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古歌》

《苗族古歌》

苗族分布在中國國西南數省區。按方言劃分,大致可分為湘西方言區、黔東方言區、川滇黔方言區。黔東南清水江流域一帶是全國苗族最大的聚居區,大致包括凱里、劍河、黃平、台江、雷山、丹寨、施秉、黃平、鎮遠、三穗,以及廣西三江和湖南靖縣等地,其中,台江縣被稱為"苗疆腹地"。在此廣大苗族聚居區普遍流傳著一種以創世為主體內容的詩體神話,俗稱"古歌"或"古歌古詞"。民間口傳文學作品《苗族古歌》,是中國流傳下來的惟一非宗教典籍的傳世記史詩,也是集苗族歷史、倫理、民俗、服飾、建築、氣候等為一體的百科全書。

文化標籤

《苗族古歌》《苗族古歌》

名稱:《苗族古歌》

時間:2006年

類別:民間文學

地區:貴州

編號:Ⅰ-1

申報地區或單位:貴州省台江縣、黃平縣

基本概述

《苗族古歌》《苗族古歌》

《苗族古歌》又稱《苗族史詩》,由《金銀歌》、《古楓歌》、《蝴蝶歌》、《洪水滔天》和《溯河西遷》五大部分組成,共1.5萬行。《苗族古歌》是在原始神話傳說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它借用神話傳說資料,採取類似於盤歌的一問一答形式,以解釋自然現象和歷史現象為線索,概括地反映了苗族先民對天地形成、萬物產生、人類起源、民族遷徙等方面問題的基本認識,是中國苗族古代民間史詩。

《苗族古歌》長期在民間口頭流傳。根據其內容和形式推斷,作品大約產生在漢代至宋代之間。1961年貴州省民間文學工作組在黔東南地區蒐集整理,收入中國作家協會貴州分會籌委會編輯的《民間文學資料》第 4集。1979年經貴州省民間文學組整理,田兵編選,由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單行本。

苗族分布在中國西南數省區。按方言劃分,大致可分為湘西方言區、黔東方言區、川滇黔方言區。黔東南清水江流域一帶是全國苗族最大的聚居區,大致包括凱里、劍河、黃平、台江、雷山、丹寨、施秉、黃平、鎮遠、三穗,以及廣西三江和湖南靖縣等地,其中,台江縣被稱為苗疆腹地

在此廣大苗族聚居區普遍流傳著一種以創世為主體內容的詩體神話,俗稱古歌或古歌古詞。民間口傳文學作品《苗族古歌》,是中國流傳下來的惟一非宗教典籍的傳世記史詩,也是集苗族歷史、倫理、民俗、服飾、建築、氣候等為一體的百科全書。

基本內容

《苗族古歌》——圖騰《苗族古歌》——圖騰

《苗族古歌》提出雲霧是形成宇宙萬物的最初物質的思想,認為在天地形成之前,就有雲霧存在。雲霧生最早,雲霧算最老。雲霧不斷變化發展,逐漸形成了天地。天剛剛生來,天是白色泥,象個大撮箕;地剛剛生來,地是黑色泥,象張大曬席。天地形成以後,日月星辰也相繼出現,萬物隨之產生,人類社會繼之開始。苗族先民用自然本身的物質雲霧來說明宇宙萬物的起源和形式,否認上帝創造宇宙,這是一種樸素唯物主義的思想。

《苗族古歌》認為自然界是可以被認識和改造的,人們有智慧和力量利用和戰勝自然界。書中說,往古時代,天常壓著地,地常壓著天,一天黑六回,一夜垮六處,山坡沒有樹,平地空蕩蕩,千里沒人煙,吃穿找不到,蕨根當飯吃,樹葉做衣裳。後來,人們歷盡千般苦,運來,打成撐天柱,才把天撐穩,才把地支固。人們還造屋建村落,開田又闢土,於是地方八百寨,九千大村落,餓了有飯吃,冷了有衣穿,江略九千個,遍地喜洋洋。

《苗族古歌》還提出了人類起源的思想,認為從原初物質雲霧到天地的形成,從天地到萬物的產生,從植物到動物,再到人類的出現,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它說楓樹生蝴蝶,蝴蝶是人類、獸類和神的共同母親。《苗族古歌》關於人類起源的描述,雖然只是幼稚的猜測,但包含了一些進化思想的萌芽。

《苗族古歌》雖採用神話傳說的形式,但作者肯定人能創造工具,使用工具,可以戰勝神。其主要傾向是積極的,注重現實的。它的一些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在苗族人民中有長久的影響。楓木生人的說法,在各民族史詩和傳說中獨具特色。

創作特色

《苗族古歌》《苗族古歌》
苗族古歌是苗族古代先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創造出來的史詩。它的內容包羅萬象,從宇宙的誕生、人類和物種的起源、開天闢地、初民時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遷徙、苗族的古代社會制度和日常生產生活等,無所不包,成為苗族古代神話的總匯。

它分為四部分:《開天闢地》、《楓木歌》、《洪水滔天》和《跋山涉水》。其中,《鑄日造月》提到冶金技術,反映青銅文化打下的烙印;《砍楓香樹》描寫里老斷案,展現部落聯盟時期的社會管理機制……整部史詩以口傳心記為傳承手段,全詩屬五言體結構,押苗韻,長達一萬五千餘行,塑造了一百多位有名有姓的人物,並充滿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色彩。詩中大量運用比喻、誇張、排比、擬人、反問等多種修辭手法,生動地反映了苗族先民對天地、萬物及人類起源的解釋和人們艱苦奮鬥開創人類歷史的功績,充滿了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色彩。

歷史發展

民族舞蹈民族舞蹈

由於苗族歷史上沒有文字,因此,《苗族古歌》的創作與傳承只能靠歷代人口口相傳。古歌大多在民俗活動如鼓社祭、婚喪儀式、親友聚會、民間節日中演唱。演唱者多為老年人、巫師、歌手等,通常以比賽的形式進行,可以幾天幾夜地連續表演。直到20世紀50年代,才出版了古歌的苗文文本,有節選本,也有全本。值得敬佩的是,古歌中表現了苗族萬物有靈、生命神聖、眾生平等、人與自然共存共榮的哲學思想。

古歌雖然在苗嶺深山代代相傳了幾千年,卻一直藏在深山人未識。新中國成立後,田兵、唐春芳、今旦、馬學良等民俗學家經過反覆蒐集、整理,於20世紀末出版了不同版本的苗族古歌。

古歌保存著完整的苗族活態文化體系,表現了萬物有靈、生命神聖、眾生平等、人與自然共存共榮和諧發展的哲學思想,與廣大苗族民眾的生產、生活和思想感情密切相關。由於苗族沒有自己的文字,古歌傳唱實際具有傳承民族歷史的功能。因此,演唱古歌時有較嚴格的禁忌,一般都是在祭祖、婚喪、親友聚會和節慶等重大場合時演唱,演唱者多為中老年人、巫師、歌手等。酒席是演唱古歌的重要場合。演唱時,分客主雙方對坐,採用盤歌形式問答,一唱就是幾天幾夜甚至十天半月,調子雄壯而蒼涼。傳承古歌的方式也較嚴謹,有祖先傳授、家庭傳授、師徒傳授、自學等幾種。

主要樂器

演奏樂器演奏樂器

1、蕭筒

一種吹奏樂器。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以及雲南、貴州省的苗、彝、瑤族地區。用小竹製成,全長30~40厘米,竹管上開有5到7個按音孔,吹口部分有所不同。瑤族蕭筒頂端和後方開一出音孔。彝族和苗族的相似,是在蕭筒的頂端堵一木塞;在木塞的後部開一出音孔。聲色輕柔,用於日常娛樂生活。

2、芒筒

亦稱蘆笙筒。也有寫作莽筒的。是流行於貴州、廣西的苗族、侗族地區的吹奏樂器。在一根細竹管靠下端五分之二處安上一個簧片,然後將此簧管放入大竹筒中,做為它的共鳴筒。芒筒大的有200厘米左右,小的有40厘米左右。音色低沉雄渾,作低音配合蘆笙齊奏。

3、板凳

流行於貴州苗族地區的打擊樂器。板凳用堅硬的木料做成,長20厘米左右,寬約15厘米。演奏時,左右手各持一個,互相碰發出聲音,音色清脆、響亮。

傳承意義

苗族習俗苗族習俗

苗族的古歌古詞神話是一個民族的心靈記憶,是苗族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和經典,具有史學、民族學、哲學、人類學等多方面價值。這些古歌古詞神話還在民間流傳唱誦。

但由於受到現代文化和市場經濟的衝擊,苗族古歌已瀕臨失傳。以台江為例,在全縣13萬苗族同胞中,能唱完整部古歌的已寥寥無幾,目前只有二百餘人能唱一些不完整的古歌,而且都是中老年人,傳承古歌較多的老人年事已高。如不抓緊搶救保護,苗族古歌這一民族瑰寶將最終在世間消失。

台江縣為了將苗族古歌及古歌文化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於2001年成立了台江縣苗族文化保護委員會暨申報世界遺產委員會。通過幾年的努力,台江縣已收集到的苗族古歌有5大組、近6萬行、近30萬字,編寫、出版了以苗族古歌為主的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文本《苗人的靈魂--台江苗族文化空間》一書。

《苗族古歌》在苗族社會歷史中重要的地位,是苗族口傳文學的典型代表,是苗族古代社會的一部百科全書,除具有歷史學、民族學、哲學、人類學價值外,還具有教育、審美和娛樂學傑出價值。

二00六年五月二十日經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民間文學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間文學作為一個學術名詞,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後才出現和流行的。民間文學指的是:廣大勞動人民的語言藝術——人民的口頭創作。這種文學包括散文的神話、民間傳說、民間故事、韻文的歌謠、長篇敘事詩以及小戲、說唱文學、諺語、謎語等體裁的民間作品。
《苗族古歌》 | 《布洛陀經詩》 | 《遮帕麻和遮咪麻》 | 《牡帕密帕》 | 《刻道》 | 《白蛇傳傳說》 | 《梁祝傳說》 | 《孟姜女傳說》 | 《董永傳說》 | 《西施傳說》 | 《濟公傳說》 | 《滿族說部》 | 《河西寶卷》 | 《河間歌詩》 | 《吳歌》 | 《劉三姐歌謠》 | 《四季生產調》 | 《瑪納斯》 | 《江格爾》 | 《格薩爾》 | 《阿詩瑪》 | 《拉仁布與吉門索》 | 《畲族小說歌》 | 《青林寺謎語》 | 《耿村民間故事》 | 《伍家溝民間故事》 | 《下堡坪民間故事》 | 《走馬鎮民間故事》 | 《古漁雁民間故事》 | 《喀左東蒙民間故事》 | 《譚振山民間故事》 | 仙居山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