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志》

《動物志》

《動物志》是亞里士多德關於生物學的一部奠基性著作,也是古代第一部按學術體系記錄的人類關於生物學的廣泛知識,對近代生物學的形成和發展影響很大,在科學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封面封面
作者:(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譯者:吳壽彭

《動物志》寫到:我館歷來重視移譯世界各國學術名著。從20世紀50年代起,更致力於翻譯出版馬克思主義誕生以前的古典學術著作,同時適當介紹當代具有定評的各派代表作品。我們確信只有用人類創造的全部知識財富來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夠建成現代化的社會主義社會。這些書籍所蘊藏的思想財富和學術價值,為學人所熟知,毋需贅述。這些譯本過去以單行本印行,難見系統,彙編為叢書,才能相得益彰,蔚為大觀,既便於研讀查考,又利於文化積累。為此,我們從1981年著手分輯刊行,至2004年已先後分十輯印行名著400餘種。現繼續編印第十一輯。到2010年底出版至460種。今後在積累單本著作的基礎上仍將陸續以名著版印行。希望海內外讀書界、著譯界給我們批評、建議,幫助我們把這套叢書出得更好。[1]

圖書目錄

卷一
章一構成動物的各個部分,簡單組織與複合構造。品種與類屬動物形態,習慣與性格的差異
章二營養器官與排泄器官
章三雄性與雌性器官。觸覺
章四動物體內之水分;血與血管
章五胎生,卵生,蛆生之別。專司行動的器官,足,與翼
章六動物以有血無血為大別,再分為鳥,魚,蛇,鯨,介殼,甲殼,軟
體等類。於動物構造而論,應先述胎生四腳動物中的人這品種
章七人體各部分:頭顱與其合縫
章八面與額
章九眼與眉
章十眼
章十一耳、鼻與舌
章十二頸項與胸部。乳房
章十三腹部與臍。陰私部分
章十四陰私部分(續)。軀體外表各部分的位置
章十五軀幹與四肢
章十六腦。肺與氣管。食道與胃
章十七心與其他內臟
卷二
章一四肢與其活動:距骨。關於牛、象、駱駝等肢體各部分的形態。“邁底戈拉”。動物的易齒
章二犬齒
章三馬齒與人齒
章四人的智齒
章五象齒
章六象舌
章七口腔。埃及河馬
章八猿,猴
章九猴(續)
章十鱷
章十一避役
章十二鳥的解剖。鶇雞
章十三魚的解剖。海豚
章十四蛇與海蛇。持舟
章十五胎生動物的主要門類,以及它們的內臟:比較解剖。[鹿喉舌間的蛆]。膽囊
章十六腎與膀胱
章十七心與肝。獸類的消化系統:反芻類的胃;象胃及其他獸胃。魚鳥的消化系統:膝囊、胃、腸、盲囊等。蛇的解剖動物器官的再生實例
卷三
章一生殖器官:魚、鳥與蛇;胎生動物
章二血管——辛內息斯與第奧根尼的記載
章三(續上章)——朴呂布的記載。血管的實況;大血管(靜脈)
章四(續上章)掛脈(動脈)
章五肌腱
章六纖維與血凝
章七骨
章八軟骨
章九角。指(趾)甲、爪與蹄
章十毛髮與皮膚
章十一毛髮與皮膚(續);禿髮與白髮
章十二羽翮。季節和水土對於鳥羽與獸毛顏色的影響
章十三內臟諸膜:骨膜與腦膜
章十四網膜
章十五膀胱
章十六肌肉
章十七軟脂與硬脂
章十八眼內瞳子
章十九血液;各門類動物的血液;雌雄體血液之異
章二十髓。乳
章二十一乳(續)。埃比羅的牛羊;凝乳素與乳製品
章二十二動物的種子(精液)
卷四
章一無血動物的幾個門類:烏賊與船蛸
章二軟甲類:蝦、蟹
章三(續上章)軟甲類的內部器官
章四介殼類:蝸、螺、蜮、蜒、貝、蛤、蟶等。生活於介殼中的軟甲動物一寄居蟹
章五海膽
章六海鞘;水母(海蔗與海葵)
章七節體動物(蟲豸)。海中幾種奇異生物
章八感覺:鼴鼠的眼。魚類的聽覺、嗅覺與味覺。無血動物的感覺
章九聲響,聲音與言語:魚、鳥、獸,以及人類聲感的級進實況
章十睡與醒;魚類的睡眠。夢;人最易入夢
章十一性別;兩性生殖與單性生殖。鰻鱔的性別問題。幾種中性魚
卷五
章一生殖:自發生成與親屬繁殖
章二交配:鳥與胎生四腳類
章三卵生四腳類的交配
章四蛇與其他長型動物的交配
章五魚——內卵生與外卵生魚——的交配。[鷓鴣的感而成孕]
章六軟體動物(章魚、烏賊、魷魚)的交配
章七甲殼動物的交配
章八蟲類的交配。交配季節:翠鳥
章九鳥、蟲、魚的交配季節
章十魚的交配季節(續)
章十一魚的交配季節(續)
章十二軟體動物與介殼動物的交配季節
章十三野鳥與家禽的交配季節
章十四人與群獸成熟年齡的生理徵象。雌雄性的鳴聲。交配年齡與交配季節
章十五紫骨螺、法螺、貽貝、蠣、蛤等介殼動物的繁殖。[星魚]與寄居蟹
章十六自發生成的水母與海綿的種屬及生態
章十七甲殼動物的產卵與孵卵習性
章十八軟體動物的繁殖情況。烏賊卵的孵化
章十九蟲類的繁殖:發生與變態:自發生成者以蠕蟲與孑孓等為例;親屬繁殖者以蜂、蝶、蛾等為例。怪異生物:雪中蠐螬;爐火飛蟲與滅火蠑螈。蜉蝣
章二十姬蜂的繁殖方法
章二十一關於蜜蜂生殖的不同理論;蜂群情況
章二十二蜜蜂的種別;生活與繁殖情況。各種蜂蜜
章二十三胡蜂的繁殖
章二十四大野蜂的繁殖
章二十五蟻的繁殖
章二十六蠍的繁殖
章二十七蜘的繁殖
章二十八螽蝗的繁殖
章二十九螽蝗的繁殖(續)
章三十蟬的兩品種與其繁殖
……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附錄

世界經典哲學類書籍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確立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內容的社會科學。

《性心理學》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理想國》
《西方哲學史》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權力意志》
《新工具》
《純粹理性批判》
《文明論概略》
《勸學篇》
《倫理學》
《耶穌傳》
《時間簡史》
《邏輯哲學論》
《精神現象學》
《物性論》
《感覺的分析》
《精神分析引論》
《基督何許人也——基督抹煞論》
《科學的社會功能》
《人有人的用處》
《科學史》
《人類理智新論》
《邏輯學》
《哲學研究》
《新系統及其說明》
《道德情操論》
《實踐理性批判》
《美學》
《判斷力批判》
《基督教的本質》
《薄伽梵歌》
《倫理學中的形式主義與質料的價值倫理學》
《物種起源》
《物理學》
《範疇篇》
《人類理解研究》
《培根論說文集》
《知性改進論》
《全部知識學的基礎》
《小邏輯》
《自然哲學》

《人類的由來》
《人性論》
《人是機器》
《法哲學原理》
《狄德羅哲學選集》
《野性的思維》
《哲學史教程》
《科學與近代世界》
《人類的知識》
《精神分析引論新編》
《自然宗教對話錄》
《基督教並不神秘》
《科學中華而不實的作風》
《一年有半,續一年有半》
《時間與自由意志》
《哲學辭典》
《歷史理性批判文集》
《蘇魯支語錄》
《文化科學和自然科學》
《十六、十七世紀科學、技術和哲學史》
《科學哲學的興起》
《靈魂論及其他》
《斯賓諾莎書信集》
《實驗心理學史》
《最後的沉思》
《純粹現象學通論》
《近代心理學歷史導引》
《佛教邏輯》
《神聖人生論》
《邏輯與知識》
《論原因、本原與太一》
《形上學導論》
《詩學》
《健全的思想》
《自然的體系》
《袖珍神學》
《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敘述、分析和批判》
《尼耳斯·玻爾哲學文選》
《歷史與階級意識》
《多元的宇宙》
《談談方法》
《歐洲科學的危機與超越論的現象學》
《路標》
《心的概念》
《計算機與人腦》
《十七世紀英格蘭的科學、技術與社會》
《卡布斯教誨錄》
《薄伽梵歌論》
《尼各馬可倫理學》
《論老年論友誼論責任》
《實用主義》
《我的哲學的發展》
《拓撲心理學原理》
《在通向語言的途中》
《科學社會學》
《埃克哈特大師文集》
《邏輯大全》
《簡論上帝、人及其心靈健康》
《宗教的本質》
《論靈魂》
《科學的價值》
《內時間意識現象學》
《藝術即經驗》
《宗教與科學》
《感覺與可感物》
《行為的結構》
《真理與方法》
《阿維斯塔》
《善的研究》
《人類知識原理》
《倫理學體系》
《科學與方法》
《第一哲學(上下卷)》
《物理學理論的目的與結構》
《思維方式》
《發生認識論原理》
《愛因斯坦文集》
《數學、科學和認識論》
《先驗唯心論體系》
《哲學的改造》
《十八世紀科學、技術和哲學史》
《亞里士多德的三段論》
《哲學和自然之鏡》
《動物志》
《論學者的使命人的使命》
《天象論》
《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
《數理哲學導論
《耶穌傳(第一、二卷)》
《美學史》
《原始思維》
《面向思的事情》
《普通認識論》
《萊布尼茨與克拉克論戰書信集》
《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批評性解釋》
《物理學和哲學》
《尼采(上下卷)》
《思想錄》
《道德原則研究》
《自我的超越性》
《實驗醫學研究導論》
《巴曼尼得斯篇》
《人類理解論》
《笛卡爾哲學原理》
《人生的親證》
《認識與謬誤》
《哲學史講演錄》
《聖教論》
《哲學作為嚴格的科學》
《人類知識起源論》
《回憶蘇格拉底》
《心的分析》
《任何一種能夠作為科學出現的未來形上學導論》
《科學與假設》
《宗教經驗之種種》
《聲音與現象》
《蘇格拉底的申辯》
《論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問題》
《論有學識的無知》
《保衛馬克思》
《藝術的起源》
《泛神論要義》
《算術基礎》
《給塞倫娜的信》
《結構主義》
《事實、虛構和預測》
《游敘弗倫》
《軀體的智慧》
《動物四篇》
《邏輯學講義》
《宇宙論》
《第一哲學沉思集——反駁和答辯》
《邏輯與演繹科學方法論導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