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巢攻東都之戰

黃巢攻東都之戰發生在唐朝廣明元年(880年)七月至十一月,是黃巢率領義軍北伐,奪取東都(今河南洛陽)的作戰,在黃巢農民起義中具有重要意義。黃巢移兵北上,與起義軍將領尚讓會師,擊敗宋威所領三道兵,義軍主力轉戰中原。五年二月,王仙芝節節敗退,在黃梅(今湖北黃梅西北)之役中慘敗被迫殺,所率義軍損失達5萬餘人。 後,王仙芝餘部和尚讓率領的義軍先後趕到亳州(今屬安徽)歸黃巢,眾推黃巢為主.號沖天大將軍,建元王霸。黃巢率眾襲占沂、濮二州,從此後,便開始了更大範圍的流動作戰.十二月十三日,黃巢稱帝,國號大齊,改元金統。

戰爭概述

唐廣明元年(880年)七月至十一月,在黃巢農民起義中,黃巢率領義軍北伐,奪取東都(今河南洛陽)的作戰。

戰爭經過

黃巢義軍於元年七月,從採石(今安徽當塗西北)渡過長江,揮戈東進。先屯駐天長(今屬安徽),準備再渡淮河,進攻東都。東都洛陽,是僅次於長安的政治、經濟中心,也是唐王朝鎮撫山東的戰略要地。為阻止黃巢北伐,守住東都,唐僖宗按照宰相盧攜提出的方案,任命曹全最為天平節度使兼東面副都統,率兵6000防守泅州(治今江蘇盱眙北),泰寧節度使齊克讓為汝鄭把截制置使,屯兵汝州(治今河南臨汝);又調徐州兵3000進駐溵水(今河南商水),拼湊一條軍事防線,以圖阻止黃巢渡過淮河。晚唐社會矛盾重重,政令不暢,難成一統。特別是中央與地方藩鎮的矛盾鬥爭盤根錯結,不可能任命一個新的“都統”就能統一起來。九月,黃巢率軍號稱15萬,進逼淮河。曹全最率其眾雖經掙扎,仍不能阻擋黃巢義軍進軍,退守泗州,等待各道兵馬救援。而諸道行營都統高駢卻聞風喪膽,擁兵揚州,不來援救。尤其是奉唐廷調令的徐州兵,在開往溵水途中,竟被忠武軍大將周岌引兵擊殺,而周岌自稱留後不肯增援。汝、鄭把截制置使齊克讓也怕被周岌所襲,遂引兵重返兗州。其它駐激水各道兵見狀四散。於是淮北告急,盧攜稱疾不出,京師大為恐慌。黃巢渡過淮河後,自稱“天補大將軍”,軍紀嚴明,所到城鎮不虜掠,僅募丁壯農民擴大義軍。十月取申州(今河南信陽),進入潁州(今安徽阜陽)、宋州(今河南商丘)、徐州(今屬江蘇)、兗州(今屬山東)等境,所到之處官吏潰逃。十一月,唐僖宗詔河東節度使鄭從讜,讓其把本道兵交給諸葛爽及代州刺史朱玫,南下征討義軍。黃巢率軍攻打汝州,向各地官軍發出通牒,叫他們各守本境,不要聽從政府調遣與義軍為敵。聲明將入東都,即至京邑長安,自欲問罪朝廷,與眾人無乾。利用唐中央與地方藩鎮矛盾。分化瓦解敵人,減少進軍阻力,矛頭直指唐僖宗。僖宗聞訊恐怖流淚,忙召集宰相商議,並親自檢閱左神策軍將士,激勵土兵為皇廷效命。又令左軍馬軍將軍張承范為兵馬先鋒使兼把截潼關制置使,右軍步軍將軍王師會為制置關塞糧料使,左軍兵馬使趙珂為句當塞柵使,田令孜為左右神策軍內外八鎮及諸道兵馬都指揮制置招討等使,飛龍使楊復恭為副使。唐廷臨陣派出的這些使臣,都不能使黃巢起義軍停止攻占兩京的進軍步伐。這時,黃巢已率60萬大軍,進入東都地境,齊克讓收軍退保潼關。東都留守劉允章見大勢已去,兵臨城下,遂率文武百官開門投降迎接義軍。黃巢於十一月十七日,率部入洛陽城,慰問居民,秩序井然。

點評

此役,起義軍不戰而奪得東都洛陽城,它不僅是軍事上的勝利,而且在政治上具有重大意義。

唐朝戰爭列表

霍邑之戰 | 唐朝統一戰爭 | 淺水原之戰 | 柏壁之戰 | 唐與突厥戰爭 | 洛陽、虎牢之戰 | 虎牢之戰 | 唐平蕭銑之戰 | 洺水之戰 | 靈州之戰 | 下博之戰 | 唐滅劉黑闥之戰 | 唐與吐蕃戰爭 | 岷州之戰 | 唐滅輔公祏之戰 | 五隴坂之戰 | 玄武門之變 | 涇陽之戰 | 唐滅東突厥之戰 | 唐擊吐谷渾之戰 | 松州之戰 | 唐滅高昌之戰 | 唐擊薛延陀之戰 | 唐擊焉耆之戰 | 唐與高麗戰爭 | 安市城之戰 | 唐滅薛延陀之戰 | 唐攻龜茲之戰 | 唐滅西突厥之戰 | 唐滅百濟之戰 | 唐與契丹、奚等之戰 | 平壤之戰 | 天山之戰 | 白江口之戰 | 唐滅高麗之戰 | 大非川之戰 | 青海之戰 | 裴行儉破西突厥之戰 | 朔州、黑山之戰 | 裴行儉攻伏念之戰 | 雲州之戰 | 骨篤祿攻唐之戰 | 武則天平李敬業之戰 | 兩井之戰 | 唐諸王反武后之戰 | 安西之戰 | 素羅汗山之戰 | 黃獐谷之戰 | 東硤石谷之戰 | 天門嶺之戰 | 冷陘之戰 | 灤水谷之戰 | 武街之戰 | 瓜州之戰 | 石堡城之戰 | 唐攻契丹之戰 | 積石軍之戰| 唐擊小勃律之戰 | 恆羅斯之戰| 唐與南詔戰爭 | 唐平安史之亂 | 范陽起兵 | 安軍攻占東都之戰 | 郭子儀擊叛軍之戰 | 常山之戰 | 雍丘之戰 | 九門之戰 | 嘉山之戰 | 靈寶之戰 | 陳濤斜之戰 | 寧陵之戰 | 春太原之戰 | 睢陽之戰 | 唐收復兩京之戰 | 河東之戰 | 唐收復長安之戰 | 唐收復洛陽之戰 | 河陽之戰 | 唐再奪東京之戰 | 唐滅史朝義之戰 | 邠州之戰 | 奉天、靈台之戰 | 靈、宜、鹽、百之戰 | 劍南、西川之戰 | 臨洺之戰 | 洹水之戰 | 魏州之戰 | 涇原兵變 | 奉天之戰 | 貝州之戰 | 李晟收復長安之戰 | 河中之戰 | 汧城之戰 | 神川之戰 | 維州之戰 | 唐破吐番維州之戰 | 蔡州之戰 | 唐平劉稹澤潞之戰 | 交趾之戰 | 龐勛起義 | 成都之戰 | 王仙芝起義 | 唐末農民戰爭 | 黃巢轉戰中原之戰 | 黃巢南下福州之戰 | 信州之戰 | 黃巢攻東都之戰 | 黃巢攻長安之戰 | 唐奪長安之戰 | 唐滅大齊之戰 | 安史之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