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東渡傳說

徐福東渡傳說

徐福東渡傳說以故事、詩歌等民間文學形式口耳相傳,世代傳播。徐福是秦代方士,出生於贛榆縣金山鎮徐福村。傳說中的徐福,才識和膽略過人,公元前219年,他受秦始皇所遣,率三千童男童女東渡日本,尋找長生不老之藥。在日本,他傳授農桑、醫藥百工,成了日本司農耕、蠶桑及醫藥之神,被日本後人稱為開國第一代神武天皇。

項目簡介

徐福東渡傳說,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更是象山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因為象山是徐福“入海求仙”的唯一隱居地,也是最後東渡日本的啟航點,並留下了當代中國唯一的秦代徐福古蹟――丹井。象山具有該民間傳說產生並廣泛流傳的特殊地理環境。因此,徐福東渡傳說是長期以來流傳在象山沿海一帶民眾中的重要傳說群

傳說秦代方士徐福,才識和膽略過人。為逃避秦朝苛政,他利用秦始皇夢寐以求長生不老的機會,上書自願效勞,贏得秦始皇的信任,並依靠秦始皇提供的條件,率領三千童男童女和百工,來到蓬萊山象山縣蓬萊山,古稱小蓬萊、小蓬山,自清康熙年間起又稱煉丹山、丹山)隱居“生聚”,後被秦始皇發覺,他沉著應變,穩住局面,率領船隊星夜從蓬萊山腳——龍船津渡口入海,開始了東渡日本的大規模探險活動。

徐福東渡傳說是公元前210年,秦朝方士徐福奉秦始皇之命,率三千童男童女和百工,攜帶五穀子種,乘船東渡,尋找海上“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采長生不死藥。因岱山自唐開元年始一千多年來,一直被列朝命名為“蓬萊鄉”,素有“蓬萊仙島”的美譽,相傳當年徐福大軍於寧波慈谿達蓬山啟航,抵達岱山尋找長生不死藥,後又東渡日本隱居。故在民間有徐福到過岱山之說,並留下了與徐福有關的種種傳說。

岱山的“徐福東渡傳說”,《史記》、《岱山鎮志》、《康熙定海縣誌》、《定海廳志》、《岱山縣志》等志書均有相關記載。在岱山民間,千百年來留下了“徐福三下蓬萊島”、“蓬萊島上的徐福種子”、“海天一覽亭與徐福的傳說”、“紫霞洞的傳說”等民間故事。在岱山境內,還留下了徐福東渡的有關建築、雕塑等載體。清光緒年間建於東沙山嘴頭的“海天一覽亭”,亭子對楹上書有“停橈欲訪徐方士,隔水相招梅子真”。岱山最高山峰磨心山上建有徐福公祠、廣場及徐福石雕像。在東沙小嶺墩建有徐福祠和大型青石浮雕的徐福碑,供人們瞻仰。還有民間相傳馬齒莧(岱山俗稱“瓜子莧”)、靈芝均為當年徐福採到的仙草等等傳說。

為開拓徐福文化的研究與傳承,岱山縣近年來採取了多項措施:1993年成立岱山徐福研究會,10餘年來,研究會成員在縣、市、省乃至全國的有關報、刊、書籍上發表了20多篇傳說、論文,出版了《徐福與蓬萊仙島》、《達蓬山與蓬萊仙島》等專著;1999年合拍20集電視連續劇《徐福東渡傳奇》,在國內外特別是日本播映受到好評;2004年7月,岱山舉行首屆中國(岱山)徐福東渡節暨徐福文化國際研討會,26名來自日本、韓國的徐福文化研究專家和國內50餘名學者應邀參加,岱山以徐福文化為媒介,促進了與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文化交流;除上述舉措外,還通過多種媒體和載體,大力宣傳岱山的徐福文化。

徐福東渡傳說,是岱山寶貴的人文資源,它為岱山提升在海內外的知名度,促進岱山的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快速發展具有現實意義。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的角度,對國內徐福文化的研究和國際上中、日、韓三國的文化交流與民間友好交往起著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基本特徵

千百年來,這一傳說以故事、詩歌等民間文學形式口耳相傳,世代流播。它的基本特徵是:1、唯一性:象山所載、所留的諸徐福遺蹟是該傳說的其他流傳地所沒有的;象山是徐福東渡過程中惟一的隱居地,也是他曾選定的最後落腳點;象山還是徐福整個航程中最後的啟航點。這使象山“徐福東渡傳說”在整個徐福東渡傳說體系中具有了不可替代、不可複製的惟一性。2.獨特的地域性:象山縣是個“三面環海,一線穿陸”的半島,沿海島礁星羅棋布,岬灣相間,風光奇特。半島四周海港、渡口密布,在此基礎上形成的象山“徐福東渡傳說”處處都體現了這種地域特色,反映了濃郁的海洋、海島文化,具有濃烈的象山地域文化特色。3、紀實性:記載徐福東渡傳說的史料和留存的歷史遺蹟,成了大量產生徐福東渡傳說的重要載體和佐證。民間故事《丹城》、《蓬萊泉的故事》、《龍船津》等都有很強的紀實性。4、傳奇性:徐福在秦朝苛政,秦始皇倒行逆施的情況下,用智慧和謀略,使秦始皇“準其所請”,並能率領龐大船隊遠渡重洋獲得了成功,完成了東渡的歷史奇蹟。它給“傳說”蒙上了一層神秘、傳奇的色彩。5、廣泛性和多樣性:徐福東渡傳說流傳廣泛。縱向看,象山從唐朝開始,其後宋、元、明、清、民國時期,各代都創作了大量的民間文學作品。橫向看,象山半島各地根據所處的特殊地理環境和史料內容,產生了許多版本不同的故事和詩文。還影響到海鹽、餘杭、慈谿、鎮海、鄞縣、舟山、台州等沿海一線。

傳說形成

徐福東渡傳說以故事、詩歌等民間文學形式口耳相傳,世代傳播。徐福是秦代方士,出生於贛榆縣金山鎮徐福村。傳說中的徐福,才識和膽略過人,公元前219年,他受秦始皇所遣,率三千童男童女東渡日本,尋找長生不老之藥。在日本,他傳授農桑、醫藥百工,成了日本司農耕、蠶桑及醫藥之神,被日本後人稱為開國第一代神武天皇。

徐福東渡的傳說,從中國古文獻的記載來看,大致經歷了從《史記》的“入海說”,到《三國志》與《後漢書》的“渡洲說”,再到義楚《釋氏六帖》的“渡日說”,最後衍生出宋歐陽修的“齎書說”。

於是乎,一個系統的徐福的傳說就這樣形成了。而傳說的內容則比較簡單,無非是率領童男女,攜帶五穀種子以及百工隨行,宋以後才有了齎書一說。然而在日本,關於徐福的傳說更為豐富,不但有文獻記載,還有文物遺蹟,傳說的內容也更為具體。

日本文獻對徐福傳說的記載比較晚。8世紀成書的日本史書《古事記》和《日本書紀》,記載了早期秦民東渡日本和移民的一些情況,卻沒有記載徐福的傳說。也許是8世紀以前的中國文獻還沒有明確提出徐福“渡日說”,雖然《三國志》和《後漢書》都指出洲和倭國的方位都在“會稽、東冶之東”,但畢竟沒有明確說洲就是倭國。一般認為,日本最早記載徐福傳說的文獻,就是上文提到的著於1339年的北親房的《神皇正統記》。從這以後,關於徐福渡日的傳說便在日本流傳起來,收錄徐福傳說的書籍也逐漸多了起來。

在日本的徐福傳說中,人們給予徐福高度的評價。在他們看來,徐福率領童男童女來到日本,還有隨行的百工,並且帶來了五穀種子和先進的生產農具、生產技術以及醫術藥物,對日本社會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正因如此,日本人民尊稱徐福為“司農耕神”、“司藥神”。

近年來,在中日學界還有一種說法,即認為徐福就是日本的神武天皇。其實,近代中國的變法人士黃遵憲在所著《日本國志》中早就提出過這樣的觀點。不過這種觀點再度被提出,也反映出徐福對於日本人來講,是一個與神武天皇一樣神秘的人物,他們其實都是無法作出真正探究的傳說人物。

與中國關於徐福的傳說有一個重要不同,那就是日本人確信徐福是從日本的紀州熊野的新宮(今和歌山縣新宮市)登入的。至今新宮市還有徐福墓和徐福祠(現稱徐福神社),每年11月28日是祭祀徐福的日子。在祭祀活動期間,一些地方街頭紮上彩帶,男女老幼手提彩燈,有的還身著印有漢字“徐福”的和服,以表示對這位前賢的懷念。那么徐福墓和徐福祠究竟是什麼時候建的呢?現在已無法知曉。有學者認為最晚當在14世紀70年代以前,因為在1368年日本僧人絕海中津來到明朝,後來他覲見明太祖朱元璋時,曾賦詩提到“熊野峰前徐福祠”,說明此時以前日本熊野已有徐福祠了,有祠自然也該有墓。

近年來,在江蘇連雲港普查地名時,發現贛榆縣金山鄉有個徐阜村,原名叫徐福村。經考證,認為就是東渡傳說中的徐福的故鄉。1985年12月,人們在徐福的故鄉——贛榆縣金山鄉徐福村,豎起了一座題寫著“徐福村”的石碑,以紀念這位最早東渡日本的使者。

社會價值

徐福東渡傳說具有重大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徐福東渡傳說表現了徐福非同尋常的組織智慧和生活智慧,對現代人的日常生活、社會建設、文化交流、組織管理等各方面都具有極大的啟迪意義。該傳說還反映了我們祖先尋求海外世界、探索海洋秘密的幻想和願望,傳遞了一個抱負宏遠、足智多謀、博學不窮、具有冒險精神的徐福形象,這些印刻在廣大民眾心裡,對民族性格的形成已經並將繼續產生重大影響。傳說中的許多民間文學作品,具有獨特的地域文化特徵,是我國民間文學寶庫中的瑰寶。對徐福東渡傳說的研究已演變成中日兩國的文化現象,成為中日兩國共同的文化遺產。“傳說”譜寫了中華民族最早有組織、較大規模向海外文化交流的輝煌歷史和推動日本社會由繩紋文化彌生文化飛躍的文明歷史。徐福開了中國航海史上的先河和對外文化交流的先河,成了中日韓三國的“和平使者”,這對建立和諧的國際環境,具有啟迪意義。

但是,在現代科技的衝擊下,電視、網路和各種新式媒體的逐漸普及,使民間傳說故事的口頭講述活動愈發受人冷落,一向主要靠口傳心授方式傳承的這一古老傳說便失去了流傳的主要載體,加之“徐福東渡傳說”傳承人相繼離世,給口頭故事傳承帶來了後繼乏人的瀕危狀況。

然而,“徐福東渡傳說”永遠在廣大民眾中流傳。近幾年,象山縣委、政府對“徐福東渡傳說”這一文化遺產高度重視和關心,採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使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保護、傳承和發揚。它必將對象山文化、教育和經濟建設發揮重大的作用。

歷史淵源

“徐福東渡”傳說由來已久。

歷史文獻

北宋劉攽《彭城集》西谷記殘碑:“象山絕處海上……舊說徐福為秦皇帝以千童子求神仙,道海過此。”

北宋象山縣令林旦《蓬萊泉》:“採藥瀛州去,扁舟竟不還。黃金成海外,故井獨人間。乳滴岩花潤,苔封石字斑。空令千載後,猶復望三山。”

南宋錢延慶,前吳越王錢鏐的九世孫,從台州遷居象山曾作詩《游蓬萊山》云:“攝衣徐步上蓬萊,古徑林深長翠苔。欲訪煉丹人不見,春風依舊碧桃開。”

宋《寶慶四明志》、元《延祐四明志》:棲霞觀縣西南二百五十步,蓬萊山下,舊名蓬萊觀。秦徐福、梁陶弘景皆隱跡於此。隋大業元年廢。唐天室十三年台州刺史袁仲宣復置。大中元年令楊弘正告於明州刺史李敬方重修。宋治平二年改賜今額。淳熙末遷於山之西,嘉定十三年道士張大原於舊址重修。

明嘉靖元王傳宗《井亭記》載:“象邑蓬萊之名,靈始乎,祖龍氏命徐福涉蓬萊山求長生不死之藥,憩茲築廬,鑿井以觀焉”。

《寧波府志》:秦始皇東行郡縣……於是遣發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而象之西山,名蓬山者,巿遂居焉。始皇聞之,馴至鄮三十日。發舟至懸海彝、亶二洲以返。今大雷有始皇廟,豈以其經歷之所而祀之與?”

清乾隆《象山縣誌•軼事》按郡志云:巿居蓬萊始皇發舟至夷、亶二洲而返。邑志云:徐福隱跡於棲霞觀,發舟至亶、夷,蓋聞始皇至鄮,故發舟避之。”清乾隆倪象占有詩曰:“見泊新羅山下舟,昔年徐福去何求。遺真只在蓬萊觀,能信樓船到祖州。”

民國《象山縣誌•寓賢傳》:秦徐巿,一名福,盱眙人,始皇好神仙,使巿將童男女,往東海求蓬萊三島諸仙山。象之西山名小蓬萊,巿居焉。始皇東巡至鄮,巿發舟,至懸海夷、亶二洲而止。舊有遺址在蓬萊觀。

歷史遺蹟

蓬萊山:位於象山丹城之西北,古稱蓬萊山。相傳徐福為秦始皇求長生不老之藥,留此築廬鑿井。《四明談助》稱“後巿(徐福)居象山縣之小蓬萊山不歸。”故亦稱“小蓬萊山”。清康熙年間後,蓬萊山又稱煉丹山,丹山。蓬萊山山勢平緩,主峰桂花岩頭居中,海拔380米。其西南有千丈岩,海拔339.1米,其東依次有圓峰260米,及癩痢山、沙地崗、鯽魚山,東南為東塘山。

丹井(蓬萊泉):位於蓬萊山麓,今在丹西街道,象山三中西牆外。相傳秦方士為秦始皇求長生之藥南下,以象山為蓬萊山,築鑿井。南朝梁陶弘景(字貞白)於此修道煉丹,投丹於井,故名“丹井灶”。乾隆《象山縣誌》載,“泉可透錫,飲之可以已疾。”故又有“透瓶泉”之稱。井體石砌,深2.47米,口徑0.51米。元王傳宗《井亭記》載:“象邑蓬萊之名,靈始乎祖龍氏命徐福涉蓬萊山求長生不死之藥,憩茲築廬,鑿井以觀焉。”

蓬萊觀:《寶慶四明志》“宮觀”載:“棲霞觀縣西南二百五十步蓬萊山之下,舊名蓬萊觀。秦徐福梁陶弘景皆隱跡於此。隋大業元年廢,唐天寶十三年(754)台州刺史袁仲宣復置。大中元年(847)令楊弘正告於明州刺史李敬方重修,孫諫卿記。皇朝治平二年(1065)改賜今額,淳熙末道士遷其觀于山之西,嘉定十三年(1220)道士張大原於舊址重建。“蓬萊觀歷史上多有修葺,後圯。今人於蓬萊山石屋建有“蓬萊閣”。

石屋:石屋位於蓬萊山腰,唐《蓬萊觀碑》云:“聞圖經寶書之蓬萊山,其跡近古昔相語,秦始皇帝使乎仙者輩徐福也。使泛滄海,訪神仙之術於蓬萊山。此(闕四字)游止之樂,藥灶蹤殘,丹井泉在觀右焉。”徐福求仙曾煉丹於此。清倪象占《蓬萊清話》云:“所謂丹灶,今之石屋是也,形相似也。”

大雷山秦始皇廟:大雷山位於蓬萊山西南,牆頭、茅洋兩鎮鄉間,屹於西滬港畔,主峰大雷山海拔590米,其南有小大雷山,海拔544米。大雷山奇峰突起,氣勢雄偉,素以景色壯麗而聞名。民國《象山縣誌》稱“其山山含岈奇崛,如屏閣,如葆蓋,如鵾之博,如虬之擭,怪石危岩不可名狀,其精神直瞰邑城,山有西石壁潭,山之後有麗水岩,山之前有靈龜岩,山之巔有井七如連珠。山上有大雷寺、大雷廟、秦始皇廟等”。大雷山秦始皇廟,久圯。但大雷山建秦始皇廟當與秦始皇至鄮縣有關。大雷山屹立於象山港邊,與鄮縣遙相對望。明嘉靖《寧波府志》載:“而象之西山,名小蓬山者,巿(徐福)遂居焉。始皇聞之,馴至鄮三十日。發舟至懸海彝、亶二洲以返。今大雷有始皇廟,豈以其經歷之所而祀之與?”把大雷山建秦始皇廟與徐福隱跡蓬萊和秦始皇至鄮縣相聯繫,是合乎情理的。

壟船徑:今俗稱“龍泉井”,在象山丹城西門,位於蓬萊山下。據民國《象山縣誌》記載,“《西城雜錄》云:縣東嶽廟前龍泉井,舊傳謂之壟船徑,蓋未立縣以前,海船至此停泊,故名。非實有井址也。今里人誤指有石欄處而言。按寶慶志:綠野館直前皆洋面,為宋時遺蹟,而壟船徑在未立縣以前,其遺蹟為尤古。”壟船徑離蓬萊山腳不足百米之遙。可見秦代時當是一個出海渡口。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象山中學在離丹山井下幾十米處挖水井,曾發現泥中船板,此後在營門口挖“大井”時也發現船板,可見“壟船徑”一帶古代實為海塗、海港,從“龍船津”到“壟船徑”再到“龍泉井”,這樣二千多年後,隨著蓬萊山前南莊平原的圍塘開發,海洋已退離蓬萊山腳幾十公里外面。但“壟船徑”的記憶,保留了徐福隱居象山,並離象東渡的歷史痕跡。“壟船徑”當為徐福船隊的停泊處,也是徐福東渡的啟航地。

浦裔:民國《象山縣誌》載:“《蓬山清話》:縣南十里浦裔,東近烏龍山,其村名河東、河西,今河甚小。聞之里老云:相傳乃一大埠也。海舟入港,則下桅而進,泊於此。地名浦裔,凡賈治貨焉,不半里為百丈岸,再以小舟運入縣治中。自河道淤,乃築三眼碶,陸運固不便,而形勝水勢跡太直矣。”近烏龍山之河東、河西,約在今林海大碶頭偏東一帶,唐宋前就是一個海港。推測秦代時,蓬萊山前還是海塗,浦裔港海道與壟船徑相連,其可能性是存在的。《蓬島樵歌》;邑賓陽門外,由起春亭(即東亭)直接塔山下,曰長塘路,相傳古海塘也。賓陽門在今丹城東門頭,即東塘山老人民醫院一帶(東街與東塘山路交界處)可見秦代蓬萊山腳為海港、海塗是無疑的。徐福船隊直入蓬萊山腳是可能的。

新羅岙:位於蓬萊山背之東北角,舊傳新羅國人泊船於此。嘉靖寧波府志:舊傳羅國人繫舟於此。明代倭寇也侵於此,並立寨據守。此處古代為一海港,清倪象占有詩曰:“見泊新羅山下舟,昔年徐福去何求。遺真只在蓬萊閣,能信樓船到祖州。”由新羅岙過沙田崗,即可到蓬萊山。

船倒山:在大徐鎮章家弄村後面的小山,傳說原來是一個懸海小島,二千多年前徐福船隊從東海進入大目洋後,海上突然起了風暴,徐福下令船隊避風進港灣,到了一座小山旁,前面船隻被礁石觸破、沉沒,徐福立即命令落水水手棄船登岸。於是在山坡上搭棚住了下來。後來大家把這個倒船的地方,叫作“船倒山”。二千多年過去了,當年的港灣已不存在,唯有這座小山,人們還叫它“船倒山”。

民間文學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首批民間文學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古歌 | 布洛陀 | 遮帕麻和遮咪麻 | 牡帕密帕 | 刻道 | 白蛇傳傳說 | 梁祝傳說 | 孟姜女傳說 | 董永傳說 | 西施傳說 | 濟公傳說 | 滿族說部 | 河西寶卷 | 耿村民間故事 | 伍家溝民間故事 | 下堡坪民間故事 | 走馬鎮民間故事 | 古漁雁民間故事 | 喀左東蒙民間故事 | 譚振山民間故事 | 河間歌詩 | 吳歌 | 劉三姐歌謠 | 四級生產調 | 瑪納斯 | 江格爾 | 格薩(斯)爾 | 阿詩瑪 | 拉仁布與吉門索 | 畲族小說歌 | 青林寺謎語
第二批民間文學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八達嶺長城傳說 | 永定河傳說 | 楊家將傳說 | 堯的傳說 | 牛郎織女傳說 | 西湖傳說 | 劉伯溫傳說 | 黃大仙傳說 | 觀音傳說 | 徐福東渡傳說 | 陶朱公傳說 | 麒麟傳說 | 魯班傳說 | 八仙傳說 | 禿尾巴老李的傳說 | 屈原傳說 | 王昭君傳說 | 炎帝神農傳說 | 木蘭傳說 | 巴拉根倉的故事 | 北票民間故事 | 滿族民間故事 | 徐文長故事 | 嶗山民間故事 | 都鎮灣故事 | 盤古神話 | 邵原神話群 | 嘎達梅林 | 科爾沁潮爾史詩 | 仰阿莎 | 布依族盤歌 | 梅葛 | 查姆 | 達古達楞格萊標 | 哈尼哈吧 | 召樹屯與喃木諾娜 | 米拉尕黑 | 康巴拉伊 | 汗青格勒 | 維吾爾族達斯坦 | 哈薩克族達斯坦 | 珠郎娘美 | 司崗里 | 彝族克智 | 苗族賈理 | 藏族婚宴十八說 | 童謠 | 桐城歌 | 土家族梯瑪歌 | 雷州歌 | 壯族嘹歌 | 柯爾克孜約隆 | 萬榮笑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