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州之戰

岷州之戰

岷州之戰,武德六年(623年)六月,唐岐州刺史、駙馬柴紹在岷州(治溢樂,今甘肅岷縣)擊敗吐谷渾軍的作戰。

概述

武德六年(623年)六月,唐岐州刺史、駙馬柴紹在岷州(治溢樂,今甘肅岷縣)擊敗吐谷渾軍的作戰。

過程

武德六年(623年)四月,吐谷渾侵擾芳州(治常芳,今甘肅迭部東南),唐芳州刺史房當樹逃奔松州(治嘉誠,今四川松潘)。
二十一日,吐谷渾軍進擾洮(治美相,今甘肅臨潭)、岷(治溢樂,今甘肅岷縣)二州。
五月初五,柴紹(時為岐州刺史)奉命率兵前去救援(參見岷州之戰)。
十五日,吐谷渾及党項侵犯河州(治臨夏,今屬甘肅),唐河州刺史盧士良將其擊敗。
六月,柴紹軍進至岷州。
二十九日,柴紹與吐谷渾作戰,被圍困在一山谷中。吐谷渾軍據高臨下射擊柴紹軍,箭如雨下,形勢危急,唐軍將士皆失色。柴紹則臨危不懼,安然而坐,讓人彈奏胡琵琶,使二美貌女子翩翩對舞。吐谷渾士卒非常奇怪,都放下弓矢駐足觀瞧。柴紹見吐谷渾軍陣容不整,乘其無備,暗遣精騎繞到吐谷渾軍背後,突然襲擊,大敗吐谷渾軍,斬首500餘級。

八月,吐谷渾歸附唐朝。此役,柴紹在被圍情況下,臨危不亂,用美人計迷惑吐谷渾軍,然後乘其不備派精騎迂迴到其背後,突然襲擊,終獲勝利。美人計雖在歷史屢次被使用,但像柴紹這種用法,則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矣!
同年,柴紹的妻子平陽公主去世。

柴紹簡介

柴紹(?—638年),字嗣昌,晉州臨汾(今山西臨汾)人,唐朝大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柴紹的祖父柴烈曾是北周驃騎大將軍,歷任遂、梁二州刺史,封冠軍縣公;父親柴慎,為隋太子右內率,封鉅鹿郡公。柴紹出身於將門,自幼便“趫捷有勇力”(《舊唐書·柴紹列傳》),以以抑強扶弱而聞名於關中。少年時便當了隋朝元德太子(隋煬帝長子)的千牛備身(陪伴)。唐國公李淵也將三女兒(即後來的平陽公主)嫁給了柴紹。

柴紹柴紹

農民起義烽火已燃遍全國各地(參見隋末農民起義),並逐漸形成以李密(參見瓦崗農民起義)、竇建德(參見竇建德起義)、杜伏威為首的三支主力農民起義軍,他們分別活動在今河南河北山東和江淮一帶,以摧枯拉朽之勢瓦解著隋王朝的統治,將隋統治集團及其軍隊主力分隔於江都(今江蘇揚州)、洛陽長安三處,陷入四分五裂的狀態。一些隋貴族和地方官吏見隋朝大勢已去,也乘機而起,占據郡縣,建立割據政權,稱王稱帝,隋王朝的統治已是日薄西山、奄奄一息。在這種形勢下,早就心懷異志的太原留守李淵父子也開始做起兵的準備。

背景

隋義寧元年(617年)四月,李淵見時機成熟,開始征太原、西河(治隰城,今山西汾陽)、雁門(治雁門,今山西代縣)、馬邑(治善陽、今山西朔縣)四郡20至50歲的男子為兵征高麗,以激怒人民起來反隋。李淵還秘密派人召李建成、李元吉和柴紹到晉陽(今山西太原市西南)。當時柴紹夫婦都在長安,二人接信後,便商議如何脫身。柴紹說:“尊公將掃清多難,紹欲迎接義旗;同去則不可,獨行恐罹後患,為計若何?”李氏知情況緊急,便對柴紹說:“君宜速去。我一婦人,臨時易可藏隱,當別自為計矣。”(《舊唐書·平陽公主列傳》)於是柴紹自長安啟程趕往晉陽。
柴紹在道上路遇自河東出發的李建成李元吉二人。李建成對柴紹說:“追書甚急,恐已起事。隋郡縣連城千有餘里,中間偷路,勢必不全,今欲且投小賊,權以自濟。”柴紹則認為不妥,便果斷地說:“不可。追既急,宜速去,雖稍辛苦,終當獲全。若投小賊,知君唐公之子,執以為功,徒然死耳。”(《舊唐書·柴紹列傳》)李建成聽從了柴紹的話,加速趕路。行至雀鼠谷(今山西介休西南、霍縣以北汾河河谷)時,聽說李淵已於五月十五日晨宣告起兵,三人相互慶賀,李建成、李元吉都稱柴紹的主意對。
李淵太原起兵後,於六月建大將軍府,授柴紹右領軍大都督府長史之職。七月初五,李淵統甲士3萬於晉陽誓師出發,柴紹又兼領馬軍總管。李淵軍將至霍邑(今山西霍縣)時,柴紹先到城下偵察了隋將守宋老生的布防,回來後對眾將領說:“老生有匹夫之勇,我師若到,必來出戰,戰則成擒矣。”(《舊唐書·柴紹列傳》)八月初三,李淵計誘宋老生出城,兩路夾擊,大敗隋軍(參見霍邑之戰),柴紹也力戰有功。霍邑之戰的勝利,為李淵軍進軍關中打開了通道。
李淵軍攻取霍邑後,沿汾水南下,乘勝破臨汾,拔絳郡(治正平,今山西新絳),柴紹在作戰勇敢,每戰都當先登城破陣,因功又授右光祿大夫。十五日李淵軍進至龍門(今山西河津西北)。九月初,隋左武侯大將軍屈突通派虎牙郎將桑顯和率數千名士卒乘夜襲擊左統軍王長諧等軍,王長諧等初戰不利。孫華率精銳渡河增援,柴紹則與史大柰率輕騎從側後襲擊桑顯和軍,桑顯和大敗,敗回河東(郡治河東,今山西永濟西南)。
柴紹離開長安後,李氏從長安避居鄠縣(今陝西戶縣),散家財,招引山中亡命,得數百人,以此回響父親的起義。又遣家奴馬三寶招降地主武裝何潘仁,合兵攻下鄠縣城。馬三寶又招降反隋的李仲文、向善志、丘師利等部,李氏部眾達7萬人。他們相繼攻下盩厔(今陝西周至)、武功(今陝西武功西北武功鎮)、始平(今陝西興平東南)等縣。後來他們發展到七萬人,李氏派人報告她的父親,李淵喜出望外,便派柴紹率軍渡過黃河去占領華陰,依傍南山接應其妻。這時李氏引精兵1萬多人在渭河北岸與李世民會師,而後與柴紹別後重逢。於是依帶兵將軍的慣例,各自設定幕府,一齊包圍長安。軍中稱其軍為“娘子軍”。李氏的起兵,牽制了隋軍力量,為李淵西進關中奪取長安掃除了障礙。李淵進據長安後,即封她為平陽公主,以其獨特的功勞,賞賜重於他人。
十月二十七日,李淵命李建成從東、南兩面,李世民從西、北兩面,同時向長安城發起進攻。十一月初九,軍頭雷永吉等先登入城,諸軍繼進,遂克長安。李淵入城後,擁楊侑即位。柴紹因功進右光祿大夫,封臨汾郡公。
唐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柴紹又拜左翊衛大將軍。此後柴紹隨秦王李世民參加統一戰爭(參見唐統一戰爭),平薛舉(參見淺水原之戰),破宋金剛,敗王世充,擒獲竇建德(參見洛陽、虎牢之戰),屢立戰功,因此封為霍國公,賜食邑一千二百戶,並轉為右驍衛大將軍。

點評

柴紹用美人計迷惑吐谷渾軍,然後乘其不備派精騎迂迴到其背後,突然襲擊,終獲勝利,堪稱絕妙。

唐朝戰爭列表

霍邑之戰 | 唐朝統一戰爭 | 淺水原之戰 | 柏壁之戰 | 唐與突厥戰爭 | 洛陽、虎牢之戰 | 虎牢之戰 | 唐平蕭銑之戰 | 洺水之戰 | 靈州之戰 | 下博之戰 | 唐滅劉黑闥之戰 | 唐與吐蕃戰爭 | 岷州之戰 | 唐滅輔公祏之戰 | 五隴坂之戰 | 玄武門之變 | 涇陽之戰 | 唐滅東突厥之戰 | 唐擊吐谷渾之戰 | 松州之戰 | 唐滅高昌之戰 | 唐擊薛延陀之戰 | 唐擊焉耆之戰 | 唐與高麗戰爭 | 安市城之戰 | 唐滅薛延陀之戰 | 唐攻龜茲之戰 | 唐滅西突厥之戰 | 唐滅百濟之戰 | 唐與契丹、奚等之戰 | 平壤之戰 | 天山之戰 | 白江口之戰 | 唐滅高麗之戰 | 大非川之戰 | 青海之戰 | 裴行儉破西突厥之戰 | 朔州、黑山之戰 | 裴行儉攻伏念之戰 | 雲州之戰 | 骨篤祿攻唐之戰 | 武則天平李敬業之戰 | 兩井之戰 | 唐諸王反武后之戰 | 安西之戰 | 素羅汗山之戰 | 黃獐谷之戰 | 東硤石谷之戰 | 天門嶺之戰 | 冷陘之戰 | 灤水谷之戰 | 武街之戰 | 瓜州之戰 | 石堡城之戰 | 唐攻契丹之戰 | 積石軍之戰| 唐擊小勃律之戰 | 恆羅斯之戰| 唐與南詔戰爭 | 唐平安史之亂 | 范陽起兵 | 安軍攻占東都之戰 | 郭子儀擊叛軍之戰 | 常山之戰 | 雍丘之戰 | 九門之戰 | 嘉山之戰 | 靈寶之戰 | 陳濤斜之戰 | 寧陵之戰 | 春太原之戰 | 睢陽之戰 | 唐收復兩京之戰 | 河東之戰 | 唐收復長安之戰 | 唐收復洛陽之戰 | 河陽之戰 | 唐再奪東京之戰 | 唐滅史朝義之戰 | 邠州之戰 | 奉天、靈台之戰 | 靈、宜、鹽、百之戰 | 劍南、西川之戰 | 臨洺之戰 | 洹水之戰 | 魏州之戰 | 涇原兵變 | 奉天之戰 | 貝州之戰 | 李晟收復長安之戰 | 河中之戰 | 汧城之戰 | 神川之戰 | 維州之戰 | 唐破吐番維州之戰 | 蔡州之戰 | 唐平劉稹澤潞之戰 | 交趾之戰 | 龐勛起義 | 成都之戰 | 王仙芝起義 | 唐末農民戰爭 | 黃巢轉戰中原之戰 | 黃巢南下福州之戰 | 信州之戰 | 黃巢攻東都之戰 | 黃巢攻長安之戰 | 唐奪長安之戰 | 唐滅大齊之戰 | 安史之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