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史》

《西方哲學史》

《西方哲學史》是英國數學家、哲學家、文學家、社會活動與評論家伯蘭特·羅素(Bertrand·Russell,1872-1970)的一部哲學名著,出版於1945年,全面考察了從古希臘羅馬時期到20世紀中葉西方哲學思潮的發展歷程。羅素將哲學看作某種介乎神學和科學之間的東西,基於對哲學的這種理解,他認為西方哲學在發展過程中始終受到來自科學和宗教兩方面的影響,並據此把西方哲學發展史劃分為古代哲學、天主教哲學和近代哲學三個時期,揭示了在哲學的發展歷程中,科學與宗教、社會團結和個人自由是如何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與哲學互動作用的。

基本信息

簡介

《西方哲學史》《西方哲學史》

該書寫於二戰期間,源於羅素1941年-1942年在費城Barnes Foundation的一系列哲學史的講座。很多關於歷史方面的研究是由羅素的第三任妻子完成的。1943年,羅素收到出版商Simon and Schuster預付的3000美元,爾後1943年-1944年間在他在Bryn Mawr College寫成該書。該書1945年在美國出版,一年後在英國出版。儘管學術界哲學家對該書多有批評,該書當時即在商業上大獲成功,到1947年止即已重印幾次,直到今天仍在重印。該書的成功帶給羅素生命的最後二十五年穩定的財源。

該書幽默易懂,也體現了二十世紀最偉大哲學家之一自己的哲學。當羅素1950年被授予諾貝爾獎時,《西方哲學史》被列舉為獲獎因素之一,並在獲獎演說中兩次提及該書。

羅素不僅討論該書中主要人物的生活、歷史背景、社會環境、和他們的哲學系統,他隨後還饒有興致的解釋他們錯在那裡以及為何出錯。因此《西方哲學史》經常被看成既是關於書中人物哲學也是關於羅素自己哲學的一部著作。這一觀點,同我們的“莊子注郭象”頗有異曲同工之意。

作者介紹

《西方哲學史》伯特蘭·羅素

伯蘭特·羅素(1872-1970),20世紀英國聲譽卓著的思想家、哲學家、數學家。 羅素一生所涉及的研究領域極其廣泛,著述頗豐,其首要建樹在數學和邏輯學領域,同時對西方哲學產生了深遠影響。此外,他的研究還涉及道德、政治、教育、和平等方面。羅素的主要著作有:《西方哲學史》、《意義與真理的探究》、《數學原埋》、《物的分析》、《心的分析》等。

內容精要

《西方哲學史》哲學家伯特蘭·羅素

《西方哲學史》全面考察了從古希臘羅馬時期到20世紀中葉西方哲學思潮的發展歷程。羅素將哲學看作某種介乎神學和宗教之間的東西,基於對哲學的這種理解,他認為西方哲學在發展過程中始終受到來自科學和宗教兩方面的影響,並據此把西方哲學發展史劃分為古代哲學天主教哲學近代哲學三個時期,揭示了在哲學的發展歷程中,科學與宗教、社會團結和個人自由是如何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與哲學互動作用的。羅素在緒論中首先表明了自己對哲學的理解,闡述了自己的哲學觀。讀起來讓人耳目一新。
羅素認為,人們通常所說的“哲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其實是兩種因素的產物:一種是傳統的宗教與倫理觀念,另一種則是稱之為“科學的”那種研究,在這裡,他是就科學這個詞語最廣泛的意義而言的。那么在每個哲學家的體系中,這兩種因素也許所占比例不盡相同,也許柏拉圖哲學中前一種更多,也許赫拉克里特哲學中後一種更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只有兩種因素在某種程度上同時存在,才能構成哲學的特徵。

羅素對哲學的理解,是建立在廣泛意義的基礎上的。“哲學,就我對這個詞的理解來說,乃是某種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的東西。它和神學一樣,包含著人類對於那些迄今仍為確切的知識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像科學一樣是訴之於人類的理性而不是訴之於權威的,不管是傳統的權威還是啟示的權威。一切確切的知識———我是這樣主張的———都屬於科學;一切涉及超乎確切知識之外的教條都屬於神學。但是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還有一片受到雙方攻擊的無人之域,這片無人之域就是哲學。思辨的心靈所最感興趣的一切問題,幾乎都是科學所不能回答的問題;而神學家們的信心百倍的答案,也已不再像它們在過去的世紀里那么令人信服了。”

目錄簡介

編者的話
思想者的宏闊視野活動家的現實關懷——《西方哲學史》導讀
美國版序言
英國版序言
緒論
卷一 古代哲學
第一篇 前蘇格拉底哲學家
第一章 希臘文明的興起
第二章 米利都學派
第三章 畢達哥拉斯
第四章 赫拉克利特
第五章 巴門尼德
第六章 恩培多克勒
第七章 雅典與文化的關係
第八章 阿那克薩哥拉
第九章 原子論者
第十章 普羅泰戈拉

影響

《西方哲學史》羅素

1950年,當羅素獲得該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的訊息傳出時,沒有人感到吃驚———作為一個涉獵眾多社會科學領域並取得較高研究成果的哲學家、數學家社會學家,羅素在諾貝爾文學獎設立的第50周年榮獲該獎是當之無愧的。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與科班出身的哲學家所寫的標準哲學史相較,具有自己本身的特點。這在眾多的哲學歷史書籍中顯得獨樹一幟,也是在這裡值得推薦的原因之一。綜合評價來說,美國學者梯利的《西方哲學史》敘述客觀,材料翔實,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則鮮明地表達了他自己的哲學觀念,而羅素的《西方哲學史》則可以說介於這兩者之間,重視哲學與社會聯繫,且文字優美有力。

羅素不大注重哲學本身的發展規律,而更重要的是強調政治、社會的發展規律,有時甚至用後者來剪裁前者。羅素認為,哲學不是卓越的個人所做出的孤立的思考,哲學是社會生活與政治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各種社會性格產物,人們對哲學問題的解決主要是受人們生活的環境決定的,當然反過來他們的哲學又在決定他們的環境上起著很大的作用。因此一部哲學史就是人們的生活環境與哲學問題的互動作用的歷史。這樣,比起標準哲學史來,羅素用較大的篇幅來敘述一般的歷史。

其次,羅素不大注重哲學家的學術有多么深刻,而是更為強調一門哲學對於它的時代所起的影響有多大,偏重於哲學對社會實際作用。其實從這個定義擴展出去,他的“哲學”內涵更側重於思想,而不是純粹形上學的東西。有一些人,如盧梭拜倫,並不是真正的哲學家,前者的主要貢獻是在政治學方面,而後者完全是一位詩人,按照標準哲學史家的眼光,是不會被入選的。但是羅素認為,他們“如此深遠地影響了哲學思潮氣質,以至於如果忽略了他們,便不可能理解哲學史的發展”。因此他用大量的篇幅來闡述他們的思想。此外,對於那些對哲學的發展有過影響的政治家,羅素認為在哲學史上也應有其一席之地,比如他認為“很少哲學家對於哲學的影響之大是能比得上亞歷山大大帝查理曼拿破崙的”。因此羅素在他的《西方哲學史》中對他們也著墨甚多。這又是羅素與眾不同的一個方面。

《西方哲學史》伯特蘭·羅素

在講到哲學家個人時,羅素很注重講述與他們的生平社會背景有關的東西,有時還將他們的某些無關緊要的細節或一些趣聞逸事也記錄下來。羅素認為,這些細節和逸事往往足以說明一個人或他的時代,因此是值得記錄的。這也是科班出身的哲學家不屑做的。最極端的例子是海德格爾筆下的亞里士多德,這位嚴謹的哲學家僅僅用九個字來概括古希臘最博學多才者的一生:“他出生,他工作,他死亡。”羅素則興致勃勃地記載了亞里士多德的漫遊、婚姻、執教等等生活經歷,甚至還討論了他那位姻親身份。所以我們在羅素的哲學史中看到的不是一個個嚴肅的思想家,反倒是生動活潑的思考者

《西方哲學史》雖然不是一本標準的哲學史,但是它是一本極為有特色的哲學史,在著名的哲學史書籍中有其自身的一席之地。儘管長達80萬字,但經由學識淵博的作者娓娓道來,旁徵博引,顯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文辭優美,生動有趣。是喜愛哲學的一般讀者的最好的讀本

與通常的隱居書齋脫離世事的純學者不同,羅素是一個具有強烈社會關懷的人道主義者和平主義者,他一生追求真理,積極參加社會政治活動,為維護世界和平,反對侵略戰爭,多次發表聲明和演講。二戰期間,還因為反戰坐了6個月的牢,但他仍不改初衷。他始終積極投身到政治活動社會事物中,他的胸懷充滿正義、良知、睿智、溫情,多姿多采,博大精深。作為社會活動家,著述並應付多種挑戰成了他生活中最重要的責任。在人類知識和數理邏輯這兩個領域,他的創穫也是空前的。他撰寫了大量關於政治和社會方向的著作。《西方哲學史》之外,羅素一些輕鬆的隨筆也非常值得一讀。相比較哲學史的敘述,那些論述幸福、人生、閒情的文字更是有滋有味、深入淺出,就好像品茗一杯清茶一樣齒頰留芳。

羅素作為他生活的時代的思想界的泰斗,一直是當時全世界注意與爭論中心人物。他深厚的功底與敏捷的思維在作品中得到淋漓盡致的表現,羅素一生的追求可說是力圖作為大眾良知最熱烈的發言人,其著作總是能夠出色地把艱深的學術思想深入淺出地普及於大眾,這些著作即使是從純文學角度看,也是無與倫比的。

世界經典哲學類書籍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確立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內容的社會科學。

《性心理學》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理想國》
《西方哲學史》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權力意志》
《新工具》
《純粹理性批判》
《文明論概略》
《勸學篇》
《倫理學》
《耶穌傳》
《時間簡史》
《邏輯哲學論》
《精神現象學》
《物性論》
《感覺的分析》
《精神分析引論》
《基督何許人也——基督抹煞論》
《科學的社會功能》
《人有人的用處》
《科學史》
《人類理智新論》
《邏輯學》
《哲學研究》
《新系統及其說明》
《道德情操論》
《實踐理性批判》
《美學》
《判斷力批判》
《基督教的本質》
《薄伽梵歌》
《倫理學中的形式主義與質料的價值倫理學》
《物種起源》
《物理學》
《範疇篇》
《人類理解研究》
《培根論說文集》
《知性改進論》
《全部知識學的基礎》
《小邏輯》
《自然哲學》

《人類的由來》
《人性論》
《人是機器》
《法哲學原理》
《狄德羅哲學選集》
《野性的思維》
《哲學史教程》
《科學與近代世界》
《人類的知識》
《精神分析引論新編》
《自然宗教對話錄》
《基督教並不神秘》
《科學中華而不實的作風》
《一年有半,續一年有半》
《時間與自由意志》
《哲學辭典》
《歷史理性批判文集》
《蘇魯支語錄》
《文化科學和自然科學》
《十六、十七世紀科學、技術和哲學史》
《科學哲學的興起》
《靈魂論及其他》
《斯賓諾莎書信集》
《實驗心理學史》
《最後的沉思》
《純粹現象學通論》
《近代心理學歷史導引》
《佛教邏輯》
《神聖人生論》
《邏輯與知識》
《論原因、本原與太一》
《形上學導論》
《詩學》
《健全的思想》
《自然的體系》
《袖珍神學》
《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敘述、分析和批判》
《尼耳斯·玻爾哲學文選》
《歷史與階級意識》
《多元的宇宙》
《談談方法》
《歐洲科學的危機與超越論的現象學》
《路標》
《心的概念》
《計算機與人腦》
《十七世紀英格蘭的科學、技術與社會》
《卡布斯教誨錄》
《薄伽梵歌論》
《尼各馬可倫理學》
《論老年論友誼論責任》
《實用主義》
《我的哲學的發展》
《拓撲心理學原理》
《在通向語言的途中》
《科學社會學》
《埃克哈特大師文集》
《邏輯大全》
《簡論上帝、人及其心靈健康》
《宗教的本質》
《論靈魂》
《科學的價值》
《內時間意識現象學》
《藝術即經驗》
《宗教與科學》
《感覺與可感物》
《行為的結構》
《真理與方法》
《阿維斯塔》
《善的研究》
《人類知識原理》
《倫理學體系》
《科學與方法》
《第一哲學(上下卷)》
《物理學理論的目的與結構》
《思維方式》
《發生認識論原理》
《愛因斯坦文集》
《數學、科學和認識論》
《先驗唯心論體系》
《哲學的改造》
《十八世紀科學、技術和哲學史》
《亞里士多德的三段論》
《哲學和自然之鏡》
《動物志》
《論學者的使命人的使命》
《天象論》
《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
《數理哲學導論
《耶穌傳(第一、二卷)》
《美學史》
《原始思維》
《面向思的事情》
《普通認識論》
《萊布尼茨與克拉克論戰書信集》
《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批評性解釋》
《物理學和哲學》
《尼采(上下卷)》
《思想錄》
《道德原則研究》
《自我的超越性》
《實驗醫學研究導論》
《巴曼尼得斯篇》
《人類理解論》
《笛卡爾哲學原理》
《人生的親證》
《認識與謬誤》
《哲學史講演錄》
《聖教論》
《哲學作為嚴格的科學》
《人類知識起源論》
《回憶蘇格拉底》
《心的分析》
《任何一種能夠作為科學出現的未來形上學導論》
《科學與假設》
《宗教經驗之種種》
《聲音與現象》
《蘇格拉底的申辯》
《論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問題》
《論有學識的無知》
《保衛馬克思》
《藝術的起源》
《泛神論要義》
《算術基礎》
《給塞倫娜的信》
《結構主義》
《事實、虛構和預測》
《游敘弗倫》
《軀體的智慧》
《動物四篇》
《邏輯學講義》
《宇宙論》
《第一哲學沉思集——反駁和答辯》
《邏輯與演繹科學方法論導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