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父圖》

《漁父圖》

元吳鎮漁父圖,中國元代名畫,作者吳鎮。這幅圖上,作者題下這樣一首詩:“西風瀟瀟下木葉,江山青山愁萬疊。常年悠悠樂竿線,蓑笠幾番風雨歇”。此圖現藏於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簡介

《漁父圖》《漁父圖》

《漁父圖》乃吳湖帆臨古山水之精品,著錄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吳湖帆畫集》。該圖作於乙未(1955年)秋日,是年,湖帆六十有二,對臨梅花之本,筆意精練而神明渙然。湖帆習畫,始於丙午(1960年),時年十三,初師蘇州草橋學舍胡石予、崇明羅樹敏二人,即以臨古入手。後癸丑(1913年)起潛心山水,初涉“四王”,遍習家藏。又三年,學惲壽平、吳歷、戴熙、“明四家”,進而涉足元人,作《仿大痴秋山圖》,是為湖帆仿元之始。後庚午(1930年)37歲起,專攻宋元。習元日多,體悟日豐,至仿此卷,則已筆精意老,深得畫中三昧,堪稱仿古之佳絕者。

湖帆所臨之本,出自梅花道人手筆,原屬吳湖帆舊藏,現藏上海博物館,紙本手卷,縱48.6厘米,橫533.3厘米。梅花道人乃吳鎮(1280-1354)之號,其為嘉興(今屬浙江)魏塘人,隱居鄉里,工詞翰、書法,擅山水、墨竹,為“元四家”之一,性高潔,喜作漁父圖,除此卷之外,尚有多幅《漁父圖軸》傳世。湖帆所臨漁父圖,卷首有吳鎮自錄柳宗元《漁父詞》,畫題十六闕《漁父詞》,卷後有元吳瓘題跋及七絕詩二首,鈐有“吳瓘私印”白文印記、“吳瑩之”朱文印記;另有元陸子臨、黃耑甫、辛敬、釋如璬,明文徵明(二跋)、周天球、彭年、陳鎏、袁尊尼、王谷祥(二跋)、黃姬水,近代吳湖帆、吳徽、張大千、葉恭倬、俞子才等題跋。湖帆臨此卷,乃精仿堪真者,筆墨意趣甚至題跋之文,皆力求統一,可見其識古之深、得古之精。

漁父之意對吳鎮而言,意指一種理想中超然的生活姿態。漁父之“父”又作“甫”,為老年男子之稱。老年人歷經滄桑坎坷,明於得失,歸心淡泊,古稱人老之後不歸禪則歸道,清龔自珍云:“烈士暮年宜學道,才人老去例逃禪”,可見“漁父”意象中所隱含的超脫之情。漁父此意,最早可溯《楚辭·漁父》與《莊子·漁父》。《楚辭》中的漁父“莞爾而笑”,言“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恍然點化屈原,使之悟“道”。其中漁父即“道”,而漁父之道就是隱遁之道,也就是儒家“獨善其身”、“殺身成仁”之道;《莊子》中漁父則表現出道家“萬物之所由”、“得之者生”、“順之則成”的虛靜、無為之境。兩者雖稍有差別,但其共同涵義卻同是隱逸淡泊、遵循時命、順應自然。於是,漁父成為隱者的象徵,同時也成為歷代文人世外之情的寄託與幽思的重要題材。據卷中題跋,吳鎮所創此幅《漁父圖》,也以荊浩之拓本為源,可見其淵源之久。

吳鎮作《漁父圖》,聊發避世幽居之情,考吳湖帆臨此卷,亦有同類之情。是年,吳湖帆任上海市文史館館員、蘇州文物保管委員會顧問等閒職,較為輕閒、超脫。而就在此年,吳湖帆亦將自己珍藏的黃公望《富春山居殘卷》轉讓給浙江省博物館,頗有樂施自得、無牽於塵的灑脫之情。於此時此境,著力此卷《漁父圖》之臨摹,當為湖帆自勉自勵的某種寄託與寫照。故而,此卷不僅筆意精到,且情真意切,當為後世彌足珍貴之物。

作品賞析

《漁父圖》局部《漁父圖》局部

品其詩,讀其畫,便可以體味到梅花道人對歸居山林的嚮往。大概深受莊子“上與造物者游,而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為友。”的影響,在當時異族統治的複雜政治背景下,吳鎮也選擇醉心於那超然物外的自由無羈的精神世界。於是藉助於中國傳統山水繪畫所善於抒情言志的固有特性,這種超逸放達的世界觀便被他完美地體現在了一山一水的虛實變幻之間。其中最深顯意韻的是在其畫中會經常出現一漁父駕一輕輕扁舟逍遙於雲水之間,而這畫中的漁父大概也正是他自己精神世界的化身吧!可以說,見其畫真真能使人體悟到莊子所提倡的“至樂無樂”的至美感受。而更為重要的是,其畫中的這種隱逸情結也成為了後代文人們的至美嚮往。品過此畫,鄙人也頓似雲遊於天地雲水之間,超脫而歸於自然。

此圖畫群山叢樹,流泉曲水,老樹斜坡。坡旁溪水一泓,小舟閒泊。一漁父頭戴草笠,一手扶漿,一手執魚竿,坐船中垂釣。作者筆法圓潤,意境幽深。藉以抒發熱愛大自然的質樸胸懷。對岸群山遠岫,崗巒起伏,樹木茂盛,溪流人家,構成一派令人神往的寧靜世界。現藏於中國台北的這幅《漁父圖》縱176.1厘米,橫95.6厘米。畫中有款題“至正二年春二月為子敬戲作漁父意,梅花道人書”。

圖上還有吳鎮自題詩一首:“西風瀟瀟下木葉,江上青山悉萬疊。長年悠優樂竿線,蓑笠幾番風雨歇。漁童鼓忘西東,放歌蕩漾蘆花風。玉壺聲長曲未終,舉頭明月磨青銅。夜深船尾魚撥刺,雲散天空煙水闊。”此圖看似取景於江南一帶水鄉,近景濃墨畫土崗上的兩株高樹,兩樹挺立湖前,茅舍緊依樹下,有小徑穿越亭前可達湖邊,湖邊蒲草萋萋,隨風搖曳,湖上一舟上有主僕二人,小童正在撥舟返棹,主人抱膝回顧。對岸平沙曲岸,遠岫遙岑山環水統,間有村墟數椽,顯出至為寧靜的意境。遠景中左以禿筆中鋒橫勒沙際水紋,而與漁父款款歸棹遙相應接,寫盡了湖山清曠之景。此圖是吳鎮63歲時的作品,已形成其代表性的風格,是一幅風情閒逸、清光宜人的佳作。

營造漁父圖

元四大家之一的吳鎮在長期的繪畫實踐過程中,勤於鑽研。無論是筆墨技巧、意境表現,還是構圖、造型等基本繪畫構成因素,吳鎮都想作一番探究。作於1341年的《洞庭漁隱圖》,吳鎮就採取一河兩岸的長條直幅布局,近景土岸古松,中景為寬闊的水域,遠景為一片低丘,右側山腳作一葉扁舟。構圖不是十分平穩,所以畫家在畫幅的正上方題上一首漁父詞,以平衡畫面,這也許是他利用“三段式”構圖法的最初探索。

作於1342年的《漁父圖》(見圖)充分顯示出這一特點。此圖如果把上面題字部分刪掉,正好是三段等量景的組合。最下端的近景,畫平緩山丘,兩株高樹,山丘坳處,一個草亭。山丘後接幾排水草,一條漁船,上坐隱者。中景為一片湖水,幾近於一片空白。遠景畫一片山丘和遠峰,蒼蒼茫茫。在吳鎮那裡,披麻皴當是其基本的造型手段,但在技藝上,他比董源、巨然似是更勝一籌,因為他更注重筆墨的揮寫以及意境的營造。

吳鎮喜畫漁父題材,一般人以為是他生性隱逸放蕩所致,然而,陳振濂先生從繪畫本體的認識論出發,倒有自己的一番見解,他認為吳鎮畫漁父題材可能更是出於形式上的考慮:比如,吳鎮作畫每在畫面上置一小舟,舟上有一漁翁,翁與舟皆以細筆勾出,線條緊密絲絲入扣,這正與濕筆大點大染的山石樹木構成鮮明的線、面對比。可以想像,如果沒有這漁父漁舟的線條勾勒,畫面的濕重滿溢之氣將會更濃而使人悶塞。每一幅吳鎮的畫上均有這扁舟漁翁,這或許可以證明畫家的考慮:他的畫中需要一組勾勒的線條,而這勾勒的線條自然以漁舟為最佳。事實也正是這樣,置身於空曠中的漁翁漁舟,應與山石樹木保持相當的空間距離,既無生湊之弊,又有對比之妙。

吳鎮畫過多幅《漁父圖》,形式也多種多樣,或軸、或卷、或冊頁,但情境都一樣,他每以煙波釣徒自比——這可以說是他心靈的寫照。他的《漁父圖》大都以秀勁瀟灑的草書《漁父辭》相配,詩書畫相得益彰,主題得到更進一步的升華。

作者簡介

吳鎮是“元四家”之一。可以說元四家所具有的繪畫成就是中國古代繪畫史上的一大高峰,他們為中國繪畫的發展共同創造了燦爛的輝煌。而吳鎮在“元四家”的繪畫創作中是用墨最為濕潤的,也正是這種濕潤賦予了其畫以深邃的道家哲學意境,而我之所以如此深愛吳鎮的繪畫,也正基於此。他在其《漁父圖》中曾題下過這樣一首詩:“西風瀟瀟下木葉,江山青山愁萬疊。常年悠悠樂竿線,蓑笠幾番風雨歇”。

吳鎮善寫草書,師法懷素和五代的揚凝式,筆勢宛轉遒麗,自成一家。他常用草書寫畫跋。姜紹書《韻石齋筆談》云:“梅道人畫秀勁拓落,運斤成風,款側墨瀋淋漓,龍蛇飛動,即綴以篇計,亦摩空獨運,旁無贅詞。正如獅子跳躑,威震林壑,百獸斂跡,尤足稱遵。”此幅作遠山叢樹,流泉曲水,平坡老樹。坡旁水澤,小舟閒泊。筆法圓潤。境界迷濛幽深。畫上自題:“目斷煙波青有無,霜凋楓葉錦模糊,千尺浪,四腮鱸,詩筒相對酒葫蘆。至元二年秋八月,梅花道人戲作漁父四幅並題。”

吳鎮詩書畫之絕,受到時人和後世的欽仰。吳鎮喜作《漁父圖》以抒其懷,平生所作《漁父圖》甚,今存世《漁父圖》四幅,其畫景物基本相似。此幅作遠山叢樹,流泉曲水,平坡老樹。坡旁水澤,小舟閒泊。一漁夫頭戴草笠,一手扶漿,一手執竿,坐船垂釣。筆法圓潤。境界迷濛幽深。畫上自題:“目斷煙波青有無,霜凋楓葉錦模糊,千尺浪,四腮鱸,詩筒相對酒葫蘆。至元二年秋八月,梅花道人戲作漁父四幅並題。”

作品原文

東西南北任遨遊,萬里長江一葉舟①。

夢裡不知身是客,醒來大地忽新秋②。

百幅中國名畫

中國畫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許多偉大的畫家創造了不勝枚舉的傳世名畫。這些名畫極大地豐富了祖國的藝術寶庫,也是留給世界人民的寶貴遺產。一個人在其一生中,應該欣賞、了解一些中國名畫,這不僅是弘揚傳統文化的需要。
《清明上河圖》
《步輦圖》
《搗練圖》
《韓熙載夜宴圖》
《鹿王本生圖》
《芙蓉錦雞圖》
《鵲華秋色圖》
《富春山居圖》
《歲寒三友圖》
《五牛圖》
《雙喜圖》
《流民圖》
《奔馬圖》
《開國大典》[中國名畫]
《張議潮統軍出行圖》
《十六羅漢圖》
《匡廬圖》
《夏山圖》
《遊春圖》
《讀碑窠石圖》
《早春圖》
《溪山樓觀圖》
《五馬圖》
《秋庭戲嬰圖》
《女史箴圖》
《四梅花圖》
《枯木怪石圖》
《虢國夫人遊春圖》

《貨郎圖》
《四景山水圖》
《踏歌圖》
《千里江山圖》
《江山秋色圖》
《寫生蛺蝶圖》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
《秋郊飲馬圖》
《簪花仕女圖》
《輞川圖》
《漁父圖》
《幽澗寒松圖》
《楊竹西小像》
《墨梅圖》
《漁樂圖》
《廬山高圖》
《桃源仙境圖》
《葡萄圖》
《康熙南巡圖》
《蒼翠凌天圖》
《淮揚潔秋圖》
《蘭竹圖》
《桃實圖》
《人物龍鳳帛畫》
《田橫五百士》
《天王送子圖》
《江山如此多嬌》[中國名畫]
《重屏會棋圖》

《雲橫秀嶺圖》
《荷花鴛鴦圖》
《南山積翠圖》
《墨竹圖》
《歷代帝王圖》
《荷石水禽圖》
《關山行旅圖》
《醉眠圖》
《青卞隱居圖》
《三友圖像》
《朝元圖》
《蝦》[中國名畫]
《秋林圖》
《溪山行旅圖》
《高逸圖》
《採薇圖》
《潑墨仙人圖》
《太白行吟圖》
《江帆樓閣圖》
《四清圖》
《長江萬里圖》
《秋山問道圖》
《仿三趙山水圖》
《山鷓棘雀圖》
《錦石秋花圖》
《天都峰圖軸》
《溪山清遠圖》
《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帛畫》

《明皇幸蜀圖》[李昭道]
《寄人籬下圖》
《職貢圖》
《清網閣墨竹圖》
《積書岩圖》
《珍禽圖》
《風雨歸舟圖》[中國名畫]
《墨蘭圖》
《照夜自圖》
《秋風紈扇圖》
《瀟湘奇觀圖》
《湘君湘夫人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