洹水之戰

洹水之戰

洹水之戰,中國唐建中三年(782),河東節度使馬燧在洹水(今河南安陽河)地區挫敗抗拒朝廷的魏博節度使田悅的作戰。此戰,馬燧運用攻其必救的戰法,誘敵出動,突然攻擊,取得重大勝利。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唐建中三年(782),河東節度使馬燧在洹水(今河南安陽河)地區挫敗抗拒朝廷的魏博節度使田悅的作戰。

經過

建中二年,割據魏博地區的田悅在臨洺(今河北永年)戰敗後,收集散卒,又得淄青、成德兩鎮的增援,共擁兵3萬餘人,布陣於洹水,抗拒唐軍。十二月,唐德宗李适以馬燧為魏博招討使,與昭義軍、神策軍、河陽軍合兵8萬討伐田悅。次年正月,馬燧率諸軍進屯漳水北岸,田悅令部將王光進築月城守漳水長橋,阻擊唐軍。馬燧命唐軍在長橋東用鐵鎖連車數百輛,塞以土囊堵流,在水淺處涉渡,繼續南進,與田悅軍夾洹水相峙。當時唐軍只帶10日糧,諸將對糧少而繼續深入不理解。馬燧指出:官軍糧少宜速戰,今田悅連三鎮兵不戰,欲疲憊我師;故應進逼田悅軍,攻其必救,彼若出戰,必為官軍所破。於是,唐軍在洹水架橋三座,日往挑戰,而田悅軍堅壁不出。馬燧命部眾半夜起食,秘密沿洹水趨魏州(今河北大名東北);留百騎在營中仍擊鼓鳴角,抱薪持火,待諸軍走畢,即停止鼓角,隱蔽橋旁,以待田悅軍過後燒橋。唐軍東去十餘里,田悅始得悉,恐魏州遭襲,即率軍過橋尾追,持火鼓譟而進。馬燧見田悅軍已出,下令停止前進,除軍前草叢百餘步為戰場,選5000勇士為前列,結陣以待。田悅軍到,火熄氣衰,未及列陣,遭唐軍猛擊而敗,退至河邊見橋被毀,大亂,被殲2萬餘人,赴水溺死者甚眾,田悅僅收集千餘殘兵逃往魏州。

點評

此戰,馬燧在敵堅不出戰的情況下,運用攻其必救的方法,巧計敵過河,待敵過河後立即焚橋,絕其後退之路,突然發起攻擊,終獲大勝。

唐朝戰爭列表

霍邑之戰 | 唐朝統一戰爭 | 淺水原之戰 | 柏壁之戰 | 唐與突厥戰爭 | 洛陽、虎牢之戰 | 虎牢之戰 | 唐平蕭銑之戰 | 洺水之戰 | 靈州之戰 | 下博之戰 | 唐滅劉黑闥之戰 | 唐與吐蕃戰爭 | 岷州之戰 | 唐滅輔公祏之戰 | 五隴坂之戰 | 玄武門之變 | 涇陽之戰 | 唐滅東突厥之戰 | 唐擊吐谷渾之戰 | 松州之戰 | 唐滅高昌之戰 | 唐擊薛延陀之戰 | 唐擊焉耆之戰 | 唐與高麗戰爭 | 安市城之戰 | 唐滅薛延陀之戰 | 唐攻龜茲之戰 | 唐滅西突厥之戰 | 唐滅百濟之戰 | 唐與契丹、奚等之戰 | 平壤之戰 | 天山之戰 | 白江口之戰 | 唐滅高麗之戰 | 大非川之戰 | 青海之戰 | 裴行儉破西突厥之戰 | 朔州、黑山之戰 | 裴行儉攻伏念之戰 | 雲州之戰 | 骨篤祿攻唐之戰 | 武則天平李敬業之戰 | 兩井之戰 | 唐諸王反武后之戰 | 安西之戰 | 素羅汗山之戰 | 黃獐谷之戰 | 東硤石谷之戰 | 天門嶺之戰 | 冷陘之戰 | 灤水谷之戰 | 武街之戰 | 瓜州之戰 | 石堡城之戰 | 唐攻契丹之戰 | 積石軍之戰| 唐擊小勃律之戰 | 恆羅斯之戰| 唐與南詔戰爭 | 唐平安史之亂 | 范陽起兵 | 安軍攻占東都之戰 | 郭子儀擊叛軍之戰 | 常山之戰 | 雍丘之戰 | 九門之戰 | 嘉山之戰 | 靈寶之戰 | 陳濤斜之戰 | 寧陵之戰 | 春太原之戰 | 睢陽之戰 | 唐收復兩京之戰 | 河東之戰 | 唐收復長安之戰 | 唐收復洛陽之戰 | 河陽之戰 | 唐再奪東京之戰 | 唐滅史朝義之戰 | 邠州之戰 | 奉天、靈台之戰 | 靈、宜、鹽、百之戰 | 劍南、西川之戰 | 臨洺之戰 | 洹水之戰 | 魏州之戰 | 涇原兵變 | 奉天之戰 | 貝州之戰 | 李晟收復長安之戰 | 河中之戰 | 汧城之戰 | 神川之戰 | 維州之戰 | 唐破吐番維州之戰 | 蔡州之戰 | 唐平劉稹澤潞之戰 | 交趾之戰 | 龐勛起義 | 成都之戰 | 王仙芝起義 | 唐末農民戰爭 | 黃巢轉戰中原之戰 | 黃巢南下福州之戰 | 信州之戰 | 黃巢攻東都之戰 | 黃巢攻長安之戰 | 唐奪長安之戰 | 唐滅大齊之戰 | 安史之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