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邑之戰

霍邑之戰

霍邑之戰,隋大業十三年(617)八月,隋太原留守李淵起兵擊滅虎牙郎將宋老生軍,攻克霍邑城的作戰。

簡介

霍邑之戰霍邑之戰

攻敵側背前後夾擊的霍邑之戰。隋大業十三年(617)八月,隋太原留守李淵起兵擊滅虎牙郎將宋老生軍,攻克霍邑城(今山西霍州)的作戰。

戰役詳情

隋末,農民起義摧毀了隋煬帝的統治,李淵乘機起兵,於十三年六月建大將軍府,自稱大將軍,以長子李建成為左領軍大都督,次子李世民為右領軍大都督。七月,李淵率甲士3萬沿汾水南下,進駐賈胡堡(今山西霍縣西北)。隋西京留守、 代王楊侑派虎牙郎將宋老生率精兵2萬守霍邑,左武侯大將軍屈突通駐河東郡城(今山西永濟西),抵禦李淵。適逢久雨,李淵軍缺糧,又流傳突厥與劉武周將乘虛襲太原(今太原西南),李淵招集將佐謀北還,被二子勸止。不久,糧運到達。八月,李淵率兵直趨霍邑,恐宋老生固守不出,採納二子用輕騎誘其出戰之計,親率輕騎數百先至城東,命二子各率數十騎佯裝圍城,並令後軍急進。宋老生在城上見李淵後軍將至,恐其逼城紮營,乃引兵從南門、東門出城。李淵慮其背城不肯遠出,命李建成由東門佯退誘敵,李世民斷其南門歸路。宋老生見李淵軍退,以為怯戰,遂引兵向前,離城裡余列陣。李淵即命二子率輕騎直衝城門,出其陣後,前後夾擊,並揚言已斬宋老生。頓時隋兵大亂,爭奔城門。但門已為李淵軍奪占,宋老生不得入,被斬。李淵軍遂占霍邑,初戰獲勝,為進軍關中打開了通路。

唐朝戰爭列表

霍邑之戰 | 唐朝統一戰爭 | 淺水原之戰 | 柏壁之戰 | 唐與突厥戰爭 | 洛陽、虎牢之戰 | 虎牢之戰 | 唐平蕭銑之戰 | 洺水之戰 | 靈州之戰 | 下博之戰 | 唐滅劉黑闥之戰 | 唐與吐蕃戰爭 | 岷州之戰 | 唐滅輔公祏之戰 | 五隴坂之戰 | 玄武門之變 | 涇陽之戰 | 唐滅東突厥之戰 | 唐擊吐谷渾之戰 | 松州之戰 | 唐滅高昌之戰 | 唐擊薛延陀之戰 | 唐擊焉耆之戰 | 唐與高麗戰爭 | 安市城之戰 | 唐滅薛延陀之戰 | 唐攻龜茲之戰 | 唐滅西突厥之戰 | 唐滅百濟之戰 | 唐與契丹、奚等之戰 | 平壤之戰 | 天山之戰 | 白江口之戰 | 唐滅高麗之戰 | 大非川之戰 | 青海之戰 | 裴行儉破西突厥之戰 | 朔州、黑山之戰 | 裴行儉攻伏念之戰 | 雲州之戰 | 骨篤祿攻唐之戰 | 武則天平李敬業之戰 | 兩井之戰 | 唐諸王反武后之戰 | 安西之戰 | 素羅汗山之戰 | 黃獐谷之戰 | 東硤石谷之戰 | 天門嶺之戰 | 冷陘之戰 | 灤水谷之戰 | 武街之戰 | 瓜州之戰 | 石堡城之戰 | 唐攻契丹之戰 | 積石軍之戰| 唐擊小勃律之戰 | 恆羅斯之戰| 唐與南詔戰爭 | 唐平安史之亂 | 范陽起兵 | 安軍攻占東都之戰 | 郭子儀擊叛軍之戰 | 常山之戰 | 雍丘之戰 | 九門之戰 | 嘉山之戰 | 靈寶之戰 | 陳濤斜之戰 | 寧陵之戰 | 春太原之戰 | 睢陽之戰 | 唐收復兩京之戰 | 河東之戰 | 唐收復長安之戰 | 唐收復洛陽之戰 | 河陽之戰 | 唐再奪東京之戰 | 唐滅史朝義之戰 | 邠州之戰 | 奉天、靈台之戰 | 靈、宜、鹽、百之戰 | 劍南、西川之戰 | 臨洺之戰 | 洹水之戰 | 魏州之戰 | 涇原兵變 | 奉天之戰 | 貝州之戰 | 李晟收復長安之戰 | 河中之戰 | 汧城之戰 | 神川之戰 | 維州之戰 | 唐破吐番維州之戰 | 蔡州之戰 | 唐平劉稹澤潞之戰 | 交趾之戰 | 龐勛起義 | 成都之戰 | 王仙芝起義 | 唐末農民戰爭 | 黃巢轉戰中原之戰 | 黃巢南下福州之戰 | 信州之戰 | 黃巢攻東都之戰 | 黃巢攻長安之戰 | 唐奪長安之戰 | 唐滅大齊之戰 | 安史之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