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堡城之戰[729年唐朝與吐番的戰爭]

石堡城之戰[729年唐朝與吐番的戰爭]

石堡城之戰,唐天寶(749年)6月,在唐與吐番的戰爭中,唐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奪取吐蕃所占軍事要地——石堡城(今青海湟源西南)的攻堅戰。

基本信息

簡介

石堡城之戰石堡城之戰
石堡城在今青海西寧市西南湟源縣。湟源縣是湟水河流域青海湖地區之間的要地,唐曾置振武軍、神武軍、天威軍。唐與吐蕃爭此城,屢得屢失。
石堡城被吐蕃軍占領後,成為其攻擊唐河湟等地的據點。唐軍曾多次向該城發起進攻,終因山道險遠,易守難攻,而未奏效。八載六月,唐玄宗李隆基再命新任隴右節度使哥舒翰統領隴右、河西、朔方等部兵馬及突厥阿布思部共6.3萬人,再攻石堡城。吐蕃守軍雖僅數百人,但憑險據守,以檑木滾石牢牢封鎖通往城中的唯一山道。唐軍進攻數日,傷亡慘重,仍難破城。哥舒翰欲殺一儆百,斬攻城先鋒官副將高秀岩、張守瑜。高、張兩將請求再予三日期限,倘不能破城,再殺不遲。最終以死傷數萬人的代價,如期占領石堡城,俘虜吐蕃大將鐵刃悉諾羅等400人。戰後,唐易城名為神武軍,駐兵戍守。

質疑

石堡城之戰石堡城
此處關於唐軍和吐蕃的傷亡人數,來自舊唐書,新唐書及資政通鑑。唐軍傷亡慘重,但唐庭卻將其宣揚為大勝,所以現在有很多軍事愛好者對石堡之戰存在質疑。
質疑1:石堡城不大,從面積來看可以囤積數千人,但考慮到物資和補給要素,城市中最多也就能駐紮千人——吐蕃在這裡就只駐紮有幾百人,其中似乎還包括老幼。唐軍為了這不過千人把守的城市就動員近10萬兵力(資治通鑑記載為6萬3千人),這個很奇怪。
質疑2:整個石堡之戰沒有超過一個月,雖然沒有實際記載打了多少天仗,但數日加上3天應該也就10天左右,甚至不足10天。以石堡城那么小的防禦面積(僅一條小徑攻城),進攻方是如何展開數萬的攻城力量並戰損【數萬】的,懂軍事的都知道,哪怕是冷兵器時代,打仗也不是人聚在一塊一窩蜂擁上去,且一條小路,再怎么擠恐怕也容納不了上千人攻城(恐怕一次攻擊力量能投入一個(100人)就不錯了)。無法展開兵力也正是石堡城易守難攻的原因。要在短短10天左右時間裡戰損上萬實在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
質疑3:古代戰爭軍隊大規模傷亡主要發生在被擊潰後。也就是被追殺以及被俘虜後坑殺導致的。唐軍是進攻方,雖然是攻堅戰,但整個戰役過程中應該不會有在撤退過程中被守軍追殺的情況——而且是整個建制被追殺殲滅那種。而且巨量的傷亡對剩餘人員的持續作戰及善後是存在極大的壓力的。無論古今,整個戰役中參戰軍隊總體傷亡超過4分之1而不會產生撤退甚至崩潰這都是意志極為驚人的精銳了。
質疑4:既然石堡城石軍事要地,難道吐蕃就看著石堡城被唐軍圍困不進行反攻救助。

推測

推測1:按古代軍隊喜歡報虛數誇大軍力的習慣看,唐軍實際投入兵力其實是數千人,戰損上千。這樣後來唐庭宣傳說大神並給哥舒翰獎賞也就能得過去了,但可能因為後來文人抹黑或者其他什麼緣故導致新舊唐書互抄的時候將戰損誇張到了數萬並用戰前王忠嗣的預測來加強自己的可信度。不過新舊唐書都指出這次戰爭是李隆基明確下旨聚集河西,隴右甚至突厥僕從軍幾路軍隊聯合作戰,因此這個推測不太成立。
推測2:石堡之戰其實是當時唐與吐蕃一次大型戰役的一場局部戰役。該戰役圍繞唐軍攻石堡城為核心,唐軍主力與吐蕃主力在石堡城外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石堡城守軍在唐軍高秀岩、張守瑜所部的攻擊下堅守了10天左右後戰敗,石堡城被唐軍占領。唐軍取得戰略目標,吐蕃主力撤退。整個戰役中唐軍戰損數萬。這個推測比較靠譜,也符合了石堡城石軍事要地的情況及唐庭事後對哥舒翰大賞的邏輯關係。不過古代一次戰役中作為戰勝方戰損達數萬這是一件挺不可思議的事情。且史書只記載了石堡城被俘的吐蕃俘虜數量而不記載周邊戰事吐蕃戰損數量很奇怪。
推測3:這是陰謀論了,唐軍攻石堡城還動員了周邊其他民族的僕從兵力。唐軍借這次戰役削弱了僕從國的實力,戰損人數其實都是算在這些僕從國上的。這個推測只是純粹的陰謀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