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

天災

英文為Act of God。是指無人為控制的事件,如異常嚴重的,可引起損失的風暴或雷電或地震等自然災害的襲擊。一般來說,運輸契約都訂有條款免除承運人承擔此類損失的責任。但是,如果這種損失能合理預見或避免,就不是天災。地球上的自然變異,包括人類活動誘發的自然變異,無時無地不在發生,當這種變異給人類社會帶來危害時,即構成自然災害。因為它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損害,包括以勞動為媒介的人與自然之間,以及與之相關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災害都是消極的或破壞的作用。所以說,自然災害是人與自然矛盾的一種表現形式,具有自然和社會兩重屬性,是人類過去、現在、將來所面對的最嚴峻的挑戰之一。世界範圍內重大的突發性自然災害包括:旱災、洪澇、颱風、風暴潮、凍害、雹災、海嘯、地震、火山、滑坡、土石流、森林火災、農林病蟲害等。

基本信息

概述

 地球上的自然變異,包括人類活動誘發的自然變異,無時無地不在發生,高低溫試驗箱當這種變異給人類社會帶來危害時,即構成自然災害。因為它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損害,包括以勞動為媒介的人與自然之間,以及與之相關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災害都是消極的或破壞的作用。所以說,自然災害是人與自然矛盾的一種表現形式,具有自然和社會兩重屬性,是人類過去、現在、將來所面對的最嚴峻的挑戰之一。
世界範圍內重大的突發性自然天災包括:旱災洪澇颱風風暴潮凍害雹災海嘯地震火山土石流森林火災、農林病蟲害等。
中國天災種類繁多。地震、颱風、暴雨、洪水、內澇、高溫、雷電、大霧、灰霾、土石流、山體滑坡、海嘯、道路結冰、龍捲風、冰雹、暴風雪、崩塌、地面塌陷、沙塵暴等等,每年都要在全國和局部地區發生,造成大范 凡危害動植物的各類事件通稱之為災害。縱觀人類的歷史可以看出,災害的發生原因主要有二個:一是自然變異,二是人為影響。因此,通常把以自然變異為主因的災害稱之為自然災害,如地震、風暴,海嘯;將以人為影響為主因的災害稱之為人為災害,如人為引起的火災、交通事故和酸雨等。
天災形成的過程有長有短,有緩有急。有些自然災害,當致災因素的變化超過一定強度時,就會在幾天、幾小時甚至幾分、幾秒鐘內表現為災害行為,像火山爆發,地震、洪水、颶風、風暴潮、冰雹等,這類災害稱為突發性自然災害。旱災、農作物和森林的病、蟲、草害等,雖然一般要在幾個月的時間內成災,但災害的形成和結束仍然比較快速、明顯,所以也把它們列入突發性自然災害。另外還有一些自然災害是在致災因素長期發展的情況下,逐漸顯現成災的,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環境惡化等,這類災害通常要幾年或更長時間的發展,則稱之為緩發性自然災害,許多天災,特別是等級高、強度大的自然災害發生以後,常常誘發出一連串的其他災害接連發生,這種現象叫災害鏈。災害鏈中最早發生的起作用的災害稱為原生災害;而由原生災害所誘導出來的災害則稱為次生災害。自然災害發生之後,破壞了人類生存的和諧條件,由此還可以導生出一系列其它災害,這些災害泛稱為衍生災害。如大旱之後,地表與淺部淡水極度匱乏,迫使人們飲用深層含氟量較高的地下水,從而導致了氟病,這些都稱為衍生災害。
當然,災害的過程往往是很複雜的,有時候一種災害可由幾種災因引起,或者一種災害因會同時引起好幾種不同的災害。這時,災害類型的確定就要根據起主導作用的災因和其主要表現形式而定。
[編輯本段]自然災害的特徵
突然、是不可預測的。自然災害通常是劇烈的,其破壞力極大。持續時間有長有短。災難包括了很多因素,它們會引起受傷和死亡,巨大的財產損失以及相當程度的混亂。一次災難事件持續時間越長,受害者受到的威脅就越大,事件的影響也就越大。另一個影響災難程度的主要特徵,是人們是否獲得了足夠的預警。
自然災害有許多重要的特徵,它們突然、有力,無法控制,引起破壞和混亂,通常很短暫,有最低點,有時可以預報。

自然災害的影響

1、氣象災害

災難影響行為和精神健康的方式有多種:
⑴災難會帶來實質性的創傷和精神障礙;
⑵絕大多數的痛苦在災後一兩年內消失,人們能夠自我調整;
⑶由災難引起的慢性精神障礙非常少見;
⑷有些災難的整體影響可能是正面的,因為它可能會增加社會的凝聚力;
⑸災難擾亂了組織、家庭以及個體生活。
自然災害會引起壓力、焦慮、壓抑以及其它情緒和知覺問題。影響的時間以及為什麼有些人不能儘快適應仍然是未知數。在洪水、龍捲風、颶風以及其它自然災害過後,受害者表現出惡念、焦慮、壓抑和其它情緒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持續一年。
一種極度的災難的持續效果,稱為創傷後應激障礙,即經歷了創傷以後,持續的、不必要的、無法控制的無關事件的念頭,強烈的避免提及事件的願望,睡眠障礙,社會退縮以及強烈警覺的焦慮障礙。
[編輯本段]中國的自然災害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種類最多的國家,其中對我國影響最大的自然災害有七大類。
 氣象災害有20餘種,主要有以下種類:

天災天災暴雨
(1)暴雨:山洪暴發、河水泛濫、城市積水;
(2)雨澇:內澇、漬水;
(3)乾旱:農業、林業、草原的旱災,工業、城市、農村缺水;
(4)乾熱風:乾旱風、焚風;
(5)高溫、熱浪:酷暑高溫、人體疾病、灼傷、作物逼熟
(6)熱帶氣鏇:狂風、暴雨、洪水;
(7)冷害:由於強降溫和氣溫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樹受害;
天災天災冰雹
(8)凍害:霜凍,作物、牲畜凍害,水管、油管凍壞;
(9)凍雨:電線、樹枝、路面結冰;
(10)結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凍,雨雪後路面結冰;
(11)雪害:暴風雪、積雪;
(12)雹害:毀壞莊稼、破壞房屋;
(13)風害:倒樹、倒房、翻車、翻船;
天災天災龍捲風
(14)龍捲風:局部毀壞性災害;
(15)雷電:雷擊傷亡;
(16)連陰雨(淫雨):對作物生長發育不利、糧食霉變等;
(17)濃霧:人體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風切變:(飛機)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2、海洋災害

 一、地質災害

自然變異和人為的作用都可能導致地質環境或地質體發生變化,當這種變化達到一定程度時,所產生的諸如滑坡、土石流、地面下降、地面塌陷、岩石膨脹、沙土液化土地凍融、土壤鹽漬化、土地沙漠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後果,會給人類和社會造成危害。將這種現象稱為地質危害。地質危害也包括派生的災害。
(一)土石流。土石流是在山區溝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的特殊洪流。
土石流的形成: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陡峻的便於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豐富的鬆散物質;短時間內有大量的水源
土石流按期物質成分可分為三類: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徑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叫土石流;以粘性土為主,含少量粘粒、石塊、粘度大,成稠泥狀的叫土石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叫水石流
土石流的危害:對居民點的危害;對公路、鐵路的危害;對水利、水電工程的危害;對礦山的危害;
(二)滑坡。滑坡上的岩石山體由於種種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地向下滑動的現象叫滑坡。俗稱“走山”“跨山”“土溜”等。
滑坡的條件:斜坡岩、土只有被各種構造面切割分離成部連續狀態時,才可能具備向下滑動的條件。
滑坡的活動強度:主要與滑坡的規模、滑坡速度、滑坡距離及其蓄積的位能和產生的動能有關。
滑坡的活動時間:主要與誘發滑坡的各種外界因素有關,如地震、降雨、凍融、海嘯、風暴潮及人類活動等。
(三)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體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脫離母體崩落、滾動、堆積在坡腳(或溝岩)的地質現象。
按崩塌體物質的組成,崩塌可分為土甭和岩崩兩大類。
崩塌的活動時間:崩塌一般發生在暴雨及較長時間連續降雨過程中或稍後一段時間;強烈地過程中;開挖坡腳過程中之中或稍後一段時間;水庫蓄水初期及河流洪峰期;強烈的機械振動及大爆破之後。
崩塌的地域性:西南地區為我國崩塌分布的主要地區。
(四)地面下沉。地面下沉是由於長期乾旱,使地下水位降低,加之過量開採地下水等導致的地殼變形現象。
(五)地震。地震是一種破壞力極大的自然災害。除了地震直接引起的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之外,還會引起火災、水災、爆炸、滑坡、土石流、毒氣蔓延、瘟疫等次生災害。

二、洪澇及其它災害

(一)雨澇。雨澇是指大範圍的暴雨或特大暴雨所造成的山洪暴發,江河水位陡漲,洪水泛濫,致使農田、房舍、人畜及交通設施等遭到淹沒的洪澇災害,以及低地積水難排,造成作物減產失收的漬澇災害。
(二)洪水。洪水災害是指水流脫離水道或人工的限制並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現象。
(三)凌汛災害。凌汛災害是因冰凌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江河水位明顯上漲並引起災害的現象。
(四)地震災害。地震水災是指因地震而誘發的滑坡堵塞河流或震垮堤壩造成的洪水災害。

三、大風災害

。風力達到足以危害人們的生產活動、經濟建設和日常生活的風,成為大風。

大風的危害:危害性大風主要指颱風、寒潮大風、雷暴大風、龍捲風。
根據大風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可歸納為機械損傷、風蝕、生理危害、影響農牧業生產活動等幾個方面。颱風在大風危害中的破壞力最為突出。

四、熱帶氣鏇災害

。熱帶氣鏇是一種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海洋上的氣鏇性渦鏇。

強烈的熱帶氣鏇伴有狂風、鮑魚、巨浪、風暴潮,活動範圍很廣,具有很強的破壞力,是一種重要的災害性天氣系統。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受熱帶氣鏇嚴重影響的國家之一。

五、冰雹災害

冰雹是從發展強盛的積雨雲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塊或冰球。據冰雹大小及其破壞程度,可江寶還分為輕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級。我國是世界上雹災較多的國家之一。

 六、海洋災害

(一)風暴潮。來自高緯地帶的冷空氣與來自海上的熱帶氣鏇通過互動影響,使沿海大風與巨浪接連發生,因此形成風暴潮。西太平洋是生產風暴潮最多的地區。
風暴潮的類型:颱風型;冷高壓配合黃、渤海氣鏇型;橫向冷高壓型;強孤立黃、渤海氣鏇型;強蒙古低壓型;
風暴潮災害的空間分布。我國的風暴潮遍及沿海各地,但主要集中的地段從北到南是:萊州灣;江蘇小洋河口至浙江的德海門;溫州、台州、沙埕至閩江口;廣東汕頭至珠江口;雷州半島東岸及海南島東北部沿海。
(二)災害性海浪。在海上引起災害的海浪叫災害性海浪。
災害性海浪的形成:由颱風、溫帶氣鏇、寒潮等天氣系統引起並在強風作用下形成的。
災害性海浪按天氣系統類型:冷高壓型(也稱寒潮型);颱風型;氣鏇型;冷高壓與氣鏇配合型。
(三)海冰。海冰是有害水凍結而成的,也包括流入海洋的河冰和冰山等。海冰是極地海域和某些高緯度區域是突出的海洋災害之一。
海冰造成的災害。推倒海上石油平台,破壞海洋工程設施、航道設施,或撞壞船舶造成重大海難;阻礙船舶航行,損壞螺鏇槳或船體,並實施其失去航行能力。海冰封鎖港灣,使港口不能正常運作或大量增加使用破冰船破冰引航的費用;使漁業休漁期過長和破壞還是養殖設施、場地等,造成經濟損失。
海冰災害主要出現特點:我國冬季易於結凍的渤海、黃海北部和遼東半島沿海海域,以及山東半島部分海灣。
(四)海嘯。海嘯主要是太平洋沿岸國家遭受的由於猛烈的地震所引起的海洋災害。
海嘯形成的條件:引起海嘯的海底地震震源較淺,一般要小於20公里至50公里;震級一般在芮氏規模的6.5以上;必須有海底的大面積垂直運動;發生海底地震的海區要有一定的水深,尤其是橫跨大洋的大海嘯,一般水深都在1000米以上。
海嘯的危害:海嘯在濱海區域的表現形式是海水陡漲,驟然形成向岸行進的“水牆”,並伴隨著隆隆巨響,瞬時侵入濱海陸地,吞沒良田和城鎮、村莊,然後還海水又驟然退去,或先退後漲,有時反覆多次,對人類造成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
(五)赤潮。赤潮的概念:赤潮是因海水中一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在一定地環境條件下突發性的增值,引起一定範圍內在一段時間中的海水變色現象。
赤潮的危害:引起海洋異變,局部中斷海洋食物鏈,威脅海洋生物的生存;有些赤潮生物的體外排泄或死亡後分解的粘液,翻蓋海洋動物濾食和呼吸,從而使其窒息死亡。或赤潮生物所含毒素被海洋動物攝食後造成魚、蝦、貝類等中毒死亡。有的還會使脊椎動物和人類在食用後中毒死亡;在以下幾節中,我們將對幾種常見的,危害面積大的自然災害進行介紹,同時介紹一些防災救災的措施。

七、其它災害

除了地震、洪水、颱風、瘟疫等災害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乃至威脅我們的生命以外,我們對雷電、大霧、冰雹等其他災害也要不斷提高防範意識,加強防範能力。
雷電
(一)雷電的形成
伴有雷聲和閃電現象的天氣,氣象上成為雷暴。雷暴天氣時,當雲層與地面之間的電位差達到一定強度時,就會發生放電想像,閃電擊到地面或擊中某些物體就造成雷擊。據研究,雷擊的電流強度通常可達幾萬安培,溫度可達攝氏兩萬度,如此強大的電流和高溫,其危害程度可想而知。
(二)預防雷擊的措施
1、在雷雨天,人應儘量留在室內,不要外出,關閉門窗,防止球行閃電穿堂入室。
2、儘量不要靠近門窗、爐子、暖氣爐等金屬的部位,也不要赤腳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腳下最好墊有不導電的物品坐在目椅子上等。
3、不要在河裡游泳或划船,以方雷電通過水介擊中人體。
4、在野外遇雷雨時,儘快找一低洼或溝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樹、高塔、電線桿下避雨。
5、一旦有人遭到雷擊,應及時進行搶救,救護方法同觸電急救相同,及時作人工呼吸和體外心臟按摩等,同時急送醫院。
防濃霧
在近低層空氣中懸浮大量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人的視線模糊不清,當事人的水平能間距離下降到1000米以下時,就稱霧。霧有等級之分,能間距離小於1000米大於500米時稱為輕霧;能見距離不足500米時稱為大霧;能見距離不足200米時稱為濃霧。
霧災的防護措施:
1、儘量不要外出,必須外出時,要戴上口罩,防止吸入有毒氣體。
2、儘量少在霧中活動,不要在霧中鍛鍊身體。
3、行人穿越馬路要當心,應看清來往車輛。
4、駕駛車輛和汽車要減速慢行,聽從交警指揮,乘車(船)不要爭先恐後,遇渡輪停航時,不要擁擠在渡口處。
冰雹
(一)冰雹的概念
冰雹是從發展強盛的積雨雲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塊或冰球。
(二)冰雹的危害
根據冰雹大小及其破壞程度,可將雹害分為輕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級。冰雹對農作物的危害相當大,我國是世界上雹災較多地的國家之一。
(三)我國冰雹的地理分布特點
1、多雹區:
青藏高原多雹區、北方多雹區、南方多雹區。
2、少雹區:
我國的少雹區主要分布在大平原、大沙漠、大盆地。
3、冰雹的時間分布特徵:
我國降雹集中的季節主要是春夏季早秋時期。
根據各地降雹季節的變化特徵,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春季多雹型、夏季多雹型、春末夏初多雹型、雙峰型。
降雹日變化主要有幾種類型:午後多雹型;夜雹型;中午多雹型;多峰型等。
(四)冰雹的強度特徵
降雹範圍大小,冰雹的大小及重量,降雹持續時間及堆積厚度。
(五)冰雹的預測和防禦
1、冰雹是比較難以預報的災害性天氣,氣象台以天氣雷達、氣象衛星監測和天氣圖等大量實時氣象信息對冰雹天氣進行追蹤和外推預報。民間也有許多預報經驗,如“旱年多冰雹”“春季多陡風,夏季多冰雹”“烏雲寶塔形,下邊泛紅雲,冰雹到眼前”等,總結起來預測的方法有六點:
(1)感冷熱;(2)辨風向“不刮東風不天潮,不刮南風不下雹”;(3)看雲色;(4)聽雷聲;(5)識閃電;(6)觀物象。
2、冰雹的防禦:
(1)避雹;(2)防雹;(3)抗雹;(4)消雹
避雹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而後三項則需要專門的部門和人員來進行,如今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工消雹已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3、冰雹來時的應對:
(1)得知有關冰雹的天氣預報,應將人畜及室外的物品都轉移到安全地帶。
(2)冰雹來時儘量不要外出,不得已要出門時,應注意保護頭、面部。
(3)若冰雹來時你正在室外,應馬上尋找可以躲避的地方,最好是堅固的建築物。
(4)若你正在駕駛汽車,或在車內,應立即將車停在可以躲避的地方,切不可貿然前行以免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5)有時,冰雹會伴有狂風暴雨,需特別注意預防及躲避。
[編輯本段]自然災害及疫病
自然災害破壞了人與其生活環境間的生態平衡,形成了傳染病易於流行的條件,因而,控制傳染病便成為抗災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自然災害後,隨著舊的生態平衡的破壞和新的平衡的建立,災害條件所引起的傳染病流行條件的改變還將存在一個時期,這種災害的“後效應”使災害條件下的傳染病控制與其他的抗災工作不同的一個重要特徵。當自然災害的直接後果被基本消除之後,消除其“後效應”將成為工作的重點,而且這種工作實際上將成為災害條件下傳染病控制的主要工作。
對於不同類型的自然災害,傳染病控制工作也具有不同的特徵。在這個意義上,可將災害劃分為突發性災害,包括水災,地震、火山噴發、海嘯、颱風等在短時期內造成重大損害的自然災害;漸進性災害,包括旱災和現在已罕見的蟲災引起的饑荒等。後一類災害由於沒有對人類基本生活條件形成突然衝擊,傳染病防治工作可以更未有組織的展開。
一、自然災害對傳染病流行機制的影響(1)飲用水供應系統被破壞絕大多數的自然災害都可能造成飲用水供應系統的破壞,這將使災害發生後首當其衝的問題,常在災害後早期引起大規模的腸道傳染病的爆發和流行。
在水災發生時,原來安全的飲用水源被淹沒、被破壞或被淤塞,人們被迫利用地表水最為飲用水源。這些水往往被上游的人畜排泄物、人畜屍體以及被破壞的建築中的污物所污染,特別是在低洼內澇地區,災民被洪水較長時間的圍困,更已引起水源性疾病的暴發流行。孟加拉國水災時曾因此造成大量的人群死亡。
在地震時,建築物的破壞也會涉及供水系統,使居民的正常供水中斷,這對於城市居民的影響較為嚴重,而且由於管道的破壞,殘存的水源極易遭到污染。海嘯與風災也可能造成這種情況
災害時,由於許多飲用水源枯竭,造成飲用水源集中。在一些易於受災的缺水地區,居民往往需要到很遠的地方去取的飲用水。一旦這些水源受到污染,將會造成疾病的暴發流行。如四川巴塘曾因旱災而發生過極為嚴重的細菌性痢疾流行。
在一些低洼鹽鹼地區,水旱災害還會造成地下水位的改變,從而影響飲用水中的含鹽量和PH值。當水中的PH值與含鹽量升高時,有利於霍亂弧菌的增殖,因而在一些霍亂疫區,常會因水旱災害而造成霍亂的再發,並且能延長較長時間。
(二)食物短缺
儘管向災區輸送食物已成為救災的第一任務,但當規模較大,涉及地域廣闊的自然災害發生時,局部的食物仍然難以完全避免。加之基本生活條件的破壞,人們被迫在惡劣條件下儲存食品,很容易造成食品的霉變和腐敗,從而造成食物中毒以及食源性腸道傳染病流行。
水災常伴隨陰雨天氣,這時的糧食極易霉變。最近發生的中國南方數省的一次大規模水災過程中,就曾發生多起霉變中毒事件。當災害發生在天氣炎熱的季節時,食物的腐敗變質極易發生。由於醃製食品較易保存,在大規模災害期間副食品供應中斷時,醃製食品往往成為居民僅有的副食,而這也為嗜鹽菌中毒提供了條件。
食物短缺還會造成人們的身體素質普遍下降,從而使各種疾病易於發生和流行。
(三)燃料短缺
在大規模的自然災害中,燃料短缺也是常見的現象,在被洪水圍困的災民中更是如此。
燃料短缺首先是迫使災民和生水,進食生冷食物,從而導致腸道污染病的發生與蔓延。
在嚴重的自然災害後短期內難以恢復燃料供應時,燃料短缺可能造成居民個人衛生水平的下降。特別是進入冬季,人群仍然處於居住擁擠狀態,可能導致體表寄生蟲的孳生和蔓延,從而導致一些本來已處於控制狀態的傳染病(如流行性斑疹、傷寒等)重新流行。
(四)水體污染
洪水往往造成水體的污染,造成一些經水傳播的傳染病大規模流行,如血吸蟲病,鉤端螺鏇體病等。但洪水對於水體污染的作用是兩方面的。在大規模的洪水災害中,特別是在行期間,由於洪水的稀釋作用,這類疾病的發病並無明顯上升的跡象,但是,當洪水開始回落,在內澇區域留下許多小的水體,如果這些小的水體遭到污染,則極易造成這類疾病的爆發和流行。
(五)居住條件被破壞
水災、地震、火山噴發和海嘯等,都會對居住條件造成大規模的破壞。在開始階段,人們被迫露宿,然後可能在簡陋的棚屋中居住相當長的時間,造成人口集中和居住擁擠。唐山地震時,在唐山、天津等大城市中,簡易棚屋綿延數十里,最長時間的居住到一年以上。即使遷回原居之後,由於大量的房屋被破壞,部分居住擁擠狀態仍將持續很長時間。
露宿使人們易於受到吸血節肢動物的襲擊。在這一階段,蟲媒傳染病的發病率可能會增加,如瘧疾、乙型腦炎和流行性出血熱等;人口居住的擁擠狀態,有利於一些通過人與人之間密切接觸傳播的疾病流行,如肝炎、紅眼病等。如果這種狀態持續到冬季,則呼吸道傳染病將成為嚴重問題,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
(六)人口遷徙
自然災害往往造成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唐山地震時,傷員運送直達位於我國西南腹地的成都重慶。在城市重建期間,以投親靠友的形式疏散出來的人口,幾乎遍布整箇中國。而今現在的經濟條件下,災區居民外出並從事勞務活動,幾乎成了生產自救活動中最重要的形式。
人口的大規模遷徙,首先是給一些地方病的蔓延造成了條件,並使一些疾病大流行,如中世紀的黑死病,中國雲南歷史上最近一次鼠疫大流行,就是從人口流動開始的。
人口流動造成了兩個方面的問題。其一當災區的人口外流時,可能將災區的地方性疾病傳播到為受災的地區。更重要的是,當災區開始重建,人口陸續還鄉時,又會將各地的地方性傳染病帶回災區。如果受災地區具備疾病流行的條件,就有可能造成新的地方病區。
人口流動到來的第二個重大問題,是它干擾了一些主要依靠免疫來控制疾病的人群的免疫狀態,造成局部無免疫人群,從而為這些疾病的流行創造了條件。
在我國,計畫免疫已開展相當廣泛,脊髓灰質炎、麻疹的控制已大見成效;傷寒、結核病和甲、B型肝炎的發病率已開始下降。由於災害的干擾,使計畫免疫工作難以正常進行,人群流動使部分兒童漏種疫苗,這種情況均有可能使這類疾病的發病率升高。
一些在兒童和青年中多發的疾病,人群的自然免疫狀態的疾病的流行中起著重要作用。無論是災區的人口外流,還是災區重建時人口還鄉,都會使一些無免疫人口暴露在一個低水平自然流行的人群之中,從而造成這些疾病的發病率上升。
二、自然災害對傳染病生物媒介的影響
許多傳染病並不只是在人群間碾轉傳播,除了人之外還有其他的生物宿主。一些疾病必須通過生物媒介進行傳播。災害條件破壞了人類、宿主動物、生物媒介以及疾病的病原體之間舊有的生態平衡,並將在新的基礎上建立新的生態平衡,因此,災害對這些疾病的影響將更加久遠。
(一)蠅類
蠅類是腸道傳染病的重要傳播媒介,他的孳生與增殖,主要由人類生活環境的不衛生狀況來決定。大的自然災害總是會對人類生活環境的衛生條件造成重大破壞,蠅類的孳生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地震過後,房倒屋塌。死亡的人和動物的屍體被掩埋在廢墟下,還有大量的事物及其他有機物質,在溫度的氣候條件下,這些有機成分會很快腐敗,為蠅類提供了易孳生的條件。因而,向唐山地震那樣大的地震破壞,常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出現數量驚人的成蠅,對災區居民構成嚴重威脅。
洪水退後,溺死的動物屍體,以及各種有機廢物將大量地在村莊舊址上沉寂下來,如不能及時消除,也會造成大量的蠅類滋生。
即使在旱災情況下,由於水的缺乏,也會存在一些不衛生的條件,而有利於蠅類的滋生。因此,在災後重建的最初階段,消滅蠅類將使傳染病控制工作中的重要任務。
(二)蚊類
在傳播疾病的吸血節肢動物中,蚊類的最主要的,與災害的關係也最為密切。在我國常見的災害條件下,瘧疾和乙型腦炎對災區居民的威脅最為嚴重。
蚊的孳生需要小型靜止的水體。因而,在大的洪災中,行洪期間蚊密度的增長往往並不明顯。但在水退後,在內澇地區的低洼處往往留有大量的小片積水地區,雜草叢生,成為蚊類最佳繁殖場所。此時如有傳染源存在,就會使該地區的發病率迅速升高。
旱災可使一些河水斷流,湖沼乾涸,而這些河流與湖泊中殘留的小水窪,也會成為蚊類的良好孳生場所。
在造成建築物大量破壞的災害如地震與風災中,可能同時造成貯水建築和管道的破壞。自來水的漫溢,特別是生活污水在地面上的滯留,也會成為蚊類大量孳生的環境。
災害不僅會造成蚊類密度升高,還造成蚊類侵襲人類的機會增加。被洪水圍困的居民,由於房屋破壞而被迫露宿的居民,往往缺乏抵禦蚊類侵襲的有效手段,這也是造成由蚊類傳播的疾病發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三)其他吸血類節肢動物在災害條件下,主要表現為洗雪節肢動物侵襲人類的機會增加,蚊類有時會機械的傳播一些少見的傳染病如炭疽等。人類在野草較多,腐殖質豐富的地方露宿時,容易遭到恙蟎、革蟎等的侵襲,在存在恙蟲病和流行性出血熱的地區,這種對人類的威脅大量增加。發生在森林地區的災害如森林火災迫使人類在靠近灌木叢的地區居住時,會使蜱類叮咬的機會增加,並可能導致一系列的疾病如森林腦炎、萊姆病和斑點熱等的流行。
(四)寄生蟲類
在我國,現存的血吸蟲病的分布多處於一些易於受到洪澇災害的區域,而釘螺的分布,則受到洪水極大的影響。
在平時,釘螺的分布隨著水流的沖刷與淺灘的形成而不斷變化。洪水條件下,有可能將釘螺帶到遠離其原來孳生的地區,並在新的適宜環境中定居下來。因而,洪澇災害常常會使血吸蟲病的分布區域明顯擴大。
(五)家畜
家畜是許多傳染病的重要宿主,例如豬和狗是鉤端螺鏇體病的宿主,豬和馬是乙型腦炎的宿主,牛市血吸蟲病的宿主。當洪水災害發生時,大量的災民和家畜往往被洪水圍困在其為狹小的地區。造成房屋大量破壞的自然還海,也會導致人與家畜之間的關係異常密切。這種環境,會使人與動物共患的傳染病易於傳播。
(六)家棲及野生鼠類
家棲的和野生的鼠類是最為重要的疾病宿主,其分布與密度受到自然災害的明顯影響。
大多數與疾病有關的鼠類,在地下穴居生活,他們的泅水能力並不十分強。因而,當較大規模的水災發生時,會使鼠類的數量減少,然而,部分鼠類可能利用漂浮物逃生,集中到災民居住的地勢較高的地點,從而在局部地區形成異常的高密度。在這種條件下,由於人與鼠類間的接觸一場密切,便有可能造成疾病的流行。
由於的書類繁殖能力極強,在被洪水破壞的村莊和農田中通常遺留下可為鼠類利用的豐富的食物,因而在洪水退後,鼠類密度可能迅速回升,在其後一段時間內,會出現極高的種群密度,從而鼠類促使間疾病流行,並危及人類。
乾旱可能使一些湖沼地區乾涸,成為雜草叢生的低地。這種地區為野生鼠類提供了優越的生活環境,使其數量高度增長。曾有報導說這種條件引起了人群流行性出血熱的流行。
地震等自然災害造成大量的房屋破壞,一些原來鼠類不易侵入的房屋被損壞,廢墟中遺留下大量的食物使得家棲的鼠類獲得了大量繁殖的條件。當災後重建開始,居民陸續遷回原有的住房時,鼠患可能成為重大問題,由家鼠傳播的疾病的發病率也可能上升。
三、自然災害之後傳染病的發展趨勢
由於自然災害對傳染病發病機制的影響,在自然災害之後,傳播病的發病可能呈現一種階段性的特點。
在突發性自然災害發生時,首當其衝的是飲用水和食品的來源遭到破壞,因此,腸道傳染病將是在後早期的主要威脅。特別是水源污染和食物中毒,往往累計大量的人口,應是災後早期疾病控制的重點。
房屋的破壞使大量人口露天居住,容易受到吸血節肢動物的侵襲。但由於節肢動物的侵襲。但由於節肢動物的數量和傳染源數量需要有一個積累過程,因此,沖沒傳染病的發生通常略晚,並可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人口的過度集中,使通過密切接觸的傳染病發病率上升。如果災害的規模較大,災區人口需要在檢疫條件下生活較長的時間,當寒冷季節來臨時,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病率也將隨之上升。
人口遷徙可能造成兩個發病高峰。第一個高峰由人口外流引起,但由於病人散布在廣泛的非受災地區之內,這個發病高峰往往難以察覺,不能得到相應的重視。當災區重建開始,外流的災區人口重返故鄉時,將出現第二個發病高峰,並往往以兒童中的發病率為特徵。
最後,災後實際上是一個生態平衡重建的過程,這一時期可能要持續二三年甚至更長一些時間,在這個期間內,人與動物共患的傳染病,通過生物媒介傳播的傳染病,都可能呈現出與正常時間不同的發病特徵,並可能具有較高的發病率。
四、自然災害之後的傳染病防治政策
鑒於自然災害對傳染病發病的上述影響,自然災害後的傳染病防治工作,應有與正常時期不同的特徵,且防治的組織領導應是政府有關部門。根據災害時期傳染病的發病特徵,可將傳染病控制工作劃分為四個時期。
(一)災害前期
我國是一個大國,一些地區為自然災害的易發地區。因此,在災害發生前,應有所準備,其中包括傳染病防治工作。
1、基本資料的積累。為災害時期制定科學的防治對策,應注重平時的基本資料的積累,包括人口資料、健康資料、傳染病發病資料、主要的地方病分布資料以及主要的動物宿主與媒介的分布資料等。
2、傳染病控制預案的制訂。在一些易於受災的地區、如地震活躍區,大江大河下游的低洼地區以及分洪區等,都應有災害時期的緊急處置預案,其中也應包括傳染病控制預案。預案應根據每個易受災地區的具體情況,確定不同時期的防病重點。可供派入災區的機動隊伍的配置,以及急需的防病物資、器材的儲備地點與調配方案等,也應在預防中加以考慮。
由於自然災害的突發性,不可能針對每一個可能受災的地區制訂預案,應根據一些典型地區制定出較為詳細的預案,以作示範之用。
3、機動防疫隊準備。由於自然災害的重點衝擊,災區內往往沒有足夠的衛生防疫和醫療力量以應對已發生的緊急情況。在突發性的災害面前,已有的防疫隊伍也往往陷於暫時的混亂與癱瘓狀態。因此,當重大的自然自然災害發生後,必須要派遣機動防疫隊伍進入災區支援疾病控制工作。
4、針對一些易受災地區,應定期對這些機動隊伍的人員進行訓練,使其對主要機動方向的衛生和疾病情況,進入災區後可能遇到的問題有所了解。在人員變動時,這些機動隊伍的人員也應及時得到補充和調整,使其隨時處於能夠應付突發事件的狀態。
(二)災害衝擊期
在大規模的自然災害突然襲擊的時候,實際上不可能展開有效的疾病防治工作。但在這一時期內,以緊急救護為目的派入災區的醫療隊,就應當配備足夠數量的飲水消毒之地和預防與處理腸道傳染病的藥物,並注意發生大規模傳染病的徵兆,做出適當處理,以控制最初的疾病暴發流行。
(三)災害後期
當災區居民脫離險境,在安全的地點暫時居住下來時,就應系統地進行疾病防治工作:
1、重建民眾性疾病監測系統。
由於重大自然災害的衝擊,抗災工作的繁重以及人員的流動,平時建立起來的疾病監測和報告系統在災後的初期常常處於癱瘓狀態。因而,衛生管理部門及機動防疫隊伍所要進行的第一項工作,應是對其進行整頓,並根據災民聚居的情況重新建立疫情報告系統,以便及時發現疫情並予以正確處理。監測的內容不僅應包括法定報告的傳染病,還應包括人口的暫時居住和流動情況,主要疾病的發生情況,以及居民臨時住的及其附近的齧齒動物和媒介生物的數量。
2、重建安全飲水系統。
由於引水系統的破壞對人群構成的威脅最為嚴重,應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首先恢復並保障安全的飲用水供應。
3、大力開展衛生運動。
改善災後臨時住地的衛生條件,是減少疾病發生的重要環節。因此,當居民基本上脫離險境,到達安全地點後,就應組織居民不斷地改善住地的衛生條件,消除垃圾污物,定期噴灑殺蟲劑以降低蚊、蠅密度,必要時進行滅鼠工作。
在災害過後開始重建時,也應在遷回原來的住地之前首先改善原住地的衛生條件。
4、防止吸血昆蟲的侵襲。
在居民被迫露宿的條件下,不可能將吸血昆蟲的密度降至安全水平。因此,預防蟲媒傳染病的主要手段是防止昆蟲叮咬。可使用一切可能的辦法,保護人群少受蚊蟲等吸血昆蟲的叮咬。如利用具有天然驅蟲效果的植物熏殺和驅除蚊蟲,並應儘可能地向災區調入蚊帳和驅蚊劑等物資。
5、及時發現和處理傳染源
在重大自然災害的條件下,人口居住擁擠,人畜混雜等現象往往難於在短期內得到改善。因此,發現病人,及時正確的隔離與處理是降低傳染病的基本手段。
有一些疾病,人類是唯一的傳染源,如肝炎,瘧疾等。因此,在災區居民中應特別注意及時發現這類病人,並將其轉送到具有隔離條件的醫療單位進行治療。
另外,還有許多疾病不僅可發生在人類身上,動物也會成為這些疾病的重要傳染源。因此,應注意對災區的豬、牛、馬、犬等家畜和家養動物進行檢查,及時發現鉤端螺鏇體、血吸蟲病及乙型腦炎感染情況,並對成為傳染源的動物及時進行處理。
6、對外流的人群進行檢診。
火災發生後,會有大量的人群以從事勞務活動或探親訪友等形式離開災區。因此,在災區周圍的地區,特別是大中城市,應特別加強對來自災區的人口進行檢診,以便及時發現傳染病的流行徵兆。在一些地方性疾病的地區,還應對這些外來人口進行免疫預防,以避免某些地方性傳染病的暴發流行。
(四)後效應期
當受災人群遷回原來住地,開始在後重建工作,災後的傳染病防治工作便進入針對災害後效應的階段。
1、對回鄉人群進行檢診與免疫。
在這個階段,流出災區的人口開始陸續回鄉,傳染病防治工作的重點應轉到防止在回鄉人群中出現第二個發病高峰。
外出從事勞務工作的人員,可能進入一些地方病疫區,並在那裡發生感染,有可能將疾病或疾病的宿主與媒介帶回到自己的家鄉。因此,應在回鄉人員中加強檢診,了解他們曾經到達過哪些地方病疫區(如鼠疫、布氏菌病、血吸蟲病等),並針對這些可能的情況進行檢查,如果發現患者應立即醫治。
在外地出生的嬰兒往往對家鄉的一些常見的疾病缺乏免疫力,因而應當加強對嬰兒和兒童的檢診,以便及時發現和治療他們的疾病。
由於對流動人口難以進行正常的計畫免疫工作,在這些人民眾往往會出現免疫空白,因此,對回鄉人群及時進行追加免疫,是防止疾病發病率升高的重要措施。
2、對災區的重建和對疾病重新進行調查
自然災害常能造成血吸蟲病、鉤端螺鏇體病、流行性出血熱等人與動物共患的傳染病污染區域擴大,並導致動物病的分布及流行強度的改變。因此,在災後重建時期內,應當對這些疾病的分布重新進行調查,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以防止其在重建過程中爆發流行。
對災區的家庭及個人而言,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飲用水的清潔,有條件的要遵照救災人員的指導,嚴格用藥品消毒,沒有條件的也要儘可能將水煮沸後在飲用,切不可因麻煩而隨便引用已被污染的水。
(2)注意食品衛生,切忌進食一些來源不明的食物,以免遭受更大的損害。
(3)配合救災人員做好滅蠅滅蚊滅鼠等工作,並以一切辦法防止蚊蟲叮咬。
(4)發現異常情況,如周圍有人生病、發燒、患上皮膚病等,要立即向救災人員或有關部門報告。
(5)儘可能避免多人同住一室,並儘可能避免與動物同宿,即使是自家的家禽家畜也不行。
(6)若非必要,在沒有相關人員組織、指導的情況下不要任意搬遷。外出人員也不可因關心親友安全而貿然進入災區。
災後自來水等供應水中斷,必須飲用地下水、消防用水等駐留水時,應注意確保飲用水安全。災後如自來水供應中斷應以飲用瓶裝水為優先考慮,或至指定地點取水煮沸後飲用
[編輯本段]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及歷年主題
國際減災十年是由原美國科學院院長弗蘭克·普雷斯博士於1984年7月在第八屆世界地震工程會議上提出的。此後這一計畫得到了聯合國和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聯合國分別在1987年12月11日透過的第42屆聯大169號決議、1988年12月20日透過的第43屆聯大203號決議,以及經濟及社會理事會1989年的99號決議中,都對開展國際減災十年的活動作了具體安排。1989年12月,第44屆聯大透過了經社理事會關於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報告,決定從1990年至1999年開展"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活動,規定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為"國際減少自然災害日"(InternationalDayforNaturalDisasterReduction)。1990年10月10日是第一個"國際減災十年"日,聯大還確認了"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國際行動綱領。2001年聯大決定繼續在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紀念國際減災日,並藉此在全球倡導減少自然災害的文化,包括災害防止、減輕和備戰。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國際行動綱領首先確定了行動的目的和目標。行動的目的是:透過一致的國際行動,特別是在開發中國家,減輕由地震、風災、海嘯、水災、土崩、火山爆發、森林大火、蚱蜢和蝗蟲、旱災和沙漠化以及其它自然災害所造成的人命財產損失和社會經濟的失調。其目標是:增進每一國家迅速有效地減輕自然災害的影響的能力,特別注意幫助有此需要的開發中國家設立預警系統和抗災結構;考慮到各國文化和經濟情況不同,制訂利用現有科技知識的適當方針和策略;鼓勵各種科學和工藝技術致力於填補知識方面的重點空白點;傳播、評價、預測與減輕自然災害的措施有關的現有技術資料和新技術資料;透過技術援助與技術轉讓、示範項目、教育和培訓等方案來發展評價、預測和減輕自然災害的措施,並評價這些方案和效力。
國際行動綱領要求所有國家的政府都要做到:擬訂國家減輕自然災害方案,特別是開發中國家,將之納入本國發展方案內;在"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期間參與一致的國際減輕自然災害行動,同有關的科技界合作,設立國家委員會;鼓勵本國地方行政當局採取適當步驟為實現"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宗旨作出貢獻;採取適當措施使公眾進一步認識減災的重要性,並透過教育、訓練和其它辦法,加強社區的備災能力;注意自然災害對保健工作的影響,特別是注意減輕醫院和保健中心易受損失的活動,以及注意自然災害對糧食儲存設施、避難所和其它社會經濟基礎設施的影響;鼓勵科學和技術機構、金融機構工業界基金會和其它有關的非政府組織,支持和充分參與國際社會,包括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擬訂和執行的各種減災方案和減災活動。
歷年主題
1991年減災、發展、環境——為了一個目標
1992年減輕自然災害與持續發展
1993年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要特別注意學校和醫院
1994年確定受災害威脅的地區和易受災害損失的地區——為了更加安全的21世紀
1995年婦女和兒童——預防的關鍵
1996年城市化與災害
1997年水:太多、太少——都會造成自然災害
1998年防災與媒體
1999年減災的效益——科學技術在災害防禦中保護了生命和財產安全
2000年防災、教育和青年——特別關注森林火災
2001年抵禦災害,減輕易損性
2002年山區減災與可持續發展
2003年面對災害,更加關注可持續發展
2004年總結今日經驗、減輕未來災害
2005年利用小額信貸和安全網路,提高抗災能力
2006年減災始於學院(DisasterRiskReductionBeginsatSchool)
2007年減災始於學院(DisasterRiskReductionBeginsatSchool)
2008年減少災害風險確保醫院安全(HospitalsSafefromDisasters)的損害或局部地區的毀滅性打擊。

自然災害的影響

1、氣象災害

災難影響行為和精神健康的方式有多種:
⑴災難會帶來實質性的創傷和精神障礙;
⑵絕大多數的痛苦在災後一兩年內消失,人們能夠自我調整;
⑶由災難引起的慢性精神障礙非常少見;
⑷有些災難的整體影響可能是正面的,因為它可能會增加社會的凝聚力;
⑸災難擾亂了組織、家庭以及個體生活。
自然災害會引起壓力、焦慮、壓抑以及其它情緒和知覺問題。影響的時間以及為什麼有些人不能儘快適應仍然是未知數。在洪水、龍捲風、颶風以及其它自然災害過後,受害者表現出惡念、焦慮、壓抑和其它情緒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持續一年。
一種極度的災難的持續效果,稱為創傷後應激障礙,即經歷了創傷以後,持續的、不必要的、無法控制的無關事件的念頭,強烈的避免提及事件的願望,睡眠障礙,社會退縮以及強烈警覺的焦慮障礙。
[編輯本段]中國的自然災害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種類最多的國家,其中對我國影響最大的自然災害有七大類。
 氣象災害有20餘種,主要有以下種類:

天災天災暴雨
(1)暴雨:山洪暴發、河水泛濫、城市積水;
(2)雨澇:內澇、漬水;
(3)乾旱:農業、林業、草原的旱災,工業、城市、農村缺水;
(4)乾熱風:乾旱風、焚風;
(5)高溫、熱浪:酷暑高溫、人體疾病、灼傷、作物逼熟;
(6)熱帶氣鏇:狂風、暴雨、洪水;
(7)冷害:由於強降溫和氣溫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樹受害;
天災天災冰雹
(8)凍害:霜凍,作物、牲畜凍害,水管、油管凍壞;
(9)凍雨:電線、樹枝、路面結冰;
(10)結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凍,雨雪後路面結冰;
(11)雪害:暴風雪、積雪;
(12)雹害:毀壞莊稼、破壞房屋;
(13)風害:倒樹、倒房、翻車、翻船;
天災天災龍捲風
(14)龍捲風:局部毀壞性災害;
(15)雷電:雷擊傷亡;
(16)連陰雨(淫雨):對作物生長發育不利、糧食霉變等;
(17)濃霧:人體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風切變:(飛機)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2、海洋災害

 一、地質災害

自然變異和人為的作用都可能導致地質環境或地質體發生變化,當這種變化達到一定程度時,所產生的諸如滑坡、土石流、地面下降、地面塌陷、岩石膨脹、沙土液化、土地凍融、土壤鹽漬化、土地沙漠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後果,會給人類和社會造成危害。將這種現象稱為地質危害。地質危害也包括派生的災害。
(一)土石流。土石流是在山區溝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的特殊洪流。
土石流的形成: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陡峻的便於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豐富的鬆散物質;短時間內有大量的水源。
土石流按期物質成分可分為三類: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徑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叫土石流;以粘性土為主,含少量粘粒、石塊、粘度大,成稠泥狀的叫土石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叫水石流。
土石流的危害:對居民點的危害;對公路、鐵路的危害;對水利、水電工程的危害;對礦山的危害;
(二)滑坡。滑坡上的岩石山體由於種種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地向下滑動的現象叫滑坡。俗稱“走山”“跨山”“土溜”等。
滑坡的條件:斜坡岩、土只有被各種構造面切割分離成部連續狀態時,才可能具備向下滑動的條件。
滑坡的活動強度:主要與滑坡的規模、滑坡速度、滑坡距離及其蓄積的位能和產生的動能有關。
滑坡的活動時間:主要與誘發滑坡的各種外界因素有關,如地震、降雨、凍融、海嘯、風暴潮及人類活動等。
(三)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體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脫離母體崩落、滾動、堆積在坡腳(或溝岩)的地質現象。
按崩塌體物質的組成,崩塌可分為土甭和岩崩兩大類。
崩塌的活動時間:崩塌一般發生在暴雨及較長時間連續降雨過程中或稍後一段時間;強烈地過程中;開挖坡腳過程中之中或稍後一段時間;水庫蓄水初期及河流洪峰期;強烈的機械振動及大爆破之後。
崩塌的地域性:西南地區為我國崩塌分布的主要地區。
(四)地面下沉。地面下沉是由於長期乾旱,使地下水位降低,加之過量開採地下水等導致的地殼變形現象。
(五)地震。地震是一種破壞力極大的自然災害。除了地震直接引起的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之外,還會引起火災、水災、爆炸、滑坡、土石流、毒氣蔓延、瘟疫等次生災害。

二、洪澇及其它災害

(一)雨澇。雨澇是指大範圍的暴雨或特大暴雨所造成的山洪暴發,江河水位陡漲,洪水泛濫,致使農田、房舍、人畜及交通設施等遭到淹沒的洪澇災害,以及低地積水難排,造成作物減產失收的漬澇災害。
(二)洪水。洪水災害是指水流脫離水道或人工的限制並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現象。
(三)凌汛災害。凌汛災害是因冰凌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江河水位明顯上漲並引起災害的現象。
(四)地震災害。地震水災是指因地震而誘發的滑坡堵塞河流或震垮堤壩造成的洪水災害。

三、大風災害

。風力達到足以危害人們的生產活動、經濟建設和日常生活的風,成為大風。

大風的危害:危害性大風主要指颱風、寒潮大風、雷暴大風、龍捲風。
根據大風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可歸納為機械損傷、風蝕、生理危害、影響農牧業生產活動等幾個方面。颱風在大風危害中的破壞力最為突出。

四、熱帶氣鏇災害

。熱帶氣鏇是一種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海洋上的氣鏇性渦鏇。

強烈的熱帶氣鏇伴有狂風、鮑魚、巨浪、風暴潮,活動範圍很廣,具有很強的破壞力,是一種重要的災害性天氣系統。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受熱帶氣鏇嚴重影響的國家之一。

五、冰雹災害

冰雹是從發展強盛的積雨雲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塊或冰球。據冰雹大小及其破壞程度,可江寶還分為輕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級。我國是世界上雹災較多的國家之一。

 六、海洋災害

(一)風暴潮。來自高緯地帶的冷空氣與來自海上的熱帶氣鏇通過互動影響,使沿海大風與巨浪接連發生,因此形成風暴潮。西太平洋是生產風暴潮最多的地區。
風暴潮的類型:颱風型;冷高壓配合黃、渤海氣鏇型;橫向冷高壓型;強孤立黃、渤海氣鏇型;強蒙古低壓型;
風暴潮災害的空間分布。我國的風暴潮遍及沿海各地,但主要集中的地段從北到南是:萊州灣;江蘇小洋河口至浙江的德海門;溫州、台州、沙埕至閩江口;廣東汕頭至珠江口;雷州半島東岸及海南島東北部沿海。
(二)災害性海浪。在海上引起災害的海浪叫災害性海浪。
災害性海浪的形成:由颱風、溫帶氣鏇、寒潮等天氣系統引起並在強風作用下形成的。
災害性海浪按天氣系統類型:冷高壓型(也稱寒潮型);颱風型;氣鏇型;冷高壓與氣鏇配合型。
(三)海冰。海冰是有害水凍結而成的,也包括流入海洋的河冰和冰山等。海冰是極地海域和某些高緯度區域是突出的海洋災害之一。
海冰造成的災害。推倒海上石油平台,破壞海洋工程設施、航道設施,或撞壞船舶造成重大海難;阻礙船舶航行,損壞螺鏇槳或船體,並實施其失去航行能力。海冰封鎖港灣,使港口不能正常運作或大量增加使用破冰船破冰引航的費用;使漁業休漁期過長和破壞還是養殖設施、場地等,造成經濟損失。
海冰災害主要出現特點:我國冬季易於結凍的渤海、黃海北部和遼東半島沿海海域,以及山東半島部分海灣。
(四)海嘯。海嘯主要是太平洋沿岸國家遭受的由於猛烈的地震所引起的海洋災害。
海嘯形成的條件:引起海嘯的海底地震震源較淺,一般要小於20公里至50公里;震級一般在芮氏規模的6.5以上;必須有海底的大面積垂直運動;發生海底地震的海區要有一定的水深,尤其是橫跨大洋的大海嘯,一般水深都在1000米以上。
海嘯的危害:海嘯在濱海區域的表現形式是海水陡漲,驟然形成向岸行進的“水牆”,並伴隨著隆隆巨響,瞬時侵入濱海陸地,吞沒良田和城鎮、村莊,然後還海水又驟然退去,或先退後漲,有時反覆多次,對人類造成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
(五)赤潮。赤潮的概念:赤潮是因海水中一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在一定地環境條件下突發性的增值,引起一定範圍內在一段時間中的海水變色現象。
赤潮的危害:引起海洋異變,局部中斷海洋食物鏈,威脅海洋生物的生存;有些赤潮生物的體外排泄或死亡後分解的粘液,翻蓋海洋動物濾食和呼吸,從而使其窒息死亡。或赤潮生物所含毒素被海洋動物攝食後造成魚、蝦、貝類等中毒死亡。有的還會使脊椎動物和人類在食用後中毒死亡;在以下幾節中,我們將對幾種常見的,危害面積大的自然災害進行介紹,同時介紹一些防災救災的措施。

七、其它災害

除了地震、洪水、颱風、瘟疫等災害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乃至威脅我們的生命以外,我們對雷電、大霧、冰雹等其他災害也要不斷提高防範意識,加強防範能力。
雷電
(一)雷電的形成
伴有雷聲和閃電現象的天氣,氣象上成為雷暴。雷暴天氣時,當雲層與地面之間的電位差達到一定強度時,就會發生放電想像,閃電擊到地面或擊中某些物體就造成雷擊。據研究,雷擊的電流強度通常可達幾萬安培,溫度可達攝氏兩萬度,如此強大的電流和高溫,其危害程度可想而知。
(二)預防雷擊的措施
1、在雷雨天,人應儘量留在室內,不要外出,關閉門窗,防止球行閃電穿堂入室。
2、儘量不要靠近門窗、爐子、暖氣爐等金屬的部位,也不要赤腳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腳下最好墊有不導電的物品坐在目椅子上等。
3、不要在河裡游泳或划船,以方雷電通過水介擊中人體。
4、在野外遇雷雨時,儘快找一低洼或溝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樹、高塔、電線桿下避雨。
5、一旦有人遭到雷擊,應及時進行搶救,救護方法同觸電急救相同,及時作人工呼吸和體外心臟按摩等,同時急送醫院。
防濃霧
在近低層空氣中懸浮大量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人的視線模糊不清,當事人的水平能間距離下降到1000米以下時,就稱霧。霧有等級之分,能間距離小於1000米大於500米時稱為輕霧;能見距離不足500米時稱為大霧;能見距離不足200米時稱為濃霧。
霧災的防護措施:
1、儘量不要外出,必須外出時,要戴上口罩,防止吸入有毒氣體。
2、儘量少在霧中活動,不要在霧中鍛鍊身體。
3、行人穿越馬路要當心,應看清來往車輛。
4、駕駛車輛和汽車要減速慢行,聽從交警指揮,乘車(船)不要爭先恐後,遇渡輪停航時,不要擁擠在渡口處。
冰雹
(一)冰雹的概念
冰雹是從發展強盛的積雨雲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塊或冰球。
(二)冰雹的危害
根據冰雹大小及其破壞程度,可將雹害分為輕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級。冰雹對農作物的危害相當大,我國是世界上雹災較多地的國家之一。
(三)我國冰雹的地理分布特點
1、多雹區:
青藏高原多雹區、北方多雹區、南方多雹區。
2、少雹區:
我國的少雹區主要分布在大平原、大沙漠、大盆地。
3、冰雹的時間分布特徵:
我國降雹集中的季節主要是春夏季早秋時期。
根據各地降雹季節的變化特徵,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春季多雹型、夏季多雹型、春末夏初多雹型、雙峰型。
降雹日變化主要有幾種類型:午後多雹型;夜雹型;中午多雹型;多峰型等。
(四)冰雹的強度特徵
降雹範圍大小,冰雹的大小及重量,降雹持續時間及堆積厚度。
(五)冰雹的預測和防禦
1、冰雹是比較難以預報的災害性天氣,氣象台以天氣雷達、氣象衛星監測和天氣圖等大量實時氣象信息對冰雹天氣進行追蹤和外推預報。民間也有許多預報經驗,如“旱年多冰雹”“春季多陡風,夏季多冰雹”“烏雲寶塔形,下邊泛紅雲,冰雹到眼前”等,總結起來預測的方法有六點:
(1)感冷熱;(2)辨風向“不刮東風不天潮,不刮南風不下雹”;(3)看雲色;(4)聽雷聲;(5)識閃電;(6)觀物象。
2、冰雹的防禦:
(1)避雹;(2)防雹;(3)抗雹;(4)消雹
避雹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而後三項則需要專門的部門和人員來進行,如今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工消雹已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3、冰雹來時的應對:
(1)得知有關冰雹的天氣預報,應將人畜及室外的物品都轉移到安全地帶。
(2)冰雹來時儘量不要外出,不得已要出門時,應注意保護頭、面部。
(3)若冰雹來時你正在室外,應馬上尋找可以躲避的地方,最好是堅固的建築物。
(4)若你正在駕駛汽車,或在車內,應立即將車停在可以躲避的地方,切不可貿然前行以免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5)有時,冰雹會伴有狂風暴雨,需特別注意預防及躲避。
[編輯本段]自然災害及疫病
自然災害破壞了人與其生活環境間的生態平衡,形成了傳染病易於流行的條件,因而,控制傳染病便成為抗災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自然災害後,隨著舊的生態平衡的破壞和新的平衡的建立,災害條件所引起的傳染病流行條件的改變還將存在一個時期,這種災害的“後效應”使災害條件下的傳染病控制與其他的抗災工作不同的一個重要特徵。當自然災害的直接後果被基本消除之後,消除其“後效應”將成為工作的重點,而且這種工作實際上將成為災害條件下傳染病控制的主要工作。
對於不同類型的自然災害,傳染病控制工作也具有不同的特徵。在這個意義上,可將災害劃分為突發性災害,包括水災,地震、火山噴發、海嘯、颱風等在短時期內造成重大損害的自然災害;漸進性災害,包括旱災和現在已罕見的蟲災引起的饑荒等。後一類災害由於沒有對人類基本生活條件形成突然衝擊,傳染病防治工作可以更未有組織的展開。
一、自然災害對傳染病流行機制的影響(1)飲用水供應系統被破壞絕大多數的自然災害都可能造成飲用水供應系統的破壞,這將使災害發生後首當其衝的問題,常在災害後早期引起大規模的腸道傳染病的爆發和流行。
在水災發生時,原來安全的飲用水源被淹沒、被破壞或被淤塞,人們被迫利用地表水最為飲用水源。這些水往往被上游的人畜排泄物、人畜屍體以及被破壞的建築中的污物所污染,特別是在低洼內澇地區,災民被洪水較長時間的圍困,更已引起水源性疾病的暴發流行。孟加拉國水災時曾因此造成大量的人群死亡。
在地震時,建築物的破壞也會涉及供水系統,使居民的正常供水中斷,這對於城市居民的影響較為嚴重,而且由於管道的破壞,殘存的水源極易遭到污染。海嘯與風災也可能造成這種情況
災害時,由於許多飲用水源枯竭,造成飲用水源集中。在一些易於受災的缺水地區,居民往往需要到很遠的地方去取的飲用水。一旦這些水源受到污染,將會造成疾病的暴發流行。如四川巴塘曾因旱災而發生過極為嚴重的細菌性痢疾流行。
在一些低洼鹽鹼地區,水旱災害還會造成地下水位的改變,從而影響飲用水中的含鹽量和PH值。當水中的PH值與含鹽量升高時,有利於霍亂弧菌的增殖,因而在一些霍亂疫區,常會因水旱災害而造成霍亂的再發,並且能延長較長時間。
(二)食物短缺
儘管向災區輸送食物已成為救災的第一任務,但當規模較大,涉及地域廣闊的自然災害發生時,局部的食物仍然難以完全避免。加之基本生活條件的破壞,人們被迫在惡劣條件下儲存食品,很容易造成食品的霉變和腐敗,從而造成食物中毒以及食源性腸道傳染病流行。
水災常伴隨陰雨天氣,這時的糧食極易霉變。最近發生的中國南方數省的一次大規模水災過程中,就曾發生多起霉變中毒事件。當災害發生在天氣炎熱的季節時,食物的腐敗變質極易發生。由於醃製食品較易保存,在大規模災害期間副食品供應中斷時,醃製食品往往成為居民僅有的副食,而這也為嗜鹽菌中毒提供了條件。
食物短缺還會造成人們的身體素質普遍下降,從而使各種疾病易於發生和流行。
(三)燃料短缺
在大規模的自然災害中,燃料短缺也是常見的現象,在被洪水圍困的災民中更是如此。
燃料短缺首先是迫使災民和生水,進食生冷食物,從而導致腸道污染病的發生與蔓延。
在嚴重的自然災害後短期內難以恢復燃料供應時,燃料短缺可能造成居民個人衛生水平的下降。特別是進入冬季,人群仍然處於居住擁擠狀態,可能導致體表寄生蟲的孳生和蔓延,從而導致一些本來已處於控制狀態的傳染病(如流行性斑疹、傷寒等)重新流行。
(四)水體污染
洪水往往造成水體的污染,造成一些經水傳播的傳染病大規模流行,如血吸蟲病,鉤端螺鏇體病等。但洪水對於水體污染的作用是兩方面的。在大規模的洪水災害中,特別是在行期間,由於洪水的稀釋作用,這類疾病的發病並無明顯上升的跡象,但是,當洪水開始回落,在內澇區域留下許多小的水體,如果這些小的水體遭到污染,則極易造成這類疾病的爆發和流行。
(五)居住條件被破壞
水災、地震、火山噴發和海嘯等,都會對居住條件造成大規模的破壞。在開始階段,人們被迫露宿,然後可能在簡陋的棚屋中居住相當長的時間,造成人口集中和居住擁擠。唐山地震時,在唐山、天津等大城市中,簡易棚屋綿延數十里,最長時間的居住到一年以上。即使遷回原居之後,由於大量的房屋被破壞,部分居住擁擠狀態仍將持續很長時間。
露宿使人們易於受到吸血節肢動物的襲擊。在這一階段,蟲媒傳染病的發病率可能會增加,如瘧疾、乙型腦炎和流行性出血熱等;人口居住的擁擠狀態,有利於一些通過人與人之間密切接觸傳播的疾病流行,如肝炎、紅眼病等。如果這種狀態持續到冬季,則呼吸道傳染病將成為嚴重問題,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
(六)人口遷徙
自然災害往往造成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唐山地震時,傷員運送直達位於我國西南腹地的成都重慶。在城市重建期間,以投親靠友的形式疏散出來的人口,幾乎遍布整箇中國。而今現在的經濟條件下,災區居民外出並從事勞務活動,幾乎成了生產自救活動中最重要的形式。
人口的大規模遷徙,首先是給一些地方病的蔓延造成了條件,並使一些疾病大流行,如中世紀的黑死病,中國雲南歷史上最近一次鼠疫大流行,就是從人口流動開始的。
人口流動造成了兩個方面的問題。其一當災區的人口外流時,可能將災區的地方性疾病傳播到為受災的地區。更重要的是,當災區開始重建,人口陸續還鄉時,又會將各地的地方性傳染病帶回災區。如果受災地區具備疾病流行的條件,就有可能造成新的地方病區。
人口流動到來的第二個重大問題,是它干擾了一些主要依靠免疫來控制疾病的人群的免疫狀態,造成局部無免疫人群,從而為這些疾病的流行創造了條件。
在我國,計畫免疫已開展相當廣泛,脊髓灰質炎、麻疹的控制已大見成效;傷寒、結核病和甲、B型肝炎的發病率已開始下降。由於災害的干擾,使計畫免疫工作難以正常進行,人群流動使部分兒童漏種疫苗,這種情況均有可能使這類疾病的發病率升高。
一些在兒童和青年中多發的疾病,人群的自然免疫狀態的疾病的流行中起著重要作用。無論是災區的人口外流,還是災區重建時人口還鄉,都會使一些無免疫人口暴露在一個低水平自然流行的人群之中,從而造成這些疾病的發病率上升。
二、自然災害對傳染病生物媒介的影響
許多傳染病並不只是在人群間碾轉傳播,除了人之外還有其他的生物宿主。一些疾病必須通過生物媒介進行傳播。災害條件破壞了人類、宿主動物、生物媒介以及疾病的病原體之間舊有的生態平衡,並將在新的基礎上建立新的生態平衡,因此,災害對這些疾病的影響將更加久遠。
(一)蠅類
蠅類是腸道傳染病的重要傳播媒介,他的孳生與增殖,主要由人類生活環境的不衛生狀況來決定。大的自然災害總是會對人類生活環境的衛生條件造成重大破壞,蠅類的孳生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地震過後,房倒屋塌。死亡的人和動物的屍體被掩埋在廢墟下,還有大量的事物及其他有機物質,在溫度的氣候條件下,這些有機成分會很快腐敗,為蠅類提供了易孳生的條件。因而,向唐山地震那樣大的地震破壞,常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出現數量驚人的成蠅,對災區居民構成嚴重威脅。
洪水退後,溺死的動物屍體,以及各種有機廢物將大量地在村莊舊址上沉寂下來,如不能及時消除,也會造成大量的蠅類滋生。
即使在旱災情況下,由於水的缺乏,也會存在一些不衛生的條件,而有利於蠅類的滋生。因此,在災後重建的最初階段,消滅蠅類將使傳染病控制工作中的重要任務。
(二)蚊類
在傳播疾病的吸血節肢動物中,蚊類的最主要的,與災害的關係也最為密切。在我國常見的災害條件下,瘧疾和乙型腦炎對災區居民的威脅最為嚴重。
蚊的孳生需要小型靜止的水體。因而,在大的洪災中,行洪期間蚊密度的增長往往並不明顯。但在水退後,在內澇地區的低洼處往往留有大量的小片積水地區,雜草叢生,成為蚊類最佳繁殖場所。此時如有傳染源存在,就會使該地區的發病率迅速升高。
旱災可使一些河水斷流,湖沼乾涸,而這些河流與湖泊中殘留的小水窪,也會成為蚊類的良好孳生場所。
在造成建築物大量破壞的災害如地震與風災中,可能同時造成貯水建築和管道的破壞。自來水的漫溢,特別是生活污水在地面上的滯留,也會成為蚊類大量孳生的環境。
災害不僅會造成蚊類密度升高,還造成蚊類侵襲人類的機會增加。被洪水圍困的居民,由於房屋破壞而被迫露宿的居民,往往缺乏抵禦蚊類侵襲的有效手段,這也是造成由蚊類傳播的疾病發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三)其他吸血類節肢動物在災害條件下,主要表現為洗雪節肢動物侵襲人類的機會增加,蚊類有時會機械的傳播一些少見的傳染病如炭疽等。人類在野草較多,腐殖質豐富的地方露宿時,容易遭到恙蟎、革蟎等的侵襲,在存在恙蟲病和流行性出血熱的地區,這種對人類的威脅大量增加。發生在森林地區的災害如森林火災迫使人類在靠近灌木叢的地區居住時,會使蜱類叮咬的機會增加,並可能導致一系列的疾病如森林腦炎、萊姆病和斑點熱等的流行。
(四)寄生蟲類
在我國,現存的血吸蟲病的分布多處於一些易於受到洪澇災害的區域,而釘螺的分布,則受到洪水極大的影響。
在平時,釘螺的分布隨著水流的沖刷與淺灘的形成而不斷變化。洪水條件下,有可能將釘螺帶到遠離其原來孳生的地區,並在新的適宜環境中定居下來。因而,洪澇災害常常會使血吸蟲病的分布區域明顯擴大。
(五)家畜
家畜是許多傳染病的重要宿主,例如豬和狗是鉤端螺鏇體病的宿主,豬和馬是乙型腦炎的宿主,牛市血吸蟲病的宿主。當洪水災害發生時,大量的災民和家畜往往被洪水圍困在其為狹小的地區。造成房屋大量破壞的自然還海,也會導致人與家畜之間的關係異常密切。這種環境,會使人與動物共患的傳染病易於傳播。
(六)家棲及野生鼠類
家棲的和野生的鼠類是最為重要的疾病宿主,其分布與密度受到自然災害的明顯影響。
大多數與疾病有關的鼠類,在地下穴居生活,他們的泅水能力並不十分強。因而,當較大規模的水災發生時,會使鼠類的數量減少,然而,部分鼠類可能利用漂浮物逃生,集中到災民居住的地勢較高的地點,從而在局部地區形成異常的高密度。在這種條件下,由於人與鼠類間的接觸一場密切,便有可能造成疾病的流行。
由於的書類繁殖能力極強,在被洪水破壞的村莊和農田中通常遺留下可為鼠類利用的豐富的食物,因而在洪水退後,鼠類密度可能迅速回升,在其後一段時間內,會出現極高的種群密度,從而鼠類促使間疾病流行,並危及人類。
乾旱可能使一些湖沼地區乾涸,成為雜草叢生的低地。這種地區為野生鼠類提供了優越的生活環境,使其數量高度增長。曾有報導說這種條件引起了人群流行性出血熱的流行。
地震等自然災害造成大量的房屋破壞,一些原來鼠類不易侵入的房屋被損壞,廢墟中遺留下大量的食物使得家棲的鼠類獲得了大量繁殖的條件。當災後重建開始,居民陸續遷回原有的住房時,鼠患可能成為重大問題,由家鼠傳播的疾病的發病率也可能上升。
三、自然災害之後傳染病的發展趨勢
由於自然災害對傳染病發病機制的影響,在自然災害之後,傳播病的發病可能呈現一種階段性的特點。
在突發性自然災害發生時,首當其衝的是飲用水和食品的來源遭到破壞,因此,腸道傳染病將是在後早期的主要威脅。特別是水源污染和食物中毒,往往累計大量的人口,應是災後早期疾病控制的重點。
房屋的破壞使大量人口露天居住,容易受到吸血節肢動物的侵襲。但由於節肢動物的侵襲。但由於節肢動物的數量和傳染源數量需要有一個積累過程,因此,沖沒傳染病的發生通常略晚,並可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人口的過度集中,使通過密切接觸的傳染病發病率上升。如果災害的規模較大,災區人口需要在檢疫條件下生活較長的時間,當寒冷季節來臨時,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病率也將隨之上升。
人口遷徙可能造成兩個發病高峰。第一個高峰由人口外流引起,但由於病人散布在廣泛的非受災地區之內,這個發病高峰往往難以察覺,不能得到相應的重視。當災區重建開始,外流的災區人口重返故鄉時,將出現第二個發病高峰,並往往以兒童中的發病率為特徵。
最後,災後實際上是一個生態平衡重建的過程,這一時期可能要持續二三年甚至更長一些時間,在這個期間內,人與動物共患的傳染病,通過生物媒介傳播的傳染病,都可能呈現出與正常時間不同的發病特徵,並可能具有較高的發病率。
四、自然災害之後的傳染病防治政策
鑒於自然災害對傳染病發病的上述影響,自然災害後的傳染病防治工作,應有與正常時期不同的特徵,且防治的組織領導應是政府有關部門。根據災害時期傳染病的發病特徵,可將傳染病控制工作劃分為四個時期。
(一)災害前期
我國是一個大國,一些地區為自然災害的易發地區。因此,在災害發生前,應有所準備,其中包括傳染病防治工作。
1、基本資料的積累。為災害時期制定科學的防治對策,應注重平時的基本資料的積累,包括人口資料、健康資料、傳染病發病資料、主要的地方病分布資料以及主要的動物宿主與媒介的分布資料等。
2、傳染病控制預案的制訂。在一些易於受災的地區、如地震活躍區,大江大河下游的低洼地區以及分洪區等,都應有災害時期的緊急處置預案,其中也應包括傳染病控制預案。預案應根據每個易受災地區的具體情況,確定不同時期的防病重點。可供派入災區的機動隊伍的配置,以及急需的防病物資、器材的儲備地點與調配方案等,也應在預防中加以考慮。
由於自然災害的突發性,不可能針對每一個可能受災的地區制訂預案,應根據一些典型地區制定出較為詳細的預案,以作示範之用。
3、機動防疫隊準備。由於自然災害的重點衝擊,災區內往往沒有足夠的衛生防疫和醫療力量以應對已發生的緊急情況。在突發性的災害面前,已有的防疫隊伍也往往陷於暫時的混亂與癱瘓狀態。因此,當重大的自然自然災害發生後,必須要派遣機動防疫隊伍進入災區支援疾病控制工作。
4、針對一些易受災地區,應定期對這些機動隊伍的人員進行訓練,使其對主要機動方向的衛生和疾病情況,進入災區後可能遇到的問題有所了解。在人員變動時,這些機動隊伍的人員也應及時得到補充和調整,使其隨時處於能夠應付突發事件的狀態。
(二)災害衝擊期
在大規模的自然災害突然襲擊的時候,實際上不可能展開有效的疾病防治工作。但在這一時期內,以緊急救護為目的派入災區的醫療隊,就應當配備足夠數量的飲水消毒之地和預防與處理腸道傳染病的藥物,並注意發生大規模傳染病的徵兆,做出適當處理,以控制最初的疾病暴發流行。
(三)災害後期
當災區居民脫離險境,在安全的地點暫時居住下來時,就應系統地進行疾病防治工作:
1、重建民眾性疾病監測系統。
由於重大自然災害的衝擊,抗災工作的繁重以及人員的流動,平時建立起來的疾病監測和報告系統在災後的初期常常處於癱瘓狀態。因而,衛生管理部門及機動防疫隊伍所要進行的第一項工作,應是對其進行整頓,並根據災民聚居的情況重新建立疫情報告系統,以便及時發現疫情並予以正確處理。監測的內容不僅應包括法定報告的傳染病,還應包括人口的暫時居住和流動情況,主要疾病的發生情況,以及居民臨時住的及其附近的齧齒動物和媒介生物的數量。
2、重建安全飲水系統。
由於引水系統的破壞對人群構成的威脅最為嚴重,應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首先恢復並保障安全的飲用水供應。
3、大力開展衛生運動。
改善災後臨時住地的衛生條件,是減少疾病發生的重要環節。因此,當居民基本上脫離險境,到達安全地點後,就應組織居民不斷地改善住地的衛生條件,消除垃圾污物,定期噴灑殺蟲劑以降低蚊、蠅密度,必要時進行滅鼠工作。
在災害過後開始重建時,也應在遷回原來的住地之前首先改善原住地的衛生條件。
4、防止吸血昆蟲的侵襲。
在居民被迫露宿的條件下,不可能將吸血昆蟲的密度降至安全水平。因此,預防蟲媒傳染病的主要手段是防止昆蟲叮咬。可使用一切可能的辦法,保護人群少受蚊蟲等吸血昆蟲的叮咬。如利用具有天然驅蟲效果的植物熏殺和驅除蚊蟲,並應儘可能地向災區調入蚊帳和驅蚊劑等物資。
5、及時發現和處理傳染源
在重大自然災害的條件下,人口居住擁擠,人畜混雜等現象往往難於在短期內得到改善。因此,發現病人,及時正確的隔離與處理是降低傳染病的基本手段。
有一些疾病,人類是唯一的傳染源,如肝炎,瘧疾等。因此,在災區居民中應特別注意及時發現這類病人,並將其轉送到具有隔離條件的醫療單位進行治療。
另外,還有許多疾病不僅可發生在人類身上,動物也會成為這些疾病的重要傳染源。因此,應注意對災區的豬、牛、馬、犬等家畜和家養動物進行檢查,及時發現鉤端螺鏇體、血吸蟲病及乙型腦炎感染情況,並對成為傳染源的動物及時進行處理。
6、對外流的人群進行檢診。
火災發生後,會有大量的人群以從事勞務活動或探親訪友等形式離開災區。因此,在災區周圍的地區,特別是大中城市,應特別加強對來自災區的人口進行檢診,以便及時發現傳染病的流行徵兆。在一些地方性疾病的地區,還應對這些外來人口進行免疫預防,以避免某些地方性傳染病的暴發流行。
(四)後效應期
當受災人群遷回原來住地,開始在後重建工作,災後的傳染病防治工作便進入針對災害後效應的階段。
1、對回鄉人群進行檢診與免疫。
在這個階段,流出災區的人口開始陸續回鄉,傳染病防治工作的重點應轉到防止在回鄉人群中出現第二個發病高峰。
外出從事勞務工作的人員,可能進入一些地方病疫區,並在那裡發生感染,有可能將疾病或疾病的宿主與媒介帶回到自己的家鄉。因此,應在回鄉人員中加強檢診,了解他們曾經到達過哪些地方病疫區(如鼠疫、布氏菌病、血吸蟲病等),並針對這些可能的情況進行檢查,如果發現患者應立即醫治。
在外地出生的嬰兒往往對家鄉的一些常見的疾病缺乏免疫力,因而應當加強對嬰兒和兒童的檢診,以便及時發現和治療他們的疾病。
由於對流動人口難以進行正常的計畫免疫工作,在這些人民眾往往會出現免疫空白,因此,對回鄉人群及時進行追加免疫,是防止疾病發病率升高的重要措施。
2、對災區的重建和對疾病重新進行調查
自然災害常能造成血吸蟲病、鉤端螺鏇體病、流行性出血熱等人與動物共患的傳染病污染區域擴大,並導致動物病的分布及流行強度的改變。因此,在災後重建時期內,應當對這些疾病的分布重新進行調查,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以防止其在重建過程中爆發流行。
對災區的家庭及個人而言,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飲用水的清潔,有條件的要遵照救災人員的指導,嚴格用藥品消毒,沒有條件的也要儘可能將水煮沸後在飲用,切不可因麻煩而隨便引用已被污染的水。
(2)注意食品衛生,切忌進食一些來源不明的食物,以免遭受更大的損害。
(3)配合救災人員做好滅蠅滅蚊滅鼠等工作,並以一切辦法防止蚊蟲叮咬。
(4)發現異常情況,如周圍有人生病、發燒、患上皮膚病等,要立即向救災人員或有關部門報告。
(5)儘可能避免多人同住一室,並儘可能避免與動物同宿,即使是自家的家禽家畜也不行。
(6)若非必要,在沒有相關人員組織、指導的情況下不要任意搬遷。外出人員也不可因關心親友安全而貿然進入災區。
災後自來水等供應水中斷,必須飲用地下水、消防用水等駐留水時,應注意確保飲用水安全。災後如自來水供應中斷應以飲用瓶裝水為優先考慮,或至指定地點取水煮沸後飲用
[編輯本段]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及歷年主題
國際減災十年是由原美國科學院院長弗蘭克·普雷斯博士於1984年7月在第八屆世界地震工程會議上提出的。此後這一計畫得到了聯合國和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聯合國分別在1987年12月11日透過的第42屆聯大169號決議、1988年12月20日透過的第43屆聯大203號決議,以及經濟及社會理事會1989年的99號決議中,都對開展國際減災十年的活動作了具體安排。1989年12月,第44屆聯大透過了經社理事會關於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報告,決定從1990年至1999年開展"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活動,規定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為"國際減少自然災害日"(InternationalDayforNaturalDisasterReduction)。1990年10月10日是第一個"國際減災十年"日,聯大還確認了"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國際行動綱領。2001年聯大決定繼續在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紀念國際減災日,並藉此在全球倡導減少自然災害的文化,包括災害防止、減輕和備戰。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國際行動綱領首先確定了行動的目的和目標。行動的目的是:透過一致的國際行動,特別是在開發中國家,減輕由地震、風災、海嘯、水災、土崩、火山爆發、森林大火、蚱蜢和蝗蟲、旱災和沙漠化以及其它自然災害所造成的人命財產損失和社會經濟的失調。其目標是:增進每一國家迅速有效地減輕自然災害的影響的能力,特別注意幫助有此需要的開發中國家設立預警系統和抗災結構;考慮到各國文化和經濟情況不同,制訂利用現有科技知識的適當方針和策略;鼓勵各種科學和工藝技術致力於填補知識方面的重點空白點;傳播、評價、預測與減輕自然災害的措施有關的現有技術資料和新技術資料;透過技術援助與技術轉讓、示範項目、教育和培訓等方案來發展評價、預測和減輕自然災害的措施,並評價這些方案和效力。
國際行動綱領要求所有國家的政府都要做到:擬訂國家減輕自然災害方案,特別是開發中國家,將之納入本國發展方案內;在"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期間參與一致的國際減輕自然災害行動,同有關的科技界合作,設立國家委員會;鼓勵本國地方行政當局採取適當步驟為實現"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宗旨作出貢獻;採取適當措施使公眾進一步認識減災的重要性,並透過教育、訓練和其它辦法,加強社區的備災能力;注意自然災害對保健工作的影響,特別是注意減輕醫院和保健中心易受損失的活動,以及注意自然災害對糧食儲存設施、避難所和其它社會經濟基礎設施的影響;鼓勵科學和技術機構、金融機構工業界基金會和其它有關的非政府組織,支持和充分參與國際社會,包括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擬訂和執行的各種減災方案和減災活動。
歷年主題
1991年減災、發展、環境——為了一個目標
1992年減輕自然災害與持續發展
1993年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要特別注意學校和醫院
1994年確定受災害威脅的地區和易受災害損失的地區——為了更加安全的21世紀
1995年婦女和兒童——預防的關鍵
1996年城市化與災害
1997年水:太多、太少——都會造成自然災害
1998年防災與媒體
1999年減災的效益——科學技術在災害防禦中保護了生命和財產安全
2000年防災、教育和青年——特別關注森林火災
2001年抵禦災害,減輕易損性
2002年山區減災與可持續發展
2003年面對災害,更加關注可持續發展
2004年總結今日經驗、減輕未來災害
2005年利用小額信貸和安全網路,提高抗災能力
2006年減災始於學院(DisasterRiskReductionBeginsatSchool)
2007年減災始於學院(DisasterRiskReductionBeginsatSchool)
2008年減少災害風險確保醫院安全(HospitalsSafefromDisasters)的損害或局部地區的毀滅性打擊。

自然災害的影響

1、氣象災害

災難影響行為和精神健康的方式有多種:
⑴災難會帶來實質性的創傷和精神障礙;
⑵絕大多數的痛苦在災後一兩年內消失,人們能夠自我調整;
⑶由災難引起的慢性精神障礙非常少見;
⑷有些災難的整體影響可能是正面的,因為它可能會增加社會的凝聚力;
⑸災難擾亂了組織、家庭以及個體生活。
自然災害會引起壓力、焦慮、壓抑以及其它情緒和知覺問題。影響的時間以及為什麼有些人不能儘快適應仍然是未知數。在洪水、龍捲風、颶風以及其它自然災害過後,受害者表現出惡念、焦慮、壓抑和其它情緒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持續一年。
一種極度的災難的持續效果,稱為創傷後應激障礙,即經歷了創傷以後,持續的、不必要的、無法控制的無關事件的念頭,強烈的避免提及事件的願望,睡眠障礙,社會退縮以及強烈警覺的焦慮障礙。
[編輯本段]中國的自然災害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種類最多的國家,其中對我國影響最大的自然災害有七大類。
 氣象災害有20餘種,主要有以下種類:

天災天災暴雨
(1)暴雨:山洪暴發、河水泛濫、城市積水;
(2)雨澇:內澇、漬水;
(3)乾旱:農業、林業、草原的旱災,工業、城市、農村缺水;
(4)乾熱風:乾旱風、焚風;
(5)高溫、熱浪:酷暑高溫、人體疾病、灼傷、作物逼熟;
(6)熱帶氣鏇:狂風、暴雨、洪水;
(7)冷害:由於強降溫和氣溫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樹受害;
天災天災冰雹
(8)凍害:霜凍,作物、牲畜凍害,水管、油管凍壞;
(9)凍雨:電線、樹枝、路面結冰;
(10)結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凍,雨雪後路面結冰;
(11)雪害:暴風雪、積雪;
(12)雹害:毀壞莊稼、破壞房屋;
(13)風害:倒樹、倒房、翻車、翻船;
天災天災龍捲風
(14)龍捲風:局部毀壞性災害;
(15)雷電:雷擊傷亡;
(16)連陰雨(淫雨):對作物生長發育不利、糧食霉變等;
(17)濃霧:人體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風切變:(飛機)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2、海洋災害

海洋災害主要有如下種類:
(1)風暴潮:包括颱風風暴潮溫帶風暴潮

天災天災海嘯
(2)海嘯:分遙海嘯與本地海嘯2種;
(3)海浪:包括風浪、涌浪和近岸浪3種,就其成因而言又分颱風浪、氣鏇浪;
(4)海水;
(5)赤潮;
(6)海岸帶災害:如海岸侵蝕、滑坡、土地鹽鹼化、海水污染等;
(7)厄爾尼諾的危害。
3、洪水災害
(1)暴雨災害;
(2)山洪;
天災
天災(圖)天災

(3)融雪洪水;
(4)冰凌洪水;
(5)潰壩洪水;
(6)土石流與水泥流洪水。
4、地震災害
(1)構造地震;
(2)
天災天災
隔落地震;
(3)礦山地震;
(4)水庫地震等;
5、農作物生物災害
(1)農作物病害:主要有水稻病害240多種,小麥病害50種,玉米病害40多種,
棉花病害40多種及大豆、花生、麻類等多種病害;
(2)農作物蟲害;主要有水稻蟲害252種,水麥蟲害100多種,玉米蟲害52種,棉
花蟲害300多種,及其它各種作物的多種蟲害;
(3)農作物草害:約8000多種;
(4)鼠害。
6、森林生物災害
(1)森林病害:2918種;
(2)森林蟲害:5020種;
(3)森林鼠害:160餘種。
國家科委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自然災害綜合研究組將自然災害分為七大類:氣象災害、海洋災害、洪水災害、地質災害、地震災害、農作物生物災害和森林生物災害和森林火災。但與我們日常生活關係密切的災害主要有:

 一、地質災害

自然變異和人為的作用都可能導致地質環境或地質體發生變化,當這種變化達到一定程度時,所產生的諸如滑坡、土石流、地面下降、地面塌陷、岩石膨脹、沙土液化、土地凍融、土壤鹽漬化、土地沙漠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後果,會給人類和社會造成危害。將這種現象稱為地質危害。地質危害也包括派生的災害。
(一)土石流。土石流是在山區溝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的特殊洪流。
土石流的形成: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陡峻的便於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豐富的鬆散物質;短時間內有大量的水源。
土石流按期物質成分可分為三類: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徑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叫土石流;以粘性土為主,含少量粘粒、石塊、粘度大,成稠泥狀的叫土石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叫水石流。
土石流的危害:對居民點的危害;對公路、鐵路的危害;對水利、水電工程的危害;對礦山的危害;
(二)滑坡。滑坡上的岩石山體由於種種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地向下滑動的現象叫滑坡。俗稱“走山”“跨山”“土溜”等。
滑坡的條件:斜坡岩、土只有被各種構造面切割分離成部連續狀態時,才可能具備向下滑動的條件。
滑坡的活動強度:主要與滑坡的規模、滑坡速度、滑坡距離及其蓄積的位能和產生的動能有關。
滑坡的活動時間:主要與誘發滑坡的各種外界因素有關,如地震、降雨、凍融、海嘯、風暴潮及人類活動等。
(三)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體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脫離母體崩落、滾動、堆積在坡腳(或溝岩)的地質現象。
按崩塌體物質的組成,崩塌可分為土甭和岩崩兩大類。
崩塌的活動時間:崩塌一般發生在暴雨及較長時間連續降雨過程中或稍後一段時間;強烈地過程中;開挖坡腳過程中之中或稍後一段時間;水庫蓄水初期及河流洪峰期;強烈的機械振動及大爆破之後。
崩塌的地域性:西南地區為我國崩塌分布的主要地區。
(四)地面下沉。地面下沉是由於長期乾旱,使地下水位降低,加之過量開採地下水等導致的地殼變形現象。
(五)地震。地震是一種破壞力極大的自然災害。除了地震直接引起的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之外,還會引起火災、水災、爆炸、滑坡、土石流、毒氣蔓延、瘟疫等次生災害。

二、洪澇及其它災害

(一)雨澇。雨澇是指大範圍的暴雨或特大暴雨所造成的山洪暴發,江河水位陡漲,洪水泛濫,致使農田、房舍、人畜及交通設施等遭到淹沒的洪澇災害,以及低地積水難排,造成作物減產失收的漬澇災害。
(二)洪水。洪水災害是指水流脫離水道或人工的限制並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現象。
(三)凌汛災害。凌汛災害是因冰凌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江河水位明顯上漲並引起災害的現象。
(四)地震災害。地震水災是指因地震而誘發的滑坡堵塞河流或震垮堤壩造成的洪水災害。

三、大風災害

。風力達到足以危害人們的生產活動、經濟建設和日常生活的風,成為大風。

大風的危害:危害性大風主要指颱風、寒潮大風、雷暴大風、龍捲風。
根據大風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可歸納為機械損傷、風蝕、生理危害、影響農牧業生產活動等幾個方面。颱風在大風危害中的破壞力最為突出。

四、熱帶氣鏇災害

。熱帶氣鏇是一種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海洋上的氣鏇性渦鏇。

強烈的熱帶氣鏇伴有狂風、鮑魚、巨浪、風暴潮,活動範圍很廣,具有很強的破壞力,是一種重要的災害性天氣系統。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受熱帶氣鏇嚴重影響的國家之一。

五、冰雹災害

冰雹是從發展強盛的積雨雲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塊或冰球。據冰雹大小及其破壞程度,可江寶還分為輕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級。我國是世界上雹災較多的國家之一。

 六、海洋災害

(一)風暴潮。來自高緯地帶的冷空氣與來自海上的熱帶氣鏇通過互動影響,使沿海大風與巨浪接連發生,因此形成風暴潮。西太平洋是生產風暴潮最多的地區。
風暴潮的類型:颱風型;冷高壓配合黃、渤海氣鏇型;橫向冷高壓型;強孤立黃、渤海氣鏇型;強蒙古低壓型;
風暴潮災害的空間分布。我國的風暴潮遍及沿海各地,但主要集中的地段從北到南是:萊州灣;江蘇小洋河口至浙江的德海門;溫州、台州、沙埕至閩江口;廣東汕頭至珠江口;雷州半島東岸及海南島東北部沿海。
(二)災害性海浪。在海上引起災害的海浪叫災害性海浪。
災害性海浪的形成:由颱風、溫帶氣鏇、寒潮等天氣系統引起並在強風作用下形成的。
災害性海浪按天氣系統類型:冷高壓型(也稱寒潮型);颱風型;氣鏇型;冷高壓與氣鏇配合型。
(三)海冰。海冰是有害水凍結而成的,也包括流入海洋的河冰和冰山等。海冰是極地海域和某些高緯度區域是突出的海洋災害之一。
海冰造成的災害。推倒海上石油平台,破壞海洋工程設施、航道設施,或撞壞船舶造成重大海難;阻礙船舶航行,損壞螺鏇槳或船體,並實施其失去航行能力。海冰封鎖港灣,使港口不能正常運作或大量增加使用破冰船破冰引航的費用;使漁業休漁期過長和破壞還是養殖設施、場地等,造成經濟損失。
海冰災害主要出現特點:我國冬季易於結凍的渤海、黃海北部和遼東半島沿海海域,以及山東半島部分海灣。
(四)海嘯。海嘯主要是太平洋沿岸國家遭受的由於猛烈的地震所引起的海洋災害。
海嘯形成的條件:引起海嘯的海底地震震源較淺,一般要小於20公里至50公里;震級一般在芮氏規模的6.5以上;必須有海底的大面積垂直運動;發生海底地震的海區要有一定的水深,尤其是橫跨大洋的大海嘯,一般水深都在1000米以上。
海嘯的危害:海嘯在濱海區域的表現形式是海水陡漲,驟然形成向岸行進的“水牆”,並伴隨著隆隆巨響,瞬時侵入濱海陸地,吞沒良田和城鎮、村莊,然後還海水又驟然退去,或先退後漲,有時反覆多次,對人類造成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
(五)赤潮。赤潮的概念:赤潮是因海水中一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在一定地環境條件下突發性的增值,引起一定範圍內在一段時間中的海水變色現象。
赤潮的危害:引起海洋異變,局部中斷海洋食物鏈,威脅海洋生物的生存;有些赤潮生物的體外排泄或死亡後分解的粘液,翻蓋海洋動物濾食和呼吸,從而使其窒息死亡。或赤潮生物所含毒素被海洋動物攝食後造成魚、蝦、貝類等中毒死亡。有的還會使脊椎動物和人類在食用後中毒死亡;在以下幾節中,我們將對幾種常見的,危害面積大的自然災害進行介紹,同時介紹一些防災救災的措施。

七、其它災害

除了地震、洪水、颱風、瘟疫等災害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乃至威脅我們的生命以外,我們對雷電、大霧、冰雹等其他災害也要不斷提高防範意識,加強防範能力。
雷電
(一)雷電的形成
伴有雷聲和閃電現象的天氣,氣象上成為雷暴。雷暴天氣時,當雲層與地面之間的電位差達到一定強度時,就會發生放電想像,閃電擊到地面或擊中某些物體就造成雷擊。據研究,雷擊的電流強度通常可達幾萬安培,溫度可達攝氏兩萬度,如此強大的電流和高溫,其危害程度可想而知。
(二)預防雷擊的措施
1、在雷雨天,人應儘量留在室內,不要外出,關閉門窗,防止球行閃電穿堂入室。
2、儘量不要靠近門窗、爐子、暖氣爐等金屬的部位,也不要赤腳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腳下最好墊有不導電的物品坐在目椅子上等。
3、不要在河裡游泳或划船,以方雷電通過水介擊中人體。
4、在野外遇雷雨時,儘快找一低洼或溝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樹、高塔、電線桿下避雨。
5、一旦有人遭到雷擊,應及時進行搶救,救護方法同觸電急救相同,及時作人工呼吸和體外心臟按摩等,同時急送醫院。
防濃霧
在近低層空氣中懸浮大量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人的視線模糊不清,當事人的水平能間距離下降到1000米以下時,就稱霧。霧有等級之分,能間距離小於1000米大於500米時稱為輕霧;能見距離不足500米時稱為大霧;能見距離不足200米時稱為濃霧。
霧災的防護措施:
1、儘量不要外出,必須外出時,要戴上口罩,防止吸入有毒氣體。
2、儘量少在霧中活動,不要在霧中鍛鍊身體。
3、行人穿越馬路要當心,應看清來往車輛。
4、駕駛車輛和汽車要減速慢行,聽從交警指揮,乘車(船)不要爭先恐後,遇渡輪停航時,不要擁擠在渡口處。
冰雹
(一)冰雹的概念
冰雹是從發展強盛的積雨雲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塊或冰球。
(二)冰雹的危害
根據冰雹大小及其破壞程度,可將雹害分為輕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級。冰雹對農作物的危害相當大,我國是世界上雹災較多地的國家之一。
(三)我國冰雹的地理分布特點
1、多雹區:
青藏高原多雹區、北方多雹區、南方多雹區。
2、少雹區:
我國的少雹區主要分布在大平原、大沙漠、大盆地。
3、冰雹的時間分布特徵:
我國降雹集中的季節主要是春夏季早秋時期。
根據各地降雹季節的變化特徵,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春季多雹型、夏季多雹型、春末夏初多雹型、雙峰型。
降雹日變化主要有幾種類型:午後多雹型;夜雹型;中午多雹型;多峰型等。
(四)冰雹的強度特徵
降雹範圍大小,冰雹的大小及重量,降雹持續時間及堆積厚度。
(五)冰雹的預測和防禦
1、冰雹是比較難以預報的災害性天氣,氣象台以天氣雷達、氣象衛星監測和天氣圖等大量實時氣象信息對冰雹天氣進行追蹤和外推預報。民間也有許多預報經驗,如“旱年多冰雹”“春季多陡風,夏季多冰雹”“烏雲寶塔形,下邊泛紅雲,冰雹到眼前”等,總結起來預測的方法有六點:
(1)感冷熱;(2)辨風向“不刮東風不天潮,不刮南風不下雹”;(3)看雲色;(4)聽雷聲;(5)識閃電;(6)觀物象。
2、冰雹的防禦:
(1)避雹;(2)防雹;(3)抗雹;(4)消雹
避雹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而後三項則需要專門的部門和人員來進行,如今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工消雹已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3、冰雹來時的應對:
(1)得知有關冰雹的天氣預報,應將人畜及室外的物品都轉移到安全地帶。
(2)冰雹來時儘量不要外出,不得已要出門時,應注意保護頭、面部。
(3)若冰雹來時你正在室外,應馬上尋找可以躲避的地方,最好是堅固的建築物。
(4)若你正在駕駛汽車,或在車內,應立即將車停在可以躲避的地方,切不可貿然前行以免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5)有時,冰雹會伴有狂風暴雨,需特別注意預防及躲避。
[編輯本段]自然災害及疫病
自然災害破壞了人與其生活環境間的生態平衡,形成了傳染病易於流行的條件,因而,控制傳染病便成為抗災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自然災害後,隨著舊的生態平衡的破壞和新的平衡的建立,災害條件所引起的傳染病流行條件的改變還將存在一個時期,這種災害的“後效應”使災害條件下的傳染病控制與其他的抗災工作不同的一個重要特徵。當自然災害的直接後果被基本消除之後,消除其“後效應”將成為工作的重點,而且這種工作實際上將成為災害條件下傳染病控制的主要工作。
對於不同類型的自然災害,傳染病控制工作也具有不同的特徵。在這個意義上,可將災害劃分為突發性災害,包括水災,地震、火山噴發、海嘯、颱風等在短時期內造成重大損害的自然災害;漸進性災害,包括旱災和現在已罕見的蟲災引起的饑荒等。後一類災害由於沒有對人類基本生活條件形成突然衝擊,傳染病防治工作可以更未有組織的展開。
一、自然災害對傳染病流行機制的影響(1)飲用水供應系統被破壞絕大多數的自然災害都可能造成飲用水供應系統的破壞,這將使災害發生後首當其衝的問題,常在災害後早期引起大規模的腸道傳染病的爆發和流行。
在水災發生時,原來安全的飲用水源被淹沒、被破壞或被淤塞,人們被迫利用地表水最為飲用水源。這些水往往被上游的人畜排泄物、人畜屍體以及被破壞的建築中的污物所污染,特別是在低洼內澇地區,災民被洪水較長時間的圍困,更已引起水源性疾病的暴發流行。孟加拉國水災時曾因此造成大量的人群死亡。
在地震時,建築物的破壞也會涉及供水系統,使居民的正常供水中斷,這對於城市居民的影響較為嚴重,而且由於管道的破壞,殘存的水源極易遭到污染。海嘯與風災也可能造成這種情況
災害時,由於許多飲用水源枯竭,造成飲用水源集中。在一些易於受災的缺水地區,居民往往需要到很遠的地方去取的飲用水。一旦這些水源受到污染,將會造成疾病的暴發流行。如四川巴塘曾因旱災而發生過極為嚴重的細菌性痢疾流行。
在一些低洼鹽鹼地區,水旱災害還會造成地下水位的改變,從而影響飲用水中的含鹽量和PH值。當水中的PH值與含鹽量升高時,有利於霍亂弧菌的增殖,因而在一些霍亂疫區,常會因水旱災害而造成霍亂的再發,並且能延長較長時間。
(二)食物短缺
儘管向災區輸送食物已成為救災的第一任務,但當規模較大,涉及地域廣闊的自然災害發生時,局部的食物仍然難以完全避免。加之基本生活條件的破壞,人們被迫在惡劣條件下儲存食品,很容易造成食品的霉變和腐敗,從而造成食物中毒以及食源性腸道傳染病流行。
水災常伴隨陰雨天氣,這時的糧食極易霉變。最近發生的中國南方數省的一次大規模水災過程中,就曾發生多起霉變中毒事件。當災害發生在天氣炎熱的季節時,食物的腐敗變質極易發生。由於醃製食品較易保存,在大規模災害期間副食品供應中斷時,醃製食品往往成為居民僅有的副食,而這也為嗜鹽菌中毒提供了條件。
食物短缺還會造成人們的身體素質普遍下降,從而使各種疾病易於發生和流行。
(三)燃料短缺
在大規模的自然災害中,燃料短缺也是常見的現象,在被洪水圍困的災民中更是如此。
燃料短缺首先是迫使災民和生水,進食生冷食物,從而導致腸道污染病的發生與蔓延。
在嚴重的自然災害後短期內難以恢復燃料供應時,燃料短缺可能造成居民個人衛生水平的下降。特別是進入冬季,人群仍然處於居住擁擠狀態,可能導致體表寄生蟲的孳生和蔓延,從而導致一些本來已處於控制狀態的傳染病(如流行性斑疹、傷寒等)重新流行。
(四)水體污染
洪水往往造成水體的污染,造成一些經水傳播的傳染病大規模流行,如血吸蟲病,鉤端螺鏇體病等。但洪水對於水體污染的作用是兩方面的。在大規模的洪水災害中,特別是在行期間,由於洪水的稀釋作用,這類疾病的發病並無明顯上升的跡象,但是,當洪水開始回落,在內澇區域留下許多小的水體,如果這些小的水體遭到污染,則極易造成這類疾病的爆發和流行。
(五)居住條件被破壞
水災、地震、火山噴發和海嘯等,都會對居住條件造成大規模的破壞。在開始階段,人們被迫露宿,然後可能在簡陋的棚屋中居住相當長的時間,造成人口集中和居住擁擠。唐山地震時,在唐山、天津等大城市中,簡易棚屋綿延數十里,最長時間的居住到一年以上。即使遷回原居之後,由於大量的房屋被破壞,部分居住擁擠狀態仍將持續很長時間。
露宿使人們易於受到吸血節肢動物的襲擊。在這一階段,蟲媒傳染病的發病率可能會增加,如瘧疾、乙型腦炎和流行性出血熱等;人口居住的擁擠狀態,有利於一些通過人與人之間密切接觸傳播的疾病流行,如肝炎、紅眼病等。如果這種狀態持續到冬季,則呼吸道傳染病將成為嚴重問題,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
(六)人口遷徙
自然災害往往造成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唐山地震時,傷員運送直達位於我國西南腹地的成都重慶。在城市重建期間,以投親靠友的形式疏散出來的人口,幾乎遍布整箇中國。而今現在的經濟條件下,災區居民外出並從事勞務活動,幾乎成了生產自救活動中最重要的形式。
人口的大規模遷徙,首先是給一些地方病的蔓延造成了條件,並使一些疾病大流行,如中世紀的黑死病,中國雲南歷史上最近一次鼠疫大流行,就是從人口流動開始的。
人口流動造成了兩個方面的問題。其一當災區的人口外流時,可能將災區的地方性疾病傳播到為受災的地區。更重要的是,當災區開始重建,人口陸續還鄉時,又會將各地的地方性傳染病帶回災區。如果受災地區具備疾病流行的條件,就有可能造成新的地方病區。
人口流動到來的第二個重大問題,是它干擾了一些主要依靠免疫來控制疾病的人群的免疫狀態,造成局部無免疫人群,從而為這些疾病的流行創造了條件。
在我國,計畫免疫已開展相當廣泛,脊髓灰質炎、麻疹的控制已大見成效;傷寒、結核病和甲、B型肝炎的發病率已開始下降。由於災害的干擾,使計畫免疫工作難以正常進行,人群流動使部分兒童漏種疫苗,這種情況均有可能使這類疾病的發病率升高。
一些在兒童和青年中多發的疾病,人群的自然免疫狀態的疾病的流行中起著重要作用。無論是災區的人口外流,還是災區重建時人口還鄉,都會使一些無免疫人口暴露在一個低水平自然流行的人群之中,從而造成這些疾病的發病率上升。
二、自然災害對傳染病生物媒介的影響
許多傳染病並不只是在人群間碾轉傳播,除了人之外還有其他的生物宿主。一些疾病必須通過生物媒介進行傳播。災害條件破壞了人類、宿主動物、生物媒介以及疾病的病原體之間舊有的生態平衡,並將在新的基礎上建立新的生態平衡,因此,災害對這些疾病的影響將更加久遠。
(一)蠅類
蠅類是腸道傳染病的重要傳播媒介,他的孳生與增殖,主要由人類生活環境的不衛生狀況來決定。大的自然災害總是會對人類生活環境的衛生條件造成重大破壞,蠅類的孳生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地震過後,房倒屋塌。死亡的人和動物的屍體被掩埋在廢墟下,還有大量的事物及其他有機物質,在溫度的氣候條件下,這些有機成分會很快腐敗,為蠅類提供了易孳生的條件。因而,向唐山地震那樣大的地震破壞,常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出現數量驚人的成蠅,對災區居民構成嚴重威脅。
洪水退後,溺死的動物屍體,以及各種有機廢物將大量地在村莊舊址上沉寂下來,如不能及時消除,也會造成大量的蠅類滋生。
即使在旱災情況下,由於水的缺乏,也會存在一些不衛生的條件,而有利於蠅類的滋生。因此,在災後重建的最初階段,消滅蠅類將使傳染病控制工作中的重要任務。
(二)蚊類
在傳播疾病的吸血節肢動物中,蚊類的最主要的,與災害的關係也最為密切。在我國常見的災害條件下,瘧疾和乙型腦炎對災區居民的威脅最為嚴重。
蚊的孳生需要小型靜止的水體。因而,在大的洪災中,行洪期間蚊密度的增長往往並不明顯。但在水退後,在內澇地區的低洼處往往留有大量的小片積水地區,雜草叢生,成為蚊類最佳繁殖場所。此時如有傳染源存在,就會使該地區的發病率迅速升高。
旱災可使一些河水斷流,湖沼乾涸,而這些河流與湖泊中殘留的小水窪,也會成為蚊類的良好孳生場所。
在造成建築物大量破壞的災害如地震與風災中,可能同時造成貯水建築和管道的破壞。自來水的漫溢,特別是生活污水在地面上的滯留,也會成為蚊類大量孳生的環境。
災害不僅會造成蚊類密度升高,還造成蚊類侵襲人類的機會增加。被洪水圍困的居民,由於房屋破壞而被迫露宿的居民,往往缺乏抵禦蚊類侵襲的有效手段,這也是造成由蚊類傳播的疾病發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三)其他吸血類節肢動物在災害條件下,主要表現為洗雪節肢動物侵襲人類的機會增加,蚊類有時會機械的傳播一些少見的傳染病如炭疽等。人類在野草較多,腐殖質豐富的地方露宿時,容易遭到恙蟎、革蟎等的侵襲,在存在恙蟲病和流行性出血熱的地區,這種對人類的威脅大量增加。發生在森林地區的災害如森林火災迫使人類在靠近灌木叢的地區居住時,會使蜱類叮咬的機會增加,並可能導致一系列的疾病如森林腦炎、萊姆病和斑點熱等的流行。
(四)寄生蟲類
在我國,現存的血吸蟲病的分布多處於一些易於受到洪澇災害的區域,而釘螺的分布,則受到洪水極大的影響。
在平時,釘螺的分布隨著水流的沖刷與淺灘的形成而不斷變化。洪水條件下,有可能將釘螺帶到遠離其原來孳生的地區,並在新的適宜環境中定居下來。因而,洪澇災害常常會使血吸蟲病的分布區域明顯擴大。
(五)家畜
家畜是許多傳染病的重要宿主,例如豬和狗是鉤端螺鏇體病的宿主,豬和馬是乙型腦炎的宿主,牛市血吸蟲病的宿主。當洪水災害發生時,大量的災民和家畜往往被洪水圍困在其為狹小的地區。造成房屋大量破壞的自然還海,也會導致人與家畜之間的關係異常密切。這種環境,會使人與動物共患的傳染病易於傳播。
(六)家棲及野生鼠類
家棲的和野生的鼠類是最為重要的疾病宿主,其分布與密度受到自然災害的明顯影響。
大多數與疾病有關的鼠類,在地下穴居生活,他們的泅水能力並不十分強。因而,當較大規模的水災發生時,會使鼠類的數量減少,然而,部分鼠類可能利用漂浮物逃生,集中到災民居住的地勢較高的地點,從而在局部地區形成異常的高密度。在這種條件下,由於人與鼠類間的接觸一場密切,便有可能造成疾病的流行。
由於的書類繁殖能力極強,在被洪水破壞的村莊和農田中通常遺留下可為鼠類利用的豐富的食物,因而在洪水退後,鼠類密度可能迅速回升,在其後一段時間內,會出現極高的種群密度,從而鼠類促使間疾病流行,並危及人類。
乾旱可能使一些湖沼地區乾涸,成為雜草叢生的低地。這種地區為野生鼠類提供了優越的生活環境,使其數量高度增長。曾有報導說這種條件引起了人群流行性出血熱的流行。
地震等自然災害造成大量的房屋破壞,一些原來鼠類不易侵入的房屋被損壞,廢墟中遺留下大量的食物使得家棲的鼠類獲得了大量繁殖的條件。當災後重建開始,居民陸續遷回原有的住房時,鼠患可能成為重大問題,由家鼠傳播的疾病的發病率也可能上升。
三、自然災害之後傳染病的發展趨勢
由於自然災害對傳染病發病機制的影響,在自然災害之後,傳播病的發病可能呈現一種階段性的特點。
在突發性自然災害發生時,首當其衝的是飲用水和食品的來源遭到破壞,因此,腸道傳染病將是在後早期的主要威脅。特別是水源污染和食物中毒,往往累計大量的人口,應是災後早期疾病控制的重點。
房屋的破壞使大量人口露天居住,容易受到吸血節肢動物的侵襲。但由於節肢動物的侵襲。但由於節肢動物的數量和傳染源數量需要有一個積累過程,因此,沖沒傳染病的發生通常略晚,並可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人口的過度集中,使通過密切接觸的傳染病發病率上升。如果災害的規模較大,災區人口需要在檢疫條件下生活較長的時間,當寒冷季節來臨時,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病率也將隨之上升。
人口遷徙可能造成兩個發病高峰。第一個高峰由人口外流引起,但由於病人散布在廣泛的非受災地區之內,這個發病高峰往往難以察覺,不能得到相應的重視。當災區重建開始,外流的災區人口重返故鄉時,將出現第二個發病高峰,並往往以兒童中的發病率為特徵。
最後,災後實際上是一個生態平衡重建的過程,這一時期可能要持續二三年甚至更長一些時間,在這個期間內,人與動物共患的傳染病,通過生物媒介傳播的傳染病,都可能呈現出與正常時間不同的發病特徵,並可能具有較高的發病率。
四、自然災害之後的傳染病防治政策
鑒於自然災害對傳染病發病的上述影響,自然災害後的傳染病防治工作,應有與正常時期不同的特徵,且防治的組織領導應是政府有關部門。根據災害時期傳染病的發病特徵,可將傳染病控制工作劃分為四個時期。
(一)災害前期
我國是一個大國,一些地區為自然災害的易發地區。因此,在災害發生前,應有所準備,其中包括傳染病防治工作。
1、基本資料的積累。為災害時期制定科學的防治對策,應注重平時的基本資料的積累,包括人口資料、健康資料、傳染病發病資料、主要的地方病分布資料以及主要的動物宿主與媒介的分布資料等。
2、傳染病控制預案的制訂。在一些易於受災的地區、如地震活躍區,大江大河下游的低洼地區以及分洪區等,都應有災害時期的緊急處置預案,其中也應包括傳染病控制預案。預案應根據每個易受災地區的具體情況,確定不同時期的防病重點。可供派入災區的機動隊伍的配置,以及急需的防病物資、器材的儲備地點與調配方案等,也應在預防中加以考慮。
由於自然災害的突發性,不可能針對每一個可能受災的地區制訂預案,應根據一些典型地區制定出較為詳細的預案,以作示範之用。
3、機動防疫隊準備。由於自然災害的重點衝擊,災區內往往沒有足夠的衛生防疫和醫療力量以應對已發生的緊急情況。在突發性的災害面前,已有的防疫隊伍也往往陷於暫時的混亂與癱瘓狀態。因此,當重大的自然自然災害發生後,必須要派遣機動防疫隊伍進入災區支援疾病控制工作。
4、針對一些易受災地區,應定期對這些機動隊伍的人員進行訓練,使其對主要機動方向的衛生和疾病情況,進入災區後可能遇到的問題有所了解。在人員變動時,這些機動隊伍的人員也應及時得到補充和調整,使其隨時處於能夠應付突發事件的狀態。
(二)災害衝擊期
在大規模的自然災害突然襲擊的時候,實際上不可能展開有效的疾病防治工作。但在這一時期內,以緊急救護為目的派入災區的醫療隊,就應當配備足夠數量的飲水消毒之地和預防與處理腸道傳染病的藥物,並注意發生大規模傳染病的徵兆,做出適當處理,以控制最初的疾病暴發流行。
(三)災害後期
當災區居民脫離險境,在安全的地點暫時居住下來時,就應系統地進行疾病防治工作:
1、重建民眾性疾病監測系統。
由於重大自然災害的衝擊,抗災工作的繁重以及人員的流動,平時建立起來的疾病監測和報告系統在災後的初期常常處於癱瘓狀態。因而,衛生管理部門及機動防疫隊伍所要進行的第一項工作,應是對其進行整頓,並根據災民聚居的情況重新建立疫情報告系統,以便及時發現疫情並予以正確處理。監測的內容不僅應包括法定報告的傳染病,還應包括人口的暫時居住和流動情況,主要疾病的發生情況,以及居民臨時住的及其附近的齧齒動物和媒介生物的數量。
2、重建安全飲水系統。
由於引水系統的破壞對人群構成的威脅最為嚴重,應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首先恢復並保障安全的飲用水供應。
3、大力開展衛生運動。
改善災後臨時住地的衛生條件,是減少疾病發生的重要環節。因此,當居民基本上脫離險境,到達安全地點後,就應組織居民不斷地改善住地的衛生條件,消除垃圾污物,定期噴灑殺蟲劑以降低蚊、蠅密度,必要時進行滅鼠工作。
在災害過後開始重建時,也應在遷回原來的住地之前首先改善原住地的衛生條件。
4、防止吸血昆蟲的侵襲。
在居民被迫露宿的條件下,不可能將吸血昆蟲的密度降至安全水平。因此,預防蟲媒傳染病的主要手段是防止昆蟲叮咬。可使用一切可能的辦法,保護人群少受蚊蟲等吸血昆蟲的叮咬。如利用具有天然驅蟲效果的植物熏殺和驅除蚊蟲,並應儘可能地向災區調入蚊帳和驅蚊劑等物資。
5、及時發現和處理傳染源
在重大自然災害的條件下,人口居住擁擠,人畜混雜等現象往往難於在短期內得到改善。因此,發現病人,及時正確的隔離與處理是降低傳染病的基本手段。
有一些疾病,人類是唯一的傳染源,如肝炎,瘧疾等。因此,在災區居民中應特別注意及時發現這類病人,並將其轉送到具有隔離條件的醫療單位進行治療。
另外,還有許多疾病不僅可發生在人類身上,動物也會成為這些疾病的重要傳染源。因此,應注意對災區的豬、牛、馬、犬等家畜和家養動物進行檢查,及時發現鉤端螺鏇體、血吸蟲病及乙型腦炎感染情況,並對成為傳染源的動物及時進行處理。
6、對外流的人群進行檢診。
火災發生後,會有大量的人群以從事勞務活動或探親訪友等形式離開災區。因此,在災區周圍的地區,特別是大中城市,應特別加強對來自災區的人口進行檢診,以便及時發現傳染病的流行徵兆。在一些地方性疾病的地區,還應對這些外來人口進行免疫預防,以避免某些地方性傳染病的暴發流行。
(四)後效應期
當受災人群遷回原來住地,開始在後重建工作,災後的傳染病防治工作便進入針對災害後效應的階段。
1、對回鄉人群進行檢診與免疫。
在這個階段,流出災區的人口開始陸續回鄉,傳染病防治工作的重點應轉到防止在回鄉人群中出現第二個發病高峰。
外出從事勞務工作的人員,可能進入一些地方病疫區,並在那裡發生感染,有可能將疾病或疾病的宿主與媒介帶回到自己的家鄉。因此,應在回鄉人員中加強檢診,了解他們曾經到達過哪些地方病疫區(如鼠疫、布氏菌病、血吸蟲病等),並針對這些可能的情況進行檢查,如果發現患者應立即醫治。
在外地出生的嬰兒往往對家鄉的一些常見的疾病缺乏免疫力,因而應當加強對嬰兒和兒童的檢診,以便及時發現和治療他們的疾病。
由於對流動人口難以進行正常的計畫免疫工作,在這些人民眾往往會出現免疫空白,因此,對回鄉人群及時進行追加免疫,是防止疾病發病率升高的重要措施。
2、對災區的重建和對疾病重新進行調查
自然災害常能造成血吸蟲病、鉤端螺鏇體病、流行性出血熱等人與動物共患的傳染病污染區域擴大,並導致動物病的分布及流行強度的改變。因此,在災後重建時期內,應當對這些疾病的分布重新進行調查,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以防止其在重建過程中爆發流行。
對災區的家庭及個人而言,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飲用水的清潔,有條件的要遵照救災人員的指導,嚴格用藥品消毒,沒有條件的也要儘可能將水煮沸後在飲用,切不可因麻煩而隨便引用已被污染的水。
(2)注意食品衛生,切忌進食一些來源不明的食物,以免遭受更大的損害。
(3)配合救災人員做好滅蠅滅蚊滅鼠等工作,並以一切辦法防止蚊蟲叮咬。
(4)發現異常情況,如周圍有人生病、發燒、患上皮膚病等,要立即向救災人員或有關部門報告。
(5)儘可能避免多人同住一室,並儘可能避免與動物同宿,即使是自家的家禽家畜也不行。
(6)若非必要,在沒有相關人員組織、指導的情況下不要任意搬遷。外出人員也不可因關心親友安全而貿然進入災區。
災後自來水等供應水中斷,必須飲用地下水、消防用水等駐留水時,應注意確保飲用水安全。災後如自來水供應中斷應以飲用瓶裝水為優先考慮,或至指定地點取水煮沸後飲用
[編輯本段]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及歷年主題
國際減災十年是由原美國科學院院長弗蘭克·普雷斯博士於1984年7月在第八屆世界地震工程會議上提出的。此後這一計畫得到了聯合國和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聯合國分別在1987年12月11日透過的第42屆聯大169號決議、1988年12月20日透過的第43屆聯大203號決議,以及經濟及社會理事會1989年的99號決議中,都對開展國際減災十年的活動作了具體安排。1989年12月,第44屆聯大透過了經社理事會關於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報告,決定從1990年至1999年開展"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活動,規定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為"國際減少自然災害日"(InternationalDayforNaturalDisasterReduction)。1990年10月10日是第一個"國際減災十年"日,聯大還確認了"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國際行動綱領。2001年聯大決定繼續在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紀念國際減災日,並藉此在全球倡導減少自然災害的文化,包括災害防止、減輕和備戰。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國際行動綱領首先確定了行動的目的和目標。行動的目的是:透過一致的國際行動,特別是在開發中國家,減輕由地震、風災、海嘯、水災、土崩、火山爆發、森林大火、蚱蜢和蝗蟲、旱災和沙漠化以及其它自然災害所造成的人命財產損失和社會經濟的失調。其目標是:增進每一國家迅速有效地減輕自然災害的影響的能力,特別注意幫助有此需要的開發中國家設立預警系統和抗災結構;考慮到各國文化和經濟情況不同,制訂利用現有科技知識的適當方針和策略;鼓勵各種科學和工藝技術致力於填補知識方面的重點空白點;傳播、評價、預測與減輕自然災害的措施有關的現有技術資料和新技術資料;透過技術援助與技術轉讓、示範項目、教育和培訓等方案來發展評價、預測和減輕自然災害的措施,並評價這些方案和效力。
國際行動綱領要求所有國家的政府都要做到:擬訂國家減輕自然災害方案,特別是開發中國家,將之納入本國發展方案內;在"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期間參與一致的國際減輕自然災害行動,同有關的科技界合作,設立國家委員會;鼓勵本國地方行政當局採取適當步驟為實現"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宗旨作出貢獻;採取適當措施使公眾進一步認識減災的重要性,並透過教育、訓練和其它辦法,加強社區的備災能力;注意自然災害對保健工作的影響,特別是注意減輕醫院和保健中心易受損失的活動,以及注意自然災害對糧食儲存設施、避難所和其它社會經濟基礎設施的影響;鼓勵科學和技術機構、金融機構工業界基金會和其它有關的非政府組織,支持和充分參與國際社會,包括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擬訂和執行的各種減災方案和減災活動。
歷年主題
1991年減災、發展、環境——為了一個目標
1992年減輕自然災害與持續發展
1993年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要特別注意學校和醫院
1994年確定受災害威脅的地區和易受災害損失的地區——為了更加安全的21世紀
1995年婦女和兒童——預防的關鍵
1996年城市化與災害
1997年水:太多、太少——都會造成自然災害
1998年防災與媒體
1999年減災的效益——科學技術在災害防禦中保護了生命和財產安全
2000年防災、教育和青年——特別關注森林火災
2001年抵禦災害,減輕易損性
2002年山區減災與可持續發展
2003年面對災害,更加關注可持續發展
2004年總結今日經驗、減輕未來災害
2005年利用小額信貸和安全網路,提高抗災能力
2006年減災始於學院(DisasterRiskReductionBeginsatSchool)
2007年減災始於學院(DisasterRiskReductionBeginsatSchool)
2008年減少災害風險確保醫院安全(HospitalsSafefromDisasters)的損害或局部地區的毀滅性打擊。

自然災害的影響

1、氣象災害

災難影響行為和精神健康的方式有多種:
⑴災難會帶來實質性的創傷和精神障礙;
⑵絕大多數的痛苦在災後一兩年內消失,人們能夠自我調整;
⑶由災難引起的慢性精神障礙非常少見;
⑷有些災難的整體影響可能是正面的,因為它可能會增加社會的凝聚力;
⑸災難擾亂了組織、家庭以及個體生活。
自然災害會引起壓力、焦慮、壓抑以及其它情緒和知覺問題。影響的時間以及為什麼有些人不能儘快適應仍然是未知數。在洪水、龍捲風、颶風以及其它自然災害過後,受害者表現出惡念、焦慮、壓抑和其它情緒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持續一年。
一種極度的災難的持續效果,稱為創傷後應激障礙,即經歷了創傷以後,持續的、不必要的、無法控制的無關事件的念頭,強烈的避免提及事件的願望,睡眠障礙,社會退縮以及強烈警覺的焦慮障礙。
[編輯本段]中國的自然災害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種類最多的國家,其中對我國影響最大的自然災害有七大類。
 氣象災害有20餘種,主要有以下種類:

天災天災暴雨
(1)暴雨:山洪暴發、河水泛濫、城市積水;
(2)雨澇:內澇、漬水;
(3)乾旱:農業、林業、草原的旱災,工業、城市、農村缺水;
(4)乾熱風:乾旱風、焚風;
(5)高溫、熱浪:酷暑高溫、人體疾病、灼傷、作物逼熟;
(6)熱帶氣鏇:狂風、暴雨、洪水;
(7)冷害:由於強降溫和氣溫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樹受害;
天災天災冰雹
(8)凍害:霜凍,作物、牲畜凍害,水管、油管凍壞;
(9)凍雨:電線、樹枝、路面結冰;
(10)結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凍,雨雪後路面結冰;
(11)雪害:暴風雪、積雪;
(12)雹害:毀壞莊稼、破壞房屋;
(13)風害:倒樹、倒房、翻車、翻船;
天災天災龍捲風
(14)龍捲風:局部毀壞性災害;
(15)雷電:雷擊傷亡;
(16)連陰雨(淫雨):對作物生長發育不利、糧食霉變等;
(17)濃霧:人體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風切變:(飛機)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2、海洋災害

海洋災害主要有如下種類:
(1)風暴潮:包括颱風風暴潮、溫帶風暴潮;
(2)海嘯:分遙海嘯與本地海嘯2種;
(3)海浪:包括風浪、涌浪和近岸浪3種,就其成因而言又分颱風浪、氣鏇浪;
(4)海水;
(5)赤潮;
(6)海岸帶災害:如海岸侵蝕、滑坡、土地鹽鹼化、海水污染等;
(7)厄爾尼諾的危害。
3、洪水災害
(1)暴雨災害;
(2)山洪;
(3)融雪洪水;
(4)冰凌洪水;
(5)潰壩洪水;
(6)土石流與水泥流洪水。
4、地震災害
(1)構造地震;
(2)隔落地震;
(3)礦山地震;
(4)水庫地震等;
5、農作物生物災害
(1)農作物病害:主要有水稻病害240多種,小麥病害50種,玉米病害40多種,
棉花病害40多種及大豆、花生、麻類等多種病害;
(2)農作物蟲害;主要有水稻蟲害252種,水麥蟲害100多種,玉米蟲害52種,棉
花蟲害300多種,及其它各種作物的多種蟲害;
(3)農作物草害:約8000多種;
(4)鼠害。
6、森林生物災害
(1)森林病害:2918種;
(2)森林蟲害:5020種;
(3)森林鼠害:160餘種。
國家科委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自然災害綜合研究組將自然災害分為七大類:氣象災害、海洋災害、洪水災害、地質災害、地震災害、農作物生物災害和森林生物災害和森林火災。但與我們日常生活關係密切的災害主要有:

 一、地質災害

自然變異和人為的作用都可能導致地質環境或地質體發生變化,當這種變化達到一定程度時,所產生的諸如滑坡、土石流、地面下降、地面塌陷、岩石膨脹、沙土液化、土地凍融、土壤鹽漬化、土地沙漠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後果,會給人類和社會造成危害。將這種現象稱為地質危害。地質危害也包括派生的災害。
(一)土石流。土石流是在山區溝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的特殊洪流。
土石流的形成: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陡峻的便於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豐富的鬆散物質;短時間內有大量的水源。
土石流按期物質成分可分為三類: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徑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叫土石流;以粘性土為主,含少量粘粒、石塊、粘度大,成稠泥狀的叫土石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叫水石流。
土石流的危害:對居民點的危害;對公路、鐵路的危害;對水利、水電工程的危害;對礦山的危害;
(二)滑坡。滑坡上的岩石山體由於種種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地向下滑動的現象叫滑坡。俗稱“走山”“跨山”“土溜”等。
滑坡的條件:斜坡岩、土只有被各種構造面切割分離成部連續狀態時,才可能具備向下滑動的條件。
滑坡的活動強度:主要與滑坡的規模、滑坡速度、滑坡距離及其蓄積的位能和產生的動能有關。
滑坡的活動時間:主要與誘發滑坡的各種外界因素有關,如地震、降雨、凍融、海嘯、風暴潮及人類活動等。
(三)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體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脫離母體崩落、滾動、堆積在坡腳(或溝岩)的地質現象。
按崩塌體物質的組成,崩塌可分為土甭和岩崩兩大類。
崩塌的活動時間:崩塌一般發生在暴雨及較長時間連續降雨過程中或稍後一段時間;強烈地過程中;開挖坡腳過程中之中或稍後一段時間;水庫蓄水初期及河流洪峰期;強烈的機械振動及大爆破之後。
崩塌的地域性:西南地區為我國崩塌分布的主要地區。
(四)地面下沉。地面下沉是由於長期乾旱,使地下水位降低,加之過量開採地下水等導致的地殼變形現象。
(五)地震。地震是一種破壞力極大的自然災害。除了地震直接引起的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之外,還會引起火災、水災、爆炸、滑坡、土石流、毒氣蔓延、瘟疫等次生災害。

二、洪澇及其它災害

(一)雨澇。雨澇是指大範圍的暴雨或特大暴雨所造成的山洪暴發,江河水位陡漲,洪水泛濫,致使農田、房舍、人畜及交通設施等遭到淹沒的洪澇災害,以及低地積水難排,造成作物減產失收的漬澇災害。
(二)洪水。洪水災害是指水流脫離水道或人工的限制並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現象。
(三)凌汛災害。凌汛災害是因冰凌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江河水位明顯上漲並引起災害的現象。
(四)地震災害。地震水災是指因地震而誘發的滑坡堵塞河流或震垮堤壩造成的洪水災害。

三、大風災害

。風力達到足以危害人們的生產活動、經濟建設和日常生活的風,成為大風。

大風的危害:危害性大風主要指颱風、寒潮大風、雷暴大風、龍捲風。
根據大風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可歸納為機械損傷、風蝕、生理危害、影響農牧業生產活動等幾個方面。颱風在大風危害中的破壞力最為突出。

四、熱帶氣鏇災害

。熱帶氣鏇是一種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海洋上的氣鏇性渦鏇。

強烈的熱帶氣鏇伴有狂風、鮑魚、巨浪、風暴潮,活動範圍很廣,具有很強的破壞力,是一種重要的災害性天氣系統。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受熱帶氣鏇嚴重影響的國家之一。

五、冰雹災害

冰雹是從發展強盛的積雨雲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塊或冰球。據冰雹大小及其破壞程度,可江寶還分為輕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級。我國是世界上雹災較多的國家之一。

 六、海洋災害

(一)風暴潮。來自高緯地帶的冷空氣與來自海上的熱帶氣鏇通過互動影響,使沿海大風與巨浪接連發生,因此形成風暴潮。西太平洋是生產風暴潮最多的地區。
風暴潮的類型:颱風型;冷高壓配合黃、渤海氣鏇型;橫向冷高壓型;強孤立黃、渤海氣鏇型;強蒙古低壓型;
風暴潮災害的空間分布。我國的風暴潮遍及沿海各地,但主要集中的地段從北到南是:萊州灣;江蘇小洋河口至浙江的德海門;溫州、台州、沙埕至閩江口;廣東汕頭至珠江口;雷州半島東岸及海南島東北部沿海。
(二)災害性海浪。在海上引起災害的海浪叫災害性海浪。
災害性海浪的形成:由颱風、溫帶氣鏇、寒潮等天氣系統引起並在強風作用下形成的。
災害性海浪按天氣系統類型:冷高壓型(也稱寒潮型);颱風型;氣鏇型;冷高壓與氣鏇配合型。
(三)海冰。海冰是有害水凍結而成的,也包括流入海洋的河冰和冰山等。海冰是極地海域和某些高緯度區域是突出的海洋災害之一。
海冰造成的災害。推倒海上石油平台,破壞海洋工程設施、航道設施,或撞壞船舶造成重大海難;阻礙船舶航行,損壞螺鏇槳或船體,並實施其失去航行能力。海冰封鎖港灣,使港口不能正常運作或大量增加使用破冰船破冰引航的費用;使漁業休漁期過長和破壞還是養殖設施、場地等,造成經濟損失。
海冰災害主要出現特點:我國冬季易於結凍的渤海、黃海北部和遼東半島沿海海域,以及山東半島部分海灣。
(四)海嘯。海嘯主要是太平洋沿岸國家遭受的由於猛烈的地震所引起的海洋災害。
海嘯形成的條件:引起海嘯的海底地震震源較淺,一般要小於20公里至50公里;震級一般在芮氏規模的6.5以上;必須有海底的大面積垂直運動;發生海底地震的海區要有一定的水深,尤其是橫跨大洋的大海嘯,一般水深都在1000米以上。
海嘯的危害:海嘯在濱海區域的表現形式是海水陡漲,驟然形成向岸行進的“水牆”,並伴隨著隆隆巨響,瞬時侵入濱海陸地,吞沒良田和城鎮、村莊,然後還海水又驟然退去,或先退後漲,有時反覆多次,對人類造成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
(五)赤潮。赤潮的概念:赤潮是因海水中一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在一定地環境條件下突發性的增值,引起一定範圍內在一段時間中的海水變色現象。
赤潮的危害:引起海洋異變,局部中斷海洋食物鏈,威脅海洋生物的生存;有些赤潮生物的體外排泄或死亡後分解的粘液,翻蓋海洋動物濾食和呼吸,從而使其窒息死亡。或赤潮生物所含毒素被海洋動物攝食後造成魚、蝦、貝類等中毒死亡。有的還會使脊椎動物和人類在食用後中毒死亡;在以下幾節中,我們將對幾種常見的,危害面積大的自然災害進行介紹,同時介紹一些防災救災的措施。

七、其它災害

除了地震、洪水、颱風、瘟疫等災害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乃至威脅我們的生命以外,我們對雷電、大霧、冰雹等其他災害也要不斷提高防範意識,加強防範能力。
雷電
(一)雷電的形成
伴有雷聲和閃電現象的天氣,氣象上成為雷暴。雷暴天氣時,當雲層與地面之間的電位差達到一定強度時,就會發生放電想像,閃電擊到地面或擊中某些物體就造成雷擊。據研究,雷擊的電流強度通常可達幾萬安培,溫度可達攝氏兩萬度,如此強大的電流和高溫,其危害程度可想而知。
(二)預防雷擊的措施
1、在雷雨天,人應儘量留在室內,不要外出,關閉門窗,防止球行閃電穿堂入室。
2、儘量不要靠近門窗、爐子、暖氣爐等金屬的部位,也不要赤腳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腳下最好墊有不導電的物品坐在目椅子上等。
3、不要在河裡游泳或划船,以方雷電通過水介擊中人體。
4、在野外遇雷雨時,儘快找一低洼或溝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樹、高塔、電線桿下避雨。
5、一旦有人遭到雷擊,應及時進行搶救,救護方法同觸電急救相同,及時作人工呼吸和體外心臟按摩等,同時急送醫院。
防濃霧
在近低層空氣中懸浮大量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人的視線模糊不清,當事人的水平能間距離下降到1000米以下時,就稱霧。霧有等級之分,能間距離小於1000米大於500米時稱為輕霧;能見距離不足500米時稱為大霧;能見距離不足200米時稱為濃霧。
霧災的防護措施:
1、儘量不要外出,必須外出時,要戴上口罩,防止吸入有毒氣體。
2、儘量少在霧中活動,不要在霧中鍛鍊身體。
3、行人穿越馬路要當心,應看清來往車輛。
4、駕駛車輛和汽車要減速慢行,聽從交警指揮,乘車(船)不要爭先恐後,遇渡輪停航時,不要擁擠在渡口處。
冰雹
(一)冰雹的概念
冰雹是從發展強盛的積雨雲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塊或冰球。
(二)冰雹的危害
根據冰雹大小及其破壞程度,可將雹害分為輕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級。冰雹對農作物的危害相當大,我國是世界上雹災較多地的國家之一。
(三)我國冰雹的地理分布特點
1、多雹區:
青藏高原多雹區、北方多雹區、南方多雹區。
2、少雹區:
我國的少雹區主要分布在大平原、大沙漠、大盆地。
3、冰雹的時間分布特徵:
我國降雹集中的季節主要是春夏季早秋時期。
根據各地降雹季節的變化特徵,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春季多雹型、夏季多雹型、春末夏初多雹型、雙峰型。
降雹日變化主要有幾種類型:午後多雹型;夜雹型;中午多雹型;多峰型等。
(四)冰雹的強度特徵
降雹範圍大小,冰雹的大小及重量,降雹持續時間及堆積厚度。
(五)冰雹的預測和防禦
1、冰雹是比較難以預報的災害性天氣,氣象台以天氣雷達、氣象衛星監測和天氣圖等大量實時氣象信息對冰雹天氣進行追蹤和外推預報。民間也有許多預報經驗,如“旱年多冰雹”“春季多陡風,夏季多冰雹”“烏雲寶塔形,下邊泛紅雲,冰雹到眼前”等,總結起來預測的方法有六點:
(1)感冷熱;(2)辨風向“不刮東風不天潮,不刮南風不下雹”;(3)看雲色;(4)聽雷聲;(5)識閃電;(6)觀物象。
2、冰雹的防禦:
(1)避雹;(2)防雹;(3)抗雹;(4)消雹
避雹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而後三項則需要專門的部門和人員來進行,如今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工消雹已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3、冰雹來時的應對:
(1)得知有關冰雹的天氣預報,應將人畜及室外的物品都轉移到安全地帶。
(2)冰雹來時儘量不要外出,不得已要出門時,應注意保護頭、面部。
(3)若冰雹來時你正在室外,應馬上尋找可以躲避的地方,最好是堅固的建築物。
(4)若你正在駕駛汽車,或在車內,應立即將車停在可以躲避的地方,切不可貿然前行以免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5)有時,冰雹會伴有狂風暴雨,需特別注意預防及躲避。
[編輯本段]自然災害及疫病
自然災害破壞了人與其生活環境間的生態平衡,形成了傳染病易於流行的條件,因而,控制傳染病便成為抗災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自然災害後,隨著舊的生態平衡的破壞和新的平衡的建立,災害條件所引起的傳染病流行條件的改變還將存在一個時期,這種災害的“後效應”使災害條件下的傳染病控制與其他的抗災工作不同的一個重要特徵。當自然災害的直接後果被基本消除之後,消除其“後效應”將成為工作的重點,而且這種工作實際上將成為災害條件下傳染病控制的主要工作。
對於不同類型的自然災害,傳染病控制工作也具有不同的特徵。在這個意義上,可將災害劃分為突發性災害,包括水災,地震、火山噴發、海嘯、颱風等在短時期內造成重大損害的自然災害;漸進性災害,包括旱災和現在已罕見的蟲災引起的饑荒等。後一類災害由於沒有對人類基本生活條件形成突然衝擊,傳染病防治工作可以更未有組織的展開。
一、自然災害對傳染病流行機制的影響(1)飲用水供應系統被破壞絕大多數的自然災害都可能造成飲用水供應系統的破壞,這將使災害發生後首當其衝的問題,常在災害後早期引起大規模的腸道傳染病的爆發和流行。
在水災發生時,原來安全的飲用水源被淹沒、被破壞或被淤塞,人們被迫利用地表水最為飲用水源。這些水往往被上游的人畜排泄物、人畜屍體以及被破壞的建築中的污物所污染,特別是在低洼內澇地區,災民被洪水較長時間的圍困,更已引起水源性疾病的暴發流行。孟加拉國水災時曾因此造成大量的人群死亡。
在地震時,建築物的破壞也會涉及供水系統,使居民的正常供水中斷,這對於城市居民的影響較為嚴重,而且由於管道的破壞,殘存的水源極易遭到污染。海嘯與風災也可能造成這種情況
災害時,由於許多飲用水源枯竭,造成飲用水源集中。在一些易於受災的缺水地區,居民往往需要到很遠的地方去取的飲用水。一旦這些水源受到污染,將會造成疾病的暴發流行。如四川巴塘曾因旱災而發生過極為嚴重的細菌性痢疾流行。
在一些低洼鹽鹼地區,水旱災害還會造成地下水位的改變,從而影響飲用水中的含鹽量和PH值。當水中的PH值與含鹽量升高時,有利於霍亂弧菌的增殖,因而在一些霍亂疫區,常會因水旱災害而造成霍亂的再發,並且能延長較長時間。
(二)食物短缺
儘管向災區輸送食物已成為救災的第一任務,但當規模較大,涉及地域廣闊的自然災害發生時,局部的食物仍然難以完全避免。加之基本生活條件的破壞,人們被迫在惡劣條件下儲存食品,很容易造成食品的霉變和腐敗,從而造成食物中毒以及食源性腸道傳染病流行。
水災常伴隨陰雨天氣,這時的糧食極易霉變。最近發生的中國南方數省的一次大規模水災過程中,就曾發生多起霉變中毒事件。當災害發生在天氣炎熱的季節時,食物的腐敗變質極易發生。由於醃製食品較易保存,在大規模災害期間副食品供應中斷時,醃製食品往往成為居民僅有的副食,而這也為嗜鹽菌中毒提供了條件。
食物短缺還會造成人們的身體素質普遍下降,從而使各種疾病易於發生和流行。
(三)燃料短缺
在大規模的自然災害中,燃料短缺也是常見的現象,在被洪水圍困的災民中更是如此。
燃料短缺首先是迫使災民和生水,進食生冷食物,從而導致腸道污染病的發生與蔓延。
在嚴重的自然災害後短期內難以恢復燃料供應時,燃料短缺可能造成居民個人衛生水平的下降。特別是進入冬季,人群仍然處於居住擁擠狀態,可能導致體表寄生蟲的孳生和蔓延,從而導致一些本來已處於控制狀態的傳染病(如流行性斑疹、傷寒等)重新流行。
(四)水體污染
洪水往往造成水體的污染,造成一些經水傳播的傳染病大規模流行,如血吸蟲病,鉤端螺鏇體病等。但洪水對於水體污染的作用是兩方面的。在大規模的洪水災害中,特別是在行期間,由於洪水的稀釋作用,這類疾病的發病並無明顯上升的跡象,但是,當洪水開始回落,在內澇區域留下許多小的水體,如果這些小的水體遭到污染,則極易造成這類疾病的爆發和流行。
(五)居住條件被破壞
水災、地震、火山噴發和海嘯等,都會對居住條件造成大規模的破壞。在開始階段,人們被迫露宿,然後可能在簡陋的棚屋中居住相當長的時間,造成人口集中和居住擁擠。唐山地震時,在唐山、天津等大城市中,簡易棚屋綿延數十里,最長時間的居住到一年以上。即使遷回原居之後,由於大量的房屋被破壞,部分居住擁擠狀態仍將持續很長時間。
露宿使人們易於受到吸血節肢動物的襲擊。在這一階段,蟲媒傳染病的發病率可能會增加,如瘧疾、乙型腦炎和流行性出血熱等;人口居住的擁擠狀態,有利於一些通過人與人之間密切接觸傳播的疾病流行,如肝炎、紅眼病等。如果這種狀態持續到冬季,則呼吸道傳染病將成為嚴重問題,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
(六)人口遷徙
自然災害往往造成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唐山地震時,傷員運送直達位於我國西南腹地的成都重慶。在城市重建期間,以投親靠友的形式疏散出來的人口,幾乎遍布整箇中國。而今現在的經濟條件下,災區居民外出並從事勞務活動,幾乎成了生產自救活動中最重要的形式。
人口的大規模遷徙,首先是給一些地方病的蔓延造成了條件,並使一些疾病大流行,如中世紀的黑死病,中國雲南歷史上最近一次鼠疫大流行,就是從人口流動開始的。
人口流動造成了兩個方面的問題。其一當災區的人口外流時,可能將災區的地方性疾病傳播到為受災的地區。更重要的是,當災區開始重建,人口陸續還鄉時,又會將各地的地方性傳染病帶回災區。如果受災地區具備疾病流行的條件,就有可能造成新的地方病區。
人口流動到來的第二個重大問題,是它干擾了一些主要依靠免疫來控制疾病的人群的免疫狀態,造成局部無免疫人群,從而為這些疾病的流行創造了條件。
在我國,計畫免疫已開展相當廣泛,脊髓灰質炎、麻疹的控制已大見成效;傷寒、結核病和甲、B型肝炎的發病率已開始下降。由於災害的干擾,使計畫免疫工作難以正常進行,人群流動使部分兒童漏種疫苗,這種情況均有可能使這類疾病的發病率升高。
一些在兒童和青年中多發的疾病,人群的自然免疫狀態的疾病的流行中起著重要作用。無論是災區的人口外流,還是災區重建時人口還鄉,都會使一些無免疫人口暴露在一個低水平自然流行的人群之中,從而造成這些疾病的發病率上升。
二、自然災害對傳染病生物媒介的影響
許多傳染病並不只是在人群間碾轉傳播,除了人之外還有其他的生物宿主。一些疾病必須通過生物媒介進行傳播。災害條件破壞了人類、宿主動物、生物媒介以及疾病的病原體之間舊有的生態平衡,並將在新的基礎上建立新的生態平衡,因此,災害對這些疾病的影響將更加久遠。
(一)蠅類
蠅類是腸道傳染病的重要傳播媒介,他的孳生與增殖,主要由人類生活環境的不衛生狀況來決定。大的自然災害總是會對人類生活環境的衛生條件造成重大破壞,蠅類的孳生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地震過後,房倒屋塌。死亡的人和動物的屍體被掩埋在廢墟下,還有大量的事物及其他有機物質,在溫度的氣候條件下,這些有機成分會很快腐敗,為蠅類提供了易孳生的條件。因而,向唐山地震那樣大的地震破壞,常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出現數量驚人的成蠅,對災區居民構成嚴重威脅。
洪水退後,溺死的動物屍體,以及各種有機廢物將大量地在村莊舊址上沉寂下來,如不能及時消除,也會造成大量的蠅類滋生。
即使在旱災情況下,由於水的缺乏,也會存在一些不衛生的條件,而有利於蠅類的滋生。因此,在災後重建的最初階段,消滅蠅類將使傳染病控制工作中的重要任務。
(二)蚊類
在傳播疾病的吸血節肢動物中,蚊類的最主要的,與災害的關係也最為密切。在我國常見的災害條件下,瘧疾和乙型腦炎對災區居民的威脅最為嚴重。
蚊的孳生需要小型靜止的水體。因而,在大的洪災中,行洪期間蚊密度的增長往往並不明顯。但在水退後,在內澇地區的低洼處往往留有大量的小片積水地區,雜草叢生,成為蚊類最佳繁殖場所。此時如有傳染源存在,就會使該地區的發病率迅速升高。
旱災可使一些河水斷流,湖沼乾涸,而這些河流與湖泊中殘留的小水窪,也會成為蚊類的良好孳生場所。
在造成建築物大量破壞的災害如地震與風災中,可能同時造成貯水建築和管道的破壞。自來水的漫溢,特別是生活污水在地面上的滯留,也會成為蚊類大量孳生的環境。
災害不僅會造成蚊類密度升高,還造成蚊類侵襲人類的機會增加。被洪水圍困的居民,由於房屋破壞而被迫露宿的居民,往往缺乏抵禦蚊類侵襲的有效手段,這也是造成由蚊類傳播的疾病發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三)其他吸血類節肢動物在災害條件下,主要表現為洗雪節肢動物侵襲人類的機會增加,蚊類有時會機械的傳播一些少見的傳染病如炭疽等。人類在野草較多,腐殖質豐富的地方露宿時,容易遭到恙蟎、革蟎等的侵襲,在存在恙蟲病和流行性出血熱的地區,這種對人類的威脅大量增加。發生在森林地區的災害如森林火災迫使人類在靠近灌木叢的地區居住時,會使蜱類叮咬的機會增加,並可能導致一系列的疾病如森林腦炎、萊姆病和斑點熱等的流行。
(四)寄生蟲類
在我國,現存的血吸蟲病的分布多處於一些易於受到洪澇災害的區域,而釘螺的分布,則受到洪水極大的影響。
在平時,釘螺的分布隨著水流的沖刷與淺灘的形成而不斷變化。洪水條件下,有可能將釘螺帶到遠離其原來孳生的地區,並在新的適宜環境中定居下來。因而,洪澇災害常常會使血吸蟲病的分布區域明顯擴大。
(五)家畜
家畜是許多傳染病的重要宿主,例如豬和狗是鉤端螺鏇體病的宿主,豬和馬是乙型腦炎的宿主,牛市血吸蟲病的宿主。當洪水災害發生時,大量的災民和家畜往往被洪水圍困在其為狹小的地區。造成房屋大量破壞的自然還海,也會導致人與家畜之間的關係異常密切。這種環境,會使人與動物共患的傳染病易於傳播。
(六)家棲及野生鼠類
家棲的和野生的鼠類是最為重要的疾病宿主,其分布與密度受到自然災害的明顯影響。
大多數與疾病有關的鼠類,在地下穴居生活,他們的泅水能力並不十分強。因而,當較大規模的水災發生時,會使鼠類的數量減少,然而,部分鼠類可能利用漂浮物逃生,集中到災民居住的地勢較高的地點,從而在局部地區形成異常的高密度。在這種條件下,由於人與鼠類間的接觸一場密切,便有可能造成疾病的流行。
由於的書類繁殖能力極強,在被洪水破壞的村莊和農田中通常遺留下可為鼠類利用的豐富的食物,因而在洪水退後,鼠類密度可能迅速回升,在其後一段時間內,會出現極高的種群密度,從而鼠類促使間疾病流行,並危及人類。
乾旱可能使一些湖沼地區乾涸,成為雜草叢生的低地。這種地區為野生鼠類提供了優越的生活環境,使其數量高度增長。曾有報導說這種條件引起了人群流行性出血熱的流行。
地震等自然災害造成大量的房屋破壞,一些原來鼠類不易侵入的房屋被損壞,廢墟中遺留下大量的食物使得家棲的鼠類獲得了大量繁殖的條件。當災後重建開始,居民陸續遷回原有的住房時,鼠患可能成為重大問題,由家鼠傳播的疾病的發病率也可能上升。
三、自然災害之後傳染病的發展趨勢
由於自然災害對傳染病發病機制的影響,在自然災害之後,傳播病的發病可能呈現一種階段性的特點。
在突發性自然災害發生時,首當其衝的是飲用水和食品的來源遭到破壞,因此,腸道傳染病將是在後早期的主要威脅。特別是水源污染和食物中毒,往往累計大量的人口,應是災後早期疾病控制的重點。
房屋的破壞使大量人口露天居住,容易受到吸血節肢動物的侵襲。但由於節肢動物的侵襲。但由於節肢動物的數量和傳染源數量需要有一個積累過程,因此,沖沒傳染病的發生通常略晚,並可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人口的過度集中,使通過密切接觸的傳染病發病率上升。如果災害的規模較大,災區人口需要在檢疫條件下生活較長的時間,當寒冷季節來臨時,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病率也將隨之上升。
人口遷徙可能造成兩個發病高峰。第一個高峰由人口外流引起,但由於病人散布在廣泛的非受災地區之內,這個發病高峰往往難以察覺,不能得到相應的重視。當災區重建開始,外流的災區人口重返故鄉時,將出現第二個發病高峰,並往往以兒童中的發病率為特徵。
最後,災後實際上是一個生態平衡重建的過程,這一時期可能要持續二三年甚至更長一些時間,在這個期間內,人與動物共患的傳染病,通過生物媒介傳播的傳染病,都可能呈現出與正常時間不同的發病特徵,並可能具有較高的發病率。
四、自然災害之後的傳染病防治政策
鑒於自然災害對傳染病發病的上述影響,自然災害後的傳染病防治工作,應有與正常時期不同的特徵,且防治的組織領導應是政府有關部門。根據災害時期傳染病的發病特徵,可將傳染病控制工作劃分為四個時期。
(一)災害前期
我國是一個大國,一些地區為自然災害的易發地區。因此,在災害發生前,應有所準備,其中包括傳染病防治工作。
1、基本資料的積累。為災害時期制定科學的防治對策,應注重平時的基本資料的積累,包括人口資料、健康資料、傳染病發病資料、主要的地方病分布資料以及主要的動物宿主與媒介的分布資料等。
2、傳染病控制預案的制訂。在一些易於受災的地區、如地震活躍區,大江大河下游的低洼地區以及分洪區等,都應有災害時期的緊急處置預案,其中也應包括傳染病控制預案。預案應根據每個易受災地區的具體情況,確定不同時期的防病重點。可供派入災區的機動隊伍的配置,以及急需的防病物資、器材的儲備地點與調配方案等,也應在預防中加以考慮。
由於自然災害的突發性,不可能針對每一個可能受災的地區制訂預案,應根據一些典型地區制定出較為詳細的預案,以作示範之用。
3、機動防疫隊準備。由於自然災害的重點衝擊,災區內往往沒有足夠的衛生防疫和醫療力量以應對已發生的緊急情況。在突發性的災害面前,已有的防疫隊伍也往往陷於暫時的混亂與癱瘓狀態。因此,當重大的自然自然災害發生後,必須要派遣機動防疫隊伍進入災區支援疾病控制工作。
4、針對一些易受災地區,應定期對這些機動隊伍的人員進行訓練,使其對主要機動方向的衛生和疾病情況,進入災區後可能遇到的問題有所了解。在人員變動時,這些機動隊伍的人員也應及時得到補充和調整,使其隨時處於能夠應付突發事件的狀態。
(二)災害衝擊期
在大規模的自然災害突然襲擊的時候,實際上不可能展開有效的疾病防治工作。但在這一時期內,以緊急救護為目的派入災區的醫療隊,就應當配備足夠數量的飲水消毒之地和預防與處理腸道傳染病的藥物,並注意發生大規模傳染病的徵兆,做出適當處理,以控制最初的疾病暴發流行。
(三)災害後期
當災區居民脫離險境,在安全的地點暫時居住下來時,就應系統地進行疾病防治工作:
1、重建民眾性疾病監測系統。
由於重大自然災害的衝擊,抗災工作的繁重以及人員的流動,平時建立起來的疾病監測和報告系統在災後的初期常常處於癱瘓狀態。因而,衛生管理部門及機動防疫隊伍所要進行的第一項工作,應是對其進行整頓,並根據災民聚居的情況重新建立疫情報告系統,以便及時發現疫情並予以正確處理。監測的內容不僅應包括法定報告的傳染病,還應包括人口的暫時居住和流動情況,主要疾病的發生情況,以及居民臨時住的及其附近的齧齒動物和媒介生物的數量。
2、重建安全飲水系統。
由於引水系統的破壞對人群構成的威脅最為嚴重,應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首先恢復並保障安全的飲用水供應。
3、大力開展衛生運動。
改善災後臨時住地的衛生條件,是減少疾病發生的重要環節。因此,當居民基本上脫離險境,到達安全地點後,就應組織居民不斷地改善住地的衛生條件,消除垃圾污物,定期噴灑殺蟲劑以降低蚊、蠅密度,必要時進行滅鼠工作。
在災害過後開始重建時,也應在遷回原來的住地之前首先改善原住地的衛生條件。
4、防止吸血昆蟲的侵襲。
在居民被迫露宿的條件下,不可能將吸血昆蟲的密度降至安全水平。因此,預防蟲媒傳染病的主要手段是防止昆蟲叮咬。可使用一切可能的辦法,保護人群少受蚊蟲等吸血昆蟲的叮咬。如利用具有天然驅蟲效果的植物熏殺和驅除蚊蟲,並應儘可能地向災區調入蚊帳和驅蚊劑等物資。
5、及時發現和處理傳染源
在重大自然災害的條件下,人口居住擁擠,人畜混雜等現象往往難於在短期內得到改善。因此,發現病人,及時正確的隔離與處理是降低傳染病的基本手段。
有一些疾病,人類是唯一的傳染源,如肝炎,瘧疾等。因此,在災區居民中應特別注意及時發現這類病人,並將其轉送到具有隔離條件的醫療單位進行治療。
另外,還有許多疾病不僅可發生在人類身上,動物也會成為這些疾病的重要傳染源。因此,應注意對災區的豬、牛、馬、犬等家畜和家養動物進行檢查,及時發現鉤端螺鏇體、血吸蟲病及乙型腦炎感染情況,並對成為傳染源的動物及時進行處理。
6、對外流的人群進行檢診。
火災發生後,會有大量的人群以從事勞務活動或探親訪友等形式離開災區。因此,在災區周圍的地區,特別是大中城市,應特別加強對來自災區的人口進行檢診,以便及時發現傳染病的流行徵兆。在一些地方性疾病的地區,還應對這些外來人口進行免疫預防,以避免某些地方性傳染病的暴發流行。
(四)後效應期
當受災人群遷回原來住地,開始在後重建工作,災後的傳染病防治工作便進入針對災害後效應的階段。
1、對回鄉人群進行檢診與免疫。
在這個階段,流出災區的人口開始陸續回鄉,傳染病防治工作的重點應轉到防止在回鄉人群中出現第二個發病高峰。
外出從事勞務工作的人員,可能進入一些地方病疫區,並在那裡發生感染,有可能將疾病或疾病的宿主與媒介帶回到自己的家鄉。因此,應在回鄉人員中加強檢診,了解他們曾經到達過哪些地方病疫區(如鼠疫、布氏菌病、血吸蟲病等),並針對這些可能的情況進行檢查,如果發現患者應立即醫治。
在外地出生的嬰兒往往對家鄉的一些常見的疾病缺乏免疫力,因而應當加強對嬰兒和兒童的檢診,以便及時發現和治療他們的疾病。
由於對流動人口難以進行正常的計畫免疫工作,在這些人民眾往往會出現免疫空白,因此,對回鄉人群及時進行追加免疫,是防止疾病發病率升高的重要措施。
2、對災區的重建和對疾病重新進行調查
自然災害常能造成血吸蟲病、鉤端螺鏇體病、流行性出血熱等人與動物共患的傳染病污染區域擴大,並導致動物病的分布及流行強度的改變。因此,在災後重建時期內,應當對這些疾病的分布重新進行調查,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以防止其在重建過程中爆發流行。
對災區的家庭及個人而言,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飲用水的清潔,有條件的要遵照救災人員的指導,嚴格用藥品消毒,沒有條件的也要儘可能將水煮沸後在飲用,切不可因麻煩而隨便引用已被污染的水。
(2)注意食品衛生,切忌進食一些來源不明的食物,以免遭受更大的損害。
(3)配合救災人員做好滅蠅滅蚊滅鼠等工作,並以一切辦法防止蚊蟲叮咬。
(4)發現異常情況,如周圍有人生病、發燒、患上皮膚病等,要立即向救災人員或有關部門報告。
(5)儘可能避免多人同住一室,並儘可能避免與動物同宿,即使是自家的家禽家畜也不行。
(6)若非必要,在沒有相關人員組織、指導的情況下不要任意搬遷。外出人員也不可因關心親友安全而貿然進入災區。
災後自來水等供應水中斷,必須飲用地下水、消防用水等駐留水時,應注意確保飲用水安全。災後如自來水供應中斷應以飲用瓶裝水為優先考慮,或至指定地點取水煮沸後飲用
[編輯本段]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及歷年主題
國際減災十年是由原美國科學院院長弗蘭克·普雷斯博士於1984年7月在第八屆世界地震工程會議上提出的。此後這一計畫得到了聯合國和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聯合國分別在1987年12月11日透過的第42屆聯大169號決議、1988年12月20日透過的第43屆聯大203號決議,以及經濟及社會理事會1989年的99號決議中,都對開展國際減災十年的活動作了具體安排。1989年12月,第44屆聯大透過了經社理事會關於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報告,決定從1990年至1999年開展"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活動,規定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為"國際減少自然災害日"(InternationalDayforNaturalDisasterReduction)。1990年10月10日是第一個"國際減災十年"日,聯大還確認了"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國際行動綱領。2001年聯大決定繼續在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紀念國際減災日,並藉此在全球倡導減少自然災害的文化,包括災害防止、減輕和備戰。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國際行動綱領首先確定了行動的目的和目標。行動的目的是:透過一致的國際行動,特別是在開發中國家,減輕由地震、風災、海嘯、水災、土崩、火山爆發、森林大火、蚱蜢和蝗蟲、旱災和沙漠化以及其它自然災害所造成的人命財產損失和社會經濟的失調。其目標是:增進每一國家迅速有效地減輕自然災害的影響的能力,特別注意幫助有此需要的開發中國家設立預警系統和抗災結構;考慮到各國文化和經濟情況不同,制訂利用現有科技知識的適當方針和策略;鼓勵各種科學和工藝技術致力於填補知識方面的重點空白點;傳播、評價、預測與減輕自然災害的措施有關的現有技術資料和新技術資料;透過技術援助與技術轉讓、示範項目、教育和培訓等方案來發展評價、預測和減輕自然災害的措施,並評價這些方案和效力。
國際行動綱領要求所有國家的政府都要做到:擬訂國家減輕自然災害方案,特別是開發中國家,將之納入本國發展方案內;在"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期間參與一致的國際減輕自然災害行動,同有關的科技界合作,設立國家委員會;鼓勵本國地方行政當局採取適當步驟為實現"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宗旨作出貢獻;採取適當措施使公眾進一步認識減災的重要性,並透過教育、訓練和其它辦法,加強社區的備災能力;注意自然災害對保健工作的影響,特別是注意減輕醫院和保健中心易受損失的活動,以及注意自然災害對糧食儲存設施、避難所和其它社會經濟基礎設施的影響;鼓勵科學和技術機構、金融機構工業界基金會和其它有關的非政府組織,支持和充分參與國際社會,包括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擬訂和執行的各種減災方案和減災活動。
歷年主題
1991年減災、發展、環境——為了一個目標
1992年減輕自然災害與持續發展
1993年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要特別注意學校和醫院
1994年確定受災害威脅的地區和易受災害損失的地區——為了更加安全的21世紀
1995年婦女和兒童——預防的關鍵
1996年城市化與災害
1997年水:太多、太少——都會造成自然災害
1998年防災與媒體
1999年減災的效益——科學技術在災害防禦中保護了生命和財產安全
2000年防災、教育和青年——特別關注森林火災
2001年抵禦災害,減輕易損性
2002年山區減災與可持續發展
2003年面對災害,更加關注可持續發展
2004年總結今日經驗、減輕未來災害
2005年利用小額信貸和安全網路,提高抗災能力
2006年減災始於學院(DisasterRiskReductionBeginsatSchool)
2007年減災始於學院(DisasterRiskReductionBeginsatSchool)
2008年減少災害風險確保醫院安全(HospitalsSafefromDisasters)的損害或局部地區的毀滅性打擊。

自然災害的影響

1、氣象災害

災難影響行為和精神健康的方式有多種:
⑴災難會帶來實質性的創傷和精神障礙;
⑵絕大多數的痛苦在災後一兩年內消失,人們能夠自我調整;
⑶由災難引起的慢性精神障礙非常少見;
⑷有些災難的整體影響可能是正面的,因為它可能會增加社會的凝聚力;
⑸災難擾亂了組織、家庭以及個體生活。
自然災害會引起壓力、焦慮、壓抑以及其它情緒和知覺問題。影響的時間以及為什麼有些人不能儘快適應仍然是未知數。在洪水、龍捲風、颶風以及其它自然災害過後,受害者表現出惡念、焦慮、壓抑和其它情緒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持續一年。
一種極度的災難的持續效果,稱為創傷後應激障礙,即經歷了創傷以後,持續的、不必要的、無法控制的無關事件的念頭,強烈的避免提及事件的願望,睡眠障礙,社會退縮以及強烈警覺的焦慮障礙。
[編輯本段]中國的自然災害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種類最多的國家,其中對我國影響最大的自然災害有七大類。
 氣象災害有20餘種,主要有以下種類:

天災天災
(1)暴雨:山洪暴發、河水泛濫、城市積水;
(2)雨澇:內澇、漬水;
(3)乾旱:農業、林業、草原的旱災,工業、城市、農村缺水;
(4)乾熱風:乾旱風、焚風;
(5)高溫、熱浪:酷暑高溫、人體疾病、灼傷、作物逼熟;
(6)熱帶氣鏇:狂風、暴雨、洪水;
(7)冷害:由於強降溫和氣溫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樹受害;
(8)凍害:霜凍,作物、牲畜凍害,水管、油管凍壞;
(9)凍雨:電線、樹枝、路面結冰;
(10)結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凍,雨雪後路面結冰;
(11)雪害:暴風雪、積雪;
(12)雹害:毀壞莊稼、破壞房屋;
(13)風害:倒樹、倒房、翻車、翻船;
(14)龍捲風:局部毀壞性災害;
(15)雷電:雷擊傷亡;
(16)連陰雨(淫雨):對作物生長發育不利、糧食霉變等;
(17)濃霧:人體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風切變:(飛機)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2、海洋災害

海洋災害主要有如下種類:
(1)風暴潮:包括颱風風暴潮、溫帶風暴潮;
(2)海嘯:分遙海嘯與本地海嘯2種;
(3)海浪:包括風浪、涌浪和近岸浪3種,就其成因而言又分颱風浪、氣鏇浪;
(4)海水;
(5)赤潮;
(6)海岸帶災害:如海岸侵蝕、滑坡、土地鹽鹼化、海水污染等;
(7)厄爾尼諾的危害。
3、洪水災害
(1)暴雨災害;
(2)山洪;
(3)融雪洪水;
(4)冰凌洪水;
(5)潰壩洪水;
(6)土石流與水泥流洪水。
4、地震災害
(1)構造地震;
(2)隔落地震;
(3)礦山地震;
(4)水庫地震等;
5、農作物生物災害
(1)農作物病害:主要有水稻病害240多種,小麥病害50種,玉米病害40多種,
棉花病害40多種及大豆、花生、麻類等多種病害;
(2)農作物蟲害;主要有水稻蟲害252種,水麥蟲害100多種,玉米蟲害52種,棉
花蟲害300多種,及其它各種作物的多種蟲害;
(3)農作物草害:約8000多種;
(4)鼠害。
6、森林生物災害
(1)森林病害:2918種;
(2)森林蟲害:5020種;
(3)森林鼠害:160餘種。
國家科委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自然災害綜合研究組將自然災害分為七大類:氣象災害、海洋災害、洪水災害、地質災害、地震災害、農作物生物災害和森林生物災害和森林火災。但與我們日常生活關係密切的災害主要有:

 一、地質災害

自然變異和人為的作用都可能導致地質環境或地質體發生變化,當這種變化達到一定程度時,所產生的諸如滑坡、土石流、地面下降、地面塌陷、岩石膨脹、沙土液化、土地凍融、土壤鹽漬化、土地沙漠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後果,會給人類和社會造成危害。將這種現象稱為地質危害。地質危害也包括派生的災害。
(一)土石流。土石流是在山區溝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的特殊洪流。
土石流的形成: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陡峻的便於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豐富的鬆散物質;短時間內有大量的水源。
土石流按期物質成分可分為三類: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徑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叫土石流;以粘性土為主,含少量粘粒、石塊、粘度大,成稠泥狀的叫土石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叫水石流。
土石流的危害:對居民點的危害;對公路、鐵路的危害;對水利、水電工程的危害;對礦山的危害;
(二)滑坡。滑坡上的岩石山體由於種種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地向下滑動的現象叫滑坡。俗稱“走山”“跨山”“土溜”等。
滑坡的條件:斜坡岩、土只有被各種構造面切割分離成部連續狀態時,才可能具備向下滑動的條件。
滑坡的活動強度:主要與滑坡的規模、滑坡速度、滑坡距離及其蓄積的位能和產生的動能有關。
滑坡的活動時間:主要與誘發滑坡的各種外界因素有關,如地震、降雨、凍融、海嘯、風暴潮及人類活動等。
(三)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體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脫離母體崩落、滾動、堆積在坡腳(或溝岩)的地質現象。
按崩塌體物質的組成,崩塌可分為土甭和岩崩兩大類。
崩塌的活動時間:崩塌一般發生在暴雨及較長時間連續降雨過程中或稍後一段時間;強烈地過程中;開挖坡腳過程中之中或稍後一段時間;水庫蓄水初期及河流洪峰期;強烈的機械振動及大爆破之後。
崩塌的地域性:西南地區為我國崩塌分布的主要地區。
(四)地面下沉。地面下沉是由於長期乾旱,使地下水位降低,加之過量開採地下水等導致的地殼變形現象。
(五)地震。地震是一種破壞力極大的自然災害。除了地震直接引起的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之外,還會引起火災、水災、爆炸、滑坡、土石流、毒氣蔓延、瘟疫等次生災害。

二、洪澇及其它災害

(一)雨澇。雨澇是指大範圍的暴雨或特大暴雨所造成的山洪暴發,江河水位陡漲,洪水泛濫,致使農田、房舍、人畜及交通設施等遭到淹沒的洪澇災害,以及低地積水難排,造成作物減產失收的漬澇災害。
(二)洪水。洪水災害是指水流脫離水道或人工的限制並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現象。
(三)凌汛災害。凌汛災害是因冰凌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江河水位明顯上漲並引起災害的現象。
(四)地震災害。地震水災是指因地震而誘發的滑坡堵塞河流或震垮堤壩造成的洪水災害。

三、大風災害

。風力達到足以危害人們的生產活動、經濟建設和日常生活的風,成為大風。

大風的危害:危害性大風主要指颱風、寒潮大風、雷暴大風、龍捲風。
根據大風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可歸納為機械損傷、風蝕、生理危害、影響農牧業生產活動等幾個方面。颱風在大風危害中的破壞力最為突出。

四、熱帶氣鏇災害

。熱帶氣鏇是一種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海洋上的氣鏇性渦鏇。

強烈的熱帶氣鏇伴有狂風、鮑魚、巨浪、風暴潮,活動範圍很廣,具有很強的破壞力,是一種重要的災害性天氣系統。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受熱帶氣鏇嚴重影響的國家之一。

五、冰雹災害

冰雹是從發展強盛的積雨雲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塊或冰球。據冰雹大小及其破壞程度,可江寶還分為輕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級。我國是世界上雹災較多的國家之一。

 六、海洋災害

(一)風暴潮。來自高緯地帶的冷空氣與來自海上的熱帶氣鏇通過互動影響,使沿海大風與巨浪接連發生,因此形成風暴潮。西太平洋是生產風暴潮最多的地區。
風暴潮的類型:颱風型;冷高壓配合黃、渤海氣鏇型;橫向冷高壓型;強孤立黃、渤海氣鏇型;強蒙古低壓型;
風暴潮災害的空間分布。我國的風暴潮遍及沿海各地,但主要集中的地段從北到南是:萊州灣;江蘇小洋河口至浙江的德海門;溫州、台州、沙埕至閩江口;廣東汕頭至珠江口;雷州半島東岸及海南島東北部沿海。
(二)災害性海浪。在海上引起災害的海浪叫災害性海浪。
災害性海浪的形成:由颱風、溫帶氣鏇、寒潮等天氣系統引起並在強風作用下形成的。
災害性海浪按天氣系統類型:冷高壓型(也稱寒潮型);颱風型;氣鏇型;冷高壓與氣鏇配合型。
(三)海冰。海冰是有害水凍結而成的,也包括流入海洋的河冰和冰山等。海冰是極地海域和某些高緯度區域是突出的海洋災害之一。
海冰造成的災害。推倒海上石油平台,破壞海洋工程設施、航道設施,或撞壞船舶造成重大海難;阻礙船舶航行,損壞螺鏇槳或船體,並實施其失去航行能力。海冰封鎖港灣,使港口不能正常運作或大量增加使用破冰船破冰引航的費用;使漁業休漁期過長和破壞還是養殖設施、場地等,造成經濟損失。
海冰災害主要出現特點:我國冬季易於結凍的渤海、黃海北部和遼東半島沿海海域,以及山東半島部分海灣。
(四)海嘯。海嘯主要是太平洋沿岸國家遭受的由於猛烈的地震所引起的海洋災害。
海嘯形成的條件:引起海嘯的海底地震震源較淺,一般要小於20公里至50公里;震級一般在芮氏規模的6.5以上;必須有海底的大面積垂直運動;發生海底地震的海區要有一定的水深,尤其是橫跨大洋的大海嘯,一般水深都在1000米以上。
海嘯的危害:海嘯在濱海區域的表現形式是海水陡漲,驟然形成向岸行進的“水牆”,並伴隨著隆隆巨響,瞬時侵入濱海陸地,吞沒良田和城鎮、村莊,然後還海水又驟然退去,或先退後漲,有時反覆多次,對人類造成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
(五)赤潮。赤潮的概念:赤潮是因海水中一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在一定地環境條件下突發性的增值,引起一定範圍內在一段時間中的海水變色現象。
赤潮的危害:引起海洋異變,局部中斷海洋食物鏈,威脅海洋生物的生存;有些赤潮生物的體外排泄或死亡後分解的粘液,翻蓋海洋動物濾食和呼吸,從而使其窒息死亡。或赤潮生物所含毒素被海洋動物攝食後造成魚、蝦、貝類等中毒死亡。有的還會使脊椎動物和人類在食用後中毒死亡;在以下幾節中,我們將對幾種常見的,危害面積大的自然災害進行介紹,同時介紹一些防災救災的措施。

七、其它災害

除了地震、洪水、颱風、瘟疫等災害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乃至威脅我們的生命以外,我們對雷電、大霧、冰雹等其他災害也要不斷提高防範意識,加強防範能力。
雷電
(一)雷電的形成
伴有雷聲和閃電現象的天氣,氣象上成為雷暴。雷暴天氣時,當雲層與地面之間的電位差達到一定強度時,就會發生放電想像,閃電擊到地面或擊中某些物體就造成雷擊。據研究,雷擊的電流強度通常可達幾萬安培,溫度可達攝氏兩萬度,如此強大的電流和高溫,其危害程度可想而知。
(二)預防雷擊的措施
1、在雷雨天,人應儘量留在室內,不要外出,關閉門窗,防止球行閃電穿堂入室。
2、儘量不要靠近門窗、爐子、暖氣爐等金屬的部位,也不要赤腳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腳下最好墊有不導電的物品坐在目椅子上等。
3、不要在河裡游泳或划船,以方雷電通過水介擊中人體。
4、在野外遇雷雨時,儘快找一低洼或溝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樹、高塔、電線桿下避雨。
5、一旦有人遭到雷擊,應及時進行搶救,救護方法同觸電急救相同,及時作人工呼吸和體外心臟按摩等,同時急送醫院。
防濃霧
在近低層空氣中懸浮大量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人的視線模糊不清,當事人的水平能間距離下降到1000米以下時,就稱霧。霧有等級之分,能間距離小於1000米大於500米時稱為輕霧;能見距離不足500米時稱為大霧;能見距離不足200米時稱為濃霧。
霧災的防護措施:
1、儘量不要外出,必須外出時,要戴上口罩,防止吸入有毒氣體。
2、儘量少在霧中活動,不要在霧中鍛鍊身體。
3、行人穿越馬路要當心,應看清來往車輛。
4、駕駛車輛和汽車要減速慢行,聽從交警指揮,乘車(船)不要爭先恐後,遇渡輪停航時,不要擁擠在渡口處。
冰雹
(一)冰雹的概念
冰雹是從發展強盛的積雨雲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塊或冰球。
(二)冰雹的危害
根據冰雹大小及其破壞程度,可將雹害分為輕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級。冰雹對農作物的危害相當大,我國是世界上雹災較多地的國家之一。
(三)我國冰雹的地理分布特點
1、多雹區:
青藏高原多雹區、北方多雹區、南方多雹區。
2、少雹區:
我國的少雹區主要分布在大平原、大沙漠、大盆地。
3、冰雹的時間分布特徵:
我國降雹集中的季節主要是春夏季早秋時期。
根據各地降雹季節的變化特徵,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春季多雹型、夏季多雹型、春末夏初多雹型、雙峰型。
降雹日變化主要有幾種類型:午後多雹型;夜雹型;中午多雹型;多峰型等。
(四)冰雹的強度特徵
降雹範圍大小,冰雹的大小及重量,降雹持續時間及堆積厚度。
(五)冰雹的預測和防禦
1、冰雹是比較難以預報的災害性天氣,氣象台以天氣雷達、氣象衛星監測和天氣圖等大量實時氣象信息對冰雹天氣進行追蹤和外推預報。民間也有許多預報經驗,如“旱年多冰雹”“春季多陡風,夏季多冰雹”“烏雲寶塔形,下邊泛紅雲,冰雹到眼前”等,總結起來預測的方法有六點:
(1)感冷熱;(2)辨風向“不刮東風不天潮,不刮南風不下雹”;(3)看雲色;(4)聽雷聲;(5)識閃電;(6)觀物象。
2、冰雹的防禦:
(1)避雹;(2)防雹;(3)抗雹;(4)消雹
避雹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而後三項則需要專門的部門和人員來進行,如今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工消雹已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3、冰雹來時的應對:
(1)得知有關冰雹的天氣預報,應將人畜及室外的物品都轉移到安全地帶。
(2)冰雹來時儘量不要外出,不得已要出門時,應注意保護頭、面部。
(3)若冰雹來時你正在室外,應馬上尋找可以躲避的地方,最好是堅固的建築物。
(4)若你正在駕駛汽車,或在車內,應立即將車停在可以躲避的地方,切不可貿然前行以免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5)有時,冰雹會伴有狂風暴雨,需特別注意預防及躲避。
[編輯本段]自然災害及疫病
自然災害破壞了人與其生活環境間的生態平衡,形成了傳染病易於流行的條件,因而,控制傳染病便成為抗災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自然災害後,隨著舊的生態平衡的破壞和新的平衡的建立,災害條件所引起的傳染病流行條件的改變還將存在一個時期,這種災害的“後效應”使災害條件下的傳染病控制與其他的抗災工作不同的一個重要特徵。當自然災害的直接後果被基本消除之後,消除其“後效應”將成為工作的重點,而且這種工作實際上將成為災害條件下傳染病控制的主要工作。
對於不同類型的自然災害,傳染病控制工作也具有不同的特徵。在這個意義上,可將災害劃分為突發性災害,包括水災,地震、火山噴發、海嘯、颱風等在短時期內造成重大損害的自然災害;漸進性災害,包括旱災和現在已罕見的蟲災引起的饑荒等。後一類災害由於沒有對人類基本生活條件形成突然衝擊,傳染病防治工作可以更未有組織的展開。
一、自然災害對傳染病流行機制的影響(1)飲用水供應系統被破壞絕大多數的自然災害都可能造成飲用水供應系統的破壞,這將使災害發生後首當其衝的問題,常在災害後早期引起大規模的腸道傳染病的爆發和流行。
在水災發生時,原來安全的飲用水源被淹沒、被破壞或被淤塞,人們被迫利用地表水最為飲用水源。這些水往往被上游的人畜排泄物、人畜屍體以及被破壞的建築中的污物所污染,特別是在低洼內澇地區,災民被洪水較長時間的圍困,更已引起水源性疾病的暴發流行。孟加拉國水災時曾因此造成大量的人群死亡。
在地震時,建築物的破壞也會涉及供水系統,使居民的正常供水中斷,這對於城市居民的影響較為嚴重,而且由於管道的破壞,殘存的水源極易遭到污染。海嘯與風災也可能造成這種情況
災害時,由於許多飲用水源枯竭,造成飲用水源集中。在一些易於受災的缺水地區,居民往往需要到很遠的地方去取的飲用水。一旦這些水源受到污染,將會造成疾病的暴發流行。如四川巴塘曾因旱災而發生過極為嚴重的細菌性痢疾流行。
在一些低洼鹽鹼地區,水旱災害還會造成地下水位的改變,從而影響飲用水中的含鹽量和PH值。當水中的PH值與含鹽量升高時,有利於霍亂弧菌的增殖,因而在一些霍亂疫區,常會因水旱災害而造成霍亂的再發,並且能延長較長時間。
(二)食物短缺
儘管向災區輸送食物已成為救災的第一任務,但當規模較大,涉及地域廣闊的自然災害發生時,局部的食物仍然難以完全避免。加之基本生活條件的破壞,人們被迫在惡劣條件下儲存食品,很容易造成食品的霉變和腐敗,從而造成食物中毒以及食源性腸道傳染病流行。
水災常伴隨陰雨天氣,這時的糧食極易霉變。最近發生的中國南方數省的一次大規模水災過程中,就曾發生多起霉變中毒事件。當災害發生在天氣炎熱的季節時,食物的腐敗變質極易發生。由於醃製食品較易保存,在大規模災害期間副食品供應中斷時,醃製食品往往成為居民僅有的副食,而這也為嗜鹽菌中毒提供了條件。
食物短缺還會造成人們的身體素質普遍下降,從而使各種疾病易於發生和流行。
(三)燃料短缺
在大規模的自然災害中,燃料短缺也是常見的現象,在被洪水圍困的災民中更是如此。
燃料短缺首先是迫使災民和生水,進食生冷食物,從而導致腸道污染病的發生與蔓延。
在嚴重的自然災害後短期內難以恢復燃料供應時,燃料短缺可能造成居民個人衛生水平的下降。特別是進入冬季,人群仍然處於居住擁擠狀態,可能導致體表寄生蟲的孳生和蔓延,從而導致一些本來已處於控制狀態的傳染病(如流行性斑疹、傷寒等)重新流行。
(四)水體污染
洪水往往造成水體的污染,造成一些經水傳播的傳染病大規模流行,如血吸蟲病,鉤端螺鏇體病等。但洪水對於水體污染的作用是兩方面的。在大規模的洪水災害中,特別是在行期間,由於洪水的稀釋作用,這類疾病的發病並無明顯上升的跡象,但是,當洪水開始回落,在內澇區域留下許多小的水體,如果這些小的水體遭到污染,則極易造成這類疾病的爆發和流行。
(五)居住條件被破壞
水災、地震、火山噴發和海嘯等,都會對居住條件造成大規模的破壞。在開始階段,人們被迫露宿,然後可能在簡陋的棚屋中居住相當長的時間,造成人口集中和居住擁擠。唐山地震時,在唐山、天津等大城市中,簡易棚屋綿延數十里,最長時間的居住到一年以上。即使遷回原居之後,由於大量的房屋被破壞,部分居住擁擠狀態仍將持續很長時間。
露宿使人們易於受到吸血節肢動物的襲擊。在這一階段,蟲媒傳染病的發病率可能會增加,如瘧疾、乙型腦炎和流行性出血熱等;人口居住的擁擠狀態,有利於一些通過人與人之間密切接觸傳播的疾病流行,如肝炎、紅眼病等。如果這種狀態持續到冬季,則呼吸道傳染病將成為嚴重問題,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
(六)人口遷徙
自然災害往往造成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唐山地震時,傷員運送直達位於我國西南腹地的成都重慶。在城市重建期間,以投親靠友的形式疏散出來的人口,幾乎遍布整箇中國。而今現在的經濟條件下,災區居民外出並從事勞務活動,幾乎成了生產自救活動中最重要的形式。
人口的大規模遷徙,首先是給一些地方病的蔓延造成了條件,並使一些疾病大流行,如中世紀的黑死病,中國雲南歷史上最近一次鼠疫大流行,就是從人口流動開始的。
人口流動造成了兩個方面的問題。其一當災區的人口外流時,可能將災區的地方性疾病傳播到為受災的地區。更重要的是,當災區開始重建,人口陸續還鄉時,又會將各地的地方性傳染病帶回災區。如果受災地區具備疾病流行的條件,就有可能造成新的地方病區。
人口流動到來的第二個重大問題,是它干擾了一些主要依靠免疫來控制疾病的人群的免疫狀態,造成局部無免疫人群,從而為這些疾病的流行創造了條件。
在我國,計畫免疫已開展相當廣泛,脊髓灰質炎、麻疹的控制已大見成效;傷寒、結核病和甲、B型肝炎的發病率已開始下降。由於災害的干擾,使計畫免疫工作難以正常進行,人群流動使部分兒童漏種疫苗,這種情況均有可能使這類疾病的發病率升高。
一些在兒童和青年中多發的疾病,人群的自然免疫狀態的疾病的流行中起著重要作用。無論是災區的人口外流,還是災區重建時人口還鄉,都會使一些無免疫人口暴露在一個低水平自然流行的人群之中,從而造成這些疾病的發病率上升。
二、自然災害對傳染病生物媒介的影響
許多傳染病並不只是在人群間碾轉傳播,除了人之外還有其他的生物宿主。一些疾病必須通過生物媒介進行傳播。災害條件破壞了人類、宿主動物、生物媒介以及疾病的病原體之間舊有的生態平衡,並將在新的基礎上建立新的生態平衡,因此,災害對這些疾病的影響將更加久遠。
(一)蠅類
蠅類是腸道傳染病的重要傳播媒介,他的孳生與增殖,主要由人類生活環境的不衛生狀況來決定。大的自然災害總是會對人類生活環境的衛生條件造成重大破壞,蠅類的孳生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地震過後,房倒屋塌。死亡的人和動物的屍體被掩埋在廢墟下,還有大量的事物及其他有機物質,在溫度的氣候條件下,這些有機成分會很快腐敗,為蠅類提供了易孳生的條件。因而,向唐山地震那樣大的地震破壞,常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出現數量驚人的成蠅,對災區居民構成嚴重威脅。
洪水退後,溺死的動物屍體,以及各種有機廢物將大量地在村莊舊址上沉寂下來,如不能及時消除,也會造成大量的蠅類滋生。
即使在旱災情況下,由於水的缺乏,也會存在一些不衛生的條件,而有利於蠅類的滋生。因此,在災後重建的最初階段,消滅蠅類將使傳染病控制工作中的重要任務。
(二)蚊類
在傳播疾病的吸血節肢動物中,蚊類的最主要的,與災害的關係也最為密切。在我國常見的災害條件下,瘧疾和乙型腦炎對災區居民的威脅最為嚴重。
蚊的孳生需要小型靜止的水體。因而,在大的洪災中,行洪期間蚊密度的增長往往並不明顯。但在水退後,在內澇地區的低洼處往往留有大量的小片積水地區,雜草叢生,成為蚊類最佳繁殖場所。此時如有傳染源存在,就會使該地區的發病率迅速升高。
旱災可使一些河水斷流,湖沼乾涸,而這些河流與湖泊中殘留的小水窪,也會成為蚊類的良好孳生場所。
在造成建築物大量破壞的災害如地震與風災中,可能同時造成貯水建築和管道的破壞。自來水的漫溢,特別是生活污水在地面上的滯留,也會成為蚊類大量孳生的環境。
災害不僅會造成蚊類密度升高,還造成蚊類侵襲人類的機會增加。被洪水圍困的居民,由於房屋破壞而被迫露宿的居民,往往缺乏抵禦蚊類侵襲的有效手段,這也是造成由蚊類傳播的疾病發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三)其他吸血類節肢動物在災害條件下,主要表現為洗雪節肢動物侵襲人類的機會增加,蚊類有時會機械的傳播一些少見的傳染病如炭疽等。人類在野草較多,腐殖質豐富的地方露宿時,容易遭到恙蟎、革蟎等的侵襲,在存在恙蟲病和流行性出血熱的地區,這種對人類的威脅大量增加。發生在森林地區的災害如森林火災迫使人類在靠近灌木叢的地區居住時,會使蜱類叮咬的機會增加,並可能導致一系列的疾病如森林腦炎、萊姆病和斑點熱等的流行。
(四)寄生蟲類
在我國,現存的血吸蟲病的分布多處於一些易於受到洪澇災害的區域,而釘螺的分布,則受到洪水極大的影響。
在平時,釘螺的分布隨著水流的沖刷與淺灘的形成而不斷變化。洪水條件下,有可能將釘螺帶到遠離其原來孳生的地區,並在新的適宜環境中定居下來。因而,洪澇災害常常會使血吸蟲病的分布區域明顯擴大。
(五)家畜
家畜是許多傳染病的重要宿主,例如豬和狗是鉤端螺鏇體病的宿主,豬和馬是乙型腦炎的宿主,牛市血吸蟲病的宿主。當洪水災害發生時,大量的災民和家畜往往被洪水圍困在其為狹小的地區。造成房屋大量破壞的自然還海,也會導致人與家畜之間的關係異常密切。這種環境,會使人與動物共患的傳染病易於傳播。
(六)家棲及野生鼠類
家棲的和野生的鼠類是最為重要的疾病宿主,其分布與密度受到自然災害的明顯影響。
大多數與疾病有關的鼠類,在地下穴居生活,他們的泅水能力並不十分強。因而,當較大規模的水災發生時,會使鼠類的數量減少,然而,部分鼠類可能利用漂浮物逃生,集中到災民居住的地勢較高的地點,從而在局部地區形成異常的高密度。在這種條件下,由於人與鼠類間的接觸一場密切,便有可能造成疾病的流行。
由於的書類繁殖能力極強,在被洪水破壞的村莊和農田中通常遺留下可為鼠類利用的豐富的食物,因而在洪水退後,鼠類密度可能迅速回升,在其後一段時間內,會出現極高的種群密度,從而鼠類促使間疾病流行,並危及人類。
乾旱可能使一些湖沼地區乾涸,成為雜草叢生的低地。這種地區為野生鼠類提供了優越的生活環境,使其數量高度增長。曾有報導說這種條件引起了人群流行性出血熱的流行。
地震等自然災害造成大量的房屋破壞,一些原來鼠類不易侵入的房屋被損壞,廢墟中遺留下大量的食物使得家棲的鼠類獲得了大量繁殖的條件。當災後重建開始,居民陸續遷回原有的住房時,鼠患可能成為重大問題,由家鼠傳播的疾病的發病率也可能上升。
三、自然災害之後傳染病的發展趨勢
由於自然災害對傳染病發病機制的影響,在自然災害之後,傳播病的發病可能呈現一種階段性的特點。
在突發性自然災害發生時,首當其衝的是飲用水和食品的來源遭到破壞,因此,腸道傳染病將是在後早期的主要威脅。特別是水源污染和食物中毒,往往累計大量的人口,應是災後早期疾病控制的重點。
房屋的破壞使大量人口露天居住,容易受到吸血節肢動物的侵襲。但由於節肢動物的侵襲。但由於節肢動物的數量和傳染源數量需要有一個積累過程,因此,沖沒傳染病的發生通常略晚,並可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人口的過度集中,使通過密切接觸的傳染病發病率上升。如果災害的規模較大,災區人口需要在檢疫條件下生活較長的時間,當寒冷季節來臨時,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病率也將隨之上升。
人口遷徙可能造成兩個發病高峰。第一個高峰由人口外流引起,但由於病人散布在廣泛的非受災地區之內,這個發病高峰往往難以察覺,不能得到相應的重視。當災區重建開始,外流的災區人口重返故鄉時,將出現第二個發病高峰,並往往以兒童中的發病率為特徵。
最後,災後實際上是一個生態平衡重建的過程,這一時期可能要持續二三年甚至更長一些時間,在這個期間內,人與動物共患的傳染病,通過生物媒介傳播的傳染病,都可能呈現出與正常時間不同的發病特徵,並可能具有較高的發病率。
四、自然災害之後的傳染病防治政策
鑒於自然災害對傳染病發病的上述影響,自然災害後的傳染病防治工作,應有與正常時期不同的特徵,且防治的組織領導應是政府有關部門。根據災害時期傳染病的發病特徵,可將傳染病控制工作劃分為四個時期。
(一)災害前期
我國是一個大國,一些地區為自然災害的易發地區。因此,在災害發生前,應有所準備,其中包括傳染病防治工作。
1、基本資料的積累。為災害時期制定科學的防治對策,應注重平時的基本資料的積累,包括人口資料、健康資料、傳染病發病資料、主要的地方病分布資料以及主要的動物宿主與媒介的分布資料等。
2、傳染病控制預案的制訂。在一些易於受災的地區、如地震活躍區,大江大河下游的低洼地區以及分洪區等,都應有災害時期的緊急處置預案,其中也應包括傳染病控制預案。預案應根據每個易受災地區的具體情況,確定不同時期的防病重點。可供派入災區的機動隊伍的配置,以及急需的防病物資、器材的儲備地點與調配方案等,也應在預防中加以考慮。
由於自然災害的突發性,不可能針對每一個可能受災的地區制訂預案,應根據一些典型地區制定出較為詳細的預案,以作示範之用。
3、機動防疫隊準備。由於自然災害的重點衝擊,災區內往往沒有足夠的衛生防疫和醫療力量以應對已發生的緊急情況。在突發性的災害面前,已有的防疫隊伍也往往陷於暫時的混亂與癱瘓狀態。因此,當重大的自然自然災害發生後,必須要派遣機動防疫隊伍進入災區支援疾病控制工作。
4、針對一些易受災地區,應定期對這些機動隊伍的人員進行訓練,使其對主要機動方向的衛生和疾病情況,進入災區後可能遇到的問題有所了解。在人員變動時,這些機動隊伍的人員也應及時得到補充和調整,使其隨時處於能夠應付突發事件的狀態。
(二)災害衝擊期
在大規模的自然災害突然襲擊的時候,實際上不可能展開有效的疾病防治工作。但在這一時期內,以緊急救護為目的派入災區的醫療隊,就應當配備足夠數量的飲水消毒之地和預防與處理腸道傳染病的藥物,並注意發生大規模傳染病的徵兆,做出適當處理,以控制最初的疾病暴發流行。
(三)災害後期
當災區居民脫離險境,在安全的地點暫時居住下來時,就應系統地進行疾病防治工作:
1、重建民眾性疾病監測系統。
由於重大自然災害的衝擊,抗災工作的繁重以及人員的流動,平時建立起來的疾病監測和報告系統在災後的初期常常處於癱瘓狀態。因而,衛生管理部門及機動防疫隊伍所要進行的第一項工作,應是對其進行整頓,並根據災民聚居的情況重新建立疫情報告系統,以便及時發現疫情並予以正確處理。監測的內容不僅應包括法定報告的傳染病,還應包括人口的暫時居住和流動情況,主要疾病的發生情況,以及居民臨時住的及其附近的齧齒動物和媒介生物的數量。
2、重建安全飲水系統。
由於引水系統的破壞對人群構成的威脅最為嚴重,應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首先恢復並保障安全的飲用水供應。
3、大力開展衛生運動。
改善災後臨時住地的衛生條件,是減少疾病發生的重要環節。因此,當居民基本上脫離險境,到達安全地點後,就應組織居民不斷地改善住地的衛生條件,消除垃圾污物,定期噴灑殺蟲劑以降低蚊、蠅密度,必要時進行滅鼠工作。
在災害過後開始重建時,也應在遷回原來的住地之前首先改善原住地的衛生條件。
4、防止吸血昆蟲的侵襲。
在居民被迫露宿的條件下,不可能將吸血昆蟲的密度降至安全水平。因此,預防蟲媒傳染病的主要手段是防止昆蟲叮咬。可使用一切可能的辦法,保護人群少受蚊蟲等吸血昆蟲的叮咬。如利用具有天然驅蟲效果的植物熏殺和驅除蚊蟲,並應儘可能地向災區調入蚊帳和驅蚊劑等物資。
5、及時發現和處理傳染源
在重大自然災害的條件下,人口居住擁擠,人畜混雜等現象往往難於在短期內得到改善。因此,發現病人,及時正確的隔離與處理是降低傳染病的基本手段。
有一些疾病,人類是唯一的傳染源,如肝炎,瘧疾等。因此,在災區居民中應特別注意及時發現這類病人,並將其轉送到具有隔離條件的醫療單位進行治療。
另外,還有許多疾病不僅可發生在人類身上,動物也會成為這些疾病的重要傳染源。因此,應注意對災區的豬、牛、馬、犬等家畜和家養動物進行檢查,及時發現鉤端螺鏇體、血吸蟲病及乙型腦炎感染情況,並對成為傳染源的動物及時進行處理。
6、對外流的人群進行檢診。
火災發生後,會有大量的人群以從事勞務活動或探親訪友等形式離開災區。因此,在災區周圍的地區,特別是大中城市,應特別加強對來自災區的人口進行檢診,以便及時發現傳染病的流行徵兆。在一些地方性疾病的地區,還應對這些外來人口進行免疫預防,以避免某些地方性傳染病的暴發流行。
(四)後效應期
當受災人群遷回原來住地,開始在後重建工作,災後的傳染病防治工作便進入針對災害後效應的階段。
1、對回鄉人群進行檢診與免疫。
在這個階段,流出災區的人口開始陸續回鄉,傳染病防治工作的重點應轉到防止在回鄉人群中出現第二個發病高峰。
外出從事勞務工作的人員,可能進入一些地方病疫區,並在那裡發生感染,有可能將疾病或疾病的宿主與媒介帶回到自己的家鄉。因此,應在回鄉人員中加強檢診,了解他們曾經到達過哪些地方病疫區(如鼠疫、布氏菌病、血吸蟲病等),並針對這些可能的情況進行檢查,如果發現患者應立即醫治。
在外地出生的嬰兒往往對家鄉的一些常見的疾病缺乏免疫力,因而應當加強對嬰兒和兒童的檢診,以便及時發現和治療他們的疾病。
由於對流動人口難以進行正常的計畫免疫工作,在這些人民眾往往會出現免疫空白,因此,對回鄉人群及時進行追加免疫,是防止疾病發病率升高的重要措施。
2、對災區的重建和對疾病重新進行調查
自然災害常能造成血吸蟲病、鉤端螺鏇體病、流行性出血熱等人與動物共患的傳染病污染區域擴大,並導致動物病的分布及流行強度的改變。因此,在災後重建時期內,應當對這些疾病的分布重新進行調查,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以防止其在重建過程中爆發流行。
對災區的家庭及個人而言,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飲用水的清潔,有條件的要遵照救災人員的指導,嚴格用藥品消毒,沒有條件的也要儘可能將水煮沸後在飲用,切不可因麻煩而隨便引用已被污染的水。
(2)注意食品衛生,切忌進食一些來源不明的食物,以免遭受更大的損害。
(3)配合救災人員做好滅蠅滅蚊滅鼠等工作,並以一切辦法防止蚊蟲叮咬。
(4)發現異常情況,如周圍有人生病、發燒、患上皮膚病等,要立即向救災人員或有關部門報告。
(5)儘可能避免多人同住一室,並儘可能避免與動物同宿,即使是自家的家禽家畜也不行。
(6)若非必要,在沒有相關人員組織、指導的情況下不要任意搬遷。外出人員也不可因關心親友安全而貿然進入災區。
災後自來水等供應水中斷,必須飲用地下水、消防用水等駐留水時,應注意確保飲用水安全。災後如自來水供應中斷應以飲用瓶裝水為優先考慮,或至指定地點取水煮沸後飲用
[編輯本段]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及歷年主題
國際減災十年是由原美國科學院院長弗蘭克·普雷斯博士於1984年7月在第八屆世界地震工程會議上提出的。此後這一計畫得到了聯合國和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聯合國分別在1987年12月11日透過的第42屆聯大169號決議、1988年12月20日透過的第43屆聯大203號決議,以及經濟及社會理事會1989年的99號決議中,都對開展國際減災十年的活動作了具體安排。1989年12月,第44屆聯大透過了經社理事會關於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報告,決定從1990年至1999年開展"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活動,規定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為"國際減少自然災害日"(InternationalDayforNaturalDisasterReduction)。1990年10月10日是第一個"國際減災十年"日,聯大還確認了"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國際行動綱領。2001年聯大決定繼續在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紀念國際減災日,並藉此在全球倡導減少自然災害的文化,包括災害防止、減輕和備戰。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國際行動綱領首先確定了行動的目的和目標。行動的目的是:透過一致的國際行動,特別是在開發中國家,減輕由地震、風災、海嘯、水災、土崩、火山爆發、森林大火、蚱蜢和蝗蟲、旱災和沙漠化以及其它自然災害所造成的人命財產損失和社會經濟的失調。其目標是:增進每一國家迅速有效地減輕自然災害的影響的能力,特別注意幫助有此需要的開發中國家設立預警系統和抗災結構;考慮到各國文化和經濟情況不同,制訂利用現有科技知識的適當方針和策略;鼓勵各種科學和工藝技術致力於填補知識方面的重點空白點;傳播、評價、預測與減輕自然災害的措施有關的現有技術資料和新技術資料;透過技術援助與技術轉讓、示範項目、教育和培訓等方案來發展評價、預測和減輕自然災害的措施,並評價這些方案和效力。
國際行動綱領要求所有國家的政府都要做到:擬訂國家減輕自然災害方案,特別是開發中國家,將之納入本國發展方案內;在"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期間參與一致的國際減輕自然災害行動,同有關的科技界合作,設立國家委員會;鼓勵本國地方行政當局採取適當步驟為實現"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宗旨作出貢獻;採取適當措施使公眾進一步認識減災的重要性,並透過教育、訓練和其它辦法,加強社區的備災能力;注意自然災害對保健工作的影響,特別是注意減輕醫院和保健中心易受損失的活動,以及注意自然災害對糧食儲存設施、避難所和其它社會經濟基礎設施的影響;鼓勵科學和技術機構、金融機構工業界基金會和其它有關的非政府組織,支持和充分參與國際社會,包括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擬訂和執行的各種減災方案和減災活動。
歷年主題
1991年減災、發展、環境——為了一個目標
1992年減輕自然災害與持續發展
1993年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要特別注意學校和醫院
1994年確定受災害威脅的地區和易受災害損失的地區——為了更加安全的21世紀
1995年婦女和兒童——預防的關鍵
1996年城市化與災害
1997年水:太多、太少——都會造成自然災害
1998年防災與媒體
1999年減災的效益——科學技術在災害防禦中保護了生命和財產安全
2000年防災、教育和青年——特別關注森林火災
2001年抵禦災害,減輕易損性
2002年山區減災與可持續發展
2003年面對災害,更加關注可持續發展
2004年總結今日經驗、減輕未來災害
2005年利用小額信貸和安全網路,提高抗災能力
2006年減災始於學院(DisasterRiskReductionBeginsatSchool)
2007年減災始於學院(DisasterRiskReductionBeginsatSchool)
2008年減少災害風險確保醫院安全(HospitalsSafefromDisasters)的損害或局部地區的毀滅性打擊。

 1、氣象災害

天災天災冰雹
氣象災害有20餘種,主要有以下種類:
(1)暴雨:山洪暴發、河水泛濫、城市積水;
(2)雨澇:內澇、漬水;
(3)乾旱:農業、林業、草原的旱災,工業、城市、農村缺水;
(4)乾熱風:乾旱風、焚風;
(5)高溫、熱浪:酷暑高溫、人體疾病、灼傷、作物逼熟;
(6)熱帶氣鏇:狂風、暴雨、洪水;
(7)冷害:由於強降溫和氣溫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樹受害;
(8)凍害:霜凍,作物、牲畜凍害,水管、油管凍壞;
天災天災暴雨
(9)凍雨:電線、樹枝、路面結冰;
(10)結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凍,雨雪後路面結冰;
(11)雪害:暴風雪、積雪;
(12)雹害:毀壞莊稼、破壞房屋;
(13)風害:倒樹、倒房、翻車、翻船;
(14)龍捲風:局部毀壞性災害;
(15)雷電:雷擊傷亡;
(16)連陰雨(淫雨):對作物生長發育不利、糧食霉變等;
(17)濃霧:人體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風切變:(飛機)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2、海洋災害

海洋災害主要有如下種類:
(1)風暴潮:包括颱風風暴潮、溫帶風暴潮;
(2)海嘯:分遙海嘯與本地海嘯2種;
(3)海浪:包括風浪、涌浪和近岸浪3種,就其成因而言又分颱風浪、氣鏇浪;
(4)海水;
(5)赤潮;
(6)海岸帶災害:如海岸侵蝕、滑坡、土地鹽鹼化、海水污染等;
(7)厄爾尼諾的危害。
3、洪水災害
(1)暴雨災害;
(2)山洪;
(3)融雪洪水;
(4)冰凌洪水;
(5)潰壩洪水;
(6)土石流與水泥流洪水。
4、地震災害
(1)構造地震;
(2)隔落地震;
(3)礦山地震;
(4)水庫地震等;
5、農作物生物災害
(1)農作物病害:主要有水稻病害240多種,小麥病害50種,玉米病害40多種,
棉花病害40多種及大豆、花生、麻類等多種病害;
(2)農作物蟲害;主要有水稻蟲害252種,水麥蟲害100多種,玉米蟲害52種,棉
花蟲害300多種,及其它各種作物的多種蟲害;
(3)農作物草害:約8000多種;
(4)鼠害。
6、森林生物災害
(1)森林病害:2918種;
(2)森林蟲害:5020種;
(3)森林鼠害:160餘種。
國家科委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自然災害綜合研究組將自然災害分為七大類:氣象災害、海洋災害、洪水災害、地質災害、地震災害、農作物生物災害和森林生物災害和森林火災。但與我們日常生活關係密切的災害主要有:

 一、地質災害

自然變異和人為的作用都可能導致地質環境或地質體發生變化,當這種變化達到一定程度時,所產生的諸如滑坡、土石流、地面下降、地面塌陷、岩石膨脹、沙土液化、土地凍融、土壤鹽漬化、土地沙漠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後果,會給人類和社會造成危害。將這種現象稱為地質危害。地質危害也包括派生的災害。
(一)土石流。土石流是在山區溝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的特殊洪流。
土石流的形成: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陡峻的便於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豐富的鬆散物質;短時間內有大量的水源。
土石流按期物質成分可分為三類: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徑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叫土石流;以粘性土為主,含少量粘粒、石塊、粘度大,成稠泥狀的叫土石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叫水石流。
土石流的危害:對居民點的危害;對公路、鐵路的危害;對水利、水電工程的危害;對礦山的危害;
(二)滑坡。滑坡上的岩石山體由於種種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地向下滑動的現象叫滑坡。俗稱“走山”“跨山”“土溜”等。
滑坡的條件:斜坡岩、土只有被各種構造面切割分離成部連續狀態時,才可能具備向下滑動的條件。
滑坡的活動強度:主要與滑坡的規模、滑坡速度、滑坡距離及其蓄積的位能和產生的動能有關。
滑坡的活動時間:主要與誘發滑坡的各種外界因素有關,如地震、降雨、凍融、海嘯、風暴潮及人類活動等。
(三)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體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脫離母體崩落、滾動、堆積在坡腳(或溝岩)的地質現象。
按崩塌體物質的組成,崩塌可分為土甭和岩崩兩大類。
崩塌的活動時間:崩塌一般發生在暴雨及較長時間連續降雨過程中或稍後一段時間;強烈地過程中;開挖坡腳過程中之中或稍後一段時間;水庫蓄水初期及河流洪峰期;強烈的機械振動及大爆破之後。
崩塌的地域性:西南地區為我國崩塌分布的主要地區。
(四)地面下沉。地面下沉是由於長期乾旱,使地下水位降低,加之過量開採地下水等導致的地殼變形現象。
(五)地震。地震是一種破壞力極大的自然災害。除了地震直接引起的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之外,還會引起火災、水災、爆炸、滑坡、土石流、毒氣蔓延、瘟疫等次生災害。

二、洪澇及其它災害

(一)雨澇。雨澇是指大範圍的暴雨或特大暴雨所造成的山洪暴發,江河水位陡漲,洪水泛濫,致使農田、房舍、人畜及交通設施等遭到淹沒的洪澇災害,以及低地積水難排,造成作物減產失收的漬澇災害。
(二)洪水。洪水災害是指水流脫離水道或人工的限制並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現象。
(三)凌汛災害。凌汛災害是因冰凌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江河水位明顯上漲並引起災害的現象。
(四)地震災害。地震水災是指因地震而誘發的滑坡堵塞河流或震垮堤壩造成的洪水災害。

三、大風災害

。風力達到足以危害人們的生產活動、經濟建設和日常生活的風,成為大風。

大風的危害:危害性大風主要指颱風、寒潮大風、雷暴大風、龍捲風。
根據大風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可歸納為機械損傷、風蝕、生理危害、影響農牧業生產活動等幾個方面。颱風在大風危害中的破壞力最為突出。

四、熱帶氣鏇災害

。熱帶氣鏇是一種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海洋上的氣鏇性渦鏇。

強烈的熱帶氣鏇伴有狂風、鮑魚、巨浪、風暴潮,活動範圍很廣,具有很強的破壞力,是一種重要的災害性天氣系統。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受熱帶氣鏇嚴重影響的國家之一。

五、冰雹災害

冰雹是從發展強盛的積雨雲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塊或冰球。據冰雹大小及其破壞程度,可江寶還分為輕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級。我國是世界上雹災較多的國家之一。

 六、海洋災害

(一)風暴潮。來自高緯地帶的冷空氣與來自海上的熱帶氣鏇通過互動影響,使沿海大風與巨浪接連發生,因此形成風暴潮。西太平洋是生產風暴潮最多的地區。
風暴潮的類型:颱風型;冷高壓配合黃、渤海氣鏇型;橫向冷高壓型;強孤立黃、渤海氣鏇型;強蒙古低壓型;
風暴潮災害的空間分布。我國的風暴潮遍及沿海各地,但主要集中的地段從北到南是:萊州灣;江蘇小洋河口至浙江的德海門;溫州、台州、沙埕至閩江口;廣東汕頭至珠江口;雷州半島東岸及海南島東北部沿海。
(二)災害性海浪。在海上引起災害的海浪叫災害性海浪。
災害性海浪的形成:由颱風、溫帶氣鏇、寒潮等天氣系統引起並在強風作用下形成的。
災害性海浪按天氣系統類型:冷高壓型(也稱寒潮型);颱風型;氣鏇型;冷高壓與氣鏇配合型。
(三)海冰。海冰是有害水凍結而成的,也包括流入海洋的河冰和冰山等。海冰是極地海域和某些高緯度區域是突出的海洋災害之一。
海冰造成的災害。推倒海上石油平台,破壞海洋工程設施、航道設施,或撞壞船舶造成重大海難;阻礙船舶航行,損壞螺鏇槳或船體,並實施其失去航行能力。海冰封鎖港灣,使港口不能正常運作或大量增加使用破冰船破冰引航的費用;使漁業休漁期過長和破壞還是養殖設施、場地等,造成經濟損失。
海冰災害主要出現特點:我國冬季易於結凍的渤海、黃海北部和遼東半島沿海海域,以及山東半島部分海灣。
(四)海嘯。海嘯主要是太平洋沿岸國家遭受的由於猛烈的地震所引起的海洋災害。
海嘯形成的條件:引起海嘯的海底地震震源較淺,一般要小於20公里至50公里;震級一般在芮氏規模的6.5以上;必須有海底的大面積垂直運動;發生海底地震的海區要有一定的水深,尤其是橫跨大洋的大海嘯,一般水深都在1000米以上。
海嘯的危害:海嘯在濱海區域的表現形式是海水陡漲,驟然形成向岸行進的“水牆”,並伴隨著隆隆巨響,瞬時侵入濱海陸地,吞沒良田和城鎮、村莊,然後還海水又驟然退去,或先退後漲,有時反覆多次,對人類造成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
(五)赤潮。赤潮的概念:赤潮是因海水中一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在一定地環境條件下突發性的增值,引起一定範圍內在一段時間中的海水變色現象。
赤潮的危害:引起海洋異變,局部中斷海洋食物鏈,威脅海洋生物的生存;有些赤潮生物的體外排泄或死亡後分解的粘液,翻蓋海洋動物濾食和呼吸,從而使其窒息死亡。或赤潮生物所含毒素被海洋動物攝食後造成魚、蝦、貝類等中毒死亡。有的還會使脊椎動物和人類在食用後中毒死亡;在以下幾節中,我們將對幾種常見的,危害面積大的自然災害進行介紹,同時介紹一些防災救災的措施。

七、其它災害

除了地震、洪水、颱風、瘟疫等災害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乃至威脅我們的生命以外,我們對雷電、大霧、冰雹等其他災害也要不斷提高防範意識,加強防範能力。
雷電
(一)雷電的形成
伴有雷聲和閃電現象的天氣,氣象上成為雷暴。雷暴天氣時,當雲層與地面之間的電位差達到一定強度時,就會發生放電想像,閃電擊到地面或擊中某些物體就造成雷擊。據研究,雷擊的電流強度通常可達幾萬安培,溫度可達攝氏兩萬度,如此強大的電流和高溫,其危害程度可想而知。
(二)預防雷擊的措施
1、在雷雨天,人應儘量留在室內,不要外出,關閉門窗,防止球行閃電穿堂入室。
2、儘量不要靠近門窗、爐子、暖氣爐等金屬的部位,也不要赤腳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腳下最好墊有不導電的物品坐在目椅子上等。
3、不要在河裡游泳或划船,以方雷電通過水介擊中人體。
4、在野外遇雷雨時,儘快找一低洼或溝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樹、高塔、電線桿下避雨。
5、一旦有人遭到雷擊,應及時進行搶救,救護方法同觸電急救相同,及時作人工呼吸和體外心臟按摩等,同時急送醫院。
防濃霧
在近低層空氣中懸浮大量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人的視線模糊不清,當事人的水平能間距離下降到1000米以下時,就稱霧。霧有等級之分,能間距離小於1000米大於500米時稱為輕霧;能見距離不足500米時稱為大霧;能見距離不足200米時稱為濃霧。
霧災的防護措施:
1、儘量不要外出,必須外出時,要戴上口罩,防止吸入有毒氣體。
2、儘量少在霧中活動,不要在霧中鍛鍊身體。
3、行人穿越馬路要當心,應看清來往車輛。
4、駕駛車輛和汽車要減速慢行,聽從交警指揮,乘車(船)不要爭先恐後,遇渡輪停航時,不要擁擠在渡口處。
冰雹
(一)冰雹的概念
冰雹是從發展強盛的積雨雲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塊或冰球。
(二)冰雹的危害
根據冰雹大小及其破壞程度,可將雹害分為輕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級。冰雹對農作物的危害相當大,我國是世界上雹災較多地的國家之一。
(三)我國冰雹的地理分布特點
1、多雹區:
青藏高原多雹區、北方多雹區、南方多雹區。
2、少雹區:
我國的少雹區主要分布在大平原、大沙漠、大盆地。
3、冰雹的時間分布特徵:
我國降雹集中的季節主要是春夏季早秋時期。
根據各地降雹季節的變化特徵,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春季多雹型、夏季多雹型、春末夏初多雹型、雙峰型。
降雹日變化主要有幾種類型:午後多雹型;夜雹型;中午多雹型;多峰型等。
(四)冰雹的強度特徵
降雹範圍大小,冰雹的大小及重量,降雹持續時間及堆積厚度。
(五)冰雹的預測和防禦
1、冰雹是比較難以預報的災害性天氣,氣象台以天氣雷達、氣象衛星監測和天氣圖等大量實時氣象信息對冰雹天氣進行追蹤和外推預報。民間也有許多預報經驗,如“旱年多冰雹”“春季多陡風,夏季多冰雹”“烏雲寶塔形,下邊泛紅雲,冰雹到眼前”等,總結起來預測的方法有六點:
(1)感冷熱;(2)辨風向“不刮東風不天潮,不刮南風不下雹”;(3)看雲色;(4)聽雷聲;(5)識閃電;(6)觀物象。
2、冰雹的防禦:
(1)避雹;(2)防雹;(3)抗雹;(4)消雹
避雹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而後三項則需要專門的部門和人員來進行,如今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工消雹已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3、冰雹來時的應對:
(1)得知有關冰雹的天氣預報,應將人畜及室外的物品都轉移到安全地帶。
(2)冰雹來時儘量不要外出,不得已要出門時,應注意保護頭、面部。
(3)若冰雹來時你正在室外,應馬上尋找可以躲避的地方,最好是堅固的建築物。
(4)若你正在駕駛汽車,或在車內,應立即將車停在可以躲避的地方,切不可貿然前行以免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5)有時,冰雹會伴有狂風暴雨,需特別注意預防及躲避。
[編輯本段]自然災害及疫病
自然災害破壞了人與其生活環境間的生態平衡,形成了傳染病易於流行的條件,因而,控制傳染病便成為抗災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自然災害後,隨著舊的生態平衡的破壞和新的平衡的建立,災害條件所引起的傳染病流行條件的改變還將存在一個時期,這種災害的“後效應”使災害條件下的傳染病控制與其他的抗災工作不同的一個重要特徵。當自然災害的直接後果被基本消除之後,消除其“後效應”將成為工作的重點,而且這種工作實際上將成為災害條件下傳染病控制的主要工作。
對於不同類型的自然災害,傳染病控制工作也具有不同的特徵。在這個意義上,可將災害劃分為突發性災害,包括水災,地震、火山噴發、海嘯、颱風等在短時期內造成重大損害的自然災害;漸進性災害,包括旱災和現在已罕見的蟲災引起的饑荒等。後一類災害由於沒有對人類基本生活條件形成突然衝擊,傳染病防治工作可以更未有組織的展開。
一、自然災害對傳染病流行機制的影響(1)飲用水供應系統被破壞絕大多數的自然災害都可能造成飲用水供應系統的破壞,這將使災害發生後首當其衝的問題,常在災害後早期引起大規模的腸道傳染病的爆發和流行。
在水災發生時,原來安全的飲用水源被淹沒、被破壞或被淤塞,人們被迫利用地表水最為飲用水源。這些水往往被上游的人畜排泄物、人畜屍體以及被破壞的建築中的污物所污染,特別是在低洼內澇地區,災民被洪水較長時間的圍困,更已引起水源性疾病的暴發流行。孟加拉國水災時曾因此造成大量的人群死亡。
在地震時,建築物的破壞也會涉及供水系統,使居民的正常供水中斷,這對於城市居民的影響較為嚴重,而且由於管道的破壞,殘存的水源極易遭到污染。海嘯與風災也可能造成這種情況
災害時,由於許多飲用水源枯竭,造成飲用水源集中。在一些易於受災的缺水地區,居民往往需要到很遠的地方去取的飲用水。一旦這些水源受到污染,將會造成疾病的暴發流行。如四川巴塘曾因旱災而發生過極為嚴重的細菌性痢疾流行。
在一些低洼鹽鹼地區,水旱災害還會造成地下水位的改變,從而影響飲用水中的含鹽量和PH值。當水中的PH值與含鹽量升高時,有利於霍亂弧菌的增殖,因而在一些霍亂疫區,常會因水旱災害而造成霍亂的再發,並且能延長較長時間。
(二)食物短缺
儘管向災區輸送食物已成為救災的第一任務,但當規模較大,涉及地域廣闊的自然災害發生時,局部的食物仍然難以完全避免。加之基本生活條件的破壞,人們被迫在惡劣條件下儲存食品,很容易造成食品的霉變和腐敗,從而造成食物中毒以及食源性腸道傳染病流行。
水災常伴隨陰雨天氣,這時的糧食極易霉變。最近發生的中國南方數省的一次大規模水災過程中,就曾發生多起霉變中毒事件。當災害發生在天氣炎熱的季節時,食物的腐敗變質極易發生。由於醃製食品較易保存,在大規模災害期間副食品供應中斷時,醃製食品往往成為居民僅有的副食,而這也為嗜鹽菌中毒提供了條件。
食物短缺還會造成人們的身體素質普遍下降,從而使各種疾病易於發生和流行。
(三)燃料短缺
在大規模的自然災害中,燃料短缺也是常見的現象,在被洪水圍困的災民中更是如此。
燃料短缺首先是迫使災民和生水,進食生冷食物,從而導致腸道污染病的發生與蔓延。
在嚴重的自然災害後短期內難以恢復燃料供應時,燃料短缺可能造成居民個人衛生水平的下降。特別是進入冬季,人群仍然處於居住擁擠狀態,可能導致體表寄生蟲的孳生和蔓延,從而導致一些本來已處於控制狀態的傳染病(如流行性斑疹、傷寒等)重新流行。
(四)水體污染
洪水往往造成水體的污染,造成一些經水傳播的傳染病大規模流行,如血吸蟲病,鉤端螺鏇體病等。但洪水對於水體污染的作用是兩方面的。在大規模的洪水災害中,特別是在行期間,由於洪水的稀釋作用,這類疾病的發病並無明顯上升的跡象,但是,當洪水開始回落,在內澇區域留下許多小的水體,如果這些小的水體遭到污染,則極易造成這類疾病的爆發和流行。
(五)居住條件被破壞
水災、地震、火山噴發和海嘯等,都會對居住條件造成大規模的破壞。在開始階段,人們被迫露宿,然後可能在簡陋的棚屋中居住相當長的時間,造成人口集中和居住擁擠。唐山地震時,在唐山、天津等大城市中,簡易棚屋綿延數十里,最長時間的居住到一年以上。即使遷回原居之後,由於大量的房屋被破壞,部分居住擁擠狀態仍將持續很長時間。
露宿使人們易於受到吸血節肢動物的襲擊。在這一階段,蟲媒傳染病的發病率可能會增加,如瘧疾、乙型腦炎和流行性出血熱等;人口居住的擁擠狀態,有利於一些通過人與人之間密切接觸傳播的疾病流行,如肝炎、紅眼病等。如果這種狀態持續到冬季,則呼吸道傳染病將成為嚴重問題,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
(六)人口遷徙
自然災害往往造成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唐山地震時,傷員運送直達位於我國西南腹地的成都重慶。在城市重建期間,以投親靠友的形式疏散出來的人口,幾乎遍布整箇中國。而今現在的經濟條件下,災區居民外出並從事勞務活動,幾乎成了生產自救活動中最重要的形式。
人口的大規模遷徙,首先是給一些地方病的蔓延造成了條件,並使一些疾病大流行,如中世紀的黑死病,中國雲南歷史上最近一次鼠疫大流行,就是從人口流動開始的。
人口流動造成了兩個方面的問題。其一當災區的人口外流時,可能將災區的地方性疾病傳播到為受災的地區。更重要的是,當災區開始重建,人口陸續還鄉時,又會將各地的地方性傳染病帶回災區。如果受災地區具備疾病流行的條件,就有可能造成新的地方病區。
人口流動到來的第二個重大問題,是它干擾了一些主要依靠免疫來控制疾病的人群的免疫狀態,造成局部無免疫人群,從而為這些疾病的流行創造了條件。
在我國,計畫免疫已開展相當廣泛,脊髓灰質炎、麻疹的控制已大見成效;傷寒、結核病和甲、B型肝炎的發病率已開始下降。由於災害的干擾,使計畫免疫工作難以正常進行,人群流動使部分兒童漏種疫苗,這種情況均有可能使這類疾病的發病率升高。
一些在兒童和青年中多發的疾病,人群的自然免疫狀態的疾病的流行中起著重要作用。無論是災區的人口外流,還是災區重建時人口還鄉,都會使一些無免疫人口暴露在一個低水平自然流行的人群之中,從而造成這些疾病的發病率上升。
二、自然災害對傳染病生物媒介的影響
許多傳染病並不只是在人群間碾轉傳播,除了人之外還有其他的生物宿主。一些疾病必須通過生物媒介進行傳播。災害條件破壞了人類、宿主動物、生物媒介以及疾病的病原體之間舊有的生態平衡,並將在新的基礎上建立新的生態平衡,因此,災害對這些疾病的影響將更加久遠。
(一)蠅類
蠅類是腸道傳染病的重要傳播媒介,他的孳生與增殖,主要由人類生活環境的不衛生狀況來決定。大的自然災害總是會對人類生活環境的衛生條件造成重大破壞,蠅類的孳生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地震過後,房倒屋塌。死亡的人和動物的屍體被掩埋在廢墟下,還有大量的事物及其他有機物質,在溫度的氣候條件下,這些有機成分會很快腐敗,為蠅類提供了易孳生的條件。因而,向唐山地震那樣大的地震破壞,常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出現數量驚人的成蠅,對災區居民構成嚴重威脅。
洪水退後,溺死的動物屍體,以及各種有機廢物將大量地在村莊舊址上沉寂下來,如不能及時消除,也會造成大量的蠅類滋生。
即使在旱災情況下,由於水的缺乏,也會存在一些不衛生的條件,而有利於蠅類的滋生。因此,在災後重建的最初階段,消滅蠅類將使傳染病控制工作中的重要任務。
(二)蚊類
在傳播疾病的吸血節肢動物中,蚊類的最主要的,與災害的關係也最為密切。在我國常見的災害條件下,瘧疾和乙型腦炎對災區居民的威脅最為嚴重。
蚊的孳生需要小型靜止的水體。因而,在大的洪災中,行洪期間蚊密度的增長往往並不明顯。但在水退後,在內澇地區的低洼處往往留有大量的小片積水地區,雜草叢生,成為蚊類最佳繁殖場所。此時如有傳染源存在,就會使該地區的發病率迅速升高。
旱災可使一些河水斷流,湖沼乾涸,而這些河流與湖泊中殘留的小水窪,也會成為蚊類的良好孳生場所。
在造成建築物大量破壞的災害如地震與風災中,可能同時造成貯水建築和管道的破壞。自來水的漫溢,特別是生活污水在地面上的滯留,也會成為蚊類大量孳生的環境。
災害不僅會造成蚊類密度升高,還造成蚊類侵襲人類的機會增加。被洪水圍困的居民,由於房屋破壞而被迫露宿的居民,往往缺乏抵禦蚊類侵襲的有效手段,這也是造成由蚊類傳播的疾病發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三)其他吸血類節肢動物在災害條件下,主要表現為洗雪節肢動物侵襲人類的機會增加,蚊類有時會機械的傳播一些少見的傳染病如炭疽等。人類在野草較多,腐殖質豐富的地方露宿時,容易遭到恙蟎、革蟎等的侵襲,在存在恙蟲病和流行性出血熱的地區,這種對人類的威脅大量增加。發生在森林地區的災害如森林火災迫使人類在靠近灌木叢的地區居住時,會使蜱類叮咬的機會增加,並可能導致一系列的疾病如森林腦炎、萊姆病和斑點熱等的流行。
(四)寄生蟲類
在我國,現存的血吸蟲病的分布多處於一些易於受到洪澇災害的區域,而釘螺的分布,則受到洪水極大的影響。
在平時,釘螺的分布隨著水流的沖刷與淺灘的形成而不斷變化。洪水條件下,有可能將釘螺帶到遠離其原來孳生的地區,並在新的適宜環境中定居下來。因而,洪澇災害常常會使血吸蟲病的分布區域明顯擴大。
(五)家畜
家畜是許多傳染病的重要宿主,例如豬和狗是鉤端螺鏇體病的宿主,豬和馬是乙型腦炎的宿主,牛市血吸蟲病的宿主。當洪水災害發生時,大量的災民和家畜往往被洪水圍困在其為狹小的地區。造成房屋大量破壞的自然還海,也會導致人與家畜之間的關係異常密切。這種環境,會使人與動物共患的傳染病易於傳播。
(六)家棲及野生鼠類
家棲的和野生的鼠類是最為重要的疾病宿主,其分布與密度受到自然災害的明顯影響。
大多數與疾病有關的鼠類,在地下穴居生活,他們的泅水能力並不十分強。因而,當較大規模的水災發生時,會使鼠類的數量減少,然而,部分鼠類可能利用漂浮物逃生,集中到災民居住的地勢較高的地點,從而在局部地區形成異常的高密度。在這種條件下,由於人與鼠類間的接觸一場密切,便有可能造成疾病的流行。
由於的書類繁殖能力極強,在被洪水破壞的村莊和農田中通常遺留下可為鼠類利用的豐富的食物,因而在洪水退後,鼠類密度可能迅速回升,在其後一段時間內,會出現極高的種群密度,從而鼠類促使間疾病流行,並危及人類。
乾旱可能使一些湖沼地區乾涸,成為雜草叢生的低地。這種地區為野生鼠類提供了優越的生活環境,使其數量高度增長。曾有報導說這種條件引起了人群流行性出血熱的流行。
地震等自然災害造成大量的房屋破壞,一些原來鼠類不易侵入的房屋被損壞,廢墟中遺留下大量的食物使得家棲的鼠類獲得了大量繁殖的條件。當災後重建開始,居民陸續遷回原有的住房時,鼠患可能成為重大問題,由家鼠傳播的疾病的發病率也可能上升。
三、自然災害之後傳染病的發展趨勢
由於自然災害對傳染病發病機制的影響,在自然災害之後,傳播病的發病可能呈現一種階段性的特點。
在突發性自然災害發生時,首當其衝的是飲用水和食品的來源遭到破壞,因此,腸道傳染病將是在後早期的主要威脅。特別是水源污染和食物中毒,往往累計大量的人口,應是災後早期疾病控制的重點。
房屋的破壞使大量人口露天居住,容易受到吸血節肢動物的侵襲。但由於節肢動物的侵襲。但由於節肢動物的數量和傳染源數量需要有一個積累過程,因此,沖沒傳染病的發生通常略晚,並可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人口的過度集中,使通過密切接觸的傳染病發病率上升。如果災害的規模較大,災區人口需要在檢疫條件下生活較長的時間,當寒冷季節來臨時,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病率也將隨之上升。
人口遷徙可能造成兩個發病高峰。第一個高峰由人口外流引起,但由於病人散布在廣泛的非受災地區之內,這個發病高峰往往難以察覺,不能得到相應的重視。當災區重建開始,外流的災區人口重返故鄉時,將出現第二個發病高峰,並往往以兒童中的發病率為特徵。
最後,災後實際上是一個生態平衡重建的過程,這一時期可能要持續二三年甚至更長一些時間,在這個期間內,人與動物共患的傳染病,通過生物媒介傳播的傳染病,都可能呈現出與正常時間不同的發病特徵,並可能具有較高的發病率。
四、自然災害之後的傳染病防治政策
鑒於自然災害對傳染病發病的上述影響,自然災害後的傳染病防治工作,應有與正常時期不同的特徵,且防治的組織領導應是政府有關部門。根據災害時期傳染病的發病特徵,可將傳染病控制工作劃分為四個時期。
(一)災害前期
我國是一個大國,一些地區為自然災害的易發地區。因此,在災害發生前,應有所準備,其中包括傳染病防治工作。
1、基本資料的積累。為災害時期制定科學的防治對策,應注重平時的基本資料的積累,包括人口資料、健康資料、傳染病發病資料、主要的地方病分布資料以及主要的動物宿主與媒介的分布資料等。
2、傳染病控制預案的制訂。在一些易於受災的地區、如地震活躍區,大江大河下游的低洼地區以及分洪區等,都應有災害時期的緊急處置預案,其中也應包括傳染病控制預案。預案應根據每個易受災地區的具體情況,確定不同時期的防病重點。可供派入災區的機動隊伍的配置,以及急需的防病物資、器材的儲備地點與調配方案等,也應在預防中加以考慮。
由於自然災害的突發性,不可能針對每一個可能受災的地區制訂預案,應根據一些典型地區制定出較為詳細的預案,以作示範之用。
3、機動防疫隊準備。由於自然災害的重點衝擊,災區內往往沒有足夠的衛生防疫和醫療力量以應對已發生的緊急情況。在突發性的災害面前,已有的防疫隊伍也往往陷於暫時的混亂與癱瘓狀態。因此,當重大的自然自然災害發生後,必須要派遣機動防疫隊伍進入災區支援疾病控制工作。
4、針對一些易受災地區,應定期對這些機動隊伍的人員進行訓練,使其對主要機動方向的衛生和疾病情況,進入災區後可能遇到的問題有所了解。在人員變動時,這些機動隊伍的人員也應及時得到補充和調整,使其隨時處於能夠應付突發事件的狀態。
(二)災害衝擊期
在大規模的自然災害突然襲擊的時候,實際上不可能展開有效的疾病防治工作。但在這一時期內,以緊急救護為目的派入災區的醫療隊,就應當配備足夠數量的飲水消毒之地和預防與處理腸道傳染病的藥物,並注意發生大規模傳染病的徵兆,做出適當處理,以控制最初的疾病暴發流行。
(三)災害後期
當災區居民脫離險境,在安全的地點暫時居住下來時,就應系統地進行疾病防治工作:
1、重建民眾性疾病監測系統。
由於重大自然災害的衝擊,抗災工作的繁重以及人員的流動,平時建立起來的疾病監測和報告系統在災後的初期常常處於癱瘓狀態。因而,衛生管理部門及機動防疫隊伍所要進行的第一項工作,應是對其進行整頓,並根據災民聚居的情況重新建立疫情報告系統,以便及時發現疫情並予以正確處理。監測的內容不僅應包括法定報告的傳染病,還應包括人口的暫時居住和流動情況,主要疾病的發生情況,以及居民臨時住的及其附近的齧齒動物和媒介生物的數量。
2、重建安全飲水系統。
由於引水系統的破壞對人群構成的威脅最為嚴重,應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首先恢復並保障安全的飲用水供應。
3、大力開展衛生運動。
改善災後臨時住地的衛生條件,是減少疾病發生的重要環節。因此,當居民基本上脫離險境,到達安全地點後,就應組織居民不斷地改善住地的衛生條件,消除垃圾污物,定期噴灑殺蟲劑以降低蚊、蠅密度,必要時進行滅鼠工作。
在災害過後開始重建時,也應在遷回原來的住地之前首先改善原住地的衛生條件。
4、防止吸血昆蟲的侵襲。
在居民被迫露宿的條件下,不可能將吸血昆蟲的密度降至安全水平。因此,預防蟲媒傳染病的主要手段是防止昆蟲叮咬。可使用一切可能的辦法,保護人群少受蚊蟲等吸血昆蟲的叮咬。如利用具有天然驅蟲效果的植物熏殺和驅除蚊蟲,並應儘可能地向災區調入蚊帳和驅蚊劑等物資。
5、及時發現和處理傳染源
在重大自然災害的條件下,人口居住擁擠,人畜混雜等現象往往難於在短期內得到改善。因此,發現病人,及時正確的隔離與處理是降低傳染病的基本手段。
有一些疾病,人類是唯一的傳染源,如肝炎,瘧疾等。因此,在災區居民中應特別注意及時發現這類病人,並將其轉送到具有隔離條件的醫療單位進行治療。
另外,還有許多疾病不僅可發生在人類身上,動物也會成為這些疾病的重要傳染源。因此,應注意對災區的豬、牛、馬、犬等家畜和家養動物進行檢查,及時發現鉤端螺鏇體、血吸蟲病及乙型腦炎感染情況,並對成為傳染源的動物及時進行處理。
6、對外流的人群進行檢診。
火災發生後,會有大量的人群以從事勞務活動或探親訪友等形式離開災區。因此,在災區周圍的地區,特別是大中城市,應特別加強對來自災區的人口進行檢診,以便及時發現傳染病的流行徵兆。在一些地方性疾病的地區,還應對這些外來人口進行免疫預防,以避免某些地方性傳染病的暴發流行。
(四)後效應期
當受災人群遷回原來住地,開始在後重建工作,災後的傳染病防治工作便進入針對災害後效應的階段。
1、對回鄉人群進行檢診與免疫。
在這個階段,流出災區的人口開始陸續回鄉,傳染病防治工作的重點應轉到防止在回鄉人群中出現第二個發病高峰。
外出從事勞務工作的人員,可能進入一些地方病疫區,並在那裡發生感染,有可能將疾病或疾病的宿主與媒介帶回到自己的家鄉。因此,應在回鄉人員中加強檢診,了解他們曾經到達過哪些地方病疫區(如鼠疫、布氏菌病、血吸蟲病等),並針對這些可能的情況進行檢查,如果發現患者應立即醫治。
在外地出生的嬰兒往往對家鄉的一些常見的疾病缺乏免疫力,因而應當加強對嬰兒和兒童的檢診,以便及時發現和治療他們的疾病。
由於對流動人口難以進行正常的計畫免疫工作,在這些人民眾往往會出現免疫空白,因此,對回鄉人群及時進行追加免疫,是防止疾病發病率升高的重要措施。
2、對災區的重建和對疾病重新進行調查
自然災害常能造成血吸蟲病、鉤端螺鏇體病、流行性出血熱等人與動物共患的傳染病污染區域擴大,並導致動物病的分布及流行強度的改變。因此,在災後重建時期內,應當對這些疾病的分布重新進行調查,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以防止其在重建過程中爆發流行。
對災區的家庭及個人而言,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飲用水的清潔,有條件的要遵照救災人員的指導,嚴格用藥品消毒,沒有條件的也要儘可能將水煮沸後在飲用,切不可因麻煩而隨便引用已被污染的水。
(2)注意食品衛生,切忌進食一些來源不明的食物,以免遭受更大的損害。
(3)配合救災人員做好滅蠅滅蚊滅鼠等工作,並以一切辦法防止蚊蟲叮咬。
(4)發現異常情況,如周圍有人生病、發燒、患上皮膚病等,要立即向救災人員或有關部門報告。
(5)儘可能避免多人同住一室,並儘可能避免與動物同宿,即使是自家的家禽家畜也不行。
(6)若非必要,在沒有相關人員組織、指導的情況下不要任意搬遷。外出人員也不可因關心親友安全而貿然進入災區。
災後自來水等供應水中斷,必須飲用地下水、消防用水等駐留水時,應注意確保飲用水安全。災後如自來水供應中斷應以飲用瓶裝水為優先考慮,或至指定地點取水煮沸後飲用
[編輯本段]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及歷年主題
國際減災十年是由原美國科學院院長弗蘭克·普雷斯博士於1984年7月在第八屆世界地震工程會議上提出的。此後這一計畫得到了聯合國和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聯合國分別在1987年12月11日透過的第42屆聯大169號決議、1988年12月20日透過的第43屆聯大203號決議,以及經濟及社會理事會1989年的99號決議中,都對開展國際減災十年的活動作了具體安排。1989年12月,第44屆聯大透過了經社理事會關於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報告,決定從1990年至1999年開展"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活動,規定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為"國際減少自然災害日"(InternationalDayforNaturalDisasterReduction)。1990年10月10日是第一個"國際減災十年"日,聯大還確認了"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國際行動綱領。2001年聯大決定繼續在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紀念國際減災日,並藉此在全球倡導減少自然災害的文化,包括災害防止、減輕和備戰。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國際行動綱領首先確定了行動的目的和目標。行動的目的是:透過一致的國際行動,特別是在開發中國家,減輕由地震、風災、海嘯、水災、土崩、火山爆發、森林大火、蚱蜢和蝗蟲、旱災和沙漠化以及其它自然災害所造成的人命財產損失和社會經濟的失調。其目標是:增進每一國家迅速有效地減輕自然災害的影響的能力,特別注意幫助有此需要的開發中國家設立預警系統和抗災結構;考慮到各國文化和經濟情況不同,制訂利用現有科技知識的適當方針和策略;鼓勵各種科學和工藝技術致力於填補知識方面的重點空白點;傳播、評價、預測與減輕自然災害的措施有關的現有技術資料和新技術資料;透過技術援助與技術轉讓、示範項目、教育和培訓等方案來發展評價、預測和減輕自然災害的措施,並評價這些方案和效力。
國際行動綱領要求所有國家的政府都要做到:擬訂國家減輕自然災害方案,特別是開發中國家,將之納入本國發展方案內;在"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期間參與一致的國際減輕自然災害行動,同有關的科技界合作,設立國家委員會;鼓勵本國地方行政當局採取適當步驟為實現"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宗旨作出貢獻;採取適當措施使公眾進一步認識減災的重要性,並透過教育、訓練和其它辦法,加強社區的備災能力;注意自然災害對保健工作的影響,特別是注意減輕醫院和保健中心易受損失的活動,以及注意自然災害對糧食儲存設施、避難所和其它社會經濟基礎設施的影響;鼓勵科學和技術機構、金融機構工業界基金會和其它有關的非政府組織,支持和充分參與國際社會,包括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擬訂和執行的各種減災方案和減災活動。
歷年主題
1991年減災、發展、環境——為了一個目標
1992年減輕自然災害與持續發展
1993年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要特別注意學校和醫院
1994年確定受災害威脅的地區和易受災害損失的地區——為了更加安全的21世紀
1995年婦女和兒童——預防的關鍵
1996年城市化與災害
1997年水:太多、太少——都會造成自然災害
1998年防災與媒體
1999年減災的效益——科學技術在災害防禦中保護了生命和財產安全
2000年防災、教育和青年——特別關注森林火災
2001年抵禦災害,減輕易損性
2002年山區減災與可持續發展
2003年面對災害,更加關注可持續發展
2004年總結今日經驗、減輕未來災害
2005年利用小額信貸和安全網路,提高抗災能力
2006年減災始於學院(DisasterRiskReductionBeginsatSchool)
2007年減災始於學院(DisasterRiskReductionBeginsatSchool)
2008年減少災害風險確保醫院安全(HospitalsSafefromDisasters)的損害或局部地區的毀滅性打擊。

 1、氣象災害

氣象災害有20餘種,主要有以下種類:
(1)暴雨:山洪暴發、河水泛濫、城市積水;
(2)雨澇:內澇、漬水;
(3)乾旱:農業、林業、草原的旱災,工業、城市、農村缺水;
(4)乾熱風:乾旱風、焚風;
(5)高溫、熱浪:酷暑高溫、人體疾病、灼傷、作物逼熟;
(6)熱帶氣鏇:狂風、暴雨、洪水;
(7)冷害:由於強降溫和氣溫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樹受害;
(8)凍害:霜凍,作物、牲畜凍害,水管、油管凍壞;
(9)凍雨:電線、樹枝、路面結冰;
(10)結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凍,雨雪後路面結冰;
(11)雪害:暴風雪、積雪;
(12)雹害:毀壞莊稼、破壞房屋;
(13)風害:倒樹、倒房、翻車、翻船;
(14)龍捲風:局部毀壞性災害;
(15)雷電:雷擊傷亡;
(16)連陰雨(淫雨):對作物生長發育不利、糧食霉變等;
(17)濃霧:人體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風切變:(飛機)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2、海洋災害

海洋災害主要有如下種類:
(1)風暴潮:包括颱風風暴潮、溫帶風暴潮;
(2)海嘯:分遙海嘯與本地海嘯2種;
(3)海浪:包括風浪、涌浪和近岸浪3種,就其成因而言又分颱風浪、氣鏇浪;
(4)海水;
(5)赤潮;
(6)海岸帶災害:如海岸侵蝕、滑坡、土地鹽鹼化、海水污染等;
(7)厄爾尼諾的危害。
3、洪水災害
(1)暴雨災害;
(2)山洪;
(3)融雪洪水;
(4)冰凌洪水;
(5)潰壩洪水;
(6)土石流與水泥流洪水。
4、地震災害
(1)構造地震;
(2)隔落地震;
(3)礦山地震;
(4)水庫地震等;
5、農作物生物災害
(1)農作物病害:主要有水稻病害240多種,小麥病害50種,玉米病害40多種,
棉花病害40多種及大豆、花生、麻類等多種病害;
(2)農作物蟲害;主要有水稻蟲害252種,水麥蟲害100多種,玉米蟲害52種,棉
花蟲害300多種,及其它各種作物的多種蟲害;
(3)農作物草害:約8000多種;
(4)鼠害。
6、森林生物災害
(1)森林病害:2918種;
(2)森林蟲害:5020種;
(3)森林鼠害:160餘種。
國家科委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自然災害綜合研究組將自然災害分為七大類:氣象災害、海洋災害、洪水災害、地質災害、地震災害、農作物生物災害和森林生物災害和森林火災。但與我們日常生活關係密切的災害主要有:

 一、地質災害

自然變異和人為的作用都可能導致地質環境或地質體發生變化,當這種變化達到一定程度時,所產生的諸如滑坡、土石流、地面下降、地面塌陷、岩石膨脹、沙土液化、土地凍融、土壤鹽漬化、土地沙漠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後果,會給人類和社會造成危害。將這種現象稱為地質危害。地質危害也包括派生的災害。
(一)土石流。土石流是在山區溝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的特殊洪流。
土石流的形成: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陡峻的便於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豐富的鬆散物質;短時間內有大量的水源。
土石流按期物質成分可分為三類: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徑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叫土石流;以粘性土為主,含少量粘粒、石塊、粘度大,成稠泥狀的叫土石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叫水石流。
土石流的危害:對居民點的危害;對公路、鐵路的危害;對水利、水電工程的危害;對礦山的危害;
(二)滑坡。滑坡上的岩石山體由於種種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地向下滑動的現象叫滑坡。俗稱“走山”“跨山”“土溜”等。
滑坡的條件:斜坡岩、土只有被各種構造面切割分離成部連續狀態時,才可能具備向下滑動的條件。
滑坡的活動強度:主要與滑坡的規模、滑坡速度、滑坡距離及其蓄積的位能和產生的動能有關。
滑坡的活動時間:主要與誘發滑坡的各種外界因素有關,如地震、降雨、凍融、海嘯、風暴潮及人類活動等。
(三)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體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脫離母體崩落、滾動、堆積在坡腳(或溝岩)的地質現象。
按崩塌體物質的組成,崩塌可分為土甭和岩崩兩大類。
崩塌的活動時間:崩塌一般發生在暴雨及較長時間連續降雨過程中或稍後一段時間;強烈地過程中;開挖坡腳過程中之中或稍後一段時間;水庫蓄水初期及河流洪峰期;強烈的機械振動及大爆破之後。
崩塌的地域性:西南地區為我國崩塌分布的主要地區。
(四)地面下沉。地面下沉是由於長期乾旱,使地下水位降低,加之過量開採地下水等導致的地殼變形現象。
(五)地震。地震是一種破壞力極大的自然災害。除了地震直接引起的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之外,還會引起火災、水災、爆炸、滑坡、土石流、毒氣蔓延、瘟疫等次生災害。

二、洪澇及其它災害

(一)雨澇。雨澇是指大範圍的暴雨或特大暴雨所造成的山洪暴發,江河水位陡漲,洪水泛濫,致使農田、房舍、人畜及交通設施等遭到淹沒的洪澇災害,以及低地積水難排,造成作物減產失收的漬澇災害。
(二)洪水。洪水災害是指水流脫離水道或人工的限制並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現象。
(三)凌汛災害。凌汛災害是因冰凌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江河水位明顯上漲並引起災害的現象。
(四)地震災害。地震水災是指因地震而誘發的滑坡堵塞河流或震垮堤壩造成的洪水災害。

三、大風災害

。風力達到足以危害人們的生產活動、經濟建設和日常生活的風,成為大風。

大風的危害:危害性大風主要指颱風、寒潮大風、雷暴大風、龍捲風。
根據大風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可歸納為機械損傷、風蝕、生理危害、影響農牧業生產活動等幾個方面。颱風在大風危害中的破壞力最為突出。

四、熱帶氣鏇災害

。熱帶氣鏇是一種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海洋上的氣鏇性渦鏇。

強烈的熱帶氣鏇伴有狂風、鮑魚、巨浪、風暴潮,活動範圍很廣,具有很強的破壞力,是一種重要的災害性天氣系統。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受熱帶氣鏇嚴重影響的國家之一。

五、冰雹災害

冰雹是從發展強盛的積雨雲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塊或冰球。據冰雹大小及其破壞程度,可江寶還分為輕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級。我國是世界上雹災較多的國家之一。

 六、海洋災害

(一)風暴潮。來自高緯地帶的冷空氣與來自海上的熱帶氣鏇通過互動影響,使沿海大風與巨浪接連發生,因此形成風暴潮。西太平洋是生產風暴潮最多的地區。
風暴潮的類型:颱風型;冷高壓配合黃、渤海氣鏇型;橫向冷高壓型;強孤立黃、渤海氣鏇型;強蒙古低壓型;
風暴潮災害的空間分布。我國的風暴潮遍及沿海各地,但主要集中的地段從北到南是:萊州灣;江蘇小洋河口至浙江的德海門;溫州、台州、沙埕至閩江口;廣東汕頭至珠江口;雷州半島東岸及海南島東北部沿海。
(二)災害性海浪。在海上引起災害的海浪叫災害性海浪。
災害性海浪的形成:由颱風、溫帶氣鏇、寒潮等天氣系統引起並在強風作用下形成的。
災害性海浪按天氣系統類型:冷高壓型(也稱寒潮型);颱風型;氣鏇型;冷高壓與氣鏇配合型。
(三)海冰。海冰是有害水凍結而成的,也包括流入海洋的河冰和冰山等。海冰是極地海域和某些高緯度區域是突出的海洋災害之一。
海冰造成的災害。推倒海上石油平台,破壞海洋工程設施、航道設施,或撞壞船舶造成重大海難;阻礙船舶航行,損壞螺鏇槳或船體,並實施其失去航行能力。海冰封鎖港灣,使港口不能正常運作或大量增加使用破冰船破冰引航的費用;使漁業休漁期過長和破壞還是養殖設施、場地等,造成經濟損失。
海冰災害主要出現特點:我國冬季易於結凍的渤海、黃海北部和遼東半島沿海海域,以及山東半島部分海灣。
(四)海嘯。海嘯主要是太平洋沿岸國家遭受的由於猛烈的地震所引起的海洋災害。
海嘯形成的條件:引起海嘯的海底地震震源較淺,一般要小於20公里至50公里;震級一般在芮氏規模的6.5以上;必須有海底的大面積垂直運動;發生海底地震的海區要有一定的水深,尤其是橫跨大洋的大海嘯,一般水深都在1000米以上。
海嘯的危害:海嘯在濱海區域的表現形式是海水陡漲,驟然形成向岸行進的“水牆”,並伴隨著隆隆巨響,瞬時侵入濱海陸地,吞沒良田和城鎮、村莊,然後還海水又驟然退去,或先退後漲,有時反覆多次,對人類造成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
(五)赤潮。赤潮的概念:赤潮是因海水中一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在一定地環境條件下突發性的增值,引起一定範圍內在一段時間中的海水變色現象。
赤潮的危害:引起海洋異變,局部中斷海洋食物鏈,威脅海洋生物的生存;有些赤潮生物的體外排泄或死亡後分解的粘液,翻蓋海洋動物濾食和呼吸,從而使其窒息死亡。或赤潮生物所含毒素被海洋動物攝食後造成魚、蝦、貝類等中毒死亡。有的還會使脊椎動物和人類在食用後中毒死亡;在以下幾節中,我們將對幾種常見的,危害面積大的自然災害進行介紹,同時介紹一些防災救災的措施。

七、其它災害

除了地震、洪水、颱風、瘟疫等災害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乃至威脅我們的生命以外,我們對雷電、大霧、冰雹等其他災害也要不斷提高防範意識,加強防範能力。
雷電
(一)雷電的形成
伴有雷聲和閃電現象的天氣,氣象上成為雷暴。雷暴天氣時,當雲層與地面之間的電位差達到一定強度時,就會發生放電想像,閃電擊到地面或擊中某些物體就造成雷擊。據研究,雷擊的電流強度通常可達幾萬安培,溫度可達攝氏兩萬度,如此強大的電流和高溫,其危害程度可想而知。
(二)預防雷擊的措施
1、在雷雨天,人應儘量留在室內,不要外出,關閉門窗,防止球行閃電穿堂入室。
2、儘量不要靠近門窗、爐子、暖氣爐等金屬的部位,也不要赤腳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腳下最好墊有不導電的物品坐在目椅子上等。
3、不要在河裡游泳或划船,以方雷電通過水介擊中人體。
4、在野外遇雷雨時,儘快找一低洼或溝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樹、高塔、電線桿下避雨。
5、一旦有人遭到雷擊,應及時進行搶救,救護方法同觸電急救相同,及時作人工呼吸和體外心臟按摩等,同時急送醫院。
防濃霧
在近低層空氣中懸浮大量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人的視線模糊不清,當事人的水平能間距離下降到1000米以下時,就稱霧。霧有等級之分,能間距離小於1000米大於500米時稱為輕霧;能見距離不足500米時稱為大霧;能見距離不足200米時稱為濃霧。
霧災的防護措施:
1、儘量不要外出,必須外出時,要戴上口罩,防止吸入有毒氣體。
2、儘量少在霧中活動,不要在霧中鍛鍊身體。
3、行人穿越馬路要當心,應看清來往車輛。
4、駕駛車輛和汽車要減速慢行,聽從交警指揮,乘車(船)不要爭先恐後,遇渡輪停航時,不要擁擠在渡口處。
冰雹
(一)冰雹的概念
冰雹是從發展強盛的積雨雲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塊或冰球。
(二)冰雹的危害
根據冰雹大小及其破壞程度,可將雹害分為輕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級。冰雹對農作物的危害相當大,我國是世界上雹災較多地的國家之一。
(三)我國冰雹的地理分布特點
1、多雹區:
青藏高原多雹區、北方多雹區、南方多雹區。
2、少雹區:
我國的少雹區主要分布在大平原、大沙漠、大盆地。
3、冰雹的時間分布特徵:
我國降雹集中的季節主要是春夏季早秋時期。
根據各地降雹季節的變化特徵,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春季多雹型、夏季多雹型、春末夏初多雹型、雙峰型。
降雹日變化主要有幾種類型:午後多雹型;夜雹型;中午多雹型;多峰型等。
(四)冰雹的強度特徵
降雹範圍大小,冰雹的大小及重量,降雹持續時間及堆積厚度。
(五)冰雹的預測和防禦
1、冰雹是比較難以預報的災害性天氣,氣象台以天氣雷達、氣象衛星監測和天氣圖等大量實時氣象信息對冰雹天氣進行追蹤和外推預報。民間也有許多預報經驗,如“旱年多冰雹”“春季多陡風,夏季多冰雹”“烏雲寶塔形,下邊泛紅雲,冰雹到眼前”等,總結起來預測的方法有六點:
(1)感冷熱;(2)辨風向“不刮東風不天潮,不刮南風不下雹”;(3)看雲色;(4)聽雷聲;(5)識閃電;(6)觀物象。
2、冰雹的防禦:
(1)避雹;(2)防雹;(3)抗雹;(4)消雹
避雹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而後三項則需要專門的部門和人員來進行,如今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工消雹已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3、冰雹來時的應對:
(1)得知有關冰雹的天氣預報,應將人畜及室外的物品都轉移到安全地帶。
(2)冰雹來時儘量不要外出,不得已要出門時,應注意保護頭、面部。
(3)若冰雹來時你正在室外,應馬上尋找可以躲避的地方,最好是堅固的建築物。
(4)若你正在駕駛汽車,或在車內,應立即將車停在可以躲避的地方,切不可貿然前行以免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5)有時,冰雹會伴有狂風暴雨,需特別注意預防及躲避。
[編輯本段]自然災害及疫病
自然災害破壞了人與其生活環境間的生態平衡,形成了傳染病易於流行的條件,因而,控制傳染病便成為抗災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自然災害後,隨著舊的生態平衡的破壞和新的平衡的建立,災害條件所引起的傳染病流行條件的改變還將存在一個時期,這種災害的“後效應”使災害條件下的傳染病控制與其他的抗災工作不同的一個重要特徵。當自然災害的直接後果被基本消除之後,消除其“後效應”將成為工作的重點,而且這種工作實際上將成為災害條件下傳染病控制的主要工作。
對於不同類型的自然災害,傳染病控制工作也具有不同的特徵。在這個意義上,可將災害劃分為突發性災害,包括水災,地震、火山噴發、海嘯、颱風等在短時期內造成重大損害的自然災害;漸進性災害,包括旱災和現在已罕見的蟲災引起的饑荒等。後一類災害由於沒有對人類基本生活條件形成突然衝擊,傳染病防治工作可以更未有組織的展開。
一、自然災害對傳染病流行機制的影響(1)飲用水供應系統被破壞絕大多數的自然災害都可能造成飲用水供應系統的破壞,這將使災害發生後首當其衝的問題,常在災害後早期引起大規模的腸道傳染病的爆發和流行。
在水災發生時,原來安全的飲用水源被淹沒、被破壞或被淤塞,人們被迫利用地表水最為飲用水源。這些水往往被上游的人畜排泄物、人畜屍體以及被破壞的建築中的污物所污染,特別是在低洼內澇地區,災民被洪水較長時間的圍困,更已引起水源性疾病的暴發流行。孟加拉國水災時曾因此造成大量的人群死亡。
在地震時,建築物的破壞也會涉及供水系統,使居民的正常供水中斷,這對於城市居民的影響較為嚴重,而且由於管道的破壞,殘存的水源極易遭到污染。海嘯與風災也可能造成這種情況
災害時,由於許多飲用水源枯竭,造成飲用水源集中。在一些易於受災的缺水地區,居民往往需要到很遠的地方去取的飲用水。一旦這些水源受到污染,將會造成疾病的暴發流行。如四川巴塘曾因旱災而發生過極為嚴重的細菌性痢疾流行。
在一些低洼鹽鹼地區,水旱災害還會造成地下水位的改變,從而影響飲用水中的含鹽量和PH值。當水中的PH值與含鹽量升高時,有利於霍亂弧菌的增殖,因而在一些霍亂疫區,常會因水旱災害而造成霍亂的再發,並且能延長較長時間。
(二)食物短缺
儘管向災區輸送食物已成為救災的第一任務,但當規模較大,涉及地域廣闊的自然災害發生時,局部的食物仍然難以完全避免。加之基本生活條件的破壞,人們被迫在惡劣條件下儲存食品,很容易造成食品的霉變和腐敗,從而造成食物中毒以及食源性腸道傳染病流行。
水災常伴隨陰雨天氣,這時的糧食極易霉變。最近發生的中國南方數省的一次大規模水災過程中,就曾發生多起霉變中毒事件。當災害發生在天氣炎熱的季節時,食物的腐敗變質極易發生。由於醃製食品較易保存,在大規模災害期間副食品供應中斷時,醃製食品往往成為居民僅有的副食,而這也為嗜鹽菌中毒提供了條件。
食物短缺還會造成人們的身體素質普遍下降,從而使各種疾病易於發生和流行。
(三)燃料短缺
在大規模的自然災害中,燃料短缺也是常見的現象,在被洪水圍困的災民中更是如此。
燃料短缺首先是迫使災民和生水,進食生冷食物,從而導致腸道污染病的發生與蔓延。
在嚴重的自然災害後短期內難以恢復燃料供應時,燃料短缺可能造成居民個人衛生水平的下降。特別是進入冬季,人群仍然處於居住擁擠狀態,可能導致體表寄生蟲的孳生和蔓延,從而導致一些本來已處於控制狀態的傳染病(如流行性斑疹、傷寒等)重新流行。
(四)水體污染
洪水往往造成水體的污染,造成一些經水傳播的傳染病大規模流行,如血吸蟲病,鉤端螺鏇體病等。但洪水對於水體污染的作用是兩方面的。在大規模的洪水災害中,特別是在行期間,由於洪水的稀釋作用,這類疾病的發病並無明顯上升的跡象,但是,當洪水開始回落,在內澇區域留下許多小的水體,如果這些小的水體遭到污染,則極易造成這類疾病的爆發和流行。
(五)居住條件被破壞
水災、地震、火山噴發和海嘯等,都會對居住條件造成大規模的破壞。在開始階段,人們被迫露宿,然後可能在簡陋的棚屋中居住相當長的時間,造成人口集中和居住擁擠。唐山地震時,在唐山、天津等大城市中,簡易棚屋綿延數十里,最長時間的居住到一年以上。即使遷回原居之後,由於大量的房屋被破壞,部分居住擁擠狀態仍將持續很長時間。
露宿使人們易於受到吸血節肢動物的襲擊。在這一階段,蟲媒傳染病的發病率可能會增加,如瘧疾、乙型腦炎和流行性出血熱等;人口居住的擁擠狀態,有利於一些通過人與人之間密切接觸傳播的疾病流行,如肝炎、紅眼病等。如果這種狀態持續到冬季,則呼吸道傳染病將成為嚴重問題,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
(六)人口遷徙
自然災害往往造成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唐山地震時,傷員運送直達位於我國西南腹地的成都重慶。在城市重建期間,以投親靠友的形式疏散出來的人口,幾乎遍布整箇中國。而今現在的經濟條件下,災區居民外出並從事勞務活動,幾乎成了生產自救活動中最重要的形式。
人口的大規模遷徙,首先是給一些地方病的蔓延造成了條件,並使一些疾病大流行,如中世紀的黑死病,中國雲南歷史上最近一次鼠疫大流行,就是從人口流動開始的。
人口流動造成了兩個方面的問題。其一當災區的人口外流時,可能將災區的地方性疾病傳播到為受災的地區。更重要的是,當災區開始重建,人口陸續還鄉時,又會將各地的地方性傳染病帶回災區。如果受災地區具備疾病流行的條件,就有可能造成新的地方病區。
人口流動到來的第二個重大問題,是它干擾了一些主要依靠免疫來控制疾病的人群的免疫狀態,造成局部無免疫人群,從而為這些疾病的流行創造了條件。
在我國,計畫免疫已開展相當廣泛,脊髓灰質炎、麻疹的控制已大見成效;傷寒、結核病和甲、B型肝炎的發病率已開始下降。由於災害的干擾,使計畫免疫工作難以正常進行,人群流動使部分兒童漏種疫苗,這種情況均有可能使這類疾病的發病率升高。
一些在兒童和青年中多發的疾病,人群的自然免疫狀態的疾病的流行中起著重要作用。無論是災區的人口外流,還是災區重建時人口還鄉,都會使一些無免疫人口暴露在一個低水平自然流行的人群之中,從而造成這些疾病的發病率上升。
二、自然災害對傳染病生物媒介的影響
許多傳染病並不只是在人群間碾轉傳播,除了人之外還有其他的生物宿主。一些疾病必須通過生物媒介進行傳播。災害條件破壞了人類、宿主動物、生物媒介以及疾病的病原體之間舊有的生態平衡,並將在新的基礎上建立新的生態平衡,因此,災害對這些疾病的影響將更加久遠。
(一)蠅類
蠅類是腸道傳染病的重要傳播媒介,他的孳生與增殖,主要由人類生活環境的不衛生狀況來決定。大的自然災害總是會對人類生活環境的衛生條件造成重大破壞,蠅類的孳生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地震過後,房倒屋塌。死亡的人和動物的屍體被掩埋在廢墟下,還有大量的事物及其他有機物質,在溫度的氣候條件下,這些有機成分會很快腐敗,為蠅類提供了易孳生的條件。因而,向唐山地震那樣大的地震破壞,常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出現數量驚人的成蠅,對災區居民構成嚴重威脅。
洪水退後,溺死的動物屍體,以及各種有機廢物將大量地在村莊舊址上沉寂下來,如不能及時消除,也會造成大量的蠅類滋生。
即使在旱災情況下,由於水的缺乏,也會存在一些不衛生的條件,而有利於蠅類的滋生。因此,在災後重建的最初階段,消滅蠅類將使傳染病控制工作中的重要任務。
(二)蚊類
在傳播疾病的吸血節肢動物中,蚊類的最主要的,與災害的關係也最為密切。在我國常見的災害條件下,瘧疾和乙型腦炎對災區居民的威脅最為嚴重。
蚊的孳生需要小型靜止的水體。因而,在大的洪災中,行洪期間蚊密度的增長往往並不明顯。但在水退後,在內澇地區的低洼處往往留有大量的小片積水地區,雜草叢生,成為蚊類最佳繁殖場所。此時如有傳染源存在,就會使該地區的發病率迅速升高。
旱災可使一些河水斷流,湖沼乾涸,而這些河流與湖泊中殘留的小水窪,也會成為蚊類的良好孳生場所。
在造成建築物大量破壞的災害如地震與風災中,可能同時造成貯水建築和管道的破壞。自來水的漫溢,特別是生活污水在地面上的滯留,也會成為蚊類大量孳生的環境。
災害不僅會造成蚊類密度升高,還造成蚊類侵襲人類的機會增加。被洪水圍困的居民,由於房屋破壞而被迫露宿的居民,往往缺乏抵禦蚊類侵襲的有效手段,這也是造成由蚊類傳播的疾病發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三)其他吸血類節肢動物在災害條件下,主要表現為洗雪節肢動物侵襲人類的機會增加,蚊類有時會機械的傳播一些少見的傳染病如炭疽等。人類在野草較多,腐殖質豐富的地方露宿時,容易遭到恙蟎、革蟎等的侵襲,在存在恙蟲病和流行性出血熱的地區,這種對人類的威脅大量增加。發生在森林地區的災害如森林火災迫使人類在靠近灌木叢的地區居住時,會使蜱類叮咬的機會增加,並可能導致一系列的疾病如森林腦炎、萊姆病和斑點熱等的流行。
(四)寄生蟲類
在我國,現存的血吸蟲病的分布多處於一些易於受到洪澇災害的區域,而釘螺的分布,則受到洪水極大的影響。
在平時,釘螺的分布隨著水流的沖刷與淺灘的形成而不斷變化。洪水條件下,有可能將釘螺帶到遠離其原來孳生的地區,並在新的適宜環境中定居下來。因而,洪澇災害常常會使血吸蟲病的分布區域明顯擴大。
(五)家畜
家畜是許多傳染病的重要宿主,例如豬和狗是鉤端螺鏇體病的宿主,豬和馬是乙型腦炎的宿主,牛市血吸蟲病的宿主。當洪水災害發生時,大量的災民和家畜往往被洪水圍困在其為狹小的地區。造成房屋大量破壞的自然還海,也會導致人與家畜之間的關係異常密切。這種環境,會使人與動物共患的傳染病易於傳播。
(六)家棲及野生鼠類
家棲的和野生的鼠類是最為重要的疾病宿主,其分布與密度受到自然災害的明顯影響。
大多數與疾病有關的鼠類,在地下穴居生活,他們的泅水能力並不十分強。因而,當較大規模的水災發生時,會使鼠類的數量減少,然而,部分鼠類可能利用漂浮物逃生,集中到災民居住的地勢較高的地點,從而在局部地區形成異常的高密度。在這種條件下,由於人與鼠類間的接觸一場密切,便有可能造成疾病的流行。
由於的書類繁殖能力極強,在被洪水破壞的村莊和農田中通常遺留下可為鼠類利用的豐富的食物,因而在洪水退後,鼠類密度可能迅速回升,在其後一段時間內,會出現極高的種群密度,從而鼠類促使間疾病流行,並危及人類。
乾旱可能使一些湖沼地區乾涸,成為雜草叢生的低地。這種地區為野生鼠類提供了優越的生活環境,使其數量高度增長。曾有報導說這種條件引起了人群流行性出血熱的流行。
地震等自然災害造成大量的房屋破壞,一些原來鼠類不易侵入的房屋被損壞,廢墟中遺留下大量的食物使得家棲的鼠類獲得了大量繁殖的條件。當災後重建開始,居民陸續遷回原有的住房時,鼠患可能成為重大問題,由家鼠傳播的疾病的發病率也可能上升。
三、自然災害之後傳染病的發展趨勢
由於自然災害對傳染病發病機制的影響,在自然災害之後,傳播病的發病可能呈現一種階段性的特點。
在突發性自然災害發生時,首當其衝的是飲用水和食品的來源遭到破壞,因此,腸道傳染病將是在後早期的主要威脅。特別是水源污染和食物中毒,往往累計大量的人口,應是災後早期疾病控制的重點。
房屋的破壞使大量人口露天居住,容易受到吸血節肢動物的侵襲。但由於節肢動物的侵襲。但由於節肢動物的數量和傳染源數量需要有一個積累過程,因此,沖沒傳染病的發生通常略晚,並可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人口的過度集中,使通過密切接觸的傳染病發病率上升。如果災害的規模較大,災區人口需要在檢疫條件下生活較長的時間,當寒冷季節來臨時,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病率也將隨之上升。
人口遷徙可能造成兩個發病高峰。第一個高峰由人口外流引起,但由於病人散布在廣泛的非受災地區之內,這個發病高峰往往難以察覺,不能得到相應的重視。當災區重建開始,外流的災區人口重返故鄉時,將出現第二個發病高峰,並往往以兒童中的發病率為特徵。
最後,災後實際上是一個生態平衡重建的過程,這一時期可能要持續二三年甚至更長一些時間,在這個期間內,人與動物共患的傳染病,通過生物媒介傳播的傳染病,都可能呈現出與正常時間不同的發病特徵,並可能具有較高的發病率。
四、自然災害之後的傳染病防治政策
鑒於自然災害對傳染病發病的上述影響,自然災害後的傳染病防治工作,應有與正常時期不同的特徵,且防治的組織領導應是政府有關部門。根據災害時期傳染病的發病特徵,可將傳染病控制工作劃分為四個時期。
(一)災害前期
我國是一個大國,一些地區為自然災害的易發地區。因此,在災害發生前,應有所準備,其中包括傳染病防治工作。
1、基本資料的積累。為災害時期制定科學的防治對策,應注重平時的基本資料的積累,包括人口資料、健康資料、傳染病發病資料、主要的地方病分布資料以及主要的動物宿主與媒介的分布資料等。
2、傳染病控制預案的制訂。在一些易於受災的地區、如地震活躍區,大江大河下游的低洼地區以及分洪區等,都應有災害時期的緊急處置預案,其中也應包括傳染病控制預案。預案應根據每個易受災地區的具體情況,確定不同時期的防病重點。可供派入災區的機動隊伍的配置,以及急需的防病物資、器材的儲備地點與調配方案等,也應在預防中加以考慮。
由於自然災害的突發性,不可能針對每一個可能受災的地區制訂預案,應根據一些典型地區制定出較為詳細的預案,以作示範之用。
3、機動防疫隊準備。由於自然災害的重點衝擊,災區內往往沒有足夠的衛生防疫和醫療力量以應對已發生的緊急情況。在突發性的災害面前,已有的防疫隊伍也往往陷於暫時的混亂與癱瘓狀態。因此,當重大的自然自然災害發生後,必須要派遣機動防疫隊伍進入災區支援疾病控制工作。
4、針對一些易受災地區,應定期對這些機動隊伍的人員進行訓練,使其對主要機動方向的衛生和疾病情況,進入災區後可能遇到的問題有所了解。在人員變動時,這些機動隊伍的人員也應及時得到補充和調整,使其隨時處於能夠應付突發事件的狀態。
(二)災害衝擊期
在大規模的自然災害突然襲擊的時候,實際上不可能展開有效的疾病防治工作。但在這一時期內,以緊急救護為目的派入災區的醫療隊,就應當配備足夠數量的飲水消毒之地和預防與處理腸道傳染病的藥物,並注意發生大規模傳染病的徵兆,做出適當處理,以控制最初的疾病暴發流行。
(三)災害後期
當災區居民脫離險境,在安全的地點暫時居住下來時,就應系統地進行疾病防治工作:
1、重建民眾性疾病監測系統。
由於重大自然災害的衝擊,抗災工作的繁重以及人員的流動,平時建立起來的疾病監測和報告系統在災後的初期常常處於癱瘓狀態。因而,衛生管理部門及機動防疫隊伍所要進行的第一項工作,應是對其進行整頓,並根據災民聚居的情況重新建立疫情報告系統,以便及時發現疫情並予以正確處理。監測的內容不僅應包括法定報告的傳染病,還應包括人口的暫時居住和流動情況,主要疾病的發生情況,以及居民臨時住的及其附近的齧齒動物和媒介生物的數量。
2、重建安全飲水系統。
由於引水系統的破壞對人群構成的威脅最為嚴重,應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首先恢復並保障安全的飲用水供應。
3、大力開展衛生運動。
改善災後臨時住地的衛生條件,是減少疾病發生的重要環節。因此,當居民基本上脫離險境,到達安全地點後,就應組織居民不斷地改善住地的衛生條件,消除垃圾污物,定期噴灑殺蟲劑以降低蚊、蠅密度,必要時進行滅鼠工作。
在災害過後開始重建時,也應在遷回原來的住地之前首先改善原住地的衛生條件。
4、防止吸血昆蟲的侵襲。
在居民被迫露宿的條件下,不可能將吸血昆蟲的密度降至安全水平。因此,預防蟲媒傳染病的主要手段是防止昆蟲叮咬。可使用一切可能的辦法,保護人群少受蚊蟲等吸血昆蟲的叮咬。如利用具有天然驅蟲效果的植物熏殺和驅除蚊蟲,並應儘可能地向災區調入蚊帳和驅蚊劑等物資。
5、及時發現和處理傳染源
在重大自然災害的條件下,人口居住擁擠,人畜混雜等現象往往難於在短期內得到改善。因此,發現病人,及時正確的隔離與處理是降低傳染病的基本手段。
有一些疾病,人類是唯一的傳染源,如肝炎,瘧疾等。因此,在災區居民中應特別注意及時發現這類病人,並將其轉送到具有隔離條件的醫療單位進行治療。
另外,還有許多疾病不僅可發生在人類身上,動物也會成為這些疾病的重要傳染源。因此,應注意對災區的豬、牛、馬、犬等家畜和家養動物進行檢查,及時發現鉤端螺鏇體、血吸蟲病及乙型腦炎感染情況,並對成為傳染源的動物及時進行處理。
6、對外流的人群進行檢診。
火災發生後,會有大量的人群以從事勞務活動或探親訪友等形式離開災區。因此,在災區周圍的地區,特別是大中城市,應特別加強對來自災區的人口進行檢診,以便及時發現傳染病的流行徵兆。在一些地方性疾病的地區,還應對這些外來人口進行免疫預防,以避免某些地方性傳染病的暴發流行。
(四)後效應期
當受災人群遷回原來住地,開始在後重建工作,災後的傳染病防治工作便進入針對災害後效應的階段。
1、對回鄉人群進行檢診與免疫。
在這個階段,流出災區的人口開始陸續回鄉,傳染病防治工作的重點應轉到防止在回鄉人群中出現第二個發病高峰。
外出從事勞務工作的人員,可能進入一些地方病疫區,並在那裡發生感染,有可能將疾病或疾病的宿主與媒介帶回到自己的家鄉。因此,應在回鄉人員中加強檢診,了解他們曾經到達過哪些地方病疫區(如鼠疫、布氏菌病、血吸蟲病等),並針對這些可能的情況進行檢查,如果發現患者應立即醫治。
在外地出生的嬰兒往往對家鄉的一些常見的疾病缺乏免疫力,因而應當加強對嬰兒和兒童的檢診,以便及時發現和治療他們的疾病。
由於對流動人口難以進行正常的計畫免疫工作,在這些人民眾往往會出現免疫空白,因此,對回鄉人群及時進行追加免疫,是防止疾病發病率升高的重要措施。
2、對災區的重建和對疾病重新進行調查
自然災害常能造成血吸蟲病、鉤端螺鏇體病、流行性出血熱等人與動物共患的傳染病污染區域擴大,並導致動物病的分布及流行強度的改變。因此,在災後重建時期內,應當對這些疾病的分布重新進行調查,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以防止其在重建過程中爆發流行。
對災區的家庭及個人而言,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飲用水的清潔,有條件的要遵照救災人員的指導,嚴格用藥品消毒,沒有條件的也要儘可能將水煮沸後在飲用,切不可因麻煩而隨便引用已被污染的水。
(2)注意食品衛生,切忌進食一些來源不明的食物,以免遭受更大的損害。
(3)配合救災人員做好滅蠅滅蚊滅鼠等工作,並以一切辦法防止蚊蟲叮咬。
(4)發現異常情況,如周圍有人生病、發燒、患上皮膚病等,要立即向救災人員或有關部門報告。
(5)儘可能避免多人同住一室,並儘可能避免與動物同宿,即使是自家的家禽家畜也不行。
(6)若非必要,在沒有相關人員組織、指導的情況下不要任意搬遷。外出人員也不可因關心親友安全而貿然進入災區。
災後自來水等供應水中斷,必須飲用地下水、消防用水等駐留水時,應注意確保飲用水安全。災後如自來水供應中斷應以飲用瓶裝水為優先考慮,或至指定地點取水煮沸後飲用
[編輯本段]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及歷年主題
國際減災十年是由原美國科學院院長弗蘭克·普雷斯博士於1984年7月在第八屆世界地震工程會議上提出的。此後這一計畫得到了聯合國和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聯合國分別在1987年12月11日透過的第42屆聯大169號決議、1988年12月20日透過的第43屆聯大203號決議,以及經濟及社會理事會1989年的99號決議中,都對開展國際減災十年的活動作了具體安排。1989年12月,第44屆聯大透過了經社理事會關於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報告,決定從1990年至1999年開展"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活動,規定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為"國際減少自然災害日"(InternationalDayforNaturalDisasterReduction)。1990年10月10日是第一個"國際減災十年"日,聯大還確認了"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國際行動綱領。2001年聯大決定繼續在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紀念國際減災日,並藉此在全球倡導減少自然災害的文化,包括災害防止、減輕和備戰。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國際行動綱領首先確定了行動的目的和目標。行動的目的是:透過一致的國際行動,特別是在開發中國家,減輕由地震、風災、海嘯、水災、土崩、火山爆發、森林大火、蚱蜢和蝗蟲、旱災和沙漠化以及其它自然災害所造成的人命財產損失和社會經濟的失調。其目標是:增進每一國家迅速有效地減輕自然災害的影響的能力,特別注意幫助有此需要的開發中國家設立預警系統和抗災結構;考慮到各國文化和經濟情況不同,制訂利用現有科技知識的適當方針和策略;鼓勵各種科學和工藝技術致力於填補知識方面的重點空白點;傳播、評價、預測與減輕自然災害的措施有關的現有技術資料和新技術資料;透過技術援助與技術轉讓、示範項目、教育和培訓等方案來發展評價、預測和減輕自然災害的措施,並評價這些方案和效力。
國際行動綱領要求所有國家的政府都要做到:擬訂國家減輕自然災害方案,特別是開發中國家,將之納入本國發展方案內;在"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期間參與一致的國際減輕自然災害行動,同有關的科技界合作,設立國家委員會;鼓勵本國地方行政當局採取適當步驟為實現"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宗旨作出貢獻;採取適當措施使公眾進一步認識減災的重要性,並透過教育、訓練和其它辦法,加強社區的備災能力;注意自然災害對保健工作的影響,特別是注意減輕醫院和保健中心易受損失的活動,以及注意自然災害對糧食儲存設施、避難所和其它社會經濟基礎設施的影響;鼓勵科學和技術機構、金融機構工業界基金會和其它有關的非政府組織,支持和充分參與國際社會,包括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擬訂和執行的各種減災方案和減災活動。
歷年主題
1991年減災、發展、環境——為了一個目標
1992年減輕自然災害與持續發展
1993年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要特別注意學校和醫院
1994年確定受災害威脅的地區和易受災害損失的地區——為了更加安全的21世紀
1995年婦女和兒童——預防的關鍵
1996年城市化與災害
1997年水:太多、太少——都會造成自然災害
1998年防災與媒體
1999年減災的效益——科學技術在災害防禦中保護了生命和財產安全
2000年防災、教育和青年——特別關注森林火災
2001年抵禦災害,減輕易損性
2002年山區減災與可持續發展
2003年面對災害,更加關注可持續發展
2004年總結今日經驗、減輕未來災害
2005年利用小額信貸和安全網路,提高抗災能力
2006年減災始於學院(DisasterRiskReductionBeginsatSchool)
2007年減災始於學院(DisasterRiskReductionBeginsatSchool)
2008年減少災害風險確保醫院安全(HospitalsSafefromDisasters)的損害或局部地區的毀滅性打擊。

 1、氣象災害

氣象災害有20餘種,主要有以下種類:
(1)暴雨:山洪暴發、河水泛濫、城市積水;
(2)雨澇:內澇、漬水;
(3)乾旱:農業、林業、草原的旱災,工業、城市、農村缺水;
(4)乾熱風:乾旱風、焚風;
(5)高溫、熱浪:酷暑高溫、人體疾病、灼傷、作物逼熟;
(6)熱帶氣鏇:狂風、暴雨、洪水;
(7)冷害:由於強降溫和氣溫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樹受害;
(8)凍害:霜凍,作物、牲畜凍害,水管、油管凍壞;
(9)凍雨:電線、樹枝、路面結冰;
(10)結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凍,雨雪後路面結冰;
(11)雪害:暴風雪、積雪;
(12)雹害:毀壞莊稼、破壞房屋;
(13)風害:倒樹、倒房、翻車、翻船;
(14)龍捲風:局部毀壞性災害;
(15)雷電:雷擊傷亡;
(16)連陰雨(淫雨):對作物生長發育不利、糧食霉變等;
(17)濃霧:人體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風切變:(飛機)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2、海洋災害

海洋災害主要有如下種類:
(1)風暴潮:包括颱風風暴潮、溫帶風暴潮;
(2)海嘯:分遙海嘯與本地海嘯2種;
(3)海浪:包括風浪、涌浪和近岸浪3種,就其成因而言又分颱風浪、氣鏇浪;
(4)海水;
(5)赤潮;
(6)海岸帶災害:如海岸侵蝕、滑坡、土地鹽鹼化、海水污染等;
(7)厄爾尼諾的危害。
3、洪水災害
(1)暴雨災害;
(2)山洪;
(3)融雪洪水;
(4)冰凌洪水;
(5)潰壩洪水;
(6)土石流與水泥流洪水。
4、地震災害
(1)構造地震;
(2)隔落地震;
(3)礦山地震;
(4)水庫地震等;
5、農作物生物災害
(1)農作物病害:主要有水稻病害240多種,小麥病害50種,玉米病害40多種,
棉花病害40多種及大豆、花生、麻類等多種病害;
(2)農作物蟲害;主要有水稻蟲害252種,水麥蟲害100多種,玉米蟲害52種,棉
花蟲害300多種,及其它各種作物的多種蟲害;
(3)農作物草害:約8000多種;
(4)鼠害。
6、森林生物災害
(1)森林病害:2918種;
(2)森林蟲害:5020種;
(3)森林鼠害:160餘種。
國家科委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自然災害綜合研究組將自然災害分為七大類:氣象災害、海洋災害、洪水災害、地質災害、地震災害、農作物生物災害和森林生物災害和森林火災。但與我們日常生活關係密切的災害主要有:

 一、地質災害

自然變異和人為的作用都可能導致地質環境或地質體發生變化,當這種變化達到一定程度時,所產生的諸如滑坡、土石流、地面下降、地面塌陷、岩石膨脹、沙土液化、土地凍融、土壤鹽漬化、土地沙漠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後果,會給人類和社會造成危害。將這種現象稱為地質危害。地質危害也包括派生的災害。
(一)土石流。土石流是在山區溝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的特殊洪流。
土石流的形成: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陡峻的便於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豐富的鬆散物質;短時間內有大量的水源。
土石流按期物質成分可分為三類: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徑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叫土石流;以粘性土為主,含少量粘粒、石塊、粘度大,成稠泥狀的叫土石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叫水石流。
土石流的危害:對居民點的危害;對公路、鐵路的危害;對水利、水電工程的危害;對礦山的危害;
(二)滑坡。滑坡上的岩石山體由於種種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地向下滑動的現象叫滑坡。俗稱“走山”“跨山”“土溜”等。
滑坡的條件:斜坡岩、土只有被各種構造面切割分離成部連續狀態時,才可能具備向下滑動的條件。
滑坡的活動強度:主要與滑坡的規模、滑坡速度、滑坡距離及其蓄積的位能和產生的動能有關。
滑坡的活動時間:主要與誘發滑坡的各種外界因素有關,如地震、降雨、凍融、海嘯、風暴潮及人類活動等。
(三)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體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脫離母體崩落、滾動、堆積在坡腳(或溝岩)的地質現象。
按崩塌體物質的組成,崩塌可分為土甭和岩崩兩大類。
崩塌的活動時間:崩塌一般發生在暴雨及較長時間連續降雨過程中或稍後一段時間;強烈地過程中;開挖坡腳過程中之中或稍後一段時間;水庫蓄水初期及河流洪峰期;強烈的機械振動及大爆破之後。
崩塌的地域性:西南地區為我國崩塌分布的主要地區。
(四)地面下沉。地面下沉是由於長期乾旱,使地下水位降低,加之過量開採地下水等導致的地殼變形現象。
(五)地震。地震是一種破壞力極大的自然災害。除了地震直接引起的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之外,還會引起火災、水災、爆炸、滑坡、土石流、毒氣蔓延、瘟疫等次生災害。

二、洪澇及其它災害

(一)雨澇。雨澇是指大範圍的暴雨或特大暴雨所造成的山洪暴發,江河水位陡漲,洪水泛濫,致使農田、房舍、人畜及交通設施等遭到淹沒的洪澇災害,以及低地積水難排,造成作物減產失收的漬澇災害。
(二)洪水。洪水災害是指水流脫離水道或人工的限制並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現象。
(三)凌汛災害。凌汛災害是因冰凌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江河水位明顯上漲並引起災害的現象。
(四)地震災害。地震水災是指因地震而誘發的滑坡堵塞河流或震垮堤壩造成的洪水災害。

三、大風災害

。風力達到足以危害人們的生產活動、經濟建設和日常生活的風,成為大風。

大風的危害:危害性大風主要指颱風、寒潮大風、雷暴大風、龍捲風。
根據大風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可歸納為機械損傷、風蝕、生理危害、影響農牧業生產活動等幾個方面。颱風在大風危害中的破壞力最為突出。

四、熱帶氣鏇災害

。熱帶氣鏇是一種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海洋上的氣鏇性渦鏇。

強烈的熱帶氣鏇伴有狂風、鮑魚、巨浪、風暴潮,活動範圍很廣,具有很強的破壞力,是一種重要的災害性天氣系統。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受熱帶氣鏇嚴重影響的國家之一。

五、冰雹災害

冰雹是從發展強盛的積雨雲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塊或冰球。據冰雹大小及其破壞程度,可江寶還分為輕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級。我國是世界上雹災較多的國家之一。

 六、海洋災害

(一)風暴潮。來自高緯地帶的冷空氣與來自海上的熱帶氣鏇通過互動影響,使沿海大風與巨浪接連發生,因此形成風暴潮。西太平洋是生產風暴潮最多的地區。
風暴潮的類型:颱風型;冷高壓配合黃、渤海氣鏇型;橫向冷高壓型;強孤立黃、渤海氣鏇型;強蒙古低壓型;
風暴潮災害的空間分布。我國的風暴潮遍及沿海各地,但主要集中的地段從北到南是:萊州灣;江蘇小洋河口至浙江的德海門;溫州、台州、沙埕至閩江口;廣東汕頭至珠江口;雷州半島東岸及海南島東北部沿海。
(二)災害性海浪。在海上引起災害的海浪叫災害性海浪。
災害性海浪的形成:由颱風、溫帶氣鏇、寒潮等天氣系統引起並在強風作用下形成的。
災害性海浪按天氣系統類型:冷高壓型(也稱寒潮型);颱風型;氣鏇型;冷高壓與氣鏇配合型。
(三)海冰。海冰是有害水凍結而成的,也包括流入海洋的河冰和冰山等。海冰是極地海域和某些高緯度區域是突出的海洋災害之一。
海冰造成的災害。推倒海上石油平台,破壞海洋工程設施、航道設施,或撞壞船舶造成重大海難;阻礙船舶航行,損壞螺鏇槳或船體,並實施其失去航行能力。海冰封鎖港灣,使港口不能正常運作或大量增加使用破冰船破冰引航的費用;使漁業休漁期過長和破壞還是養殖設施、場地等,造成經濟損失。
海冰災害主要出現特點:我國冬季易於結凍的渤海、黃海北部和遼東半島沿海海域,以及山東半島部分海灣。
(四)海嘯。海嘯主要是太平洋沿岸國家遭受的由於猛烈的地震所引起的海洋災害。
海嘯形成的條件:引起海嘯的海底地震震源較淺,一般要小於20公里至50公里;震級一般在芮氏規模的6.5以上;必須有海底的大面積垂直運動;發生海底地震的海區要有一定的水深,尤其是橫跨大洋的大海嘯,一般水深都在1000米以上。
海嘯的危害:海嘯在濱海區域的表現形式是海水陡漲,驟然形成向岸行進的“水牆”,並伴隨著隆隆巨響,瞬時侵入濱海陸地,吞沒良田和城鎮、村莊,然後還海水又驟然退去,或先退後漲,有時反覆多次,對人類造成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
(五)赤潮。赤潮的概念:赤潮是因海水中一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在一定地環境條件下突發性的增值,引起一定範圍內在一段時間中的海水變色現象。
赤潮的危害:引起海洋異變,局部中斷海洋食物鏈,威脅海洋生物的生存;有些赤潮生物的體外排泄或死亡後分解的粘液,翻蓋海洋動物濾食和呼吸,從而使其窒息死亡。或赤潮生物所含毒素被海洋動物攝食後造成魚、蝦、貝類等中毒死亡。有的還會使脊椎動物和人類在食用後中毒死亡;在以下幾節中,我們將對幾種常見的,危害面積大的自然災害進行介紹,同時介紹一些防災救災的措施。

七、其它災害

除了地震、洪水、颱風、瘟疫等災害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乃至威脅我們的生命以外,我們對雷電、大霧、冰雹等其他災害也要不斷提高防範意識,加強防範能力。
雷電
(一)雷電的形成
伴有雷聲和閃電現象的天氣,氣象上成為雷暴。雷暴天氣時,當雲層與地面之間的電位差達到一定強度時,就會發生放電想像,閃電擊到地面或擊中某些物體就造成雷擊。據研究,雷擊的電流強度通常可達幾萬安培,溫度可達攝氏兩萬度,如此強大的電流和高溫,其危害程度可想而知。
(二)預防雷擊的措施
1、在雷雨天,人應儘量留在室內,不要外出,關閉門窗,防止球行閃電穿堂入室。
2、儘量不要靠近門窗、爐子、暖氣爐等金屬的部位,也不要赤腳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腳下最好墊有不導電的物品坐在目椅子上等。
3、不要在河裡游泳或划船,以方雷電通過水介擊中人體。
4、在野外遇雷雨時,儘快找一低洼或溝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樹、高塔、電線桿下避雨。
5、一旦有人遭到雷擊,應及時進行搶救,救護方法同觸電急救相同,及時作人工呼吸和體外心臟按摩等,同時急送醫院。
防濃霧
在近低層空氣中懸浮大量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人的視線模糊不清,當事人的水平能間距離下降到1000米以下時,就稱霧。霧有等級之分,能間距離小於1000米大於500米時稱為輕霧;能見距離不足500米時稱為大霧;能見距離不足200米時稱為濃霧。
霧災的防護措施:
1、儘量不要外出,必須外出時,要戴上口罩,防止吸入有毒氣體。
2、儘量少在霧中活動,不要在霧中鍛鍊身體。
3、行人穿越馬路要當心,應看清來往車輛。
4、駕駛車輛和汽車要減速慢行,聽從交警指揮,乘車(船)不要爭先恐後,遇渡輪停航時,不要擁擠在渡口處。
冰雹
(一)冰雹的概念
冰雹是從發展強盛的積雨雲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塊或冰球。
(二)冰雹的危害
根據冰雹大小及其破壞程度,可將雹害分為輕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級。冰雹對農作物的危害相當大,我國是世界上雹災較多地的國家之一。
(三)我國冰雹的地理分布特點
1、多雹區:
青藏高原多雹區、北方多雹區、南方多雹區。
2、少雹區:
我國的少雹區主要分布在大平原、大沙漠、大盆地。
3、冰雹的時間分布特徵:
我國降雹集中的季節主要是春夏季早秋時期。
根據各地降雹季節的變化特徵,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春季多雹型、夏季多雹型、春末夏初多雹型、雙峰型。
降雹日變化主要有幾種類型:午後多雹型;夜雹型;中午多雹型;多峰型等。
(四)冰雹的強度特徵
降雹範圍大小,冰雹的大小及重量,降雹持續時間及堆積厚度。
(五)冰雹的預測和防禦
1、冰雹是比較難以預報的災害性天氣,氣象台以天氣雷達、氣象衛星監測和天氣圖等大量實時氣象信息對冰雹天氣進行追蹤和外推預報。民間也有許多預報經驗,如“旱年多冰雹”“春季多陡風,夏季多冰雹”“烏雲寶塔形,下邊泛紅雲,冰雹到眼前”等,總結起來預測的方法有六點:
(1)感冷熱;(2)辨風向“不刮東風不天潮,不刮南風不下雹”;(3)看雲色;(4)聽雷聲;(5)識閃電;(6)觀物象。
2、冰雹的防禦:
(1)避雹;(2)防雹;(3)抗雹;(4)消雹
避雹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而後三項則需要專門的部門和人員來進行,如今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工消雹已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3、冰雹來時的應對:
(1)得知有關冰雹的天氣預報,應將人畜及室外的物品都轉移到安全地帶。
(2)冰雹來時儘量不要外出,不得已要出門時,應注意保護頭、面部。
(3)若冰雹來時你正在室外,應馬上尋找可以躲避的地方,最好是堅固的建築物。
(4)若你正在駕駛汽車,或在車內,應立即將車停在可以躲避的地方,切不可貿然前行以免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5)有時,冰雹會伴有狂風暴雨,需特別注意預防及躲避。
[編輯本段]自然災害及疫病
自然災害破壞了人與其生活環境間的生態平衡,形成了傳染病易於流行的條件,因而,控制傳染病便成為抗災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自然災害後,隨著舊的生態平衡的破壞和新的平衡的建立,災害條件所引起的傳染病流行條件的改變還將存在一個時期,這種災害的“後效應”使災害條件下的傳染病控制與其他的抗災工作不同的一個重要特徵。當自然災害的直接後果被基本消除之後,消除其“後效應”將成為工作的重點,而且這種工作實際上將成為災害條件下傳染病控制的主要工作。
對於不同類型的自然災害,傳染病控制工作也具有不同的特徵。在這個意義上,可將災害劃分為突發性災害,包括水災,地震、火山噴發、海嘯、颱風等在短時期內造成重大損害的自然災害;漸進性災害,包括旱災和現在已罕見的蟲災引起的饑荒等。後一類災害由於沒有對人類基本生活條件形成突然衝擊,傳染病防治工作可以更未有組織的展開。
一、自然災害對傳染病流行機制的影響(1)飲用水供應系統被破壞絕大多數的自然災害都可能造成飲用水供應系統的破壞,這將使災害發生後首當其衝的問題,常在災害後早期引起大規模的腸道傳染病的爆發和流行。
在水災發生時,原來安全的飲用水源被淹沒、被破壞或被淤塞,人們被迫利用地表水最為飲用水源。這些水往往被上游的人畜排泄物、人畜屍體以及被破壞的建築中的污物所污染,特別是在低洼內澇地區,災民被洪水較長時間的圍困,更已引起水源性疾病的暴發流行。孟加拉國水災時曾因此造成大量的人群死亡。
在地震時,建築物的破壞也會涉及供水系統,使居民的正常供水中斷,這對於城市居民的影響較為嚴重,而且由於管道的破壞,殘存的水源極易遭到污染。海嘯與風災也可能造成這種情況
災害時,由於許多飲用水源枯竭,造成飲用水源集中。在一些易於受災的缺水地區,居民往往需要到很遠的地方去取的飲用水。一旦這些水源受到污染,將會造成疾病的暴發流行。如四川巴塘曾因旱災而發生過極為嚴重的細菌性痢疾流行。
在一些低洼鹽鹼地區,水旱災害還會造成地下水位的改變,從而影響飲用水中的含鹽量和PH值。當水中的PH值與含鹽量升高時,有利於霍亂弧菌的增殖,因而在一些霍亂疫區,常會因水旱災害而造成霍亂的再發,並且能延長較長時間。
(二)食物短缺
儘管向災區輸送食物已成為救災的第一任務,但當規模較大,涉及地域廣闊的自然災害發生時,局部的食物仍然難以完全避免。加之基本生活條件的破壞,人們被迫在惡劣條件下儲存食品,很容易造成食品的霉變和腐敗,從而造成食物中毒以及食源性腸道傳染病流行。
水災常伴隨陰雨天氣,這時的糧食極易霉變。最近發生的中國南方數省的一次大規模水災過程中,就曾發生多起霉變中毒事件。當災害發生在天氣炎熱的季節時,食物的腐敗變質極易發生。由於醃製食品較易保存,在大規模災害期間副食品供應中斷時,醃製食品往往成為居民僅有的副食,而這也為嗜鹽菌中毒提供了條件。
食物短缺還會造成人們的身體素質普遍下降,從而使各種疾病易於發生和流行。
(三)燃料短缺
在大規模的自然災害中,燃料短缺也是常見的現象,在被洪水圍困的災民中更是如此。
燃料短缺首先是迫使災民和生水,進食生冷食物,從而導致腸道污染病的發生與蔓延。
在嚴重的自然災害後短期內難以恢復燃料供應時,燃料短缺可能造成居民個人衛生水平的下降。特別是進入冬季,人群仍然處於居住擁擠狀態,可能導致體表寄生蟲的孳生和蔓延,從而導致一些本來已處於控制狀態的傳染病(如流行性斑疹、傷寒等)重新流行。
(四)水體污染
洪水往往造成水體的污染,造成一些經水傳播的傳染病大規模流行,如血吸蟲病,鉤端螺鏇體病等。但洪水對於水體污染的作用是兩方面的。在大規模的洪水災害中,特別是在行期間,由於洪水的稀釋作用,這類疾病的發病並無明顯上升的跡象,但是,當洪水開始回落,在內澇區域留下許多小的水體,如果這些小的水體遭到污染,則極易造成這類疾病的爆發和流行。
(五)居住條件被破壞
水災、地震、火山噴發和海嘯等,都會對居住條件造成大規模的破壞。在開始階段,人們被迫露宿,然後可能在簡陋的棚屋中居住相當長的時間,造成人口集中和居住擁擠。唐山地震時,在唐山、天津等大城市中,簡易棚屋綿延數十里,最長時間的居住到一年以上。即使遷回原居之後,由於大量的房屋被破壞,部分居住擁擠狀態仍將持續很長時間。
露宿使人們易於受到吸血節肢動物的襲擊。在這一階段,蟲媒傳染病的發病率可能會增加,如瘧疾、乙型腦炎和流行性出血熱等;人口居住的擁擠狀態,有利於一些通過人與人之間密切接觸傳播的疾病流行,如肝炎、紅眼病等。如果這種狀態持續到冬季,則呼吸道傳染病將成為嚴重問題,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
(六)人口遷徙
自然災害往往造成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唐山地震時,傷員運送直達位於我國西南腹地的成都重慶。在城市重建期間,以投親靠友的形式疏散出來的人口,幾乎遍布整箇中國。而今現在的經濟條件下,災區居民外出並從事勞務活動,幾乎成了生產自救活動中最重要的形式。
人口的大規模遷徙,首先是給一些地方病的蔓延造成了條件,並使一些疾病大流行,如中世紀的黑死病,中國雲南歷史上最近一次鼠疫大流行,就是從人口流動開始的。
人口流動造成了兩個方面的問題。其一當災區的人口外流時,可能將災區的地方性疾病傳播到為受災的地區。更重要的是,當災區開始重建,人口陸續還鄉時,又會將各地的地方性傳染病帶回災區。如果受災地區具備疾病流行的條件,就有可能造成新的地方病區。
人口流動到來的第二個重大問題,是它干擾了一些主要依靠免疫來控制疾病的人群的免疫狀態,造成局部無免疫人群,從而為這些疾病的流行創造了條件。
在我國,計畫免疫已開展相當廣泛,脊髓灰質炎、麻疹的控制已大見成效;傷寒、結核病和甲、B型肝炎的發病率已開始下降。由於災害的干擾,使計畫免疫工作難以正常進行,人群流動使部分兒童漏種疫苗,這種情況均有可能使這類疾病的發病率升高。
一些在兒童和青年中多發的疾病,人群的自然免疫狀態的疾病的流行中起著重要作用。無論是災區的人口外流,還是災區重建時人口還鄉,都會使一些無免疫人口暴露在一個低水平自然流行的人群之中,從而造成這些疾病的發病率上升。
二、自然災害對傳染病生物媒介的影響
許多傳染病並不只是在人群間碾轉傳播,除了人之外還有其他的生物宿主。一些疾病必須通過生物媒介進行傳播。災害條件破壞了人類、宿主動物、生物媒介以及疾病的病原體之間舊有的生態平衡,並將在新的基礎上建立新的生態平衡,因此,災害對這些疾病的影響將更加久遠。
(一)蠅類
蠅類是腸道傳染病的重要傳播媒介,他的孳生與增殖,主要由人類生活環境的不衛生狀況來決定。大的自然災害總是會對人類生活環境的衛生條件造成重大破壞,蠅類的孳生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地震過後,房倒屋塌。死亡的人和動物的屍體被掩埋在廢墟下,還有大量的事物及其他有機物質,在溫度的氣候條件下,這些有機成分會很快腐敗,為蠅類提供了易孳生的條件。因而,向唐山地震那樣大的地震破壞,常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出現數量驚人的成蠅,對災區居民構成嚴重威脅。
洪水退後,溺死的動物屍體,以及各種有機廢物將大量地在村莊舊址上沉寂下來,如不能及時消除,也會造成大量的蠅類滋生。
即使在旱災情況下,由於水的缺乏,也會存在一些不衛生的條件,而有利於蠅類的滋生。因此,在災後重建的最初階段,消滅蠅類將使傳染病控制工作中的重要任務。
(二)蚊類
在傳播疾病的吸血節肢動物中,蚊類的最主要的,與災害的關係也最為密切。在我國常見的災害條件下,瘧疾和乙型腦炎對災區居民的威脅最為嚴重。
蚊的孳生需要小型靜止的水體。因而,在大的洪災中,行洪期間蚊密度的增長往往並不明顯。但在水退後,在內澇地區的低洼處往往留有大量的小片積水地區,雜草叢生,成為蚊類最佳繁殖場所。此時如有傳染源存在,就會使該地區的發病率迅速升高。
旱災可使一些河水斷流,湖沼乾涸,而這些河流與湖泊中殘留的小水窪,也會成為蚊類的良好孳生場所。
在造成建築物大量破壞的災害如地震與風災中,可能同時造成貯水建築和管道的破壞。自來水的漫溢,特別是生活污水在地面上的滯留,也會成為蚊類大量孳生的環境。
災害不僅會造成蚊類密度升高,還造成蚊類侵襲人類的機會增加。被洪水圍困的居民,由於房屋破壞而被迫露宿的居民,往往缺乏抵禦蚊類侵襲的有效手段,這也是造成由蚊類傳播的疾病發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三)其他吸血類節肢動物在災害條件下,主要表現為洗雪節肢動物侵襲人類的機會增加,蚊類有時會機械的傳播一些少見的傳染病如炭疽等。人類在野草較多,腐殖質豐富的地方露宿時,容易遭到恙蟎、革蟎等的侵襲,在存在恙蟲病和流行性出血熱的地區,這種對人類的威脅大量增加。發生在森林地區的災害如森林火災迫使人類在靠近灌木叢的地區居住時,會使蜱類叮咬的機會增加,並可能導致一系列的疾病如森林腦炎、萊姆病和斑點熱等的流行。
(四)寄生蟲類
在我國,現存的血吸蟲病的分布多處於一些易於受到洪澇災害的區域,而釘螺的分布,則受到洪水極大的影響。
在平時,釘螺的分布隨著水流的沖刷與淺灘的形成而不斷變化。洪水條件下,有可能將釘螺帶到遠離其原來孳生的地區,並在新的適宜環境中定居下來。因而,洪澇災害常常會使血吸蟲病的分布區域明顯擴大。
(五)家畜
家畜是許多傳染病的重要宿主,例如豬和狗是鉤端螺鏇體病的宿主,豬和馬是乙型腦炎的宿主,牛市血吸蟲病的宿主。當洪水災害發生時,大量的災民和家畜往往被洪水圍困在其為狹小的地區。造成房屋大量破壞的自然還海,也會導致人與家畜之間的關係異常密切。這種環境,會使人與動物共患的傳染病易於傳播。
(六)家棲及野生鼠類
家棲的和野生的鼠類是最為重要的疾病宿主,其分布與密度受到自然災害的明顯影響。
大多數與疾病有關的鼠類,在地下穴居生活,他們的泅水能力並不十分強。因而,當較大規模的水災發生時,會使鼠類的數量減少,然而,部分鼠類可能利用漂浮物逃生,集中到災民居住的地勢較高的地點,從而在局部地區形成異常的高密度。在這種條件下,由於人與鼠類間的接觸一場密切,便有可能造成疾病的流行。
由於的書類繁殖能力極強,在被洪水破壞的村莊和農田中通常遺留下可為鼠類利用的豐富的食物,因而在洪水退後,鼠類密度可能迅速回升,在其後一段時間內,會出現極高的種群密度,從而鼠類促使間疾病流行,並危及人類。
乾旱可能使一些湖沼地區乾涸,成為雜草叢生的低地。這種地區為野生鼠類提供了優越的生活環境,使其數量高度增長。曾有報導說這種條件引起了人群流行性出血熱的流行。
地震等自然災害造成大量的房屋破壞,一些原來鼠類不易侵入的房屋被損壞,廢墟中遺留下大量的食物使得家棲的鼠類獲得了大量繁殖的條件。當災後重建開始,居民陸續遷回原有的住房時,鼠患可能成為重大問題,由家鼠傳播的疾病的發病率也可能上升。
三、自然災害之後傳染病的發展趨勢
由於自然災害對傳染病發病機制的影響,在自然災害之後,傳播病的發病可能呈現一種階段性的特點。
在突發性自然災害發生時,首當其衝的是飲用水和食品的來源遭到破壞,因此,腸道傳染病將是在後早期的主要威脅。特別是水源污染和食物中毒,往往累計大量的人口,應是災後早期疾病控制的重點。
房屋的破壞使大量人口露天居住,容易受到吸血節肢動物的侵襲。但由於節肢動物的侵襲。但由於節肢動物的數量和傳染源數量需要有一個積累過程,因此,沖沒傳染病的發生通常略晚,並可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人口的過度集中,使通過密切接觸的傳染病發病率上升。如果災害的規模較大,災區人口需要在檢疫條件下生活較長的時間,當寒冷季節來臨時,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病率也將隨之上升。
人口遷徙可能造成兩個發病高峰。第一個高峰由人口外流引起,但由於病人散布在廣泛的非受災地區之內,這個發病高峰往往難以察覺,不能得到相應的重視。當災區重建開始,外流的災區人口重返故鄉時,將出現第二個發病高峰,並往往以兒童中的發病率為特徵。
最後,災後實際上是一個生態平衡重建的過程,這一時期可能要持續二三年甚至更長一些時間,在這個期間內,人與動物共患的傳染病,通過生物媒介傳播的傳染病,都可能呈現出與正常時間不同的發病特徵,並可能具有較高的發病率。
四、自然災害之後的傳染病防治政策
鑒於自然災害對傳染病發病的上述影響,自然災害後的傳染病防治工作,應有與正常時期不同的特徵,且防治的組織領導應是政府有關部門。根據災害時期傳染病的發病特徵,可將傳染病控制工作劃分為四個時期。
(一)災害前期
我國是一個大國,一些地區為自然災害的易發地區。因此,在災害發生前,應有所準備,其中包括傳染病防治工作。
1、基本資料的積累。為災害時期制定科學的防治對策,應注重平時的基本資料的積累,包括人口資料、健康資料、傳染病發病資料、主要的地方病分布資料以及主要的動物宿主與媒介的分布資料等。
2、傳染病控制預案的制訂。在一些易於受災的地區、如地震活躍區,大江大河下游的低洼地區以及分洪區等,都應有災害時期的緊急處置預案,其中也應包括傳染病控制預案。預案應根據每個易受災地區的具體情況,確定不同時期的防病重點。可供派入災區的機動隊伍的配置,以及急需的防病物資、器材的儲備地點與調配方案等,也應在預防中加以考慮。
由於自然災害的突發性,不可能針對每一個可能受災的地區制訂預案,應根據一些典型地區制定出較為詳細的預案,以作示範之用。
3、機動防疫隊準備。由於自然災害的重點衝擊,災區內往往沒有足夠的衛生防疫和醫療力量以應對已發生的緊急情況。在突發性的災害面前,已有的防疫隊伍也往往陷於暫時的混亂與癱瘓狀態。因此,當重大的自然自然災害發生後,必須要派遣機動防疫隊伍進入災區支援疾病控制工作。
4、針對一些易受災地區,應定期對這些機動隊伍的人員進行訓練,使其對主要機動方向的衛生和疾病情況,進入災區後可能遇到的問題有所了解。在人員變動時,這些機動隊伍的人員也應及時得到補充和調整,使其隨時處於能夠應付突發事件的狀態。
(二)災害衝擊期
在大規模的自然災害突然襲擊的時候,實際上不可能展開有效的疾病防治工作。但在這一時期內,以緊急救護為目的派入災區的醫療隊,就應當配備足夠數量的飲水消毒之地和預防與處理腸道傳染病的藥物,並注意發生大規模傳染病的徵兆,做出適當處理,以控制最初的疾病暴發流行。
(三)災害後期
當災區居民脫離險境,在安全的地點暫時居住下來時,就應系統地進行疾病防治工作:
1、重建民眾性疾病監測系統。
由於重大自然災害的衝擊,抗災工作的繁重以及人員的流動,平時建立起來的疾病監測和報告系統在災後的初期常常處於癱瘓狀態。因而,衛生管理部門及機動防疫隊伍所要進行的第一項工作,應是對其進行整頓,並根據災民聚居的情況重新建立疫情報告系統,以便及時發現疫情並予以正確處理。監測的內容不僅應包括法定報告的傳染病,還應包括人口的暫時居住和流動情況,主要疾病的發生情況,以及居民臨時住的及其附近的齧齒動物和媒介生物的數量。
2、重建安全飲水系統。
由於引水系統的破壞對人群構成的威脅最為嚴重,應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首先恢復並保障安全的飲用水供應。
3、大力開展衛生運動。
改善災後臨時住地的衛生條件,是減少疾病發生的重要環節。因此,當居民基本上脫離險境,到達安全地點後,就應組織居民不斷地改善住地的衛生條件,消除垃圾污物,定期噴灑殺蟲劑以降低蚊、蠅密度,必要時進行滅鼠工作。
在災害過後開始重建時,也應在遷回原來的住地之前首先改善原住地的衛生條件。
4、防止吸血昆蟲的侵襲。
在居民被迫露宿的條件下,不可能將吸血昆蟲的密度降至安全水平。因此,預防蟲媒傳染病的主要手段是防止昆蟲叮咬。可使用一切可能的辦法,保護人群少受蚊蟲等吸血昆蟲的叮咬。如利用具有天然驅蟲效果的植物熏殺和驅除蚊蟲,並應儘可能地向災區調入蚊帳和驅蚊劑等物資。
5、及時發現和處理傳染源
在重大自然災害的條件下,人口居住擁擠,人畜混雜等現象往往難於在短期內得到改善。因此,發現病人,及時正確的隔離與處理是降低傳染病的基本手段。
有一些疾病,人類是唯一的傳染源,如肝炎,瘧疾等。因此,在災區居民中應特別注意及時發現這類病人,並將其轉送到具有隔離條件的醫療單位進行治療。
另外,還有許多疾病不僅可發生在人類身上,動物也會成為這些疾病的重要傳染源。因此,應注意對災區的豬、牛、馬、犬等家畜和家養動物進行檢查,及時發現鉤端螺鏇體、血吸蟲病及乙型腦炎感染情況,並對成為傳染源的動物及時進行處理。
6、對外流的人群進行檢診。
火災發生後,會有大量的人群以從事勞務活動或探親訪友等形式離開災區。因此,在災區周圍的地區,特別是大中城市,應特別加強對來自災區的人口進行檢診,以便及時發現傳染病的流行徵兆。在一些地方性疾病的地區,還應對這些外來人口進行免疫預防,以避免某些地方性傳染病的暴發流行。
(四)後效應期
當受災人群遷回原來住地,開始在後重建工作,災後的傳染病防治工作便進入針對災害後效應的階段。
1、對回鄉人群進行檢診與免疫。
在這個階段,流出災區的人口開始陸續回鄉,傳染病防治工作的重點應轉到防止在回鄉人群中出現第二個發病高峰。
外出從事勞務工作的人員,可能進入一些地方病疫區,並在那裡發生感染,有可能將疾病或疾病的宿主與媒介帶回到自己的家鄉。因此,應在回鄉人員中加強檢診,了解他們曾經到達過哪些地方病疫區(如鼠疫、布氏菌病、血吸蟲病等),並針對這些可能的情況進行檢查,如果發現患者應立即醫治。
在外地出生的嬰兒往往對家鄉的一些常見的疾病缺乏免疫力,因而應當加強對嬰兒和兒童的檢診,以便及時發現和治療他們的疾病。
由於對流動人口難以進行正常的計畫免疫工作,在這些人民眾往往會出現免疫空白,因此,對回鄉人群及時進行追加免疫,是防止疾病發病率升高的重要措施。
2、對災區的重建和對疾病重新進行調查
自然災害常能造成血吸蟲病、鉤端螺鏇體病、流行性出血熱等人與動物共患的傳染病污染區域擴大,並導致動物病的分布及流行強度的改變。因此,在災後重建時期內,應當對這些疾病的分布重新進行調查,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以防止其在重建過程中爆發流行。
對災區的家庭及個人而言,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飲用水的清潔,有條件的要遵照救災人員的指導,嚴格用藥品消毒,沒有條件的也要儘可能將水煮沸後在飲用,切不可因麻煩而隨便引用已被污染的水。
(2)注意食品衛生,切忌進食一些來源不明的食物,以免遭受更大的損害。
(3)配合救災人員做好滅蠅滅蚊滅鼠等工作,並以一切辦法防止蚊蟲叮咬。
(4)發現異常情況,如周圍有人生病、發燒、患上皮膚病等,要立即向救災人員或有關部門報告。
(5)儘可能避免多人同住一室,並儘可能避免與動物同宿,即使是自家的家禽家畜也不行。
(6)若非必要,在沒有相關人員組織、指導的情況下不要任意搬遷。外出人員也不可因關心親友安全而貿然進入災區。
災後自來水等供應水中斷,必須飲用地下水、消防用水等駐留水時,應注意確保飲用水安全。災後如自來水供應中斷應以飲用瓶裝水為優先考慮,或至指定地點取水煮沸後飲用
[編輯本段]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及歷年主題
國際減災十年是由原美國科學院院長弗蘭克·普雷斯博士於1984年7月在第八屆世界地震工程會議上提出的。此後這一計畫得到了聯合國和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聯合國分別在1987年12月11日透過的第42屆聯大169號決議、1988年12月20日透過的第43屆聯大203號決議,以及經濟及社會理事會1989年的99號決議中,都對開展國際減災十年的活動作了具體安排。1989年12月,第44屆聯大透過了經社理事會關於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報告,決定從1990年至1999年開展"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活動,規定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為"國際減少自然災害日"(InternationalDayforNaturalDisasterReduction)。1990年10月10日是第一個"國際減災十年"日,聯大還確認了"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國際行動綱領。2001年聯大決定繼續在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紀念國際減災日,並藉此在全球倡導減少自然災害的文化,包括災害防止、減輕和備戰。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國際行動綱領首先確定了行動的目的和目標。行動的目的是:透過一致的國際行動,特別是在開發中國家,減輕由地震、風災、海嘯、水災、土崩、火山爆發、森林大火、蚱蜢和蝗蟲、旱災和沙漠化以及其它自然災害所造成的人命財產損失和社會經濟的失調。其目標是:增進每一國家迅速有效地減輕自然災害的影響的能力,特別注意幫助有此需要的開發中國家設立預警系統和抗災結構;考慮到各國文化和經濟情況不同,制訂利用現有科技知識的適當方針和策略;鼓勵各種科學和工藝技術致力於填補知識方面的重點空白點;傳播、評價、預測與減輕自然災害的措施有關的現有技術資料和新技術資料;透過技術援助與技術轉讓、示範項目、教育和培訓等方案來發展評價、預測和減輕自然災害的措施,並評價這些方案和效力。
國際行動綱領要求所有國家的政府都要做到:擬訂國家減輕自然災害方案,特別是開發中國家,將之納入本國發展方案內;在"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期間參與一致的國際減輕自然災害行動,同有關的科技界合作,設立國家委員會;鼓勵本國地方行政當局採取適當步驟為實現"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宗旨作出貢獻;採取適當措施使公眾進一步認識減災的重要性,並透過教育、訓練和其它辦法,加強社區的備災能力;注意自然災害對保健工作的影響,特別是注意減輕醫院和保健中心易受損失的活動,以及注意自然災害對糧食儲存設施、避難所和其它社會經濟基礎設施的影響;鼓勵科學和技術機構、金融機構工業界基金會和其它有關的非政府組織,支持和充分參與國際社會,包括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擬訂和執行的各種減災方案和減災活動。
歷年主題
1991年減災、發展、環境——為了一個目標
1992年減輕自然災害與持續發展
1993年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要特別注意學校和醫院
1994年確定受災害威脅的地區和易受災害損失的地區——為了更加安全的21世紀
1995年婦女和兒童——預防的關鍵
1996年城市化與災害
1997年水:太多、太少——都會造成自然災害
1998年防災與媒體
1999年減災的效益——科學技術在災害防禦中保護了生命和財產安全
2000年防災、教育和青年——特別關注森林火災
2001年抵禦災害,減輕易損性
2002年山區減災與可持續發展
2003年面對災害,更加關注可持續發展
2004年總結今日經驗、減輕未來災害
2005年利用小額信貸和安全網路,提高抗災能力
2006年減災始於學院(DisasterRiskReductionBeginsatSchool)
2007年減災始於學院(DisasterRiskReductionBeginsatSchool)
2008年減少災害風險確保醫院安全(HospitalsSafefromDisasters)的損害或局部地區的毀滅性打擊。

 1、氣象災害

氣象災害有20餘種,主要有以下種類:
(1)暴雨:山洪暴發、河水泛濫、城市積水;
(2)雨澇:內澇、漬水;
(3)乾旱:農業、林業、草原的旱災,工業、城市、農村缺水;
(4)乾熱風:乾旱風、焚風;
(5)高溫、熱浪:酷暑高溫、人體疾病、灼傷、作物逼熟;
(6)熱帶氣鏇:狂風、暴雨、洪水;
(7)冷害:由於強降溫和氣溫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樹受害;
(8)凍害:霜凍,作物、牲畜凍害,水管、油管凍壞;
(9)凍雨:電線、樹枝、路面結冰;
(10)結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凍,雨雪後路面結冰;
(11)雪害:暴風雪、積雪;
(12)雹害:毀壞莊稼、破壞房屋;
(13)風害:倒樹、倒房、翻車、翻船;
(14)龍捲風:局部毀壞性災害;
(15)雷電:雷擊傷亡;
(16)連陰雨(淫雨):對作物生長發育不利、糧食霉變等;
(17)濃霧:人體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風切變:(飛機)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2、海洋災害

海洋災害主要有如下種類:
(1)風暴潮:包括颱風風暴潮、溫帶風暴潮;
(2)海嘯:分遙海嘯與本地海嘯2種;
(3)海浪:包括風浪、涌浪和近岸浪3種,就其成因而言又分颱風浪、氣鏇浪;
(4)海水;
(5)赤潮;
(6)海岸帶災害:如海岸侵蝕、滑坡、土地鹽鹼化、海水污染等;
(7)厄爾尼諾的危害。
3、洪水災害
(1)暴雨災害;
(2)山洪;
(3)融雪洪水;
(4)冰凌洪水;
(5)潰壩洪水;
(6)土石流與水泥流洪水。
4、地震災害
(1)構造地震;
(2)隔落地震;
(3)礦山地震;
(4)水庫地震等;
5、農作物生物災害
(1)農作物病害:主要有水稻病害240多種,小麥病害50種,玉米病害40多種,
棉花病害40多種及大豆、花生、麻類等多種病害;
(2)農作物蟲害;主要有水稻蟲害252種,水麥蟲害100多種,玉米蟲害52種,棉
花蟲害300多種,及其它各種作物的多種蟲害;
(3)農作物草害:約8000多種;
(4)鼠害。
6、森林生物災害
(1)森林病害:2918種;
(2)森林蟲害:5020種;
(3)森林鼠害:160餘種。
國家科委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自然災害綜合研究組將自然災害分為七大類:氣象災害、海洋災害、洪水災害、地質災害、地震災害、農作物生物災害和森林生物災害和森林火災。但與我們日常生活關係密切的災害主要有:

 一、地質災害

自然變異和人為的作用都可能導致地質環境或地質體發生變化,當這種變化達到一定程度時,所產生的諸如滑坡、土石流、地面下降、地面塌陷、岩石膨脹、沙土液化、土地凍融、土壤鹽漬化、土地沙漠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後果,會給人類和社會造成危害。將這種現象稱為地質危害。地質危害也包括派生的災害。
(一)土石流。土石流是在山區溝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的特殊洪流。
土石流的形成: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陡峻的便於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豐富的鬆散物質;短時間內有大量的水源。
土石流按期物質成分可分為三類: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徑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叫土石流;以粘性土為主,含少量粘粒、石塊、粘度大,成稠泥狀的叫土石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叫水石流。
土石流的危害:對居民點的危害;對公路、鐵路的危害;對水利、水電工程的危害;對礦山的危害;
(二)滑坡。滑坡上的岩石山體由於種種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地向下滑動的現象叫滑坡。俗稱“走山”“跨山”“土溜”等。
滑坡的條件:斜坡岩、土只有被各種構造面切割分離成部連續狀態時,才可能具備向下滑動的條件。
滑坡的活動強度:主要與滑坡的規模、滑坡速度、滑坡距離及其蓄積的位能和產生的動能有關。
滑坡的活動時間:主要與誘發滑坡的各種外界因素有關,如地震、降雨、凍融、海嘯、風暴潮及人類活動等。
(三)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體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脫離母體崩落、滾動、堆積在坡腳(或溝岩)的地質現象。
按崩塌體物質的組成,崩塌可分為土甭和岩崩兩大類。
崩塌的活動時間:崩塌一般發生在暴雨及較長時間連續降雨過程中或稍後一段時間;強烈地過程中;開挖坡腳過程中之中或稍後一段時間;水庫蓄水初期及河流洪峰期;強烈的機械振動及大爆破之後。
崩塌的地域性:西南地區為我國崩塌分布的主要地區。
(四)地面下沉。地面下沉是由於長期乾旱,使地下水位降低,加之過量開採地下水等導致的地殼變形現象。
(五)地震。地震是一種破壞力極大的自然災害。除了地震直接引起的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之外,還會引起火災、水災、爆炸、滑坡、土石流、毒氣蔓延、瘟疫等次生災害。

二、洪澇及其它災害

(一)雨澇。雨澇是指大範圍的暴雨或特大暴雨所造成的山洪暴發,江河水位陡漲,洪水泛濫,致使農田、房舍、人畜及交通設施等遭到淹沒的洪澇災害,以及低地積水難排,造成作物減產失收的漬澇災害。
(二)洪水。洪水災害是指水流脫離水道或人工的限制並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現象。
(三)凌汛災害。凌汛災害是因冰凌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江河水位明顯上漲並引起災害的現象。
(四)地震災害。地震水災是指因地震而誘發的滑坡堵塞河流或震垮堤壩造成的洪水災害。

三、大風災害

。風力達到足以危害人們的生產活動、經濟建設和日常生活的風,成為大風。

大風的危害:危害性大風主要指颱風、寒潮大風、雷暴大風、龍捲風。
根據大風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可歸納為機械損傷、風蝕、生理危害、影響農牧業生產活動等幾個方面。颱風在大風危害中的破壞力最為突出。

四、熱帶氣鏇災害

。熱帶氣鏇是一種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海洋上的氣鏇性渦鏇。

強烈的熱帶氣鏇伴有狂風、鮑魚、巨浪、風暴潮,活動範圍很廣,具有很強的破壞力,是一種重要的災害性天氣系統。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受熱帶氣鏇嚴重影響的國家之一。

五、冰雹災害

冰雹是從發展強盛的積雨雲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塊或冰球。據冰雹大小及其破壞程度,可江寶還分為輕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級。我國是世界上雹災較多的國家之一。

 六、海洋災害

(一)風暴潮。來自高緯地帶的冷空氣與來自海上的熱帶氣鏇通過互動影響,使沿海大風與巨浪接連發生,因此形成風暴潮。西太平洋是生產風暴潮最多的地區。
風暴潮的類型:颱風型;冷高壓配合黃、渤海氣鏇型;橫向冷高壓型;強孤立黃、渤海氣鏇型;強蒙古低壓型;
風暴潮災害的空間分布。我國的風暴潮遍及沿海各地,但主要集中的地段從北到南是:萊州灣;江蘇小洋河口至浙江的德海門;溫州、台州、沙埕至閩江口;廣東汕頭至珠江口;雷州半島東岸及海南島東北部沿海。
(二)災害性海浪。在海上引起災害的海浪叫災害性海浪。
災害性海浪的形成:由颱風、溫帶氣鏇、寒潮等天氣系統引起並在強風作用下形成的。
災害性海浪按天氣系統類型:冷高壓型(也稱寒潮型);颱風型;氣鏇型;冷高壓與氣鏇配合型。
(三)海冰。海冰是有害水凍結而成的,也包括流入海洋的河冰和冰山等。海冰是極地海域和某些高緯度區域是突出的海洋災害之一。
海冰造成的災害。推倒海上石油平台,破壞海洋工程設施、航道設施,或撞壞船舶造成重大海難;阻礙船舶航行,損壞螺鏇槳或船體,並實施其失去航行能力。海冰封鎖港灣,使港口不能正常運作或大量增加使用破冰船破冰引航的費用;使漁業休漁期過長和破壞還是養殖設施、場地等,造成經濟損失。
海冰災害主要出現特點:我國冬季易於結凍的渤海、黃海北部和遼東半島沿海海域,以及山東半島部分海灣。
(四)海嘯。海嘯主要是太平洋沿岸國家遭受的由於猛烈的地震所引起的海洋災害。
海嘯形成的條件:引起海嘯的海底地震震源較淺,一般要小於20公里至50公里;震級一般在芮氏規模的6.5以上;必須有海底的大面積垂直運動;發生海底地震的海區要有一定的水深,尤其是橫跨大洋的大海嘯,一般水深都在1000米以上。
海嘯的危害:海嘯在濱海區域的表現形式是海水陡漲,驟然形成向岸行進的“水牆”,並伴隨著隆隆巨響,瞬時侵入濱海陸地,吞沒良田和城鎮、村莊,然後還海水又驟然退去,或先退後漲,有時反覆多次,對人類造成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
(五)赤潮。赤潮的概念:赤潮是因海水中一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在一定地環境條件下突發性的增值,引起一定範圍內在一段時間中的海水變色現象。
赤潮的危害:引起海洋異變,局部中斷海洋食物鏈,威脅海洋生物的生存;有些赤潮生物的體外排泄或死亡後分解的粘液,翻蓋海洋動物濾食和呼吸,從而使其窒息死亡。或赤潮生物所含毒素被海洋動物攝食後造成魚、蝦、貝類等中毒死亡。有的還會使脊椎動物和人類在食用後中毒死亡;在以下幾節中,我們將對幾種常見的,危害面積大的自然災害進行介紹,同時介紹一些防災救災的措施。

七、其它災害

除了地震、洪水、颱風、瘟疫等災害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乃至威脅我們的生命以外,我們對雷電、大霧、冰雹等其他災害也要不斷提高防範意識,加強防範能力。
雷電
(一)雷電的形成
伴有雷聲和閃電現象的天氣,氣象上成為雷暴。雷暴天氣時,當雲層與地面之間的電位差達到一定強度時,就會發生放電想像,閃電擊到地面或擊中某些物體就造成雷擊。據研究,雷擊的電流強度通常可達幾萬安培,溫度可達攝氏兩萬度,如此強大的電流和高溫,其危害程度可想而知。
(二)預防雷擊的措施
1、在雷雨天,人應儘量留在室內,不要外出,關閉門窗,防止球行閃電穿堂入室。
2、儘量不要靠近門窗、爐子、暖氣爐等金屬的部位,也不要赤腳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腳下最好墊有不導電的物品坐在目椅子上等。
3、不要在河裡游泳或划船,以方雷電通過水介擊中人體。
4、在野外遇雷雨時,儘快找一低洼或溝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樹、高塔、電線桿下避雨。
5、一旦有人遭到雷擊,應及時進行搶救,救護方法同觸電急救相同,及時作人工呼吸和體外心臟按摩等,同時急送醫院。
防濃霧
在近低層空氣中懸浮大量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人的視線模糊不清,當事人的水平能間距離下降到1000米以下時,就稱霧。霧有等級之分,能間距離小於1000米大於500米時稱為輕霧;能見距離不足500米時稱為大霧;能見距離不足200米時稱為濃霧。
霧災的防護措施:
1、儘量不要外出,必須外出時,要戴上口罩,防止吸入有毒氣體。
2、儘量少在霧中活動,不要在霧中鍛鍊身體。
3、行人穿越馬路要當心,應看清來往車輛。
4、駕駛車輛和汽車要減速慢行,聽從交警指揮,乘車(船)不要爭先恐後,遇渡輪停航時,不要擁擠在渡口處。
冰雹
(一)冰雹的概念
冰雹是從發展強盛的積雨雲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塊或冰球。
(二)冰雹的危害
根據冰雹大小及其破壞程度,可將雹害分為輕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級。冰雹對農作物的危害相當大,我國是世界上雹災較多地的國家之一。
(三)我國冰雹的地理分布特點
1、多雹區:
青藏高原多雹區、北方多雹區、南方多雹區。
2、少雹區:
我國的少雹區主要分布在大平原、大沙漠、大盆地。
3、冰雹的時間分布特徵:
我國降雹集中的季節主要是春夏季早秋時期。
根據各地降雹季節的變化特徵,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春季多雹型、夏季多雹型、春末夏初多雹型、雙峰型。
降雹日變化主要有幾種類型:午後多雹型;夜雹型;中午多雹型;多峰型等。
(四)冰雹的強度特徵
降雹範圍大小,冰雹的大小及重量,降雹持續時間及堆積厚度。
(五)冰雹的預測和防禦
1、冰雹是比較難以預報的災害性天氣,氣象台以天氣雷達、氣象衛星監測和天氣圖等大量實時氣象信息對冰雹天氣進行追蹤和外推預報。民間也有許多預報經驗,如“旱年多冰雹”“春季多陡風,夏季多冰雹”“烏雲寶塔形,下邊泛紅雲,冰雹到眼前”等,總結起來預測的方法有六點:
(1)感冷熱;(2)辨風向“不刮東風不天潮,不刮南風不下雹”;(3)看雲色;(4)聽雷聲;(5)識閃電;(6)觀物象。
2、冰雹的防禦:
(1)避雹;(2)防雹;(3)抗雹;(4)消雹
避雹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而後三項則需要專門的部門和人員來進行,如今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工消雹已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3、冰雹來時的應對:
(1)得知有關冰雹的天氣預報,應將人畜及室外的物品都轉移到安全地帶。
(2)冰雹來時儘量不要外出,不得已要出門時,應注意保護頭、面部。
(3)若冰雹來時你正在室外,應馬上尋找可以躲避的地方,最好是堅固的建築物。
(4)若你正在駕駛汽車,或在車內,應立即將車停在可以躲避的地方,切不可貿然前行以免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5)有時,冰雹會伴有狂風暴雨,需特別注意預防及躲避。
[編輯本段]自然災害及疫病
自然災害破壞了人與其生活環境間的生態平衡,形成了傳染病易於流行的條件,因而,控制傳染病便成為抗災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自然災害後,隨著舊的生態平衡的破壞和新的平衡的建立,災害條件所引起的傳染病流行條件的改變還將存在一個時期,這種災害的“後效應”使災害條件下的傳染病控制與其他的抗災工作不同的一個重要特徵。當自然災害的直接後果被基本消除之後,消除其“後效應”將成為工作的重點,而且這種工作實際上將成為災害條件下傳染病控制的主要工作。
對於不同類型的自然災害,傳染病控制工作也具有不同的特徵。在這個意義上,可將災害劃分為突發性災害,包括水災,地震、火山噴發、海嘯、颱風等在短時期內造成重大損害的自然災害;漸進性災害,包括旱災和現在已罕見的蟲災引起的饑荒等。後一類災害由於沒有對人類基本生活條件形成突然衝擊,傳染病防治工作可以更未有組織的展開。
一、自然災害對傳染病流行機制的影響(1)飲用水供應系統被破壞絕大多數的自然災害都可能造成飲用水供應系統的破壞,這將使災害發生後首當其衝的問題,常在災害後早期引起大規模的腸道傳染病的爆發和流行。
在水災發生時,原來安全的飲用水源被淹沒、被破壞或被淤塞,人們被迫利用地表水最為飲用水源。這些水往往被上游的人畜排泄物、人畜屍體以及被破壞的建築中的污物所污染,特別是在低洼內澇地區,災民被洪水較長時間的圍困,更已引起水源性疾病的暴發流行。孟加拉國水災時曾因此造成大量的人群死亡。
在地震時,建築物的破壞也會涉及供水系統,使居民的正常供水中斷,這對於城市居民的影響較為嚴重,而且由於管道的破壞,殘存的水源極易遭到污染。海嘯與風災也可能造成這種情況
災害時,由於許多飲用水源枯竭,造成飲用水源集中。在一些易於受災的缺水地區,居民往往需要到很遠的地方去取的飲用水。一旦這些水源受到污染,將會造成疾病的暴發流行。如四川巴塘曾因旱災而發生過極為嚴重的細菌性痢疾流行。
在一些低洼鹽鹼地區,水旱災害還會造成地下水位的改變,從而影響飲用水中的含鹽量和PH值。當水中的PH值與含鹽量升高時,有利於霍亂弧菌的增殖,因而在一些霍亂疫區,常會因水旱災害而造成霍亂的再發,並且能延長較長時間。
(二)食物短缺
儘管向災區輸送食物已成為救災的第一任務,但當規模較大,涉及地域廣闊的自然災害發生時,局部的食物仍然難以完全避免。加之基本生活條件的破壞,人們被迫在惡劣條件下儲存食品,很容易造成食品的霉變和腐敗,從而造成食物中毒以及食源性腸道傳染病流行。
水災常伴隨陰雨天氣,這時的糧食極易霉變。最近發生的中國南方數省的一次大規模水災過程中,就曾發生多起霉變中毒事件。當災害發生在天氣炎熱的季節時,食物的腐敗變質極易發生。由於醃製食品較易保存,在大規模災害期間副食品供應中斷時,醃製食品往往成為居民僅有的副食,而這也為嗜鹽菌中毒提供了條件。
食物短缺還會造成人們的身體素質普遍下降,從而使各種疾病易於發生和流行。
(三)燃料短缺
在大規模的自然災害中,燃料短缺也是常見的現象,在被洪水圍困的災民中更是如此。
燃料短缺首先是迫使災民和生水,進食生冷食物,從而導致腸道污染病的發生與蔓延。
在嚴重的自然災害後短期內難以恢復燃料供應時,燃料短缺可能造成居民個人衛生水平的下降。特別是進入冬季,人群仍然處於居住擁擠狀態,可能導致體表寄生蟲的孳生和蔓延,從而導致一些本來已處於控制狀態的傳染病(如流行性斑疹、傷寒等)重新流行。
(四)水體污染
洪水往往造成水體的污染,造成一些經水傳播的傳染病大規模流行,如血吸蟲病,鉤端螺鏇體病等。但洪水對於水體污染的作用是兩方面的。在大規模的洪水災害中,特別是在行期間,由於洪水的稀釋作用,這類疾病的發病並無明顯上升的跡象,但是,當洪水開始回落,在內澇區域留下許多小的水體,如果這些小的水體遭到污染,則極易造成這類疾病的爆發和流行。
(五)居住條件被破壞
水災、地震、火山噴發和海嘯等,都會對居住條件造成大規模的破壞。在開始階段,人們被迫露宿,然後可能在簡陋的棚屋中居住相當長的時間,造成人口集中和居住擁擠。唐山地震時,在唐山、天津等大城市中,簡易棚屋綿延數十里,最長時間的居住到一年以上。即使遷回原居之後,由於大量的房屋被破壞,部分居住擁擠狀態仍將持續很長時間。
露宿使人們易於受到吸血節肢動物的襲擊。在這一階段,蟲媒傳染病的發病率可能會增加,如瘧疾、乙型腦炎和流行性出血熱等;人口居住的擁擠狀態,有利於一些通過人與人之間密切接觸傳播的疾病流行,如肝炎、紅眼病等。如果這種狀態持續到冬季,則呼吸道傳染病將成為嚴重問題,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
(六)人口遷徙
自然災害往往造成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唐山地震時,傷員運送直達位於我國西南腹地的成都重慶。在城市重建期間,以投親靠友的形式疏散出來的人口,幾乎遍布整箇中國。而今現在的經濟條件下,災區居民外出並從事勞務活動,幾乎成了生產自救活動中最重要的形式。
人口的大規模遷徙,首先是給一些地方病的蔓延造成了條件,並使一些疾病大流行,如中世紀的黑死病,中國雲南歷史上最近一次鼠疫大流行,就是從人口流動開始的。
人口流動造成了兩個方面的問題。其一當災區的人口外流時,可能將災區的地方性疾病傳播到為受災的地區。更重要的是,當災區開始重建,人口陸續還鄉時,又會將各地的地方性傳染病帶回災區。如果受災地區具備疾病流行的條件,就有可能造成新的地方病區。
人口流動到來的第二個重大問題,是它干擾了一些主要依靠免疫來控制疾病的人群的免疫狀態,造成局部無免疫人群,從而為這些疾病的流行創造了條件。
在我國,計畫免疫已開展相當廣泛,脊髓灰質炎、麻疹的控制已大見成效;傷寒、結核病和甲、B型肝炎的發病率已開始下降。由於災害的干擾,使計畫免疫工作難以正常進行,人群流動使部分兒童漏種疫苗,這種情況均有可能使這類疾病的發病率升高。
一些在兒童和青年中多發的疾病,人群的自然免疫狀態的疾病的流行中起著重要作用。無論是災區的人口外流,還是災區重建時人口還鄉,都會使一些無免疫人口暴露在一個低水平自然流行的人群之中,從而造成這些疾病的發病率上升。
二、自然災害對傳染病生物媒介的影響
許多傳染病並不只是在人群間碾轉傳播,除了人之外還有其他的生物宿主。一些疾病必須通過生物媒介進行傳播。災害條件破壞了人類、宿主動物、生物媒介以及疾病的病原體之間舊有的生態平衡,並將在新的基礎上建立新的生態平衡,因此,災害對這些疾病的影響將更加久遠。
(一)蠅類
蠅類是腸道傳染病的重要傳播媒介,他的孳生與增殖,主要由人類生活環境的不衛生狀況來決定。大的自然災害總是會對人類生活環境的衛生條件造成重大破壞,蠅類的孳生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地震過後,房倒屋塌。死亡的人和動物的屍體被掩埋在廢墟下,還有大量的事物及其他有機物質,在溫度的氣候條件下,這些有機成分會很快腐敗,為蠅類提供了易孳生的條件。因而,向唐山地震那樣大的地震破壞,常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出現數量驚人的成蠅,對災區居民構成嚴重威脅。
洪水退後,溺死的動物屍體,以及各種有機廢物將大量地在村莊舊址上沉寂下來,如不能及時消除,也會造成大量的蠅類滋生。
即使在旱災情況下,由於水的缺乏,也會存在一些不衛生的條件,而有利於蠅類的滋生。因此,在災後重建的最初階段,消滅蠅類將使傳染病控制工作中的重要任務。
(二)蚊類
在傳播疾病的吸血節肢動物中,蚊類的最主要的,與災害的關係也最為密切。在我國常見的災害條件下,瘧疾和乙型腦炎對災區居民的威脅最為嚴重。
蚊的孳生需要小型靜止的水體。因而,在大的洪災中,行洪期間蚊密度的增長往往並不明顯。但在水退後,在內澇地區的低洼處往往留有大量的小片積水地區,雜草叢生,成為蚊類最佳繁殖場所。此時如有傳染源存在,就會使該地區的發病率迅速升高。
旱災可使一些河水斷流,湖沼乾涸,而這些河流與湖泊中殘留的小水窪,也會成為蚊類的良好孳生場所。
在造成建築物大量破壞的災害如地震與風災中,可能同時造成貯水建築和管道的破壞。自來水的漫溢,特別是生活污水在地面上的滯留,也會成為蚊類大量孳生的環境。
災害不僅會造成蚊類密度升高,還造成蚊類侵襲人類的機會增加。被洪水圍困的居民,由於房屋破壞而被迫露宿的居民,往往缺乏抵禦蚊類侵襲的有效手段,這也是造成由蚊類傳播的疾病發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三)其他吸血類節肢動物在災害條件下,主要表現為洗雪節肢動物侵襲人類的機會增加,蚊類有時會機械的傳播一些少見的傳染病如炭疽等。人類在野草較多,腐殖質豐富的地方露宿時,容易遭到恙蟎、革蟎等的侵襲,在存在恙蟲病和流行性出血熱的地區,這種對人類的威脅大量增加。發生在森林地區的災害如森林火災迫使人類在靠近灌木叢的地區居住時,會使蜱類叮咬的機會增加,並可能導致一系列的疾病如森林腦炎、萊姆病和斑點熱等的流行。
(四)寄生蟲類
在我國,現存的血吸蟲病的分布多處於一些易於受到洪澇災害的區域,而釘螺的分布,則受到洪水極大的影響。
在平時,釘螺的分布隨著水流的沖刷與淺灘的形成而不斷變化。洪水條件下,有可能將釘螺帶到遠離其原來孳生的地區,並在新的適宜環境中定居下來。因而,洪澇災害常常會使血吸蟲病的分布區域明顯擴大。
(五)家畜
家畜是許多傳染病的重要宿主,例如豬和狗是鉤端螺鏇體病的宿主,豬和馬是乙型腦炎的宿主,牛市血吸蟲病的宿主。當洪水災害發生時,大量的災民和家畜往往被洪水圍困在其為狹小的地區。造成房屋大量破壞的自然還海,也會導致人與家畜之間的關係異常密切。這種環境,會使人與動物共患的傳染病易於傳播。
(六)家棲及野生鼠類
家棲的和野生的鼠類是最為重要的疾病宿主,其分布與密度受到自然災害的明顯影響。
大多數與疾病有關的鼠類,在地下穴居生活,他們的泅水能力並不十分強。因而,當較大規模的水災發生時,會使鼠類的數量減少,然而,部分鼠類可能利用漂浮物逃生,集中到災民居住的地勢較高的地點,從而在局部地區形成異常的高密度。在這種條件下,由於人與鼠類間的接觸一場密切,便有可能造成疾病的流行。
由於的書類繁殖能力極強,在被洪水破壞的村莊和農田中通常遺留下可為鼠類利用的豐富的食物,因而在洪水退後,鼠類密度可能迅速回升,在其後一段時間內,會出現極高的種群密度,從而鼠類促使間疾病流行,並危及人類。
乾旱可能使一些湖沼地區乾涸,成為雜草叢生的低地。這種地區為野生鼠類提供了優越的生活環境,使其數量高度增長。曾有報導說這種條件引起了人群流行性出血熱的流行。
地震等自然災害造成大量的房屋破壞,一些原來鼠類不易侵入的房屋被損壞,廢墟中遺留下大量的食物使得家棲的鼠類獲得了大量繁殖的條件。當災後重建開始,居民陸續遷回原有的住房時,鼠患可能成為重大問題,由家鼠傳播的疾病的發病率也可能上升。
三、自然災害之後傳染病的發展趨勢
由於自然災害對傳染病發病機制的影響,在自然災害之後,傳播病的發病可能呈現一種階段性的特點。
在突發性自然災害發生時,首當其衝的是飲用水和食品的來源遭到破壞,因此,腸道傳染病將是在後早期的主要威脅。特別是水源污染和食物中毒,往往累計大量的人口,應是災後早期疾病控制的重點。
房屋的破壞使大量人口露天居住,容易受到吸血節肢動物的侵襲。但由於節肢動物的侵襲。但由於節肢動物的數量和傳染源數量需要有一個積累過程,因此,沖沒傳染病的發生通常略晚,並可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人口的過度集中,使通過密切接觸的傳染病發病率上升。如果災害的規模較大,災區人口需要在檢疫條件下生活較長的時間,當寒冷季節來臨時,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病率也將隨之上升。
人口遷徙可能造成兩個發病高峰。第一個高峰由人口外流引起,但由於病人散布在廣泛的非受災地區之內,這個發病高峰往往難以察覺,不能得到相應的重視。當災區重建開始,外流的災區人口重返故鄉時,將出現第二個發病高峰,並往往以兒童中的發病率為特徵。
最後,災後實際上是一個生態平衡重建的過程,這一時期可能要持續二三年甚至更長一些時間,在這個期間內,人與動物共患的傳染病,通過生物媒介傳播的傳染病,都可能呈現出與正常時間不同的發病特徵,並可能具有較高的發病率。
四、自然災害之後的傳染病防治政策
鑒於自然災害對傳染病發病的上述影響,自然災害後的傳染病防治工作,應有與正常時期不同的特徵,且防治的組織領導應是政府有關部門。根據災害時期傳染病的發病特徵,可將傳染病控制工作劃分為四個時期。
(一)災害前期
我國是一個大國,一些地區為自然災害的易發地區。因此,在災害發生前,應有所準備,其中包括傳染病防治工作。
1、基本資料的積累。為災害時期制定科學的防治對策,應注重平時的基本資料的積累,包括人口資料、健康資料、傳染病發病資料、主要的地方病分布資料以及主要的動物宿主與媒介的分布資料等。
2、傳染病控制預案的制訂。在一些易於受災的地區、如地震活躍區,大江大河下游的低洼地區以及分洪區等,都應有災害時期的緊急處置預案,其中也應包括傳染病控制預案。預案應根據每個易受災地區的具體情況,確定不同時期的防病重點。可供派入災區的機動隊伍的配置,以及急需的防病物資、器材的儲備地點與調配方案等,也應在預防中加以考慮。
由於自然災害的突發性,不可能針對每一個可能受災的地區制訂預案,應根據一些典型地區制定出較為詳細的預案,以作示範之用。
3、機動防疫隊準備。由於自然災害的重點衝擊,災區內往往沒有足夠的衛生防疫和醫療力量以應對已發生的緊急情況。在突發性的災害面前,已有的防疫隊伍也往往陷於暫時的混亂與癱瘓狀態。因此,當重大的自然自然災害發生後,必須要派遣機動防疫隊伍進入災區支援疾病控制工作。
4、針對一些易受災地區,應定期對這些機動隊伍的人員進行訓練,使其對主要機動方向的衛生和疾病情況,進入災區後可能遇到的問題有所了解。在人員變動時,這些機動隊伍的人員也應及時得到補充和調整,使其隨時處於能夠應付突發事件的狀態。
(二)災害衝擊期
在大規模的自然災害突然襲擊的時候,實際上不可能展開有效的疾病防治工作。但在這一時期內,以緊急救護為目的派入災區的醫療隊,就應當配備足夠數量的飲水消毒之地和預防與處理腸道傳染病的藥物,並注意發生大規模傳染病的徵兆,做出適當處理,以控制最初的疾病暴發流行。
(三)災害後期
當災區居民脫離險境,在安全的地點暫時居住下來時,就應系統地進行疾病防治工作:
1、重建民眾性疾病監測系統。
由於重大自然災害的衝擊,抗災工作的繁重以及人員的流動,平時建立起來的疾病監測和報告系統在災後的初期常常處於癱瘓狀態。因而,衛生管理部門及機動防疫隊伍所要進行的第一項工作,應是對其進行整頓,並根據災民聚居的情況重新建立疫情報告系統,以便及時發現疫情並予以正確處理。監測的內容不僅應包括法定報告的傳染病,還應包括人口的暫時居住和流動情況,主要疾病的發生情況,以及居民臨時住的及其附近的齧齒動物和媒介生物的數量。
2、重建安全飲水系統。
由於引水系統的破壞對人群構成的威脅最為嚴重,應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首先恢復並保障安全的飲用水供應。
3、大力開展衛生運動。
改善災後臨時住地的衛生條件,是減少疾病發生的重要環節。因此,當居民基本上脫離險境,到達安全地點後,就應組織居民不斷地改善住地的衛生條件,消除垃圾污物,定期噴灑殺蟲劑以降低蚊、蠅密度,必要時進行滅鼠工作。
在災害過後開始重建時,也應在遷回原來的住地之前首先改善原住地的衛生條件。
4、防止吸血昆蟲的侵襲。
在居民被迫露宿的條件下,不可能將吸血昆蟲的密度降至安全水平。因此,預防蟲媒傳染病的主要手段是防止昆蟲叮咬。可使用一切可能的辦法,保護人群少受蚊蟲等吸血昆蟲的叮咬。如利用具有天然驅蟲效果的植物熏殺和驅除蚊蟲,並應儘可能地向災區調入蚊帳和驅蚊劑等物資。
5、及時發現和處理傳染源
在重大自然災害的條件下,人口居住擁擠,人畜混雜等現象往往難於在短期內得到改善。因此,發現病人,及時正確的隔離與處理是降低傳染病的基本手段。
有一些疾病,人類是唯一的傳染源,如肝炎,瘧疾等。因此,在災區居民中應特別注意及時發現這類病人,並將其轉送到具有隔離條件的醫療單位進行治療。
另外,還有許多疾病不僅可發生在人類身上,動物也會成為這些疾病的重要傳染源。因此,應注意對災區的豬、牛、馬、犬等家畜和家養動物進行檢查,及時發現鉤端螺鏇體、血吸蟲病及乙型腦炎感染情況,並對成為傳染源的動物及時進行處理。
6、對外流的人群進行檢診。
火災發生後,會有大量的人群以從事勞務活動或探親訪友等形式離開災區。因此,在災區周圍的地區,特別是大中城市,應特別加強對來自災區的人口進行檢診,以便及時發現傳染病的流行徵兆。在一些地方性疾病的地區,還應對這些外來人口進行免疫預防,以避免某些地方性傳染病的暴發流行。
(四)後效應期
當受災人群遷回原來住地,開始在後重建工作,災後的傳染病防治工作便進入針對災害後效應的階段。
1、對回鄉人群進行檢診與免疫。
在這個階段,流出災區的人口開始陸續回鄉,傳染病防治工作的重點應轉到防止在回鄉人群中出現第二個發病高峰。
外出從事勞務工作的人員,可能進入一些地方病疫區,並在那裡發生感染,有可能將疾病或疾病的宿主與媒介帶回到自己的家鄉。因此,應在回鄉人員中加強檢診,了解他們曾經到達過哪些地方病疫區(如鼠疫、布氏菌病、血吸蟲病等),並針對這些可能的情況進行檢查,如果發現患者應立即醫治。
在外地出生的嬰兒往往對家鄉的一些常見的疾病缺乏免疫力,因而應當加強對嬰兒和兒童的檢診,以便及時發現和治療他們的疾病。
由於對流動人口難以進行正常的計畫免疫工作,在這些人民眾往往會出現免疫空白,因此,對回鄉人群及時進行追加免疫,是防止疾病發病率升高的重要措施。
2、對災區的重建和對疾病重新進行調查
自然災害常能造成血吸蟲病、鉤端螺鏇體病、流行性出血熱等人與動物共患的傳染病污染區域擴大,並導致動物病的分布及流行強度的改變。因此,在災後重建時期內,應當對這些疾病的分布重新進行調查,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以防止其在重建過程中爆發流行。
對災區的家庭及個人而言,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飲用水的清潔,有條件的要遵照救災人員的指導,嚴格用藥品消毒,沒有條件的也要儘可能將水煮沸後在飲用,切不可因麻煩而隨便引用已被污染的水。
(2)注意食品衛生,切忌進食一些來源不明的食物,以免遭受更大的損害。
(3)配合救災人員做好滅蠅滅蚊滅鼠等工作,並以一切辦法防止蚊蟲叮咬。
(4)發現異常情況,如周圍有人生病、發燒、患上皮膚病等,要立即向救災人員或有關部門報告。
(5)儘可能避免多人同住一室,並儘可能避免與動物同宿,即使是自家的家禽家畜也不行。
(6)若非必要,在沒有相關人員組織、指導的情況下不要任意搬遷。外出人員也不可因關心親友安全而貿然進入災區。
災後自來水等供應水中斷,必須飲用地下水、消防用水等駐留水時,應注意確保飲用水安全。災後如自來水供應中斷應以飲用瓶裝水為優先考慮,或至指定地點取水煮沸後飲用
[編輯本段]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及歷年主題
國際減災十年是由原美國科學院院長弗蘭克·普雷斯博士於1984年7月在第八屆世界地震工程會議上提出的。此後這一計畫得到了聯合國和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聯合國分別在1987年12月11日透過的第42屆聯大169號決議、1988年12月20日透過的第43屆聯大203號決議,以及經濟及社會理事會1989年的99號決議中,都對開展國際減災十年的活動作了具體安排。1989年12月,第44屆聯大透過了經社理事會關於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報告,決定從1990年至1999年開展"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活動,規定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為"國際減少自然災害日"(InternationalDayforNaturalDisasterReduction)。1990年10月10日是第一個"國際減災十年"日,聯大還確認了"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國際行動綱領。2001年聯大決定繼續在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紀念國際減災日,並藉此在全球倡導減少自然災害的文化,包括災害防止、減輕和備戰。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國際行動綱領首先確定了行動的目的和目標。行動的目的是:透過一致的國際行動,特別是在開發中國家,減輕由地震、風災、海嘯、水災、土崩、火山爆發、森林大火、蚱蜢和蝗蟲、旱災和沙漠化以及其它自然災害所造成的人命財產損失和社會經濟的失調。其目標是:增進每一國家迅速有效地減輕自然災害的影響的能力,特別注意幫助有此需要的開發中國家設立預警系統和抗災結構;考慮到各國文化和經濟情況不同,制訂利用現有科技知識的適當方針和策略;鼓勵各種科學和工藝技術致力於填補知識方面的重點空白點;傳播、評價、預測與減輕自然災害的措施有關的現有技術資料和新技術資料;透過技術援助與技術轉讓、示範項目、教育和培訓等方案來發展評價、預測和減輕自然災害的措施,並評價這些方案和效力。
國際行動綱領要求所有國家的政府都要做到:擬訂國家減輕自然災害方案,特別是開發中國家,將之納入本國發展方案內;在"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期間參與一致的國際減輕自然災害行動,同有關的科技界合作,設立國家委員會;鼓勵本國地方行政當局採取適當步驟為實現"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宗旨作出貢獻;採取適當措施使公眾進一步認識減災的重要性,並透過教育、訓練和其它辦法,加強社區的備災能力;注意自然災害對保健工作的影響,特別是注意減輕醫院和保健中心易受損失的活動,以及注意自然災害對糧食儲存設施、避難所和其它社會經濟基礎設施的影響;鼓勵科學和技術機構、金融機構工業界基金會和其它有關的非政府組織,支持和充分參與國際社會,包括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擬訂和執行的各種減災方案和減災活動。
歷年主題
1991年減災、發展、環境——為了一個目標
1992年減輕自然災害與持續發展
1993年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要特別注意學校和醫院
1994年確定受災害威脅的地區和易受災害損失的地區——為了更加安全的21世紀
1995年婦女和兒童——預防的關鍵
1996年城市化與災害
1997年水:太多、太少——都會造成自然災害
1998年防災與媒體
1999年減災的效益——科學技術在災害防禦中保護了生命和財產安全
2000年防災、教育和青年——特別關注森林火災
2001年抵禦災害,減輕易損性
2002年山區減災與可持續發展
2003年面對災害,更加關注可持續發展
2004年總結今日經驗、減輕未來災害
2005年利用小額信貸和安全網路,提高抗災能力
2006年減災始於學院(DisasterRiskReductionBeginsatSchool)
2007年減災始於學院(DisasterRiskReductionBeginsatSchool)
2008年減少災害風險確保醫院安全(HospitalsSafefromDisasters)的損害或局部地區的毀滅性打擊。

 1、氣象災害

氣象災害有20餘種,主要有以下種類:
(1)暴雨:山洪暴發、河水泛濫、城市積水;
(2)雨澇:內澇、漬水;
(3)乾旱:農業、林業、草原的旱災,工業、城市、農村缺水;
(4)乾熱風:乾旱風、焚風;
(5)高溫、熱浪:酷暑高溫、人體疾病、灼傷、作物逼熟;
(6)熱帶氣鏇:狂風、暴雨、洪水;
(7)冷害:由於強降溫和氣溫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樹受害;
(8)凍害:霜凍,作物、牲畜凍害,水管、油管凍壞;
(9)凍雨:電線、樹枝、路面結冰;
(10)結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凍,雨雪後路面結冰;
(11)雪害:暴風雪、積雪;
(12)雹害:毀壞莊稼、破壞房屋;
(13)風害:倒樹、倒房、翻車、翻船;
(14)龍捲風:局部毀壞性災害;
(15)雷電:雷擊傷亡;
(16)連陰雨(淫雨):對作物生長發育不利、糧食霉變等;
(17)濃霧:人體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風切變:(飛機)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2、海洋災害

海洋災害主要有如下種類:
(1)風暴潮:包括颱風風暴潮、溫帶風暴潮;
(2)海嘯:分遙海嘯與本地海嘯2種;
(3)海浪:包括風浪、涌浪和近岸浪3種,就其成因而言又分颱風浪、氣鏇浪;
(4)海水;
(5)赤潮;
(6)海岸帶災害:如海岸侵蝕、滑坡、土地鹽鹼化、海水污染等;
(7)厄爾尼諾的危害。
3、洪水災害
(1)暴雨災害;
(2)山洪;
(3)融雪洪水;
(4)冰凌洪水;
(5)潰壩洪水;
(6)土石流與水泥流洪水。
4、地震災害
(1)構造地震;
(2)隔落地震;
(3)礦山地震;
(4)水庫地震等;
5、農作物生物災害
(1)農作物病害:主要有水稻病害240多種,小麥病害50種,玉米病害40多種,
棉花病害40多種及大豆、花生、麻類等多種病害;
(2)農作物蟲害;主要有水稻蟲害252種,水麥蟲害100多種,玉米蟲害52種,棉
花蟲害300多種,及其它各種作物的多種蟲害;
(3)農作物草害:約8000多種;
(4)鼠害。
6、森林生物災害
(1)森林病害:2918種;
(2)森林蟲害:5020種;
(3)森林鼠害:160餘種。
國家科委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自然災害綜合研究組將自然災害分為七大類:氣象災害、海洋災害、洪水災害、地質災害、地震災害、農作物生物災害和森林生物災害和森林火災。但與我們日常生活關係密切的災害主要有:

 一、地質災害

自然變異和人為的作用都可能導致地質環境或地質體發生變化,當這種變化達到一定程度時,所產生的諸如滑坡、土石流、地面下降、地面塌陷、岩石膨脹、沙土液化、土地凍融、土壤鹽漬化、土地沙漠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後果,會給人類和社會造成危害。將這種現象稱為地質危害。地質危害也包括派生的災害。
(一)土石流。土石流是在山區溝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的特殊洪流。
土石流的形成: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陡峻的便於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豐富的鬆散物質;短時間內有大量的水源。
土石流按期物質成分可分為三類: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徑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叫土石流;以粘性土為主,含少量粘粒、石塊、粘度大,成稠泥狀的叫土石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叫水石流。
土石流的危害:對居民點的危害;對公路、鐵路的危害;對水利、水電工程的危害;對礦山的危害;
(二)滑坡。滑坡上的岩石山體由於種種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地向下滑動的現象叫滑坡。俗稱“走山”“跨山”“土溜”等。
滑坡的條件:斜坡岩、土只有被各種構造面切割分離成部連續狀態時,才可能具備向下滑動的條件。
滑坡的活動強度:主要與滑坡的規模、滑坡速度、滑坡距離及其蓄積的位能和產生的動能有關。
滑坡的活動時間:主要與誘發滑坡的各種外界因素有關,如地震、降雨、凍融、海嘯、風暴潮及人類活動等。
(三)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體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脫離母體崩落、滾動、堆積在坡腳(或溝岩)的地質現象。
按崩塌體物質的組成,崩塌可分為土甭和岩崩兩大類。
崩塌的活動時間:崩塌一般發生在暴雨及較長時間連續降雨過程中或稍後一段時間;強烈地過程中;開挖坡腳過程中之中或稍後一段時間;水庫蓄水初期及河流洪峰期;強烈的機械振動及大爆破之後。
崩塌的地域性:西南地區為我國崩塌分布的主要地區。
(四)地面下沉。地面下沉是由於長期乾旱,使地下水位降低,加之過量開採地下水等導致的地殼變形現象。
(五)地震。地震是一種破壞力極大的自然災害。除了地震直接引起的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之外,還會引起火災、水災、爆炸、滑坡、土石流、毒氣蔓延、瘟疫等次生災害。

二、洪澇及其它災害

(一)雨澇。雨澇是指大範圍的暴雨或特大暴雨所造成的山洪暴發,江河水位陡漲,洪水泛濫,致使農田、房舍、人畜及交通設施等遭到淹沒的洪澇災害,以及低地積水難排,造成作物減產失收的漬澇災害。
(二)洪水。洪水災害是指水流脫離水道或人工的限制並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現象。
(三)凌汛災害。凌汛災害是因冰凌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江河水位明顯上漲並引起災害的現象。
(四)地震災害。地震水災是指因地震而誘發的滑坡堵塞河流或震垮堤壩造成的洪水災害。

三、大風災害

。風力達到足以危害人們的生產活動、經濟建設和日常生活的風,成為大風。

大風的危害:危害性大風主要指颱風、寒潮大風、雷暴大風、龍捲風。
根據大風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可歸納為機械損傷、風蝕、生理危害、影響農牧業生產活動等幾個方面。颱風在大風危害中的破壞力最為突出。

四、熱帶氣鏇災害

。熱帶氣鏇是一種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海洋上的氣鏇性渦鏇。

強烈的熱帶氣鏇伴有狂風、鮑魚、巨浪、風暴潮,活動範圍很廣,具有很強的破壞力,是一種重要的災害性天氣系統。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受熱帶氣鏇嚴重影響的國家之一。

五、冰雹災害

冰雹是從發展強盛的積雨雲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塊或冰球。據冰雹大小及其破壞程度,可江寶還分為輕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級。我國是世界上雹災較多的國家之一。

 六、海洋災害

(一)風暴潮。來自高緯地帶的冷空氣與來自海上的熱帶氣鏇通過互動影響,使沿海大風與巨浪接連發生,因此形成風暴潮。西太平洋是生產風暴潮最多的地區。
風暴潮的類型:颱風型;冷高壓配合黃、渤海氣鏇型;橫向冷高壓型;強孤立黃、渤海氣鏇型;強蒙古低壓型;
風暴潮災害的空間分布。我國的風暴潮遍及沿海各地,但主要集中的地段從北到南是:萊州灣;江蘇小洋河口至浙江的德海門;溫州、台州、沙埕至閩江口;廣東汕頭至珠江口;雷州半島東岸及海南島東北部沿海。
(二)災害性海浪。在海上引起災害的海浪叫災害性海浪。
災害性海浪的形成:由颱風、溫帶氣鏇、寒潮等天氣系統引起並在強風作用下形成的。
災害性海浪按天氣系統類型:冷高壓型(也稱寒潮型);颱風型;氣鏇型;冷高壓與氣鏇配合型。
(三)海冰。海冰是有害水凍結而成的,也包括流入海洋的河冰和冰山等。海冰是極地海域和某些高緯度區域是突出的海洋災害之一。
海冰造成的災害。推倒海上石油平台,破壞海洋工程設施、航道設施,或撞壞船舶造成重大海難;阻礙船舶航行,損壞螺鏇槳或船體,並實施其失去航行能力。海冰封鎖港灣,使港口不能正常運作或大量增加使用破冰船破冰引航的費用;使漁業休漁期過長和破壞還是養殖設施、場地等,造成經濟損失。
海冰災害主要出現特點:我國冬季易於結凍的渤海、黃海北部和遼東半島沿海海域,以及山東半島部分海灣。
(四)海嘯。海嘯主要是太平洋沿岸國家遭受的由於猛烈的地震所引起的海洋災害。
海嘯形成的條件:引起海嘯的海底地震震源較淺,一般要小於20公里至50公里;震級一般在芮氏規模的6.5以上;必須有海底的大面積垂直運動;發生海底地震的海區要有一定的水深,尤其是橫跨大洋的大海嘯,一般水深都在1000米以上。
海嘯的危害:海嘯在濱海區域的表現形式是海水陡漲,驟然形成向岸行進的“水牆”,並伴隨著隆隆巨響,瞬時侵入濱海陸地,吞沒良田和城鎮、村莊,然後還海水又驟然退去,或先退後漲,有時反覆多次,對人類造成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
(五)赤潮。赤潮的概念:赤潮是因海水中一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在一定地環境條件下突發性的增值,引起一定範圍內在一段時間中的海水變色現象。
赤潮的危害:引起海洋異變,局部中斷海洋食物鏈,威脅海洋生物的生存;有些赤潮生物的體外排泄或死亡後分解的粘液,翻蓋海洋動物濾食和呼吸,從而使其窒息死亡。或赤潮生物所含毒素被海洋動物攝食後造成魚、蝦、貝類等中毒死亡。有的還會使脊椎動物和人類在食用後中毒死亡;在以下幾節中,我們將對幾種常見的,危害面積大的自然災害進行介紹,同時介紹一些防災救災的措施。

七、其它災害

除了地震、洪水、颱風、瘟疫等災害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乃至威脅我們的生命以外,我們對雷電、大霧、冰雹等其他災害也要不斷提高防範意識,加強防範能力。
雷電
(一)雷電的形成
伴有雷聲和閃電現象的天氣,氣象上成為雷暴。雷暴天氣時,當雲層與地面之間的電位差達到一定強度時,就會發生放電想像,閃電擊到地面或擊中某些物體就造成雷擊。據研究,雷擊的電流強度通常可達幾萬安培,溫度可達攝氏兩萬度,如此強大的電流和高溫,其危害程度可想而知。
(二)預防雷擊的措施
1、在雷雨天,人應儘量留在室內,不要外出,關閉門窗,防止球行閃電穿堂入室。
2、儘量不要靠近門窗、爐子、暖氣爐等金屬的部位,也不要赤腳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腳下最好墊有不導電的物品坐在目椅子上等。
3、不要在河裡游泳或划船,以方雷電通過水介擊中人體。
4、在野外遇雷雨時,儘快找一低洼或溝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樹、高塔、電線桿下避雨。
5、一旦有人遭到雷擊,應及時進行搶救,救護方法同觸電急救相同,及時作人工呼吸和體外心臟按摩等,同時急送醫院。
防濃霧
在近低層空氣中懸浮大量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人的視線模糊不清,當事人的水平能間距離下降到1000米以下時,就稱霧。霧有等級之分,能間距離小於1000米大於500米時稱為輕霧;能見距離不足500米時稱為大霧;能見距離不足200米時稱為濃霧。
霧災的防護措施:
1、儘量不要外出,必須外出時,要戴上口罩,防止吸入有毒氣體。
2、儘量少在霧中活動,不要在霧中鍛鍊身體。
3、行人穿越馬路要當心,應看清來往車輛。
4、駕駛車輛和汽車要減速慢行,聽從交警指揮,乘車(船)不要爭先恐後,遇渡輪停航時,不要擁擠在渡口處。
冰雹
(一)冰雹的概念
冰雹是從發展強盛的積雨雲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塊或冰球。
(二)冰雹的危害
根據冰雹大小及其破壞程度,可將雹害分為輕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級。冰雹對農作物的危害相當大,我國是世界上雹災較多地的國家之一。
(三)我國冰雹的地理分布特點
1、多雹區:
青藏高原多雹區、北方多雹區、南方多雹區。
2、少雹區:
我國的少雹區主要分布在大平原、大沙漠、大盆地。
3、冰雹的時間分布特徵:
我國降雹集中的季節主要是春夏季早秋時期。
根據各地降雹季節的變化特徵,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春季多雹型、夏季多雹型、春末夏初多雹型、雙峰型。
降雹日變化主要有幾種類型:午後多雹型;夜雹型;中午多雹型;多峰型等。
(四)冰雹的強度特徵
降雹範圍大小,冰雹的大小及重量,降雹持續時間及堆積厚度。
(五)冰雹的預測和防禦
1、冰雹是比較難以預報的災害性天氣,氣象台以天氣雷達、氣象衛星監測和天氣圖等大量實時氣象信息對冰雹天氣進行追蹤和外推預報。民間也有許多預報經驗,如“旱年多冰雹”“春季多陡風,夏季多冰雹”“烏雲寶塔形,下邊泛紅雲,冰雹到眼前”等,總結起來預測的方法有六點:
(1)感冷熱;(2)辨風向“不刮東風不天潮,不刮南風不下雹”;(3)看雲色;(4)聽雷聲;(5)識閃電;(6)觀物象。
2、冰雹的防禦:
(1)避雹;(2)防雹;(3)抗雹;(4)消雹
避雹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而後三項則需要專門的部門和人員來進行,如今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工消雹已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3、冰雹來時的應對:
(1)得知有關冰雹的天氣預報,應將人畜及室外的物品都轉移到安全地帶。
(2)冰雹來時儘量不要外出,不得已要出門時,應注意保護頭、面部。
(3)若冰雹來時你正在室外,應馬上尋找可以躲避的地方,最好是堅固的建築物。
(4)若你正在駕駛汽車,或在車內,應立即將車停在可以躲避的地方,切不可貿然前行以免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5)有時,冰雹會伴有狂風暴雨,需特別注意預防及躲避。
[編輯本段]自然災害及疫病
自然災害破壞了人與其生活環境間的生態平衡,形成了傳染病易於流行的條件,因而,控制傳染病便成為抗災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自然災害後,隨著舊的生態平衡的破壞和新的平衡的建立,災害條件所引起的傳染病流行條件的改變還將存在一個時期,這種災害的“後效應”使災害條件下的傳染病控制與其他的抗災工作不同的一個重要特徵。當自然災害的直接後果被基本消除之後,消除其“後效應”將成為工作的重點,而且這種工作實際上將成為災害條件下傳染病控制的主要工作。
對於不同類型的自然災害,傳染病控制工作也具有不同的特徵。在這個意義上,可將災害劃分為突發性災害,包括水災,地震、火山噴發、海嘯、颱風等在短時期內造成重大損害的自然災害;漸進性災害,包括旱災和現在已罕見的蟲災引起的饑荒等。後一類災害由於沒有對人類基本生活條件形成突然衝擊,傳染病防治工作可以更未有組織的展開。
一、自然災害對傳染病流行機制的影響
(1)飲用水供應系統被破壞
絕大多數的自然災害都可能造成飲用水供應系統的破壞,這將使災害發生後首當其衝的問題,常在災害後早期引起大規模的腸道傳染病的爆發和流行。
在水災發生時,原來安全的飲用水源被淹沒、被破壞或被淤塞,人們被迫利用地表水最為飲用水源。這些水往往被上游的人畜排泄物、人畜屍體以及被破壞的建築中的污物所污染,特別是在低洼內澇地區,災民被洪水較長時間的圍困,更已引起水源性疾病的暴發流行。孟加拉國水災時曾因此造成大量的人群死亡。
在地震時,建築物的破壞也會涉及供水系統,使居民的正常供水中斷,這對於城市居民的影響較為嚴重,而且由於管道的破壞,殘存的水源極易遭到污染。海嘯與風災也可能造成這種情況。
災害時,由於許多飲用水源枯竭,造成飲用水源集中。在一些易於受災的缺水地區,居民往往需要到很遠的地方去取的飲用水。一旦這些水源受到污染,將會造成疾病的暴發流行。如四川巴塘曾因旱災而發生過極為嚴重的細菌性痢疾流行。
在一些低洼鹽鹼地區,水旱災害還會造成地下水位的改變,從而影響飲用水中的含鹽量和PH值。當水中的PH值與含鹽量升高時,有利於霍亂弧菌的增殖,因而在一些霍亂疫區,常會因水旱災害而造成霍亂的再發,並且能延長較長時間。
(二)食物短缺
儘管向災區輸送食物已成為救災的第一任務,但當規模較大,涉及地域廣闊的自然災害發生時,局部的食物仍然難以完全避免。加之基本生活條件的破壞,人們被迫在惡劣條件下儲存食品,很容易造成食品的霉變和腐敗,從而造成食物中毒以及食源性腸道傳染病流行。
水災常伴隨陰雨天氣,這時的糧食極易霉變。最近發生的中國南方數省的一次大規模水災過程中,就曾發生多起霉變中毒事件。當災害發生在天氣炎熱的季節時,食物的腐敗變質極易發生。由於醃製食品較易保存,在大規模災害期間副食品供應中斷時,醃製食品往往成為居民僅有的副食,而這也為嗜鹽菌中毒提供了條件。
食物短缺還會造成人們的身體素質普遍下降,從而使各種疾病易於發生和流行。
(三)燃料短缺
在大規模的自然災害中,燃料短缺也是常見的現象,在被洪水圍困的災民中更是如此。
燃料短缺首先是迫使災民和生水,進食生冷食物,從而導致腸道污染病的發生與蔓延。
在嚴重的自然災害後短期內難以恢復燃料供應時,燃料短缺可能造成居民個人衛生水平的下降。特別是進入冬季,人群仍然處於居住擁擠狀態,可能導致體表寄生蟲的孳生和蔓延,從而導致一些本來已處於控制狀態的傳染病(如流行性斑疹、傷寒等)重新流行。
(四)水體污染
洪水往往造成水體的污染,造成一些經水傳播的傳染病大規模流行,如血吸蟲病,鉤端螺鏇體病等。但洪水對於水體污染的作用是兩方面的。在大規模的洪水災害中,特別是在行期間,由於洪水的稀釋作用,這類疾病的發病並無明顯上升的跡象,但是,當洪水開始回落,在內澇區域留下許多小的水體,如果這些小的水體遭到污染,則極易造成這類疾病的爆發和流行。
(五)居住條件被破壞
水災、地震、火山噴發和海嘯等,都會對居住條件造成大規模的破壞。在開始階段,人們被迫露宿,然後可能在簡陋的棚屋中居住相當長的時間,造成人口集中和居住擁擠。唐山地震時,在唐山、天津等大城市中,簡易棚屋綿延數十里,最長時間的居住到一年以上。即使遷回原居之後,由於大量的房屋被破壞,部分居住擁擠狀態仍將持續很長時間。
露宿使人們易於受到吸血節肢動物的襲擊。在這一階段,蟲媒傳染病的發病率可能會增加,如瘧疾、乙型腦炎和流行性出血熱等;人口居住的擁擠狀態,有利於一些通過人與人之間密切接觸傳播的疾病流行,如肝炎、紅眼病等。如果這種狀態持續到冬季,則呼吸道傳染病將成為嚴重問題,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
(六)人口遷徙
自然災害往往造成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唐山地震時,傷員運送直達位於我國西南腹地的成都和重慶。在城市重建期間,以投親靠友的形式疏散出來的人口,幾乎遍布整箇中國。而今現在的經濟條件下,災區居民外出並從事勞務活動,幾乎成了生產自救活動中最重要的形式。
人口的大規模遷徙,首先是給一些地方病的蔓延造成了條件,並使一些疾病大流行,如中世紀的黑死病,中國雲南歷史上最近一次鼠疫大流行,就是從人口流動開始的。
人口流動造成了兩個方面的問題。其一當災區的人口外流時,可能將災區的地方性疾病傳播到為受災的地區。更重要的是,當災區開始重建,人口陸續還鄉時,又會將各地的地方性傳染病帶回災區。如果受災地區具備疾病流行的條件,就有可能造成新的地方病區。
人口流動到來的第二個重大問題,是它干擾了一些主要依靠免疫來控制疾病的人群的免疫狀態,造成局部無免疫人群,從而為這些疾病的流行創造了條件。
在我國,計畫免疫已開展相當廣泛,脊髓灰質炎、麻疹的控制已大見成效;傷寒、結核病和甲、B型肝炎的發病率已開始下降。由於災害的干擾,使計畫免疫工作難以正常進行,人群流動使部分兒童漏種疫苗,這種情況均有可能使這類疾病的發病率升高。
一些在兒童和青年中多發的疾病,人群的自然免疫狀態的疾病的流行中起著重要作用。無論是災區的人口外流,還是災區重建時人口還鄉,都會使一些無免疫人口暴露在一個低水平自然流行的人群之中,從而造成這些疾病的發病率上升。
二、自然災害對傳染病生物媒介的影響
許多傳染病並不只是在人群間碾轉傳播,除了人之外還有其他的生物宿主。一些疾病必須通過生物媒介進行傳播。災害條件破壞了人類、宿主動物、生物媒介以及疾病的病原體之間舊有的生態平衡,並將在新的基礎上建立新的生態平衡,因此,災害對這些疾病的影響將更加久遠。
(一)蠅類
蠅類是腸道傳染病的重要傳播媒介,他的孳生與增殖,主要由人類生活環境的不衛生狀況來決定。大的自然災害總是會對人類生活環境的衛生條件造成重大破壞,蠅類的孳生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地震過後,房倒屋塌。死亡的人和動物的屍體被掩埋在廢墟下,還有大量的事物及其他有機物質,在溫度的氣候條件下,這些有機成分會很快腐敗,為蠅類提供了易孳生的條件。因而,向唐山地震那樣大的地震破壞,常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出現數量驚人的成蠅,對災區居民構成嚴重威脅。
洪水退後,溺死的動物屍體,以及各種有機廢物將大量地在村莊舊址上沉寂下來,如不能及時消除,也會造成大量的蠅類滋生。
即使在旱災情況下,由於水的缺乏,也會存在一些不衛生的條件,而有利於蠅類的滋生。因此,在災後重建的最初階段,消滅蠅類將使傳染病控制工作中的重要任務。
(二)蚊類
在傳播疾病的吸血節肢動物中,蚊類的最主要的,與災害的關係也最為密切。在我國常見的災害條件下,瘧疾和乙型腦炎對災區居民的威脅最為嚴重。
蚊的孳生需要小型靜止的水體。因而,在大的洪災中,行洪期間蚊密度的增長往往並不明顯。但在水退後,在內澇地區的低洼處往往留有大量的小片積水地區,雜草叢生,成為蚊類最佳繁殖場所。此時如有傳染源存在,就會使該地區的發病率迅速升高。
旱災可使一些河水斷流,湖沼乾涸,而這些河流與湖泊中殘留的小水窪,也會成為蚊類的良好孳生場所。
在造成建築物大量破壞的災害如地震與風災中,可能同時造成貯水建築和管道的破壞。自來水的漫溢,特別是生活污水在地面上的滯留,也會成為蚊類大量孳生的環境。
災害不僅會造成蚊類密度升高,還造成蚊類侵襲人類的機會增加。被洪水圍困的居民,由於房屋破壞而被迫露宿的居民,往往缺乏抵禦蚊類侵襲的有效手段,這也是造成由蚊類傳播的疾病發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三)其他吸血類節肢動物
在災害條件下,主要表現為洗雪節肢動物侵襲人類的機會增加,蚊類有時會機械的傳播一些少見的傳染病如炭疽等。人類在野草較多,腐殖質豐富的地方露宿時,容易遭到恙蟎、革蟎等的侵襲,在存在恙蟲病和流行性出血熱的地區,這種對人類的威脅大量增加。發生在森林地區的災害如森林火災迫使人類在靠近灌木叢的地區居住時,會使蜱類叮咬的機會增加,並可能導致一系列的疾病如森林腦炎、萊姆病和斑點熱等的流行。
(四)寄生蟲類
在我國,現存的血吸蟲病的分布多處於一些易於受到洪澇災害的區域,而釘螺的分布,則受到洪水極大的影響。
在平時,釘螺的分布隨著水流的沖刷與淺灘的形成而不斷變化。洪水條件下,有可能將釘螺帶到遠離其原來孳生的地區,並在新的適宜環境中定居下來。因而,洪澇災害常常會使血吸蟲病的分布區域明顯擴大。
(五)家畜
家畜是許多傳染病的重要宿主,例如豬和狗是鉤端螺鏇體病的宿主,豬和馬是乙型腦炎的宿主,牛市血吸蟲病的宿主。當洪水災害發生時,大量的災民和家畜往往被洪水圍困在其為狹小的地區。造成房屋大量破壞的自然還海,也會導致人與家畜之間的關係異常密切。這種環境,會使人與動物共患的傳染病易於傳播。
(六)家棲及野生鼠類
家棲的和野生的鼠類是最為重要的疾病宿主,其分布與密度受到自然災害的明顯影響。
大多數與疾病有關的鼠類,在地下穴居生活,他們的泅水能力並不十分強。因而,當較大規模的水災發生時,會使鼠類的數量減少,然而,部分鼠類可能利用漂浮物逃生,集中到災民居住的地勢較高的地點,從而在局部地區形成異常的高密度。在這種條件下,由於人與鼠類間的接觸一場密切,便有可能造成疾病的流行。
由於的書類繁殖能力極強,在被洪水破壞的村莊和農田中通常遺留下可為鼠類利用的豐富的食物,因而在洪水退後,鼠類密度可能迅速回升,在其後一段時間內,會出現極高的種群密度,從而鼠類促使間疾病流行,並危及人類。
乾旱可能使一些湖沼地區乾涸,成為雜草叢生的低地。這種地區為野生鼠類提供了優越的生活環境,使其數量高度增長。曾有報導說這種條件引起了人群流行性出血熱的流行。
地震等自然災害造成大量的房屋破壞,一些原來鼠類不易侵入的房屋被損壞,廢墟中遺留下大量的食物使得家棲的鼠類獲得了大量繁殖的條件。當災後重建開始,居民陸續遷回原有的住房時,鼠患可能成為重大問題,由家鼠傳播的疾病的發病率也可能上升。
三、自然災害之後傳染病的發展趨勢
由於自然災害對傳染病發病機制的影響,在自然災害之後,傳播病的發病可能呈現一種階段性的特點。
在突發性自然災害發生時,首當其衝的是飲用水和食品的來源遭到破壞,因此,腸道傳染病將是在後早期的主要威脅。特別是水源污染和食物中毒,往往累計大量的人口,應是災後早期疾病控制的重點。
房屋的破壞使大量人口露天居住,容易受到吸血節肢動物的侵襲。但由於節肢動物的侵襲。但由於節肢動物的數量和傳染源數量需要有一個積累過程,因此,沖沒傳染病的發生通常略晚,並可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人口的過度集中,使通過密切接觸的傳染病發病率上升。如果災害的規模較大,災區人口需要在檢疫條件下生活較長的時間,當寒冷季節來臨時,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病率也將隨之上升。
人口遷徙可能造成兩個發病高峰。第一個高峰由人口外流引起,但由於病人散布在廣泛的非受災地區之內,這個發病高峰往往難以察覺,不能得到相應的重視。當災區重建開始,外流的災區人口重返故鄉時,將出現第二個發病高峰,並往往以兒童中的發病率為特徵。
最後,災後實際上是一個生態平衡重建的過程,這一時期可能要持續二三年甚至更長一些時間,在這個期間內,人與動物共患的傳染病,通過生物媒介傳播的傳染病,都可能呈現出與正常時間不同的發病特徵,並可能具有較高的發病率。
四、自然災害之後的傳染病防治政策
鑒於自然災害對傳染病發病的上述影響,自然災害後的傳染病防治工作,應有與正常時期不同的特徵,且防治的組織領導應是政府有關部門。根據災害時期傳染病的發病特徵,可將傳染病控制工作劃分為四個時期。
(一)災害前期
我國是一個大國,一些地區為自然災害的易發地區。因此,在災害發生前,應有所準備,其中包括傳染病防治工作。
1、基本資料的積累。為災害時期制定科學的防治對策,應注重平時的基本資料的積累,包括人口資料、健康資料、傳染病發病資料、主要的地方病分布資料以及主要的動物宿主與媒介的分布資料等。
2、傳染病控制預案的制訂。在一些易於受災的地區、如地震活躍區,大江大河下游的低洼地區以及分洪區等,都應有災害時期的緊急處置預案,其中也應包括傳染病控制預案。預案應根據每個易受災地區的具體情況,確定不同時期的防病重點。可供派入災區的機動隊伍的配置,以及急需的防病物資、器材的儲備地點與調配方案等,也應在預防中加以考慮。
由於自然災害的突發性,不可能針對每一個可能受災的地區制訂預案,應根據一些典型地區制定出較為詳細的預案,以作示範之用。
3、機動防疫隊準備。由於自然災害的重點衝擊,災區內往往沒有足夠的衛生防疫和醫療力量以應對已發生的緊急情況。在突發性的災害面前,已有的防疫隊伍也往往陷於暫時的混亂與癱瘓狀態。因此,當重大的自然自然災害發生後,必須要派遣機動防疫隊伍進入災區支援疾病控制工作。
4、針對一些易受災地區,應定期對這些機動隊伍的人員進行訓練,使其對主要機動方向的衛生和疾病情況,進入災區後可能遇到的問題有所了解。在人員變動時,這些機動隊伍的人員也應及時得到補充和調整,使其隨時處於能夠應付突發事件的狀態。
(二)災害衝擊期
在大規模的自然災害突然襲擊的時候,實際上不可能展開有效的疾病防治工作。但在這一時期內,以緊急救護為目的派入災區的醫療隊,就應當配備足夠數量的飲水消毒之地和預防與處理腸道傳染病的藥物,並注意發生大規模傳染病的徵兆,做出適當處理,以控制最初的疾病暴發流行。
(三)災害後期
當災區居民脫離險境,在安全的地點暫時居住下來時,就應系統地進行疾病防治工作:
1、重建民眾性疾病監測系統。
由於重大自然災害的衝擊,抗災工作的繁重以及人員的流動,平時建立起來的疾病監測和報告系統在災後的初期常常處於癱瘓狀態。因而,衛生管理部門及機動防疫隊伍所要進行的第一項工作,應是對其進行整頓,並根據災民聚居的情況重新建立疫情報告系統,以便及時發現疫情並予以正確處理。監測的內容不僅應包括法定報告的傳染病,還應包括人口的暫時居住和流動情況,主要疾病的發生情況,以及居民臨時住的及其附近的齧齒動物和媒介生物的數量。
2、重建安全飲水系統。
由於引水系統的破壞對人群構成的威脅最為嚴重,應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首先恢復並保障安全的飲用水供應。
3、大力開展衛生運動。
改善災後臨時住地的衛生條件,是減少疾病發生的重要環節。因此,當居民基本上脫離險境,到達安全地點後,就應組織居民不斷地改善住地的衛生條件,消除垃圾污物,定期噴灑殺蟲劑以降低蚊、蠅密度,必要時進行滅鼠工作。
在災害過後開始重建時,也應在遷回原來的住地之前首先改善原住地的衛生條件。
4、防止吸血昆蟲的侵襲。
在居民被迫露宿的條件下,不可能將吸血昆蟲的密度降至安全水平。因此,預防蟲媒傳染病的主要手段是防止昆蟲叮咬。可使用一切可能的辦法,保護人群少受蚊蟲等吸血昆蟲的叮咬。如利用具有天然驅蟲效果的植物熏殺和驅除蚊蟲,並應儘可能地向災區調入蚊帳和驅蚊劑等物資。
5、及時發現和處理傳染源
在重大自然災害的條件下,人口居住擁擠,人畜混雜等現象往往難於在短期內得到改善。因此,發現病人,及時正確的隔離與處理是降低傳染病的基本手段。
有一些疾病,人類是唯一的傳染源,如肝炎,瘧疾等。因此,在災區居民中應特別注意及時發現這類病人,並將其轉送到具有隔離條件的醫療單位進行治療。
另外,還有許多疾病不僅可發生在人類身上,動物也會成為這些疾病的重要傳染源。因此,應注意對災區的豬、牛、馬、犬等家畜和家養動物進行檢查,及時發現鉤端螺鏇體、血吸蟲病及乙型腦炎感染情況,並對成為傳染源的動物及時進行處理。
6、對外流的人群進行檢診。
火災發生後,會有大量的人群以從事勞務活動或探親訪友等形式離開災區。因此,在災區周圍的地區,特別是大中城市,應特別加強對來自災區的人口進行檢診,以便及時發現傳染病的流行徵兆。在一些地方性疾病的地區,還應對這些外來人口進行免疫預防,以避免某些地方性傳染病的暴發流行。
(四)後效應期
當受災人群遷回原來住地,開始在後重建工作,災後的傳染病防治工作便進入針對災害後效應的階段。
1、對回鄉人群進行檢診與免疫。
在這個階段,流出災區的人口開始陸續回鄉,傳染病防治工作的重點應轉到防止在回鄉人群中出現第二個發病高峰。
外出從事勞務工作的人員,可能進入一些地方病疫區,並在那裡發生感染,有可能將疾病或疾病的宿主與媒介帶回到自己的家鄉。因此,應在回鄉人員中加強檢診,了解他們曾經到達過哪些地方病疫區(如鼠疫、布氏菌病、血吸蟲病等),並針對這些可能的情況進行檢查,如果發現患者應立即醫治。
在外地出生的嬰兒往往對家鄉的一些常見的疾病缺乏免疫力,因而應當加強對嬰兒和兒童的檢診,以便及時發現和治療他們的疾病。
由於對流動人口難以進行正常的計畫免疫工作,在這些人民眾往往會出現免疫空白,因此,對回鄉人群及時進行追加免疫,是防止疾病發病率升高的重要措施。
2、對災區的重建和對疾病重新進行調查。
自然災害常能造成血吸蟲病、鉤端螺鏇體病、流行性出血熱等人與動物共患的傳染病污染區域擴大,並導致動物病的分布及流行強度的改變。因此,在災後重建時期內,應當對這些疾病的分布重新進行調查,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以防止其在重建過程中爆發流行。
對災區的家庭及個人而言,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飲用水的清潔,有條件的要遵照救災人員的指導,嚴格用藥品消毒,沒有條件的也要儘可能將水煮沸後在飲用,切不可因麻煩而隨便引用已被污染的水。
(2)注意食品衛生,切忌進食一些來源不明的食物,以免遭受更大的損害。
(3)配合救災人員做好滅蠅滅蚊滅鼠等工作,並以一切辦法防止蚊蟲叮咬。
(4)發現異常情況,如周圍有人生病、發燒、患上皮膚病等,要立即向救災人員或有關部門報告。
(5)儘可能避免多人同住一室,並儘可能避免與動物同宿,即使是自家的家禽家畜也不行。
(6)若非必要,在沒有相關人員組織、指導的情況下不要任意搬遷。外出人員也不可因關心親友安全而貿然進入災區。
災後自來水等供應水中斷,必須飲用地下水、消防用水等駐留水時,應注意確保飲用水安全。災後如自來水供應中斷應以飲用瓶裝水為優先考慮,或至指定地點取水煮沸後飲用
[編輯本段]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及歷年主題
國際減災十年是由原美國科學院院長弗蘭克·普雷斯博士於1984年7月在第八屆世界地震工程會議上提出的。此後這一計畫得到了聯合國和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聯合國分別在1987年12月11日透過的第42屆聯大169號決議、1988年12月20日透過的第43屆聯大203號決議,以及經濟及社會理事會1989年的99號決議中,都對開展國際減災十年的活動作了具體安排。1989年12月,第44屆聯大透過了經社理事會關於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報告,決定從1990年至1999年開展"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活動,規定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為"國際減少自然災害日"(InternationalDayforNaturalDisasterReduction)。1990年10月10日是第一個"國際減災十年"日,聯大還確認了"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國際行動綱領。2001年聯大決定繼續在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紀念國際減災日,並藉此在全球倡導減少自然災害的文化,包括災害防止、減輕和備戰。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國際行動綱領首先確定了行動的目的和目標。行動的目的是:透過一致的國際行動,特別是在開發中國家,減輕由地震、風災、海嘯、水災、土崩、火山爆發、森林大火、蚱蜢和蝗蟲、旱災和沙漠化以及其它自然災害所造成的人命財產損失和社會經濟的失調。其目標是:增進每一國家迅速有效地減輕自然災害的影響的能力,特別注意幫助有此需要的開發中國家設立預警系統和抗災結構;考慮到各國文化和經濟情況不同,制訂利用現有科技知識的適當方針和策略;鼓勵各種科學和工藝技術致力於填補知識方面的重點空白點;傳播、評價、預測與減輕自然災害的措施有關的現有技術資料和新技術資料;透過技術援助與技術轉讓、示範項目、教育和培訓等方案來發展評價、預測和減輕自然災害的措施,並評價這些方案和效力。
國際行動綱領要求所有國家的政府都要做到:擬訂國家減輕自然災害方案,特別是開發中國家,將之納入本國發展方案內;在"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期間參與一致的國際減輕自然災害行動,同有關的科技界合作,設立國家委員會;鼓勵本國地方行政當局採取適當步驟為實現"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宗旨作出貢獻;採取適當措施使公眾進一步認識減災的重要性,並透過教育、訓練和其它辦法,加強社區的備災能力;注意自然災害對保健工作的影響,特別是注意減輕醫院和保健中心易受損失的活動,以及注意自然災害對糧食儲存設施、避難所和其它社會經濟基礎設施的影響;鼓勵科學和技術機構、金融機構、工業界、基金會和其它有關的非政府組織,支持和充分參與國際社會,包括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擬訂和執行的各種減災方案和減災活動。
歷年主題
1991年減災、發展、環境——為了一個目標
1992年減輕自然災害與持續發展
1993年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要特別注意學校和醫院
1994年確定受災害威脅的地區和易受災害損失的地區——為了更加安全的21世紀
1995年婦女和兒童——預防的關鍵
1996年城市化與災害
1997年水:太多、太少——都會造成自然災害
1998年防災與媒體
1999年減災的效益——科學技術在災害防禦中保護了生命和財產安全
2000年防災、教育和青年——特別關注森林火災
2001年抵禦災害,減輕易損性
2002年山區減災與可持續發展
2003年面對災害,更加關注可持續發展
2004年總結今日經驗、減輕未來災害
2005年利用小額信貸和安全網路,提高抗災能力
2006年減災始於學院(DisasterRiskReductionBeginsatSchool)
2007年減災始於學院(DisasterRiskReductionBeginsatSchool)
2008年減少災害風險確保醫院安全(HospitalsSafefromDisasters)的損害或局部地區的毀滅性打擊。

相關條目

天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