林1100畝。

基本信息

旅遊開發

香山村西依麒麟山,東瀕太湖。全村面湖背山,林木葳蕤,環境清幽,氣候宜人,交通便利,屬與江蘇宜興交界的西太湖風景區。民國時期,張靜江曾計畫在此開闢香山公園,未果。1992年,長興縣將其列為旅遊開發區,並與上海共同投資建度假村和培訓中心。

香山村香山公園
香山村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自然環境形成自己豐富的旅遊資源。香山風景區包括斯圻、迭路灣、香山、鰲山和太湖圍堤等風景點。景區以104國道為軸線,東起太湖,西至麒鱗山,北自父子嶺,南至鰲山,長達5公里,是西太湖主要風景區之一。香山主峰海拔101.1米,山下便是太湖,其餘脈向東延伸7公里出露湖面就是大雷山。大雷山好似一艘不沉的巨艦泊在湖中,給香山增添了景觀。
香山為古戰場之一,山上烽火墩綿亘而西。北有斯圻、迭路灣,為春秋時吳王屯水軍處。山南300米外有一獨立小山,突兀湖滸,形似一條鰲魚欲入太湖,故名鰲山。清譚肇基詩:"何年鑿片石,突兀臨湖滸。孤撐勢欲飛,不與群山伍。俯瞰萬象空,惜無錢王弩。元末朱元璋張士誠相持於此,有“十戰鰲山,九敗弁山”之說。1924年9月,江浙軍閥戰於香山。1937年11月24日,日本侵略軍偷渡太湖在此登入。長興淪陷後,日本侵略軍在此設據點。
香山南麓一片平川,田塍阡陌縱橫,西側群山起伏,登高既可觀太湖日出,又可遠眺宜興蘭于山和波濤萬頃的太湖,湖光山色盡收眼底,極目洞庭隱約可見,每逢漁汛,帆影點點,來往穿梭,濱湖區蘆葦叢生,在百米之內水深不到2米,湖底屬硬質泥沙土,平整而光滑,適宜闢為湖濱浴場。麒麟山麓幽谷曲徑,林木蓊翳,溪澗蜿蜒,山泉潺潺,春夏季節,鳥語花香,在此度假休閒心曠神怡。

香山村小氣候尤好,西北部以山為屏障,冬季風沙少,春夏多東南風,太湖潮濕空氣撲面而來,冬暖夏涼。香山上部為薪炭林,中部為用材林,下部為楊梅、木雋李、桃、李等果木和茶區。104國道兩側栽有茂盛的香樟。全村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香山的太湖水產,如白殼蝦、銀魚、鱭魚、白魚聞名全國。

香山旅遊村的交通極為方便,104國道南北貫通景區中部,北過“陶都”丁山,直通宜興無錫蘇州常州鎮江南京;南往縣城與318國道和宣杭鐵路連線,通湖州杭州嘉興上海等地;西通廣德、宣州、蕪湖、黃山。離宜興的張公洞、善卷洞,廣德的太極洞和長興縣的顧渚山、碧岩、“長興灰岩”、揚子鱷保護區等景區很近。1992年完成的太湖圍堤工程又為香山增加了新的景點。是年6月,中共長興縣委制訂了以開發西太湖香山度假村旅遊區為主體的總體規劃和分步實施計畫,並建立了旅遊開發領導小組。事後,採取輿論宣傳、外引內聯、縣鄉結合的辦法,引進外資共同開發,與上海市政管理局簽訂了征地80畝、投資1400萬元在香山建度假別墅和培訓中心的協定書。

集體致富

香山村香山村村貌
香山村1980年前單一從事農林業生產,人均收入不到400元。1986年,村黨支部書記董柏林和支部一批人帶領幹部和村民,突破傳統農業觀念,決心走發展集體企業之路。先是利用香山交通便利和旅遊資源豐富的條件,將全村僅10萬元的全部家當投資發展第三產業,在香山腳下建起了第一家飯店、旅社、停車場,當年就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後又相繼辦起7家集體飯店,至1987年底,全村利潤達20萬元。同時,又利用村區建材資源籌建磚瓦廠,村黨支部發動民眾集資、跑銀行貸款,董柏林日夜操勞於建窯、設備安裝、技術攻堅等,經過120天的艱苦努力,18門輪窯僅4個月就竣工投產,總投資50萬元,當年創稅利8萬元,第三年全部收回投資並盈利6萬餘元。董柏林、周建華和其他支部委員憑著這股艱苦創業、勇於開拓的精神,帶領村民以"滾雪球"的辦法,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因村制宜,大膽調整產業結構,先後辦起了磚瓦廠、化工廠、化纖絲廠、預製場、石礦、研磨廠、加油站等9家企業。辦一個鞏固一個,在市場競爭中無一家虧損。到1992年底,全村擁有集體固定資產260萬元,為1986年的10倍;全年各企業發放工資45萬元,村民人均收入超過1200元,為1986年的3.5倍;集體工業和第三產業總產值實現240萬元,利潤64萬元,分別是6年前的10倍和11倍;特別是配合旅遊開發的林業和第三產業,香山村大小8家飯店、旅社、停車場全年獲利36萬元,香山加油站年利12萬元,種植楊梅600多畝,茶葉230多畝,辦了集體林場、太湖魚籪等。在農業上投資10萬元,架設10公里的三相四線脫粒、照明低壓線,徹底解決了全村的生產、生活用電;每年拿出約3.7萬元作農業投入,用於水田排灌、脫粒,以及對完成國家糧食任務的補貼,並幫助農戶支付各種農村特產稅。1992年,全村糧食總產1238噸,其中國家任務345噸,完成油菜籽58噸,茶葉8噸,楊梅1000多擔,農業總產值118萬元。

村里建起了黨員、團員活動室,造起了現代化的辦公樓。黨支部組織黨員、幹部培訓和赴外地開發區參觀拓寬視野,全村32名黨員中的13成為企業骨幹,黨支部連續三年被評為縣級先進支部;香山村1990年被評為縣級文明村。全村70%的農戶住上了新樓房;投資14萬元,從3.5公里外引進清泉,為家家戶戶裝上自來水;投資12萬元興修兩條寬達6米、橫穿4個自然村的大路;投資2.5萬元修校舍和添置教具;每年拿出1萬元為村民家庭財產、住房、獨生子女、師生平安等實行保險。1992年,全村社會福利費為6.8萬元。

和諧社會建設

香山村位於夾浦鎮的北部,東臨太湖,北依麒麟山余脈,屬半山區,全村總面積4.615平方公里,轄4個自然村,18個承包組,全村有農戶412戶,1412人,糧田面積1400畝。2007年村集體經濟年收入126.3萬元,個私經濟支柱產業為輕紡業,據統計,全村近80%的家庭從事輕紡加工業,擁有各類織機1100多台,去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實現2.4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12371元。

香山村香山村
村里先後從集體經濟積累資金中支出380萬元,用於改善全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其中投入80萬元建起了自來水廠,為家家戶戶接通了自來水;投入160萬元澆制水泥道路18公里4.5萬平方米,全村道路硬化率達到100%;投入30萬元用於村莊的環衛設施建設;投入20萬元用於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170多萬元擴建了日處理污水2400噸的噴水機污水處理廠一座,將全村710台的噴水機廢水用管網連線的辦法接入污水廠集中處理後達標排放,有效地解決了發展與環境的問題。96年又舉全村之力,投入集體資金350萬元,啟動了“新村建設與舊村改造同步啟動”的省級全面小康示範村創建工作,新造了村辦公樓、文化活動中心、農貿市場、社區衛生服務站、村民休閒公園、健身場地、籃球場等等,創建工作已通過市級驗收,2006年12月中旬通過省里的驗收,2008年3月通過了省級新農村建設實驗示範村驗收。現就香山村在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上的一些做法總結如下:

一、強班子治村是構建和諧香山的基礎。多年來,香山村在注重全村經濟發展的同時,十分重視以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級班子建設。農村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的基礎,建設新農村關鍵在於農村的黨員、骨幹和全體村幹部。所以強班子就包含了其中二層含義,一層是村兩委班子成員,一定要具有一心為公、無私奉獻、踏實工作的作風和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另一層是黨員、承包組長、村民代表隊伍建設至關重要,平常講要發揮以黨支部為核心的戰鬥堡壘作用,講穿了就是如何調動好這班人的積極性,發揮好他們的作用。不但要使他們全力支持參與村裡的各項工作,而且要起到鼓動、促動作用,要通過他們的宣傳,使周圍民眾及時了解村裡的最新動態,從而使廣大村民能夠積極主動配合村里搞好各項工作,因此強化村級配套組織建設很重要。多年來,始終堅持用“三個多”的辦法來管理好這支隊伍,“多學習”即黨員、隊長、村民代表每月學習不少於1次,適時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教育,以提高這支隊隊伍的自身素質,使他們不管在任何場合,辦任何一件事情,說任何一句閒話都要牢記自己的身份,樹立自身良好形象。“多溝通”即平時村幹部經常走訪這個層次的民眾,了解他們的生產、生活情況,力所能及的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每逢過年,村班子成員主動上門慰問村老黨員、老幹部,使他們安享幸福的晚年。“多商量”即多年來,凡是村裡的重大事項都要聽取他們的意見後再作決策,這已經成為了村里辦事習慣,正是因為村幹部心目中有了他們,工作中實行民主管理,這么多年來,他們中大多數人一直以來非常支持村裡的各項工作,尤其是老書記王建如同志能夠積極為全村發展盡言獻策,向班子成員傳授工作經驗,深受大家好評。在示範村創建新村規劃區內征地召開涉地承包村民會議時,部分村民對每畝2.12萬元的補償費有想法,這時這個承包組的組長和該組的黨員、村民代表六七人站出來幫助村幹部一起做民眾的思想工作,結果會議開了不到一小時,村民全在征地協定上籤了名,當時的場面真的很感動。另外在這次示範村創建過程中,為了營造人人參與的氛圍,村黨支部組織了2次黨員義務大掃除,為村莊保潔勞動,近八十歲的老黨員蔣金毛同志帶頭參加。正是有了這么一支隊伍,這么多年來,村裡的工作才一直順利開展。

香山村香山村污水處理廠
二、村務公開是民眾理解支持村里工作的主要途徑。香山村目前幹部職數只有5人,人員較少,並且都是交差兼職,但一直以來,村兩委班子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工作中相互配合,關係順暢。這都取決於村班子有效機制。即每年年初將每位村幹部的分工情況,在村民代表大會上公布後在村務公開欄內公開,這樣一來,無形之中對每位村幹部在平時工作中增加了壓力,有壓力才有動力,用職責來要求村幹部,加強學習,勤思考,踏踏實實為村民辦事。同時村裡的財務公開歷來相當重視,專門成立了5人清賬理財小組和4人的財務監督小組,每年年底進行一次清賬查賬工作,並由監督小組將查帳情況在村民代表大會上通報後上牆公布,平時每季度對財務進行一次公布,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問題按程式及時公開,做到村集體財務收支逐筆賬目清楚,全面真實。如96年的示範村投入計畫,村民代表會議通過後,立即進行了公布。示範村建設中的所有項目都進入鎮招標中心陽光操作,真正體現了民主、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

三、民主管理是推進村民自治,開展各項工作的重要保障。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多年來,村黨支部、村委會非常重視完善、健全村裡的各項制度建設,認真執行《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各項規定,特別是村民代表大會的“一事一議”制度,這一制度已經實施了9個年頭,執行得相當好。凡是村裡的重大事情,重大建設項目,村里堅持走民眾路線,在充分發揚民主、聽取民眾意見的基礎上作決策,操作程式是先召開村兩委聯席會議,制訂實施方案(草案)再提交黨員、承包組長、村民代表會議討論,修改完善後形成決議由村幹部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無論出現什麼情況,村幹部只有執行的權力,沒有修改的權力。例如:在第一期水泥硬化工程中,因後山自然村的道路沒有被列入硬化計畫,每戶一人到村辦公室吵鬧,也要求對道路進行硬化。村幹部苦口婆心做工作,硬化道路的計畫是村民代表大會通過的,必須無條件執行,如果你們今天來鬧事,明天就給你們澆了,那其他這一期沒有安排澆制道路旁的村民來了怎么辦?更何況今後的村民代表會議怎么開?最後通過做工作,村民們都理解了村幹部的苦衷,按村民代表會議決策執行。由於堅持按決議辦事,後四期的水泥路硬化工程在實施過程中都很順利。

四、立足為民辦事是密切幹群關係的有效舉措。近幾年來,村兩委班子始終堅持以解決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為著力點,完成了污水廠擴建,水利工程改造,自來水工程改造和環境衛生整治等工作,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多年來,村民糾紛及時調解,基本做到矛盾不上交,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目前,本村村風淳樸,鄰里團結友愛,十多年來,全村沒有發生一起刑事案件和村民越級上訪現象。
總之,通過多年來的實踐,村班子組織健全,工作能力得到了提升,村務公開內容得到了完善,民主決策得到了規範,民主管理和監督得到了較好落實,形成了良好的和諧氛圍,民眾滿意度比較高。

獲得榮譽

湖州市全面小康建設示範村
湖州市生態村
湖州市四星級民主法治村
湖州市先進人民調解委員會
湖州市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市級學用示範點
湖州市文明村
湖州市基層先進黨組織
浙江省新農村建設實驗示範村

長興縣衛生先進村
長興縣先進基層黨組織
長興縣計畫生育示範村
長興縣民主法治示範村
“平安長興”創建先進單位
電氣化合格村
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設示範村
浙江省衛生村

浙江名村

村是一個基層單位,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研究單位。1964年,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研究現代史,不能不去搞家史和村史。從研究最基層的家史、村史的微觀入手,這是進而研究整個巨觀社會歷史的基礎。無疑,這是很有見地的論斷。從不少村的形成、發展、變化中,可以看到整個社會生活、生產組合、家庭結構在發生變化。素稱"方誌之鄉"的浙江,歷史上修過的村志卻不多。
文昌村
村坑村
里商村
隱將村
三合村
大章村
中沙村
中秋村
龍門村
四聯村
民強村
場口村
昌東村
口村
峴口村
何雲村
南四村
城東村
城西村
望仙村
蔣家村
石門堂村
西湖村
里葉村
嶺後村
桐子源村
乾潭村
梅塘村
新安江村
新葉村
馬溪村
宮裡村
仇嶺塢村
孫家村
里湖村
城關村
深澳村
橫山村
梅蓉村
東恩村
尖山下村
杜家村
航民村
浦聯村
犁頭金村
湖山村
湘湖村
建設村
歡潭村
老虎洞村
龍虎村
鳳凰村
山一村
民豐村
向陽村
吳王村
金星村
姚家埭村
張堰村
唐公村
梧桐村
聯盟村
超山村
東河村
楊家村
相士地村
青雲村
黃賢村
舒前村
滕頭村
力洋村
長街村
瓦窯山村
西店村
南門村
峽山村
前童村
橋頭胡村
冠莊
黃壇楊村
梅林村
大徐村
東陳村
北門村
牆頭村
爵溪農村
爵溪漁村
上李家村
邱二村
三官村
上張村
小溪口村
馬家村
井村
五鶴村
長潭村
雙一村
古城村
石龍村
田垓村
老石坎村
西畝村
阮村
杭垓村
羅村
統里村
曉墅村
高二村
梅溪村
鄣吳村
鶴鹿溪村
長潮村
父子嶺村
月明村
牛步墩村
白米村
白峴村
白溪村
西峰壩村
訪賢村
沈灣村
青草塢村
香山村
俞家盪村
前途村
高家墩村
新莊村
雉城村
水產村
火星村
士林村
東衡村
北代舍村
楊墩村
陸家灣村
鍾管村
湖墩村
新豐村
新塘村
北港村
陳板橋村
輯里村
新華村
黃龍兜村
朝陽村
鎮西村
漾東村
小梅村
大利村
馬塔塘村
西滸村
南鹿村
陶莊村
古竇涇村
金魚橋村
馬厙村
中華村
楊溪村
新橋村
豐盪村
陳匠村
五豐村
東田村
東浜頭村
石山頭村
范家橋村
河山村
桃園村
羔羊村
越豐村
灣里村
翔厚村
黎明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