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的結構》

《行為的結構》

《行為的結構》本書是法國著名哲學家梅洛-寵蒂的另一本重要著作。在本書中,他運用胡塞爾現象學的方法,吸收了格式塔心理學的結構理論,試圖賦予形式、結構以哲學的意義。他認為行為是主體的行為,行為表述了人與自然和社會的永恆鬥爭。

本書是一本重要的哲學著作,具有很高的出版價值。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行為的結構》(譯著),商務印書館,2005年。出版社:商務印書館;第1版(2005年5月1日)

《行為的結構》.jpg《行為的結構》.jpg

叢書名:當代法國思想文化譯叢
平裝
開本:0開
ISBN:7100039134
條形碼:9787100039130
產品尺寸及重量:20.2x14x1.4cm
ASIN:B00116H71M

內容簡介

法國思想文化對世界影響極大。笛卡爾的理性主義、孟德斯鳩法的思想、盧梭的政治理論是建構西方現代思想、政治文化的重要支柱;福科、德希達、德勒茲等人的學說為後現代思想、政治文化奠定了基礎。其變古之道,使人心、社會煥然一新。我館引進西學,開啟民智,向來重視移譯法國思想文化著作。1906年出版嚴復譯孟德斯鳩《法意》開風氣之先,1918年編印《尚志學會叢書》多有輯錄。其後新作迭出,百年所譯,蔚為大觀,對中國思想文化的建設裨益良多。我館過去所譯法國著作以古典為重,多以單行本印行。為便於學術界全面了解法國思想文化,現編纂這套《當代法國思想文化譯叢》,系統移譯當代法國思想家的主要著作。立場觀點,不囿於一派,但凡有助於思想文化建設的著作,無論是現代性的,還是後現代性的,都予列選;學科領域,不限一門,諸如哲學、政治學、史學、宗教學、社會學、人類學,兼收並蓄。希望學術界鼎力襄助,以使本套叢書日臻完善。

評價

在《行為的結構》一書中,梅洛-龐蒂希望通過研究行為來理解意識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在批判行為主義心理學和格式塔心理學的基礎上,他指出人的行為是一種"象徵行為",人類秩序是一種比物理秩序和生命秩序更為高級的、能夠"知覺"到人類生命自身豐富意義的秩序。從現象學的角度出發,梅洛-龐蒂把知覺主體由"意識"轉向了"身體",知覺對象由"物理對象"、"私人感覺"、"感覺材料"引向了"人的意向性活動",知覺的效用由獲得"純粹的知識"指向了發現"人類生命的意義",從而將知覺問題引入一個新的方向,也為我們重新觸及真、善、美的問題開顯了一個新的視角。

世界經典哲學類書籍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確立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內容的社會科學。

《性心理學》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理想國》
《西方哲學史》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權力意志》
《新工具》
《純粹理性批判》
《文明論概略》
《勸學篇》
《倫理學》
《耶穌傳》
《時間簡史》
《邏輯哲學論》
《精神現象學》
《物性論》
《感覺的分析》
《精神分析引論》
《基督何許人也——基督抹煞論》
《科學的社會功能》
《人有人的用處》
《科學史》
《人類理智新論》
《邏輯學》
《哲學研究》
《新系統及其說明》
《道德情操論》
《實踐理性批判》
《美學》
《判斷力批判》
《基督教的本質》
《薄伽梵歌》
《倫理學中的形式主義與質料的價值倫理學》
《物種起源》
《物理學》
《範疇篇》
《人類理解研究》
《培根論說文集》
《知性改進論》
《全部知識學的基礎》
《小邏輯》
《自然哲學》

《人類的由來》
《人性論》
《人是機器》
《法哲學原理》
《狄德羅哲學選集》
《野性的思維》
《哲學史教程》
《科學與近代世界》
《人類的知識》
《精神分析引論新編》
《自然宗教對話錄》
《基督教並不神秘》
《科學中華而不實的作風》
《一年有半,續一年有半》
《時間與自由意志》
《哲學辭典》
《歷史理性批判文集》
《蘇魯支語錄》
《文化科學和自然科學》
《十六、十七世紀科學、技術和哲學史》
《科學哲學的興起》
《靈魂論及其他》
《斯賓諾莎書信集》
《實驗心理學史》
《最後的沉思》
《純粹現象學通論》
《近代心理學歷史導引》
《佛教邏輯》
《神聖人生論》
《邏輯與知識》
《論原因、本原與太一》
《形上學導論》
《詩學》
《健全的思想》
《自然的體系》
《袖珍神學》
《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敘述、分析和批判》
《尼耳斯·玻爾哲學文選》
《歷史與階級意識》
《多元的宇宙》
《談談方法》
《歐洲科學的危機與超越論的現象學》
《路標》
《心的概念》
《計算機與人腦》
《十七世紀英格蘭的科學、技術與社會》
《卡布斯教誨錄》
《薄伽梵歌論》
《尼各馬可倫理學》
《論老年論友誼論責任》
《實用主義》
《我的哲學的發展》
《拓撲心理學原理》
《在通向語言的途中》
《科學社會學》
《埃克哈特大師文集》
《邏輯大全》
《簡論上帝、人及其心靈健康》
《宗教的本質》
《論靈魂》
《科學的價值》
《內時間意識現象學》
《藝術即經驗》
《宗教與科學》
《感覺與可感物》
《行為的結構》
《真理與方法》
《阿維斯塔》
《善的研究》
《人類知識原理》
《倫理學體系》
《科學與方法》
《第一哲學(上下卷)》
《物理學理論的目的與結構》
《思維方式》
《發生認識論原理》
《愛因斯坦文集》
《數學、科學和認識論》
《先驗唯心論體系》
《哲學的改造》
《十八世紀科學、技術和哲學史》
《亞里士多德的三段論》
《哲學和自然之鏡》
《動物志》
《論學者的使命人的使命》
《天象論》
《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
《數理哲學導論
《耶穌傳(第一、二卷)》
《美學史》
《原始思維》
《面向思的事情》
《普通認識論》
《萊布尼茨與克拉克論戰書信集》
《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批評性解釋》
《物理學和哲學》
《尼采(上下卷)》
《思想錄》
《道德原則研究》
《自我的超越性》
《實驗醫學研究導論》
《巴曼尼得斯篇》
《人類理解論》
《笛卡爾哲學原理》
《人生的親證》
《認識與謬誤》
《哲學史講演錄》
《聖教論》
《哲學作為嚴格的科學》
《人類知識起源論》
《回憶蘇格拉底》
《心的分析》
《任何一種能夠作為科學出現的未來形上學導論》
《科學與假設》
《宗教經驗之種種》
《聲音與現象》
《蘇格拉底的申辯》
《論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問題》
《論有學識的無知》
《保衛馬克思》
《藝術的起源》
《泛神論要義》
《算術基礎》
《給塞倫娜的信》
《結構主義》
《事實、虛構和預測》
《游敘弗倫》
《軀體的智慧》
《動物四篇》
《邏輯學講義》
《宇宙論》
《第一哲學沉思集——反駁和答辯》
《邏輯與演繹科學方法論導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