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實證主義

20世紀30~50年代流行於西方的一個哲學流派。又名邏輯經驗主義。核心是維也納學派。形成和發展1922年,德國哲學家、科學家 M.石里克在維也納大學擔任為E.馬赫特設的歸納科學哲學講座教授後,A.漢恩、K.賴德邁斯特、P.弗朗克和O.紐拉特等人組織了以石里克為中心的“石里克小組”,討論現代物理學、數學和邏輯的新發展及有關的認識論問題。當時參加這個小組活動的還有R.卡爾納普、 K.門格爾、R.von 米塞斯、F.韋斯曼、V.克拉夫特、H.費格爾以及K.哥德爾等人。20年代末期,漢恩、紐拉特和卡爾納普等人在“石里克小組”的基礎之上建立維也納學派,成立了馬赫學會,並出版了一本宣言式的小冊子《科學的世界觀──維也納學派》,闡明了這個學派的基本綱領。。

邏輯實證主義

正文

20世紀30~50年代流行於西方的一個哲學流派。又名邏輯經驗主義。核心是維也納學派

形成和發展

 1922年,德國哲學家科學家M.石里克在維也納大學擔任為E.馬赫特設的歸納科學哲學講座教授後,A.漢恩、K.賴德邁斯特、P.弗朗克和O.紐拉特等人組織了以石里克為中心的“石里克小組”,討論現代物理學、數學和邏輯的新發展及有關的認識論問題。當時參加這個小組活動的還有R.卡爾納普K.門格爾R.von 米塞斯F.韋斯曼V.克拉夫特H.費格爾以及K.哥德爾等人。20年代末期,漢恩、紐拉特和卡爾納普等人在“石里克小組”的基礎之上建立維也納學派,成立了馬赫學會,並出版了一本宣言式的小冊子《科學的世界觀──維也納學派》,闡明了這個學派的基本綱領。
維也納學派除了繼承D.休謨A.孔德J.S.密爾E.馬赫等人的實證主義基本觀點外,還受其他因素的影響。相對論的創立和量子物理學的新發展為它提供了自然科學的理論基礎;G.弗雷格的巨著 《算學基礎》(1884)開始被重視,B.A.W.羅素A.N.懷特海合著的《數學原理》(1910~1913)的出版以及石里克的《普通認識論》(1918)和 L.維根斯坦的《邏輯-哲學論》(1922)等著作,對它都有重要的影響;以H.賴興巴赫為首的“柏林學派”、波蘭的“華沙學派”、A.J.艾耶爾、韋斯曼和維根斯坦等人在英國的哲學活動,促進了維也納學派及整個邏輯實證主義的哲學運動在歐洲的傳播。30年代中期以後,石里克被槍殺,法西斯加緊了迫害行動,維也納學派實際上已經解體,許多主要代表逃到美國。由於卡爾納普、弗朗克和費格爾等人在美國繼續宣揚和發展邏輯實證主義的基本觀點,使它與美國的實用主義操作主義自然主義開始合流,邏輯實證主義在國際哲學界引起了更為廣泛的注意,成為當時頗有影響的國際哲學潮流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儘管邏輯實證主義經歷了幾十年的變化和發展,已經失去了它在維也納時期的面貌,但在當前西方分析哲學中仍有相當的影響。
 

 反對形上學

 邏輯實證主義繼承和發展了西方哲學中的經驗論傳統,但與休謨或密爾的經驗論有所不同,它並不認為科學知識的基礎依賴於個人的經驗感覺,認為它只依賴於公認的實驗證實。邏輯實證主義反對形上學,但不象孔德和馬赫那樣,認為形上學是錯誤的,只認為它是“無意義的”。邏輯實證主義否認存在實體、上帝、自由和必然等所謂“永遠不能解決的問題”,認為不是存在這類問題而不能解決,而是實際上根本沒有這樣的問題,或者只有一些所謂“似是而非的問題”。另外還有一個重大的區別,在方法論上,無論是休謨還是馬赫都忽視邏輯的作用,僅以心理分析為其方法論的根據,而邏輯實證主義則把數理邏輯作為哲學分析和論證的主要工具,因此它被稱為邏輯實證主義或邏輯經驗主義。
邏輯實證主義者認為,雖然老實證主義者提出“反形上學”,但他們並不真正知道形上學之所由生、問題所在及其解決的方法。在他們看來,形上學的問題是“亂用語言”所致,是一個關於意義的問題,因此解決它們的方法不應採用一般的科學方法,而套用語言的邏輯分析方法。他們斷言,要把哲學從形上學中解放出來,必須以“一種哲學結束所有的哲學”。這樣的“一種哲學”主張,真正的哲學論題不涉及自然或社會,只談語言或語言套用。他們指出,哲學是以研究語言的有無意義為基礎的,它的任務並不在於提出命題或建立命題體系──理論學說,而在於邏輯地分析和闡明科學中的概念、假設和命題的意義,從而使形上學的思想混亂得到澄清。
邏輯實證主義者宣稱,相對論中的同時性定義是澄清關於時間、空間的形上學概念的一個典型實例。他們指出,A.愛因斯坦主張藉助於光信號說明 “被空間所分開的事件的同時性”的意義,因為這是經實驗證實了的。但是如果我們主張,在這種藉助光信號所確定的“相對同時性”之外,還有一種哲學的“絕對同時性”,它和任何可觀察的信號完全無關,而是自在自為的,那么這個“絕對同時性”由於排斥了任何證實的條件,即排斥了它之為真或為假的邏輯條件,便變得毫無意義可言了。邏輯實證主義者試圖以此證明:一切形上學的問題和形上學的體系都是以類似的思想為根據建立起來的。因此,他們主張把形上學問題歸結為語言的問題,並用邏輯分析方法闡明它,認為這就不僅能了解它所以產生的原因,同時還能把它作為“無意義的”從科學中清除出去。
但是,邏輯實證主義者並不認為形上學完全無意義,只是認為它沒有傳遞實際知識的意義,僅僅具有激動情感的意義,多少有點象詩歌、藝術和音樂那樣。因此,他們對形上學的結論是:它可以充實我們的生活,但不能豐富我們的知識;它只能作為藝術作品,但不能作為真理來評價。在他們看來,所謂形上學所包含的,有時是科學,有時是詩文,事實上卻沒有什麼形上學。

邏輯和數學的性質

 老實證主義的哲學難題之一,是如何科學地說明數學、邏輯與自然科學的關係。老實證主義者把認識局限於經驗範圍之內,因而只把數學和邏輯看作一種具有“最普遍性”的經驗學科,只對它作心理的或經驗的解釋。從而把歸納認識的不可靠性加之於邏輯和數學。對此,邏輯實證主義者持否定態度。他們斷言,邏輯和數學對於實在無所陳述,它們只能在思想領域之內活動,僅僅與語言形式或符號使用打交道。他們認為,邏輯規律不是實在的“最高規律”,只是表達思想的普遍法則;邏輯是普遍的思維形式,數、元素、項、類和子類、命題等等,是形成這種思維形式的基礎;邏輯是純粹形式的,毫不涉及特殊內容,在邏輯中,任何特殊內容總是以變項來代替,而演繹推理是命題中間的相互變形,是依照類的元素或子類的可替換性規定的。在邏輯實證主義者看來,邏輯既然僅僅以純粹形式關係為其唯一的對象,談不上有任何實際的認識,所以它的真理才具有普遍的、先天的和分析的特點。他們認為,對邏輯所說的也完全適用於數學,數學事實上是一種精確的思想結構或嚴密的符號體系,幾何學除了作為空間科學的物理幾何學之外,也不涉及實際的空間概念。數學是在邏輯和公理設定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我們從這類設定中能把數學命題演繹地推導出來,正如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數學、幾何學邏輯學的新發展所說明的那樣。
邏輯實證主義者還把命題區分為分析命題與綜合命題。維根斯坦最先指出,分析命題是一種同義反覆,分析命題的真(也包括矛盾命題的假)以其句法形式或符號組合即能判定,沒有必要考慮它的特殊內容,原因在於它的有效性與那種特殊內容無關,這也是分析命題區別於綜合命題的根本所在。維根斯坦由此得出,分析命題不對事實有所陳述,它作為一種“同義反覆和矛盾是無意義的”。
可證實性的意義標準 可證實性的意義標準問題是邏輯實證主義的中心問題之一。在維根斯坦的影響下,邏輯實證主義者把經驗命題分為基本命題與複合命題,並嚴格加以區別。認為前者是有關簡單事實的命題;後者是由兩個或更多的基本命題構成的命題,它同時還具有合取、析取、蘊含和否定等形式。他們指出,一個基本命題如果它的內容和事實相符合,就是真的,否則是假的;複合命題的真假性則依賴於基本命題的真值,複合命題是基本命題的真值函項。但是,我們在什麼情況下,才能確定這兩種命題之為真為假和有無意義呢?邏輯實證主義者說:“命題的意義是它的證實方法”。根據這個可證實原則,了解一個命題的意義,必須首先了解什麼才能使它為真,即能說明它是通過什麼被證實為真的。只有對於一個命題的證實條件有了了解,才能確定它之為真為假,因而也才能了解它的意義。邏輯實證主義者對於可證實性所要求的,並不是實際的可證實性,而是原則的可證實性。他們強調,一個無原則上可證實性的命題,是無任何證實條件的命題。這類命題從語法上說,形似一個命題,但沒有任何方法能證實其為真為假,因而無法了解它的意義。這類命題被邏輯實證主義者稱之為“似是而非的形上學命題”。
邏輯實證主義者提出可證實性的意義標準後,引起當時國際分析哲學界的嚴厲批評。批評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兩個問題上:①這個標準是否可以套用於它自身,如果不能,依照邏輯實證論者的看法,它就不是綜合命題,當然也不是他們所說的分析命題。它到底是什麼?卡爾納普回答說,這個標準自身不是企圖對於實際有所說,只是對於更明確地使用語言的一種建議。②事實表明,科學的普遍假說和理論只能有部分的證實依據,不可能完全證實,但科學家們總是以這樣的假說和理論作為他們科學研究的前提。針對這兩點批評,邏輯實證主義者,特別是卡爾納普從30年代末期開始用“可確認性”或“可檢驗性”代替這個標準中的可證實性。
記錄命題、物理主義和統一科學 紐拉特和卡爾納普對維根斯坦提出的基本命題有不同看法,於是提出了記錄命題。所謂記錄命題,指一種對直接經驗的陳述。不過,紐拉特首先認識到這類命題如果不在主體間的基礎之上加以“合理的改造”,就會導致主觀唯心主義。因此,他在其記錄命題的公式中,排除了一切主觀的因素,如“我”、“現在”、“這裡”和“這個”等等,代之以“記錄者NN”、“地點O”、“時間T”以及“被觀察的對象X”。紐拉特認為,一個真正的科學觀察記錄不應該是“現在我感覺到的是如此這般”,而應該是“NN先生在地點O和時間T之內觀察到的是如此這般”。紐拉特和卡爾納普把記錄命題看作科學認識的基礎問題,認為記錄命題不帶任何理論偏見,如實地描述實驗觀察的結果,所以在新的科學理論創立之前,它的可靠性無可懷疑。因此他們提出,認識的證實檢驗標準不是命題與“實在”或“直接經驗”的比較,而是命題和同一體系內有關命題的比較。它們之間的比較結果一致,就是真的,否則就是假的。紐拉特以此為根據,反對維根斯坦和石里克的真理符合論,而代之以真理貫通論。他指出,維根斯坦關於“指明”、石里克關於“確證”的論斷都包含了主體的因素,都會導致主觀唯心主義,即被其他分析哲學家所稱的“語言的唯我主義”。但是,紐拉特自己也無法否認貫通論在命題與同一體系內有關命題的選擇和規定中,包含了同樣的主觀性和任意性,也會因而導致J.H.彭加勒式的約定論的主觀唯心主義。
紐拉特和卡爾納普還以他們的記錄學說為根據,提出物理主義和統一科學的觀點。所謂物理主義,就是以物理學為基礎,套用行為主義的心理學方法,從物理事物的語言方面,將心理現象還原為物理現象,並將心理學命題譯為物理學命題,從而把“心理的”與“物理的”、“身體的”與 “心靈的”東西統一起來, 進而把一切經驗科學“還原”為物理科學。他們說:“心理學是物理學的分支”,“物理學語言是科學的普遍語言”。紐拉特和卡爾納普還以此排除哲學上有關“物質實體”和“精神實體”的“似是而非的問題”,排除“精神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對立觀點,從而建立一種“科學的世界觀”──邏輯實證主義。這就是他們所謂統一科學運動的任務和目的。
但是,紐拉特和卡爾納普提出的以“還原論”為基礎的統一科學運動,與當代自然科學的發展是矛盾的。主要矛盾之點存在於把生物學還原為物理學和化學,把心理學還原為神經生理學,並把兩者最後還原為物理學方面。雖然科學家們對於它們之間未來的還原可能性並不完全否定,但認為這種還原可能性的程度非常有限。對這個統一科學運動威脅重大的是倏忽進化論。按照這種理論,生命或心靈都有其新的特殊的實在形式,而且這種形式不能從任何自然規律和科學理論中推演出來或預測到。這就使多數邏輯實證主義者不得不把這個統一科學運動看作是一種歷史的現象。
參考書目
 洪謙主編:《邏輯經驗主義》(上、下卷),商務印書館,北京,1982~1984。
 Alfred Jules Ayer, Logical positivism,Glencoe, The Free Press,1959.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