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人生論》

《神聖人生論》

《神聖人生論》是阿羅賓多最為得意的哲學著作。全書分為《引論》《申論》《哲論》三部,本書為第一部分《引論》。

基本信息

簡介

《神聖人生論》圖片神聖人生論》圖片

室利.阿羅賓多,印度“三聖”(“聖雄”甘地,“聖詩”泰戈爾)之一,阿羅賓多譽為“聖哲”,是印度近代以來最著名的精神哲學家之列。

《神聖人生論》是阿羅賓多最為得意的哲學著作。全書分為《引論》《申論》《哲論》三部,本書為第一部分《引論》。從現代哲學的角度看,阿羅賓多的哲學,可稱為“精神進化論”。作者指出,傳統的費檀多思想強調一元論,梵我合一的人生哲學;而數論派卻以二元論為人生的精義,亦即宇宙本原看作物質自性和精神的神我。哲學家試圖打通這兩派的藩籬,自創一統,用一種神聖的超心理來接通物質和精神的連線,從而透徹人生本源,悟出宇宙奧秘。

《神聖人生論》是阿羅賓多最為得意的哲學著作。全書分為《引論》《申論》《哲論》三部,本書為第一部。

從現代哲學的角度看,阿羅賓多的哲學,可稱為“精神進化論”。因為阿羅賓多把宇宙本體梵看作是一種“精神”,“宇宙精神”分為若干等級:物質生命心超心梵。這種精神進化說給人的進化提供了理論根據。他認為:人的“心”由於受外部物質世界的影響充滿貪慾和自私:必須通過“整體瑜伽”的途徑或方法,消除私慾,淨化心靈,喚醒沉睡在自己體內的“潛在意識”,使其真善美的精神本性顯現出來。喚醒了內在精神本性的人被稱為“超人”,再去幫助和啟迪他人。當世上的人都成為超人的時候,人類社會就可以進入“神聖人生”的境界。

作者簡介

室利·阿羅賓多(SriAurobindo,1872-1950)印度現代最著名的哲學家,具有世界影響的思想家印度民族獨立運動初期的主要領導人和傑出的詩人

7歲求學於英國,21歲畢業於劍橋大學,同年回到印度,開始研究本土文化,並從事爭取殖民自治的運動,為此而坐牢一年。在長達近40年似乎隱居的生活中,阿羅賓多研究哲學、神秘主義及瑜伽,著述一百多種。其代表作有《神聖人生論》《人類循環》《印度文化的基礎》《瑜伽箴言錄》等。其學說薈萃東西方思想,融貫科學與宗教、調和唯物論與唯心論。被譽為“綜合東西方哲學的典範”。他的“社會進化理論”和“人類統一學說”,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高度重視。他所創建改進的新瑜伽,也成為今瑜伽研習主流之一。

目錄

譯序
第一章人類的渴求
第二章否定論
第三章苦行者的修行與拒絕
第四章論人類從無到有
第五章個人的命運
第六章人在宇宙中
第七章自我和自我修為
第八章費檀多知識方法
第九章論純粹的存在
第十章知覺的力量
第十一章論存在的愉悅
第十二章關於存在的愉悅問題的解答
第十三章神聖的摩耶
第十四章論超意識的創造
第十五章最高的真理知覺意識
第十六章超意識的三種定勢
第十七章神聖的靈魂
第十八章意識與超意識
第十九章生命的基本意義
本書梵文及術語索引[按作品前後順序列]

前言

室利.阿羅賓多(SriAurobindo,1872~1950),印度“三聖”(“聖雄”甘地,“聖詩”泰戈爾)之一,阿羅賓多譽為“聖哲”,是印度近代以來最著名的精神哲學家之列。

阿羅賓多生於印度北部重鎮加爾各答的一個外科大夫家庭,他的父親深受西方文化與教育思想的影響,加之家庭經濟條件不錯,所以阿羅賓多在7歲那年就被送到英國讀書。起初他是在曼切斯特城接受私人家教,6年後,就讀於倫敦聖保羅中學,因其成績十分優秀,中學畢業後,也就是1890年,獲得劍橋大學獎學金,並進入劍橋大學學習西方文學。

在大學深造期間,阿羅賓多加入了一個由印度愛國學生組織的愛國社團蓮花劍社,經常參加各種政治活動。1893年。印度國內政局動盪,憂國憂民的阿羅賓多決定放棄未完成的留洋學業,立即啟程回國。

回國後,阿羅賓多一方面在大學裡教書,一方面又潛心研究本土文化,並以其敏感的政治嗅覺,加入印度國大黨,積極參加獨立運動。34歲。阿羅賓多被推為巴洛達大學校長,此後他經常公開發表政論與時評文章,鼓動民眾為民族獨立運動多作貢獻,號召民眾爭取民族的平等權力,甚至宣傳暴力鬥爭。

20世紀初,孟加拉地區終於爆發了反英運動,阿羅賓多義無反顧地辭去大學的所有職務,投入到這場鬥爭中,並很快地成為當時孟加拉民族運動的主要領導人。和印度國大黨激進派的領袖之一。

1910年,歷時5年之久的孟加拉愛國運動遭到了殖民當局的鎮壓,阿羅賓多逃亡到南印度之一法屬的海濱埠頭,從此隱居著述長達40載,直至1950年去世。

在南印度隱居期間。阿羅賓多主動退出政治舞台,把精力全都投放在著書立說和哲學研究上。他每天都在不停地寫作,他親自創辦的英文雜誌《雅利安》月刊成為發布他作品的主要平台,他的學術著作多達30巨冊一百多種,內容涉及政治、教育、宗教、哲學等諸多領域。其主要代表作有《神聖人生論》《社會進化論》《薄伽梵歌論》《人類統一的理想》《印度文化的基礎》等;在瑜伽方面有《今世之迷》《論瑜伽》《瑜伽的基礎》《綜合瑜伽》《瑜伽箴言》《瑜伽的因素》等;在文學評論方面有《愛情與死亡》《評論與再評論》等。

1926年。阿羅賓多成立了阿羅賓多修道院,廣收門徒,大力宣傳瑜伽,他試圖通過自我完善、淨化心靈、促進人類精神進化的方式來實現人類統一、世界大同的理想。

《神聖人生論》是為哲學家的最得意之作。作品通過這部巨著,詮釋人的生命與宇宙千絲萬縷的聯繫。阿羅賓多指出,宇宙突出的意義在兩個方面:“一是顯示其偉大而超然:二是顯示其光明的真實性。我們看到了這個世界。我們看不見的其他世界和我們把持的世界一樣,有各種各樣的特殊手段和材料,各種各樣的條件和領地,這看來好像就是宇宙的目的和意義所在了。”因而他得出兩個結論:“宇宙既不是沒有目的的幻象。也不是偶然的意外故事。”

哲學家指出,傳統的費檀多思想強調一元論,梵我合一的人生哲學;而數論派卻以二元論為人生的精義,亦即宇宙本原看作物質自性和精神的神我。哲學家試圖打通這兩派的藩籬,自創一統,用一種神聖的超心理來接通物質和精神的連線,從而透徹人生本源,悟出宇宙奧秘。

譯者根據PrintedatDriAurobindoAshramPeess.PondicherryPRINTEDININDIA版本的室利.阿羅賓多全集第21、22卷《神聖人生論》的全部內容,採用“三部”拆分譯法,因而有了《引論》《申論》和《哲論》等三個分冊,此譯本為第一部(即第一至第十九章)《引論》,《申論》與《哲論》將於次年陸續譯出。由於譯者水平有限,希請讀者對譯本的不當之處批評指正。

譯者
2009年11月30日

世界經典哲學類書籍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確立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內容的社會科學。

《性心理學》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理想國》
《西方哲學史》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權力意志》
《新工具》
《純粹理性批判》
《文明論概略》
《勸學篇》
《倫理學》
《耶穌傳》
《時間簡史》
《邏輯哲學論》
《精神現象學》
《物性論》
《感覺的分析》
《精神分析引論》
《基督何許人也——基督抹煞論》
《科學的社會功能》
《人有人的用處》
《科學史》
《人類理智新論》
《邏輯學》
《哲學研究》
《新系統及其說明》
《道德情操論》
《實踐理性批判》
《美學》
《判斷力批判》
《基督教的本質》
《薄伽梵歌》
《倫理學中的形式主義與質料的價值倫理學》
《物種起源》
《物理學》
《範疇篇》
《人類理解研究》
《培根論說文集》
《知性改進論》
《全部知識學的基礎》
《小邏輯》
《自然哲學》

《人類的由來》
《人性論》
《人是機器》
《法哲學原理》
《狄德羅哲學選集》
《野性的思維》
《哲學史教程》
《科學與近代世界》
《人類的知識》
《精神分析引論新編》
《自然宗教對話錄》
《基督教並不神秘》
《科學中華而不實的作風》
《一年有半,續一年有半》
《時間與自由意志》
《哲學辭典》
《歷史理性批判文集》
《蘇魯支語錄》
《文化科學和自然科學》
《十六、十七世紀科學、技術和哲學史》
《科學哲學的興起》
《靈魂論及其他》
《斯賓諾莎書信集》
《實驗心理學史》
《最後的沉思》
《純粹現象學通論》
《近代心理學歷史導引》
《佛教邏輯》
《神聖人生論》
《邏輯與知識》
《論原因、本原與太一》
《形上學導論》
《詩學》
《健全的思想》
《自然的體系》
《袖珍神學》
《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敘述、分析和批判》
《尼耳斯·玻爾哲學文選》
《歷史與階級意識》
《多元的宇宙》
《談談方法》
《歐洲科學的危機與超越論的現象學》
《路標》
《心的概念》
《計算機與人腦》
《十七世紀英格蘭的科學、技術與社會》
《卡布斯教誨錄》
《薄伽梵歌論》
《尼各馬可倫理學》
《論老年論友誼論責任》
《實用主義》
《我的哲學的發展》
《拓撲心理學原理》
《在通向語言的途中》
《科學社會學》
《埃克哈特大師文集》
《邏輯大全》
《簡論上帝、人及其心靈健康》
《宗教的本質》
《論靈魂》
《科學的價值》
《內時間意識現象學》
《藝術即經驗》
《宗教與科學》
《感覺與可感物》
《行為的結構》
《真理與方法》
《阿維斯塔》
《善的研究》
《人類知識原理》
《倫理學體系》
《科學與方法》
《第一哲學(上下卷)》
《物理學理論的目的與結構》
《思維方式》
《發生認識論原理》
《愛因斯坦文集》
《數學、科學和認識論》
《先驗唯心論體系》
《哲學的改造》
《十八世紀科學、技術和哲學史》
《亞里士多德的三段論》
《哲學和自然之鏡》
《動物志》
《論學者的使命人的使命》
《天象論》
《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
《數理哲學導論
《耶穌傳(第一、二卷)》
《美學史》
《原始思維》
《面向思的事情》
《普通認識論》
《萊布尼茨與克拉克論戰書信集》
《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批評性解釋》
《物理學和哲學》
《尼采(上下卷)》
《思想錄》
《道德原則研究》
《自我的超越性》
《實驗醫學研究導論》
《巴曼尼得斯篇》
《人類理解論》
《笛卡爾哲學原理》
《人生的親證》
《認識與謬誤》
《哲學史講演錄》
《聖教論》
《哲學作為嚴格的科學》
《人類知識起源論》
《回憶蘇格拉底》
《心的分析》
《任何一種能夠作為科學出現的未來形上學導論》
《科學與假設》
《宗教經驗之種種》
《聲音與現象》
《蘇格拉底的申辯》
《論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問題》
《論有學識的無知》
《保衛馬克思》
《藝術的起源》
《泛神論要義》
《算術基礎》
《給塞倫娜的信》
《結構主義》
《事實、虛構和預測》
《游敘弗倫》
《軀體的智慧》
《動物四篇》
《邏輯學講義》
《宇宙論》
《第一哲學沉思集——反駁和答辯》
《邏輯與演繹科學方法論導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