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與人腦》

《計算機與人腦》

《計算機與人腦》適合於自動機理論、控制論、計算技術和仿生學等方面的讀者參考,對控制論問題有興趣的哲學工作者,也可以閱讀《計算機與人腦》提供的材料。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計算機與人腦》計算機與人腦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第1版(2002年9月1日)
叢書名: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平裝:62頁
正文語種:漢語
ISBN:710003244X,9787100032445
條形碼:9787100032445
產品尺寸及重量:19.8x13.6x0.4cm;100g

內容簡介

《計算機與人腦》是自動機(以電子計算機為代表)理論研究中的重要材料之一。原書是馮·諾意曼在1955—1956年準備講演用的未完成稿。著者從數學的角度,主要是從邏輯統計數學的角度,探討計算機的運算和人腦思維的過程,進行了一些比較研究。書中的許多技術推論帶有預測性,尚待今後實驗研究及進一步探討才能判斷其是否正確。至於書中的一些理論概括,其哲學觀點是錯誤的,希望讀者以分析、批判的態度來研究。

《計算機與人腦》適合於自動機理論、控制論、計算技術和仿生學等方面的讀者參考,對控制論問題有興趣的哲學工作者,也可以閱讀《計算機與人腦》提供的材料。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約·馮·諾意曼譯者:甘子玉

目錄

引言
第一部分 計算機
第一章 模擬方法
常用的基本運算
不常用的基本運算
第二章 數字方法
符號,它們的組合與體現
數字計算機的類型及其基本元件
並行和串列綫路
常用的基本運算
第三章 邏輯控制
插入式控制
邏輯帶的控制
每一基本運算只需要一個器官的原理
由此引起的特殊記憶器官的需要
用“控制序列”點的控制
記憶存儲控制
記憶存儲控制的運算方式
控制的混合方式
第四章 混合數字方法
數的混合表現,以及在此基礎上建造的計算機
第五章 準確度
需要高度的準確度(數字的)之理由
第六章 現代模擬計算機的特徵
第七章 現代數字計算機的特徵
作用元件,速度的問題
所需的作用元件的數目
記憶器官的存取時間和記憶容量
以作用器官構成的記憶暫存器
記憶器官的譜系原理
記憶元件,存取問題
存取時間的概念之複雜性
直接地址的原理
第二部分 人腦
第八章 神經元功能簡述
第九章 神經脈衝的本質
刺激的過程
由脈衝引起的刺激脈衝的機制,它的數字特性
神經反應、疲乏和恢復的時間特性
神經元的大小,它和人造元件的比較
能量的消耗,與人造元件的比較
比較的總結
第十章 刺激的判據
最簡單的—基本的邏輯制據
更複雜的刺激判據
閥值
總和時間
接收器的刺激判據
第十一章 神經系統內的記憶問題
估計神經系統中記憶容量的原理
運用上述規則估計記憶容量
記憶的各種可能的物理體現
和人造計算機相比擬
記憶的基礎元件不需要和基本作用器官的元件相同
第十二章 神經系統的數字部分和模擬部分
遺傳機制在上述問題中的作用
第十三章 代碼,及其在機器功能的控制中之作用
完全碼的概念
短碼的概念
短碼的功能
第十四章 神經系統的邏輯結構
數字方法的重要性
數字方法和邏輯的相互作用
預計需要高準確度的理由
第十五章 使用的記數系統之本質:它不是數字的而是統計的
算術運算中的惡化現象;算術深度和邏輯深度的作用
算術的準確度或邏輯的可靠度,它們的相互轉換
可以運用的信息系統的其他統計特性
第十六章 人腦的語言不是數學的語言
附錄 關於本書著者馮·諾意曼

世界經典哲學類書籍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確立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內容的社會科學。

《性心理學》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理想國》
《西方哲學史》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權力意志》
《新工具》
《純粹理性批判》
《文明論概略》
《勸學篇》
《倫理學》
《耶穌傳》
《時間簡史》
《邏輯哲學論》
《精神現象學》
《物性論》
《感覺的分析》
《精神分析引論》
《基督何許人也——基督抹煞論》
《科學的社會功能》
《人有人的用處》
《科學史》
《人類理智新論》
《邏輯學》
《哲學研究》
《新系統及其說明》
《道德情操論》
《實踐理性批判》
《美學》
《判斷力批判》
《基督教的本質》
《薄伽梵歌》
《倫理學中的形式主義與質料的價值倫理學》
《物種起源》
《物理學》
《範疇篇》
《人類理解研究》
《培根論說文集》
《知性改進論》
《全部知識學的基礎》
《小邏輯》
《自然哲學》

《人類的由來》
《人性論》
《人是機器》
《法哲學原理》
《狄德羅哲學選集》
《野性的思維》
《哲學史教程》
《科學與近代世界》
《人類的知識》
《精神分析引論新編》
《自然宗教對話錄》
《基督教並不神秘》
《科學中華而不實的作風》
《一年有半,續一年有半》
《時間與自由意志》
《哲學辭典》
《歷史理性批判文集》
《蘇魯支語錄》
《文化科學和自然科學》
《十六、十七世紀科學、技術和哲學史》
《科學哲學的興起》
《靈魂論及其他》
《斯賓諾莎書信集》
《實驗心理學史》
《最後的沉思》
《純粹現象學通論》
《近代心理學歷史導引》
《佛教邏輯》
《神聖人生論》
《邏輯與知識》
《論原因、本原與太一》
《形上學導論》
《詩學》
《健全的思想》
《自然的體系》
《袖珍神學》
《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敘述、分析和批判》
《尼耳斯·玻爾哲學文選》
《歷史與階級意識》
《多元的宇宙》
《談談方法》
《歐洲科學的危機與超越論的現象學》
《路標》
《心的概念》
《計算機與人腦》
《十七世紀英格蘭的科學、技術與社會》
《卡布斯教誨錄》
《薄伽梵歌論》
《尼各馬可倫理學》
《論老年論友誼論責任》
《實用主義》
《我的哲學的發展》
《拓撲心理學原理》
《在通向語言的途中》
《科學社會學》
《埃克哈特大師文集》
《邏輯大全》
《簡論上帝、人及其心靈健康》
《宗教的本質》
《論靈魂》
《科學的價值》
《內時間意識現象學》
《藝術即經驗》
《宗教與科學》
《感覺與可感物》
《行為的結構》
《真理與方法》
《阿維斯塔》
《善的研究》
《人類知識原理》
《倫理學體系》
《科學與方法》
《第一哲學(上下卷)》
《物理學理論的目的與結構》
《思維方式》
《發生認識論原理》
《愛因斯坦文集》
《數學、科學和認識論》
《先驗唯心論體系》
《哲學的改造》
《十八世紀科學、技術和哲學史》
《亞里士多德的三段論》
《哲學和自然之鏡》
《動物志》
《論學者的使命人的使命》
《天象論》
《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
《數理哲學導論
《耶穌傳(第一、二卷)》
《美學史》
《原始思維》
《面向思的事情》
《普通認識論》
《萊布尼茨與克拉克論戰書信集》
《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批評性解釋》
《物理學和哲學》
《尼采(上下卷)》
《思想錄》
《道德原則研究》
《自我的超越性》
《實驗醫學研究導論》
《巴曼尼得斯篇》
《人類理解論》
《笛卡爾哲學原理》
《人生的親證》
《認識與謬誤》
《哲學史講演錄》
《聖教論》
《哲學作為嚴格的科學》
《人類知識起源論》
《回憶蘇格拉底》
《心的分析》
《任何一種能夠作為科學出現的未來形上學導論》
《科學與假設》
《宗教經驗之種種》
《聲音與現象》
《蘇格拉底的申辯》
《論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問題》
《論有學識的無知》
《保衛馬克思》
《藝術的起源》
《泛神論要義》
《算術基礎》
《給塞倫娜的信》
《結構主義》
《事實、虛構和預測》
《游敘弗倫》
《軀體的智慧》
《動物四篇》
《邏輯學講義》
《宇宙論》
《第一哲學沉思集——反駁和答辯》
《邏輯與演繹科學方法論導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