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隴坂之戰

唐武德七年(624年),在唐與突厥的戰爭中,突厥軍多次攻擾唐邊。八月,秦王李世民率軍在五隴坂(今陝西鳳翔西)計退突厥軍的著名作戰。

背景

李淵建唐後,突厥對唐王朝採取時叛時服,既和親又掠奪,但以掠奪為主的政策。七年三月二十七日,突厥侵掠原州(治高平,今寧夏固原)。五月初二,突厥擾劫朔州(治善陽,今山西朔縣)。六月,突厥侵擾武周城(即今山西左雲),被代州(治雁門,今山西代縣)州兵擊敗。七月初一,苑君璋引突厥軍侵朔州,唐總管秦武通將其擊退。初十,突厥再次侵掠原州,李淵命寧州刺史鹿大師前去救援,又遣靈州總管楊師道奔赴大木根山。截斷突厥歸路。十二日,突厥襲擾隴州(治汧源,今陝西隴縣),遣護軍尉遲敬德進擊突厥。十五日,突厥侵掠陰盤(今甘肅平涼東南四十里舖)。
由於突厥連年襲擾,唐王朝的心臟地帶關中地區亦經常受其威脅,使得京師人心惶惶。有大臣上書認為突厥軍之所以屢次入侵關中,是因為唐朝大量人口和財富都集中在長安的緣故,建議焚毀長安,將人口遷走,另尋別處定都,即可使突厥不再入侵。李淵和李建成、李元吉及重臣裴寂等同意這一逃跑避讓策略,李淵還派中書侍郎宇文士及到樊(今湖北襄陽北)、鄧(今河南鄧縣)一帶巡視可以定都的地方。李世民堅決反對這一主張,他例舉前代的史事說明妥協退讓不能解決問題,請求李淵給他幾年時間,一定打敗突厥,解除邊患。由於其態度堅決,打消了李淵遷都的念頭。

戰事

閏七月二十一日,李淵下詔命李世民李元吉率軍前去抵禦突厥。八月初一,突厥軍侵擾原州。初五,突厥侵擾忻州(治秀容,今山西忻縣)。初九,突厥襲擾并州(治今山西太原西南)。十一日,突厥侵犯綏州(治魏平,今陝西子長東南),唐綏州刺史劉大俱將其擊退。
這時,突厥頡利、突利兩可汗見唐統一全國已成定局,受其扶持的割據勢力也多被擊滅,遂傾其全部人馬,對中原發動大規模入侵。十二日,突厥兩可汗率精騎萬名在豳州(治今陝西彬縣)南面的五隴坂與李世民、李元吉所率的唐軍相遇。時關中地區連日淫雨綿綿,唐軍因連日行軍跋涉已疲憊不堪,再加上糧草運輸被隔斷、軍需器械受潮,戰鬥力銳減。李元吉等許多將領都認為敵強我弱,不敢出戰。李世民深知頡利和突利之間矛盾重重、互不信任,乃率100名精騎馳至突厥陣前,厲聲指責頡利背盟負約,大舉入侵,邀其單打獨鬥,並聲稱僅用所率100騎兵即可抵禦突厥大軍。頡利原以為李世民不敢與戰,一時不明白李世民的用意,深怕中計,故不敢輕舉妄動。李世民又策馬向前,派人責備突利可汗違約,表示願與其決一勝負,突利亦避而不答。李世民再次向前推進,準備渡過溝塹。頡利見李世民輕裝出戰,又聽到他與突利談到盟約等話,懷疑他們之間早有聯繫,擔心自己被兩面夾擊,乃遣使勸李世民不要進軍,自己亦引軍稍卻。此時雨越下越大,李世民對諸將說:“虜所恃者弓矢耳,今積雨彌時,筋膠俱解,弓不可用,彼如飛鳥之折翼;吾屋居火食,刀槊犀利,以逸制勞,此而不乘,將復何待”!(《資治通鑑》卷191)於是率軍“潛師夜出,冒雨而進,突厥大驚”。(同上)李世民又派人向突利陳述利弊得失,突利悅而願歸順於唐。頡利打算出戰,突利不從,頡利無奈派突利和夾畢特勒(突厥官名)阿史那思摩求見李世民請和,李世民與他們訂立盟約,雙方撤軍。
二十三日,岐州刺史柴紹在杜陽穀(今陝西麟遊西北)擊敗突厥軍。九月初六,突厥侵擾綏州,綏州都督劉大俱將其擊敗,俘虜3名特勒。

唐朝戰爭列表

霍邑之戰 | 唐朝統一戰爭 | 淺水原之戰 | 柏壁之戰 | 唐與突厥戰爭 | 洛陽、虎牢之戰 | 虎牢之戰 | 唐平蕭銑之戰 | 洺水之戰 | 靈州之戰 | 下博之戰 | 唐滅劉黑闥之戰 | 唐與吐蕃戰爭 | 岷州之戰 | 唐滅輔公祏之戰 | 五隴坂之戰 | 玄武門之變 | 涇陽之戰 | 唐滅東突厥之戰 | 唐擊吐谷渾之戰 | 松州之戰 | 唐滅高昌之戰 | 唐擊薛延陀之戰 | 唐擊焉耆之戰 | 唐與高麗戰爭 | 安市城之戰 | 唐滅薛延陀之戰 | 唐攻龜茲之戰 | 唐滅西突厥之戰 | 唐滅百濟之戰 | 唐與契丹、奚等之戰 | 平壤之戰 | 天山之戰 | 白江口之戰 | 唐滅高麗之戰 | 大非川之戰 | 青海之戰 | 裴行儉破西突厥之戰 | 朔州、黑山之戰 | 裴行儉攻伏念之戰 | 雲州之戰 | 骨篤祿攻唐之戰 | 武則天平李敬業之戰 | 兩井之戰 | 唐諸王反武后之戰 | 安西之戰 | 素羅汗山之戰 | 黃獐谷之戰 | 東硤石谷之戰 | 天門嶺之戰 | 冷陘之戰 | 灤水谷之戰 | 武街之戰 | 瓜州之戰 | 石堡城之戰 | 唐攻契丹之戰 | 積石軍之戰| 唐擊小勃律之戰 | 恆羅斯之戰| 唐與南詔戰爭 | 唐平安史之亂 | 范陽起兵 | 安軍攻占東都之戰 | 郭子儀擊叛軍之戰 | 常山之戰 | 雍丘之戰 | 九門之戰 | 嘉山之戰 | 靈寶之戰 | 陳濤斜之戰 | 寧陵之戰 | 春太原之戰 | 睢陽之戰 | 唐收復兩京之戰 | 河東之戰 | 唐收復長安之戰 | 唐收復洛陽之戰 | 河陽之戰 | 唐再奪東京之戰 | 唐滅史朝義之戰 | 邠州之戰 | 奉天、靈台之戰 | 靈、宜、鹽、百之戰 | 劍南、西川之戰 | 臨洺之戰 | 洹水之戰 | 魏州之戰 | 涇原兵變 | 奉天之戰 | 貝州之戰 | 李晟收復長安之戰 | 河中之戰 | 汧城之戰 | 神川之戰 | 維州之戰 | 唐破吐番維州之戰 | 蔡州之戰 | 唐平劉稹澤潞之戰 | 交趾之戰 | 龐勛起義 | 成都之戰 | 王仙芝起義 | 唐末農民戰爭 | 黃巢轉戰中原之戰 | 黃巢南下福州之戰 | 信州之戰 | 黃巢攻東都之戰 | 黃巢攻長安之戰 | 唐奪長安之戰 | 唐滅大齊之戰 | 安史之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