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與知識》

《邏輯與知識》

《邏輯與知識》,英-羅素著,苑莉均譯,商務印書館1996年版。

基本信息

內容

《邏輯與知識》邏輯與知識

《邏輯與知識》是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的一部主要著作。全書約三十萬字。由羅素1901—1950年發表的十篇文章所組成:(1)關係邏輯;(2)論指謂;(3)以類型論為基礎的數理邏輯;(4)論共相與殊相的關係;(5)論親知的性質;(6)邏輯原子主義哲學;(7)論命題:命題是什麼和命題怎樣產生意義;(8)邏輯原子主義;(9)論時序;(10)邏輯實證主義。這是一部頗有學術價值的哲學專著,對研究羅素哲學思想的發展和當代分析哲學,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作者

伯特蘭·羅素伯特蘭·羅素

伯特蘭·羅素是二十世紀英國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歷史學家,無神論或者不可知論者,也是上世紀西方最著名、影響最大的學者和和平主義社會活動家之一,195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羅素也被認為是與弗雷格、維根斯坦和懷特海一同創建了分析哲學。他與懷特海合著的《數學原理》對邏輯學、數學、集合論、語言學和分析哲學有著巨大影響。1950年,羅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表彰其“多樣且重要的作品,持續不斷的追求人道主義理想和思想自由”。

目錄

序言
關係邏輯(1901年)
論指稱(1905年).
以類型論為基礎的數理邏輯(1908年)
論共相與殊相的關係(1911年)
論親知的性質(1914年)
邏輯原子主義哲學(1918年)
論命題:命題是什麼和命題怎樣具有意義(1919年)
邏輯原子主義(1924年)
論時序(1936年)
邏輯實證主義(1950年)
譯後記...

前言

本書的翻譯工作得到下列同志的通力協助:沈未同志對《關係邏輯》和《以類型論為基礎的數理邏輯》兩篇譯文作了認真的校訂;牟博同志仔細校閱了《邏輯原子主義哲學》一文;羅嘉昌同志審讀了《論時序》一文;在個別詞和外來語的譯文上我請教了梁志學同志、塗紀亮同志和洪漢鼎同志;最後,全書由張家龍同志作統校。在此謹表謝忱。特別應指出,本書的責任編輯徐奕春同志對全書作了認真、詳細的審閱,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沒有他的重要貢獻,本書的出版是不可能的。在此一併表示衷心的感謝。.
限於個人的水平,譯文中如有錯誤和疏漏之處,歡迎讀者指正。
苑莉均
1992年10月於北京市社會科學院
哲學研究所

序言

本書的十篇論文體現了我們時代的一位偉大哲學家一生中連續五十年的成就。所有這些文章都具有代表性,我們可以將其中幾篇視作他的一些最重要的著述。儘管如此,這裡只有一篇是先前經羅素勳爵的允許出過精裝本,並且是通過圖書行業的正常渠道發行的。而實際上,其中大部分文章先前僅僅在那些藏有不常見的全套期刊的圖書館才見得到。這種情況本身就表明,理所當然應以書的形式重印這些文章。.
迄今為止,我們只有兩本內容上有部分重複的論文集:《哲學論文集》(1910年)和《神秘主義與邏輯》(1918),它們保留了羅素在邏輯、數學和知識論方面最多產的幾十年研究成果中的短篇著述。本書並不包括以上兩本書的選文。而倘若要全面理解羅素在本世紀初撰寫的那些論文,則有必要對上述全部三本書進行考查。標誌著羅素向《心的分析》(1921年)一書的中立一元論過渡的這個時期——或者說,羅素在1914——1918年戰爭期間和戰爭剛一結束這段時間的哲學活動(不包括他的社會哲學)——先前一直是很難進行研究的。本書發表的這一時期的三篇論文(沒有一篇以前在正式的版本中出現過)可以填補羅素著述年表中這一令人困惑的空白。
本編者相信:人們最終需要的是羅素的這些論文按照其題目的年代排列的一個完整版本,只要刪去期刊編者的那些無甚意義的附註。這樣一項事業很可能不會吸引一位以營利為目的的出版商,但卻應當受到那些有志於以合適的形式保留這些著述的人們的重視,而這些著述——其中的絕大部分——已把我們的這位最傑出的當代人與他的讀者們聯結在一起。
編選文章一向是很難做的事,我並不期望每個人都會贊同我的挑選。我在本書中重印了羅素的三篇論文(1901—1908),它們在丘奇(Church)的《符號邏輯文獻》中也被列為該書的重點。這三篇文章雖然是技術性的,但是它們十分重要。為了將它們編入本書,我不得不刪去最初以法文發表在《道德形上學評論》雜誌上的一組論文。它們目前仍然是對它們所提問題所作的最好的一般性討論。很遺憾,我不得不作這樣的選擇,但是,我並不為這個選擇感到後悔。不管怎樣,那些不願鑽研數理邏輯的讀者也會在本書里看到其他的清晰易讀的文章,就像羅素所有的更通俗的著述一樣。..
1944年在西北大學,阿瑟·H.內瑟科特教授(ArthurH.Nethercot)向我推薦了羅素哲學。1951年我以評論羅素哲學的論文獲得了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從那時起,我有幸時常與羅素勳爵本人討論哲學問題。在本書的編輯中,關於全書的內容和每篇文章開頭的導論中所表述的觀點由我本人獨自負責,而與文章正文有關的所有問題上我都向羅素勳爵作了請教和協商。我竭盡全力以他所希望的最終確定的形式來發表這些論文。承蒙他的協助,以及其他種種的好意,我謹致以極大的感謝。
第一篇論文沒有全部重排,大部分符號是從原版照像製版的。由於這個理由,在英文正文和符號原形的印刷上可以看見一些小的變動,因為不可能完全嚴格地複製皮亞諾(Peano)的義大利印刷機的鉛字版面。然而,也不存在這樣一來可能引入一種模糊因素的情況。關於第二篇論文的重新排印,我們遵循了《數學原理》的風格,而不是羅素在這篇文章最初發表時使用的早期印刷約定。我們利用這篇文章的重新排印介紹這些微小的變動,這也正是羅素勳爵的願望。本書論文所注的日期是最初發表的日期。絕大多數情況下,論文是在發表的同年或僅先於發表前一年撰寫的。
現在使人們能普遍地在本書中看到的這些論文,其中有一些在當時是很罕見的。這種現象見於下列事實:據說,當時在整個劍橋,羅素論邏輯原子主義的講演稿複本僅有唯一的一冊。而在本書的準備過程中,這一複本從劍橋大學圖書館遺失了。我不得不從布里斯托大學圖書館借用失蹤件的原本。承蒙布里斯托對我表示的關懷,使我能自由地使用這些講演稿的原本,對此我深表謝意。由於他們的這番好意,今後研究哲學的學生將會避免圖書館之間借書的不方便,也避免了使用盜竊手段的必要性。
1953年我第一次來劍橋後不久就計畫出版這本文集。1954—1956年我第二次在劍橋期間,終於看到這本書的出版全過程。我會永遠銘記劍橋所體現的一種超脫於本位主義的令人感佩的見識,使得我可以不作為一名哲學家音樂家或教育家,而作為一名有權做他感到重要的一切事情的思想家來發揮作用。
喬治·艾倫和昂溫公司的比爾德先生(WalterBeard)承擔了印製這本書的監督工作。他不得不處理某些棘手的問題,我們絕不可低估他對於本書的貢獻。我感謝他給予我的幫助,感謝他處理疑難問題時的那種講究實效而又不冒然從事的作風。...
羅伯特·查里斯·馬什於劍橋三一學院

世界經典哲學類書籍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確立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內容的社會科學。

《性心理學》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理想國》
《西方哲學史》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權力意志》
《新工具》
《純粹理性批判》
《文明論概略》
《勸學篇》
《倫理學》
《耶穌傳》
《時間簡史》
《邏輯哲學論》
《精神現象學》
《物性論》
《感覺的分析》
《精神分析引論》
《基督何許人也——基督抹煞論》
《科學的社會功能》
《人有人的用處》
《科學史》
《人類理智新論》
《邏輯學》
《哲學研究》
《新系統及其說明》
《道德情操論》
《實踐理性批判》
《美學》
《判斷力批判》
《基督教的本質》
《薄伽梵歌》
《倫理學中的形式主義與質料的價值倫理學》
《物種起源》
《物理學》
《範疇篇》
《人類理解研究》
《培根論說文集》
《知性改進論》
《全部知識學的基礎》
《小邏輯》
《自然哲學》

《人類的由來》
《人性論》
《人是機器》
《法哲學原理》
《狄德羅哲學選集》
《野性的思維》
《哲學史教程》
《科學與近代世界》
《人類的知識》
《精神分析引論新編》
《自然宗教對話錄》
《基督教並不神秘》
《科學中華而不實的作風》
《一年有半,續一年有半》
《時間與自由意志》
《哲學辭典》
《歷史理性批判文集》
《蘇魯支語錄》
《文化科學和自然科學》
《十六、十七世紀科學、技術和哲學史》
《科學哲學的興起》
《靈魂論及其他》
《斯賓諾莎書信集》
《實驗心理學史》
《最後的沉思》
《純粹現象學通論》
《近代心理學歷史導引》
《佛教邏輯》
《神聖人生論》
《邏輯與知識》
《論原因、本原與太一》
《形上學導論》
《詩學》
《健全的思想》
《自然的體系》
《袖珍神學》
《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敘述、分析和批判》
《尼耳斯·玻爾哲學文選》
《歷史與階級意識》
《多元的宇宙》
《談談方法》
《歐洲科學的危機與超越論的現象學》
《路標》
《心的概念》
《計算機與人腦》
《十七世紀英格蘭的科學、技術與社會》
《卡布斯教誨錄》
《薄伽梵歌論》
《尼各馬可倫理學》
《論老年論友誼論責任》
《實用主義》
《我的哲學的發展》
《拓撲心理學原理》
《在通向語言的途中》
《科學社會學》
《埃克哈特大師文集》
《邏輯大全》
《簡論上帝、人及其心靈健康》
《宗教的本質》
《論靈魂》
《科學的價值》
《內時間意識現象學》
《藝術即經驗》
《宗教與科學》
《感覺與可感物》
《行為的結構》
《真理與方法》
《阿維斯塔》
《善的研究》
《人類知識原理》
《倫理學體系》
《科學與方法》
《第一哲學(上下卷)》
《物理學理論的目的與結構》
《思維方式》
《發生認識論原理》
《愛因斯坦文集》
《數學、科學和認識論》
《先驗唯心論體系》
《哲學的改造》
《十八世紀科學、技術和哲學史》
《亞里士多德的三段論》
《哲學和自然之鏡》
《動物志》
《論學者的使命人的使命》
《天象論》
《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
《數理哲學導論
《耶穌傳(第一、二卷)》
《美學史》
《原始思維》
《面向思的事情》
《普通認識論》
《萊布尼茨與克拉克論戰書信集》
《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批評性解釋》
《物理學和哲學》
《尼采(上下卷)》
《思想錄》
《道德原則研究》
《自我的超越性》
《實驗醫學研究導論》
《巴曼尼得斯篇》
《人類理解論》
《笛卡爾哲學原理》
《人生的親證》
《認識與謬誤》
《哲學史講演錄》
《聖教論》
《哲學作為嚴格的科學》
《人類知識起源論》
《回憶蘇格拉底》
《心的分析》
《任何一種能夠作為科學出現的未來形上學導論》
《科學與假設》
《宗教經驗之種種》
《聲音與現象》
《蘇格拉底的申辯》
《論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問題》
《論有學識的無知》
《保衛馬克思》
《藝術的起源》
《泛神論要義》
《算術基礎》
《給塞倫娜的信》
《結構主義》
《事實、虛構和預測》
《游敘弗倫》
《軀體的智慧》
《動物四篇》
《邏輯學講義》
《宇宙論》
《第一哲學沉思集——反駁和答辯》
《邏輯與演繹科學方法論導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