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的宇宙》

《多元的宇宙》

《多元的宇宙》是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威廉·詹姆士的作品之一。全面論述了美國哲學大師威廉詹姆士的哲學思想。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多元的宇宙多元的宇宙

《多元的宇宙》譯事始於1964年冬季,全面論述了美國哲學大師威廉詹姆士的哲學思想,內容包括:哲學思維的類型、黑格爾和他的方法、關於費希納、意識的複合、柏格森和他對理智主義的批判、經驗的連續性,並附錄了:事物及其諸關係、活動的經驗、論處於變化中的現實之觀念。

圖書推薦

布拉德萊先生斷定,像我們現在談論的空間關係這一類外在關係的對象完全不同。這可能剛才在前面已經似是而非地加以肯定。當這本書在講台上的時候,不僅情境不同,而且這本書本身和它從講台上掉下去時的那本書也不相同。他承認“這樣的外在關係似乎是可能的,而且甚至是存在的……。你不會改變你所比較的或者在空間重新安排的東西,這在常識上似乎是十分顯明的,但是,在另一方面,還有同樣顯明的困難是常識還沒有見到的。本書譯事始於1964年冬季,一載左右,初稿完工,十年浩劫,稍有散失。四凶既除,春回大地,補苴罅漏,修葺一過,作者原旨,愧未盡達,幸承范存忠,常道直兩師以周煦良、徐懷啟兩教授釋疑解惑,受益實深。今四君俱作古人,不及見其印行,愛輟數語,用資悼念。

作者簡介

威廉·詹姆士(WilliamJames,1842~1910),心理學大師,主要著作有:《實用主義》(1907)、《多元的宇宙》(1909)、《真理的意義》(1909)這些著作使他和皮爾士、杜威等成為實用主義哲學的倡導人。

媒體評論

本書譯事始於1964年冬季,一載左右,初稿完工,十年浩劫。稍有散失。四凶既除,春回大地,補苴罅漏,修葺一過,作者原旨,愧未盡達,幸承范存忠、常道直兩師以及周煦良、徐懷啟兩教授釋疑解惑,受益實深。今四君俱作古人,不及見其印行,爰輟數語,用資悼念。
邇來老病尋侵,課業批閱為勞,此譯時作時輟,以致譯稿遷延,竟歷三十春秋,方能於今脫手。承蒙滕大生、滕曙兩先生不辭辛苦,大力協助;華東師範大學博士生張玲,碩士生塗德輝、王為傑、孫克瑞張玉勤、郭寶仙諸君惠助亦多,並此致謝。
吳棠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一日於上海

編輯推薦

精彩插圖精彩插圖
本書是美國“實用主義”早期重要代表人物威廉·詹姆士對英國哲學家們發表的一番苦心孤詣的演說,闡釋了實用主義對於知識和宇宙論的看法,是研究美國實用主義哲學的必讀書目。

讀者評論

本書是“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的一種,為美國實用主義的早期重要代表人物威廉.詹姆士的著作《多元的宇宙》的中譯本。《多元的宇宙》由系列講演組成,這些講演回顧評述了近現代歐美幾種有代表性的有關認識本質、知識論、宇宙論的觀點,闡釋了實用主義對於知識和宇宙論的看法:它們是人處理人與世界關係的方式,因而宇宙論應是多元的。

書摘

插圖精彩書頁
從實用主義的觀點看,生活在一片奇異疏遠之中和生活在一片親切無間之中的差異就是慣於提防的趨向和慣於信任的趨向之間的差異。人們可以把這種差異叫做社會差異,因為我們大家的共同侶伴畢竟是偉大的宇宙,而我們都是宇宙的兒女。如果我們是唯物論者,我們必定要懷疑這個侶伴,小心謹慎,緊張不安,提高警惕。如果我們是唯靈論者,我們對於這個伴侶,就可謙讓,包涵,而不致誠惶誠恐有所畏懼了。
任何一個直朴的人心地單純地置身於事物之流里,他所得到的印象是事物是不平衡的。我們有限的經驗所得到的任何平衡都不過是暫時的。馬丁尼格火山震撼了我們和自然界之間華茲華斯式的平衡。道德的、心理的或者身體的意外事件破壞了人們在家庭生活里和公民以及職業關係里所達到的那些逐漸建立起來的平衡。理智上的暖昧挫折了我們的科學體系,而且宇宙最終的殘酷打亂了我們的宗教態度和宗教前景。宇宙不承認已經得到的善之特殊體系的價值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這個價值一會兒垮了台,一會兒轉了向,只是滿足歷史的大體系里貪婪的毀滅欲望。這個價值在歷史的大體系里是一個暫時的轉運碼頭,過渡的踏腳石,變動不居。每個事物的後面緊跟著它的否定,它的命運,它的毀滅,這種向著替代現在的未來作永遠的推動,就是黑格爾直覺到的每一個經驗上的和有限的事物在本質上的暫時性,因而又是邏輯上的非實在性。

精彩片段

哲學思維的類型
精彩書頁精彩書頁

這幾次演講是為了一般聽眾而作,而且次數不多,所以一切非常特殊的問題暫且不談,只談大家都有興趣的某些題目。幸運得很,我們的時代好像又逐漸成為理性的時代了——灰燼之仍舊閃爍著常見的火焰。牛津多年來是英國社會深受康德和黑格爾影響的唯心論的種子田,最近卻成為一個很不相同的思想方式的苗圃。甚至於不專門研究哲學的人們也都開始對所謂多元論或者人道主義上的爭論感興趣了。看起來有點像是古老的英國經驗主義這些年來被聲譽赫赫的德車的慣用信條所淹沒,現在也許可以重振羽翼,準備作一次比以前更為有力的飛翔。看起來好像基礎正在重新探測,並且再次加以檢查。
個性超出一切分類之外,可是我們堅持要把我們所遇到的每一個人分類到某個一般項目之下。因為這些項目通常引起聽到的人一些有偏見的聯想,哲學的生命大部分就是由對分類的怨恨和對被人誤解的不平所構成的。但是誤解有清除的跡象,而且,總的說來,討論並不尖刻,這要部分地感謝牛津和哈佛。我回顧六十年代,穆勒、貝恩,和漢密爾頓是不列顛僅有的幾位為人所公認的哲學家。斯賓塞、馬蒂諾、和霍奇森也才初露頭角。在法國,庫辛的學生只是在辛勤地鑽研歷史,而且只有勒努維耶具有一個獨創的體系。在德國,黑格爾派的衝擊已經衰頹,因此,除去歷史上的學術成就之外,……

世界經典哲學類書籍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確立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內容的社會科學。

《性心理學》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理想國》
《西方哲學史》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權力意志》
《新工具》
《純粹理性批判》
《文明論概略》
《勸學篇》
《倫理學》
《耶穌傳》
《時間簡史》
《邏輯哲學論》
《精神現象學》
《物性論》
《感覺的分析》
《精神分析引論》
《基督何許人也——基督抹煞論》
《科學的社會功能》
《人有人的用處》
《科學史》
《人類理智新論》
《邏輯學》
《哲學研究》
《新系統及其說明》
《道德情操論》
《實踐理性批判》
《美學》
《判斷力批判》
《基督教的本質》
《薄伽梵歌》
《倫理學中的形式主義與質料的價值倫理學》
《物種起源》
《物理學》
《範疇篇》
《人類理解研究》
《培根論說文集》
《知性改進論》
《全部知識學的基礎》
《小邏輯》
《自然哲學》

《人類的由來》
《人性論》
《人是機器》
《法哲學原理》
《狄德羅哲學選集》
《野性的思維》
《哲學史教程》
《科學與近代世界》
《人類的知識》
《精神分析引論新編》
《自然宗教對話錄》
《基督教並不神秘》
《科學中華而不實的作風》
《一年有半,續一年有半》
《時間與自由意志》
《哲學辭典》
《歷史理性批判文集》
《蘇魯支語錄》
《文化科學和自然科學》
《十六、十七世紀科學、技術和哲學史》
《科學哲學的興起》
《靈魂論及其他》
《斯賓諾莎書信集》
《實驗心理學史》
《最後的沉思》
《純粹現象學通論》
《近代心理學歷史導引》
《佛教邏輯》
《神聖人生論》
《邏輯與知識》
《論原因、本原與太一》
《形上學導論》
《詩學》
《健全的思想》
《自然的體系》
《袖珍神學》
《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敘述、分析和批判》
《尼耳斯·玻爾哲學文選》
《歷史與階級意識》
《多元的宇宙》
《談談方法》
《歐洲科學的危機與超越論的現象學》
《路標》
《心的概念》
《計算機與人腦》
《十七世紀英格蘭的科學、技術與社會》
《卡布斯教誨錄》
《薄伽梵歌論》
《尼各馬可倫理學》
《論老年論友誼論責任》
《實用主義》
《我的哲學的發展》
《拓撲心理學原理》
《在通向語言的途中》
《科學社會學》
《埃克哈特大師文集》
《邏輯大全》
《簡論上帝、人及其心靈健康》
《宗教的本質》
《論靈魂》
《科學的價值》
《內時間意識現象學》
《藝術即經驗》
《宗教與科學》
《感覺與可感物》
《行為的結構》
《真理與方法》
《阿維斯塔》
《善的研究》
《人類知識原理》
《倫理學體系》
《科學與方法》
《第一哲學(上下卷)》
《物理學理論的目的與結構》
《思維方式》
《發生認識論原理》
《愛因斯坦文集》
《數學、科學和認識論》
《先驗唯心論體系》
《哲學的改造》
《十八世紀科學、技術和哲學史》
《亞里士多德的三段論》
《哲學和自然之鏡》
《動物志》
《論學者的使命人的使命》
《天象論》
《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
《數理哲學導論
《耶穌傳(第一、二卷)》
《美學史》
《原始思維》
《面向思的事情》
《普通認識論》
《萊布尼茨與克拉克論戰書信集》
《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批評性解釋》
《物理學和哲學》
《尼采(上下卷)》
《思想錄》
《道德原則研究》
《自我的超越性》
《實驗醫學研究導論》
《巴曼尼得斯篇》
《人類理解論》
《笛卡爾哲學原理》
《人生的親證》
《認識與謬誤》
《哲學史講演錄》
《聖教論》
《哲學作為嚴格的科學》
《人類知識起源論》
《回憶蘇格拉底》
《心的分析》
《任何一種能夠作為科學出現的未來形上學導論》
《科學與假設》
《宗教經驗之種種》
《聲音與現象》
《蘇格拉底的申辯》
《論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問題》
《論有學識的無知》
《保衛馬克思》
《藝術的起源》
《泛神論要義》
《算術基礎》
《給塞倫娜的信》
《結構主義》
《事實、虛構和預測》
《游敘弗倫》
《軀體的智慧》
《動物四篇》
《邏輯學講義》
《宇宙論》
《第一哲學沉思集——反駁和答辯》
《邏輯與演繹科學方法論導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