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萬里圖》

《長江萬里圖》

《長江萬里圖》是描畫長江的畫卷。有明吳偉、張大千、吳冠中所作。

明吳偉《長江萬里圖》

《長江萬里圖》長江萬里圖

此圖為吳偉傳世水墨寫意山水畫中僅見的長卷巨製,描繪了萬里長江沿途的壯麗雲山、幽谷山村、城鄉屋宇、江上風帆等。長卷構圖,起伏多變;意境浩蕩而含蓄,江山壯美而顯生機。用筆筒逸蒼勁,橫塗直抹,峰壑畢露,枯濕濃淡,一氣呵成,痛快淋漓。集中反映了畫家以氣勢取勝的藝術特色。

吳偉(1459-1508),明代畫家。字士英、次翁,號魯夫,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幼孤貧,後被錢昕收養。性喜畫,取筆劃地作人物、山水狀。憲宗成化(1465-l487)中,成國朱公延至幕中,以“小仙”呼之,因以為號。後為宮廷作畫,任仁智殿待詔,孝宗朱祜樘時授以錦衣衛百戶,賜“畫狀元”印,鏇稱病南返,居南京秦淮河畔。乃明中葉創新畫家,學之者甚眾,人稱“江夏派”,實為浙派支流。為人有骨氣,傲視權貴,狂放不羈,嗜酒貪歡,又樂與山人野夫厚交。這种放浪形骸之外的性格和行徑反映到他的藝術創作中,使他的畫風傾向於豪放一路。吳偉擅長人物畫、山水畫,勁健豪放的畫風與戴進相近,故又被稱為浙派健將。但他的筆墨更加迅疾酣暢,自成一派,由於他是江夏人,遂有江夏派之稱。吳偉的山水畫主要繼承南宋院體傳統,山石亦作斧劈皴,遒勁健壯,然又有所變化。吳偉的人物畫初學唐代吳道子和北宋李公麟,精於工筆白描,線條纖細,形象清秀。

張大千《長江萬里圖》

這是《長江萬里圖》局部,畫面氣勢浩蕩,潑墨之中加入大量潑彩,似無形而有形,平添幾許雄奇意境,堪稱宏幅巨製。這是《長江萬里圖》局部,畫面氣勢浩蕩,潑墨之中加入大量潑彩,似無形而有形,平添幾許雄奇意境,堪稱宏幅巨製。

張大千的繪畫師學很廣,由宋元至明清,由石濤、朱耷再到徐渭、陳淳,都是他臨寫的對象。他的畫在60歲以前,主要以傳統畫法為主,山水傾向於石濤的畫法,多畫名山大川,並著意運用直線,略有新意。除畫水墨、淺絳山水外,還畫青綠山水、金碧山水。

他的寫意花卉,變朱耷用筆絞轉為中鋒直筆,變用墨紛披為整飭,變畫風的冷逸為瀟灑飄逸。人物畫受日本畫風影響,但仍以傳統為根基,並參考了敦煌的畫風,畫面用筆流暢,用色瑰麗,造型飽滿,重現了唐時的畫風。60歲前後,張大千開始探索潑墨山水的畫法,開始了“衰年變法”。張大千的“潑墨法”是中國水墨畫發展的結果,這點從他的這幅《長江萬里圖》中就能看出。

張大千多年旅居海外,愈到晚年,思鄉愈切。祖國的山山水水因此經常在他的畫中出現,他就通過自己的畫“臥遊”祖國山河,聊解鄉愁。

此畫作於1968年,畫中描寫的是張大千的故鄉——四川。在近20米的長卷中,作者選取了從“岷江索橋”到長江出海的一段,共分10個段落。開卷就是都江堰旁的“岷江索橋”,而後,隨長江滔滔而下,一路上浩浩蕩蕩,山巒重疊,雲霧顯晦,翠色溟溟如海,一江橫流,森森淼淼,只在靠山腳的江岸邊,遙見幾隻帆船在浪濤中顛簸;沿岸橋樑村鎮、山野人家……將萬里長江盡收眼底。

整幅畫面氣勢恢弘,給人的感覺是血脈通暢,一氣呵成。在畫法上,這幅畫基本上都運用了復筆重色,並加入了大片潑彩。潑彩處無具體物形,但這是有形之中的無形,使“無形”的翠色帶上了幾分神秘感、神奇性,從而增強了全畫恢宏浩大的壯美效果。潑彩畫法使得這一巨製產生了比歷代同類作品更為雄渾的氣魄。我們不僅從這幅畫中能讀出張大千氣吞山河的氣勢,還能感受到他眷戀祖國的情懷。正如張大千的好友、著名畫家葉淺予所說:“處理這樣宏大的布局,寄託深厚的思國之情,不是一般胸有丘壑的山水修煉所能勝任,必須具備氣吞山河的胸襟和飽滿的愛國熱情,才可以發揮得淋漓盡致……”

吳冠中《長江萬里圖》

歷史

1971年,吳冠中從農村調回,參與北京飯店的《長江萬里圖》大型壁畫的創作。創作組成員有設計師奚小彭、繪圖畫家吳冠中、袁運甫、黃永玉、祝大年。五人赴長江兩岸寫生尚未結束,北京開始了批黑畫運動,應召返京,壁畫創作組隨之解體。
至2006年6月,吳冠中創作的《長江萬里圖》的初稿,在世紀壇展出,世人才知道吳冠中完成了《長江萬里圖》的創作。及後,設計師奚小彭收藏的《長江萬里圖》綜合性成稿進入收藏市場,參與2006秋季北京翰海的油畫拍賣。
《長江萬里圖》從誕生之日起,注定名垂畫史。經歷數十年的探索與實踐,吳冠中的《江萬里圖》在黑暗、混亂的文革,超越時代筆墨和主題,完成了中國藝術家探索了一百年的中西融合。吳冠中曾自述:“我作長江,整體從意象立意,局部從具象入手。”這一意象與具象的巨幅畫作,此後成熟地落定為吳冠中的繪畫信念和筆墨形式。

風格

吳冠中《長江萬里圖》長509厘米,寬22.5厘米,其打破了油畫二維平面的創造範疇,以中國傳統的手卷形式展開內容。畫中,吳冠中將雪域青松、天府梯田、巫峽女神、黃山雲霧、金陵大橋、濱江燈火,乃至賓士的火車,全部入畫,作品的敘事性和畫面的形式美感得到完美結合。

價值

2011年11月19日,北京藝融國際拍賣公司在千禧大酒店舉行“生命之流——吳冠中《長江萬里圖》”拍賣專場,吳冠中《長江萬里圖》經過多輪競價最終以1.3億元的高價落槌,成為吳冠中迄今所有參拍作品中落槌價最貴的作品,創出藝術家個人拍賣新紀錄。

百幅中國名畫

中國畫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許多偉大的畫家創造了不勝枚舉的傳世名畫。這些名畫極大地豐富了祖國的藝術寶庫,也是留給世界人民的寶貴遺產。一個人在其一生中,應該欣賞、了解一些中國名畫,這不僅是弘揚傳統文化的需要。
《清明上河圖》
《步輦圖》
《搗練圖》
《韓熙載夜宴圖》
《鹿王本生圖》
《芙蓉錦雞圖》
《鵲華秋色圖》
《富春山居圖》
《歲寒三友圖》
《五牛圖》
《雙喜圖》
《流民圖》
《奔馬圖》
《開國大典》[中國名畫]
《張議潮統軍出行圖》
《十六羅漢圖》
《匡廬圖》
《夏山圖》
《遊春圖》
《讀碑窠石圖》
《早春圖》
《溪山樓觀圖》
《五馬圖》
《秋庭戲嬰圖》
《女史箴圖》
《四梅花圖》
《枯木怪石圖》
《虢國夫人遊春圖》

《貨郎圖》
《四景山水圖》
《踏歌圖》
《千里江山圖》
《江山秋色圖》
《寫生蛺蝶圖》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
《秋郊飲馬圖》
《簪花仕女圖》
《輞川圖》
《漁父圖》
《幽澗寒松圖》
《楊竹西小像》
《墨梅圖》
《漁樂圖》
《廬山高圖》
《桃源仙境圖》
《葡萄圖》
《康熙南巡圖》
《蒼翠凌天圖》
《淮揚潔秋圖》
《蘭竹圖》
《桃實圖》
《人物龍鳳帛畫》
《田橫五百士》
《天王送子圖》
《江山如此多嬌》[中國名畫]
《重屏會棋圖》

《雲橫秀嶺圖》
《荷花鴛鴦圖》
《南山積翠圖》
《墨竹圖》
《歷代帝王圖》
《荷石水禽圖》
《關山行旅圖》
《醉眠圖》
《青卞隱居圖》
《三友圖像》
《朝元圖》
《蝦》[中國名畫]
《秋林圖》
《溪山行旅圖》
《高逸圖》
《採薇圖》
《潑墨仙人圖》
《太白行吟圖》
《江帆樓閣圖》
《四清圖》
《長江萬里圖》
《秋山問道圖》
《仿三趙山水圖》
《山鷓棘雀圖》
《錦石秋花圖》
《天都峰圖軸》
《溪山清遠圖》
《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帛畫》

《明皇幸蜀圖》[李昭道]
《寄人籬下圖》
《職貢圖》
《清網閣墨竹圖》
《積書岩圖》
《珍禽圖》
《風雨歸舟圖》[中國名畫]
《墨蘭圖》
《照夜自圖》
《秋風紈扇圖》
《瀟湘奇觀圖》
《湘君湘夫人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