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鎮民間故事》

《走馬鎮民間故事》

走馬鎮是重慶市九龍坡區的一個鎮,這裡流傳著一種由以“走馬”(趕馬)為職業的人群口頭創作並傳承的民間故事,人們通常將其稱作“走馬故事”。走馬鎮故事起源的確切年代無從稽考,但走馬鎮建立於明末清初並很快得以興盛,故事也與之同步發展,其產生形成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

簡介

民間故事民間故事

時間:2006年

類別:民間文學

地區:重慶

編號:Ⅰ-17

申報地區或單位:重慶市九龍坡區
走馬鎮重慶市九龍坡區的一個鎮子,這裡流傳著一種由以"走馬"(趕馬)為職業的人群口頭創作並傳承的民間故事,人們通常將其稱作"走馬故事"。走馬故事起源的確切年代無從稽考,但走馬場建立於明末清初並很快得以興盛,故事應與之同步發展,其產生形成至少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重慶古鎮自古以來都吸引著南來北往的客商,民間故事也得到了創造和交流。位於九龍坡區西部的走馬鎮就有"民間文學之鄉"的美稱。

歷史溯源

《走馬鎮民間故事》走馬故事
走馬鎮在明代中葉就形成集市,在鐵路和公路出現之前,這裡是重慶到成都的大道上的一個驛站,又因西臨壁山,南接江津,號稱"一腳踏三縣"。舊時,從重慶出發到走馬已是人馬睏乏,於是,人民都選擇在走馬住宿,各路客人便交流著旅途的見聞和故事,久而久之,就融進了當地的記憶中。山歌故事、野史趣聞代代口耳相傳,造就了今日的"民間故事之鄉",在這裡,還舉行一年一度的露天故事會。
最有名的是"中國十大民間故事家"之一的魏顯德老人,他14歲開始隨父親流浪賣藝,22歲時已能講述5000多個民間故事。解放後,他回到老家務農,此後他在心裡進行整理,保留了1500多個具有巴渝文化色彩的故事。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調查"口頭及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時,首次授予包括他在內的10位藝人為"中國民間故事家",這些人中,魏顯德以能講述1500多個故事排名第一。他和胞弟魏顯發,每人都可以講千則以上的民間故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專家稱為"中國的格林兄弟"。他們講述的故事已經出了書。此外,還有許多能講五百則民間故事以上的民間故事家。 由此可見,重慶地區古鎮有著豐富的民間故事資源,承載著厚重的民間文化。
走馬鎮民間故事內容豐富,類型多樣,數量巨大,講述者眾。主要包括神話仙話、風物傳說、動植物傳說、民俗傳說、生活故事等。這些類型故事的內容十分廣泛,蘊藏的文化信息厚重,諸如對巴人圖騰龍蛇的傳說,乃古代巴文化的重要遺存。20世紀80年代編纂"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時,已採錄到民間故事目錄達10,915個,記錄完成數達9,714則,記錄民間歌謠3,000餘首、諺語4,000餘條,歇後語、俗語等4,000餘條。全鎮民間故事家共316人,其中能講1000則故事的有2人,能講500至1000則的有3人,能講200至500則的有10人。

故事特點

1、蘊藏著獨特的文化信息

魏顯德民間故事魏顯德民間故事

走馬民間故事內容龐雜、類型多樣,除了民間傳說故事的一般類型,如神話仙話、風物傳說、動植物傳說、民俗傳說和生活故事等外,還蘊藏著獨特的文化信息,諸如巴人圖騰龍蛇的傳說等。作為古代巴文化的重要遺存,這類故事的數量相當大。
2、 述時機和場合的多樣性

3、 故事構成的多源性

4、 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共存性等特徵。

傳承價值

1990年,走馬鎮被重慶市文化局命名為"民間文學之鄉";1992年,工農村被命名為"中國民間故事村";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聯合授予魏顯德"中國民間故事家"稱號(全國共10人)。
目前,走馬故事面臨嚴重危機,主要問題在於傳承乏人。搶救、保護走馬故事,不僅可以豐富民眾的文化生活,而且能夠為人類學、文化學、宗教學、民族學和方言學等多種學科提供研究資料。
在西部,正因為發展比沿海慢,保留下來的民俗和傳統文化方面的東西才會更多。走馬鎮,九龍坡區對這項工作非常積極而且卓有成效,實在很難得。它對社會人類學文化學、宗教學、民族學方言學等多種學科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

現狀與保護

1990年,走馬鎮被重慶市文化局命名為“民間文學之鄉”,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聯合授予魏顯德中國民間故事家稱號。目前,走馬故事面臨嚴重危機,主要問題在於傳承乏人。搶救、保護走馬故事,不僅可以豐富民眾的文化生活,而且能夠為人類學、文化學、宗教學、民族學和方言學等多種學科提供研究資料。
2006年,由重慶市九龍坡區申請的走馬鎮民間故事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類別:民間文學,編號Ⅰ—17)。

中國民間文學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間文學作為一個學術名詞,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後才出現和流行的。民間文學指的是:廣大勞動人民的語言藝術——人民的口頭創作。這種文學包括散文的神話、民間傳說、民間故事、韻文的歌謠、長篇敘事詩以及小戲、說唱文學、諺語、謎語等體裁的民間作品。
《苗族古歌》 | 《布洛陀經詩》 | 《遮帕麻和遮咪麻》 | 《牡帕密帕》 | 《刻道》 | 《白蛇傳傳說》 | 《梁祝傳說》 | 《孟姜女傳說》 | 《董永傳說》 | 《西施傳說》 | 《濟公傳說》 | 《滿族說部》 | 《河西寶卷》 | 《河間歌詩》 | 《吳歌》 | 《劉三姐歌謠》 | 《四季生產調》 | 《瑪納斯》 | 《江格爾》 | 《格薩爾》 | 《阿詩瑪》 | 《拉仁布與吉門索》 | 《畲族小說歌》 | 《青林寺謎語》 | 《耿村民間故事》 | 《伍家溝民間故事》 | 《下堡坪民間故事》 | 《走馬鎮民間故事》 | 《古漁雁民間故事》 | 《喀左東蒙民間故事》 | 《譚振山民間故事》 | 仙居山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