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本質》

19世紀德國唯物主義哲學家L.費爾巴哈的宗教哲學著作。1846年發表在《後裔》第一期上,同年收入《費爾巴哈全集》第一卷。王太慶的中譯本,1953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書由55節組成,前26節論述宗教的基礎、自然宗教,後29節闡述自然宗教向精神宗教的過渡以及一般宗教的本質等。

《宗教的本質》

正文

費爾巴哈在這一著作中,概述了宗教,尤其是自然宗教即多神教的本質,明確提出神學就是人本學和自然學的論點,彌補了《基督教的本質》漠視自然界的缺陷。
費爾巴哈指出,的依賴感是宗教的基礎。自然是人生存的基礎和依賴的最初對象,是宗教的原初對象。人依賴的自然對象各不相同,自然宗教因而也就有眾多的神。而自然事物、自然現象乃至動物之所以被崇拜為神,是由於人為了實現擺脫依賴的願望,從人的立場把所依賴的對象想像成為象人那樣的東西,把自然看作是具有人性的東西,而後又崇拜它。自然宗教的本質同樣是人的本質的異化,不過是用自然被人化的間接方式表現出來。自然宗教的神是人把自己的本質依附於個別的具體的自然對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當人由物理實體變為政治實體時,當君王的占有、決定統治著、支配著人的時候,自然宗教就為精神宗教即一神教(基督教)所代替。
在這一著作中費爾巴哈在論述自然宗教時,還闡明了自然的存在並不象有神論所妄想的那樣,以神的存在為基礎;相反,神的存在倒是以自然的存在為前提。說自然是由一個最高最完滿的精神實體創造的,乃是世界上最矛盾、最顛倒和最荒唐的事情。自然是非發生的、永恆的,在時間上是第一位的實體。它沒有開端,也沒有終結,它在空間和時間中變化運動著。自然存在、發展的根據就在它自身之內。
《宗教的本質》系統扼要地體現出費爾巴哈宗教哲學的基本思想,是西方哲學史無神論史上的代表著作之一,也是研究費爾巴哈宗教哲學的入門著作。

配圖

相關連線

世界經典哲學類書籍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確立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內容的社會科學。

《性心理學》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理想國》
《西方哲學史》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權力意志》
《新工具》
《純粹理性批判》
《文明論概略》
《勸學篇》
《倫理學》
《耶穌傳》
《時間簡史》
《邏輯哲學論》
《精神現象學》
《物性論》
《感覺的分析》
《精神分析引論》
《基督何許人也——基督抹煞論》
《科學的社會功能》
《人有人的用處》
《科學史》
《人類理智新論》
《邏輯學》
《哲學研究》
《新系統及其說明》
《道德情操論》
《實踐理性批判》
《美學》
《判斷力批判》
《基督教的本質》
《薄伽梵歌》
《倫理學中的形式主義與質料的價值倫理學》
《物種起源》
《物理學》
《範疇篇》
《人類理解研究》
《培根論說文集》
《知性改進論》
《全部知識學的基礎》
《小邏輯》
《自然哲學》

《人類的由來》
《人性論》
《人是機器》
《法哲學原理》
《狄德羅哲學選集》
《野性的思維》
《哲學史教程》
《科學與近代世界》
《人類的知識》
《精神分析引論新編》
《自然宗教對話錄》
《基督教並不神秘》
《科學中華而不實的作風》
《一年有半,續一年有半》
《時間與自由意志》
《哲學辭典》
《歷史理性批判文集》
《蘇魯支語錄》
《文化科學和自然科學》
《十六、十七世紀科學、技術和哲學史》
《科學哲學的興起》
《靈魂論及其他》
《斯賓諾莎書信集》
《實驗心理學史》
《最後的沉思》
《純粹現象學通論》
《近代心理學歷史導引》
《佛教邏輯》
《神聖人生論》
《邏輯與知識》
《論原因、本原與太一》
《形上學導論》
《詩學》
《健全的思想》
《自然的體系》
《袖珍神學》
《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敘述、分析和批判》
《尼耳斯·玻爾哲學文選》
《歷史與階級意識》
《多元的宇宙》
《談談方法》
《歐洲科學的危機與超越論的現象學》
《路標》
《心的概念》
《計算機與人腦》
《十七世紀英格蘭的科學、技術與社會》
《卡布斯教誨錄》
《薄伽梵歌論》
《尼各馬可倫理學》
《論老年論友誼論責任》
《實用主義》
《我的哲學的發展》
《拓撲心理學原理》
《在通向語言的途中》
《科學社會學》
《埃克哈特大師文集》
《邏輯大全》
《簡論上帝、人及其心靈健康》
《宗教的本質》
《論靈魂》
《科學的價值》
《內時間意識現象學》
《藝術即經驗》
《宗教與科學》
《感覺與可感物》
《行為的結構》
《真理與方法》
《阿維斯塔》
《善的研究》
《人類知識原理》
《倫理學體系》
《科學與方法》
《第一哲學(上下卷)》
《物理學理論的目的與結構》
《思維方式》
《發生認識論原理》
《愛因斯坦文集》
《數學、科學和認識論》
《先驗唯心論體系》
《哲學的改造》
《十八世紀科學、技術和哲學史》
《亞里士多德的三段論》
《哲學和自然之鏡》
《動物志》
《論學者的使命人的使命》
《天象論》
《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
《數理哲學導論
《耶穌傳(第一、二卷)》
《美學史》
《原始思維》
《面向思的事情》
《普通認識論》
《萊布尼茨與克拉克論戰書信集》
《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批評性解釋》
《物理學和哲學》
《尼采(上下卷)》
《思想錄》
《道德原則研究》
《自我的超越性》
《實驗醫學研究導論》
《巴曼尼得斯篇》
《人類理解論》
《笛卡爾哲學原理》
《人生的親證》
《認識與謬誤》
《哲學史講演錄》
《聖教論》
《哲學作為嚴格的科學》
《人類知識起源論》
《回憶蘇格拉底》
《心的分析》
《任何一種能夠作為科學出現的未來形上學導論》
《科學與假設》
《宗教經驗之種種》
《聲音與現象》
《蘇格拉底的申辯》
《論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問題》
《論有學識的無知》
《保衛馬克思》
《藝術的起源》
《泛神論要義》
《算術基礎》
《給塞倫娜的信》
《結構主義》
《事實、虛構和預測》
《游敘弗倫》
《軀體的智慧》
《動物四篇》
《邏輯學講義》
《宇宙論》
《第一哲學沉思集——反駁和答辯》
《邏輯與演繹科學方法論導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