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之戰

奉天之戰

唐建中四年十月至十一月,唐京畿渭北節度使渾瑊等率軍堅守奉天,在外來唐軍援救下擊潰朱泚的作戰。

基本信息

簡介

奉天之戰(日本語:)是日俄戰爭(日本語:にちろせんそう)中陸軍的最後一場會戰,日方以大山岩元帥為指揮,他命乃木希典大將穿越新民屯,推進到鐵嶺、法庫門一線,新編鴨綠江軍也向奉天挺進,以作對俄軍的包圍。最後俄軍傷亡慘重,被迫撤出奉天,整場戰役以日軍獲勝告終。

戰役詳情

是年十月,涇原兵被朝臣徵調趕赴襄城(今河南襄城),參加征討李希烈的會戰。路過長安城,以食品惡劣及沒得到朝廷賞賜為由發生譁變。變兵推朱泚為主,唐德宗趕到奉天。德宗派遣金吾將軍吳漵入京宣慰,被朱泚殺害。朱眥與李忠臣、張光晟等相勾結,暗中封官許願,徵發精兵3000人,以迎接皇上乘輿為名,實襲奉天。朝廷段秀實、劉海賓不願與之同流合污,欲謀殺朱泚而被害。

十月初八,在源休、姚令言、李忠臣、張光晟等八人的扶持下,朱泚在長安城宣政殿僭位,自稱大秦皇帝,年號應天。初九並任姚令言等要職。十三日,朱泚親自領兵攻逼奉天,任命姚令言為元帥,張光晟為副帥,具體組織指揮。朱泚軍遭到渾瑊、汾寧留後韓游瓌等部的堅決抵抗,叛兵大敗。死者萬餘人。於是,朱泚收縮叛軍到奉天東三里下營,大修攻城器具。隨後又分兵在乾陵居高臨下指揮攻城,城內人心浮動。

十一月初三,杜希全部與朱泚叛軍在漠谷交戰,官軍死傷甚眾,叛軍攻城更急。守城唐軍奮勇頑強,叛軍屢攻屢敗。官軍主動出擊野戰,也取得一些勝利。於是,朱泚把大批百姓驅趕來填塹,連夜攻城。城中出奇反擊,使叛軍始終沒能得逞。朱泚利用西明寺僧法堅所造雲梯再次攻城,十五日晨時,大批雲梯架臨城東北隅,城內震駭。渾瑊指使侯仲莊深挖大坑,通過地道塌陷雲梯,又縱火燒焚雲梯。戰場上北風起,火勢向官軍撲來,守城官兵形勢危急;不一會兒風向迴轉,火舌向叛軍蔓延,渾瑊命投葦炬、松脂又潑上油,擂鼓歡呼。沒過多久,雲梯及其上叛軍同為灰燼。唐軍從三座城門中一齊出兵,猛擊潰退叛軍,皇太子親自督戰,殺敵數乾人。

當朱泚叛軍又來攻城時,朔方節度使李懷光率領5萬人從渭河以北趕來支援,朱泚聽說後懼怕,引兵逃回長安,奉天之圍得以解除。

唐朝戰爭列表

霍邑之戰 | 唐朝統一戰爭 | 淺水原之戰 | 柏壁之戰 | 唐與突厥戰爭 | 洛陽、虎牢之戰 | 虎牢之戰 | 唐平蕭銑之戰 | 洺水之戰 | 靈州之戰 | 下博之戰 | 唐滅劉黑闥之戰 | 唐與吐蕃戰爭 | 岷州之戰 | 唐滅輔公祏之戰 | 五隴坂之戰 | 玄武門之變 | 涇陽之戰 | 唐滅東突厥之戰 | 唐擊吐谷渾之戰 | 松州之戰 | 唐滅高昌之戰 | 唐擊薛延陀之戰 | 唐擊焉耆之戰 | 唐與高麗戰爭 | 安市城之戰 | 唐滅薛延陀之戰 | 唐攻龜茲之戰 | 唐滅西突厥之戰 | 唐滅百濟之戰 | 唐與契丹、奚等之戰 | 平壤之戰 | 天山之戰 | 白江口之戰 | 唐滅高麗之戰 | 大非川之戰 | 青海之戰 | 裴行儉破西突厥之戰 | 朔州、黑山之戰 | 裴行儉攻伏念之戰 | 雲州之戰 | 骨篤祿攻唐之戰 | 武則天平李敬業之戰 | 兩井之戰 | 唐諸王反武后之戰 | 安西之戰 | 素羅汗山之戰 | 黃獐谷之戰 | 東硤石谷之戰 | 天門嶺之戰 | 冷陘之戰 | 灤水谷之戰 | 武街之戰 | 瓜州之戰 | 石堡城之戰 | 唐攻契丹之戰 | 積石軍之戰| 唐擊小勃律之戰 | 恆羅斯之戰| 唐與南詔戰爭 | 唐平安史之亂 | 范陽起兵 | 安軍攻占東都之戰 | 郭子儀擊叛軍之戰 | 常山之戰 | 雍丘之戰 | 九門之戰 | 嘉山之戰 | 靈寶之戰 | 陳濤斜之戰 | 寧陵之戰 | 春太原之戰 | 睢陽之戰 | 唐收復兩京之戰 | 河東之戰 | 唐收復長安之戰 | 唐收復洛陽之戰 | 河陽之戰 | 唐再奪東京之戰 | 唐滅史朝義之戰 | 邠州之戰 | 奉天、靈台之戰 | 靈、宜、鹽、百之戰 | 劍南、西川之戰 | 臨洺之戰 | 洹水之戰 | 魏州之戰 | 涇原兵變 | 奉天之戰 | 貝州之戰 | 李晟收復長安之戰 | 河中之戰 | 汧城之戰 | 神川之戰 | 維州之戰 | 唐破吐番維州之戰 | 蔡州之戰 | 唐平劉稹澤潞之戰 | 交趾之戰 | 龐勛起義 | 成都之戰 | 王仙芝起義 | 唐末農民戰爭 | 黃巢轉戰中原之戰 | 黃巢南下福州之戰 | 信州之戰 | 黃巢攻東都之戰 | 黃巢攻長安之戰 | 唐奪長安之戰 | 唐滅大齊之戰 | 安史之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