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爾尼卡》[畢卡索畫作]

《格爾尼卡》[畢卡索畫作]

《格爾尼卡》,畢卡索作,1937年,布面油畫,305.5×782.3厘米,普拉多博物館藏。油畫《格爾尼卡》,是畢卡索作於20世紀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響及歷史意義的傑作。此畫是受西班牙共和國政府的委託,為1937年在巴黎舉行的國際博覽會西班牙館而創作。畫中表現的是1937年德國空軍瘋狂轟炸西班牙小城格爾尼卡的暴行。作為一個具有強烈正義感的藝術家,畢卡索對於這一野蠻行徑表現出無比的憤慨。他僅用了幾個星期便完成這幅巨作,作為對法西斯獸行的遣責和抗議。

基本信息

畫作簡介

《格爾尼卡》畢卡索
1937年4月26日,發生了德國空軍轟炸西班牙北部巴克斯重鎮格爾尼卡的事件。德軍三個小時的轟炸,炸死炸傷了很多平民百姓,使格爾尼卡化為平地。德軍的這一罪行激起了國際輿論的譴責。畢卡索義憤填膺,決定就以這一事件作為壁畫創作的題材,以表達自己對戰爭罪犯的抗議和對這次事件中死去的人的哀悼。於是這幅被載入繪畫史冊的傑作《格爾尼卡》就此誕生了。這幅畫運用立體主義的繪畫形式,以變形、象徵和寓意的手法描繪了在法西斯獸行下,人民驚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慘情景。畫面左側,一位悲痛欲絕的母親懷抱因戰爭而死去的嬰兒仰天哭喊,她的身後立著一個恐怖的牛頭,牛臉上流露出殘忍的獰笑。根據畢卡索曾在其他繪畫作品中以牛頭表示邪惡的習慣分析,這個牛頭代表了法西斯的殘暴和黑暗。畫的中間部分,一匹被刺傷的馬昂頭張著嘴,發出哀鳴,據畫家本人說,這匹馬象徵西班牙人民,它代表受難的西班牙。馬的身下躺著一名死去的戰士,他的右手握著被折斷的劍,劍旁有一朵鮮花,這朵花是對死去戰士的悼念。一個婦女從窗子裡探出身體,右手舉著一盞油燈,油燈的左上方有一盞像眼睛似的電燈,燈光像鋸齒一樣射向四周,這些象徵揭露,畫家要將這一切罪惡和黑暗置於光照之下,讓全世界都明了。畫面右側,表現了由於轟炸,一個女人從樓上跌下,她舉著雙手,抬頭向上呼救。整幅畫用黑白灰三色繪成,錯綜複雜的黑白灰色塊造成畫面陰鬱、恐怖,不規則的線條形成的角和的交錯,給人一種支離破碎和動亂的感覺,畫面沉重又壓抑,充滿了悲劇氣氛。這幅畫控訴了法西斯的罪惡,對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表示了悲哀和同情。這幅畫曾到挪威英國美國各地展出,反響非常強烈,本世紀40年代借給美國紐約現代博物館,1981年歸還西班牙,現在珍藏在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

創作背景

《格爾尼卡》德國空軍轟炸
西班牙傑出畫家、法國現代畫派的主要代表畢卡索,1881年出生於西班牙一個圖畫教師的家庭,1904年定居巴黎。他最初的畫比較寫實,繪畫的主題主要是對乞丐、流浪藝人、演馬戲者等人物的深切同情;後來他從形式上求奇異,成了立體派的代表人物。所謂立體派,是把物體分割成各種幾何形體,然後再重疊、堆砌在一個平面的畫幅上,因此完全改變了物體原有的形態,他創作的油畫《格爾尼卡》就是他的代表作。

1937年,西班牙的格爾尼卡小鎮為德國法西斯空軍夷為平地,他聞訊後極為憤慨,就為巴黎世界博覽會西班牙館畫了《格爾尼卡》這幅壁畫,對法西斯暴行表示強烈抗議。此畫結合立體主義現實主義超現實主義風格表現痛苦、受難和獸性:畫中右邊有一個婦女舉手從著火的屋上掉下來,另一個婦女沖向畫中心;左邊一個母親與一個死孩;地上有一個戰士的屍體,他一手握劍,劍旁是一朵正在生長著的鮮花;畫中央是一匹老馬,為一根由上而下的長矛刺殺,左邊有一頭舉首顧盼的站著的,牛頭與馬頭之間是一隻舉頭張喙的鳥;上邊右面有一從視窗斜伸進的手臂,手中掌著一盞燈,發出強光,照耀著這個血腥的場面。全畫用黑、白與灰色畫成。這幅畫描繪了西班牙小鎮格爾尼卡遭德軍飛機轟炸後的慘狀。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將領和士兵經常出入於巴黎的畢卡索藝術館,爭相觀看畢卡索的藝術。可是這些不速之客受到了冷淡的接待。有一次,在藝術館的出口處,畢卡索發給每個德國軍人一幅他的油畫《格爾尼卡》的複製品。

一位德國蓋世太保頭目指著這幅畫問畢卡索:“這是您的傑作嗎?”畢卡索面色嚴峻地說:“不,這是你們的傑作!”

戰爭結束後,他以法國抵抗運動戰士的榮譽參加了戰後第一次美展,並於1944年加入法國共產黨。以後,他又參加保衛和平運動,為世界和平大會創作了宣傳畫《和平鴿》。畢卡索為反對侵略戰爭,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畢生的努力。

畫作賞析

《格爾尼卡》國小生作《格爾尼卡》
畢卡索雖然熱衷於前衛藝術創新,然而卻並不放棄對現實的表現,他說:“我不是一個超現實主義者,我從來沒有脫離過現實。我總是待在現實的真實情況之中。”這或許也是他選擇畫《格爾尼卡》的一個重要原因吧。然而他此畫的對於現實的表現,卻與傳統現實主義的表現方法截然不同。他畫中那種豐富的象徵性,在普通現實主義的作品中是很難找到的。畢卡索自己曾解釋此畫圖像的象徵含義,稱公牛象徵強暴,受傷的馬象徵受難的西班牙,閃亮的燈火象徵光明與希望……當然,畫中也有許多現實情景的描繪。畫的右邊,一個婦女懷抱死去的嬰兒仰天哭號,她的下方是一個手握鮮花斷劍張臂倒地的士兵。畫的左邊,一個驚慌失措的男人高舉雙手仰天尖叫,離他不遠處,那個俯身奔逃的女子是那樣地倉惶,以致她的後腿似乎跟不上而遠遠落在了身後。這一切,都是可怕的空炸中受難者的真實寫照。

畫中的諸多圖像反映了畫家對於傳統繪畫因素的吸收。那個懷抱死去孩子的母親圖像,似乎是源自哀悼基督的聖母像傳統;手持油燈的女人,使人聯想起自由女神像的造型;那個高舉雙手仰天驚呼的形象,與戈雅畫中愛國者就義的身姿不無相似之處;而那個張臂倒地的士兵形象,則似乎與義大利文藝復興早期某些戰爭畫中的形象,有著姻親關係。由此可以看出,畢卡索不僅是一位富於叛逆精神的大膽創新者,同時也是一位尊崇和精通傳統的藝術家。

《格爾尼卡》青年的畢卡索
乍看起來,這幅畫在形象的組織及構圖的安排上顯得十分隨意,我們甚至會覺得它有些雜亂。這似乎與轟炸時居民四散奔逃、驚恐萬狀的混亂氣氛相一致。然而,當我們細察此畫,卻發現在這長條形的畫面空間裡,所有形體與圖像的安排,都是經過了精細的構思與推敲,而有著嚴整統一的秩序。雖然諸多形象皆富於動感,可是它們的組構形式卻明顯流露出某種古典意味。我們看見,在畫面正中央,不同的亮色圖像互相交疊,構成了一個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軸,恰好將整幅長條形畫面均分為兩個正方形。而畫面左右兩端的圖像又是那樣地相互平衡。可以說,這種所謂金字塔式的構圖,與達文西(最後的晚餐)的構圖,有著某種相似的特質。另外,全畫從左至右可分為四段:第一段突出顯示了公牛的形象;第二段強調受傷掙扎的馬,其上方那盞耀眼的電燈看起來好似一隻驚恐、孤獨的眼睛;第三段,最顯眼的是那個舉著燈火從窗子裡伸出頭來的“自由女神”;而在第四段,那個雙臂伸向天空的驚恐的男子形象,一下於就把我們的視線吸引,其絕望的姿態使人過目難忘。畢卡索以這種精心組織的構圖,將一個個充滿動感與刺激的誇張變形的形象,表現得統一有序,既刻畫出豐富多變的細節,又突出與強調了重點,顯示出深厚的藝術功力。

在這裡,畢卡索仍然採用了剪貼畫的藝術語言。不過,畫中那種剪貼的視覺效果,並不是以真正的剪貼手段來達到的,而是通過手繪的方式表現出來。那一塊疊著另一塊的“剪貼”圖形,僅限於黑、白、灰三色,從而有效地突出了畫面的緊張與恐怖氣氛。

《格爾尼卡》《格爾尼卡》
法西斯空軍恣意轟炸了西班牙歷史名城——風光旖旎的小鎮格爾尼卡,當時恰逢集市,2000名無辜平民喪生,格爾尼卡被夷為平地。這一事件震撼了全世界,也震撼了畢卡索。憤怒的畫家畢卡索,揮筆創作了大型油畫《格爾尼卡》。七十年過去,這幅傑作已經成為警示戰爭災難的文化符號之一,也使格爾尼卡的悲劇永遠留在了人類傷痕累累的記憶中。
面里沒有飛機,沒有炸彈,卻聚集了殘暴、恐怖、痛苦、絕望、死亡和吶喊。被踐踏的鮮花、斷裂的肢體,號啕大哭的母親、仰天狂叫的求救,斷臂倒地的男子、瀕死長嘶的馬匹……這是對法西斯暴行的無聲控訴,撕裂長空。畫家以半抽象的立體主義手法,以逾時空的形象組合,打破了空間界限,蘊含了憤懣的抗議,成就了史詩的悲壯;在支離破碎的黑白灰色塊中,散發著無盡的陰鬱、恐懼,折射出畫家對人類苦難的強大悲憫。

面對痛徹心扉的人間慘劇,不同的藝術家有不同的反應,格爾尼卡被法西斯空軍轟炸,就是給了藝術家們一道無聲的考題。有沒有慈悲的情懷,就是能不能觸動心靈創作的前提。畢卡索說:“我是依我所想來畫對象,而不是依我所見來畫的。”當時僑居巴黎的畢卡索,受西班牙政府委託,正準備為參加巴黎國際博覽會的西班牙館創作繪畫作品。德軍轟炸格爾尼卡的訊息傳來,畢卡索震怒了,他就以格爾尼卡被轟炸為題材,依他所想來為西班牙館作畫,將法西斯慘無人道的罪行徹底曝光在世人面前。藝術的創作者,是必須悟透藝術真諦的。就像中國漫畫豐子愷所說的:藝術不是技巧的事業,而是心靈的事業。

《格爾尼卡》問世後,曾在一些國家展出,受到愛好和平者的高度評價,畢卡索也因此備受世界人民的尊敬。佛朗哥獨裁統治時期,《格爾尼卡》無法在畫家的祖國展出。直到1981年,《格爾尼卡》才回到西班牙,實現了畢卡索的遺願。在巴黎畢卡索藝術館,曾發生了一件小事:一天,一些德國軍人來此參觀,畢卡索發給他們每人一幅《格爾尼卡》的複製品。一名軍官問畢卡索:“這是您的傑作嗎?”畢卡索回答:“不,這是你們的傑作!”
這幅畫中給人印象深刻的“點燈眼”、和“比目牛”成為日後畢卡索的代表形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