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形態與烏托邦》

《意識形態與烏托邦》

《意識形態與烏托邦》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是德國哲學家卡爾·曼海姆的作品。匯集了曼海姆教授的各類著述,分為五章:第一章為問題的初步探討;第二章為意識形態與烏托邦;第三章為科學政治學的前景;第四章為烏托邦思想;第五章為知識社會學。

基本信息

《意識形態與烏托邦》詳情

叢書名稱:西學
圖書圖片圖書圖片

ISBN:978-7-5004-8170-6
作者:【德】卡爾·曼海姆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中國圖書館分類號:①B002②D091.6
印張:19.000印張
開本:1/16
印刷用紙規格:640×960
頁數:304頁
印刷色:單色
定價:¥38.00元
適讀年齡/年級:綜合

導語

作為20世紀最有影響的社會理論家之一,卡爾·曼海姆在意識形態分析和對20世紀早期時代精神的把握中,把馬克思、韋伯與胡塞爾的理論實證研究的方法相結合,提出了“社會境況決定論”,使得知識社會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本書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在本書中系統論述了知識社會學的主要問題,如思想、知識、意識形態、烏托邦、理性等,詳細論述了知識社會學的性質、範圍、類型、研究方法。他在本書中表達的知識社會學與意識形態理論對傳統認識論形成巨大衝擊,對於我們今天分析和研究社會現象仍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章節目錄

第一章問題的初步探討
 第一節思想的社會學概念
 第二節思想的當代困境
 第三節現代認識論、心理學和社會學觀點的根源
 第四節作為我們時代的一個問題的對集體無意識的控制
第二章意識形態與烏托邦
 第一節概念的定義
 第二節歷史視野中的意識形態概念
 第三節從意識形態的特定概念到總體概念
 第四節客觀性和偏見
 第五節從意識形態理論到知識社會學的轉變
 第六節非評價性的意識形態概念
 第七節從非評價性到評價性意識形態概念的過渡
 第八節非評價性意識形態概念中暗含的本體論判斷
 第九節虛假意識問題
 第十節通過對意識形態和烏托邦的分析探尋現實
第三章科學政治學的前景:社會理論與政治實踐之間的關係
 第一節為什麼不存在政治科學
 第二節知識的政治和社會決定因素
 第三節各種視角綜合成的一個政治社會學問題
 第四節“知識分子”的社會學問題
 第五節政治知識的本質
 第六節政治知識的可交流性
 第七節三種知識社會學
第四章烏托邦思想
 第一節烏托邦、意識形態與現實問題
 第二節願望的滿足和烏托邦思想
 第三節烏托邦思想結構的變化:在現代各階段
 第四節當代形勢下的烏托邦
第五章知識社會學
 第一節知識社會學的性質和範圍
 第二節知識社會學的兩種類型
 第三節對傳統認識論片面性的證明
 第四節知識社會學的積極作用
 第五節知識社會學領域中歷史一社會學研究的技術問題
 第六節知識社會學的歷史概括

簡介

本書作為知識社會學的奠基之作,本書以知識與社會的關係中心,論述了知識社會學的主要問題,如思想、知識、意識形態、烏托邦、理性等問題,論述了改學科的性質、範圍、類型、研究方法等。在論述過程中,作者區分了兩種不同的意識形態概念,進行了思想史領域的社會學嘗試,展望了“科學政治學”的前景。作者強調了人的意識不可避免地依賴其社會地位,指出弱勢者“烏托邦”和強勢者的“意識形態”思想,都偏離客觀的真實,而要擺脫這種狀況,只有依靠可以很大程度上不受社會條件的限制、能綜合不同社會集團的經驗的知識分子。

盤點中外哲學、宗教書籍

中外哲學、宗教書籍是思想境界的基礎,是人生思考和做人基礎,本任務盤點中外哲學、宗教書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