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中國名畫]

《蝦》[中國名畫]
《蝦》[中國名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齊白石的蝦,栩栩如生,情趣盎然。懂得筆墨也善於操縱筆墨的齊白石,他在下筆畫蝦時,既能巧妙地利用墨色和筆痕表現蝦的結構和質感,又以富有金石味的筆法描繪蝦須和長臂鉗,使純墨色的結構里也有著豐富的意味,有著高妙的技巧。蝦的精神狀態,蝦的有彈力的透明體,蝦在水中浮游的動勢。把藝術造型的“形”“質”“動”三個要素完滿的表現出來,這樣豐富的內容,齊白石先生用的是及簡練的筆墨,不能多一筆,也不能少一筆,一筆一筆可以數得出來。

作者

齊白石齊白石

齊白石(1863-1957),現代傑出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原名齊璜,純芝,字渭青、號白石、瀕生、阿芝、借山吟館主者、寄萍老人等。南湘潭人。

曾任美術家協會主席等,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齊白石畫可說是畫壇一絕,靈動活潑,栩栩如生,神韻充盈,用淡墨擲筆,繪成軀體,浸潤之色,更顯蝦體晶瑩剔透之感。以濃墨豎點為睛,橫寫為腦,落墨成金,筆筆傳神。細筆寫須、爪、大螯,剛柔並濟、凝練傳神,顯示了畫家高妙的書法功力。畫家寫蝦,來自生活,卻超越生活,大膽概括簡化,更得傳神妙筆。

齊白石畫風

齊白石的《蝦》齊白石的《蝦》

文人畫自萌發以來,一直著力表現超塵拔俗的審美趣味,抒發文人胸中萬象,以高雅脫俗為旨,對“村粗不堪”之物從不理會,而齊白石卻將家婦村夫的生活情趣引入文人畫中,變俗為雅,使文人畫改頭換面,創造了文人畫的新境界。他將文人傳統與民間傳統、文人修養與農民氣質自然而然地結合起來,雅俗兼得,從而成為現代藝術史上的奇蹟。齊白石喜歡畫畫,他常以習字描紅紙畫人物、花卉及動物。

1888年,齊白石拜畫家蕭傳鑫為師,學畫像。後又經蕭介紹得識另一畫像師文少可,並得其指教。第二年,他又拜湘潭名士胡自倬陳作塤為師,跟胡自倬學畫工筆花鳥草蟲,跟陳作塤學詩文。齊白石的繪畫除在家鄉親得師授外,更多的是師學前人。

他對徐渭、朱耷、吳昌碩欽佩不已。在師習諸大師的同時,他還開創了自己的“衰年變法”,即從裡到外、從筆墨語言到表現題材的整體“變法”。他還變朱耷用筆絞轉為用筆直率平易,變冷逸為平和;變徐渭用筆疾速為用筆徐緩,變用墨滲化渾淪為用墨醒透朗然,變墨中求筆為筆中求墨;變吳昌碩用筆剛猛勁利為輕鬆恬淡,變追求整體的書法氣勢為追求局部行筆中的韻味。齊白石的繪畫特色之一就是“飛白”,以“飛白”豐富用筆變化,在“飛白”中求蒼潤。在“飛白”的同時,還強調“破墨法”的運用,在“飛白”中取氣,在“破墨”中取韻。在他的筆下,農村廣闊天地中的高粱、玉米、白菜、青蛙等都成為了主角,並且被賦予了思想,成為了文人畫新的發展方向。

齊白石畫的,聞名於世,但他畫蝦卻是通過一個偶然的機會獲得靈感的。一天傍晚,幹了一天活的齊白石坐在星斗塘邊洗腳,突然覺得一陣鑽心的疼痛。他急忙從水裡拔出腳一看,原來是只草蝦把他的腳趾鉗出了血。正是這隻草蝦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通過對草蝦的認真觀察後,他畫出了平生第一隻蝦,畫得栩栩如生,從此一發而不可收。

鑑賞及評價

齊白石的蝦,栩栩如生,情趣盎然。懂得筆墨也善於操縱筆墨的齊白石,他在下筆畫蝦時,既能巧妙地利用墨色和筆痕表現蝦的結構和質感,又以富有金石味的筆法描繪蝦須和長臂鉗,使純墨色的結構里也有著豐富的意味,有著高妙的技巧。(白石翁畫蝦,乃河蝦與對蝦二者愜意的“合象”。——李苦禪)(蝦的精神狀態,蝦的有彈力的透明體,蝦在水中浮游的動勢。把藝術造型的“形”“質”“動”三個要素完滿的表現出來,這樣豐富的內容,齊白石先生用的是及簡練的筆墨,不能多一筆,也不能少一筆,一筆一筆可以數得出來。——葉淺予)

我們這裡介紹的這幅《群蝦圖》中有十幾隻,有躬身向前的,有彎腰爬行的,也有直腰遊蕩的。作者用淡墨擲筆,繪成軀體,一提一頓,腰部一筆一節,連續數筆,形成了蝦腰節奏的由粗漸細,把個靈動的蝦刻畫得惟妙惟肖,浸潤之色,顯出了蝦體晶瑩剔透之感。以濃墨豎點為睛,橫寫為腦,細筆寫須、爪、大螯,剛柔並濟、凝練傳神。蝦須的線條似柔實剛,似斷實連,直中有曲,亂中有序,紙上之蝦似在水中嬉戲遊動,觸鬚也像似動非動。蝦的尾部大多3筆,薄而透明中見出彈性。圖中用筆的變化,使蝦的形態活潑、靈敏、機警,有生命力。這幅《群蝦圖》並沒有用水,但在水墨的融合滲透中卻讓人感覺到蝦身永遠濕淋淋的,滿紙都是清水,蝦在水中嬉戲,敏捷而輕盈,在畫蝦的墨中摻點花青色,給人一種冷感,但更顯得晶瑩透明。

百幅中國名畫

中國畫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許多偉大的畫家創造了不勝枚舉的傳世名畫。這些名畫極大地豐富了祖國的藝術寶庫,也是留給世界人民的寶貴遺產。一個人在其一生中,應該欣賞、了解一些中國名畫,這不僅是弘揚傳統文化的需要。
《清明上河圖》
《步輦圖》
《搗練圖》
《韓熙載夜宴圖》
《鹿王本生圖》
《芙蓉錦雞圖》
《鵲華秋色圖》
《富春山居圖》
《歲寒三友圖》
《五牛圖》
《雙喜圖》
《流民圖》
《奔馬圖》
《開國大典》[中國名畫]
《張議潮統軍出行圖》
《十六羅漢圖》
《匡廬圖》
《夏山圖》
《遊春圖》
《讀碑窠石圖》
《早春圖》
《溪山樓觀圖》
《五馬圖》
《秋庭戲嬰圖》
《女史箴圖》
《四梅花圖》
《枯木怪石圖》
《虢國夫人遊春圖》

《貨郎圖》
《四景山水圖》
《踏歌圖》
《千里江山圖》
《江山秋色圖》
《寫生蛺蝶圖》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
《秋郊飲馬圖》
《簪花仕女圖》
《輞川圖》
《漁父圖》
《幽澗寒松圖》
《楊竹西小像》
《墨梅圖》
《漁樂圖》
《廬山高圖》
《桃源仙境圖》
《葡萄圖》
《康熙南巡圖》
《蒼翠凌天圖》
《淮揚潔秋圖》
《蘭竹圖》
《桃實圖》
《人物龍鳳帛畫》
《田橫五百士》
《天王送子圖》
《江山如此多嬌》[中國名畫]
《重屏會棋圖》

《雲橫秀嶺圖》
《荷花鴛鴦圖》
《南山積翠圖》
《墨竹圖》
《歷代帝王圖》
《荷石水禽圖》
《關山行旅圖》
《醉眠圖》
《青卞隱居圖》
《三友圖像》
《朝元圖》
《蝦》[中國名畫]
《秋林圖》
《溪山行旅圖》
《高逸圖》
《採薇圖》
《潑墨仙人圖》
《太白行吟圖》
《江帆樓閣圖》
《四清圖》
《長江萬里圖》
《秋山問道圖》
《仿三趙山水圖》
《山鷓棘雀圖》
《錦石秋花圖》
《天都峰圖軸》
《溪山清遠圖》
《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帛畫》

《明皇幸蜀圖》[李昭道]
《寄人籬下圖》
《職貢圖》
《清網閣墨竹圖》
《積書岩圖》
《珍禽圖》
《風雨歸舟圖》[中國名畫]
《墨蘭圖》
《照夜自圖》
《秋風紈扇圖》
《瀟湘奇觀圖》
《湘君湘夫人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