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哲學

古代哲學

古代哲學重點在於"實際"的操作,不外包含法、釋、道、墨、儒五個"主幹"流派。

基本信息

流派分類

古代哲學古代哲學
如果沒有特別爭論的話,所謂"中國古典哲學"不外包含法、釋、道、墨、儒五個"主幹"流派——其它的小流派過分陷溺於個別分支,與主流研究的對象不是同一個層次,可以暫時不加理睬;另外還有一些理論派別完全可以歸到這五個派別中,因此也可以暫時放在一邊。 那么如何認識和把握它們的特點呢?為了比較圓滿地解釋這個問題,肯定需要寫上厚厚的幾本書來加以論證。

各個特點

古代哲學古代哲學
法家的研究重點在於"實際"的操作。就是說,統治本身也並不完全是欺騙。特別是當戰爭爆發時,統治的素質如何,立刻就見分曉了。統治作為一個"綜合平衡體系",至少需要從制度的設立、法制的建立、官吏的培養和任用、處理包括戰爭在內的緊急事件等等方面的內容。這些"瑣屑"的"細"事,其實只有法家來處理的。例如作為地方行政官員,應該對農業的生產技術有些了解,而這些事情在孔子看來,是"小人"才做的。

佛教比較特別,因為它畢竟不是土生土長的。佛教認為"四大皆空","生即是苦"等等。等於是說有些人注定要倒霉,而另外有些人則相反。等等。

道教或道家則從"相對"的觀點,認為佛教所說的"苦"就是"樂"。當然作為"意識形態"的道教或道家思想,與這裡所要談的《老子》存在根本的區別。

古代哲學古代哲學
墨派認為通過建立純粹"個人"性質的組織,就可以形成統治。墨派的主張當然不錯。但顯然,在墨派的基礎上無法建立大的國家。因為墨派與制度不相容的。制度的建立同時就是集團的解體。對於制度而言,不存在集團的概念。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級別的差別只存在於制度本身之中。制度不會承認集團的等級和權威。儘管制度和集團在一定條件下能夠相安無事,但二者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制度是唯一的集團,它摧毀了與它並列、不肯加入它的體系的其他集團。

儒家的情況的確有些不同。儒學主張"正人先正己",認為應該自己遵守禮法,然後再要求別人這么做。而且往往是高級別的"禮",如父、夫、君,要求級別低的 "禮",如子、妻、臣。而且特別要求低級別的"自律"。即儘量作出服從的樣子來。莊子感到儒家這么做非常"噁心",就象給君王舔痔瘡一樣。當然,現實比想像更加噁心——儘管莊子以想像力著稱。秦始皇終於按奈不住,一下子埋了很多這樣的"人才"。

發展歷程

古代哲學古代哲學
簡帛研究 - 一個國際儒學聯合會領導的研究中國出土簡帛的專業學術站點。

典籍文化 - 介紹儒家,道家,佛教的經文,典籍。

杜保瑞-中國哲學教室 - 包含個人中國哲學作品專輯。

伏羲易經研究網站 - 含伏羲紅崖天書解釋、考證與相關內容。

高正文集 - 高正先生對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尤其是諸子百家研究的文集。

古典文學 - 道德經,孫子兵法,論語,中庸,大學和孝經,用中文和英文兩種語言。

古國網 - 一個包含國學、文學、歷史的網站。

鬼谷子 - 含《鬼谷子》全文。

郭齊勇文集 - 郭齊勇先生關於中國古代哲學研究的思想文集。

孔夫子舊書網 - 提供舊書自由交易平台。

孔夫子與儒家思想 - 包括孔子的生平和著作。

孔子 - 介紹孔子其人與《論語》。

古代哲學古代哲學

孔孟聖道 - 提供孔子語錄。

孔孟之道 - 包括歷史、信仰、實踐、儒家學派、經典、參考等內容。

中和書院 - 新儒化運動-----重建者的詩篇。

中華儒家文化 -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經其弟子和再傳弟子整理編成《論語》。

中華儒商網 - 創建信用社會,造就一代儒商”個為儒商而建立的網上家園。有深刻的儒家思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