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壁之戰

柏壁之戰

柏壁之戰是指唐武德二年(619年)三月至次年四月,在唐統一戰爭中,秦王李世民於柏壁(今山西新絳西南)及其以北地區消滅劉武周割據勢力的重要作戰。

戰爭起因

柏壁之戰示意圖柏壁之戰示意圖

唐取得淺水原之戰的勝利之後,關中及西北方面得到進一步鞏固,唐本可乘勝東向,平定中原。但在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劉武周在突厥的支持下向唐發動進攻,南向以爭天下。直接威脅唐賴以發祥的根據地——晉陽。唐不得不應付劉武周的挑戰。劉武周原是隋馬邑鷹楊府校尉,義寧元年(617)二月,乘農民起義蓬勃發展之時,殺死太守王仁恭起兵,遣使附於突厥,先後攻占雁門、樓煩(今山西靜樂)、定襄(治今內蒙古和朴格爾西北)等郡,被突厥立為定揚可汗,劉武周亦自稱皇帝。

武德二年三月,劉武周藉助突厥的力量進軍太原。四月,軍於黃蛇嶺(今榆次北),距太原近在咫尺。留守太原的唐齊王李元吉張達率軍驅逐劉武周,結果張全軍覆沒。劉武周乘機攻占榆次(今屬山西)、介州(今介休)及石州(今離石)等地,長驅南下,兵逼太原。唐高祖屢次派兵增援,均為劉武周所敗。九月,李元吉棄軍逃奔長安(今西安),晉陽遂告失守。劉武周占據太原後,即派部將宋金剛攻陷晉州,進逼絳州(今山西絳縣),直搗龍門,宋金剛還進攻翼城(今山西)、絳縣(今山西)一帶,迫使唐晉州道行軍總管裴寂節節敗退。兵鋒所至,幾乎席捲整個黃河以東,唐軍僅固守虞州(今山西運城)、泰州(今山西萬榮)等一隅之地。同時,夏縣(今山西)呂崇茂也回響劉武周,殺縣令舉兵反。隋將王行本據蒲坂(今山西永濟西南)也與之相應。河東大有盡失之勢,一時唐廷上下為之震駭。在上述形勢下,唐廷對如何應付河東形勢,或爭或棄,有兩種意見。李淵認為“賊勢如此,難與爭鋒,宜棄大河以東,謹守關西而已”。李世民卻富有遠見地指出:“太原,王業所基,國之根本;河東富實,京邑所資。若舉而棄之,臣竊憤恨。”並主動請纓,親率3萬精兵,平劉武周以克復太原。李淵斟酌再三,終於同意了李世民的意見,盡發關中之軍,令李世民統率前往討伐劉武周。十一月,唐軍乘堅冰由龍門方向渡過黃河,屯軍柏壁(今山西新絳西南),與澮州宋金剛主力對峙,柏壁之戰遂拉開序幕。

作戰經過

李世民秦王李世民

李世民屯軍柏壁後,休兵秣馬,堅壁不戰,察敵待機。與此同時,唐高祖遣永安王李孝基等攻打夏縣的呂崇茂,呂崇茂不敵,向宋金剛求援,宋金剛派尉遲敬德、尋相前往救援,結果大敗唐軍。但當尉遲敬德等回軍澮州時,李世民瞅準機會,令兵部尚書殷開山、總管秦叔寶等至美良川(今山西夏縣北)攔擊,獲得重大勝利,殺敵2000餘人。不久,敬德、尋相等又秘密率領精騎東援蒲坂之王行本,李世民偵知後,親率步騎3000人抄近道夜奔安邑(今山西運城東北)截擊,大破之,敬德、尋相僅以身免。於是唐軍士氣大振,諸將都請求與宋軍決戰,但李世民冷靜地分析了情況,認為時機還不成熟。他對眾將說:“金剛懸軍深入,精兵猛將,鹹聚於是,武周據太原,依金剛為扦蔽,軍無蓄積,以虜掠為資,利在速戰。我閉營養銳以挫其鋒,分兵沖其心腹,彼糧盡計窮,自當遁走。當待此機,未宜速戰。”於是,他繼續執行疲敝敵軍,釜底抽薪的計畫。派左行軍總管劉弘基,行軍側總管張論率兵進逼西河,斷宋金剛的糧道。

武德三年正月,唐將秦武通攻蒲坂,王行本不敵出降。二、三月問,劉武周數次派兵攻潞州(今山西長治)、浩州(西河郡改州)均告失敗。其護衛糧道的黃子英亦為唐驃騎大將軍張德政襲殺,張難堡(今山西平遙西南)被唐軍占領。至此劉軍南運糧道為之斷絕,戰略態勢對唐軍更為有利。四月十四日,宋金剛終因糧盡兵困,被迫率軍北撤。李世民見時機已經成熟,遂揮軍乘勢追擊,至呂州(今山西霍縣),“吃掉”尋相所部,馬不停蹄,又乘勝再追。一晝夜行200餘里,戰數十次,士卒們飢餓疲勞到了極點。至高壁嶺(今山西靈石西南),劉弘基拉住李世民的馬轡進諫道:“大王破賊,逐北至此,功已足矣,深入不已,不愛身乎?且士卒飢疲,宜留壁於此,俟兵糧畢集,然後復進,未晚也。”李世民認為機不可失,依然策馬而進,率領諸軍奮進。終於在雀鼠谷(今山西介休西南)追上宋軍主力,一天中八戰皆捷,俘斬敵數萬人。至此,李世民和眾將士不食已經2天,不解甲已經3天了。宋金剛率餘部2萬人退守介休,穩住陣腳,出西門,背城列陣,南北7里。李世民令總管李勣、程知節、秦叔寶攻其北端,翟長孫、秦武周攻其南端。既戰,唐軍先稍事退卻,待宋金剛正面進攻時,李世民又率精騎出其陣後攻擊,終於大敗金剛軍,其部將尉遲敬德、尋相、張萬歲等人收餘眾舉介休、永安(今靈石東)降唐。劉武周見大勢已去,遂棄太原與宋金剛逃奔突厥,不久亦為突厥所殺。李世民收復并州。

戰果分析

劉武周劉武周

柏壁之戰的勝利,使唐恢復了太原重鎮,恢復和鞏固了河東這一戰略要地,消滅了劉、宋及隋殘餘勢力,為集中力量平定中原,統一全國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此戰之勝主要得益於:唐作出了正確的戰略決策對於唐統一全國來說,河東決策的確意義重大。如果按李淵原先的主張放棄河東,聽任宋金剛與王行本會合,引兵西向,唐不但無暇東向以爭天下,關中亦將失去屏障,難以鞏固。在這個問題上,李世民的眼光的確比乃父高出一籌。他正確地看到了并州和河東的重要戰略地位。只有恢復河東,鞏固關中,才是實現統一的正確方針。此外,向河東進軍,他選擇由龍門方向渡河,處於戰略外線,便於出兵進擾劉軍後方,其著眼也是很有見地的。

李世民實行了成功的作戰指導此戰,集中反映了李世民作戰指導上的一些特點:一是以逸待勞,後發制人。他抓住敵方利於速戰,不宜相持的弱點,以主力堅營蓄銳以挫其鋒,同時,遣偏師襲擾敵後方,斷其糧道,通過持久戰等待兩方力量對比的變化,尋求戰機。二是一往無前,窮打猛追。一旦時機成熟後,李世民便不惜一切代價勇猛追擊,務獲全勝。他認為,“功難成而易敗,機難得而易失。”試想,如果李世民聽從了劉弘基的勸告,就可能放虎歸山,以貽後患,同時也不可能取得一舉平定河東,收復太原的輝煌戰果。孫子兵法云:“靜如處女,動如脫兔。”李世民在作戰指導上這一靜一動,正合於這一兵家名言。

唐朝戰爭列表

霍邑之戰 | 唐朝統一戰爭 | 淺水原之戰 | 柏壁之戰 | 唐與突厥戰爭 | 洛陽、虎牢之戰 | 虎牢之戰 | 唐平蕭銑之戰 | 洺水之戰 | 靈州之戰 | 下博之戰 | 唐滅劉黑闥之戰 | 唐與吐蕃戰爭 | 岷州之戰 | 唐滅輔公祏之戰 | 五隴坂之戰 | 玄武門之變 | 涇陽之戰 | 唐滅東突厥之戰 | 唐擊吐谷渾之戰 | 松州之戰 | 唐滅高昌之戰 | 唐擊薛延陀之戰 | 唐擊焉耆之戰 | 唐與高麗戰爭 | 安市城之戰 | 唐滅薛延陀之戰 | 唐攻龜茲之戰 | 唐滅西突厥之戰 | 唐滅百濟之戰 | 唐與契丹、奚等之戰 | 平壤之戰 | 天山之戰 | 白江口之戰 | 唐滅高麗之戰 | 大非川之戰 | 青海之戰 | 裴行儉破西突厥之戰 | 朔州、黑山之戰 | 裴行儉攻伏念之戰 | 雲州之戰 | 骨篤祿攻唐之戰 | 武則天平李敬業之戰 | 兩井之戰 | 唐諸王反武后之戰 | 安西之戰 | 素羅汗山之戰 | 黃獐谷之戰 | 東硤石谷之戰 | 天門嶺之戰 | 冷陘之戰 | 灤水谷之戰 | 武街之戰 | 瓜州之戰 | 石堡城之戰 | 唐攻契丹之戰 | 積石軍之戰| 唐擊小勃律之戰 | 恆羅斯之戰| 唐與南詔戰爭 | 唐平安史之亂 | 范陽起兵 | 安軍攻占東都之戰 | 郭子儀擊叛軍之戰 | 常山之戰 | 雍丘之戰 | 九門之戰 | 嘉山之戰 | 靈寶之戰 | 陳濤斜之戰 | 寧陵之戰 | 春太原之戰 | 睢陽之戰 | 唐收復兩京之戰 | 河東之戰 | 唐收復長安之戰 | 唐收復洛陽之戰 | 河陽之戰 | 唐再奪東京之戰 | 唐滅史朝義之戰 | 邠州之戰 | 奉天、靈台之戰 | 靈、宜、鹽、百之戰 | 劍南、西川之戰 | 臨洺之戰 | 洹水之戰 | 魏州之戰 | 涇原兵變 | 奉天之戰 | 貝州之戰 | 李晟收復長安之戰 | 河中之戰 | 汧城之戰 | 神川之戰 | 維州之戰 | 唐破吐番維州之戰 | 蔡州之戰 | 唐平劉稹澤潞之戰 | 交趾之戰 | 龐勛起義 | 成都之戰 | 王仙芝起義 | 唐末農民戰爭 | 黃巢轉戰中原之戰 | 黃巢南下福州之戰 | 信州之戰 | 黃巢攻東都之戰 | 黃巢攻長安之戰 | 唐奪長安之戰 | 唐滅大齊之戰 | 安史之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