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葛

梅葛

梅葛一種被當地少數民族同胞用於傳唱彝族創世史詩的古曲調,至今仍在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縣山鄉廣為流傳。

概述

梅葛梅葛

簡介

彝族長篇史詩。流傳在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大姚﹑鹽豐等縣。“梅葛”一詞是彝語的音譯。它本是一種曲調的名稱﹐史詩用梅葛調演唱﹐因以得名。全書分四大部分﹕①創世﹐包括開天闢地和人類起源﹔②造物﹐包括修建房屋﹑狩獵﹑畜牧﹑農事﹑造工具﹑生產鹽和絲﹔③婚事和戀歌﹐包括相配﹑說親﹑請客﹑搶棚﹑撒種﹑蘆笙﹑安家﹔④喪葬﹐包括死亡﹑懷親。史詩反映了彝族人民在不同時代的生產活動﹑生活方式和他們對周圍世界的認識﹐以及戀愛﹑婚姻﹑喪事﹑懷親等社會習俗。同時也反映了歷史上彝族人民與其他兄弟民族﹐特別是與漢族人民在經濟﹑文化上的親密關係﹐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梅葛》沒有文字記載﹐千百年來﹐完全憑口耳相傳。在漫長的流傳歲月中﹐經過彝族人民不斷加工﹑潤色﹐使它在內容上和藝術上更加豐富完美。彝族人民把《梅葛》看成是彝家的“根譜”和古代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逢年過節都要唱三天三夜﹐並把會唱《梅葛》的歌手尊為最有學問的人。1959年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這部長詩經過整理的漢文譯本。

節選

天上沒有太陽,天上沒有月亮,天上沒有星星,天上沒有白雲彩,天上沒有紅雲彩,天上沒有虹,天上什麼也沒有。地上沒有樹木,地上沒有樹根,地上沒有大江,地上沒有大海,地上沒有飛禽,地上沒有走獸,地上什麼也沒有。虎頭作天頭。虎尾作地尾。虎鼻作天鼻。虎耳作天耳。左眼作太陽,右眼作月亮。虎鬚作陽光,虎牙作星星。虎油作雲彩,虎氣作霧氣,虎心作天心地膽。虎肚作大海。虎血作海水。大腸變大江。小腸變成河。排骨作道路。虎皮作地皮,硬毛變樹林,軟毛變成草,細毛作秧苗。

特色

“梅葛”一詞是彝語的音譯,是一種曲調的名稱,最早發源於楚雄州姚安縣西部山區的馬游村。馬游村彝族占總人口的98.5%,“梅葛”經彝民世代口耳相傳,成為了當地彝族人民的“根譜”。姚安縣大黑山彝區及其附近的金沙江流域彝家山寨里,把會唱“梅葛”的歌手尊為彝家最有學問的人。
馬游村彝家人逢年過節、婚喪嫁娶、起房蓋屋,都會彈起三弦奏起蘆笙演唱“梅葛”。當地“梅葛”分為演唱開天闢地調子的“老年梅葛”、調子淒婉憂傷的“中年梅葛”和唱調豐富的“青年、娃娃梅葛”。古老悠揚的曲調有相好調、傳煙調、戴花調、喜慶調等,內容無一不和當地彝族同胞的生產勞動與社會生活緊密相連。

歷史

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縣馬游村的彝族民眾正在進行“梅葛”文藝表演。彝族“梅葛”發源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縣,“梅葛”一詞是彝語的譯音,意為“唱述過去的事”,是彝族民間歌舞和民間口頭文學的總稱。千百年來,“梅葛”靠當地民眾口耳相傳保存下來,廣泛流傳在雲南姚安的大黑山彝區及其附近的金沙江流域彝家山寨,2008年6月,彝族“梅葛”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近年來,雲南楚雄注重對彝族“梅葛”進行全面的收集和整理,並舉辦“梅葛”文化節和組建“梅葛”文藝表演隊,還開辦了中國彝族“梅葛”文化傳習所,有效地傳承和保護彝族“梅葛”文化。

流傳在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大姚﹑鹽豐等縣。“梅葛”一詞是彝語的音譯。它本是一種曲調的名稱﹐史詩用梅葛調演唱﹐因以得名。全書分四大部分﹕①創世﹐包括開天闢地和人類起源﹔②造物﹐包括修建房屋﹑狩獵﹑畜牧﹑農事﹑造工具﹑生產鹽和蠶絲﹔③婚事和戀歌﹐包括相配﹑說親﹑請客﹑搶棚﹑撒種﹑蘆笙﹑安家﹔④喪葬﹐包括死亡﹑懷親。史詩反映了彝族人民在不同時代的生產活動﹑生活方式和他們對周圍世界的認識﹐以及戀愛﹑婚姻﹑喪事﹑懷親等社會習俗。同時也反映了歷史上彝族人民與其他兄弟民族﹐特別是與漢族人民在經濟﹑文化上的親密關係﹐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梅葛》沒有文字記載﹐千百年來﹐完全憑口耳相傳。在漫長的流傳歲月中﹐經過彝族人民不斷加工﹑潤色﹐使它在內容上和藝術上更加豐富完美。彝族人民把《梅葛》看成是彝家的“根譜”和古代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逢年過節都要唱三天三夜﹐並把會唱《梅葛》的歌手尊為最有學問的人。1959年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這部長詩經過整理的漢文譯本。

彝族長篇創世史詩梅葛

《梅葛》是彝語音譯,梅意為經典,葛意為說、唱,梅葛即頌經。《梅葛》是通過口耳相傳保留下來的長篇史詩,人們視它為彝家的根譜,每逢年節都要吟唱。《梅葛》認為:“遠古的時候沒有天,遠古時候沒有地”。天地是由格滋天神的五個兒子和四個女兒造的。造好的天地經打雷試天時把天震裂開了,地震試地時,把地震裂了洞,他們又用雲彩補天,地衣葉子去補地。天地補好後,還在搖晃,格茲天神又叫子女提了3000萬公魚來撐地角,700萬母魚來撐地邊。當天地剛產生時,“天地間的萬物是虎屍所化生的”。虎的“左眼作太陽,右眼做月亮,虎鬚做陽光,虎牙做星星,虎油做雲彩,虎氣變霧氣,虎肚做大海,虎血做海水,大腸變大江,小腸變成河,虎皮做地皮,排骨做道路,硬毛變樹林,軟毛變成草。”從此地上才有了萬物。
《梅葛》認為人是格滋天神造的。“格滋天神撒下三把雪,落地變成三代人。”頭把雪變成獨腳人,只有一尺二寸長,以泥沙當飯菜,獨自一個不能行走,只能兩手摟脖子飛行,因無法生存而被曬死了。第二把雪變的人有一丈三尺長,樹葉當衣褲,吃山林果,身上長青苔,最終也被曬死了。第三把雪變成的人兩隻眼睛朝上長,成為直眼睛人。這時格滋天神撒下苦蕎,穀子和麥子,但這代人糟蹋五穀糧食,穀子拿去打埂子,麥粑粑拿去堵水口,用苦蕎面,甜蕎麵糊牆。一天到晚吃飯睡覺,睡覺吃飯。於是格滋天神決心發洪水,把這代人換掉。洪水泛濫時,只有一個叫學博若的小兒子照天神的旨意,與妹妹一道躲在葫蘆里得以倖免,倖存的兩兄妹在神的撮合下,“成親傳人煙”,從此有了橫眼睛人。

《山海經》中的有一目人與小人的記載,應該是《梅葛》內的傳說的折射反映。

梅葛文化梅葛文化

 

少數民族說唱一覽

少數民族說唱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千百年來創造著光輝燦爛的民族文化。

民間文學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首批民間文學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古歌 | 布洛陀 | 遮帕麻和遮咪麻 | 牡帕密帕 | 刻道 | 白蛇傳傳說 | 梁祝傳說 | 孟姜女傳說 | 董永傳說 | 西施傳說 | 濟公傳說 | 滿族說部 | 河西寶卷 | 耿村民間故事 | 伍家溝民間故事 | 下堡坪民間故事 | 走馬鎮民間故事 | 古漁雁民間故事 | 喀左東蒙民間故事 | 譚振山民間故事 | 河間歌詩 | 吳歌 | 劉三姐歌謠 | 四級生產調 | 瑪納斯 | 江格爾 | 格薩(斯)爾 | 阿詩瑪 | 拉仁布與吉門索 | 畲族小說歌 | 青林寺謎語
第二批民間文學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八達嶺長城傳說 | 永定河傳說 | 楊家將傳說 | 堯的傳說 | 牛郎織女傳說 | 西湖傳說 | 劉伯溫傳說 | 黃大仙傳說 | 觀音傳說 | 徐福東渡傳說 | 陶朱公傳說 | 麒麟傳說 | 魯班傳說 | 八仙傳說 | 禿尾巴老李的傳說 | 屈原傳說 | 王昭君傳說 | 炎帝神農傳說 | 木蘭傳說 | 巴拉根倉的故事 | 北票民間故事 | 滿族民間故事 | 徐文長故事 | 嶗山民間故事 | 都鎮灣故事 | 盤古神話 | 邵原神話群 | 嘎達梅林 | 科爾沁潮爾史詩 | 仰阿莎 | 布依族盤歌 | 梅葛 | 查姆 | 達古達楞格萊標 | 哈尼哈吧 | 召樹屯與喃木諾娜 | 米拉尕黑 | 康巴拉伊 | 汗青格勒 | 維吾爾族達斯坦 | 哈薩克族達斯坦 | 珠郎娘美 | 司崗里 | 彝族克智 | 苗族賈理 | 藏族婚宴十八說 | 童謠 | 桐城歌 | 土家族梯瑪歌 | 雷州歌 | 壯族嘹歌 | 柯爾克孜約隆 | 萬榮笑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