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市城之戰

安市城之戰

安市城之戰是著名的攻堅戰,此戰役高句麗人打出威風,成為古今守城戰例的精典。

簡介

在攻安市城前,唐太宗就得知安市城地勢難攻,安市城主楊萬春(中國及朝鮮史書中均失安市城城主的名字,朝鮮民間傳說此人名叫楊萬春。)機智勇敢有一支強大的守城部隊。淵蓋蘇文攝政高句麗後,楊萬春拒絕接受淵蘇蓋文攝政。淵蘇蓋文曾發兵攻打安市城,但沒有成功,因此只好讓楊萬春繼續擔任其職務。於是乎,唐太宗打算先攻打較為容易的建安城(今遼寧營口)。這樣拿下安市城南邊的建安城,安市城也就不攻而破。李世勣對此表示反對。他認為如果唐太宗先攻建安城,安市城就會切斷唐從遼東的供給線使唐陷入被動。於是唐太宗決定還是先圍攻安市城。

據悉當唐太宗和李世勣的部隊到達安市城後,安市城的守城者見到唐太宗的旗幟就在城牆上大聲漫罵,李世民大怒。李世勣於是請求唐太宗拿下安市城後坑殺全城百姓。這使得安市城的守衛者更加奮力抵抗唐軍。就這樣李世勣一時間拿不下安市城。 
一天,唐太宗從安市城中傳出殺雞宰豬的聲音。於是告訴李世勣說高句麗人可能在宴請守城部隊準備突襲。李世勣於是作好了高句麗會在晚上突襲的準備。事不出所料,安市城當晚真的對唐進行了突襲。不過早有防備的李世民,親自率兵擊退了高句麗的進攻。 
與此同時,李道宗開始在安市城的東南構築一個用於進攻安市城的土山。為此,安市城也不斷加高東南邊的城牆。隨著冬天的臨近,唐的供給也開始匱乏。645年10月13日,唐太宗下令撤退。

背景

隋煬帝對高句麗的連年征戰使得隋國力銳減,民心喪失,這是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618年,唐高祖建立唐朝後,就努力與高句麗榮留王修好,
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迫使唐高祖交出皇權並立他為新任皇太子。李世民隨後繼承皇位成為唐朝第二任皇帝唐太宗。在唐太宗在位的大多數時間裡,唐與高句麗大致維持著友好的關係。唐太宗試圖在朝鮮三國之中扮演老大哥的角色。626年,唐太宗登基不久就派朱子奢到朝鮮譴責朝鮮三國之間的相互爭鬥。 

高句麗高句麗

雄才大略、被後人稱為千古一帝的唐太宗為什麼要攻打高句麗呢?主要是高句麗人對中原王朝的極端羞辱和公然挑釁。原來,經過"四次隋高大戰"隋軍大敗撤退之後,高句麗人把隋軍陣亡將士的屍骸堆積起來,構成了一道毛骨悚然的"景觀",供其國人觀賞。此舉,足以看出高句麗人的殘忍和喪失人道。唐太宗知道後,義憤填膺,於貞觀五年(631年)派人去高句麗收葬了陣亡將士的骸骨,並予以祭奠。收葬、祭奠壯士的骸骨和亡靈,本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不料卻引起了高句麗人的萬分恐懼。高句麗花費了巨大人工物力,在沿唐邊境修築了高麗長城,自夫余城(今吉林四平市以西)至渤海,修築了長達一千餘里的"長城",十六年修成,"以資防禦"。
642年,高句麗榮留王打算處死暴力而兇殘的淵蓋蘇文。淵蓋蘇文聞訊後,設下陷阱邀請榮留王和他的大臣視察他的軍隊並設宴款待。在宴席上淵蓋蘇文殺死了榮留王的大臣,並殺死了榮留王,並立其侄子高寶藏為王。淵蓋蘇文自封自己為"大莫離支",控制高句麗軍政大權進行攝政。唐朝得知這一訊息後,亳州刺史裴莊曾建議攻打高句麗。但唐太宗卻說他對榮留王的去世表示悲哀,但以乘國喪攻打高句麗並不合適。不過,643年唐太宗又開始考慮對高句麗動武,並想下令先讓契丹和靺鞨偷襲高句麗。唐太宗的內兄長孫無忌對此表示反對,建議唐太宗先與高句麗假裝為好,後趁其不備攻之。唐太宗接受了他的建議,並冊封高句麗寶藏王為遼東郡王、高句麗王,授予"上柱國"的稱號。但背後,雙方都明白最終不免一戰。 
643年,新羅善德女王傳書說高句麗聯合百濟攻取新羅40餘城,新羅危在旦夕,並向唐朝請求援助。唐太宗於是派相里玄獎到高句麗下令高句麗和百濟停止攻打新羅。相里玄獎到達高句麗都城平壤時,淵蓋蘇文正在與新羅交戰。得知相里玄獎的到來,淵蓋蘇文返回到平壤會見他。不過,淵蓋蘇文拒絕了唐太宗的要求。相里玄獎回到長安後將此事稟告唐太宗後,唐太宗於是決意要攻打高句麗,大將李世勣也表示支持。儘管褚遂良反對,但唐太宗攻打高句麗的決心已定。 
貞觀十七年,此時的唐朝,經過十餘年的"貞觀之治",國力強盛,兵強馬壯,於是唐太宗決定攻打高句麗,徹底解決這個由來已久的"頑症"。貞觀十九年,唐太宗以高句麗"殘虐其民"、"侵暴鄰國"、"違我詔令"為由,憑藉"遼東本中國之地,隋氏四出師而不能得。今朕東征,欲為中國報子弟之仇,雪君父之恥耳"的話語,說服了眾人,於是命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自己率軍從洛陽出發,御駕親征高句麗。 

唐的攻勢

644年,唐太宗派閻立德到洪州(今江西南昌)、饒州(今江西上饒)和江州(今江西九江)籌建400艘軍船,並將幽州(今北京)以及忠於唐的契丹和靺鞨部隊劃給營州的指揮官,讓其對高句麗進行探試性的攻擊。淵蓋蘇文馬上派特使到唐朝貢講和,以避免雙方戰爭的升級。不過唐太宗並沒有接受高句麗的朝貢,反倒將來使拘留起來,指控他們背叛榮留王,與弒君者同謀。644年冬,唐太宗帶著大多數官員和皇太子李治離開長安開始緩慢向唐與高句麗的邊境進發。房玄齡和李大亮留守都城長安。李世民先是到了洛陽並在那又作了幾個月的進一步準備。大概在645年的新年,唐太宗下令張亮率4萬3千部隊乘500艘戰船從萊州出發,過黃海向平壤進發。與此同時讓李世勣率6萬部隊從陸地向遼東進軍。 
唐太宗對這場戰爭的勝利充滿信心。他認為隋煬帝之所以沒能戰勝高句麗的原因是隋煬帝對自己的人民過於殘忍而高句麗則愛戴自己的人民。隋煬帝用要反叛的部隊來打高句麗團結一心的軍隊,因此是不可能取勝的。現在這一切都已得到改變。首先這次戰爭是大國打小國。其次這場戰爭是正義之師討伐叛逆之賊。第三這場戰爭是
645年春,唐太宗開始離開洛陽攻打高句麗。蕭瑀被留下來看守洛陽。到了定州(今河北保定)後,唐太宗讓李治留在那負責部隊的後勤任務。與李治一齊留守定州還有高士廉、劉洎、馬周、張行成、高季輔。李世民這帶著長孫無忌、岑文本、楊師道繼續前行。岑文本在幽州病逝。 
與此同時,李世勣和李道宗已先與李世民越過遼河並在645年夏,攻下蓋牟(今遼寧撫順)。在海路。

戰事

安市城之戰是著名的攻堅戰,此戰役高句麗人打出威風,成為古今守城戰例的精典,——聞安市被圍,蓋蘇文命北部首領高延壽,南部首領高惠貞,率高句麗和靺鞨兵十五萬救援。唐太宗和李績皆為軍事上的超級明星。高句麗援軍距安市四十里時,唐太宗命大將阿史那杜爾率突厥兵四千迎戰,戰而佯敗,援軍追至城東南八里處,雙方列陣。唐太宗見敵軍進入予謀之地,大喜,即命李績率步騎一萬占西嶺高地,長孫無忌一萬伏于山北峽谷,伺機從側後出擊,太宗統步騎四千為機動兵員,悄然爬上北山頂,以鼓角旌旗指揮。高延壽聞四面鼓角聲,見八方旌旗飛,方知陷入包圍中,慌忙分兵迎戰。無奈眾軍驚慌而潰散,又見歸路被阻斷,只得率眾投降。太宗將高句麗各部首領3500人遷往中原,坑殺三千靺鞨(女真族)兵,餘眾放還平壤。此戰使高句麗舉國震驚,後黃城,銀城皆不戰而破。遼東呈現數百里無人煙的景象。
解決了援兵,便集中兵力攻打安市城。城中的高句麗兵民見城外同胞被殺被俘,他們頓足痛哭,呼天搶地。他們見到唐皇的旗蓋儀仗就鼓譟吶喊,辱罵。唐太宗大怒,李績也一改儒風,皆切齒髮誓,克城後屠城。安市人聞知,軍民合心共力,人在城在共存亡。唐軍併力苦攻,不下。
唐軍於城東南堆土山,逼近城頭,高句麗兵也築城加高;唐軍以衝車炮石摧毀城垛,高句麗兵用立木排柵堵缺口。每一個險惡處雙方士卒們都輪番拼殺,一天內反覆爭奪六七次。唐太宗見久攻不克,又值寒冬來臨,糧秣即盡,便下令撤軍了。即日,守城的高句麗將領楊萬春於城頭雙手作揖拜別。這位高句麗將軍看著傷亡累累的軍民,將是何種心情?他一定淚流滿面,即感到驕傲,又感到悔恨。但他不敢忘記向唐太宗示以敬意。他深知保衛安市城是城中軍民欲血苦戰的勝利,他更希望唐軍不再復回。我相信,楊萬春這樣的將領不會以民眾的生命財產來賭氣使性。但他也深知唐軍肯定復來,他在此給唐主作揖,若再次征討,希望不要屠城、殺戮他的同胞。
唐太宗望著揖別的守將,深深嘆氣。他命人送楊大將綢緞一百匹。

後續

據說,唐太宗撤退後,淵蓋蘇文更加不把唐放在眼裡,並時常偷襲唐的邊境。唐太宗多次要他停止對新羅的攻擊,但淵蓋蘇文對此毫不理睬。646年冬,唐太宗宣布與高句麗斷交並
647年,唐的大臣指出雖然645年對高句麗的進攻不成功,但戰爭使高句麗進入饑荒。因此建議唐太宗小規模攻打高句麗使高句麗農民無法耕作加劇高句麗的饑荒。於是唐太宗令牛進達和李海岸從海上攻打遼東半島南部,李世勣和孫貳朗從陸路穿過遼河襲擊高句麗。據說這兩支部隊的襲擊使高句麗蒙受損失。 
648年,唐太宗派薛萬徹和裴行方再次從海上攻擊高句麗。古神感也在一邊接應。李世民相信這些對高句麗的小規模襲擊已消弱了高句麗的力量,於是準備在649年率30萬部隊摧毀高句麗。一些唐的官員指出發動這樣規模的戰爭需要有一年的糧食儲備,並需要建造更多的戰船。由於劍南道(今中國四川、雲南和重慶)一直沒有捲入從隋到唐的討高句麗戰爭,因此唐的官員建議在這一地區建造船隻。唐太宗對此表示同意並派強偉到劍南道籌建船隻,下令船造好後經長江、東海運到萊州。除此之外,越州(今浙江紹興),婺州(今浙江金華)和洪州也負責建造一些船隻。不過人們很快就意識到劍南道的人並不擅長建造船隻,因此劍南道最後只負者提供建船的木材。這些木材被運到潭州(今湖南長沙)造船。 
649年,唐太宗去世,依照唐太宗的遺願攻打高句麗的計畫被取消。唐高宗繼位後,唐對高句麗和百濟又發動了一些戰爭。660年唐與新羅的聯軍滅了百濟。不過直到668年,唐和新羅的聯軍才最終滅亡了高句麗。

唐朝戰爭列表

霍邑之戰 | 唐朝統一戰爭 | 淺水原之戰 | 柏壁之戰 | 唐與突厥戰爭 | 洛陽、虎牢之戰 | 虎牢之戰 | 唐平蕭銑之戰 | 洺水之戰 | 靈州之戰 | 下博之戰 | 唐滅劉黑闥之戰 | 唐與吐蕃戰爭 | 岷州之戰 | 唐滅輔公祏之戰 | 五隴坂之戰 | 玄武門之變 | 涇陽之戰 | 唐滅東突厥之戰 | 唐擊吐谷渾之戰 | 松州之戰 | 唐滅高昌之戰 | 唐擊薛延陀之戰 | 唐擊焉耆之戰 | 唐與高麗戰爭 | 安市城之戰 | 唐滅薛延陀之戰 | 唐攻龜茲之戰 | 唐滅西突厥之戰 | 唐滅百濟之戰 | 唐與契丹、奚等之戰 | 平壤之戰 | 天山之戰 | 白江口之戰 | 唐滅高麗之戰 | 大非川之戰 | 青海之戰 | 裴行儉破西突厥之戰 | 朔州、黑山之戰 | 裴行儉攻伏念之戰 | 雲州之戰 | 骨篤祿攻唐之戰 | 武則天平李敬業之戰 | 兩井之戰 | 唐諸王反武后之戰 | 安西之戰 | 素羅汗山之戰 | 黃獐谷之戰 | 東硤石谷之戰 | 天門嶺之戰 | 冷陘之戰 | 灤水谷之戰 | 武街之戰 | 瓜州之戰 | 石堡城之戰 | 唐攻契丹之戰 | 積石軍之戰| 唐擊小勃律之戰 | 恆羅斯之戰| 唐與南詔戰爭 | 唐平安史之亂 | 范陽起兵 | 安軍攻占東都之戰 | 郭子儀擊叛軍之戰 | 常山之戰 | 雍丘之戰 | 九門之戰 | 嘉山之戰 | 靈寶之戰 | 陳濤斜之戰 | 寧陵之戰 | 春太原之戰 | 睢陽之戰 | 唐收復兩京之戰 | 河東之戰 | 唐收復長安之戰 | 唐收復洛陽之戰 | 河陽之戰 | 唐再奪東京之戰 | 唐滅史朝義之戰 | 邠州之戰 | 奉天、靈台之戰 | 靈、宜、鹽、百之戰 | 劍南、西川之戰 | 臨洺之戰 | 洹水之戰 | 魏州之戰 | 涇原兵變 | 奉天之戰 | 貝州之戰 | 李晟收復長安之戰 | 河中之戰 | 汧城之戰 | 神川之戰 | 維州之戰 | 唐破吐番維州之戰 | 蔡州之戰 | 唐平劉稹澤潞之戰 | 交趾之戰 | 龐勛起義 | 成都之戰 | 王仙芝起義 | 唐末農民戰爭 | 黃巢轉戰中原之戰 | 黃巢南下福州之戰 | 信州之戰 | 黃巢攻東都之戰 | 黃巢攻長安之戰 | 唐奪長安之戰 | 唐滅大齊之戰 | 安史之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