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書

篆書

篆書是甲骨文、大篆、小篆的統稱。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歷史,是傳世最早的可識文字,主要用於占卜。筆法瘦勁挺拔,直線較多。起筆有方筆、圓筆,也有尖筆,手筆“懸針”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保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型,其特點是形體勻逼齊整、字型較籀文容易書寫。

基本信息

篆書流變

宋刻大觀帖周朝太史籀篆書宋刻大觀帖周朝太史籀篆書

殷周時期,鑄刻在鐘鼎彝器上的銘文即金文又稱鐘鼎文廣泛流行。

秦始皇大統後,統稱為小篆,也稱秦篆,所謂篆書,其實就是掾書,就是官書。是一種規範化的官方文書通用字型。據文獻記載,秦以前漢字書體並無專門名稱,而小篆是由春秋戰國時代的秦國文字逐漸演變而成的。由於是官書,小篆只適合於隆重的場合,如記功刻石、叔量詔版、兵虎符之類。標準篆書體的體式是排列整齊、行筆圓轉、線條勻淨而長,呈現出莊嚴美麗的風格,與甲骨文、金文相比,具有這樣一些基本特徵:字形修長、而且緊畫、向下引伸,構成上密下疏的視覺錯感,這與自上而下的章法布局也有關係。線條勻稱無論點畫長短,筆畫均呈粗細劃一的狀態。這種在力度、速度都很勻平的運筆,給人以純淨簡約的美感。加之字型結構的趨簡約固定的傾向,小篆書體的章法布局更能形成縱橫成行的序性。秦篆有圓筆方筆之別,圓筆以秦刻石為代表;方筆以秦詔著作權量為代表,為秦篆之俗體。

漢魏之際是秦篆的強弩之末,除用於碑銘篆額和器物款識之外,難得有獨立的篆書。

唐篆,因李陽冰出而復甦,但秦篆的渾厚宏偉之氣已蕩然無存。

宋代金石之學和元朝的復古書風,使用權篆書得以起微潮,以篆書著稱者不乏其人但乏超越之力。

明代承元之風,步趨持平。清朝篆書百花鬥豔,進入了推唐超秦的大繁榮階段。

代表人物

小篆的鼻祖,李斯,字通古,戰國時代上蔡人(今河南上蔡縣)。後做了秦相,整理制定了秦代的標準書體小篆。現存於西安碑林的《嶧山碑》,系宋代摹刻。所書的刻石多已毀沒,存世的原石僅兩塊。相傳秦代金、石刻文都出自李斯之手。百廢待興,因此秦國有眾所周知的七個同一,其中文字長短常重要的一項,而李斯的小篆便是在秦國原有篆書基礎上統一八國文字的結晶。金刻有權、量、詔版,石刻有嶧山、泰山、琅琊台、之罘、碣石、會稽。因而秦代書法最聞名的便是以秦小篆書體所書之刻石文字。李斯所處的秦代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將戰國時期的混亂局面一掃而平。李斯後為趙高所誣,腰斬於鹹陽,時年約七十歲。端莊、凝重乃至有幾分肅穆之感的秦刻石,向我們揭示出當年在中心集權獨裁統治下秦帝國的概況。統一後的秦國強盛異常,表現在書體文字中也必定與之相適應。

篆書類別

漢字的古代書體之一。近人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辨證的發展》認為:“篆者掾也,掾者官也。漢代官制,大抵沿襲秦制,內官有佐治之吏曰掾屬,外官有諸曹掾吏,都是職司文書的下吏。故所謂篆書,其實就是掾書,就是官書。”

篆書變體,極為繁瑣。古人認為篆書為倉頡所造,但不可信。周宣王太史籀著《史籀篇》,漢人名為大篆,詳大篆條。其後列國分治,諸侯力政,文字異形,至秦相李斯乃同一之,漢人稱為小篆,詳小篆條。篆書字劃圓轉,結構依六書之義,故唐孫過庭謂:“篆尚婉而通”。

大篆

漢字的古代體之一。它的名字見於漢代著作,與小篆對稱。廣義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和書體,包括甲骨文、鐘鼎文、籀文和六國文字等;狹義專指周宣王太史籀厘定的文字,即籀文。大篆的代表作品,有《石鼓文》和《秦公簋》銘文等。

籀文

(籀書)周代文字,一般認為即大篆。或謂與大篆不同,名之籀篆,甚至視為奇字。從廣義來說,籀文包括大篆、小篆、古文等;從狹義說,僅指《史籀篇》文字,即宗周之書。秦李斯據以制'小篆',遂以籀文為'大篆'。

籀篆

籀篆籀篆

實同籀文,即大篆。但唐張懷瓘《書斷》卷上分列籀文和大篆,認為籀文者,周太史籀之所作也,與古文大篆小異。明趙宦光《寒山帚談》卷上《權與一》亦持此見,以為篆書中一曰《籀篆》,《詛楚文》,《鐘鼎識》、及《嘯堂錄》,以至楊氏《書統》所載及古篆諸韻,取其合於許氏所取作籀書者采焉。一曰大篆,《石鼓文》是也。據此,則趙氏所言籀篆多同金文。清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敘》注中曾力辨其謬,認為籀篆實即大篆也。近時學者折中兩說,以為從字型上說,籀篆與大篆(主要指《石鼓文》)尚有差別。故如趙宦光等分列籀篆於大篆之外,其說亦通。

史書記載

大篆

篆書篆書

有兩說:(1)指籀文,即《史籀篇》文字。(2)指隸書,清學者多主其說。

石鼓文

秦刻在十塊鼓形石上的文字。唐初在岐州雍縣南二十里之三畤原被發現。每鼓一首四言詩,十首為一組,記敘當時漁狩的情況,故亦名獵碣。現藏故宮博物院,一鼓已泐無字,其餘九鼓亦多漫漶殘損。傳世著名北宋拓本有明安國《十鼓齋》中權、先鋒、後勁三本,已流入日本。

古籀 :古文、籀文的合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今敘篆文,合以古籀。

蕭籀 :漢丞相蕭何所作,一作禿筆書。元·鄭杓《衍極》卷四《古學篇》劉有定註:蕭何作未央宮,前殿成,覃思三月,以題其額,觀者如流水。何用禿筆書,時謂之蕭籀。

篆書篆書

金文 :殷、周青銅器上銘文的統稱,舊稱鐘鼎文、吉金文、款識文。屬大篆系統,包括了小篆以前的大部分篆書形體,是研究古代書法的重要實物資料。近人容庚撰有《金文篇》,較為完備,收可識知金文一千八百九十四字,另附錄約一千二百餘字。

鐘鼎文:即金文。上古青銅器一般可分為禮器和樂器兩大類,禮器以鼎為尊,樂器以鍾為多,故以鐘鼎為青銅器之代稱。鍾,經典多作鍾。青銅器上的銘文,統稱為鐘鼎文。《文選》卷五十五《劉孝標廣絕交論》:書玉牒而刻鐘鼎。李善注引《墨子》:琢之盤盂,銘於鐘鼎,傳於後世。

款識文:即金文。款識者,青銅器上所銘之文字也。《漢書》卷二十五上《郊祀志》:鼎大異於眾鼎,文縷,無款識。註:韋昭曰:款,刻也。音式志反。師古曰:,記也。音式志反。《通雅》引《卮言》謂:款為陰文,凹入;識為陽文,凸出。《博古錄》謂:款,在外;識,在內。凡石、磚、瓦、金等上所刻文字皆可泛稱為款識,而狹義專指青銅器上的銘文。又元·吾邱衍《學古編》八《字源七辯》以之為六國古文:七曰款識。款識文者,諸侯本國之文也。古者諸侯書不同文,故形體各異,秦有小篆,始一其法。

草篆:草率急速寫就的篆書,故名。有省簡結構、糾連筆劃的特點。清·阮元《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卷四《乙亥鼎銘》:草篆。可識者惟王九月乙亥及乃吉金用作實尊鼎用孝享等字,其餘不可盡識,則以其恣意簡損之故耳。

古篆有兩義:(1)泛指古代篆書如清桂馥《續三十五舉》:宋人間用古篆作印,元人尤多變態。(2)指上古文字,如明趙宦光《寒山帚談》卷上《權輿一》論九體書:二曰古篆,三代之書,目見(左目右見)於金石款識。

古文(古文篆)有三義:(1)廣義,從文字學的角度說,泛指甲骨文、鐘鼎文、石鼓文、古陶文、古泉文和小篆,是為古文系統,與秦、漢後以隸、楷為主的今文系統相對稱。(2)指殷、周或更前的上古文字。(3)專指晚周、六國所用文字。

小篆

篆書篆書

小篆:篆書之一,與大篆對稱。亦稱秦篆,意指秦始皇統一天下文字而命李斯所制也。小篆筆劃圓轉流暢,較大篆整齊。秦時刻石如《泰山》、《嶧山》、《琅琊台》等,傳為李斯所書,為小篆之代表作品。唐李陽冰、五代徐鍇與清代的鄧石如均是小篆大家。

小篆又名秦篆,為秦朝丞相李斯所創。秦始皇滅六國,統一華夏,其疆域廣而國事多,文書日繁,甚感原有文字繁雜,不便套用;加之,原有秦、楚、齊、燕、趙、魏、韓七國,書不同文,寫法各異,亦亟待統一。乃命臣工創新體文字。於是,丞相李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就大篆省改、簡化而成。小篆又名玉筋篆,取其具有筆致遒健之意而名之。

小篆較之大篆,形體筆畫均已省簡,而字數日增,這是應時代的要求所致。從古文到大篆,從大篆到小篆的文字變革,在中國文字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占有重要地位。

玉筋篆

筆劃豐腴如玉筋的篆書,指小篆。筋,一作著,即筷子。玉筋篆的代表書家,有秦之李斯,唐之李陽冰。

鐵線篆

筆劃纖細如線而剛勁如鐵的小篆,如唐·李陽冰《謙卦碑》。鐵線之名,一說取象於鐵線草。其葉柄細長而黑,有光澤,似鐵為之。

夏篆

傳說中夏代的文字。一般以為周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始為篆字,此夏篆所言之篆,泛稱也。從考古實物來看,尚未發現確切可靠的夏代文字;如有之,則必較甲骨文更原始一些。古人多有以金文大篆附會夏篆之說,凡此種種,皆依託之偽說。

周篆

周代的篆書,指鐘鼎文、石鼓文等大篆系統文字。因小篆又稱秦篆,故大篆對稱周篆。

秦篆

即小篆。唐·張懷瓘《書斷》卷上小篆:案,小篆者,秦始皇丞相李斯所作也。增損大篆,皆同籀文,謂之小篆,亦曰秦篆。清·劉熙載《藝概》卷五《書概》:秦篆簡直,如《嶧山》、《琅琊台》等碑是也?以李斯所書為代表。

漢篆

漢代的篆書。多為小篆,而體格近方,筆法近隸。一般在莊重的場合和金器上使用。

唐篆

唐代書家所寫之篆書。有大、小篆多種,以李陽冰為代表。

清篆

清代碑學之風大盛,取法秦漢,一改唐代以後篆書因為以楷入篆而衰微的局勢和風氣,鄧石如、吳讓之、楊沂孫、趙之謙等人皆是篆書高手。

大篆與小篆的區別

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書、史書之稱。周宣王時,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因其為籀所作,故世稱“籀文”。“籀文”乃據古文而作,是在古文基礎上整理出來的,故其與古文或同或異。今其文散見於《說文解字》和後人收集的各種鐘鼎彝器之中。其中以周宣王時所作石鼓文最為著名。

篆書的演變

篆書篆書

大篆,從漢代以來,一般人都認為是周宣王(公元前827年)時太史籀所造。如漢書藝文志載史籀十五篇,班固註:“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許慎也說:“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古文或異者,也就是太史籀就古文加以增損而成,故大篆又稱為“籀文”。因此後人都認為大篆是古文之後的一種形體了。

大篆字型,在傳世的石刻文字,當以石鼓文最具代表性。此種石器,無疑是中國最古而又最可信的石刻遺物。今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館。《石鼓文》在書法史上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石鼓文最古的拓本為世所知者,是浙江省寧波的范氏天一閣藏宋拓本。石鼓文的字型,大致介於周金文與秦小篆之間。可知確是秦始皇以前之物,應當是屬於籀書的系統。相對小篆而言,可稱為大篆,是大篆文字的代表作。其字型類小篆而較繁複,似宗周彝器而較端整,堪稱為典重嚴整。康有為在其《廣藝舟雙楫》一中稱石鼓文為:“金細落地,芝草團雲,不煩整裁,自有奇。體稍方扁,統觀蟲籀,氣體相近,石鼓既為中國第一古物,亦當為書家第一法則也”。可謂讚賞之至。石鼓文向為藝林所寶,但北宋以後,帖學大興,少人臨之,直至清代中葉以後,考古尊碑之風復熾,石鼓文字,尤為書家推重。吳大,能得其典重嚴整韻致。吳昌碩則發其遒古為雄拔之氣。兩人書法,皆雄視當代為後世所重。

篆書入門

篆書是大篆和小篆的統稱。大篆是周朝時期的文字,廣義來說,甲骨文和金文都屬於大篆。在周朝,經過了幾百年的混亂後,不同的國家發展出了不同的文字,我們可以把它們都看成各種大篆。在統一六國後,秦國綜合了七國的文字制定出了一種通用的文字,也就是小篆。現代漢字就是從小篆演變而來的。雖然小篆已經有近2000年的歷史,但它仍然出現在我們今天的許多場合中,尤其是藝術設計和書畫作品中。

篆書是最早的一種書體,其筆法比其他書體相對簡單。篆書結字富有裝飾性。所以說“書法從篆書開始,學習者應當先學篆書。篆書體劃嚴肅,布白嚴謹,學習篆書可以避免弱、俗、荒、斜的毛病。”

種類

大篆,大篆是籀文、古文、金文、石鼓的統稱,其用筆與甲骨文味道迥異,風格渾厚朴茂,結體絢熳多姿。

小篆,小篆是指秦始皇時命李斯等人實行“書同文”,以秦篆為基礎,統一六國文字而出現的一種簡化的規範文字。小篆筆法圓融平正,結體典雅和平,而且有規可循,是識篆與了解文字本義的唯一門徑。小篆發展到清代,線條變粗,而且突破筆畫粗細、遲速、頓挫、輕重、方圓的變化。小篆的另一個分支是漢篆,用筆上摻以方折的隸意,而入印的篆書更為方折,又稱繆篆,即摹印篆。

篆書推薦碑帖:

大篆:《散氏盤》、《毛公鼎》、《虢季子白盤》、《大盂鼎》、《石鼓文》。當代臨習鐘鼎文字卓有成就的書法名家有王友誼、劉興、馮寶麟、王鏞等人。

小篆:《泰山刻石》、《嶧山碑》、李陽冰《三墳記》、吳昌碩篆書、吳熙載篆書、陸維釗篆書、楊沂孫篆書、鄧石如篆書、趙之謙篆書。

習篆宗法

清錢泳《書學·小篆》曰:“學篆書者,當以秦相李斯為正宗,所謂小篆是也。惜所傳石刻惟有(泰山》二十九字,及《琅娜台》刻石十二行而已。”按語:《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為小篆極則。

李斯簡介:李斯主張以小篆為標準書體。小篆又稱秦篆,是大篆的對稱,它給人以剛柔並濟,圓渾挺健的感覺,對漢字的規範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小篆的出現,是漢字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根據《太平廣記》引《蒙恬筆經》記載,是楚國上蔡人李斯所整理。

秦統一前,因各諸侯國長期割據分裂,形成了語言異聲,文字異形的局面。秦始皇一直殷望著有標準的字型來取代以前流行的異體字,於是便打聽到李斯擅長書法,就把這任務交給他。李斯將大篆字型刪繁就簡,整理出一套筆劃簡單,形體整齊的文字,叫做秦篆。秦始皇看了這些新書體後,很滿意,於是就把它定為標準字型,通令全國使用。

當時,人們對小篆的結構不太熟悉,很難寫得稱心如意。李斯就和趙高、胡毋敬等人寫了《倉頡篇》,《爰歷篇》和《博學篇》等範本,供大家臨摹。

秦始皇逝世的前一年,他不畏錢江險濤,東下會稽(今紹興),祭過大禹陵,登上天柱峰(後來教叫做秦望山),俯瞰東海涌潮後,命丞相李斯手書《會稽銘文》。李斯奉命連夜寫畢後的隔日,他又采嶺石鑴刻,然後立於會稽鵝鼻山山頂(後叫刻石山),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會稽刻石”。

臨習方法

臨摹是學習書法藝術的必經階段和入門途徑,同時,更是書法家終生學習和掌握書法技法的唯一手段。同時,臨摹也是書法創作的必由之路。因為臨摹的過程是對經典法帖審美價值的積累和修正原有書寫習慣並使之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過程。我們的書法創作靈感也往往是在臨帖的過程中被激發的,可以說臨摹碑帖,為我們的書法創作提供了不盡的營養。

因而掌握正確的書法臨摹的方法,對於有效地提升書法家的藝術創作水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於不同的書體,在臨摹的方法和難度方面是有所不同的,一般說來,篆書臨摹難度要大於其他書體,這主要是由於篆書與我們相距太遙遠,必然會對我們今天的理解與判斷帶來隔閡,古代對臨習篆書技法的相關書論太少,當代又缺少系統而實用的篆書臨習技法方面的讀物,加之篆書的臨摹與創作還需要有較高的學術含量,因而當代的篆書創作一直弱於其他書體。高度關注當下的篆書創作狀況提高篆書創作水平顯得十分必要和緊迫。本文擬從篆書的用筆、結字、用墨和章法幾個方面,並結合筆者多年來對篆書研習的感悟與體會,談談對篆書臨摹與創作的膚淺認識。

(一)用筆

唐代孫過庭在《書譜》中說:“篆尚婉而通”,這五個字可以說是篆書用筆的度世金針,警世名言。“婉”和“通”雖僅二字,卻準確揭示出對篆書用筆的基本筆勢和篆書筆畫質量的要求。因此,臨習篆書寫應以中鋒為主,中鋒立骨,中鋒才能使筆畫圓實勁健,運筆應流暢,此乃正宗古法、風格神采所系。否則,極易寫得板滯,要打破其板滯,用筆的虛靈是其關鍵。篆書的捉筆須掌虛而指實,運筆講求中含內斂、流暢通達,筆力藏於筆畫之中,使氣息浩浩然、綿綿然而首尾貫通。清人朱和羹認為:“筆不虛,則欠圓脫,妙在能合,神在能離,離合之間,神妙出焉。此虛實兼到之謂也,”可謂得其三昧。一般說來,實筆,指用筆較為重而遲緩且墨濃;虛筆,指用筆較輕而急速且墨乾。用筆要虛實互出、潤燥相生,才可以使得篆書的筆畫(線條)節奏鮮明,韻律生動,行氣貫通。故而,書篆宜虛實相生、潤燥結合,宜圓轉澀進,澀而通暢,才能使線條渾厚、通暢而又古拙、虛靈,從而表現出圓通勁健的力度來,形成毛、澀、松、暢的藝術效果。此外,在臨摹過程中還要注意線條粗細穿插和變化,切不可一味求均求勻。

當然,我們在臨習篆書的初級階段,首先要把篆書的字形和筆順搞清,不要以為其簡單而被忽視。到熟練之後,就可把注意力轉向用筆,關注用筆的骨力、虛實、疾澀、潤燥等細節,從而使臨習走向更高級階段,最終完成從形質向神采的過度。

(二)結字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小篆成為官方統一的文字。小篆體勢修長,講究對稱,筆畫停勻,用筆起收不露痕跡,體態端莊而妍美。自秦以後,歷代的書法家大都把秦篆奉為圭臬,取修長的縱勢為體貌。唐代李陽冰為篆書者楷模。自唐而下,南唐有徐鉉,宋代有張謙仲、喻湍石均為其時的篆書大家。元代有趙孟頫、吾衍、周伯琦、吳叡,各以篆書擅名一時。明代徐霖則飲譽當代。降至清中葉後,王澍、丁敬、錢坫、洪亮吉、孫星衍、莫友芝、楊沂孫,乃至近代羅振玉、章炳麟、王褆一脈,皆規模“二李”(李斯、李陽冰)——起筆藏鋒斂毫,行筆中鋒,收筆多垂露,筆畫停勻,講究對稱,字型方整,結體疏鬆古拙。這些篆書名家或師《石鼓》、或參鐘鼎籀書,雖然評者譽稱其篆書“遠接前秦”、“情參鐘鼎”,然而,大致工致多於神情——用筆、結字均未能突破前賢的藩籬。

蕭退庵老人認為小篆“必須能寫得方,寫得扁,方是好手”[i],可謂一語道破了篆書的結字特徵。因此,在習篆時,應以方楷一字半為為宜。以我個人的體會,將篆書寫扁寫方也並非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這首先要練就過硬的手上功夫,並且要多從漢碑篆額的篆書上去感悟。同時,在臨習書篆時,必須以“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能容針”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結字達到疏至不可再疏、密至不可再密,以疏為風神,以密為老氣,這樣就能想方就方,想圓就圓,要長就長,要扁就扁,隨心所欲,無所不宜了。

另外,還要考慮字形的取勢。一般來說,取勢是字形生動與否的重要一環。就篆書字勢而言,應該追求端莊雅正,字形的高度比例以及字形與垂腳長度的比例,一定要符合一定的適度。如此於展縱間兼取橫向之勢,便能於一字之內、字字之間,得舒展跌宕而又顧盼之情。再結合以中鋒用筆為主,偏鋒、側鋒並用,收筆多側鋒,懸針、垂露兼融,筆畫間注意搭接的裝飾意味諸方面,兼工帶寫,篆書“取勢”、“具情”的新面就能表現出來。

當代書法家

齊白石、王福庵、簡經倫、蕭退庵、章太炎、黃賓虹、容庚、來楚生、鄧散木、陸維釗、商承祚、潘主蘭、劉自櫝、蔣維崧、沙曼翁、徐無聞、言恭達、仇高馳、叢文俊、鑄公、王友誼、許雄志、劉顏濤。

學篆之路

學篆首先要識篆,所謂識篆,就是對篆書字型的形、音、義準確地辨認和識別。識篆是學習篆書的前提和基礎,是學習篆書者必須掌握的一個重要環節。一般說來識篆適宜從小篆入手,這是由於小篆筆法圓融平正,結體典雅和平,是整個篆書系統中最為定型統一的字型,有規律可循,因此,從小篆入手是識篆與了解文字本義的不二門徑。而要識篆,首先就要具備文字學方面的知識,掌握六書,熟記《說文部首》,並學會使用相關的工具書。

書法藝術,從廣義上講,是一門關於漢字形體結構的視覺藝術。因此,加深對漢字形體構造的理解,較好地掌握漢字形、音、義的關係,對提高書法藝術水平無疑是有著極大的幫助。

關於漢字的構造,傳統有六書的說法。所謂“六書”,就是關於研究漢字形體結的六種基本構字法則的理論,即象形、指事、會意、假借、形聲、轉注。“六書”一詞,最初見於《周禮》,當時只有“六書”之名,沒有具體的內容,到了東漢時期,才有人對“六書”做出了說明。“六書”是從漢字的發展中總結出的理論,自從它誕生以來,就對漢字的研究有著很大的幫助。儘管從目前的眼光來審視“六書”,還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但它依然不失為研究文字學必須要掌握的重要理論。

1.象形

所謂象形,就是按照自然界實物的形體,隨其圓轉曲直描繪而成的字,象形字常將自然界的實物的外形特徵濃縮為一種形象感的代表符號,以表達語言中的詞義。象形字是最早創造的一種形體結構,是漢字的構造基礎,指事字、會意字皆有其孽生。客觀事物都是一個完整的個體,因此象形字都是屬於獨體字。凡是自然界有形的都可以取材。如:山、泉、禾、粟、象、鳥、龜等。

2.指事

所謂指事字,就是用象形的方法難以表示客觀事物特點的時候,便利用抽象的符號來表達意義,或者是在象形字的基礎上增加指事符號而形成字。用指事法造字,局限性很大,因此指事字的數量不多,且皆屬早期,後來就基本不用此法創造新字了。如:本、末、刃、亦、面等。

3、會意

所謂會意字,就是採用已有的象形字,依據事理加以組合,表示無形的意念、物性的區別以及生物的活動等等。可見,會意字是象形字的進一步發展,是在象形字的基礎上產生

的一種新的字型結構。象形字是以圖形的方法代表諸物的名稱,多為物的靜止形態。會意字是表示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活動形態的一些詞,因而它是由兩個以上的象形符號組成的,其中絕大多數是復體字。如:宿、疾、無、取、卿等。

4、假借

所謂假借,就是某些字在語言中有音無字,於是就借用現成字中語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表示,即借用它字之形以當此語之用,其讀音仍依乎借字之聲,原字義則另造新字形,約定俗成。假借字出現的時代很早,可以說在象形、假借之後就出現了。假借字儘管很少,但對後來漢字形體結構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形聲字就是在假借同音字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一種表音結構的字型。如:東、王、其、寅、萬等。

5、形聲

所謂形聲字,就是用表示意義的形符(義符)和表示讀音的聲符所組合而形成的字。換言之,形聲字是取兩個現成的字組合而成,其中一字表示新字的意義,謂之形符或義符;另一個表示新字的讀音,謂之聲符。因此,形聲字也都是復體字,但與會意字不同的是,會意字是由兩個形符組合而成,沒有表音的功能,而形聲字則是一形一聲。用這種方法創造新字的能力最強,在我國所有的漢字中,絕大多數都是形聲字,可以說,形聲字的出現是漢字由表意走向表音的重大發展。如:追、河、成、嬪、牡等。

6、轉注

所謂轉注,就是是指以同義或近義,同音或近音字之間的相互的訓釋。轉注雖屬六書之一,但不是造字之本,而是用字的方法。在文字學界,歷來對轉註解說不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它對識篆的影響不大,不必過多去探討這一複雜的學術問題。

漢字的構成是複雜的,但也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六書”理論,揭示了漢字造字的六種法則,是古文字學的基礎和入門嚮導,我們只有在了解、掌握了“六書”法則以及古文字構規律以後,才能保證書篆的規範性與正確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