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魯支語錄》

《蘇魯支語錄》

《蘇魯支語錄》是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的尼采的一部主要著作。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作者:(德)尼采著//徐梵澄
《蘇魯支語錄》蘇魯支語錄》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日期:1997-02
ISBN:710002292
版次:1
包裝:精裝
開本:32開
頁數:349頁
印張:1次
所屬分類: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內容介紹

尼采的一部主要著作,便是這《蘇魯支語錄》,甚為魯迅所欣賞。魯迅最初加以翻譯,用的是文言,題曰《察羅堵斯德羅緒言》,是第一卷《序言》的前三節。那譯筆古奧得很,似乎是擬《壯子》或《列子》。以原著的思想及文采而論,實在類乎我國古代的“子書”。宋五‘子’尚不在其列。這是華文第一譯。後來魯迅再度翻譯,用的是白話,從新開始,止於《序言》的前九切,題曰《察拉斯忒拉的序言》,後附註解,刊於一九二O六年《新潮》雜誌第二卷第五期。此後有郭沫若的譯本,題曰《察拉斯屈拉圖如是說說》,亦止薄薄一本,似是節譯。後下魯迅屬徐梵澄將全書四卷譯出,交鄭振釋出版,時在一九三五。書名乃魯迅所定,鄭振釋還作了一頁序言,便是書端這序。鄭序中說還有楚曾先生的一譯本,當時未便出版兩種譯本,是以未取。此外另有高岸先生的譯本,似乎後不皆已行世。此譯之外,至少還有兩種譯本流傳。《蘇魯支語錄(精)》假託拜火教先知蘇魯支的口氣,用散文詩的形式表達了作者徹底的反傳統的哲學思想。

書評

徐梵澄:《蘇魯支語錄》綴言
這世紀初,中國大舉吸收了西方思想。其功效是顯而易見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給介紹了進來,竟是開闢了一新時代。今茲建國,以之為主導思想。前於此,或同時,若干西方文教菁華,亦經介入,而最影響中國思想的,是德國的這位詩人——哲學家,尼采。可謂為新時代的先驅之一。

尼采的一部主要著作,便是這《蘇魯支語錄》,甚為魯迅所欣賞。魯迅最初加以翻譯,用的是文言,題曰《察羅堵斯德羅緒言》,是第一卷《序言》的前三節。那譯筆古奧得很,似乎是擬《莊子》或《列子》。以原著的思想及文采而論,實有類乎我國古代的“子書”。宋五‘子’尚不在其列。這是華文第一譯。後下魯迅再度翻譯,用的是白話,從新開始,止於《序言》的前九節,題曰《察拉斯忒拉的序言》,後附註解,刊於一九二0年六月《新潮》雜誌第二卷第五期。此後有郭沫若的譯本,題曰《察拉斯屈拉圖如是說》,亦止薄薄一本,似是節譯。後下魯迅屬徐梵澄將全書四卷譯出,交鄭振鐸出版,時在一九三五。書名乃魯迅所定,鄭振鐸選作了一頁序言,便是書端這序。鄭序中說還有楚曾先生的一譯本,當時未便出版兩種譯本,是以未取。此外另有高岸先生的譯本,似乎後下皆已行世。那么,此譯之外,至少還有兩種譯本流傳。

事過五十年,周,郭,鄭三氏皆先後辭世。獨此翻譯者無俚,還只是植物似的頑然生活在。這時商務印書館諸同志,以謂此書毋妨再版,對我國思想界仍有參考價值,便從北京圖書館所存的一冊複印出一部,要譯者先自己校對一番。——意思說:請你看,你自己曾經做的!

這使我的心情回到少年時代了。倘現在要我翻譯這書呢,我必然遲疑而又遲疑,謹慎到不敢輕易下筆了。但少年時代不同,那時仿佛是“筆所未到氣已吞”,學膚而氣盛。不到半年,便已全部譯完。一往求時間經濟。每天從早到晚,坐在窗下用毛筆佳紙寫正楷小字。慢慢一字一句譯出,很少塗改,不再謄抄,便成定稿;一部完了,檢閱一過,便發出去。這比起草而再抄寫,節省了許多時間。這辦法至今仍用,值得介紹給當今寫作者。

請你看,你自己所寫的!——我自然對讀者要負責,這時工作沉重了。於是細細將原文與譯文逐字逐句校對了一番,發現幾處誤譯,改正了,凡欠精確處又加修飾。或者,這又微微減損了初譯的原形。看來也只能這樣,讓其過去。

今茲再版,工作必須更加入細者,因為時代改變了。三十年代,著眼在紹介西洋思想入中國,只求大旨明確,不必計較文字細微。今茲不同。青年學德文者,要取原文為進修之助;而且西洋讀華文者已多,又要取此譯本為學華文進修之工具,便要顧及其華文根柢皆不深,要使其易於了解。那么,一些慣熟的文言辭彙,只合改成更淺顯的白話常語。譬如魯迅的文言譯本,有些語句,如:“如彼莽蜂,屯蜜有盈”,或“一黃與一男子,皆輾然矣……,”我真不懂現代青年,將作何解釋。——同然,我的譯本中也包含許多文言語句,這次有些也換過了。如“怒”,“訓對”,“長懷”,“舸”,“阿芙蓉”,“泊夫蘭”……等等,皆換過了,減去一些陳套語。

這裡不妨附帶略說一個永遠討論不完的問題,便是翻譯。據文字記載,我們是自公元前二年已有了西書翻譯,到如今也近兩千年了,中間在唐代之“新譯”、“舊譯”,鬧過不少糾紛。我現在只想貢獻一個意思:一個譯本無疵可指,處處精確,仍然可能是壞譯本,不堪讀。正如為人,“非之無舉也,刺之無刺也”,仍往往是“鄉愿”,不是“聖人”。這仿佛是一有機底活事物,不是電子機器能操縱的。

當然,初版中有些處所是排字之誤,責在手民和校對者。總之,當年鄭氏很可能取某譯本校對過,至少有楚曾之譯本可參看。也許發現此本有些錯誤或不同的地方,便也讓它過去了,和我現在的態度一樣。也許將來三版還得再加修改。
此外,有一文字上的小處要向讀者說明的:便是這書中“底”“的”兩字通用。——大致自北宋以後,中州一帶,只用“底”字。在此則“的”字表形況,亦屬具有格,“底”字則純用為形況詞。如“美麗底”亦可作“美麗的”,但“我的”,“你的”……等屬具有格,必不作“我底”,“你底”……。這是此書之一微小創例
其次,鄭序中有一句過講之言:“這部譯文是……從德文譯出的。”——這是事實,我承認。但隨著說:“他的譯筆,和尼采的作風是那樣的相同。”——讀者稍研原著,便可知道這話是溢美。我真想改他這句話為疑問語,“和尼采的作風是哪樣的相同呢?”那本是不可能的事。

尼采,詩人、哲學家,是以文章自信的。他明通好幾種語文。生平對德國的一切,幾乎皆不滿意,多貶詞,獨於其語文,特加認可。嘗以謂路德(MartinLuther)與歌德(Goethe)而外,在文字方面還有第三條路是他所履行的,便是他之撰這部《語錄》的文章。近代德文,即所謂“新高地德語”者,最先是由路德從拉丁文翻譯基督教《聖經》奠定了基礎。(其實也得力於其助手彌朗希通(Melanchton),成就了所謂“九月《聖經》”者,是一五二二年九月刊行的。)其次當然是歌德的《浮士德》(Faust)。歌德也還有幾部名著,但這書和《聖經》幾乎無人不讀。從十七、八世紀至今,若干作者,如詩人,小說家,戲劇家,以至哲學家,其創作皆助建,增豐,深化,美化,大化了德國語文;而尼采自信他這部著作,當與前二者媲美;有德文之陽剛性,靈活性,與和諧之聲。自許其作風有“對稱”之妙巧。——所謂“對稱”者,略同於華文之“駢儷”,多是一橛一橛詞義之平行,或對反,不必定是字句之對偶。成雙配對,亦修辭學上之一法,工整則可愛;但在思想上則叔本華爾(Schopenhauer)嘗以此攻擊康德(Kant)之匯分,說他正誤在愛好“對稱”上。那是從批判哲學而言,與詩著(Dichtung)不同。——尼采又自誇此作有如舞蹈。說他寫作時,有時每一母音皆是經過謹慎選擇的。舞蹈,當然是生動活潑,有鏇律之美,然亦是經過嚴格的訓練而能。總之,尼采之意,是這部《語錄》,當與《聖經》與《浮士德》鼎足而三。後下有批評家(如Grutzmacher),是推許其甚且超過了前二者。客觀說,這誠可學德國文學中一大柱石,奠定了弘深底德國文壇。

這是一部散文詩。自來西方讀者,於此議論不定。正如尼采的思想,至今亦無定論。有說此為敘事詩或史詩,或為心理敘事詩,或為精神奮鬥之敘事詩,或為心靈爭自由之英雄史詩,或為神話史詩,為先知史詩……這樣那樣品目。但尼采自己,從來未嘗說其為史詩或敘事詩。有時稱之為“戲劇”,有時稱之為“交響樂”而已。我們從體制方面目之為“散文詩”,頗為得體。

單從語文學看,這部書里出現了一些新字,及以二、三字相結合而成新詞,皆戛戛獨造。全書未嘗用一個外國字,以德文論,極為純潔。有些名詞及其鑄造,近於文字遊戲了,然表現力強,也非常生動,必然是精心出之的。其於鳥、獸、草、木之名,運用不算太豐富;這卻是詩之本色。在我國古詩,亦可多識鳥、獸、草、木之名。其所重乃在象徵,亦多式多樣。如獅表雄猛,鷹表驕傲,孔雀表虛榮,蒼蠅表小人,夜蝶表崇敬心理,滾下山的小石子表落後的人,閃電錶超人之希望,山峰表造詣之高,大海表視景之廣遠,……如是等等。新字新詞無從見出,象徵意義在翻譯中稍可推見

雖然,詩是有韻有律的。——華文與西文結構基本不同,這使譯者無從刺手。從華文角度看,這裡是雙聲與疊韻皆用。用韻是兩行或多行末字音同,這在其他西方詩亦然,與華文詩不異。但在遣詞或多字連貫中,始以同一聲即同一子音(alliteration)[1],在華文謂之“雙聲”,亦古詩中常見。這可以三疊,四疊,姑可名之曰“聲頭”,與“韻腳”相對。這在印度日耳曼語系中,可算文字之勝處,如迦利大薩(Kalidasa)的梵文詩中,時亦運用這技巧,很動聽。而且同此“聲頭”,又可再見於下一行(Stabreim)[2],正是德文古體詩之一律。詩人之匠心獨運,於此可見。凡此一加朗誦,聲調或剛或柔,有如按譜度曲,睦耳娛心。所以尼采自己,對這作品有“交響樂”之稱。但譯者的心思運到這裡,如追逐敵人到了桑駝海,於此路窮。

在此一著作中,這類“聲頭”、“韻腳”也不常用,偶因意義恰合而一運用之,異常生色。是詩,無疑,然是散文詩。其文辭的佳勝處亦不止於此。尼采大概吸收了古希臘、羅馬的辯士和文章家的技巧,不但在此書亦在其他著作中,其文辭之充沛,有時真如長江大河,雄偉而又深密,實為可驚。但亦有其弱點。即形況詞喜用最高格,時復重言之,則失之過強,效果反而降低了。有某無產階級中人說,“讀歌德(的作品)使人感覺溫暖,讀尼采,簡直是灼人!”這話不無道理。——但說罷正面再襯托說一反面,那效果很能增強。我國古之遊說士和文章家,多用此術。尼采亦然。尼采往往亦僅作反面敘述,使人懂到正面。此外或化抽象為具體,或以部分代全體,或寫別相表通相,或寫非生物如有生物,或正語而實反說,或仿一古語而正變此古語原義,尤其是善用擬喻,和聯合矛盾詞。——要之,種種文章技巧,操縱到極為嫻熟,近於自然。

技巧精到,進而為藝。縱是美麗文辭之湊合,不足以成為一首好詩。也不足以成為一篇好的散文。這其間,更需一心運用之妙。——尼采研究也已百年了,學者的多方面的探討亦近於窮盡。有學者曾從藝術觀點,——尼采本人是推崇藝術高出宗教與哲學而上的,——分析這部鉅制,說明其有繪畫性,雕塑性,以及音樂性。繪畫重影光明暗尤其是彩色,出之於文字,則赤色熱情,黃明思惟,紫紅福樂,深紫沈鬱,黑色記憶,光明沈默,黃金色小船,陰森柏樹……之類。雕塑性即造型性。所描寫的人物,如國王,巫師,精神的良知者,以及蘇魯支主角,一一鉤出了特點加以模塑,一一栩栩如生,而一一皆能表心靈境界與情緒及其發展與轉變。稍可惜者,是全部頗缺建築性。它不像一弘大精深的建築,一部分緊接一部分,凡大小梁、柱、門、戶、牆壁、窗、,以及一切嵌、雕、鑲、飾,皆各如其分,恰當其位,成為一有機底整體。

此一不足之處,恰為另一時間藝術原素所彌補,便是其音樂性。這不止於字句的音節之圓融和美,而是指整體之一往流動,有如複雜之樂奏。其“主導主題”或“主導鏇律”(leit-motiv)有二:一“超人”,一“永遠回還”。第一主題為正極底弘聲和合,為各端思想之出發點以及終點,有時已寂而豫兆或第二主題之將興,寂然又重新輕響。第二主題準備已久,躍躍欲出,但突然一現而止。鏇又再起,又再寂,出之以小音階,浸欲化為高調。起初支持以忍力,不使大化,終乃使其輝煌騰現,反覆迴旋,以迄鏗然而止。這是音樂之能事,採納入文字以成其“鴻裁”,是絕高底藝術。而尼采自許此書為“交響樂”,則己自知。他自己是深明樂理,且善彈鋼琴的。

托理想於故事,非徒一往抒情,製作亦頗同小說,然故事簡單。作者本意是求其樸素簡單,意在摹擬《聖經》故事。所假借的主角,是古代東方之拜火教主蘇魯支,這三字之名是唐代的音翻,則拜火教早已見知於中國。後世這宗教也未嘗盛大,尼采不過利用其悠遠,幽微,自說其教言,與此歷史人物了無關係。以教主身份而出現的人,在尼采是以之與耶穌相比。說教言重簡樸,要說最少的話,幾乎一句表一真理,一語成一格言。世界上幾位大教主,除了釋迦牟尼善講故事,有點老嬤嬤似的嘮叨外,皆是如此。這《語錄》中多是散行,即是此意。尼采其他著作也多出之散行散段,則亦順乎當時歐洲流行的自渥爾太(Voltaire)以下的作風。然尼采多諷刺。其諷刺源於辯證和論戰,可算一種負極底教言。不同於正極底明白開示,而是使人反過來由此悟彼,因此以成其詼諧。大致除了抒情,辯證,敘事之外,這《語錄》中還有戲劇成分,則較明白表現於第四卷。

細觀這書的內容,倘先有歐洲文化的普通認識,則更能欣賞。有些微細處,如說“在捕蒼蠅”,是古羅馬確曾有暴君,終日無所事事,在宮廷里捕蒼蠅。如說:“給簫聲引入了迷淵”,則出自古希臘《史詩》,航海者因此迷溺。如說“漢士”則是德國民間語,人名,表一愚痴渾沌底青年。說“噫-呀”,是德語“Ja”之長音,即英文之Yes,即答言“是”,開口緩呼,說英語者亦往往用之。如“在橄欖山上”,擬《新約》中耶穌在橄欖山上說教,“七個圖印”,亦出自《啟示錄》。其源出自《舊約》者,近三十處,出自《新約》者,七十餘處。這些統計早已有學者作過了。這裡刪去了一部分,存於副錄,以供讀者參考。這皆近於我國舊文章中之“用典”,然還不能嚴格說為“用典”,至多可說是“使事”。尼采之熟習《聖經》,因為父親是一位牧師,自幼受了宗教氛圍的陶染。然不是精研《聖經》的學者,立意也不在傳教。總之尼采是深明歐洲文化史的,可惜未甚明了東方。

其次,當略說尼采哲學。

尼採在西方早被認為“詩人——哲學家”(Dichter-Philosoph)。通常哲學家可以無詩,詩人可以無哲學,然亦可以相互有。柏拉圖(Plato)在歷史上早被目為“詩人——哲學家”,然柏拉圖是反對“詩人”的。尼采對“詩人”也大加嘲笑,則是一種自嘲。同時代的赫德苓(Holderin),卻有其獨特見解:“詩,是哲學的始與終。”而且,“終竟一切皆將成為信仰”。則詩人的想像亦為知識之路。這方面且不深論。總之,尼采哲學,在此書是出以詩的形式的。

尼采因病,三十五歲就離開大學教職退休,在某一方面說這是不幸,然正亦因此成就了一位古“哲人”的標格,隱約與古希臘之“哲人”相同,以自由發表其原始理念,成一家之學,則亦是大幸。正如叔本華爾在大學中很少學生聽課,然退處之後乃成一家之言。哲人,與哲學家,與哲學教授,其間是頗有分別的。分辨處亦頗微細,總之是是否能自由自主的問題,不完全在於講學與不講學。以康德學問之深邃,處世之溫恪,而不得不避德皇威廉二世(FriedrichWilhelmII)之怒,受到其教育與宗教部長維耳勒(Wollner)的告,按下他的宗教意見不發表了。則古之德國教育界的情形可想。

早幾年,尼采的名字在北京某報上出現,被指為“反動派”。——事實是尼采之被目為反動,在中國似乎為時尚淺,在歐西是由來已久。其同時代的一位哲學家,韋興格(Vaihinger)——《如是哲學》的著者,——嘗分析尼采思想,指出其所反者七:一、反悲觀論。二、反基督教。三、反民主制。四、反社會主義。五、反男女平權論。六、反唯智論。七、反道德論。我們還應加上三條:八、反資本主義。九、反國家主義。十、反瓦格勒(音樂家)。

這裡應緊接加以說明,此十者,除最後一條反瓦格勒的音樂之宗教色彩,稍見於事實外,余皆是“傾向”,即其思想之趨勢,非有任何實際行動,未嘗立出標語,走向街頭。而此諸“傾向”亦有顯有晦。縱使覺得此一哲人在大聲疾呼,也皆在紙上。韋興格用“傾向”這一名詞,最為妥善。

綜觀這十種傾向,皆有可議。若詳細分肌擘理,一一論列,有所不能,亦此篇幅之所不許,只合俟諸將來的專家。這裡只能擇其關係較重大者,略為述說。而譯者亦不自以為皆當。要於事實之所明,真理之所在,客觀之共是。皆無諱言,乃合於科學底社會主義精神。

先說其反悲觀論:叔本華爾是著名的悲觀論者。尼采是讀過他的《世界之為意志與想像》一大著而表欽重的。也許還受到他的《婦人論》的影響。韋興格說,尼采的“基本原理,是叔本華爾派哲學,受了達爾文(Darwin)主義的薰染,轉到了正面或積極方面”。此派亦有其鉅子,如封·哈德曼(VonHartmann)之流。但尼采的妹妹已反對此受達爾文主義的影響之說。尼采之積極肯定人生,是明確的。教人忠實對待我們生活其上的這土地;在我們中文常語,是入世或持世或保世,不要妄想彼土或虛無縹渺底天國。——這裡已透出非是純粹主觀唯心論的訊息了。——其常說對遠方或彼土之企慕,在此譯本中譯曰“遙情”,那遠方或彼土仍是在此世間,沒有由心造出另一界。因此反對悲觀與厭世離欲等等出世道的主張。痛苦,人自然希望其立刻過去,消滅;快樂,則希望其常存,所以擬喻其情人為“永久”。那么,這樂觀論只是對悲觀的反動了。這似乎非常簡單。然我們試觀印度哲學,幾乎無一不是帶悲觀論的色彩的(印度哲學大師達斯鞠多DasGupta說)。而中國亦早已染上了佛教的人生觀,趨於出世或厭世道亦平民中時有者。則其所反對者的勢力異常浩大,非獨西方基督教的力量而已。可謂簡單,然很重要。

再說其反基督教傾向。——尼采是無神論者,其所反對之基督教,是公教與誓反教雙攝。但他不反對耶穌,甚至可說還尊重他,如“看那人呀”(Eccehomo!)[3]則甚至以耶穌自比。只悼惜其生年太促,在三十三歲就被釘十字架,——大致虔誠底信徒,必有一大段說耶穌何以當三十三歲而死的道理。然我們若放眼看,倘其生活到七十四、五,如孔子,或八十多,如釋迦,那教言必不止於此,也當不同。這似乎是廢話,但在歷史哲學中亦所不廢。

這無神論的來源,是尼采汲之自希臘古典。自來人類的奮鬥,可概括曰求進步,無論是在平面或向上。徜在上已有一正極圓滿底存在,更無可增上了,則可謂已定立已實現的目標,則亦無需向之追求了,“還有何可創造,設若已有了天神!”然則人類的極限已止於此。這正是古希臘思想。由此尼采結論到:如此便不應當有上帝,因此也沒有。但古希臘人結論到,人生的奮鬥,求幸福與圓滿與進步有其限際,而這限際是不可跨越的。希臘哲人反對多神教,已開無神論的先河;而從一神教到無神論,也是順流歸海。其間民俗的信仰與哲人之高見,自是不同。蘇格拉底(Socrates)是因無神而被判罪,其前之安那薩戈拉斯(Anaxagoras)也是被目為無神論者的。

反對教理是一事,反對教會另是一事。柏拉圖的理想國里,有哲王,其下有戰士。蘇魯支的國土裡,也有戰士。然兩者的世界裡,皆沒有教士或牧師。

大致從教會人士看,尼采是反動派之尤。此《語錄》各卷單行後,從一八八五到八六,銷行不過六、七十本。其中購買最多的,乃是在德國每兩年舉行一度的公教會議之教士。是留心這反動鉅子,加以提防的。——附帶可說:直到兩年以後,一八八八年,勃蘭兌斯(G.Brandes)在丹麥公開演講尼采哲學,一時座無虛席,乃風動了歐洲思想界,且在青年中激起了一時的尼采崇拜狂,其著作於是大銷行。然其時尼采患病已深,次年醫生乃宣告其不可治。

“上帝死掉了!”——這是尼采的呼聲。他晨間聽到教堂的鳴鐘,則詫異說:“這是可能的么?……”從教主疑起。東方我們中國恰有類似的一事。朱熹自說他午夜聽到佛寺的鳴鐘,便覺此心把握不定。那是或許感到異教也有些道理了。於此可見東、西方兩哲人的性格不同。中國儒家也有其上帝,根本不能與基督教的上帝相比。佛教也占了東方信仰一大百分數,但不相信上帝;儒與佛皆在“邪教”之列,然仍頗信“神”。至若原始佛教,是道地的無神論。

以上兩者,對我們的關係不大。若涉及其反民主制,反社會主義,與男女平權,在今時可算反動了。還有反資本主義,反國家主義,反舊道德等,又不算怎樣反動。——於此,請向讀者貢獻一愚見,雖不能說是啟開全部尼采思想之鑰匙,然亦可能幫助一點了解。便是:尼采思想,出自一個精神淵源,高出普通智識水平一頭地。——這“精神”姑可謂雙攝其理智與情感。——然也不算高極,決不是如其自己所云:怎樣一足離開了地球,在“人類和時代以外六千尺”。凡其創作,無論是詩歌或大部論著,皆出自此淵源,皆是傾於感興的,即他自己所謂“靈感”(他自己於“靈感”亦有明確的分析)。如這《語錄》的第一卷,便是用十天時間一氣呵成。其所傾吐,皆不是方案底,不是教科書似的,像其他某些哲學家專憑思智,慘澹經營,嚴密組織,以成鉅制,如康德。皆是源泉混混,流注出之,所謂“混成”。在此一淵源中,有若干質素,皆其學之所積,原不過如同某化合物,在自體本無矛盾,及至寫成之後,再加以思想分析,便仿佛有些自相矛盾處了。當然不是完全未曾組織經營,但在其知覺性中這工作已經完成於其發表之先。由“後天”之顯已成於其“先天”之隱,由“歸納”之隱以發為“演繹”之顯,是他的全部創作過程。而我們所見到的,只是其演繹之“顯”而已。而這,淑之以奇特,豐富,美麗的文辭,使人感覺其光焰萬丈,其實亦不過高出普通思想家一頭地而已。

這精神淵源,更遠是挹自希臘古典,有學者認其思致是狄阿尼修斯式的(Dionysus)。如婚姻觀念,目的在於存傳種性。正出自希臘。言節慶,言歡樂等,也出自“酒神”(Bacchus)的慶祝會,而此神節之慶祝遊行,必在隊伍之末有持長竿者上飾phalloi,乃生殖崇拜象徵。——當然,其男女不平等之見,亦承自日耳曼民族之傳統。大致此種觀念,至二十世紀之今日,猶存留於歐西,亞洲更不必說。那么,對進步思潮,這可算反動,在尼采時代,正以其為當然。

謂其精神中所醞釀者,有自相矛盾者,毋寧謂其為各思緒之層次不同。我們普通只見陽光白色,用三稜鏡乃見其色彩層之相異。這裡值得研究的,是此貴族化的思想家之反民主與社會主義。可異者,百年來德國社會主義的文字,很少反對尼采,或反對之也未嘗留若何深深底痕跡。大致因為他是一精神思想上的偉大革命者,遂忽略了他這方面的傾向。亦因為尼采主張生存之上升,即人生之發揚,由個人之升高,亦可轉為一般普通水平之高起,遂仍與以容許而推崇其思想吧。大約在第一次歐戰後不久,有人在德國工人階級中作過調查,結果知道普通工人並不讀尼采的作品。其有讀之者,某些答覆驚人得很。許多推崇之說不必論。如有某礦工人說:“對於有遠見的人,是經過社會主義,乃達到尼采的個人性的可能。”又有某工人說:“人應在尼采和馬克思(Marx)的基礎上提高文化。”——或:“《蘇魯支語錄》,不是為無產階級而是為高出眾人者而寫的。”——或:“應該超上的人,是那可憐的物質環境的奴隸”。——或:“民眾不能沒有高出眾人者而存在,但這種人也不能沒有民眾。……諸如此類。
姑舉一例,涉及民主者。尼采嘗貶抑“呆目的民眾,不知‘精神’為何物者”,然在《前言》中蘇魯支的第一句話,便是向太陽說:“偉大底星球!倘若不有為你所照耀之物,你的幸福何有?”——這象徵意義似乎很明白了。倘若太陽表真理或主義或人物,“所照耀”者是否可說為民眾呢?倘是,則又已開始說教即推許民眾的重要了。然則這兩個理念是互相衝突了。一般民眾的知覺性往往低於個人,這也是事實。雖至上真理亦需要民眾之認識或接收,亦復是事實。然則只好說是一為世俗真諦,一為超上原理了。這裡只有層次之異。說不上自相矛盾或正動反動。

再舉一例:尼采久已被認為個人主義的提倡者,因此為時代所詬病。這由於誤解了個人主義為自私自利。這已是舊底譬喻了,個人微小,在社會中有如大機器上一個小螺鏇釘。倘若此小釘不充分發揮它的作用,則大機器的運轉,不能不受滯礙了。這理由豈不異常淺顯?自私自利卻不同,是小螺鏇釘不自安其為小釘,要化為大槓桿或整個機器,則其害可想。在此《語錄》中有這樣的話:“對民眾的興趣較於自我的興趣古老:如良心為民眾,則噁心為自我。誠然,狡獪底自我,無愛的,於大眾的利益中求自己的利益的:這不是民眾的起源,卻是民眾的末路。”——這裡群己、公私之辨很清楚。凡人皆有其自我的意志,知覺或不知覺皆是向上求其“生命”之圓成,即完成其有“生”之使“命”。在民眾中知覺或不知不覺成為模範,英雄,這是個人主義,不是自私自利。

此外,還應略說一聲勢浩大的對尼采的誤解與責難,尚未在上述十傾向之列。即是他於戰鬥的理念。他寫過這些話:“什麼是善?勇猛是善;是良好的戰鬥使事物歸於聖善的。”——又:“設使長劍交相如殷紅點點的長蛇,則我們的祖先乃善對人生了。……一柄劍是要飲血的,躍躍欲試而迸出星星之花。”尼采生涯結束在上世紀末端,這世紀兩大戰皆不及見,因為德國兩次皆戰敗了,所以要在這兩大戰禍中求其極因,尋其知識根源,則歸咎於尼采哲學。尼采的這些理念,可遠溯其由來於古希臘哲人赫拉克萊妥斯(Heracleitus),因其說過這些話,如“戰爭為萬物之律則,萬物之父,萬物之王。”歷史上的聖人,教主,哲人,……很少有絕對底和平主義者。縱使尼采是一絕對和平主義者,或歷史上未曾有此一哲人或其他同見的若干哲人,此一世紀中的戰禍也未必沒有。稍治唯物論的人,便知道帝國主義的形成,及各帝國主義間之衝突,及其戰爭之起,皆由於許多因素,而且主要是經濟因素,很難歸罪於一方面或一國,更少能歸咎於一人。縱使某方面有野心家,利用某派某人之學說,或曲解,或塗飾,以之為標榜為號召,則其咎不在學說而在利用之之人。甚者,其為標榜號召之效果如何,也還屬疑問。姑舉東方近代一史事:太平天國,近代史家考證其為農民起義,其所崇拜的人物所以號召民眾者,為“天父”,“天兄”,……,這源於基督教,有浩大聲勢,但似乎不能歸功或歸咎耶穌基督。

尼采有指上世紀七十年代戰爭為“強盜戰爭”之言,而且因此憂慮德國的將來,十五年後猶說對德國的質素(wesen)實未能興起熱情,且更不願說這堂皇底民族純潔無罪。

“反動派”這名詞確不是一好稱呼,說“反對者”卻好點了。“尼采反瓦格勒”,有此一書,那是藝人於音樂的爭論,不算反動,互相反對而已,雖兩人曾有很好底友誼。至若反對國家或國家主義,當屬反對派了。尼采所斥為“新底偶像”的國家,是普魯士之軍國主義之國家,且貶斥其所謂“歷史底教育”;不是提倡無政府主義或無國家論。二十世紀之兩大戰禍,為尼采所不及見。俄國沙皇之推翻,德國威廉之被斥逐,皆在十七、八年之後。其所指乃帝國或君主專制國。究竟經過兩次大戰,歐洲人頗醒寤過來了,國際組織日見增多,漸謀長治久安,越過狹隘封域的范限,成民族間互利互惠之勢。國家主義可說過時了。上一世紀的反動思想家,如今亦不怎樣被目為反動。

尼采分析歐洲社會,指出國王統治,“小商人”支配,或“小商人統治”。其時歐洲資本主義方興,尚未達到大資本主義階段。說:“凡一切仍然發光的,只是有小商人的黃金之處。”——“看呵!看如今各民族所行所為,皆像小商人一樣了。他們仍從各個廢料堆里,揀取最小底利益。”——這似是預言了現代的情形。商業主義發展為經濟侵略,在本身是大並小,對外國是強凌弱,一切皆取決於黃金。這世紀初,買辦階級在中國尚未形成以前,中國的“士大夫”尚有尼采這種觀念。於今各國多少在外表總有些物質方面的繁榮,但這外幕後正有無窮底困苦,疾痛,罪惡。這正是二十世紀人類文明之病。尼采未曾深研經濟,查出這病源,仍是從症候上攻治。說之為正動或反動,看人取什麼據點了。

究竟文明也是進步了。物質條件變換,生活環境改易,民俗習慣也隨之更動了。這時必然產生新道德,新禮節,新儀文。尼采之所攻擊者,正是舊道德,昔日所視為天經地義的舊倫常觀念。有估定然後有價值,則舊價值當一切重新估定。這預告了現代和將來之必然。在一轉變或過渡時期,舊者已傾倒而新者未確立,則一切舊社會秩序依舊倫常而保持者,必至天翻地覆。這時便需要一番大彌綸,從新經天緯地。在這方面尼采誠不失為新時代的先驅。為正動為反動,又看人取什麼立場為說了。
還有一事是關係較小者,是其反對唯智論。提倡發揮本能,即所謂“良能”。這近於盧梭(Rousseau)之回返自然之說,立意在恢復或充實人之生命力。自來人類的行為不是純憑理智的,而本能中正自有非思智所及之理存。這是一純哲學問題,大有可研討者在;於此也說不上正動或反動。

以上所說,無論其反動或反對傾向為七或為十或更多,皆可謂各依其觀點而異。尼採在此著中自有其“主導主題”二:一曰“超人”,二曰“永遠回還論”。——有學者(Rittelmeyer)考證、“超人”這名詞,早見於1688年之《教化書》[4],然似非尼采之所取材。或者取之自歌德之《浮士德》。先於尼采亦尚有用此名之人。要之,非自尼采新創。

關於“超人”,自來各家之論紛紜不定。最簡單之說,略同於我國舊時所謂“異人”,是身、心發展皆為特出的人。然決不是“仙人”或“聖人”,自由思想家的腦筋,不會那么愚妄和庸俗。假定是“後天”環境的培養,——尼采是不信“先天”的,——人的身體發展可以超出尋常,在良好底形體中,力量和技能卓絕,或者出乎現代世界體育明星而上。換言之,是生理底。在心理方面同然,有其超上道德,解脫了普通德素之凝集於“末人”或“最後底人”而阻礙其發展者。當然,必自有其若干心理底力與能,非常人所有。

尼采以這意象多方為說,卻未曾描畫出一定型。無定型,而僅有依約之形,在思想上為有缺,在藝術上為有餘。若善畫者畫出一絕世美人,輪廓無不鮮明,風神無不具足,美則美矣,亦止如此而已。大致高明之畫家,總不肯表現至盡。此“超人”之說亦未盡,使人感覺其不定;但尼采自己的本意原是正面使之不盡,而其反面的目的已經達到了。譬如革命,只依約指出前途之光明,然充分表出現實之黑暗。至若將來果然造出何種建設,未加、亦不必、盡說。總歸人是應當超過的,這是他的主旨。

於是種種討論皆起了。有說此一思想,是說個人之小我,當沒入大全與無限知覺性之海洋中,如是乃成其為“超人”。然反對者說尼采不是說小我之下墮或沒落,而是由一更高底自我之優越而上臻,至少是小我與大全之相對。或說尼采反對“同情”,以為是引誘蘇魯支犯最後底罪惡者,是利他或博愛主義,為頹廢表現,小我之放縱,以“愛鄰人”使他個小我得其滿足乃有其意義者;而當代之以“愛遠者”之“遙情”,即對最遠者“超人”的照顧。然“愛鄰人”與“愛遠者”僅有所愛之不同,其為外乎小己而為他不異,因此反對之說不立,這亦復是一可從各方面成不同的立說的問題。大致可說所愛不同,其情必異。尼采此義,沒有內中底矛盾。

這類爭論,皆以“超人”為個人,然有多數學者說“超人”表類型,是人類之一新種類。這便牽連到達爾文思想。在十九世紀,達爾文的進化論震盪了全世界。由低等動物進化到原人最後乃到高等人(homosapiens)。然則終有一日必至於“超人”類,這是一新理想。於此,論者謂尼採在學術上犯著方法的錯誤了。科學底進化論,是回溯底,由今返古,就古史之痕跡而建出理論。不是由現在推測未來,作憑空的預言。固然,進化至今,重心總是在本類型以外,要轉變,或漸變或突變,然未嘗示出有何固定的目標,適者生存,弱者淘汰,所謂“天擇”,仍屬偶然,人類無從知此“天”之意旨;只能知自然界之變,不能知所將變是者為何。——最近時科學上有“遺傳工程”的實驗,亦不是能預定必產生某一結果的人,合於想像。——而今茲卻定出了一目標,名之曰“超人”,是這樣那樣……!

大致有史以後,人類還只能說是有了“進步”而已,因為有了各種文明,然不能與史前期的若干萬年的“進化”相擬。若說到大自然的目標,這裡便是精神哲學的一重要轉捩點,歸到信仰了。信必有“內入作用”(involution),然後有進化發展(evolution)。信仰有太上者存在,則前進只是轉還,進化終極是要與太上合契。這便是今之所謂瑜伽哲學,她超出宗教以上了。譬喻是一條蛇,身體鏇轉,口可以銜接尾巴。克實說,人之本質或本體,在有史以後,未嘗進化到何種程度。所以說婚姻的新目標是生出“超人”,或道德的新目標是培養出“超人”,……皆頗覺渺茫了。

自“超人”之說出,附之以進化思想,一時掀起了全世界思想界的巨潮,對西方宗教之打擊是巨大的。上帝是人的極限,如前說,上帝及天國或彼土的信仰,皆動搖了。“人間底,太人間底”,(是尼采另一著作之名。)顧名可以思義。在基督教卵翼下的道德,以及庸俗倫理,皆要重經考試,定出新價值,不合此理想者,便當廢棄。“超人”與“末人”相對,用常語說,亦是所重在特立獨行之人,這裡便看出其反社會主義的傾向,與重個人主義的端緒。以譬喻說,只培異花,不植常卉。如可生特種奇花,雖犧牲凡卉亦所不惜。便是這么一個園丁。

這裡又當附說言與行之不齊了。如今頭在天上而腳在泥土裡的教主、教士及精神領袖之流,遍處皆是。皆是教人“行我所說的,莫學我所行的”。由其所說的看去,尼采幾乎是一綠林大盜,然考其生平行事,立身處世待人接物,皆極為溫和,有禮,替他人構想,——如在其結婚問題上,反覆思考是不是對她有好處?——竟近乎純利他主義者了。

“超人”不重種種小德,特出某一大德性則掩蓋種種尋常德性。其善與惡,罪與罰等,許多觀念皆改變了。這些皆值得深加研究。總之此說出後,在全世界思想上生了巨大影響。甚至最近代“超心思論”,“高上心思”……等;以及視社會上的罪惡源於苦痛,不當視為罪惡而當視為疾病;以及為人類準備將來的“正午”之說——因為每個精神領袖必自以為已經“啟明”,自處如在一日之“晨”——,以及其他精神哲學上的某些細節,皆有所挹取自這一淵源;他如兒童教育,尼采之論,自屬最進步的思想了。

其次,當於“永遠回還論”,這書的第二“主導主題”,亦略作提示性底陳述。

通常研究尼采哲學者,分其全部思想為三個時期。其實三時期或亦可說三階段,皆難明確分辨,因為他的思想當被目為一整體,初期的原素後期中也有,中、後期的種子也在初期中萌芽。第一期著重藝術,尤其是時間藝術,對往者深透入希臘的悲劇精神,憬想一新底更高底文化之創始。第二期則為知識論所範圍,重實證科學,在倫理上也持實用論,相信人類可建立純粹科學文化,在其中見到人生的最高目的。第三期乃神往於強力,有偉大人格如“超人”者的完成。以為人類最雄強底本能,乃是“權力意志”(DerWillezurMacht)。凡出自強力或增上強力者,便是“善”。凡促進我們的生活向上且增加其動力的知識,便是有價值之知識。主張重新估定一切價值,亦在此期。主子和奴才道德之分,亦辨於此期。以第三期思想為最成熟,以第二期於尼採為最快樂。此“永遠回還說”,成於一八八一年秋季。重複出現於兩年後之此書。同期著作有《朝霞》,與《快樂的知識》兩書[5]。——這《語錄》第一、二卷皆成於一八八三,第三、四兩部則完成於一八八四至一八八五年春季,當歸於第三期內。

“看呵,你是‘永遠底回還’之說教者,——這便是你的命運!……

看呵,我們知道你所教示的:一切事物永遠重還,我們也在其內,而且我們永始便已存在,並一切事物。

你教說,將有一偉大底轉變之年,偉大年之巨物:這必定像一流沙的時計,不斷地從頭倒轉,以得從新流下,流出:……以致我們在每一偉大年中也同於我們自己,在最大處和最小處。”

這便是說,凡生活過的一切瞬間,皆復轉回。我們已是無限如此,將來也會是無限如此。尼采似稍偏於將來。如說:“勇猛更是最好底擊殺者,——勇猛,攻擊著的:也將‘死’擊殺,因為它說:‘這便是人生么?好吧!再來一趟!’”

這宗思想不隸於批判哲學,只是一種信仰。然立刻當說,這與靈魂轉生的信仰不同,不是同此一心靈或性靈,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也無限如此。後者似乎古希臘哲人畢達戈拉斯(Pythagoras)已有。那位哲人相信人生取決於星象,星辰列成某圖像,生人便當如何。圖像移轉至相同之次,生人的一切事像必與前時的相同,因此謂之回還。這種非科學底星數學或神秘天文學,在二十世紀的印度猶存。這又牽連“劫波”的信仰。“劫波”是音翻(梵文Kalpa),在華文簡省稱“劫”。劫中一切滅沒,劫後一切如故。(《大唐西域記》載有一著名問答是如此)。佛教也承襲此說,而大乘又不相信靈魂或性靈。劫間若干時歷必有,恢復如故也必有,此之謂“永遠回還”。

尼採在前此的著作中,也間或提到此說,在《悲劇的生產》一書中已提起過,余處也曾說及在歷史曾有的,有過一次乃有第二次的可能。但在此《語錄》中,出此“永遠回還”說以戲劇性底表現。這不能不歸之於其個人經驗了。

在《快樂的知識》一書的著作時代,有其未發表之筆記,是為此一說尋論據的。大致說:“時”無限,“力”有限。上帝既不存在,則亦無憑其神想以創出新底無限可能之事物者。若世界有內在之“力”常造出或意想出新底無限可能性,則此“力”必自體時時增長。然而“力”,亦如其為“力”而已,不能出乎其自體之外,由是“力”之造出可能性有限。若謂“力”為一無限體,則與“力”之本誼相違。然“時”無限。“力”所創造之可能性既窮,勢必重複。於是曾一度發生者,亦必重複至無限度。——這是於此信仰權立出一理論基礎。其生時未發表。

後之研究尼采學說者,認此一理論為不立。謂縱使承認力為有限,然此必非單一者而為多種單力之總和。若假定其數隻二位,以x表力,x=a+b。a一變,則b必相應以一變。則a-1相應於b+1,則其關係一變,而新可能性起。如是種種錯綜之力,變換可能無限,其結果出之新可能性亦無限。

雖然,理論根據是不必這么確立的。這是一精神經驗,原不必求其根據于思智中。主題著眼處在“永遠二字或“常性”。則應研究“時間”這一因素。——“時”與“空”,是否依經驗而起,洛克(Locke)則曰“是”,康德則曰“否”。洛克謂“時”之知,乃得自簡單理念,起自吾人觀省所感覺之短長,聯續,為一方程,“空”為另一方程。康德反對此英國派哲學之說,謂“時”與“空”皆先於經驗。“時”為一必需理念,說不上事物自體,如“空”。無絕對真實性。非自體存在,非內寓於自體存在者中。而斯賓塞(Spencer)又推論到“時”與“空”皆為不可知。在近代,室利阿羅頻多,釋宇宙以知覺性,謂“時”乃知覺性的伸展,“空”亦知覺性之舒張。最近太空科學家蘇俄之科際列夫(Kozyrev),又說“時”是一種能力,有其密度,有其流向,有其速率,有其作用……。其說尚未詳出,或已公之於世而筆者尚未知。

以上五說,第五純屬唯物論。而以第一與第四說,較能闡明此一“永遠回還論”之起源,皆屬唯心。主觀唯心,以時間為知覺性的經驗。推之於往事為過去,伸及於來者為將來,一住於今者謂之現在,延引至無限為永久。其起作用於過去為記憶,於將來為先見,於現在為知識。有時知覺性前移,即感覺現在之境,為過去所曾有。由種種知覺之湊泊或聯想,意會,……人到了某地,遇到了某人,感覺從前已至其地,已識其人,其實未嘗至其地或識其人,這也是凡人很常有的經驗,即西方所謂dejavu。知覺性更前移,在某些人士則成為先知,預言者。出離了現在的境界而觀照現在的境界,乃感覺到事物之回還。知覺性是一,而在個人中心為多;概括分其層次,這是一較尋常為高的一層知覺性的作用。

這現象並不神秘,在尼采是深心信之,乃托為蘇魯支的教言,而那么猛力出之以戲劇性底陳述。他自己是神志極清明而氣性極溫和底人。事例:如養病期間他在山谷間徘徊,某次忽然感到心裡非常溫暖,和悅,轉眼一看,原來是一群牛走了近來。其敏感如此。其瘋狂是否與此有關係呢?不可得而知。按其著作,皆是清明而深邃的思想之表現,沒有什麼瘋狂的痕跡。他決不是故意創立一欺世之說,或抄襲一古信仰而詫為自己的新發明。

其實此“永遠回還”之說,在現相界當前便可見實例,用不著詫異。如日之升,如月之恆。同此一太陽,一月亮,永遠是去了又回來了。蘇魯支自說“墮落”或“沒落”,是取譬於太陽的墮落或沒落。植物之因果相生,亦可取像。如谷生芽,芽成稻,稻生谷,長川相續,雖第二代的穀粒不即是第一代的種子,其實種性未變,谷亦相同,說之為回還亦可。那么“永遠回還”之說,亦所以表宇宙間生生不息之機,取超上義說。

進者,若以學說之效果而訂其價值,則此說之價值甚大了。生生不息之現相,足以表生命之動性,之恆常,之永久。這是對人生之一大肯定,學說以“生”為中心,則“死”不過生之一態。——某些宗教以“死”為中心,即尼采所斥為“死的說教者”,則以“生”為不幸,為“死”之一態,“絕對底死”或“涅”乃為永久。——所謂勇猛將“死”也擊殺了,便是此意。這導致人生之樂觀,否定著悲觀論。“死”則諸勸皆已,無有去來,說不上回還,何況永久!這永久常回,更增加了人的勇氣,以克服人生之困苦,一往趨于樂生,這也給英雄主義作了理論上的一大支柱。

雖然,於此亦頗有理論上的滯塞處:事情由最大以至最小,皆當回復,像現在這樣,豈不是“末人”或“最後底人”,也當回復,而“超人”也像現在這樣只是存為理想或希望?——誠然。回復亦頗同於循環,但沒有注定這軌道有多么長,或圓周有多么大。到某一點“超人”出生了,而且還可永遠重複出現,則為何只著意於“末人”之再現呢?

進者,一切如現在者皆當重複,則事物之轉變是注定了,這與宿命論有何分別?——誠然,事物必有轉變,或即無時無刻不在轉變,而轉變必有其過程,即所謂命運。但宿命是一取決於此命運,人無所為,所重在運之前定。此說固謂事物之轉變必有其過程,非謂一切只聽命於此過程,而是人有所為,所重在生命意志之發揚,向前或向上進展。由重複推之為前定,而前定何必無為,有為何礙於前定?——這不是曲意替尼采辯護,觀其說生命必有意志之表現,而意志在於“力”或“權力”之說,可以推出此理,因為“力”或“權力”必非無為。則不能混同於宿命論。

就文明進步作歷史觀,則其過程也不是直線的,而是螺鏇紋之圓轉,所以人事上常有歷史重演之說。其實是循螺鏇紋上之同一垂直線上一點了,則也可見事物之回還,視景與前者相同,然而據點提高了。這是就常識方面說,未必為尼采之意。

更進而取此回還說以為倫理方面的行為問題之準繩,亦有其效果。康德講實用理性,論道德原則為“普遍化”,必人人可為。如偷盜行為,是不可“普遍化”的事。如“普遍化”而人人為之,社會必至解體。在尼采則提出“重複化”之說,其作用亦同。問題:你願意你這樣的生活重複以至於無數遍么?若已知自己的生活不正當,或知覺自己的錯誤,過失,則答覆必然是不願意。必然會覺到一誤不可再誤。亦如偷盜,是不可“重複化”之事。在個人時復可為,在大眾亦必人人可作。取兩說並觀,康德之說為橫,屬平面,屬大眾。尼采此說為縱,屬直線,屬個人。高度的倒轉則為深度,直線之乘方則為面積。立說不同,而歸趨一致。
這信仰還有些理論上可詰難處,難得圓滿底答覆。這齣自高等底精神經驗,不是從下構架的,而是自上流注的。難繩之以嚴格底邏輯思維。這是人生哲學,而人生也不是純邏輯底過程。

“超人”與“永遠回還”兩說,大致有如上述。說者謂在前說中,尼采將“超人”提到愈高,便顯出庸俗中凡人之愈下。這創傷和毀壞是巨大的。再立後說,又是醫療這創傷和補救其所毀壞。前說似乎抹殺了凡人之存在,後說又將他的生命給還。這也成為一說,但是否尼采立意如此,仍為可議。

由此書而觀其哲學思想,實見其為豐富,多方。若愈加分析,必愈見其紛歧繁複。在此則似無此必需。而出之以散文詩的體制,文辭之美,與其思想相輝映,與一般枯乾底哲學文字大有分別。其所為人崇拜者,不單在此,尤在其人格偉大,苦鬥了一生,有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是一種英雄主義。自其五歲時喪父,以至於受到大學教育,皆是勤奮努力,以至二十四歲時便當教授。年青時當過一年炮兵,曾墮馬受傷,久治始愈。後來又當過戰爭中前線的傷兵救護士,那時因教職已隸瑞士籍。辛勤講學十年,到一八七九年因病退休,退休後幾乎每年著一書,到一八八九在都靈(Turin)城街上猝倒,從此精神失常。由他的母親看護他七年,母親死去,又經他的妹妹看護三年然後去世。平生遭受了時人的譏訕,冷遇,精神痛苦可知。失戀,因而獨身;而孤獨,亦無朋友。於這種種痛苦中,仍不失其於人生的樂觀,對生命的崇揚,一將人生之升沈起伏稱譏苦樂括於一語,曰:“這便是人生么?好吧!再來一趟!”而仍保持了大希望,曰:“化你們的大悲為對超人的愛吧!”……

尼采也是熱烈底抒情詩人,可謂開了新浪漫主義一派,德之里耳克(R.M.Rilke)或吉阿格(S.Georg)之詩,皆受了他的影響。其他文學家如紀德(GIDE),妥瑪斯曼,以至哲學家如韋興格(Vaihinger),柏格森(Bergson),薩耳特(Sartre),以至施扁格勒(Spengler),皆染於其思想甚深。至若蕭伯訥(G.B.Shaw)之《人與超人》,尚不在話下。——在中國,當然是為魯迅所欣賞。

不幸,尼采思想在生時已被人誤解以至利用,如特萊支克(Treitschke),一位愛國史學家兼政論者,已將其學說曲解,身後又為野心者所假借,奉為寶典,愚惑常人。至今仍是反動派之尤,不但在幾年前我國亦有人這么稱謂。崇之者如天,非之者如淵,尼采平生,也實是登上了高峰,只為了向下墮落的。如今西方國家的學者,對之或則諱言,或因為德國人在此世紀兩大戰中皆大敗,而毀滅還不徹底,要將其哲學家也貶斥;最不捨其仇恨的是猶太人,因為德國曾大舉在戰時殺戮猶太人。然尼采平生實未嘗反對猶太人。德國昔年之排猶,乃是經濟原因,因為他們操縱了德國之經濟動脈,金融界。不是像後時的以、阿為土地爭奪之故。然昔年以、埃戰爭中,以色列首揆葛達·梅依(GoldaMeir),說出了一句苦言,辯護其先發制人之戰略,說:“我們與其死掉了而受人憐憫,毋寧生活著而負了惡名!”——這位老太太所說,正是尼采的道理。

總之,於世界上世紀這么一位明星,研究至今未已,議論至今不定。其在這世紀初為魯迅所推崇者,正因其為“反動派”,魯迅生當大革命時代之前端,其時可反對而當推倒者太多了;如主子道德,奴隸道德之說,所見相同,乃甚契合。《魯迅與尼采》,這是可著成一大本書的題目,將來希望有人從事於此。——究竟說來,尼采的文化哲學,未嘗深透入民生根本之經濟基層;觀察到了一頹敗建築的上層破闕,而未涉及此建築之已傾或將傾的基礎;而且,著眼多在個人,小視了民眾;見到了階級劃分,忽略了勞動生產;見到的暴君專制是在政治方面,未見及大資本家之壓迫的經濟方面甚於暴君;見到了大規模陣地戰,未見及小規模游擊戰;見到了鋼刀利劍之殺人,未見及如魯迅所云“軟刀子殺人不覺死”。深透西方社會,欠了解東方文明。所以在東方的影響,遠不若唯物論之落實。甚者,其思想時常披了詩化的外衣,在理解上又隔了一層,雖其效果比較悠遠,然遠不如質直宣傳之普及大眾。所以在推翻舊時代事物而創造一新時代,在東方以後者較容易成功。魯迅晚年轉到了馬克思主義,卻未嘗拋棄尼采,所重在其革命精神,同向人類社會的高上目標前進。

末了,請贅加幾句譯事之言,事過五十年,這譯本仍有人讀,實因尼采原作深有可供研究的價值,譯者只忝為文字之役,求其無誤或猶有未能。遠不能如前所舉怎樣與尼采的作風相同。總之以為這不過西歐一家之學,其言有偏有駁,有純有至,是一複雜底有機體。其與余家衝突亦多,則譯者主張各觀其所是而不執,不必趨於折衷主義,亦不必強求其會通。以譯者學問之淺薄,所見或與西方人士不同。於同情底理解雖未必作到,而大膽底批判亦未敢妄為。——凡文字及見解紕繆之處,多希望海內外專家是正。

世界經典哲學類書籍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確立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內容的社會科學。

《性心理學》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理想國》
《西方哲學史》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權力意志》
《新工具》
《純粹理性批判》
《文明論概略》
《勸學篇》
《倫理學》
《耶穌傳》
《時間簡史》
《邏輯哲學論》
《精神現象學》
《物性論》
《感覺的分析》
《精神分析引論》
《基督何許人也——基督抹煞論》
《科學的社會功能》
《人有人的用處》
《科學史》
《人類理智新論》
《邏輯學》
《哲學研究》
《新系統及其說明》
《道德情操論》
《實踐理性批判》
《美學》
《判斷力批判》
《基督教的本質》
《薄伽梵歌》
《倫理學中的形式主義與質料的價值倫理學》
《物種起源》
《物理學》
《範疇篇》
《人類理解研究》
《培根論說文集》
《知性改進論》
《全部知識學的基礎》
《小邏輯》
《自然哲學》

《人類的由來》
《人性論》
《人是機器》
《法哲學原理》
《狄德羅哲學選集》
《野性的思維》
《哲學史教程》
《科學與近代世界》
《人類的知識》
《精神分析引論新編》
《自然宗教對話錄》
《基督教並不神秘》
《科學中華而不實的作風》
《一年有半,續一年有半》
《時間與自由意志》
《哲學辭典》
《歷史理性批判文集》
《蘇魯支語錄》
《文化科學和自然科學》
《十六、十七世紀科學、技術和哲學史》
《科學哲學的興起》
《靈魂論及其他》
《斯賓諾莎書信集》
《實驗心理學史》
《最後的沉思》
《純粹現象學通論》
《近代心理學歷史導引》
《佛教邏輯》
《神聖人生論》
《邏輯與知識》
《論原因、本原與太一》
《形上學導論》
《詩學》
《健全的思想》
《自然的體系》
《袖珍神學》
《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敘述、分析和批判》
《尼耳斯·玻爾哲學文選》
《歷史與階級意識》
《多元的宇宙》
《談談方法》
《歐洲科學的危機與超越論的現象學》
《路標》
《心的概念》
《計算機與人腦》
《十七世紀英格蘭的科學、技術與社會》
《卡布斯教誨錄》
《薄伽梵歌論》
《尼各馬可倫理學》
《論老年論友誼論責任》
《實用主義》
《我的哲學的發展》
《拓撲心理學原理》
《在通向語言的途中》
《科學社會學》
《埃克哈特大師文集》
《邏輯大全》
《簡論上帝、人及其心靈健康》
《宗教的本質》
《論靈魂》
《科學的價值》
《內時間意識現象學》
《藝術即經驗》
《宗教與科學》
《感覺與可感物》
《行為的結構》
《真理與方法》
《阿維斯塔》
《善的研究》
《人類知識原理》
《倫理學體系》
《科學與方法》
《第一哲學(上下卷)》
《物理學理論的目的與結構》
《思維方式》
《發生認識論原理》
《愛因斯坦文集》
《數學、科學和認識論》
《先驗唯心論體系》
《哲學的改造》
《十八世紀科學、技術和哲學史》
《亞里士多德的三段論》
《哲學和自然之鏡》
《動物志》
《論學者的使命人的使命》
《天象論》
《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
《數理哲學導論
《耶穌傳(第一、二卷)》
《美學史》
《原始思維》
《面向思的事情》
《普通認識論》
《萊布尼茨與克拉克論戰書信集》
《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批評性解釋》
《物理學和哲學》
《尼采(上下卷)》
《思想錄》
《道德原則研究》
《自我的超越性》
《實驗醫學研究導論》
《巴曼尼得斯篇》
《人類理解論》
《笛卡爾哲學原理》
《人生的親證》
《認識與謬誤》
《哲學史講演錄》
《聖教論》
《哲學作為嚴格的科學》
《人類知識起源論》
《回憶蘇格拉底》
《心的分析》
《任何一種能夠作為科學出現的未來形上學導論》
《科學與假設》
《宗教經驗之種種》
《聲音與現象》
《蘇格拉底的申辯》
《論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問題》
《論有學識的無知》
《保衛馬克思》
《藝術的起源》
《泛神論要義》
《算術基礎》
《給塞倫娜的信》
《結構主義》
《事實、虛構和預測》
《游敘弗倫》
《軀體的智慧》
《動物四篇》
《邏輯學講義》
《宇宙論》
《第一哲學沉思集——反駁和答辯》
《邏輯與演繹科學方法論導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