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博物館

中國歷史博物館

中國歷史博物館,1959年9月19日建成,前身是北平國立歷史博物館,1912年於國子監成亘籌備處。位天安門廣場東側,為我國的國家博物館,館內展覽面積8000平方米,系統地展示了祖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介紹了我們的祖先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等領域中所創造的輝煌成就,歌頌了華夏各族人民在推動歷史發展進程中所表現出的勤勞、勇敢、智慧和創造精神。2003年2月,與中國革命博物館合併成立中國國家博物館。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歷史博物館

中國歷史博物館是中國國家歷史博物館。位於北京天安門廣場東側。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前身是北京歷史博物館。1912年籌建。1926年10月正式開館。1929年8月改名為中央研究院北平歷史博物館。1933年4月改為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北平歷史博物館。1945年 8月恢復中央博物院北平歷史博物館舊名。1949年10月改名為北京歷史博物館。1958年8月國家決定建立中國歷史博物館。1959年9月建成,1961年7月1日開放。

中國歷史博物館是國家重要的文物收藏機構,收藏文物共32萬多件,珍本圖書1000多種。其中有河南安陽出土的重達875千克的商代司母戊鼎,是已發現的最重、最大的青銅器、陝西眉縣出土的西周盂鼎,有銘文291字,記載了周康王賞賜貴族盂1709個奴隸的史實。北京房山出土的元代至順三年銅銃,是已發現的世界上最古的火炮。珍貴的古書畫有宋人《大駕鹵簿圖》卷、宋人摹梁元帝《職貢圖》卷、明代的《皇都積勝圖》卷和《南都繁會圖》卷、清代的乾隆《南巡圖》卷、《潞河督運圖》卷、《清朝禮器圖》冊、《鴻雪因緣圖》冊、《清代學者像傳》等。

陳列展覽

館藏珍品:四羊方尊館藏珍品:四羊方尊

“中國通史陳列”是該館的基本陳列。陳列從170萬年前的原始群時代起,至公元1840年止,按照社會發展分期,又按中國歷史朝代排列,分為原始社會部分、奴隸社會部分和封建社會部分,陳列面積8000平方米,陳列文物9000餘件。通過陳列,可以看出中國古代歷史比較全面的發展過程。

原始社會館陳列有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等材料。有10萬年前的丁村人階段的人類化石,還有2萬年前山頂洞人的頭骨化石、石器和骨針;1萬年前到6000年前的石鏃。骨鏃和陶製、石制的網墜;黃河流域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粟粒,長江流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粒,以及石鐮和石鏟、陶器、玉器等。奴隸社會館陳列有青銅工具和青銅禮器和商代原始瓷尊等。封建社會館陳列有秦始皇統一文字、統一貨幣和統一度量衡的有關文物和鐵制生產工具等。陳列品中還有許多典籍、契約、地圖、畫像、手札等,介紹了中國歷史上許多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的經歷和成就。

中國歷史博物館還舉辦各種臨時展覽,每年觀眾超過百萬人次。“中國古代文明展覽”曾赴義大利、南斯拉夫展出,“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展”曾赴日本展出。

該館出版有《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中國歷史博物館》、《簡明中國歷史圖冊》、《中國古代史常識(專題部分)》、《中國歷史教學參考掛圖》(歷史地圖)、《中國近代史參考圖錄》等書著、圖錄。

歷史沿革

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歷史博物館

中國歷史博物館壯觀的建築已使它成為北京市重要的地標,而它悠久的建館歷史又和宏偉的建築相得益彰。

1912年,在蔡元培(時任教育總長)的關心下,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正式成立,聘請京師大學堂教授胡玉縉為主任,以國子監為館址,開始收集各方文物。1918年遷入故宮前部端門至午門及其朝房,為救濟災民、失業工人及“為國傷亡”者,曾展出部分藏品,以門票收入賑災。

1926年,館藏漸臻豐富,各類藏品已達26類,二十餘萬件,於午門辟陳列室,精選藏品,依類陳列,於本年10月10日正式開館展出,當月觀眾即達45,020人,同時《國立歷史博物館叢刊》開始出版。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歷史博物館工作主要以保護文物,避免遭受戰爭破壞為主,進行了少量的圖片、文物展覽。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該館更名為北京歷史博物館,隸屬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社會各界人士紛紛向博物館捐贈文物,總數達16962件,極大地豐富了館藏。為適應新的歷史形勢,博物館著手建立新的歷史陳列,使博物館真正成為民族的、大眾的、科學的社會教育機構。

1950至1965年是歷史博物館的高速發展期,由裴文中賈蘭坡指導的“原始社會陳列”於1951年正式展出,該展覽是博物館最早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組織歷史陳列的嘗試。以此為起點,在黨和國家領導人、文化部、文物局領導的熱情關心下,以及全國各文博考古兄弟單位的大力支持下,“中國通史陳列”各個歷史階段陳列逐步完成並進行了預展,包括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在內的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社會各界知名學者先後來館參觀、審查,不斷完善通史陳列。

中國通史陳列自原始社會開始,至清朝滅亡結束,根據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結合中國歷史發展特點劃分歷史階段,其特徵是以考古發掘及傳世文物為基本展出材料,力求全面、系統地展現中國歷史,這不僅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也是中國文博事業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要陳列。

發展變化

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歷史博物館

1959年10月,位於天安門廣場東側的新館大樓落成,北京歷史博物館更名為中國歷史博物館,與中國革命博物館一起遷入新館。中國歷史博物館由郭沫若先生題寫館名。1961年7月1日,“中國通史陳列”正式對外開放。1962年之後,通史陳列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修改,並陸續編印了《中國古代服飾資料》、《中國歷史博物館藏彩釉陶俑選輯》、《中國歷史博物館藏青銅器》、《中國歷史博物館藏雕塑選輯》等書。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中國通史陳列”暫時關閉。

60年代後期,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合併,稱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七十年代開始進行“中國通史陳列”的修改。此次修改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指示下進行,突出秦漢、隋唐、元明清三個歷史時期的統一場面,同時將通史陳列下限延至“五·四”運動。1975年10月,修改後的“中國通史陳列”正式預展。1976年,粉碎“四人幫”之後,全館各項工作逐步恢復展開,成功舉辦了著名的《周恩來同志紀念展覽》,1978年1月,“中國通史陳列”對外開放。

自1978年始,中國歷史博物館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制定了全館八年發展規劃綱要,除繼續完善通史陳列和文物收藏工作外,還積極參加中外文物交流展出活動,相繼出版《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與文物資料》等刊物及《中國古代史常識》、《簡明中國歷史圖冊》、《明藍瑛花卉蘭石冊》、《中國古代史教學參考圖錄》、《中國歷史博物館》、《華夏之路》、《中國通史陳列》等圖書,組織和參加了多項考古發掘,舉辦了多項轟動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文物展覽,如“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展覽”、“山西應縣木塔遼代文物展覽”、“醫聖張仲景展覽”、“中國南海沉船文物展”、“絲綢之路與茶之路”、“全國考古新發現精品展”等展覽。

1983年,恢復中國歷史博物館獨立建制,將舊民主主義革命陳列劃歸中國革命博物館。1984年,“中國通史陳列”進行了第二次修改,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對歷代社會經濟文化的表現。1988年至1997年,開始進行“中國通史陳列”的第三次修改,在各文博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從全國各地徵調了近千件文物,絕大多數是近十年來新出土的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文物,同時,陳列形式也作了全新的設計。修改後的“中國通史陳列”原始社會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於1990年第11屆亞運會開幕之日對外開放,“中國通史陳列”隋唐至明清時期也於1997年9月正式展出。

1987年考古部設立水下考古學研究室,開始水下考古的研究。1989年與日本合作,對廣東南海海域進行調查,並於1990年正式成立中日中國南海沉船調查學術委員會,先後對廣東、山東、遼寧等地水域進行調查。1997年,中國歷史博物館成立遙感與航空攝影考古中心,同德國波鴻魯爾大學簽訂了合作開展現代航空攝影考古意向書,開始進行洛陽及內蒙古東部地區古代大型遺址的航空攝影考古勘察。在新的歷史時期,為了更好的發揮博物館教育大眾的作用,中國歷史博物館的民眾工作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高潮,先後舉辦了“湖南中學生‘擁抱紅太陽’夏令營”、“我愛北京天安門”活動月,在北京市各中國小和部分邊遠郊縣舉辦了“中國近代史圖片展”、“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展”等圖片展覽。

1999年,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展示五十年來文物考古工作取得的多方面成就,由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承辦的“中國文物事業50年特別展覽”於國慶節前在本館中央大廳展出。同年該館還成功舉辦了“盛世重光—山東青州龍興寺出土佛教石刻造像精品展”,並參加了“雪域名珠—西藏文化展”和在法國舉辦的“中國文化周”的展覽工作。為迎接21世紀的到來,同時也是歡慶新的龍年的到來,中國歷史博物館特別推出“迎千禧,賀辰歲—龍的藝術精品展”和“龍文化特展”,於2000年1月分別在北京和台北展出。相信在新世紀的曙光到來的時候,匯聚著古代文明與現代化氣息的中國歷史博物館必將以全新的面貌展現於世人面前。

2003年,與中國革命博物館合併,改為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官方網站 www.chnmuseum.cn/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