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

書畫

書畫是書法和繪畫的統稱。也稱字畫。書,即是俗話說的所謂的字,但不是一般人寫的字,一般寫字,只求正確無訛,在套用上不發生錯誤即可。倘若圖書館和博物館把一般人寫的字收藏起來,沒有這個必要。圖書館和博物館要保存的是字中的珍品。歷史上有名的書法家寫的真跡,在寫字技巧上有很多創造或獨具一格的,我們稱之為書法藝術。

基本信息

基本概念

唐 周昉《簪花仕女圖》唐 周昉《簪花仕女圖》
詞目:書畫
拼音:shūhuà
英譯:calligraphyandpainting

名詞解釋

南宋&南宋&
[paintingandcalligraphy]作為藝術品的書法和繪畫。
書畫展覽會。

詳細解釋

書法和繪畫
五代 董源《龍宿郊民圖》五代 董源《龍宿郊民圖》
《隸釋·漢張平子碑》:“音樂書畫之藝,方技博弈之巧。”
唐杜甫《觀薛少保書畫壁》詩:“惜哉功名忤,但見書畫傳。”
明陳繼儒《袁伯應詩集序》:“(袁可立子)尤喜嗜山水書畫、金石鼎彝。”
王西彥《古屋》第一部一:“正屋和偏房的小堂屋,四壁全為各種木鐫的書畫和匾額所布滿。”
書畫是書法和繪畫的統稱。也稱字畫。
規書,即是俗話說的所謂的字,但不是一般人寫的字,一般寫字,只求正確無訛,在套用上不發生錯誤即可。倘若圖書館和博物館把一般人寫的字收藏起來,沒有這個必要。圖書館和博物館要保存的是字中的珍品。歷史上有名的書法家寫的真跡,在寫字技巧上有很多創造或獨具一格的,我們稱之為書法藝術。書法藝術價值很高的,才有資格進入圖書館和博物館。中國的書法是一種富有民族特色的傳統藝術,它伴隨著漢字的產生和發展一直延續到今天,經過歷代書法名家的熔煉和創新,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寶貴遺產,今天圖書館和博物館保存它,鑑別它,其目的是使來者更好地繼承和發揚這份遺產,以期達到更高的藝術水平,創造出更新的藝術風格,儘快地在書法藝術園地里開放出更多更美好的花朵,煥發出它的絢麗的青春。

保養與收藏

保養

1、可能有些書畫作品是沒有裝裱的,您可以自己動手製作一個有拉鏈的塑膠真空包裝袋,將書畫捲起來,放進袋子內,幾個月之後再拿出來,攤開了放在沒有陽光直射地方涼。
2、大多數書畫愛好者都喜歡把自己得意的收藏品張掛起來。張掛過的書畫在收藏之前,一定要先做好清潔工作。清潔的時候最好用絲綢質地的物品輕輕拂拭書畫的表面的灰塵,防止把灰塵卷進書畫軸頭裡引起霉變而誤染紙面。3、儲藏書畫的那些柜子和箱子,密封性能一定要非常好,在箱子的四角,放上幾顆樟腦丸,書畫最適合用牛皮紙包裝收藏。在濕度比較大的天氣里,千萬不要打開箱、櫃,更不要打開書畫。
4、剛剛裱好的書畫,千萬不要立即卷緊收藏,應該先掛起來待潮氣全部散盡後再收藏,否則會產生霉斑。
保養需注意1.要適當掛展
書畫藝術品的收藏和展示功能是並存的,如果只藏不展就埋沒了它的藝術欣賞價值。我國自古就有春、秋晾畫的習慣,因為這兩個季節比較適合書畫的通風與晾曬,展陳期間,除了讓觀眾欣賞、品味作品的藝術性,還可以及時發現書畫在存放過程中不明顯的變化,如受潮、蟲蛀等。
懸掛期間要注意空氣的潮濕度,若遇陰雨連綿,空氣濕度特別大,書畫就極易遭受黴菌侵害。潮濕的空氣會改變紙絹的物理結構,沉重的畫軸對畫面也會產生影響,此時最好將書畫卷收起來。如若書畫已經受潮,可將受潮輕的作品擺放到鋪有氈子的平案上,將室內溫度調整到22~25℃之間慢慢晾乾;對受潮較為嚴重或被雨水淋濕的作品,則要考慮重新揭裱,同時對作品上留下的斑漬進行清洗,還作品本來面目。
掛畫首先要注意掛釘是否牢固。掛畫的方法很講究,應右手執畫權,鉤住書畫絛帶中心,左手托住畫的中間部位,大、小指在內,中三指在外,隨著畫權的舉高,托畫左手指要相應放鬆,慢慢將畫展開,掛好後再離手。摘畫時左右手姿勢與掛畫時姿勢相同。摘下後平放於案上,卷畫時注意卷齊、卷緊。如果是兩個人,其中一人牽住書畫天桿,另一人握住兩邊軸頭慢慢上卷。如果畫幅過寬,兩手難握住,可一手半握畫之中部,另一手轉動軸頭卷畫。牽天桿的人要注意將畫舉高,卷畫人要低一點,以防折壞畫芯。
書畫要與暖氣、煙筒等保持一定距離;夏日製冷,書畫要與空調的室內機保持較遠距離。太陽光對書畫的影響最大,因為紫外線可使畫面的顏料蛻變、分解,導致紙質老化,因此不能懸掛於靠近窗戶的地方,儘量避免太陽光直接照射畫面。白熾燈或螢光燈發出的400~700nm(納米)可見光雖說影響不大,但長時間近距離照射也能使書畫紙質老化變黃,所以,照明應儘量選用低功率光源,書畫與光源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
2.要及時除塵
環境污染對書畫的損害非常大,尤其在城市裡,汽車尾氣和工業污染使空氣中的酸鹼含量較高,有害氣體和細小塵埃懸浮於空中,日久天長沉積在畫面上,就會侵蝕畫面。一般說,一月除塵一次為佳,根據季節變化可適當延長或縮短周期。
除塵方法,可用電吹風的自然風檔,將出風口與畫面成30。角,保持10~15厘米的距離,從右向左清掃;或將吸塵器開到低風檔,配以軟毛刷清掃,在清掃過程中用吸塵器將塵埃吸走(使用此法要特別注意吸嘴與畫面的距離以及吸力的大小,以免誤傷作品),也可用雞毛撣輕輕清掃畫面。切不可用抹布一類物品擦拭畫面,因為在擦拭的過程中,細小灰塵會進入紙張紋理,造成更大的損害。
3.要卷放得法
書畫作品長期處於掛展狀態時,紙張要承受下垂的拉力和張力,使紙張的強度減弱,因此,在掛展一段時間後,就應當安排其“休息、調整”。卷放就是使書畫處於休息狀態,讓它恢復原來的拉力和張力。收卷前,首先要仔細觀察其表面有無變化,若有污染、霉斑、蟲蛀點等,應當送到有專業技術能力的機構或部門進行科學保護處理,以免損傷逐漸擴大。收卷書畫時要先松後緊,先輕鬆捲起,再慢慢鏇轉軸頭卷實。用畫帶綑紮一定要適度,太松會使畫卷鬆動,易被壓折;太緊又使畫卷中間留下綑紮的痕跡,影響畫面整體美觀。總的說來,書畫作品的掛展時間不宜太長,一年可掛展兩次,每次1~2個月。
4.要科學入藏
由於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裡書畫處於收藏狀態,因此對藏置環境有嚴格的要求。首先是防蟲、防潮、防火,其次是控制和調節存放環境的溫、濕度,切忌高溫、高濕、重壓。蠹魚(也稱衣魚、紙魚)是無翅昆蟲,一般蛀食書畫表面,特別危害糨糊貼上處。菸草甲的幼蟲對書畫危害極大,它們喜歡在書畫中打洞,而後將自己藏於洞內。一般書畫防蟲多用驅避劑,常用的有衛生球、樟腦丸和對二氯化苯,這些物品都是白色固體,易於揮發,其中對二氯化苯殺蟲能力最強,但人們多受習慣影響,最常使用的仍然是商品化的衛生球。
對存放環境來說,要求書畫箱櫃的密封性要好,使保存環境相對穩定。常用的木箱一般採用樟木做成,因樟木本身就有防蛀作用,而且密封性能較好。現在,有條件的地方都用保險柜一類密閉性能更好的容器來收藏,但無論用哪種箱櫃,都要把書畫懸空放置,即用木條一類東西擔空,下面留出一定空間放置乾燥劑、防蟲劑。為了安全,這些試劑都應當用布或透氣性較好的紙包起來,不可直接接觸書畫作品。若要移動或運輸書畫,千萬不能直接移動或搬運箱櫃,而應打開箱櫃,取出藥品,並將書畫固定好,避免書畫在箱內相互碰撞,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箱櫃固定好以後,再重新碼放好書畫作品和各類藥品,密封保護。大量實驗證明,書畫最適宜的保存溫度為14~18℃,最合適的相對濕度為50%~60%,這樣的條件不利於微生物、黴菌的生長和繁殖。控制濕度主要用乾燥劑變色矽膠或無水氯化鈣,控制溫度則可用空調調節室內溫度。
防蟲防潮小竅門書畫作為收藏品,材料多為紙絹。收藏界有句古話,“紙千年,絹八百”。實際上,如果保存得好,紙、絹質字畫使用壽命更長。反之,如果保養不好,則幾年時間就可能損壞。紙、絹材質,怕蟲蛀、鼠齧,怕潮濕也忌太乾燥。尤其是進入潮濕多雨季,書畫的保存更當注意。
一般家庭掛畫時間不宜太長,因為每一幅書畫都有壽命,一般掛兩三個月就要拿下來晾一晾,然後收起來,壽命才會長久。即使是裝框的書畫,也不宜長久掛著,因為潮氣照樣會侵入書畫。一幅字畫無論鏡框還是掛軸,如果被濕氣侵入,最多五六年,快則兩三年就會起霉點,很難補救。下面介紹幾種字畫保養的方法。
防潮防蟲,報紙最好
報紙本身有吸收潮氣的功能,其油墨又能夠防蟲,一舉兩得。一位專家曾說起一段往事:“當年我們和上海博物館合辦一個明清書畫展,展覽辦完後,上海博物館的書畫有被蟲蛀的現象,當時人們還開玩笑說蟲子欺負外來的書畫。後來才發現包了報紙的書畫都沒有被蟲蛀,而沒有包的就有蟲蛀現象。”
不過在用報紙包裹書畫的過程中,有一些細節值得注意。有條件的藏家可以將一幅幅書畫攤開在柜子里,每一幅上面先蓋一張宣紙再鋪一張報紙,依次累加起來。沒有條件的藏家可以將書畫捲起來,卷的時候,怕報紙的鉛粉脫色污染畫面,可先用宣紙包一層畫,再拿報紙包。或者找一個木棍作為軸心,木棍最好是經過處理不容易生蟲的,這樣捲起畫來就不會起摺痕。
對名家作品而言,藏品不起摺痕尤為重要。如果畫面起摺痕,時間長了形成黑痕,不能恢復畫面的平整完美,嚴重的可能還需要漂白,將使藏品的收藏價值大打折扣。
在博物館保管書畫,還講究使用白手套和口罩,以免在書畫上留下痕跡,一般家庭藏家也可以借鑑。不帶口罩可以,但最好不開口說話,以免唾沫弄髒作品。
防潮也可用空調
一個暖濕有霧靄的雨天,某博物院一專家像往常一樣巡看幾個展廳的作品,發現有些已展出一段時間的作品,表面兩側呈現向內捲曲的現象,還有的表面起了皺褶。看濕度計,原來濕度已經到了書畫保養的臨界點60%,說明作品已受潮。據介紹,在展館內對書畫保持恆溫恆濕最有效的辦法是開空調,溫度不可高於22℃,也不能低於18℃,20℃最合適。濕度在55%最適中,最高不超過60%,最低不低於50%。
對一般藏家來說,恆溫恆濕的條件不大可能具備,但可以用空調調節,在室內掛畫時要注意關閉門窗,一天開一兩次空調抽濕,每次兩個小時左右。
樟木箱封存書畫有訣竅
很多藏家都會用箱子封存書畫作品,這是書畫收藏常見的方法。一般美術館、博物館有恆溫恆濕的條件,通常用鐵櫃保管,一般家庭則建議用木箱,比如衣櫥櫃、斗櫃等都可以,比較高檔貴重的書畫可以用樟木箱。如果沒有樟木箱,藏家也可用一般木櫃,裡面放置樟腦丸也能達到防蟲的目的。訣竅在於,樟腦丸要用袋子包著,然後用針扎開小孔,以散發樟腦的氣味。放書畫的箱子儘量往高處放,柜子頂上還可以鋪些報紙。

收藏

1、真假問題。書畫市場贗品泛濫,購買名家書畫時,應請行家掌眼,以防買來假貨。一件書畫作品的真偽判斷,歸根到底是對真偽進行比較,尋找二者差異的過程。欲辨偽必先識真,識真是辨偽的前提與基礎。很難想像,一個從未目睹真跡的藏家,會對作品的真偽做出準確無誤的判斷。所以欲投資書畫的藏家,應想方設法觀賞真跡。真畫值錢,假畫不值錢,這點道理人人皆知。即使假畫比真畫畫得還要好,但因為它是假的,也一樣不值錢。
2、水平問題。書畫藝術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其收藏價值的基本因素。名家之作也未必幅幅都是精品,作品必須有高難度的技巧,難度越高、無法取代的唯一性則越高。相反如任何人都能輕易畫得出來的畫作,難度肯定不高,經不起時間的考驗,且很快會被淘汰。投資畫作須有精品意識,寧付略高代價選擇畫家認真而嚴謹的作品,亦不要因價格便宜而買應酬之作,因兩者的含金量與投資價值有天壤之別。投資在歷史上經過檢驗,而留存的著名畫家,如任伯年受過西洋繪畫的薰陶,善於用另一種視角揮寫活潑多彩的花鳥世界,展示自然萬物的生香活態;吳昌碩則從古典金石中追索傳統文明的深層底蘊,並在花卉紫藤中宣表達了他的思古情緒;黃賓虹以最深沉的決心和愛意,將中國傳統山水進行徹底變革。齊白石更以最簡潔的筆墨和造型不但使中國繪畫傳達了大眾心靈中最最本質的審美特質,同時也最大程度上探索了中國水墨發展的現代可能性,其貢獻不亞於有“西方現代繪畫之父”的塞尚,更是中國的馬蒂斯。
3、價格問題。書畫市場漫天要價的現象非常普遍。所以在購買名家書畫時,首先要了解行情,掌握書畫價格的時點,或請內行把關,以免上當。本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一些書畫大師的作品價格相當低廉,如齊白石的作品每平方尺至多不過10元,老舍曾為了資助齊白石而花5元錢買了他的一個扇面;張大千的作品賣100元一幅;徐悲鴻的《松鷹圖》1961年售價僅為230元,這在當時已是很高的價格了;傅抱石一幅畫的最高標價為80元。至80年代初,這些大師的作品也沒升到較高價位。齊白石的作品在香港市場上不過5萬港元。可是,從80年代後期開始,特別是近幾年,隨著國家、企業和個人經濟實力增強及社會觀念的改變,中國書畫中凡個性強、技藝精湛的名家的作品價值,逐漸被人們所認識而日益顯示出來。在中國、香港、台灣及東南亞地區,名家作品價格如脫疆野馬,一路飛升,一般都在幾十萬、上百萬的價位上,畫廊與拍賣行的生意興隆,市場一改蕭條冷落,變成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至2007年底,中國現當代書畫家作品在千萬元以上的已有幾十位,如吳昌碩、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傅抱石、林鳳眠、吳湖帆、李可染、石魯、吳冠中、陸儼少、謝稚柳、陳逸飛等。
4、品相問題。品相是指書畫的“相貌狀況”,一件美術作品只有完整無損,才更有收藏價值。畫面是否乾淨、墨色是否有脫落或潤化現象,陳舊程度以及是否老裝裱等,這些都是影響書畫價值的重要因素。
5、尺幅問題。名家書畫的銷售有的以幅為計價單位(幅是指常規幅面,即不小於4尺3開者),有的則以平方尺為計價單位。所以同一位名家的作品,幅面越大,其價值越高。如幅面小於4尺3開的小品,其價值就不能與常規幅面的書畫相提並論。
6、作者的代表作。所謂代表作主要是指書畫家擅長項目,以及代表每個時段的精品和具有內容的獨特性。一個畫家可以一輩子創作很多作品,但不是每件作品都是代表作。比如:羅中立的油畫《父親》,讓人看後難以忘卻。就他本人來講,事隔多年,讓他重新再畫一張同樣的畫,他恐怕也畫不出來了。因為它與畫家當時的情感、精、氣、神等各種因素都有關係,這些因素筆墨之間都會不自覺地流露出來。又如陳逸飛的《故鄉的回憶》,油畫中的周莊,小橋流水人家,典型的江南水鄉小鎮風光,極具陰柔之美,而周莊,也因為陳逸飛的畫走向世界,成為今日姑蘇城最膾炙人口的著名景點之一.尤其吸引國外友人的觀光與參觀.這正是他們尋找畫中的東方魅力小鎮。陳逸飛油畫作品的最大特點,在於畫面上瀰漫著寧靜和平和,在寫實主義中滲透著中國傳統的美感。無論是描繪江南水鄉的風景還是生動傳神的女子肖像,無不體現畫家的一種追求:“運用西方的技巧,賦予作品中國的精神”。還有像齊白石《蝦》、徐悲鴻《奔馬》、林風眠《鷺鷥》、張大千《敦煌人物》、方增先人物《粒粒皆辛苦》、陳丹青《西藏風情》、如果書畫家的作品不是其擅長的品種,其價值即遜一籌。
7、作者鼎盛時期的作品。每位書畫家一生都有創作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的書畫作品,一是已經形成作者的風格;二是能反映其應有的藝術功底和藝術水平;三是不敷衍草率。畫寫實和工筆的青年為鼎盛期,寫意畫中年和晚年為鼎盛期,從中把文化內涵和閱歷以及筆墨表現地淋漓盡致。如趙孟頫之力倡復古,以書入畫,諸法俱備,“點”化神奇;倪瓚之枯筆意寫,逸士風流;沈周之蒼勁生辣,格調高古;文徵明之筆法精緻,書卷瀟灑;唐寅之清秀明麗,才氣過人;董其昌之幽深淡遠,禪氣淋漓;八大之筆勢驚人,超然物外;石濤之搜盡奇峰,妙法自然;鄭板橋之參差錯落,書畫雙絕。上述眾家無一不以自己獨特的面貌技法屹立史冊,一個畫家的畫風就如同一人的音容笑貌一樣,所以熟悉他們的畫風與筆墨語言,對提高自己的鑑別能力大有裨益,尤其是元明清三代的書畫變遷,流派演變,特別是對重點名家做一點研究,對提高辨偽將大有幫助。
8、題款與用印。題款多為作者創作後的署名和記錄的創作時間(下款),以及為誰而做的被贈予人的姓名、稱謂以及贈言(上款),通常作者的署名最具個性特徵。如清代著名畫家吳昌碩,早期作品多署“吳俊卿”,中期多署“吳昌碩”,晚期多署“老缶”。在鑑別中國畫作品的真偽時,分析款識的書法特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比繪畫本身更重要的一環。因為實踐證明,畫與字的造偽,後者比前者難度要更大些。看印章首先要看篆刻的水準。一般來說,著名書畫家的印章多由著名篆刻家(或書畫家本人)所作,其篆刻的藝術性相應較高。其次,要看印章內容,多數畫家在不同創作時期往往使用不同的印章,有的作者鈐印位置往往也有自己的風格。其三,要看印泥質量和呈色,著名書畫家鈐印所用印泥一般質量較好。另外,距今年代越久的印章,其印泥色澤相對較暗些。
9、藝術地位。畫家的藝術成就奠定了畫家的藝術地位。比如八大山人朱耷,他所創作的畫古怪、氣氛冷峻,大多數是隱喻畫。主要傳達一種心緒,這種心緒隱喻畫與有所指的政治隱喻畫有所不同,它更富有美學意義。他的畫主要是水墨花鳥或山水,雖學習董其昌的繪畫筆法,但也具有自己的特色。他的藝術成就、沒有俗套,自有創造,清代後期的“揚州八怪”,晚期的“海派”,以及現代的齊白石、張大千、潘天壽、李苦禪等都受到其影響,故八大山人的真跡現今市場價值非常的高。
10、歷史價值。包括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能流傳下來的優秀的書畫作品必然有其特有的文物價值,且是被大眾所認可的。藝術價值就是畫家在創作時的特定環境、特殊心情,是近現代書畫難以替代的,比如談到蔣兆和,必然要談到《流民圖》。《流民圖》高7尺、長9丈,稱得上是巨幅長卷,通過一百多個不同人物的造型,真實地反映出日本侵略者給中國人民造成的巨大災難,濃縮了中華民族那段屈辱的歷史。《流民圖》飽含著藝術家的心血,也體現了蔣兆和的大智大勇。《流民圖》於1943年在日偽統治下的北平誕生和展出,本身就是一個奇蹟,凝聚著藝術家的智慧和對淪陷區人民疾苦的關心
收藏技巧第一,不要做超越自身能力的投資,要量力而行。尤其是在起步階段,謹慎為宜。拍賣市場售出的書畫,少則幾千幾萬,高則數十萬,上百萬,初入門者最好留意那些中等名家的作品,往往價格不高,但質量較好。
第二,不要購買有爭議的作品。因為書畫市場上偽品甚多,如不細心,以真貨的價買了假貨,不僅丟了資金,還會挫傷個人銳氣,挫傷自己的膽識。千萬不能大意,購買時如果自己在技術上把握不準,可以請行家鑑定。
第三,不要四面出擊,廣泛收集。要選擇一個門類,或者某個時期,某種題材,某個畫派,甚至某個畫家的作品,集中精力弄懂弄通某個類型或某個畫家作品的行情,掌握其藝術特徵,做到心中有底有數,這樣才會穩操勝券。如果要廣收博採,那必須有高深的資歷和雄厚的經濟實力,才能達到目的。
第四,注意收集各種有關資料進行系統地了解和研究,例如書畫報刊、藝術投資文章書籍、拍賣圖錄和拍賣成交價格表,只有廣泛地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才能保證投資的收益。
第五,把握好出讓時機。出讓藝術品,是藝術品投資的後續勁作。只有出售,才能獲取收益。在出讓時,應考慮市場狀況、行情趨勢以及自己資金周轉情況等。
收藏誤區盲目崇拜“書畫家”。剛開始收藏書畫的朋友,一般分不清書畫家及其作品的檔次,只聽書畫家頭銜的大小,不掌握其內在實力。靠“耳朵”買進的多,憑“眼力”揀進的少。殊不知,名家的作品也有高下之分,其作品的保值和增值潛力也不在同一個檔次。
作品的篇幅越大越好。由於書畫作品是按平方尺計價的,故而導致片面追求篇幅。實際上,書畫作品的價值首先體現在“真”字上。“真”即為真跡而非贗品。其次看是否是“精品”,即精心之作、代表之作、創新之作。
當然,在其他條件基本相當時,篇幅越大的作品肯定比較稀少,其價值就會更高一些。
不捨得花錢只願蹭。除了老交情之間的饋贈,如今不花錢就想得到別人勞動成果已是很不現實了。正確的方法是,托人花錢買精品,這樣得到的作品,才會是真正的藏品。
想收藏但苦於資金匱乏。剛入道的許多朋友都會提出或遇到這個問題。似乎也知道收藏名人作品的風險小、增值快,但又猶猶豫豫,不是說沒有錢,就是錢不夠。
其實,這不是錢多少的問題,而是眼力與判斷力的問題。如果你能準確判斷那幅作品三年後、五年後、十年後,甚至二十年後的價格,與今天的相比,你就不會再認為錢是問題了。
從收藏一般作品逐步向名家作品過渡。收藏書畫不能多多益善,也不能見啥買啥。低檔作品增值緩慢,每次的增幅也不大,而名家作品的增速快,增幅也大。
如果能根據自己的興趣、財力、學識,以及偏好,特別是將收藏列為投資的朋友,若能在專家指導下,直接從收藏較高層次的名家作品開始,效果更佳。“取乎之上,得乎其中;取乎之中,得乎其下。”必須清楚,名家與非名家、小名家與大名家的作品價格,隨著時間的推移,差距將越拉越大。

保養技巧

1、存放登記。可按創作年代、作者姓氏、作品尺寸、畫作題材等分門別列地進行登記。
2、污漬的處理方法:
(1)霉斑,用75%%的酒精加脫脂棉再加吸水紙擦拭。
(2)墨漬,20%%的雙氧水加脫脂棉再加吸水紙擦拭。
(3)便污,20%%的雙氧水加布再加吸水紙擦拭。
(4)返鉛,20%%的雙氧水加脫脂棉再加吸水紙擦拭。
(5)油漬,用鐵熨斗加熱,在下面用吸水紙墊著。
3、展闊看畫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1)手持畫作時,要戴上手套,以避免手上的污漬、汗漬留在作品上。
(2)與畫距離很近時,不要咳嗽,以免唾液噴灑到畫作上。
(3)不要抽菸,容易引起火災不說,煙霧繚繞的環境對書畫作品可沒什麼好處。
(4)畫不要久掛,久掛容易變形。

書畫介紹

書法與法書

晉
書法和法書是不同的兩個概念。書法是指毛筆字書寫的方法,主要講執筆、用筆、點畫、結構、分布(行次、章法)等方法。如執筆要指實掌虛,五指齊力;用筆要中鋒鋪毫;點畫要圓滿周到;結構要橫直相安,意思呼應;分布要錯綜變化,疏密得直,全章貫氣等等。主要是講寫漢字的方法,如李慎言的《書法概論》一類的書。進一步說,就是書寫漢字的文章詩句使之成為藝術作品的方法。
法書是指有一定書法藝術成就的作品,與名畫是對稱的。常見的書法藝術作品的字型有五:楷書、行書、草書、隸書和篆書。這五體只要有高度的藝術價值,可供臨摹取法的,都可以稱之為“法書”。
書法與法書雖說是兩字的顛倒,其含意的廣狹卻有所不同,一個屬於理論,一個屬於實踐,且兩者又是相輔相成的。
中國畫(宣畫):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既有悠久的歷史,還有優良的傳統。是指用筆、墨、顏色在帛、布、絹、紙、綾等上面畫的東西。不是一般人畫的,而是歷史上有名的畫家們畫的。有些畫雖不是名家畫的,但年代較早,具有文物性的,我們也要保存、整理。

繪畫藝術

齊白石畫派傳人白丁作品齊白石畫派傳人白丁作品
中國的繪畫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藝術中起源最早的藝術形式之一。比如在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上,就繪有互相追逐的魚、奔跑跳躍的鹿,不僅形象生動,而且有一定的藝術意境。這說明我們中華民族的先人,遠在原始社會就已具有相當高的審美意趣和高超的藝術創作才能。

藝術效果

五代 荊浩《匡廬圖》五代 荊浩《匡廬圖》
書法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不僅是記事的工具,也具有豐富的形象特徵,和書畫一樣,它是用線條來表現的,有“書畫同源”的說法。書法家充分發揮毛筆等書寫工具的性能和書寫技巧,就能創造出各種風格的作品來,給人以藝術享受,達到良好的藝術效果。
當今書法藝術都是從古代書法藝術中發展變化的,許多書法家都是繼承古人書法的優秀傳統而又有所創新。想要欣賞書法藝術,必須具備一些書體和書法源流的知識。
和其他藝術形式不同,書法藝術和人們的生活貼得最緊,從兒童上學的第一天就要學寫字,寫字漂亮美觀不僅便於學習、生活,還能反映一個人的品行修養和素質,故前人有“字如其人”的說法。書法源於寫字練習,又高於一般實用性的寫字。其中的講究和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它是中國文化乃至東方文化的一種典型的表現形式。日本人在吸收了中國書法藝術的傳統之後,在書法研究和學習方面投入了持之以恆、鍥而不捨的精力。為了提高世人對書法的重視,日本人稱書法為“書道”,將古代中日書法家的名帖碑刻精印出版,早在本世紀初就出版了多卷本的大型書法集《書道全集》,中國不少當代書法家還是從中獲益者。近些年來各類書法字帖、大型法帖、書法工具書、速成字帖、各體書法字典,層出不窮,為書法愛好者提供了許多方便。

書畫尺寸

書畫的仗量單位是市尺,按面積每平方市尺多少元計算,那么仗量後要進行換算,一般保存小數點後二位數,算式是:
長(米)*寬(米)*9(尺/平方米)=面積(平方尺)
只在蘆花淺水邊只在蘆花淺水邊

中國畫宣紙尺寸(單位:CM)
三尺全開:100x555平尺
三尺單條:100x273平尺
三尺橫批:100x555平尺
三尺對聯:100x273平尺
三尺斗方:55x503平尺
春江漁歌春江漁歌

四尺全開:138x698平尺
四尺單條:138x344平尺
四尺橫批:138x698平尺
四尺對聯:138x344平尺
四尺斗方:69x684平尺
四尺三開:69x463平尺
四尺四開:69x342平尺
四尺六開:46x342平尺
四尺八開:35x341平尺
五尺全開:153x8412平尺
五尺單條:153x426平尺
五尺橫批:153x8412平尺
五尺對聯:153x426平尺
書法書法
五尺斗方:84x776平尺
六尺全開:180x9716平尺
六尺三開:97x606平尺
六尺對聯:180x498平尺
六尺斗方:97x908平尺
七尺全開:238x12928平尺
八尺全開:248x12930平尺
八尺屏:234x5312平尺
一丈二尺:367x14448平尺
一丈六尺:503x19388平尺
一丈八尺:600x248134平尺

書畫欣賞

書畫欣賞 書畫欣賞
作品

書畫家

(以人物“出生年月”為界定,1840是中國古代和近代的分界線。近代:1840——1919)

薛稷

薛稷(649——713),字嗣通,蒲州汾陰(今山西萬榮西南)人,名臣魏徵外孫。官至太子少保、禮部尚書,人稱“薛少保”。以書法名世,為書法初唐四大家之一。也擅畫人物、佛像、鳥獸、樹石,畫鶴尤其生動,時稱一絕,李白杜甫等都曾吟詩頌其畫鶴。繪畫作品已無存。

曹霸

曹霸,譙郡(今安徽亳縣)人。三國時魏高貴鄉公曹髦後裔,官至左武衛將軍。畫承家學,擅畫馬,亦工肖像。成名於玄宗開元年間,天寶末年曾修補《凌煙閣功臣像》及畫“御馬”,技藝精闢,杜甫曾作《丹青引贈曹將軍霸》推許之。今畫跡已不傳。

韓乾

韓乾,京兆(今西安)人,活動於玄宗時代。少年時曾作酒肆傭工,得王維資助,改學繪畫,十年而成。擅畫肖像、人物、鬼神,尤精於畫馬。畫馬師承曹霸,但更重寫生,所畫之馬,壯健神駿,被譽為“古今獨步”。現存作品有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的《牧馬圖》冊頁和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的《照夜白圖》卷。《牧馬圖》畫一虞官駕白馬緩行,右側為一黑馬,用筆纖細遒勁,色墨渲染得宜。此畫曾經南唐內府及宣和內府收藏,並有宋徽宗題“韓乾真跡”。《照夜白圖》畫玄宗坐騎照夜白,也是流傳有序的作品。另有舊題《韓乾神駿圖》卷,藏遼寧省博物館,今定為五代人仿作。

韋偃

韋偃,長安(今西安)人,寓居於蜀,擅畫人物、鞍馬及山水。雖承家學傳統,但青出於藍。據記載,他畫白川原牧馬,馬的姿態變化萬千,窮極生動。今可以通過故宮博物院所藏宋代李公麟《摹韋偃牧放圖》卷一畫來了解其風範,該圖繪駿馬一千二百餘匹、圉人等一百四十餘名,眾馬姿態各異,栩栩如生。此外,他所畫山水,也對唐代山水松石的變革有過重要作用。

邊鸞

邊鸞,京兆(今西安)人。官至右衛長史。擅畫禽鳥和折枝花木,亦精蜂蝶,在花鳥畫獨立成科的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傳世作品有《梅花山茶雪雀圖》,圖錄於《唐宋元明名畫大觀》。

刁光胤

刁光胤(約852——935),名刁光,一作光引,長安(今西安)人。唐天復年間避亂入蜀,留居30餘年,卒於蜀。擅畫龍水、竹石、花鳥等,一生作畫勤奮,多為花鳥,為五代著名畫家黃筌老師,親授其藝。傳世作品《寫生花卉冊》已被定為偽托之作。

黃居采

黃居采(933——?),字伯鸞,成都人,黃筌次子。原在西蜀畫院供職,後隨舊主入宋。黃筌去世後,黃居采成為領袖人物,受到太祖、太宗的重用,他的畫法也成為畫院的標準,在宋代宮廷中占了90餘年的主導地位。其傳世作品有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山鷓棘雀圖》軸,以細線勾出輪廓,然後敷重彩,層層暈染,感覺極為細膩,有富貴華麗之趣。

趙昌

趙昌(?——約1016),字昌之,廣漢(今四川劍南)人。擅畫花果,師事滕昌祐,有“出藍”之譽。喜畫折枝花卉,擅長著色。作品傳世極少,故宮博物院藏《寫生蛺蝶圖》卷傳為其作品,專家多以為不真。畫院待詔林椿以花鳥翎毛著稱於時,畫法師趙昌,今有《果熟禽來圖》(故宮博物院藏)傳世,與記載中趙昌畫法相似。

易元吉

易元吉,字慶之,長沙人。善畫獐、猿及花果禽鳥等。據說曾深入山中居住,觀察獸類活動,所畫動物極其生動傳神。英宗時應召入畫院在西廡殿作《百猿圖》,未竟而卒。今傳有《聚猿圖》(藏日本),畫於崇山峻岭間嬉戲的群猿。

弘仁

弘仁,俗姓江,名韜,又名舫,字鷗盟,字六奇(一作亦奇,大奇),出家後號漸江、漸江學人,又號無智、梅花古衲。安徽歙縣人。生於明神宗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卒於清聖祖康熙三年(1664年)。少年孤貧、性癖、自小就喜歡文學,繪畫一生從不間斷。他是明末秀才,明亡後,有志抗清,離歙赴閩,入武夷山為僧,師從古航禪師。雲遊各地後回歙縣,住西郊太平興國寺和五明寺,經常往來於黃山、白岳之間。

張擇端

北宋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北宋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
張擇端,(公元12世紀·北宋)字正道,東武(今山東諸城)人,生卒年不詳。幼好讀書,早年遊學於京師(今河南開封),後習繪畫,宋徽宗趙佶朝(1101-1125)為宮廷翰林圖畫院待詔。明王夢端《書畫傳習錄》謂其“性習繪事,工於界畫,尤嗜於舟車、市橋、郭徑,別成家數也”。傳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圖》卷,絹本,設色,縱24.8匣米,橫528.7厘米,是中國古代城市風俗畫中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之不朽傑作,在美術史上具有劃時代重要意義。該畫所繪人物達500餘人,貴賤勞逸,形形色色,顯得生動傳神;店鋪作坊,茶房酒肆,行商攤販,一派生意興隆景象;長虹臥波,舟楫競流,車騎爭道,再現北宋盛景;寒食祭祖,攜籃挑擔,踏青插柳,把清明時節北宋都城汴梁社會各階層之生活情景和繁華盡收畫卷之中。全圖規模宏大,場面壯觀,結構嚴整謹密,筆法細緻古雅,卷後有金代張著、張公藥,元代楊準,明代吳寬、李東陽、馮保等13家題跋,曾經北宋內府、元代內府、明代朱文征、清代內府鑑藏。1925年溥儀將該畫攜出故宮,後流落於東北長春一帶,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鄭思肖

鄭思肖(1241—1318,一說1239—1316),字憶翁,號所南,福建連江人。父叔起,官南宋平江(今江蘇蘇州)書院山長。鄭思肖年少時秉承父學,明忠孝廉義。宋末,以大學生應博學弘詞試,授官和靖書院山長。他曾在朝廷臨危時呈獻抗蒙計策,未被納用。宋亡後,隱於蘇州的寺觀和陋巷裡,仍“耿耿存孤忠”。他的名(思肖)、字(所南)始用於此時,與他坐臥必向南相關,意在不忘趙宋。又將其書齋取名為“本穴世界”,“本穴”二字一穿插,意為“大宋”。著有《心史》(文史界尚無定論)、《所南詩集》等。鄭思肖的墨蘭畫法在畫史上堪稱首創,極易抒發文人的胸臆。這種畫藝被清代“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承傳下來,在表現畫家的個性方面達到了極致,技法上也有許多出新之處。他的墨蘭蘊含著深刻的思宋之情。“時寫蘭,疏花簡葉,根不著土。人問之,曰:“土為番人奪,忍著耶?’”所畫墨蘭,飲譽江南,求者不絕,但鄭思肖有誡條曰:“求則不得,不求或與。”“嘉定某官脅以他事,求畫蘭。曰:‘手可斷,蘭不可得也。’”對仕元官僚,思肖尤為痛恨。
鄭思肖的墨竹真本已無一存世,偶見有署款“所南”的贗作,筆法荒率,全無墨蘭之韻。

沈周

明 沈周《廬山高圖》明 沈周《廬山高圖》
沈周(1427——1509)明代傑出書畫家。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漢族,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沈家世代隱居吳門,居蘇州相城,故里和墓在今相城區陽澄湖鎮。沈周的曾祖父是王蒙的好友,父親沈恆吉,又是杜瓊的學生,書畫乃家學淵源。父親、伯父都以詩文書畫聞名鄉里。沈周一生家居讀書,吟詩作畫,優遊林泉,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蔑視惡濁的政治現實,一生未應科舉,始終從事書畫創作。他學識淵博,富於收藏。交遊甚廣,極客群望,平時平和近人,要書求畫者“屨滿戶外”,“販夫牧豎”向他求畫,從不拒絕。甚至有人作他的贗品,求為題款,他也欣然應允。
沈周的書畫流傳很廣,真偽混雜,較難分辨。文徵明因此稱他為飄然世外的“神仙中人”。 沈周在元明以來文人畫領域有承前啟後的作用。他書法師黃庭堅,繪畫造詣尤深,兼工山水、花鳥,也能畫人物,以山水和花鳥成就突出。所作山水畫,有的是描寫高山大川,表現傳統山水畫的三遠之景。而大多數作品則是描寫南方山水及園林景物,表現了當時文人生活的幽閒意趣。

唐寅

明&明&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據傳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故名唐寅。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
出身商人家庭,父親唐廣德,母親邱氏。自幼聰明伶俐,20餘歲時家中連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繼去世,家境衰敗,在好友祝允明的規勸下潛心讀書。29歲參加應天府公試,得中第一名“解元”。30歲赴京會試,卻受考場舞弊案牽連被斥為吏。此後遂絕意進取,以賣畫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應寧王朱宸濠之請赴南昌半年余,後察覺寧王圖謀不軌,遂裝瘋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脫身而歸。晚年生活困頓,54歲即病逝。
擅山水、人物、花鳥,其山水早年隨周臣學畫,後師法李唐、劉松年,加以變化,畫中山重嶺復,以小斧劈皴為之,雄偉險峻,而筆墨細秀,布局疏朗,風格秀逸清俊。人物畫多為仕女及歷史故事,師承唐代傳統,線條清細,色彩艷麗清雅,體態優美,造型準確;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其花鳥畫,長於水墨寫意,灑脫隨意,格調秀逸。除繪畫外,唐寅亦工書法,取法趙孟頫,書風奇峭俊秀。有《騎驢思歸圖》、《山路松聲圖》、《事茗圖》、《王蜀宮妓圖》、《李端端落籍圖》、《秋風紈扇圖》、《百美圖》、《枯槎鸜鵒圖》、《兩岸峰青圖》等繪畫作品傳世。

文徵明

明&明&
(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卒於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歲,曾官翰林待詔。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寅、徐真卿並稱“吳中四才子”。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家世武弁,自祖父起始以文顯,父文林曾任溫州永嘉知縣。自幼習經籍詩文,喜愛書畫,文師吳寬,書法學李應禎,繪畫宗沈周。少時即享才名,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然在科舉道路上卻很坎坷,從弘治乙卯(1495年)26歲到嘉靖壬午(1522年)53歲,十次應舉均落第,直至54歲才受工部尚書李充嗣的推薦以貢生進京,經過吏部考核,被授職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詔。此時其書畫已負盛名,求其書畫的很多,由此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擠,心中悒悒不樂。四年中目睹官場腐敗,一再乞歸,57歲辭歸出京,放舟南下,回蘇州定居,潛心詩文書畫。不再求仕進,以戲墨弄翰自遣。晚年聲譽卓著,號稱“文筆遍天下”,購求他的書畫者踏破門坎,說他“海宇欽慕,縑素山積”。他年近九十歲時,還孜孜不倦,為人書墓志銘,未待寫完,“便置筆端坐而逝”。

仇英

明&明&
仇英(1482—1559)字實父,號十洲,漢族,江蘇太倉人。後移居吳縣。擅畫人物,尤長仕女,既工設色,又善水墨、白描,能運用多種筆法表現不同對象,或圓轉流美,或勁麗艷爽。偶作花鳥,亦明麗有致。與沈周、文徵明、唐寅並稱為“明四家”。
仇英是明代有代表性的畫家之一,與沈周,文徵明和唐寅被後世並稱為“明四家”、“吳門四家”,亦稱“天門四傑”。沈、文、唐三家,不僅以畫取勝,且佐以詩句題跋,就畫格而言,唐,仇相接近,仇英在他的畫上,一般只題名款。仇英擅長畫人物、山水、花鳥、樓閣界畫,尤長於臨摹。他功力精湛,以臨仿唐宋名家稿本為多,如《臨宋人畫冊》和《臨蕭照高宗中興瑞應圖》,前冊若與原作對照,幾乎難辯真假。畫法主要師承趙伯駒和南宋“院體”畫,青綠山水和人物故事畫,形象精確,工細雅秀,色彩鮮艷,含蓄蘊藉,色調淡雅清麗,融入了文人畫所崇尚的主題和筆墨情趣。仇英擅人物畫,尤工仕女,重視對歷史題材的刻畫和描繪,吸收南宋馬和之及元人技法,筆力剛健,特擅臨摹,粉圖黃紙,落筆亂真。至於發翠豪金,綜丹縷素,精麗絕逸,無愧古人,尤善於用粗細不同的筆法表現不同的對象,或圓轉流暢,或頓挫勁利,既長設色,又善白描。人物造型準確,概括力強,形象秀美,線條流暢,有別於時流的板刻習氣,直趨宋人室,對後來的尤求、禹之鼎以及清宮仕女畫都有很大影響,成為時代仕女美的典範,後人評其工筆仕女,刻畫細膩,神采飛動,精麗艷逸,為明代之傑出者。傑出作品有《竹林品古》、《漢宮春曉圖》卷(配圖為此畫局部)、《供職圖》等。

張宏

明 張宏《青綠山水圖》明 張宏《青綠山水圖》
張宏(公元1577年—1652年後)字君度,號鶴澗,明代著名畫家,江蘇蘇州人。善畫山水,重寫生,筆力峭拔、墨色濕潤、層巒疊嶂、秋壑深邃、有元人古意;他畫石面連皴帶染為其特色。又能畫寫意人物,形神俱佳,散聚得宜,是明末吳門畫壇的中堅人物。吳門學者尊崇之。另據史書稱,張宏92歲尚健,仍在作畫。傳世作品:《西山爽氣圖》,藏浙江省博物館;《延陵掛劍圖》、《雜技遊戲圖》、《擊缶圖》、《閶門舟阻圖》、《溪亭秋意圖》現藏故宮博物院;《浮嵐暖翠圖》,藏廣東省博物館;《蘭亭雅集圖》,藏首都博物館等。
張宏的繪畫繼承了吳門畫派的文人畫風格和特色,在寫生的基礎上搞創作,師自然造化,悟出了繪畫的真諦,在畫中體現出超凡脫俗的精神境界,使原本呆板的山水畫活了起來故宮博物院專家稱張宏的山水筆墨精湛,世所罕見。他曾登高畫鳥瞰俯視圖,更是當時罕見。他的畫作整個畫面看起來深遠高逸,山石堅硬敲擊有聲,流水清澈涓涓而下,為書畫注入了靈性,使人身臨其境,恍若隔世。他的山水畫用渲染的手法烘托出超凡脫俗的氣氛,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使人仿佛置身於畫卷中。畫面清新典雅,氣氛和諧,奇峰怪石,濃密古木,清風飛泉,意境空靈清曠。

徐渭

titletitle
徐渭(1521—1593),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初字文清,後改字文長,號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漁隱、金壘、金回山人、山陰布衣、白鷳山人、鵝鼻山儂等別號。中國明代文學家書畫家、軍事家。民間也普遍流傳他的故事傳說,關於他年輕時如何聰明,後來如何捉弄官宦等。
他是詩人,他是畫家,他是書法家,他是軍事家,他是戲曲家,他是民間文學家,他是美食家,他是酒徒,他是狂禪居士、他是青藤道士、他是旅行家,他是歷史學家。與解縉、楊慎並稱“明代三大才子”。
徐渭於正德十六年(1521年)出身於浙江紹興府山陰城大雲坊的官僚世家,父徐鏓,母為侍女小妾,少年時天才超逸,入徐氏私塾讀書,“六歲受《大學》,日誦千餘言”“書一授數百字,不再目,立誦師聽。”。十歲仿揚雄《解嘲》作了一篇《釋毀》,性格豪放,“指掌之間,萬言可就。”二十歲時成為生員,嘉靖二十年(1541年)娶同縣潘克敬女為妻,接下來八次應試不中,“再試有司,皆以不合規寸,擯斥於時。”。

任熊

清&清&
任熊(1823-1857)〔清〕,字渭長,號湘浦,浙江蕭山人。能詩詞,善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蟲魚、走獸,筆力雄厚,氣味靜穆,深得宋人神髓。尤擅長人物,筆法圓勁,形象奇古誇張,衣褶如銀鉤鐵畫,直入陳洪綬之室而別開生面,堪與並駕。鹹豐元年(1851)居鎮海姚燮(梅伯)家,為作《大梅山民詩意圖》一百二十幅,興酣落筆,閱二月余而成,為生平傑作之一。該作設境之奇、運筆之妙,令人讚嘆不已。嘗寄跡蘇州往來上海賣畫。與任薰、任頤合稱“三任”,加任預也稱“四任”,又與朱熊、張熊合稱“滬上三熊”。有《列仙酒牌》《于越先賢傳》《劍俠傳》《高士傳》等木刻圖譜行世,稱絕一〔清〕任熊洛神圖軸時。任熊擅畫人物,曾有《于越先賢傳》、《劍俠傳》、《列仙酒牌》等畫曾刻印行世,人物形象多高古、奇倔、誇張、得陳洪綬神韻而能別出心裁,其自畫像神態刻畫細緻入微,十分寫實,這和他早年從一位畫師學畫過肖像畫有關,他不守成法,喜愛獨創,這位師不能容忍他,任熊只好離開流浪賣藝。儘管如此,他還是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任熊對衣紋的勾畫向來十分精彩,鐵畫銀鉤,很見功力。所題款字也是十分有力,與畫法同出一轍。

張路

(1464—1538,一作1464—1537)明代畫家。字天馳,號平山,大梁(今河南省開封)人。繪人物,師法吳偉,山水學戴進“狂態”列為浙派名家。亦工鳥獸、花卉。

朱耷

清&清&
朱耷(1626—1705),字雪個,又字個山、道朗、個山驢、朗月、庵、傳綮、破雲樵者、人屋、驢屋和因是僧、八大山人等。江西南昌人。明朱元璋之子寧獻王朱權的後裔。他的晚年書畫均署八大山人四字。這名號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說“嘗持八大人覺經,因號八大”;另說“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為大,而無大於我者也”。據《個山小像》八大的自署,少為世襲貴族。天性聰穎,八歲能詩。明亡時為諸生(秀才)。他二十歲時“遭變,棄家後避賢山中”。二十三歲“剃髮為僧”,釋名傳綮,號刃庵。三十一歲時“豎拂稱宗師,從學者常百餘人”。康熙十七年(1678)夏秋之交,病癲。至康熙十九年(1680)還俗。此後住江西南昌,以詩文書畫為事,直至去世。八大經歷明清之際天翻地覆的變化,自皇室貴胃淪為草野逸民,為避害而出家。但其詩文書畫極其出色,頗引人注目,清統治者又千方百計地籠絡他,“遂發狂疾”。他裝啞未狂,均因家國之恨使然。其內心之悲愴由此可見。對山人的種種奇行,當時人們都認為“其癲如此”。
八大山人書法成就頗高,但被畫名所掩,注目者不多。黃賓虹嘗稱“書一畫二”,確為至言。八大的書體,以篆書的圓潤等線體施於行草,自然起截,了無藏頭護尾之態,以一種高超的手法把書法的落、起、走、住、疊、圍、回,藏蘊其中而不著痕跡。藏巧於拙,筆澀生朴,此中真義必臨習日久才能有所悟。簡而言之,是用篆書的筆法去寫行草書,與《天發神恰似□碑》以隸筆寫篆書一樣異曲同工。
八大山人在中年時各體書風全貌的,莫過於《個山小像》中八大的自題了。他以篆、隸、章草、行、真等六體書之,其功力之深,罕與倫比,可謂集山人書法之大成。八大去世前夕,書法藝術水平達到頂峰,草書不再怪偉。如八十歲寫的《行書四箴》、《般若波羅蜜心經》、《仕宦而至帖》(即《晝錦堂記》帖),平淡天成,絲毫不加修飾,靜穆而單純,不著一絲人間煙塵氣。高僧書法大致如是。近人得其精髓者只弘一法師一人。
朱耷擅花鳥、山水,其花鳥承襲陳淳、徐渭寫意花鳥畫的傳統。發展為闊筆大寫意畫法,其特點是通過象徵寓意的手法,並對所畫的花鳥、魚蟲進行誇張,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簡練的造型,使畫中形象突出,主題鮮明,甚至將鳥、魚的眼睛畫成“白眼向人”,以此來表現自己孤傲不群、憤世嫉俗的性格,從而創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花鳥造型。其畫筆墨簡樸豪放、蒼勁率意、淋漓酣暢,構圖疏簡、奇險,風格雄奇朴茂。他的山水畫初師董其昌,後又上窺黃公望、倪瓚,多作水墨山水,筆墨質樸雄健,意境荒涼寂寥。亦長於書法,擅行、草書,宗法王羲之王獻之、顏真卿、董其昌等,以禿筆作書,風格流暢秀健。

齊白石

齊白石《群蝦圖》齊白石《群蝦圖》
齊白石(1864——1957),漢族,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紀十大畫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

徐悲鴻

徐悲鴻《奔馬圖》徐悲鴻《奔馬圖》
徐悲鴻(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漢族,江蘇宜興人,生於中國江蘇宜興屺亭橋。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奠基者。

書畫投資

中國古代書畫中國古代書畫
“金融”、“房地產”、“藝術品”,被經濟學家稱為當代最有增值潛力的三大投資板塊。
中國古代書畫、歐洲油畫、翡翠珠寶並稱為世界藝術品拍賣市場上的“三大寵兒”。藝術品是民族文化的物態化,乃國脈所系,凝聚著民族的智慧和文明,中華古代文化備受世界人民的熱愛。
在書畫藝術品投資中,我們應以“名、真、精、新”四字標準來選藏或投資作品。首先看作品的作者是否有“名”,這就要熟悉中國美術史和近現代美術史,比如五代的荊(浩)、關(同)、董(源)、巨(然);元代的趙孟頫及“元四家”——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明代的“明四家”——文徵明、沈周、仇英、唐寅及陳淳、徐渭、張宏、陳洪綬、崔子忠、吳彬、仇珠、文淑、薛素素、馬守真、張路、藍瑛、張瑞圖等。
張德泉工筆花鳥畫張德泉工筆花鳥畫
其次是在看名的基礎上重要的是“真”,也就是真跡。就連地區上剛露頭角的小名家也有人仿,如果自己把握不準,務請專家“把眼”。
第三就是要“精”,一個畫家一生作品可以等身,有靈感大發的精心之作,也有應酬社交、人情的草率之作,我們投資必須要選藏該畫家的精品。
四要看作品的保存狀態,要“新”,不是嶄新的新,而是指作品的品相好,不缺損、不破損、不霉變。因為藝術品是用來進行審美的,缺損了就降低了它的審美價值,也降低了它的市場價值。
最終書畫作品的價值還是決定於畫家的思想境界與人生境界,他們的內在修為與外在境遇,與普通大眾甚至其他的文化人、藝術家有無質的區別,而這就需要畫家的綜合素養與創造能力了。書畫之外還要看他們的思想高度、文學修養等等,所以收藏還是要靠畫家本人和作品本身說話,這就需要收藏者的眼光和判斷力了

書畫鑑賞

鑑賞中國書畫,要詩、書、畫、印四者結合起來,作為一個藝術整體進行欣賞,不可分割開來,或取其一二。看畫、看字、讀詩、欣賞篆刻,使人得到多方面藝術上的滿足,擴大了作品反映生活的範圍和容量。一些近、現代書畫作品,有的字寫得很好,有的畫畫得不錯,但是在落款署名及題跋文字內容上都不夠理想。作為一個書家或畫家,不僅要在書畫上下功夫,在詩文上也應加強修養,在印章上也要有功底。當然不能要求每個書畫家都能治印,但作為一個書畫家,必須有自己使用的幾方好印章。看一幅作品,不看別的,首先看他用的圖章,一般就可見其藝術修養水平。因為我國篆刻學也是美術的一部分。不論是姓名印,還是寄意寓情的“閒章”,不僅有實用價值,而且有藝術價值,均不可輕視。
鑑賞書畫,最好先了解作者的經歷及創作作品的背景。通過對作品的感受、想像、體驗、理解與鑑別等一系列相互聯繫的因素,認識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效果。如果作品上無作者的款識或題記,就要根據作品的風格、內容、字型、流派、紙絹、他人題跋、收藏印記、流傳經過、裝裱形式等,確定其時代和作者。
一件好的書畫作品,不論是古代的還是近現代的,都能起到提高人們的藝術修養,增進人們美好情操的作用。因此可以認為書畫鑑賞不僅是審美教育的內容,對於德育和智育也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書畫鑑定

鑑定書畫涉及歷史文化知識,美學素養,文學基礎和書畫技法等多方面,不是一種輕而易舉之事。我國自古至今書畫家不計其數,不同時代的書法作品,風格面貌不同,即便在同一時代,不同的流派和作者,書畫的風格也不同,就是同一位作者,其早期的作品與中、晚期的創作風格也可能有不同。加之,書畫作品做偽的也很多,要從這些數量眾多的書畫作品中鑑定真偽,實在是一件複雜的工作。
目前的書畫鑑定,主要還是傳統的經驗法,即從書畫的風格特點以及輔助依據(包括印章、紙絹、題跋、著錄、裝潢等)方面綜合起來考察,做出判斷。
從書畫的風格特點上鑑定書畫,書畫的風格特點指書畫時代風格和書畫家個人風格。這些風格的形成與當時社會的政治狀況、社會的生活習俗等各個方面有密切的聯繫,書畫家個人的風格更與書畫家個人的藝術稟賦、氣質、書畫師承源流等有關。各書畫家他們所走的藝術成長道路個不同,他們的出身、生活環境乃至思想性格、審美觀點都會有很大差異,反映在藝術創作中,就會形成不同的個人風格。如"揚州八怪"中的鄭板橋,少孤貧,天資奇縱,性高傲,乾隆元年中進士,官山東濰縣令,因看不慣清政府的腐敗,憤而辭官,以賣畫為生。他最擅長畫蘭竹,體貌疏朗,筆力勁峭,藉以寄託其堅韌倔強的品性,鄭板橋的蘭竹具有鮮明的個人風格。
又如八大山人的花丼作品也很有個性。他原是明皇室後裔,明亡,深受剌激,由口吃而佯作,子,並削髮為僧,對滿清政府極為痛恨,所以書畫作品多署八大山人,筆形似"哭之"或"笑之"。所作花鳥、筆墨簡括,冷峭,形象時有誇張,畫魚鳥,每以"白眼向人",以示對社會不滿之意。這種由個人的生活經歷(磨難)而形成的個人風格,很有特點。
就時代風格而言,唐代人物畫家張萱、周昉的仕女人物最為典型。唐人的審美觀很特殊,美女都較豐腴,張萱、周昉的仕女畫形象均如此,反映唐代時代風格。五代以後逐漸發生變化,到明清時代,仕女畫形象轉向清瘦。唐寅"秋風紈扇圖"中宮女的形象很典型。清代仕女畫家改琦、費丹旭筆下的仕女形象比明代仕女更清瘦,常有"無病呻吟"之態。
從山水畫來說,五代、北宋時山水畫往往是全景式構圖,李成、郭熙山水畫中的樹石都是中原景色。南宋時,半壁江山被金國(外族)占領,南宋著名山水畫家劉、李、馬、夏的作品往往表現水天空漾的一角,剩水殘山(如有"馬一角"之稱的馬遠山水畫),這和南宋政府偏安於江南半壁江山是分不開的。至元代,由於文人畫(理論)的影響,山水畫不求形似,但求筆墨情趣,使山水畫的面目又有明顯的變化。宋代以後,文人畫的興起,不光對元代山水有影響,對花鳥畫也有很大影響,"梅蘭竹菊"四君子題材長興不衰,這當和文人畫興盛有密切關係。

收藏標準

1、作品本身的藝術水平
作品本身的藝術水平,是衡量其價值的主要因素。這涉及到書畫的三境界:景物境界、筆墨境界和人文境界。一幅作品本身對山川自然“象其物宜”的描繪,就是景物的境界。可以看到它的技法、景色之美、章法布局之妙。如果在景物的基礎上,還有“筆精墨妙”的筆墨境界那就更好。中國的山水畫以筆取氣得其陽剛之美,以墨取暈得其陰柔之美。筆墨的精妙可生髮氣韻,氣韻生動乃畫之高境。書畫作品的人文境界可以體現在題材、畫旨、畫趣、詩詞題跋等方面。就像李可染《童趣》的題畫詩“忽聞蟋蟀鳴,容易秋風起”,一句題跋使整個畫境因之鮮活,滲透出一股田園詩般的質樸深情。有些字畫的市場價格可能由於一時的社會環境或偶然事件造成它的上升或下降,比如書畫官員的卸任會導致其作品價格的直降。所以,收藏者要保持冷靜的頭腦,給藝術本體以足夠的重視。
2、書法水平的高低
老一輩藝術家張仃曾呼籲“守住中國畫的底線”,這個底線就是書法。書法表現在國畫中,一是書法用筆,二是題跋書寫的藝術美。中國畫講究書法用筆,“以書入畫”是古代畫家一直在實踐和追求的。“骨法用筆”指的就是書法用筆。蘇東坡、倪瓚、徐渭、黃賓虹等都是以書入畫的高手。書法是一門需要長年累月練習的藝術,寫書者要平心靜氣才行。現在好多畫家不注重書法的練習,也不重視筆墨,導致畫面沒有筆墨的氣韻,甚至連款都不敢落,提筆露怯,這樣的作品或藝術家就不算是潛力股。同樣的作品,題跋較長者比窮款者價值要高一些。
3、有沒有學術支撐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書畫家的學術水平會影響他創作的深度和可持續度。理論指導實踐,這也是古人要讀萬卷書的一個原因。通過閱讀、創作與交流,久而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論體系,或是對藝術的獨特視角,這對藝術家的成長有重要的意義。這種知識還包括文學、史學、音樂、舞蹈、中醫、太極等等,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豐富和深化創作內涵,作品才有格調。
4、作者綜合修養
人們常說“畫如其人”“書如其人”。畫是人格的顯現,人格是修養的結果。如果一個畫家畫得很好,修養也高,那他就一定是潛力股。綜合修養的提高,需要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尤其是中國古典文學方面的知識,要融會貫通,並在情感生髮之時,配合意象訴諸筆端,形成獨特的面貌。
5、影響力和知名度
名家與非名家,是衡量藝術價值和投資價值的重要界限。在某種程度上,藝術品投資就是投資名家的作品。這裡名家也分大名家和小名家。一些影響力和知名度特別大的書畫家作品,雖然收益比較高,但投資成本也高。對一個普通畫家來說,要提高知名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他需要畫廊、經紀人、拍賣公司、媒體等諸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有一些成效。如果畫家已有了一定的知名度,那么他的市場就會隨之升溫,收藏者也就更關注。
6、作者的社會地位
一些書畫協會或者圈子的領導,其作品常會成為人們收藏駐足的焦點,被高價追捧。其實,這種領導無非就是兩種,一種是憑著自己的藝術造詣和人格魅力征服了大家,還有一種是以行政干預或幕後運作的方式坐到一定位置。後者水平一般都比較平常,但是結交廣泛,炒作能力也強,市場價格常會高於或者嚴重超出價值。面對書畫官員,一些藏家慕其光環,不加鑑別地大肆收購,缺乏理性。尤其是對於長線持有的藏家而言,一旦這些領導不再是領導,他們的市場泡沫將會一夜破滅。
7、畫家的年齡結構
評論家在讚揚一些年齡較大的藝術家時,常用到“人畫俱老”“人書俱老”的字眼。這是說書畫家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對書畫的理解,對筆墨精神的把握會更獨到。這一點在中國畫的寫意畫種中表現得尤為明顯。有些作品需要藝術家更多的精力,所以在畫家年富力強的時候也是多出精品的時候。比如一些工筆畫、油畫、大構圖的山水等。收藏一些中青年的作品,潛力較大。眼下,一些書畫名人的字畫已炒到了一定的價位,而且,很多人收藏了之後就不再輕易拿出來流通了。
8、市場鋪墊和表現
藝術作品一旦進入市場,就是一種商品,需要市場的運作來助其順利轉換成效益。有的畫家一門心思放在創作上,不屑於俗事,作品沒人知曉,自然也就沒有市場。有些畫家常做一些展覽,委託畫廊進行各種宣傳,拍賣會也頻頻亮相,隨著知名度的擴大,市場也在擴大。市場的表現還體現在其價格的穩定性。如果市場長時間地處於一個穩重有漲的狀態,就說明投資它是穩妥的。
9、畫家的財富自由度
古代舞文弄墨者多是士大夫文人,有大量的財富來保證其充裕的創作時間。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據說畫了4年,這位大痴道人懷著對山水自然的崇拜和對友人的敬重,筆耕不輟,不遺餘力,才有流芳千古的佳作產生。古代書畫作品多是“閒”出來的,在悠閒中,彈素琴閱金經,陶身心養浩氣。古代文人是不會輕易賣畫的。清代畫家査士標,只在家中無米時才賣畫換錢,且邊賣邊罵:“畫幅青山賣,看來是孽錢。”時至今日,一些畫家為生計而奔波,就必須要去迎合市場,迎合一些通俗的審美觀。黃賓虹說揚州畫派和海派末流開了“江湖之門”,沾染了江湖習氣而以賣畫為業。一些人在創作的時候,往往心裡想的是這幅畫,能賣多少錢,或者這幅畫送給哪位達官顯貴能換多少實惠,這種心態必然會影響到創作,畫境也會展示出“俗媚”之態。當然,這裡不是說境遇差的人就一定不會出好作品。
10、畫家的品德與人脈
德高望重的人,大家都樂意接觸,他們的書畫作品也照樣喜聞樂見。人品既高,畫品不得不高。待人接物有風度,提攜後進,自然人人敬重,就像齊白石、黃賓虹、啟功、沈鵬等書畫家。如此一來,有著高古情懷和澡雪精神的畫家作品自然會受到歡迎。人脈如同血脈。血脈是人賴以生存的基礎,人脈是事業成功的保障。畫家的交際越廣,人緣越好,支持的人也就越多,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人力上。人脈、品德和佳作結合起來,市場自然是水到渠成。

其他資料

書畫作品格式簡介

⒈斗方
中國書畫的一種式樣。呈正方形。通常用四尺宣紙對裁兩份,二尺高二尺寬,也可把四尺宣紙裁為八份,稱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豎行書寫的正方形的作品。書寫內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因為行列多,篇章布局時應十分強調上下左右的大小、開合、呼應及節奏變化等。在創作時,要注意正文與落款的主次關係,款字一般小於正文,要自然生動。落款可寫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時應留出餘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齊,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後面另占一行或兩行,上下均不能與正文平齊。印章要小於款字,需離開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開
中國書畫的一種式樣。呈長方形,尺寸不等。如用四尺宣紙分三份裁開,稱四尺三開。若用五尺宣紙分三份裁開,稱五尺三開。以此類推,同是三開,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開一般為三尺畫面(實際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五尺三開則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開畫面的面積為四尺。
⒊對幅
中國書畫裝裱的一種式樣。通常兩幅成對懸掛。如書法對幅,稱“字對”或“對聯”。明清繪畫有“畫對”,是兩幅大小相等的屏條,成對懸掛。也有廳堂正中掛中堂立軸畫,兩邊分掛“字對”,或中間懸掛中常立軸書法,兩側懸掛“畫對”。
⒋中堂
中堂是豎行書寫的長方形的作品。尺寸一般為一張整宣紙(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其中小中堂為68CM×45CM)。因為尺幅比較大,所以需要創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體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在創作時,要注意正文與落款的主次關係,要使它們之間主次有別,相應生輝。落款切忌暄賓奪主。落款可寫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時應留出餘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齊,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後面另占一行或數行,上下均不宜與正文平齊。印章要小於款字,蓋印一般需離開一字以上位置,蓋在款字的下方,也可蓋在款字左側。
⒌條幅
條幅是豎行書寫的長條作品。尺寸一般為一張整宣紙對裁。安排章法時,應能根據書體的特點,精心構思,立意要新。在創作時,要注意正文與落款的主次關係,。落款要錯落有致,自然生動。落款可寫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時應留出餘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齊,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後面另占一行或兩行,上下均不宜與正文平齊。印章要小於款字,蓋印一般需離開一字以上位置,也可蓋在款字左側。
條幅常見的格式有兩種:
①寫成兩行或三行的。兩行的格式。左右兩行均靠紙的左右兩邊寫,中間留出較多空白。注意上下字的聯繫節奏,以及兩行間的彼此呼應。落款通常寫在第二行的末尾,位置應略高於第一行末一個字。款字可寫一行或兩行。三行的格式,需注意三行之間的相互關係,穿插映帶及節奏變化。落款可在末行下端,底端略高於一、二兩行正文的位置;也可另行寫款,款字應短於正文,上下不宜與正文平行。
②居中寫一行(少字數)的。書寫內容一般為格言、警句或一句詩詞等。字數較少,寫時要注意字的開合及節奏變化,以求生動。落款可分單款、雙款。單款一般寫在左側中間的位置。款字內容包括書寫時間、作者的名號,也可只寫作者名或號。印章蓋在款字下方,一般以兩方為宜,印與印之間要適當拉開距離。落雙款,上款寫在作品的右側中間偏上的部分,一般寫創作作品的時間,若是贈送作品,則需寫明被贈者的名或號,稱謂及雅正、惠存,清賞等字樣。
⒍對聯
對聯,又稱楹聯。分為上下兩聯,右邊的為上聯,左邊的為下聯。上下聯的尺寸可與條幅等同,也可大於或小於條幅。對聯的書寫內容規定極為嚴格,只能是對仗的句子(上下聯字數相等,平仄相對、一般字不重複出現),包括對偶句(俗稱對子)、律詩中的中間兩聯(頷聯、頸聯)。對偶句常見的有五言、七言,也有少到三字一聯,多到數十字、上百字一聯的。律詩則分為五言、七言兩種。五言、七言的對聯,在安排章法時,上下聯應單行居中豎寫。十字以上的對偶句,則宜寫成雙行或多行(注意書寫順序,上聯從右向左,下聯則從左向右。落雙款,分別於上下聯的未尾,款字略高於正文底端)。上下聯字的位置一般要基本平行。處理好一聯內上下字的大小、收放的變化,及上下兩聯間的呼應,令上下兩聯成為一個整體。
十字以下對聯的落款分為上下款和單款兩種。上下款,上款寫在上聯右邊,下款寫在下聯左邊。上款一般寫詩句的作者、篇名等內容,如“黃庭堅登快閣詩句”下款則寫書者的姓名、號,以及書寫地點、時間等內容。如“丙子閒堂書於北京”若是贈送作品,上聯需寫明被贈者的名或號、稱謂及雅正、惠存、清賞等字樣。如“文英女士惠存”若是別人請你寫的一幅作品,上聯則寫請你作書人的名或號,稱謂外加上“囑書”等字樣。單款一般寫在下聯左側中間偏上的位置。款字內容包括書寫時間、作者的名號,也可只寫作者名或號。印章蓋在款字下方,一般以兩方為宜,印與印之間要適當拉開距離。
⒎扇面

這裡專指摺扇扇面,它是一種特殊的形式。由於扇面上寬下窄的形狀,使得折紋與拆紋之間也是上寬下窄。這種獨特的樣式,就要求我們在創作時,做出恰當地安排。

扇面常見的形式有三種。
(1)充分利用上端,下端不用。這種格式以每行寫兩字為宜,從右至左,依次安排。落款寫在正文的左側。款宜長些,款字寫一行至數行不等,印章宜小於正文。
(2)寫少數字,利用扇面的寬度由右向左,橫排書寫二至四字,要收放有度,落款可寫數行小字,與正文相映成趣。
(3)上端依次書寫,下端隔行書寫,形成長短錯落的格局。這樣則可避免上端疏朗,而下端擁擠的情形,達到通篇的和諧。這種格式,先寫長行,以五字左右為宜,短行以一、二字為宜。落款要精彩,一般寫在正文後面,一行或數行均可。即章宜小於落款的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