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經歷

在幾十年的運動員生涯里,讓她感到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受傷。同伴在球場上訓練而自己卻力所不能及、本來應該在場上發揮作用卻不能為國爭光是最痛苦的事情。比如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當時她的身體情況已經不具備去參加激烈競爭了,因為她的傷病很重,亞特蘭大奧運會是鄭海霞參加的最後一屆奧運會,令人遺憾的是,中國女籃未能進入前八名。那屆奧運會後不久,鄭海霞退役,“鄭海霞時代”結束。
運動生涯

1979年8月,考入商丘業餘體校。
1980年,被選入武漢部隊籃球隊。
1982年,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女子籃球隊,入選中國國家女子籃球隊,成為中國著名優秀女子籃球運動員。
1996年,鄭海霞登入美國職業女籃聯賽WNBA,加盟洛杉磯火花隊。
個人生活
愛情婚姻

鄭海霞說。這位中國女籃的霸王花,私底下女人味十足。跟許多愛漂亮的女孩一樣,她也愛佩戴小飾物,玉石、紅絲帶、金鍊子……兩隻手腕上掛滿了小飾物。除了小飾物,她也愛漂亮衣服和高級化妝品,買不到合適尺碼的衣服,她就去定做。
只談過一次戀愛,前後談了兩年多,那是1990年至1993年。他們至今還是朋友。他比她高一點,2.10米,很憨厚。可因為鄭海霞太突出了,最後他還是提出了分手。在分手信中,他畫了一幅畫:一棵大樹,大樹下有棵小草。鄭海霞很理解他,從一開始交往,他就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他們都屬於特殊身材的人,合適的衣服和鞋子更是少見。所以他身上的衣服和腳上的鞋子,都是鄭海霞省給他的。現在他結婚了,也做父親了,他太太也知道鄭海霞和他的關係,鄭海霞現在每年還會給他郵寄兩雙鞋。
可能是對生活的一種渴望,也是女人的本性,沒有戀愛的打憂和困惑,她有更多的時間來裝扮自己、裝扮房間,更有時間和機會與朋友聚會聊天,她覺得還是很快樂的。“我不會因此而困惑、沮喪,從生活上、性格上沒什麼改變,我還是一個健康向上、陽光朝氣的女生。”

海霞的婚禮吸引了眾多國內籃壇大腕,包括NBA央視解說徐濟成、八一隊主教練隋菲菲,還有帶領中國女籃勇奪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銀牌的功勳老教練李亞光。因為鄭海霞與籃球的不解之緣,婚禮的主題命名為“一世球緣”。婚禮現場布置成紅色,貼滿了“囍”字,一派喜慶的氣氛。
婚禮現場,鄭海霞穿著軍裝亮相,新郎徐慶華穿一身西服。婚慶公司還別出心裁用沙畫記錄了兩人相識相愛的經過。在親友的起鬨下,鄭海霞與新郎進行了喝交杯酒、接吻等“傳統”婚禮儀式。
徐慶華暗戀海霞多年,三年前,兩人開始了地下戀情,發展十分順利,終於走進婚姻殿堂。
媒體採訪

鄭海霞身穿一身條紋連衣裙,腳穿白色高跟鞋,看上去格外精神。當郭德綱問其具體身高時,鄭海霞表示:“赤腳2米04,還有我今天穿了高跟鞋。”郭德綱隨即附和道“那我就不報自己的身高了。”而鄭海霞老公徐慶華的身高為1米90。鄭海霞的針線活相當不錯,她甚至就在現場一邊織著絨線一邊接受郭德綱的採訪。

“還有我在1997年第一次去美國打WNBA,那時被評選為最佳風範獎,”鄭海霞繼續說道。在採訪過程中,鄭海霞還透露道:“當時我去WNBA那會兒,科比還是新人,那是14年前,他剛出道。我想他可能是我的冬粉,不過我不能肯定。我能肯定的是,奧尼爾崇拜我,是的。”

鄭海霞的傷病主要在腰部和腿部,她不能跑,不能長時間走路,所有行動都很受影響,但她認為這是自己對籃球的執著、熱愛所付出的代價,她能平和地對待,因為籃球給她帶來了太多的榮譽,她很知足。“體育和籃球給我帶來了無限快樂,我還是執著依舊。”鄭海霞攤開她那雙大手,調皮地笑著,好像是在對世界宣布希么。
因為身份還是八一女籃的領隊,她還要參與一些教學、管理工作及賽事籌備,平時忙於八一女籃的隊伍建設、隊員的挑選,她感到很充實。北京奧運會馬上就要開始了,其間,她主要是做後勤和宣傳方面的工作,她可能會參與搜狐網的評述,還有中央電視台的賽事評論。她覺得,作為一個體育人、一個籃球人,在轟轟烈烈的奧運會期間不應該閒著。
籃球天賦

鄭海霞借著身高的優勢,鄭海霞從商丘地區體校一路殺進國家隊。剛開始因為沒有合適的鞋,她就光著腳打球。那會兒根本沒覺得條件艱苦,沒鞋穿也不覺得丟人。後來一位木工師傅看到她光著腳,便找了塊木板給她做了一雙木屐。她自從入選國家青年隊以來,戰績突出。10餘年間,作為絕對主力,她為中國女籃奪得巴塞隆納奧運會和悉尼世界錦標賽的銀牌立下汗馬功勞。她還曾征戰WNBA聯賽。鄭海霞退役後,曾經擔任八一女子籃球隊教練員,現在是八一女籃的領隊。
鄭海霞是僅有的曾赴美打過職業聯賽的中國女籃運動員,她以靈活協調、能攻善守的特點贏得了美國乃至世界球迷的喜愛。

姚明借鞋
在“中國小巨人”姚明15歲時,因腳長得太大以至於要穿52碼的鞋才合適,最大的苦惱就是找不到鞋穿。那時無奈之下姚媽媽還曾向鄭海霞借過鞋子。迴避隱私
曾有記者問過這位中國女籃歷史上的傳奇中鋒“鄭指導,您的腳有多大”?對此,鄭海霞有點不高興:“有問女士這么隱私問題的嗎?”獲獎記錄

1982年和1984年代表中國青年女籃,兩次獲得亞洲青年女籃錦標賽冠軍。
1983年代表解放軍隊獲第5屆全運會冠軍,代表國家女籃獲世界女籃錦標賽第3名。
1984年,獲得第二十三屆奧運會上獲得銅牌,鄭海霞被評為世界最佳青年選手。
1985年,在第6屆“波羅的海杯”國際籃球選拔賽上,獲“最佳得分手獎”、“最佳籃板球獎”、“最佳陣容選手獎”。
1986年,在世界女籃錦標賽上獲第三名,鄭海霞獲籃壇“最佳中鋒獎”,在決賽中獲“最佳得分手”稱號。在第10屆亞洲運動會獲冠軍。她還被評為“三八”紅旗手和新長征突擊手。
1990年10月在北京舉行的第十一屆亞運會上獲得銀牌。
1992年8月,在巴塞隆納舉行的第二十五屆奧運會上獲得銀牌,鄭海霞被評為最佳得分手。
1994年在澳大利亞悉尼舉行的第十二屆世界女籃錦標賽上中國女籃獲亞軍,鄭海霞被評為最有價值的球員。

1998年因傷宣布退役。
1999年當選中國籃球運動50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