邠州之戰

邠州之戰

唐廣德二年八月至十月,唐叛將河北副元帥僕固懷恩引吐蕃、回紇軍進攻唐邠州被擊敗的作戰。

簡介

邠州之戰

廣德二年(764年)八月至十月,在唐與吐番的戰爭中,唐叛將河北副元帥僕固懷恩引吐蕃、回紇軍進攻唐邠州(治

邠州之戰邠州之戰

新平,今陝西彬縣)被擊敗的作戰。

戰役詳情

廣德元年十月,吐蕃軍攻入唐朝京師長安13天后撤退,並立即調整部署,準備再次進攻長安一帶。唐叛將河北副元帥僕固懷恩為報私怨於次年八月,引吐蕃、回紇軍10萬攻取奉天(今陝西乾縣),又分2萬餘人自靈武(今寧夏永寧西南)進攻鄰州,代宗李豫郭子儀率諸將出鎮奉天。九月,郭子儀受命駐守涇陽(今陝西涇陽西北)。二十日,郭子儀命其子朔方兵馬使郭晞率1萬援軍救邠州。二十六日,僕固懷恩前軍到達宜祿(今陝西長武),郭子儀派右兵馬使李國臣率兵為郭晞後援,郭晞與邡寧節度使白孝德打敗蕃軍1000餘人於宜祿,生擒蕃將數人。十月,僕固懷恩引回蕃軍到邠州,白孝德、郭晞閉城拒守不戰。數日後僕固懷恩及回蕃軍進逼奉天,京師長安戒嚴。唐守城諸將請戰,郭子儀不許,認為僕固懷恩等深入唐地,利在速戰,我軍避其鋒芒,堅壁以待,使聯軍以為我軍膽怯放鬆警戒後,就可破敵了,如立即出戰而失利,則軍心離散。並下令敢言戰者斬!十月初七夜,唐軍出兵數萬列陣於乾陵以南。初八天還未亮,廣布旗幟如10萬大軍。僕固懷恩及回蕃聯軍已在乾陵北列陣20里,並欲襲擊唐軍,忽然看到唐軍有備,大驚,不敢交戰並撤退。郭子儀命令郭晞率步兵5000,騎兵500從西南面攻打蕃軍。郭晞兵寡,白日與蕃軍相持不戰。當蕃軍夜間放鬆戒備之機,郭晞派精銳馬步3000人夜襲其營,殺死聯軍千餘人,生擒83(一說85)人,奪戰馬500匹,俘虜大將4名。十三日,聯軍攻打邡州東門失利,十四日,郭晞等在南原與聯軍交戰,連戰皆捷,大破聯軍,追殺數十里。二十一日,聯軍涉過涇水逃走,終解邠州之圍。

點評

此戰,唐軍避敵鋒芒,乘敵不備,夜襲成功,以弱勝強取得了勝利。

唐朝戰爭列表

霍邑之戰 | 唐朝統一戰爭 | 淺水原之戰 | 柏壁之戰 | 唐與突厥戰爭 | 洛陽、虎牢之戰 | 虎牢之戰 | 唐平蕭銑之戰 | 洺水之戰 | 靈州之戰 | 下博之戰 | 唐滅劉黑闥之戰 | 唐與吐蕃戰爭 | 岷州之戰 | 唐滅輔公祏之戰 | 五隴坂之戰 | 玄武門之變 | 涇陽之戰 | 唐滅東突厥之戰 | 唐擊吐谷渾之戰 | 松州之戰 | 唐滅高昌之戰 | 唐擊薛延陀之戰 | 唐擊焉耆之戰 | 唐與高麗戰爭 | 安市城之戰 | 唐滅薛延陀之戰 | 唐攻龜茲之戰 | 唐滅西突厥之戰 | 唐滅百濟之戰 | 唐與契丹、奚等之戰 | 平壤之戰 | 天山之戰 | 白江口之戰 | 唐滅高麗之戰 | 大非川之戰 | 青海之戰 | 裴行儉破西突厥之戰 | 朔州、黑山之戰 | 裴行儉攻伏念之戰 | 雲州之戰 | 骨篤祿攻唐之戰 | 武則天平李敬業之戰 | 兩井之戰 | 唐諸王反武后之戰 | 安西之戰 | 素羅汗山之戰 | 黃獐谷之戰 | 東硤石谷之戰 | 天門嶺之戰 | 冷陘之戰 | 灤水谷之戰 | 武街之戰 | 瓜州之戰 | 石堡城之戰 | 唐攻契丹之戰 | 積石軍之戰| 唐擊小勃律之戰 | 恆羅斯之戰| 唐與南詔戰爭 | 唐平安史之亂 | 范陽起兵 | 安軍攻占東都之戰 | 郭子儀擊叛軍之戰 | 常山之戰 | 雍丘之戰 | 九門之戰 | 嘉山之戰 | 靈寶之戰 | 陳濤斜之戰 | 寧陵之戰 | 春太原之戰 | 睢陽之戰 | 唐收復兩京之戰 | 河東之戰 | 唐收復長安之戰 | 唐收復洛陽之戰 | 河陽之戰 | 唐再奪東京之戰 | 唐滅史朝義之戰 | 邠州之戰 | 奉天、靈台之戰 | 靈、宜、鹽、百之戰 | 劍南、西川之戰 | 臨洺之戰 | 洹水之戰 | 魏州之戰 | 涇原兵變 | 奉天之戰 | 貝州之戰 | 李晟收復長安之戰 | 河中之戰 | 汧城之戰 | 神川之戰 | 維州之戰 | 唐破吐番維州之戰 | 蔡州之戰 | 唐平劉稹澤潞之戰 | 交趾之戰 | 龐勛起義 | 成都之戰 | 王仙芝起義 | 唐末農民戰爭 | 黃巢轉戰中原之戰 | 黃巢南下福州之戰 | 信州之戰 | 黃巢攻東都之戰 | 黃巢攻長安之戰 | 唐奪長安之戰 | 唐滅大齊之戰 | 安史之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