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學院》

《莊子學院》

莊子一生都在追求至道,返璞歸真,鄙視功名利祿,求得自身的逍遙,莊子的書大多是通過對各家學派的批判,表達自己的思想。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莊子學院》莊子學院

中國的哲學源頭可追溯到先秦諸子百家思想,其中尤以儒、道兩家為主流,而莊周《莊子》可謂是道家思想的傑出代表。和儒家強調積極人世並以“修身、養性、治國、平天下”為己任相反,道家崇尚出世,由老聃的“無為而治”到莊周的“無為而無不為”,莊周在這條路上走得比老聃更遠。古人常用“入則孔孟,出則老莊”自處和處世,道家之老莊實在是華夏民族在孔孟儒學、宋明理學的束縛之下,能夠關照人的本真,心靈可以自由遨遊的家園。

目錄

第一章莊子其人其書
莊子其人
莊子其書
推崇至道,超脫世俗
逍遙於世,我行我素
第二章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不要被超重的生活所累
不要被虛名左右
不要讓名利遮住眼睛
不要讓嫉妒抹去快樂
走出心靈的樊籠
放得下的快樂
人生需用心感受
欲望太重心難靜
給責任包袱減壓
走出貪慾的墳墓
簡單快樂的生活
第三章隨風逍遙,快樂人生
心性曠達,不被世俗左右
心純如水自逍遙
快樂是一種自我感覺
生活在快樂之中
人生不必強力苛求太多
放飛心情
獨處中的快樂
生活在快樂瀟灑之中
去除身上額外負擔,隨風逍遙
跟自己過不去
不要被旁人的話迷失自己
走自己的路,讓他人去說吧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
不要讓生活之舟偏離你的航線
演好屬於自己的角色
肯定自我,秉持本色
第五章無欲無求,平常心態
用平常心態看得失
用平常心享受非常事
打開心靈之鎖,快樂生活
凡事想得開——樂觀做人
霧裡看花,榮辱皆雲煙
只要心性好,生活就會充滿陽光
難得平常心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以平常心面對“好”與“壞”
做擁有平凡心態的快樂人
第六章隨遇而安,知足常樂
智者生存之道
學會享受此時此刻
抓住人生的關鍵所在
不為功利之爭所累
惟有知足才能常樂
“適應”是生存的必然要求
讓事實說話
快樂的人容易滿足
遠離痛苦,知足常樂
放寬愛的尺度,知足快樂
第七章適時無為,則無不為
無心插柳柳成蔭
聰明人做聰明事
退一步路更寬
敢於正視自己的不足
舍小我成就大我
在擁有中學會放棄
妥協退讓有時是必要的
在機遇面前要敢於取捨
轉個“彎”做事
外方內圓,軟硬有道
低頭是為了更好的抬頭
放棄也是一種灑脫
適時放手,重獲機遇
第八章厚積薄發,水到渠成
多一份行動,多一份成功
名聲來自踏實做事
只有腳踏實地才能成功
成功需要不懈努力
實現夢想需靠熱忱打拚
成功需要走好每一步
穩紮穩打才能穩操勝券
心無二用是最大的智慧
堅強的毅力助你走向成功
小不忍則亂大謀
成功偏愛有準備的人
有遠見,成就未來
成功需要不斷摩練
關注每一個細節
要想達到最高處,必須從最低處開始
想成功就不要半途而廢
第九章不將不迎,順應自然
人心若鏡,不將不迎
敢於說“不”,快樂自己輕鬆他人
強扭的瓜不會甜
做人要有“好”有“壞”
不要盲從他人,做人要有主見
做自己的主人
面對讒言,要保持頭腦清醒
把嘲笑當作對生命的洗禮
第十章不巧若拙,大智若愚
“傻人”有“傻”福
做人應保持低調
讓別人覺得笨拙才好
裝傻也是一種聰明
對付小人要用心機
無理勿需爭三分,得理還需讓人
糊塗難得
放低身段做人
用假象欺瞞對手
小事糊塗,大事精明
第十一章君子之交,清淡如水
君子之交需以誠相待
善待自己,寬待他人
面對突然升溫的友情應提高警惕
“鐵哥們”有時需用淡水來養
友誼之樹常青秘訣——親疏有度
友誼要在淡中求真
友情要保有彈簧距
友情不要太親近
朋友交往掌握好分寸
朋友之間不要以利益來計算
不可透支朋友資源

導語

中國的哲學源頭可追溯到先秦諸子百家思想,其中尤以儒、道兩家為主流,而莊周的《莊子》可謂是道家思想的傑出代表。和儒家強調積極人世並以“修身、養性、治國、平天下”為己任相反,道家崇尚出世,由老聃的“無為而治”到莊周的“無為而無不為”,莊周在這條路上走得比老聃更遠。

本書為“現代國學大講堂”叢書之一,為你解讀莊子的逍遙處世哲學。

前言

中國的哲學源頭可追溯到先秦諸子百家思想,其中尤以儒、道兩家為主流,而莊周的《莊子》可謂是道家思想的傑出代表。和儒家強調積極人世並以“修身、養性、治國、平天下”為己任相反,道家崇尚出世,由老聃的“無為而治”到莊周的“無為而無不為”,莊周在這條路上走得比老聃更遠。

古人常用“入則孔孟,出則老莊”自處和處世,道家之老莊實在是華夏民族在孔盂儒學、宋明理學的束縛之下,能夠關照人的本真,心靈可以自由遨遊的家園。“無為”便是道家思想的核心。“無為”是因,是一個過程,是對人們行為、思想強求的否定:而“逍遙”是果,它是人們在掃行“無為”這個指令或程式後的結果,是一個狀態。是人的精神處於一種自由自在,不受約束的狀態。

隨著人類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馬車代替了步輦,汽車又取代了馬車。世界似乎縮小,人們因此獲得了許多的便捷。但同時人們不得不加快腳步來跟上這個有加速度社會的步伐。在追趕之中,漸漸迷失在對豪宅、香車、美食的熱望之中,找不到方向,偶爾停下來。才想起來問問累得氣喘吁吁的自己:我活著為什麼這么累?人不可以活得輕鬆自在一點嗎?莊子的“無為而無不為”可以打開你心靈的枷鎖,莊子的逍遙處世可以讓你的人生更加輕快。

首先你要正確認識自己。你是茫茫宇宙中的一顆塵埃。所以你不要狂妄自大;你是歷史長河中轉瞬即逝的一顆流星,雖然短暫,卻能發出獨一無二的美麗光芒。因此你更不要妄自菲薄。“體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間”。既然在時空之中,你短暫、渺小。那么在那些比自己生命更加短暫、渺小的得失、恩怨、寵辱面前,你是否可以把它們看得平淡,視其為生命的點綴呢?

“道行之而成,物謂之然”。在你的一生中總要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吧,也許你還有一小小的心愿,想把它們做得精彩點呢,這時你千萬要記住“適時無為,則無不為。”有取有舍,輕鬆自在。

最後,人是社會的人,希望能得到別人的贊同和認可,良好的人際關係會讓你享受到無窮的樂趣。“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悅人又悅己”是交往的重要準則。何謂“悅人”,是說在交往過程中,坦誠以待,但不可在言語、行為上對別人有傷害,讓別人跟你在一起時有愉悅之感。何謂“悅己”,是說自己在不違背自己內心準則的情況下享受親情、友情、愛情。同時和他們保持恰當距離,以免傷害自己。

一部《莊子》,成就了多少文人雅士,比如陶潛,比如李白,相信你也會因此過上流水一樣自在、行雲一樣逍遙的人生!

內容片斷

不要被虛名左右
【原文】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大意】修養最高的人忘掉自我,修養較高的人無意追求功業,有學問道德的人無意追求名聲。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這句話告訴我們,做人應不為名譽、金錢地位所累,則人間自有逍遙在,那就是——品格修養極好的人,明白為人處世的最高道理,在他們看來,名利皆是虛浮之事,也是身外之物。

莊子的《逍遙遊》中有這樣一件事;

堯想把天下讓給許由,說:“太陽和月亮都已升起來了,可是小小的燭火還不熄滅;它跟太陽和月亮的光亮相比,不是很難嗎?雨及時降落了,可是還在不停地澆水灌地;人工灌溉對於整個大地的潤澤,不顯得徒勞嗎?先生如果成為國君天下一定會獲得大治,可是我還占居其位;我自己越來越覺得能力不夠,請允許我把天下交給你。”

許由說:“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經獲得了大治,如果我替代你,我將為了名聲嗎?‘名’是‘實’所派生出來的次要東西,我將去追求這次要的東西嗎?鷦鷯在深林中築巢,不過占用一棵樹枝;鼴鼠到大河邊飲水,不過喝滿肚子。你還是打消念頭回去吧,天下對於我來說並沒有什麼用處啊!廚師即使不下廚,祭祀主持人也不會越俎代庖的!”

名譽有虛實之分,有些人的名譽不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得來的,而是通過投機取巧,矇混過關,得一虛名,招搖過市,終有一日這種虛名就會被人戳穿而狼狽不堪,濫竽充數的東郭先生就是這種人的代表。

現在還有一種人是靠著手中的權勢自封名譽光圈,什麼先進工作者、什麼模範等,現在都成了機關單位某些領導的專用稱號,所有的光環都要套在自己的脖子上,這樣才像個人物。比如成克傑、胡長清等都是各種名譽的獲得者和享受者,但是終究成為人民的千古罪人,戴在他們脖子上的名譽光環,最後成了他們罪行的絞索。

榮譽是一個人在生活中的價值得到公眾的承認,是社會根據他的貢獻饋贈給他的,不是你可以伸手要到的,明白了這個道理,你才能夠最終獲得榮譽。

赫爾墨斯古希臘神話中天神宙斯的兒子,是專管天下商業的神靈,就像中國的財神爺一樣,他想考證一下他自己在人間百姓中的地位有多高,就來到人間。一天,他化裝成顧客來到一家雕刻店,指著宙斯的頭像,問店主:“這個值多少錢?”店主告訴他值七赫拉,他又走到自己的頭像前,心想,我是商業的主管神,價值一定比宙斯的高,於是他又問道:“這個值多少錢?”店主指著宙斯的像說:“假如你買那個,這個就算是添頭,不要錢,白送。”赫爾墨斯本來想聽聽人們對他的讚賞,想了解一下自己在人間的地位有多高,也就是想知道他的名譽怎么樣,沒想到吃了一鼻子灰,討了個沒趣,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宙斯的名譽是天神的功績決定的,頂天立地,世人皆知,赫爾墨斯就想超過他,獲得比他還高的名譽,那是不自量力,自取其辱。

還有一些人,為了追求名利名譽,不顧自己的死活,玩命地奮鬥,不分白天和黑夜,最後雖然獲得了自己想要的名利名譽,但是自己生命也耗完了,這實在是得不償失。

為了追求虛幻的東西而失去了實在的生命,這對每一個追求成功的人來說都是不可取的。

實實在在地生活,該做什麼事就做什麼事,不要為了一個虛名而活,也不要強求人家怎么看你,只要你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只要你活得有價值,對別人有好處,你自然就會獲得一定的名譽。如果為了名譽而活,那你就會感到活得很累,活得失去了自己,所以,不要讓虛名左右你的人生。

盤點中外哲學、宗教書籍

中外哲學、宗教書籍是思想境界的基礎,是人生思考和做人基礎,本任務盤點中外哲學、宗教書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