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哲學論》

《邏輯哲學論》

《邏輯哲學論》是哲學家維根斯坦(Wittgenstein,Ludwing)的唯一的書籍篇幅的著作,現在被廣泛的認為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邏輯哲學論在邏輯實證主義者中間有著巨大影響力,但也啟迪了很多其他哲學家。

基本信息

《邏輯哲學論》是哲學家維根斯坦在其一生中出版的唯一的書籍篇幅的著作。本書是在他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當兵期間寫的。首先在1921年出版為德語的 Logisch-Philosophische Abhandlung,它現在被廣泛的認為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拉丁語標題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最初是 G. E. Moore 建議的,表示了對斯賓諾莎的 Tractatus Theologico-Politicus(神學政治論)的敬意。維根斯坦的著名的文筆風格 — 他表達自身的絕對冷靜和簡潔的方式 — 是從他所崇拜的偉大的德國邏輯學家和哲學家 Gottlob Frege 的哲理散文中鑄就來的。在他的哲學評論中他寫道: "我的句子的風格受到 Frege 的非常強烈的影響。並且如果我想要的話,我能在沒有人能在第一眼就能辨別的地方察覺到這種強烈的影響。"
微薄的容量(少於八十頁)形成了簡短的、預言式的說話方式的、編號為 1, 1.1, 1.11, 1.12 等等到 7 的一個系統,就是說 1.1 是 1 的注釋或細節,1.11 和 1.12 注釋 1.1,以此類推,用來展示它們的嵌套的相互關係。他闡述了一個有雄心的計畫來識別在語言和現實之間的關係,並通過清晰的說出“邏輯上完美的語言的條件”來定義哲學的界限(Russell, p. 8 in the C. K. Ogden Translation)。它的目標是能完善伯特蘭·羅素早年的邏輯原子論哲學的一個哲學系統。
本書的結尾有些令人驚訝,達成了關於哲學的有點激烈的結論。它明確的建議任何形上學的討論都位於意義領域之外,而唯一正確的哲學方法是為自然科學而捨棄哲學。
邏輯哲學論主要是在邏輯實證主義者中間有著影響力,但也啟迪了很多其他哲學家。
主要論題
在正文中有七個主要命題。它們是:
世界是所有發生的事物。
發生的事物(事實)是原子性事態的存在。
事實的邏輯圖像是思想。
思想是有意義的命題。
命題是基本命題的真值函式。
命題的一般形式是真值函式的一般形式,它是: [ ––
p
, ––
ξ
, N ( ––
ξ
) ]
。這也是命題的一般形式。
對於不可說的東西我們必須保持沉默。
命題 1.*-3.*
命題 1., 2., 3. 和它們的補充命題的中心論題是維根斯坦的語言的圖像理論。這可以總結如下:
世界由全體的相互連線的原子性事實構成,而命題建造世界的"圖像"。
為了讓一個圖像表現一個特定事實,它必須在某個方面擁有同這個事實一樣的邏輯結構。這樣的話,語言表達可以被看作一種形式的幾何投影,這裡的語言是變化的投影形式,而表達的邏輯結構是不變的幾何聯繫。
我們不能用語言說出在結構中什麼是公共的,而是它必須被顯示,因為我們使用的任何語言也都依賴於這種聯繫,因此我們不能用語言走出我們的語言。
命題 4.*-5.*
通過命題 4., 5., 和它們的補充命題,維根斯坦探索了邏輯上理想的語言所需要的形式機制。他使用了真值表,它現在是解釋句子邏輯的語義標準方法,並給出一種嚴格但相當晦澀的形式邏輯。
在命題 5.101 中維根斯坦證明了,可能是第一次,位模式(bit-pattern)如 "TFTT" 可以被直接映射到句子如 "如果 C 那么 A",很大程度上是給同時代的控制論專家的一種消遣。
命題 5.101 後來轉變成哥德爾代碼的特殊情況。他在簡短的篇幅中覆蓋了大量的基礎內容,如符號、羅素悖論,重言式、矛盾和真值函式的概念。他還覆蓋了在語言、科學、信仰和歸納法之間的聯繫的問題。
5.2522 "我把形式序列 a, O' a, O' O' a, ... 的通項寫為 "[a, x, O' x]"。方括弧中的這個表達式是一個變項。...
命題 5.2522 表達了一種歸納形式,這裡的 a 是一個謂詞,O' a 是在 a 上的一個運算,等等;在下面的命題 6 中使用了這個表示法,並用以指示 a 的所有可能的真值函式。
命題 6.*
從命題 6 開始,維根斯坦假定了所有句子的基本形式。這個陳述不象第一眼看起來那樣神秘,部分的由於維根斯坦的特異的記號: [ ––
p
, ––
ξ
, N ( ––
ξ
) ]
。下面是對這些符號的解釋:
––
p
表示所有原子命題
––
ξ
表示這些命題的任何子集。
N ( ––
ξ
)
表示構成 ––
ξ
的所有命題的否定。
命題 6 實際上說的是,任何邏輯句子都可以推導自在原子命題的全體上的一序列的與非運算。這事實上是 Henry M. Sheffer 提出的一個眾所周知的邏輯定理,維根斯坦使用了它。
在命題 6 的補充命題中,他轉移到邏輯的哲學反映上,它聯繫到關於知識、思維、先驗和超越性的思想。他在最後的一節爭論說,邏輯和數學只表達重言式和超越性(transcendental),就是說,它們位於形上學主體的世界之外。依次的說,邏輯上"理想"的語言不能提供意義,它只能反映這個世界,所以在邏輯語言中的句子不能保持有意義,如果它們不只是這些事實的反映。
在最後一節中維根斯坦轉向可以被看作是宗教思考的內容。這可以在命題 6.3 和 6.4 之間的縫隙中找到。邏輯實證主義者可能接受在 6.4. 之前的命題,但是 6.41 和後續的命題爭論說倫理學也是超越性的,所以我們不能用語言來考察它,因為它是某種形式的美學而不能被表達。他開始談論意志、死後的生命和 神。在他對這些問題的考察中,他爭論說對它們的所有討論都是邏輯的濫用。特別是,因為邏輯語言只能反映這個世界,位於形上學主體的世界之外的、任何神秘之物的討論,都是無意義的。這暗示了很多傳統的哲學領域,比如倫理學和形上學實際上是被無意義的討論著的。討論它們的任何嘗試立即就失去了所有意義。這也暗示了完全因為這些理由他自己嘗試解釋語言的計畫是不可行的。他暗示由於嘗試反映這個世界而不是在它之外的東西的這些邏輯實踐,哲學計畫必須最終拋棄。他暗示科學的本質就是這種實踐。
在正文的最後面他借用了叔本華的一個類比,把這本書與梯子相比較,在人已經用它爬上之後必須扔掉它。為此他暗示通過這本書的哲學,你必須達到看出哲學的絕對無意義性。
命題 7
作為本書的最後一行,命題 7 沒有補充命題。本書結束於非常幽雅和激動人心的命題: "對於不可說的東西我們必須保持沉默。" (德語為 "Wovon man nicht sprechen kann, darüber mu? man schweigen.")。
這本著作的接納和影響
維根斯坦自己對這本邏輯哲學論下的結論是,它解決了所有哲學問題,並在它出版之後退休去到奧地利做國小教師。
在 C. K. Ogden 把本書翻譯成英語的期間,他得到了那時還是十幾歲的劍橋數學家和哲學家拉姆齊的幫助。拉姆齊後來去澳大利亞拜訪了維根斯坦。邏輯哲學論還引起了維也納學派哲學家特別是卡爾納普和 Moritz Schlick 的注意。這組人花了幾個月來詳細研討本文。在維根斯坦返回維也納(作建築師)的時候,Schlick 甚至確信他參與了這個學派討論邏輯哲學論。
維根斯坦沒有完全接觸這個學派,只接觸了其中一些成員包括 Schlick、卡爾納普和 Waissman。 他拒絕和這個學派的成員討論哲學。在他相信卡爾納普未經許可就使用了他的某些想法的時候,他在很大程度上斷絕了和這個學派成員的正式交往。
維根斯坦回歸於哲學
在本書出版後同 Schlick 的會談很大程度上導致維根斯坦回歸到了哲學。他開始質疑本書的思想和方法,並在1929年回到了劍橋。他著述廣泛但在這二十年中沒有出版任何東西。在1951年他死後不久,他的第二部著作《哲學研究》,被他的遺囑執行人編輯和出版。儘管它也用語言的本質為哲學施加界限,它在根本上拋棄了在邏輯哲學論中的語言的圖象理論。
版本
邏輯哲學論是 Logisch-Philosophische Abhandlung, Wilhelm Ostwald (ed.), Annalen der Naturphilosophie, 14 (1921) 的英文翻譯。
邏輯哲學論有兩個著名的英文翻譯版本被付印了,都包括了羅素寫的序言:
The C. K. Odgen translation (1922), prepared with assistance from G. E. Moore, F. P. Ramsey, and Wittgenstein himself. Routledge & Kegan Paul, parallel edition including the German text on the facing page to the English text: ISBN 041505186X (1981)
A translation by David Pears and Brian McGuinness (1961, revised 1974). Routledge, ISBN 0415254086, paperback; ISBN 0415255627, hardback, Dover reprint (1999), ISBN 0486404455
註解
.. Jaakko Hintikka (2000) On Wittgenstein ISBN 0534575943 p. 55 cites Wittgenstein's accusation of Carnap upon receiving a 1932 preprint from Carnap.

世界經典哲學類書籍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確立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內容的社會科學。

《性心理學》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理想國》
《西方哲學史》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權力意志》
《新工具》
《純粹理性批判》
《文明論概略》
《勸學篇》
《倫理學》
《耶穌傳》
《時間簡史》
《邏輯哲學論》
《精神現象學》
《物性論》
《感覺的分析》
《精神分析引論》
《基督何許人也——基督抹煞論》
《科學的社會功能》
《人有人的用處》
《科學史》
《人類理智新論》
《邏輯學》
《哲學研究》
《新系統及其說明》
《道德情操論》
《實踐理性批判》
《美學》
《判斷力批判》
《基督教的本質》
《薄伽梵歌》
《倫理學中的形式主義與質料的價值倫理學》
《物種起源》
《物理學》
《範疇篇》
《人類理解研究》
《培根論說文集》
《知性改進論》
《全部知識學的基礎》
《小邏輯》
《自然哲學》

《人類的由來》
《人性論》
《人是機器》
《法哲學原理》
《狄德羅哲學選集》
《野性的思維》
《哲學史教程》
《科學與近代世界》
《人類的知識》
《精神分析引論新編》
《自然宗教對話錄》
《基督教並不神秘》
《科學中華而不實的作風》
《一年有半,續一年有半》
《時間與自由意志》
《哲學辭典》
《歷史理性批判文集》
《蘇魯支語錄》
《文化科學和自然科學》
《十六、十七世紀科學、技術和哲學史》
《科學哲學的興起》
《靈魂論及其他》
《斯賓諾莎書信集》
《實驗心理學史》
《最後的沉思》
《純粹現象學通論》
《近代心理學歷史導引》
《佛教邏輯》
《神聖人生論》
《邏輯與知識》
《論原因、本原與太一》
《形上學導論》
《詩學》
《健全的思想》
《自然的體系》
《袖珍神學》
《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敘述、分析和批判》
《尼耳斯·玻爾哲學文選》
《歷史與階級意識》
《多元的宇宙》
《談談方法》
《歐洲科學的危機與超越論的現象學》
《路標》
《心的概念》
《計算機與人腦》
《十七世紀英格蘭的科學、技術與社會》
《卡布斯教誨錄》
《薄伽梵歌論》
《尼各馬可倫理學》
《論老年論友誼論責任》
《實用主義》
《我的哲學的發展》
《拓撲心理學原理》
《在通向語言的途中》
《科學社會學》
《埃克哈特大師文集》
《邏輯大全》
《簡論上帝、人及其心靈健康》
《宗教的本質》
《論靈魂》
《科學的價值》
《內時間意識現象學》
《藝術即經驗》
《宗教與科學》
《感覺與可感物》
《行為的結構》
《真理與方法》
《阿維斯塔》
《善的研究》
《人類知識原理》
《倫理學體系》
《科學與方法》
《第一哲學(上下卷)》
《物理學理論的目的與結構》
《思維方式》
《發生認識論原理》
《愛因斯坦文集》
《數學、科學和認識論》
《先驗唯心論體系》
《哲學的改造》
《十八世紀科學、技術和哲學史》
《亞里士多德的三段論》
《哲學和自然之鏡》
《動物志》
《論學者的使命人的使命》
《天象論》
《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
《數理哲學導論
《耶穌傳(第一、二卷)》
《美學史》
《原始思維》
《面向思的事情》
《普通認識論》
《萊布尼茨與克拉克論戰書信集》
《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批評性解釋》
《物理學和哲學》
《尼采(上下卷)》
《思想錄》
《道德原則研究》
《自我的超越性》
《實驗醫學研究導論》
《巴曼尼得斯篇》
《人類理解論》
《笛卡爾哲學原理》
《人生的親證》
《認識與謬誤》
《哲學史講演錄》
《聖教論》
《哲學作為嚴格的科學》
《人類知識起源論》
《回憶蘇格拉底》
《心的分析》
《任何一種能夠作為科學出現的未來形上學導論》
《科學與假設》
《宗教經驗之種種》
《聲音與現象》
《蘇格拉底的申辯》
《論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問題》
《論有學識的無知》
《保衛馬克思》
《藝術的起源》
《泛神論要義》
《算術基礎》
《給塞倫娜的信》
《結構主義》
《事實、虛構和預測》
《游敘弗倫》
《軀體的智慧》
《動物四篇》
《邏輯學講義》
《宇宙論》
《第一哲學沉思集——反駁和答辯》
《邏輯與演繹科學方法論導論》

盤點中外哲學、宗教書籍

中外哲學、宗教書籍是思想境界的基礎,是人生思考和做人基礎,本任務盤點中外哲學、宗教書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