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古歌

苗族古歌

苗族古歌是苗族古代先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創造出來的史詩。由於苗族歷史上沒有自己的獨立文字,因此,《苗族古歌》的創作與傳承只能靠歷代人口口相傳。古歌大多在民俗活動如“鼓社祭”、婚喪儀式、親友聚會、民間節日中演唱。

民族瑰寶

苗族古歌苗族古歌

苗族分布在中國西南數省區。按方言劃分,大致可分為湘西方言區、黔東方言區、川滇黔方言區。黔東南清水江流域一帶是全國苗族最大的聚居區,大致包括凱里、劍河、黃平、台江、雷山、丹寨、施秉、黃平、鎮遠、三穗,以及廣西三江和湖南靖縣等地,其中,台江縣被稱為“苗疆腹地”。

在此廣大苗族聚居區普遍流傳著一種以創世為主體內容的詩體神話,俗稱“古歌”或“古歌古詞”。民間口傳文學作品《苗族古歌》,是我國流傳下來的惟一非宗教典籍的傳世記史詩,也是集苗族歷史、倫理、民俗、服飾、建築、氣候等為一體的百科全書。苗族古歌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頌唱史詩

苗族古歌苗族古歌

苗族古歌是苗族古代先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創造出來的史詩。它的內容包羅萬象,從宇宙的誕生、人類和物種的起源、開天闢地、初民時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遷徙、苗族的古代社會制度和日常生產生活等,無所不包,成為苗族古代神話的總匯。苗族古歌古詞神話大多在鼓社祭、婚喪活動、親友聚會和節日等場合演唱,演唱者多為中老年人、巫師、歌手等。酒席是演唱古歌的重要場合。苗族的古歌古詞神話是一個民族的心靈記憶,是苗族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和“經典”,具有史學、民族學、哲學、人類學等多方面價值。

今天,這些古歌古詞神話還在民間流傳唱誦。苗族古歌是苗族流傳最久的最完整的史詩,它分為四部分:《開天闢地》、《楓木歌》、《洪水滔天》和《跋山涉水》。其中,《鑄日造月》提到冶金技術,反映青銅文化打下的烙印;《砍楓香樹》描寫里老斷案,展現部落聯盟時期的社會管理機制……整部史詩以口傳心記為傳承手段,全詩屬五言體結構,押苗韻,長達一萬五千餘行,塑造了一百多位有名有姓的人物,並充滿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色彩。詩中大量運用比喻、誇張、排比、擬人、反問等多種修辭手法,生動地反映了苗族先民對天地、萬物及人類起源的解釋和人們艱苦奮鬥開創人類歷史的功績,充滿了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色彩。 古歌雖然在苗嶺深山代代相傳了幾千年,卻一直藏在深山不為世人所知。

歷代傳承

苗族古歌苗族古歌

由於苗族歷史上沒有自己的獨立文字,因此,《苗族古歌》的創作與傳承只能靠歷代人口口相傳。古歌大多在民俗活動如“鼓社祭”、婚喪儀式、親友聚會、民間節日中演唱。演唱者多為老年人、巫師、歌手等,通常以比賽的形式進行,可以幾天幾夜地連續表演。直到20世紀50年代,才出版了古歌的苗文文本,有節選本,也有全本。值得敬佩的是,古歌中表現了苗族萬物有靈、生命神聖、眾生平等、人與自然共存共榮的哲學思想。

古歌雖然在苗嶺深山代代相傳了幾千年,卻一直藏在深山人未識。新中國成立後,田兵、唐春芳、今旦、馬學良等民俗學家經過反覆蒐集、整理,於上世紀末出版了不同版本的苗族古歌。

古歌保存著完整的苗族活態文化體系,表現了萬物有靈、生命神聖、眾生平等、人與自然共存共榮和諧發展的哲學思想,與廣大苗族民眾的生產、生活和思想感情密切相關。由於苗族沒有自己的文字,古歌傳唱實際具有傳承民族歷史的功能。因此,演唱古歌時有較嚴格的禁忌,一般都是在祭祖、婚喪、親友聚會和節慶等重大場合時演唱,演唱者多為中老年人、巫師、歌手等。酒席是演唱古歌的重要場合。演唱時,分客主雙方對坐,採用盤歌形式問答,一唱就是幾天幾夜甚至十天半月,調子雄壯而蒼涼。傳承古歌的方式也較嚴謹,有祖先傳授、家庭傳授、師徒傳授、自學等幾種。

古歌發展過程分析

苗族古歌苗族古歌

《苗族古歌》,中國苗族古代民間史詩。《苗族古歌》長期在民間口頭流傳。根據其內容和形式推斷,作品大約產生在漢代至宋代之間。1961年貴州省民間文學工作組在黔東南地區蒐集整理,收入中國作家協會貴州分會籌委會編輯的《民間文學資料》第 4集。1979年經貴州省民間文學組整理,田兵編選,由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單行本。全書分4大部分,共13首,即《開天闢地歌》4首、《楓木歌》6首、《洪水滔天歌》2首和《跋山涉水歌》1首,約8000行,4萬多字。
《苗族古歌》是在原始神話傳說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它借用神話傳說資料,採取類似於“盤歌”的一問一答形式,以解釋自然現象和歷史現象為線索,概括地反映了苗族先民對天地形成、萬物產生、人類起源、民族遷徙等方面問題的基本認識。
《苗族古歌》提出雲霧是形成宇宙萬物的最初物質的思想,認為在天地形成之前,就有雲霧存在。“雲霧生最早,雲霧算最老”。雲霧不斷變化發展,逐漸形成了天地。“天剛剛生來,天是白色泥”,象個大撮箕;“地剛剛生來,地是黑色泥”,象張大曬席。天地形成以後,日月星辰也相繼出現,萬物隨之產生,人類社會繼之開始。苗族先民用自然本身的物質雲霧來說明宇宙萬物的起源和形式,否認上帝創造宇宙,這是一種樸素唯物主義的思想。
《苗族古歌》認為自然界是可以被認識和改造的,人們有智慧和力量利用和戰勝自然界。書中說,往古時代,天常壓著地,地常壓著天,一天黑六回,一夜垮六處,山坡沒有樹,平地空蕩蕩,千里沒人煙,吃穿找不到,蕨根當飯吃,樹葉做衣裳。後來,人們歷盡千般苦,運來金和銀,打成撐天柱,才把天撐穩,才把地支固。人們還“造屋建村落,開田又闢土”,於是“地方八百寨,九千大村落”,“餓了有飯吃,冷了有衣穿,江略九千個,遍地喜洋洋”。
《苗族古歌》還提出了人類起源的思想,認為從原初物質雲霧到天地的形成,從天地到萬物的產生,從植物到動物,再到人類的出現,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它說楓樹生蝴蝶,蝴蝶是人類、獸類和神的共同母親。《苗族古歌》關於人類起源的描述,雖然只是幼稚的猜測,但包含了一些進化思想的萌芽。
《苗族古歌》雖採用神話傳說的形式,但作者肯定人能創造工具,使用工具,可以戰勝神。其主要傾向是積極的,注重現實的。它的一些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在苗族人民中有長久的影響。楓木生人的說法,在各民族史詩和傳說中獨具特色。

伴奏樂器 

苗族古歌苗族古歌

1、蕭筒

一種吹奏樂器。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以及雲南、貴州省的苗、彝、瑤族地區。用小竹製成,全長30~40厘米,竹管上開有5到7個按音孔,吹口部分有所不同。瑤族蕭筒頂端和後方開一出音孔。彝族和苗族的相似,是在蕭筒的頂端堵一木塞;在木塞的後部開一出音孔。聲色輕柔,用於日常娛樂生活。

2、芒筒

亦稱“蘆笙筒”。也有寫作“莽筒”的。是流行於貴州、廣西的苗族、侗族地區的吹奏樂器。在一根細竹管靠下端五分之二處安上一個簧片,然後將此簧管放入大竹筒中,做為它的共鳴筒。芒筒大的有200厘米左右,小的有40厘米左右。音色低沉雄渾,作低音配合蘆笙齊奏。

3、板凳

流行於貴州苗族地區的打擊樂器。板凳用堅硬的木料做成,長20厘米左右,寬約15厘米。演奏時,左右手各持一個,互相碰發出聲音,音色清脆、響亮。

寶貴遺產

苗族的古歌古詞神話是一個民族的心靈記憶,是苗族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和“經典”,具有史學、民族學、哲學、人類學等多方面價值。今天,這些古歌古詞神話還在民間流傳唱誦。

但由於受到現代文化和市場經濟的衝擊,苗族古歌已瀕臨失傳。以台江為例,在全縣13萬苗族同胞中,能唱完整部古歌的已寥寥無幾,目前只有二百餘人能唱一些不完整的古歌,而且都是中老年人,傳承古歌較多的老人年事已高。如不抓緊搶救保護,苗族古歌這一民族瑰寶將最終在世間消失。

台江縣為了將“苗族古歌及古歌文化”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於2001年成立了“台江縣苗族文化保護委員會暨申報世界遺產委員會”。通過幾年的努力,台江縣已收集到的苗族古歌有5大組、近6萬行、近30萬字,編寫、出版了以苗族古歌為主的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文本《苗人的靈魂——台江苗族文化空間》一書。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苗族古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縣被稱為“苗疆腹地”,文化部公布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台江縣入選項目有3個:苗族古歌、苗族姊妹節和反排木鼓舞。

苗族古歌是苗族古代先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創造出來的史詩。全詩屬五言體結構,押苗韻。詩中大量運用比喻、誇張、排比、擬人、反問等多種修辭手法,通過豐富奇妙的想像塑造了100多位有名有姓的人物,生動地反映了苗族先民對天地、萬物及人類起源的解釋和人們艱苦奮鬥開創人類歷史的功績,充滿了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色彩。古歌雖然在苗嶺深山代代相傳了幾千年,卻一直藏在深山人未識。新中國成立後,田兵、唐春芳、今旦、馬學良等民俗學家經過反覆蒐集、整理,於上世紀末出版了不同版本的苗族古歌。

古歌釋謎

苗族古歌苗族古歌

榕江縣古州城邊西山上,有一座引人矚目且海內外獨一無二的古廟“苗王廟”,但廟內供祭的“苗王”系何人?多年來這是許多專家學者一直探究而又無法解開的謎。

前不久,在榕江一偏僻苗寨中發掘出的一首《苗族古歌》解答了這千古之謎,“苗王廟”是古代苗族同胞為紀念自己的祖先,同時也是中華民族三大始祖之一的“蚩尤”而建造的祖廟。

這首《苗族古歌》世代流傳在榕江最古老的苗寨高岜等苗寨,它是由榕江縣幾位文史愛好者朱法智、龍安吉周年榮、平立濱4人於前不久深入到高岜苗寨,從一位年近7旬的老人龍安昌口中記錄下來的,歌中敘述了苗族古代從東方西遷進入古州的悲壯歷史,脈絡清晰,層次分明,歌中唱道:“古時候我們祖先住在遠方,在那寬闊富饒的平原,在那美麗的地方,故尤(‘故’苗語即祖公,尤即蚩尤)他老人家,他有9萬子孫,7萬生在寬寬的平原,住在那美麗的東方……”(戰亂後大遷徙)“……沿著河水(都柳江)而上來,來到哪個寨子?來到肥沃的平地方(今榕江古州城區和車江大壩),住在東方的天鵝壩(今車江大壩中部以北一帶,當時天鵝很多)……幾年來發人滿寨子,七萬住在天鵝壩,養豬發展快得像老鼠,養鴨多得像河中蝦……他們建了一座大寨羅(祖廟),把寨羅立在壩子下,雕個木像記老人,以備子孫莫忘老人相,紀念故尤千萬年……”

整首《苗族古歌》譯成漢語有200多行,基本上完整記載了苗族西遷的原因和過程。對苗族史略有所知的人都了解,苗族在遠古時期屬強大的北方民族,其發源地在今天的河北一帶,後來因部落戰爭戰敗後,整個民族才進行了歷史性的大遷徙,先黃河流域,後長江流域最後才進入貴州黔東南地區,其過程漫長而悲壯。而今天的榕江古州就是苗族西遷進入黔東南定居的“始入站”。進入古州後因土地肥沃、五穀豐登、人丁興旺,後因人口發展又分支遷往黔東南各縣及外地,新現的《苗族古歌》不僅記載印證了這段歷史,並且它還記錄了“苗王廟”建廟時間是在苗族進入“天鵝壩”生活安定後建的,從黔東南苗族居住較多的幾個縣的《縣誌》中考證,苗族從古州分支進入這些縣的時間均在一千七八百年以上,由此可推論榕江“苗王廟”建廟時間已近兩千年,即西晉以前。

時至今日,榕江“苗王廟”仍為天下苗族獨一廟,在海內外均有一定影響,《中國名勝詞典》有專條記載。一些國外的旅遊圖也用顯著符號標出,上世紀初榕江城內福音堂一法國傳教士慧眼識珠,曾收集該廟的圖像和文字資料帶回國,據說現仍存於巴黎國家博物館。近年來,海內外眾多遊客及媒體均對“苗王廟”產生極大興趣,箇中原因就是廟中苗王究竟為何人?這始終是道難解之謎。苗族自古無文字,自身的歷史大多只能以古歌形式傳承,加之古歌與外界難溝通,因此古歌所記載的歷史外人鮮知。多年來,儘管有專家及學者一直在探究“苗王廟”的身份之謎,但多無從入手,引用的史料僅為民國32年(1943年)出的《榕江縣鄉土教材》中的:“縣城之西山坡上有苗王廟,建立之時期不可考……據本地人傳說,苗王自稱老苗,名不可考……”。因此,在這首《苗族古歌》被發現之前,“苗王廟”的苗王身份自然就成為一高懸千年的歷史之謎。

今天,榕江新現的《苗族古歌》無疑解開了這一千古之謎,它不僅使人了解到該廟的建廟時代,更重要的是它釋解並向人們確認了“苗王廟”所供祭的祖像就是中華民族三大始祖之一的“蚩尤”。這首《苗族古歌》的發現,破解了一道苗族史學研究的重大難題,不僅為久負盛名的榕江“苗王廟”增添了極為厚重的文化底蘊,也對弘揚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團結,對苗族古代歷史文化的研究都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意義。

民間文學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首批民間文學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古歌 | 布洛陀 | 遮帕麻和遮咪麻 | 牡帕密帕 | 刻道 | 白蛇傳傳說 | 梁祝傳說 | 孟姜女傳說 | 董永傳說 | 西施傳說 | 濟公傳說 | 滿族說部 | 河西寶卷 | 耿村民間故事 | 伍家溝民間故事 | 下堡坪民間故事 | 走馬鎮民間故事 | 古漁雁民間故事 | 喀左東蒙民間故事 | 譚振山民間故事 | 河間歌詩 | 吳歌 | 劉三姐歌謠 | 四級生產調 | 瑪納斯 | 江格爾 | 格薩(斯)爾 | 阿詩瑪 | 拉仁布與吉門索 | 畲族小說歌 | 青林寺謎語
第二批民間文學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八達嶺長城傳說 | 永定河傳說 | 楊家將傳說 | 堯的傳說 | 牛郎織女傳說 | 西湖傳說 | 劉伯溫傳說 | 黃大仙傳說 | 觀音傳說 | 徐福東渡傳說 | 陶朱公傳說 | 麒麟傳說 | 魯班傳說 | 八仙傳說 | 禿尾巴老李的傳說 | 屈原傳說 | 王昭君傳說 | 炎帝神農傳說 | 木蘭傳說 | 巴拉根倉的故事 | 北票民間故事 | 滿族民間故事 | 徐文長故事 | 嶗山民間故事 | 都鎮灣故事 | 盤古神話 | 邵原神話群 | 嘎達梅林 | 科爾沁潮爾史詩 | 仰阿莎 | 布依族盤歌 | 梅葛 | 查姆 | 達古達楞格萊標 | 哈尼哈吧 | 召樹屯與喃木諾娜 | 米拉尕黑 | 康巴拉伊 | 汗青格勒 | 維吾爾族達斯坦 | 哈薩克族達斯坦 | 珠郎娘美 | 司崗里 | 彝族克智 | 苗族賈理 | 藏族婚宴十八說 | 童謠 | 桐城歌 | 土家族梯瑪歌 | 雷州歌 | 壯族嘹歌 | 柯爾克孜約隆 | 萬榮笑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