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平蕭銑之戰

唐平蕭銑之戰

唐武德四年(621)唐高祖李淵命李孝恭、李靖率軍消滅江南最大的割據勢力江陵蕭銑政權的作戰。唐平蕭銑之戰,消滅了江南最大的割據勢力,為唐朝統一做出了重大貢獻。此戰,充分顯示了李靖卓越的軍事才能和謀略。一是適時進擊。善於用奇。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基本信息

概述

唐平蕭銑之戰唐平蕭銑之戰

中國唐朝武德四年(621),唐軍攻滅江南割據勢力蕭銑的一次統一戰爭。

唐武德四年(621)唐高祖李淵命李孝恭、李靖率軍消滅江南最大的割據勢力江陵蕭銑政權的作戰。

唐平蕭銑之戰,消滅了江南最大的割據勢力,為唐朝統一做出了重大貢獻。此戰,充分顯示了李靖卓越的軍事才能和謀略。

戰爭的遠因近因

唐平蕭銑之戰唐平蕭銑之戰

唐高祖李淵在平定北方群雄的同時,已開始運籌掃清南方的割劇勢力,並相機占領了一些戰略要點,以完成統一大業。隋大業13年(617)11月,李淵初入長安,即命左光祿大夫李孝恭為大使招慰山南(今秦嶺以南地區)。李孝恭首先擊破朱粲,迫其退走江淮間。不久,李淵另遣鄧元躊攻取商洛(今陝西省商南縣),南陽(今河南南陽縣),派馬元規進圖荊襄,改派李孝恭自金州(今陝西省安康縣西北)越大巴山至巴中(今四川省宣漢,平昌縣),略取巴州(今四川省重慶地區)。又增遣詹俊攻奪成都。至唐武德2年(619),秦涼巴蜀之地已盡在唐的囊括之中。這就為唐順流而下平掉南方最大的割據勢力一蕭銑,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蕭銑是南朝梁室的後裔,原為隋羅川令,隋末大業十三年(617),隋巴陵校尉董景珍、雷世猛等起兵反隋,遂推蕭為盟主。唐武德元年(618)4月,當李淵等正逐鹿中原之際。蕭銑又趁機在南方擴展勢力,自稱梁帝,封功臣董景珍等7人為王,攻取南郡,徙都陵凌(今湖北),勢力範圍達到東起九江(今屬江西),西抵三峽,北臨漢水,南達嶺南的廣大地區,擁兵40餘萬。

唐武德二年(619),李淵授李孝恭為信州總管,後又遣開府李靖協助孝恭以圖蕭銑。李靖至峽州(今湖北宜昌),被蕭兵所阻,久不得進,險被李淵嚴責處死。同年九月,蕭銑欲進取巴蜀,遣部將楊道生攻峽州,被唐峽州刺史許紹擊退。蕭軍進攻受阻,反喪失八州、五鎮,遂在峽州東之安蜀城與荊門城(今湖北枝城西北),據險與唐軍成對峙之勢。蕭銑猜忌諸將,用罷兵營農的辦法以削弱諸將兵權,結果自毀長城,兵勢更弱。

唐武德四年,李靖乘蕭銑內清之勢,獻攻取蕭銑十策,李孝恭轉奏李淵,得到讚許。二月,淵命孝恭為夔州總管,造舟船,習水戰,積極備戰以備南圖。九月,李淵詔發巴蜀兵,以趙郡王李孝恭為荊湘道行軍總管,李靖攝行軍長史,統12總管,自夔州(今四川奉節)順流而下,分軍三道南進:以廬江王李璦為荊郢道行軍元帥出襄州(今湖北省襄陽),黔州刺夫田世康出辰州(今湖南省沅陵縣)趨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以黃州總管周法明出夏口(今漢口),三路軍共同指向江陵,對江陵形成合圍之勢。至此,唐平蕭銑的大規模的戰役拉開了序幕。

經過

蕭銑原為隋羅川令,梁室後裔。隋大業十三年(617)乘亂起兵反隋,次年在江陵(今屬湖北)稱梁帝,據有東至九江(今屬江西),西抵三峽,北臨漢水,南達嶺南的廣大地區,擁兵40餘萬。唐高祖李淵占領長安(今西安)後,派左光祿大夫李孝恭進入巴蜀,後又派開府李靖協助其籌劃東下消滅蕭銑。武德二年九月,蕭銑遣水陸軍攻峽州(今湖北宜昌西北),為唐峽州刺史許紹所敗,後兩軍在峽州對峙。

唐平蕭銑之戰唐平蕭銑之戰

三年冬,蕭銑先後殺功臣董景珍、張繡,內部混亂,諸將離心。四年初,李靖向趙郡王李孝恭獻策乘機攻蕭銑。二月,李淵任李孝恭為夔州總管,大造戰艦,訓練水軍。因李孝恭軍事經驗少,令李靖為行軍總管兼李孝恭長史,委以軍事。九月,李淵發巴蜀兵,以李孝恭、李靖統12總管兵自夔州(今四川奉節東)順江東下,以廬江王李瑗出襄州(今湖北襄陽),黔州刺史田世康出辰州(今湖南沅陵),黃州總管周法明出夏口(今漢口),進擊蕭銑。時江水泛漲蕭銑認為唐軍必不能進,休兵不設備。李孝恭接受李靖乘水漲敵懈、迅速進軍江陵的建議,親率戰艦2000餘艘東下,首先攻克荊門(今湖北宜都西北)等要地。蕭銑部將文士弘率精兵數萬屯清江(今清江入長江口),急來援救。李孝恭欲出戰,李靖認為,文士弘系蕭銑悍將,新失荊門,率銳救敗,恐不可當,宜先駐南岸,待其氣衰再行出擊。李孝恭不聽,十月初九留李靖守營,自率兵擊文士弘,果遭失利。文士弘乘勝縱兵搶掠。李靖乘其混亂揮軍出擊,大破文士弘軍,獲舟船 400餘艘,斬殺及溺死者近萬人,追至枝江(今湖北枝江西南)以東的百里洲,再敗文士弘軍。李靖乘勝率輕兵5000直逼江陵城下,李孝恭率大軍繼進,將江陵包圍,入外廓,拔水城,俘甲兵4000餘,繳獲大批舟船。李靖認為,蕭銑所占地域很廣,現深入其腹地,如攻城不下,敵援兵四集,就會進退兩難。因而將舟船散棄江中,任其飄流,以迷惑援兵。蕭銑見援兵不至,二十一日被迫向唐軍投降。數日後,南方救兵到達巴陵(今湖南嶽陽),見空船順江而下,果狐疑不敢進;後知江陵已破,均投降了唐軍。

唐軍進江陵後,李孝恭接受李靖和蕭銑降官岑文本的建議,嚴明軍紀,對蕭銑的降將家眷予以保護。影響所及,南方州郡都望風歸附。此戰,唐軍善擇戰機,出敵不意,以水軍順江而下,直搗腹心,一舉擊滅蕭銑,是中國古代一次著名的江河作戰。

評 析

唐平蕭銑之戰,消滅了江南最大的割據勢力,為唐朝統一做出了重大貢獻。此戰,充分顯示了李靖卓越的軍事才能和謀略。一是適時進擊。善於用奇。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本來正值汛期,江水泛漲,的確給進軍帶來很大不利,但李靖卻認為兵貴神速。越是江水泛漲,對方越是可能疏於戒備,越是容易取得出奇制勝的效果,達到戰爭初期的突然性。果然,蕭銑以為汛期唐軍必不敢南下,因而麻痹大意,高枕無憂,很快陷入唐軍的合圍之中。這是在戰爭中運用反常思維的一個成功的範例。二是棄舟不用,退敵援兵。這也是李靖用兵的非常高妙之處。本來,唐平蕭銑之戰剛剛揭開序幕,繳獲大量舟船,正可補給自己戰艦的不足,以應今後江南水戰之需,但李靖卻舉大局而不計小利,高人一籌,把舟船棄掉,使其順流而下,從而阻住敵方的10萬援兵,真是以物勝人,絕妙好棋。兵書雲,“兵者,詭道也”。李靖通過棄舟給對方造成城破的假象,與諸葛亮的空城計有異曲同工之妙。三是擒賊擒王,戰撫結合。唐平蕭銑,只是集中優勢兵力,攻取江陵,擒獲蕭銑,而其後,則主要採取威懾和招撫的辦法,使蕭銑所占之地迅速歸於自己的囊括之中,這是非常明智的,達到了“不戰而屈人以兵”之效。反之,如一味採用軍事手段,則勢必曠日持久,勞師喪財。詩云:“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江陵一平,蕭銑一降,蕭軍群必無首,倉皇失據,採用招降辦法,正可以事半功倍。

而從蕭銑來看,則純粹是個庸才。在隋末群雄並起,唐軍咄咄逼人的氣勢下,為了削弱手下將領的兵權,竟然採取罷兵營農的政策,這無異是自己解除自己的武裝,此一庸也。對情況僅以常規思維方式來判斷,對唐軍乘汛期而攻的可能性毫無戒備,此二庸也。在水城已破,援軍未到的情況下,不敢作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以等待援軍到來,實現可能的轉機,卻倉皇率眾投降,此三庸也。有此三庸,蕭銑最後成為李淵的刀下鬼,就毫不奇怪了。

唐朝戰爭列表

霍邑之戰 | 唐朝統一戰爭 | 淺水原之戰 | 柏壁之戰 | 唐與突厥戰爭 | 洛陽、虎牢之戰 | 虎牢之戰 | 唐平蕭銑之戰 | 洺水之戰 | 靈州之戰 | 下博之戰 | 唐滅劉黑闥之戰 | 唐與吐蕃戰爭 | 岷州之戰 | 唐滅輔公祏之戰 | 五隴坂之戰 | 玄武門之變 | 涇陽之戰 | 唐滅東突厥之戰 | 唐擊吐谷渾之戰 | 松州之戰 | 唐滅高昌之戰 | 唐擊薛延陀之戰 | 唐擊焉耆之戰 | 唐與高麗戰爭 | 安市城之戰 | 唐滅薛延陀之戰 | 唐攻龜茲之戰 | 唐滅西突厥之戰 | 唐滅百濟之戰 | 唐與契丹、奚等之戰 | 平壤之戰 | 天山之戰 | 白江口之戰 | 唐滅高麗之戰 | 大非川之戰 | 青海之戰 | 裴行儉破西突厥之戰 | 朔州、黑山之戰 | 裴行儉攻伏念之戰 | 雲州之戰 | 骨篤祿攻唐之戰 | 武則天平李敬業之戰 | 兩井之戰 | 唐諸王反武后之戰 | 安西之戰 | 素羅汗山之戰 | 黃獐谷之戰 | 東硤石谷之戰 | 天門嶺之戰 | 冷陘之戰 | 灤水谷之戰 | 武街之戰 | 瓜州之戰 | 石堡城之戰 | 唐攻契丹之戰 | 積石軍之戰| 唐擊小勃律之戰 | 恆羅斯之戰| 唐與南詔戰爭 | 唐平安史之亂 | 范陽起兵 | 安軍攻占東都之戰 | 郭子儀擊叛軍之戰 | 常山之戰 | 雍丘之戰 | 九門之戰 | 嘉山之戰 | 靈寶之戰 | 陳濤斜之戰 | 寧陵之戰 | 春太原之戰 | 睢陽之戰 | 唐收復兩京之戰 | 河東之戰 | 唐收復長安之戰 | 唐收復洛陽之戰 | 河陽之戰 | 唐再奪東京之戰 | 唐滅史朝義之戰 | 邠州之戰 | 奉天、靈台之戰 | 靈、宜、鹽、百之戰 | 劍南、西川之戰 | 臨洺之戰 | 洹水之戰 | 魏州之戰 | 涇原兵變 | 奉天之戰 | 貝州之戰 | 李晟收復長安之戰 | 河中之戰 | 汧城之戰 | 神川之戰 | 維州之戰 | 唐破吐番維州之戰 | 蔡州之戰 | 唐平劉稹澤潞之戰 | 交趾之戰 | 龐勛起義 | 成都之戰 | 王仙芝起義 | 唐末農民戰爭 | 黃巢轉戰中原之戰 | 黃巢南下福州之戰 | 信州之戰 | 黃巢攻東都之戰 | 黃巢攻長安之戰 | 唐奪長安之戰 | 唐滅大齊之戰 | 安史之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