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的濟世佛道》

《南懷瑾的濟世佛道》

南懷瑾的濟世佛道-文化名家南懷瑾發起“圖書打假”。

基本信息

圖書詳情

ISBN:978-7-5021-6534-5
南懷瑾的濟世佛道南懷瑾的濟世佛道

作者:華業
出版日期:2008年5月
出版社:石油工業出版社
中國圖書館分類號:B821-49
印張:11.500印張
開本:1/16
印刷用紙規格:710*1000
頁數:184頁
印刷色:單色
定價:¥25.00元
適讀年齡/年級:職專,大學,考研,自考
適讀對象:生活用書

圖書簡介

本書以南懷瑾先生的濟世佛道為中心,摘取南懷瑾先生的至理箴言,在南懷瑾先生研究佛法的思想範疇上,對為人、處世、言談、交際等關係當代人生存、生活的問題做了深入細緻又淺顯易懂的探討。希望讀者在閱讀本書的同時。能從南懷瑾先生的思想中得到啟發,學習南懷瑾的智慧、也學習南懷瑾的精神,做一個勤奮好學、誨人不倦而又寬宏大度、不求回報的人。

人物介紹

南懷瑾南懷瑾

南懷瑾(西元1918——),國學大師,詩人,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極傳播者。出生於中國浙江樂清柳市區長岐鄉南宅(今屬黃華鎮殿後村),20世紀80年代末籌資興建金溫鐵路,並於1998年建成通車。現於江蘇吳江廟港太湖大學堂定居講學。其著作多以演講整理為主,內容往往將儒、釋、道等思想進行比對,別具一格。

章節目錄

第一章“自身光明,照耀世界”——教化的思想
1.自身光明,照耀世界
2.千江月,萬里天
3.教化一切眾生
4.真正的布施
5.做功德是無窮無盡的
6.佛之大願
7.大公無私才是菩薩
第二章“沒有發願,不能成佛”——虔誠的思想
1.沒有發願,不能成佛
2.虔誠的心
3.本願:發心立志
4.學佛:不可迷信
5.求佛的貪慾
6.饒益一切有情戒
第三章“修身養性”——明己的思想
1.放下妄執
2.迷倒與妄想
3.把握現在,當下即是
4.平常心是道
5.拜佛不如成佛
第四章“拜佛,不應貪吝”——戒貪的思想
1.多了還想多,有了更想有
2.不能形式主義
3.貪淨、貪空也是貪
4.無諍三昧,一切無諍
5.貪、妨的反面
第五章“念佛,堅持不懈”——堅持的思想
1.學習如同修行,要堅持到底
2.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到底
3.功德行上來
4.一邊念經,一邊參究
5.禮拜行道,心念專一
6.點滴功勳豈自然
7.行到有功即是德
8.勤勞精進,謙虛向學
第六章“一切都是佛"——包容的思想
1.學佛人胸襟要大
2.佛不是權威、不是主宰
3.最平凡與最高處
4.一切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
5.天堂佛土一念間
6.眾生都能成佛
第七章“忍辱負重”——忍辱的思想
1.一切不如意就是辱
2.眾生堪忍
3.忍是最難做到的
4.忍:不動嗔念,只有慈悲
5.忍辱波羅蜜
6.法忍是六度的中心
7.娑婆世界難堪忍
8.生活的真正意義

導語

隨著物質文化的日益滿足,國人極切地渴求精神文化層次的提高,於是“國學熱”在人們的千呼萬喚中再次到來,並很快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本書以南懷瑾先生的濟世佛道為中心,摘取南懷瑾先生的至理箴言,在南懷瑾先生研究佛法的思想範疇上,對做人、處世、言談、交際等關係當代人生存、生活的問題做了深入細緻又淺顯易懂的探討。

前言

南懷瑾先生是一位有著傳奇式豐富經歷的文化人物。他被世人賦予的稱號極多:國學大師、易學大師;佛學大師、禪宗大師;當代道家、現代隱士等等。凡其種種,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南懷瑾是一位教化廣泛(涵蓋儒、釋、道),融會“諸子百家”,學貫詩詞歌賦、醫卜天文,影響深廣而又平易近人、人人可以求教的文化奇才。南懷瑾先生一生著作頗多,可謂道德文章,名滿天下。其中《禪海蠡測》、《中國佛教發展史略述》、《金剛經說什麼》、《圓覺經略說》、《藥師經的濟世觀》等書都傾注了他畢生所學,堪稱研究佛學禪宗的經典。而且,隨著這些書的出版發行,海內外掀起了一浪高過一浪的“南懷瑾熱”,有的青年男女甚至將南懷瑾的書籍作為定情信物而相互饋贈。如今,隨著物質文化的日益滿足,國人極切地渴求精神文化層次的提高,於是“國學熱”在人們的千呼萬喚中再次到來,並很快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而南懷瑾的名字又一次響徹大街小巷,出現在尋常百姓口中。南懷瑾先生的佛學理論經典、獨到,他在傳承傳統佛教理論的基礎上,又為當代佛教注入了新的生命。他的“自身光明,照耀世界”、“沒有發願,不能成佛”、“以身布施”、“不孝五逆”等思想對當代人的思想行為有著非常積極的導向作用。本書以南懷瑾先生的濟世佛道為中心,摘取南懷瑾先生悟道、說道時的至理箴言,在南懷瑾先生研究佛法的思想範疇上,對做人、處世、言談、交際等關係我們當代人生存、生活的問題做了深入細緻又淺顯易懂的探討。希望讀者在閱讀本書的同時。能從南懷瑾先生的思想中得到啟發,學習南懷瑾的智慧、也學習南懷瑾的精神,做一個勤奮好學、誨人不倦而又寬宏大度、不求回報的人。

精彩頁片斷

有一個小和尚怕麻煩師父虛塵大師,所以遲遲不敢問問題,他對虛塵大師說:“師父,您知道嗎?您給我的答案我又忘記了。我很想再次請教您,但想想我已經麻煩您許多次了,不敢再去打擾您!”
虛塵大師對小和尚說:“先去點燃一盞油燈。”小和尚照做了。
虛塵大師接著又說:“再取幾盞油燈來,用第一盞燈去點燃它們。”
小和尚也照著做了。
虛塵大師微笑說:“其他的燈都由第一盞燈點燃,第一盞燈的光芒有損失嗎?”
小和尚看著師父,搖了搖頭。
“所以,你多向我問幾次問題,我也不會有什麼損失,以後你隨時可以來打擾我。”虛塵大師說。
“為人就是為己,惠人就是惠己。”“與人方便,自己方便。”一個人在給予別人寬容和愛的同時,也是會得到寬容和愛的。
一個僧人為了悟道而四處雲遊參禪,歷盡千辛萬苦,可是他依然未能開悟。一天晚上,他來到一個村莊。
漆黑的街道上,村民們默默地你來我往。僧人突然看見有一團暈黃的燈光正從巷子的深處緩緩而來。他聽到有個村民說:“瞎子過來了。”僧人聽了十分吃驚,就問那個村民:“施主,那挑著燈籠的真是一位盲人嗎?”
“他真的是個瞎子。”那人肯定地告訴他。僧人心中頓生疑惑,一個雙目失明的盲人著燈自己又看不見道路,可他為什麼要這么做呢?
散發著暈黃燈光的燈籠漸漸從深巷游移到了僧人的跟前。僧人忍不住上前問道:“很抱歉地問一聲,施主真的是一位盲者嗎?”
那人回答他:“是的,從生下來那天起,我就沒有看見過這個世界。”
僧人問:“既然什麼也看不見,那您為何挑一盞燈籠呢?”
盲人說:“現在是黑夜吧?我聽說在黑夜裡如果沒有燈光的映照,那滿世界的人就都和我一樣什麼都看不見,所以我就點燃了一盞燈籠。”
僧人若有所悟地說:“原來你是為別人照明啊。”
那盲人說:“不,我是為自己!”
僧人愣住了。
盲人微笑著問僧人:“您是否因為夜色漆黑看不到而被其他行人碰撞過?”
僧人說:“是啊,這在夜晚是經常會遇到的事情。”
盲人聽了,自豪地說:“但我就沒有。因為我挑了這盞燈籠,既為別人照亮了,也讓別人看見了我,這樣,他們就不會因為看不見而碰撞我了。”
用自身的光明去照耀別人,自己不僅不會有損失,而且別人的光芒也會反過來照耀自己。如此“禮尚往來”,那么這個世界也就光明了。

盤點中外哲學、宗教書籍

中外哲學、宗教書籍是思想境界的基礎,是人生思考和做人基礎,本任務盤點中外哲學、宗教書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