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陽起兵

范陽起兵

范陽起兵,在唐平安史之亂的戰爭中,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在范陽(今北京城西南)起兵反唐的作戰。


簡介

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一月,在唐平安史之亂的戰爭中,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在范陽(今北京城西南)起兵反唐的作戰。

事件經過

范陽起兵范陽
安祿山,是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胡人,會六種少數民族語言,初為互市牙郎,從軍後,因驍勇多機智,被幽州節度使張守珪任為捉生將。並收為養子,逐步被提升為平盧討擊使。他以賄賂交結朝廷派往河北的使臣,博得唐玄宗的稱許。天寶元年(742年),升為平盧節度使。此後,他以虛報戰功、迎合獻媚、賄賂皇帝近臣等手段,騙得唐玄宗的信任,於天寶三載兼范陽節度使、河北採訪使。他千方百計投玄宗所好,甚至裝蠢賣傻,以示愚忠,更加騙得唐玄宗和楊貴妃等人的寵信和支持,楊貴妃還收他為養兒。
天寶十載,又兼河東節度使,掌握了今河北、遼寧西部、山西一帶的軍事、民政及財政大權。隨著權位的提高和實力的增強,安祿山的野心越來越大。他多次入朝,看到內地兵力空虛,朝政日趨腐敗,自己又控制子全國近三分之一的軍隊,就萌生了舉兵作亂、奪取唐室天下的野心,並著手進行叛亂的準備。他派遣親信入京,刺探朝廷情報,他蓄養戰馬數萬匹,貯備大量兵仗器械和糧草;他網羅黨羽結成一個以高尚、嚴莊等為心腹,以史思明、蔡希德崔乾祐等將領為骨幹的反唐集團;他豢養同羅、奚、契丹等族投降者中驍勇善戰的8000餘人,組成親軍。
號稱“曳落河”(意為壯士);他大批提升自己的親信為將領,並以番將32人替代漢將。安祿山在一切準備工作完成後,於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初九,詐稱奉朝廷密旨,率兵入朝討伐楊國忠,在范陽起兵反唐。他以范陽節度副使賈循守范陽,平盧節度副使呂知誨守平盧,別將高秀岩守大同(今山西朔縣東北),以鞏固後方基地。他自率所部蕃、漢兵,及同羅、奚、契丹、室韋等族兵共15萬,號稱20萬,於當日夜晚出發,自薊城(今北京城西南)南下,向洛陽、長安殺來。

點評

安祿山以偽裝騙取唐玄宗的寵信,又利用唐玄宗對他的深信不疑進行叛亂的充分準備;起兵的時間又選擇在朝政腐敗、內地兵力空虛的有利時機,起兵時,又以奉密旨誅楊國忠為掩飾。因而,范陽起兵取得了突然襲擊的效果。

唐朝戰爭列表

霍邑之戰 | 唐朝統一戰爭 | 淺水原之戰 | 柏壁之戰 | 唐與突厥戰爭 | 洛陽、虎牢之戰 | 虎牢之戰 | 唐平蕭銑之戰 | 洺水之戰 | 靈州之戰 | 下博之戰 | 唐滅劉黑闥之戰 | 唐與吐蕃戰爭 | 岷州之戰 | 唐滅輔公祏之戰 | 五隴坂之戰 | 玄武門之變 | 涇陽之戰 | 唐滅東突厥之戰 | 唐擊吐谷渾之戰 | 松州之戰 | 唐滅高昌之戰 | 唐擊薛延陀之戰 | 唐擊焉耆之戰 | 唐與高麗戰爭 | 安市城之戰 | 唐滅薛延陀之戰 | 唐攻龜茲之戰 | 唐滅西突厥之戰 | 唐滅百濟之戰 | 唐與契丹、奚等之戰 | 平壤之戰 | 天山之戰 | 白江口之戰 | 唐滅高麗之戰 | 大非川之戰 | 青海之戰 | 裴行儉破西突厥之戰 | 朔州、黑山之戰 | 裴行儉攻伏念之戰 | 雲州之戰 | 骨篤祿攻唐之戰 | 武則天平李敬業之戰 | 兩井之戰 | 唐諸王反武后之戰 | 安西之戰 | 素羅汗山之戰 | 黃獐谷之戰 | 東硤石谷之戰 | 天門嶺之戰 | 冷陘之戰 | 灤水谷之戰 | 武街之戰 | 瓜州之戰 | 石堡城之戰 | 唐攻契丹之戰 | 積石軍之戰| 唐擊小勃律之戰 | 恆羅斯之戰| 唐與南詔戰爭 | 唐平安史之亂 | 范陽起兵 | 安軍攻占東都之戰 | 郭子儀擊叛軍之戰 | 常山之戰 | 雍丘之戰 | 九門之戰 | 嘉山之戰 | 靈寶之戰 | 陳濤斜之戰 | 寧陵之戰 | 春太原之戰 | 睢陽之戰 | 唐收復兩京之戰 | 河東之戰 | 唐收復長安之戰 | 唐收復洛陽之戰 | 河陽之戰 | 唐再奪東京之戰 | 唐滅史朝義之戰 | 邠州之戰 | 奉天、靈台之戰 | 靈、宜、鹽、百之戰 | 劍南、西川之戰 | 臨洺之戰 | 洹水之戰 | 魏州之戰 | 涇原兵變 | 奉天之戰 | 貝州之戰 | 李晟收復長安之戰 | 河中之戰 | 汧城之戰 | 神川之戰 | 維州之戰 | 唐破吐番維州之戰 | 蔡州之戰 | 唐平劉稹澤潞之戰 | 交趾之戰 | 龐勛起義 | 成都之戰 | 王仙芝起義 | 唐末農民戰爭 | 黃巢轉戰中原之戰 | 黃巢南下福州之戰 | 信州之戰 | 黃巢攻東都之戰 | 黃巢攻長安之戰 | 唐奪長安之戰 | 唐滅大齊之戰 | 安史之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