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驚厥

小兒驚厥

小兒驚厥是小兒常見的急診,尤多見於嬰幼兒。由於多種原因使腦神經功能紊亂所致。表現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強直性和陣攣性抽搐,常伴有意識障礙。小兒驚厥的發病率很高,約5~6%的小兒曾有過一次或多次驚厥。驚厥頻繁發作或持續狀態危及生命或可使患兒遺留嚴重的後遺症,影響小兒智力發育和健康。小兒驚厥發病率為成人的10倍,尤以嬰幼兒多見。

基本信息

病因

小兒驚厥小兒驚厥

按年齡階段分

新生兒期:產傷、窒息、顱內出血敗血症腦膜炎破傷風膽紅素腦病多見。有時也應考慮到腦發育缺陷、代謝異常、巨細胞包涵體病及弓形體病等。

嬰幼兒期:高熱驚厥中毒性腦病、顱內感染、手足搐搦症嬰兒痙攣症多見。有時也應注意到腦發育缺陷腦損傷後遺症藥物中毒低血糖症等。

年長兒:中毒性腦病、顱內感染、癲癇、中毒多見。有時須注意顱內占位性病變和高血壓腦病等。

引起驚厥的幾種常見疾病:高熱驚厥,顱內感染,中毒性腦病,嬰兒痙攣症低血糖症低鎂血症中毒低鈣血症等。

小兒驚厥的原因從按感染的有無的角度來分,可分為感染性(熱性驚厥)及非感染性(無熱驚厥)。按病變累及的部位分為顱內與顱外兩類。

(一)感染性驚厥(熱性驚厥)

小兒驚厥小兒驚厥
1.顱內疾病病毒感染如病毒性腦炎乙型腦炎。細菌感染如化膿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腦膿腫靜脈竇血栓形成。黴菌感染如新型隱球菌腦膜炎等。寄生蟲感染如腦囊蟲病腦型瘧疾腦型血吸蟲病腦型肺吸蟲病弓形蟲病

2.顱外疾病高熱驚厥、中毒性腦病(重症肺炎百日咳中毒性痢疾敗血症為原發病),破傷風等。

(二)非感染性驚厥(無熱驚厥)

1.顱內疾病顱腦損傷如產傷、腦外傷、新生兒窒息、顱內出血。腦發育異常如先天性腦積水腦血管畸形、頭大(小)畸形、腦性癱瘓神經皮膚綜合徵。顱內占位性疾病如腦腫瘤腦囊腫癲癇綜合徵如大發作、嬰兒痙攣症。腦退行性病變如脫髓鞘性腦病、腦黃斑變性。

2.顱外疾病代謝性疾病如低血鈣低血糖、低血鎂,低血鈉、高血鈉、維生素B1或B6缺乏症等。遺傳代謝性病如糖原累積病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肝豆狀核變性粘多糖病。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腦病尿毒症心律紊亂嚴重貧血食物藥物農藥中毒等。

症狀

小兒驚厥小兒驚厥
(一)驚厥

驚厥發作前少數可有先兆:極度煩躁或不時“驚跳”,精神緊張;神情驚恐,四肢肌張力突然增加;呼吸突然急促、暫停或不規律;體溫驟升,面色劇變;瞳孔大小不等;邊緣不齊。典型表現為突然起病、意識喪失、頭向後仰、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視、口吐白沫、牙關緊閉、面部或四肢肌肉呈陣攣或強直性抽搐,嚴重者可出現頸項強直、角弓反張,呼吸不整、青紫或大小便失禁。驚厥持續時間數秒至數分或更長。繼而轉入嗜睡或昏迷狀態。在發作時或發作後不久檢查,可見瞳孔散大、對光反應遲鈍,病理反射陽性等體徵,發作停止後不久意識恢復。低鈣血症抽搐時,患兒可意識清楚。若意識尚未恢復前再次抽搐或抽搐反覆發作呈持續狀態者,提示病情嚴重,可因腦水腫、呼吸衰竭而死亡。如抽搐部位局限且恆定,常有定位意義。新生兒驚厥常表現為無定型多變的各種各、樣的異常動作,如呼吸暫停、不規則,兩眼凝視、陣發性蒼白或紫紺。嬰幼兒驚厥有時僅表現口角、眼角抽動,一側肢體抽動或雙側肢體交替抽動。新生兒驚厥表現為全身性抽動者不多,常表現為呼吸節律不整或暫停,陣發性青紫或蒼白,兩眼凝視,眼球震顫,眨眼動作或吸吮、咀嚼動作等。

(二)驚厥持續狀態

指驚厥持續30分鐘以上,或兩次發作間歇期意識不能完全恢復者。為驚厥的危重型。由於驚厥時間過長可引起高熱、缺氧性腦損害腦水腫甚至腦疝

(三)高熱驚厥

常見於6個月至4歲小兒,驚厥多在發熱早期發生,持續時間短暫,在一次發熱疾病中很少連續發作多次,常在發熱12小時內發生,發作後意識恢復快,無神經系統陽性體徵,熱退一周后腦電圖恢復正常,屬單純性高熱驚厥,預後良好。複雜性高熱驚厥發病年齡不定,常在6個月以前或6歲以後發生,起初為高熱驚厥,發作數次後低熱甚至無熱時也發生驚厥,有時反覆發作多次,一次驚厥時間較長,超過15分鐘,腦電圖檢查在驚厥發作2周后仍為異常,預後較差。轉變為癲癇的可能性為15%~30%。

特點

小兒驚厥小兒驚厥
任何顱外感染所致的突發高熱,均可引起小兒驚厥,故高熱驚厥為嬰幼兒時期最常見的驚厥原因。其發病率約2%~8%。具有顯著的遺傳傾向。其發病機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主要由於嬰幼兒的大腦發育尚未完善,分析鑑別及抑制能力較差,一個較弱的刺激也能在大腦引起強烈的興奮與擴散,導致神經細胞異常放電,因而發生驚厥。祖國醫學認為幼兒系“純陽之體,患受諸邪,生熱甚速,熱極生風”。
典型的高熱驚厥多見於6個月~3歲小兒,6歲以後罕見。患兒一般體質較好(純陽之體),多於病初體溫驟升時出現驚厥(生熱甚速,熱極生風),以上呼吸道感染時多見。驚厥一般呈全身性發作,次數少、時間短、恢復快,一般持續數秒至幾分鐘,很少超過15分鐘,驚厥停止後神志即可恢復正常。不伴有中樞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也查不出神經系統異常體徵,預後良好。但自此以後,30%~50%的患兒以後發熱時亦易出現驚厥,一般到學齡期不再發生。在同一疾病過程中,很少發作兩次以上。若高熱不退,反覆驚厥或持續驚厥不止,應注意排除中樞神經系統或其它系統的嚴重疾病

容易復發

驚厥是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發生不自主收縮,常伴意識障礙,這種神經系統功能暫時紊亂,神經細胞異常放電的現象,大多由於過量的中樞神經性衝動引起,亦可由於末梢神經肌肉刺激閾的降低,如血中游離鈣過低引起。小兒驚厥的發生率是成人的10~15倍,而高熱驚厥又是引起小兒驚厥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具統計5歲以下小兒,2%~3%曾有過高熱驚厥。

高熱驚厥常有復發,在初次驚厥發作以後,約25%~40%(平均33%)的病兒在以後的熱性病時出現驚厥復發。在高熱驚厥小兒中,1/3有第二次驚厥,其中的1/2有第三次發作。總共9%或更多的復發率。

因此預測是否會復發,對判斷高熱驚厥的預後是非常重要的。復發的預測主要是根據起病的年齡。初次發作在一歲以內的患兒復發率最高,大約1/2病例會復發。另如果是複雜性高熱驚厥,有癲癇家族史者,復發機會多。復發多發生在初次高熱驚厥後的2年以內。

能引起癲癇

準確地預測某一熱性驚厥能否出現後遺症,是否會變為癲癇,有一定困難。但根據一些“危險因素”進行估計是有一定幫助的。若熱性驚厥首次發作是單純性的,且驚厥前神經系統正常,則癲癇的發生率為1%;在熱性驚厥前已有神經系統異常或為複雜性高熱驚厥,則癲癇發生率為2%~3%;若熱性驚厥前神經系統已有異常而且為複雜性發作,則癲癇的發生率為9%。並且有報導,熱性驚厥病兒如有圍產期異常,當轉變為癲癇時往往是全身性發作。而另一些熱性驚厥的小兒,驚厥時間長,反覆發作,或局限性發作,以後轉變為癲癇時,往往表現為精神運動型癲癇。

總之熱性驚厥一般預後良好,僅有極少部分患者可轉變為癲癇,留有後遺症,其發生率為熱性驚厥的2%~7%。當熱性驚厥患兒出現以下危險因素時,預示轉變為癲癇的百分率增高。

(1)複雜性高熱驚厥,發作時間長約15分鐘,限局性發作,低於38℃時發作,一次熱病連續發作。

(2)熱性驚厥多次復發。

(3)熱性驚厥前有神經系統異常、發育異常、智力低下或圍產期異常。

(4)首次發作在1歲以內。

(5)家中有癲癇或熱性驚厥史。

檢查

小兒驚厥苯丙酮尿症
1、血、尿、糞常規。 

2、血、尿特殊檢查:疑苯丙酮尿症時,可做尿三氯化鐵試驗,或測定血苯丙氨酸含量。

3、血液生化檢查:血糖、血鈣、血鎂、血鈉、尿素氮及肌酐等測定。

4、腦脊液檢查。 

5、心電圖腦電圖檢查。

6、其他檢查。

治療

一般驚厥處理

(一)控制驚厥

1.針刺法 針人中合谷十宣內關湧泉等穴。2~3分鐘不能止驚者可用下列藥物。

2.止驚藥物

(1)安定 每次0.2—0.3mg/kg,最大劑量不超10mg,直接靜注,速度lmg/分,用後1~2分鐘發生療效。靜注有困難者,可按每次o.5mg/kg保留灌腸,安定注射液在直腸迅速直接吸收,通常在4~10分鐘發生療效。應注意本藥對呼吸、心跳有抑制作用。

小兒驚厥苯巴比妥鈉
(2)水合氯醛 每次50~60mg/kg,配成10%溶液,保留灌腸。

(3)苯巴比妥鈉 每次8~10mg/kg肌內注射。

(4)氯丙嗪 每次1~2mg/kg肌內注射。

(5)異戊巴比妥鈉(阿米妥鈉)每次5mg/kg,用10%葡萄糖稀釋成1%溶液以lml/分速度靜注,驚止即停注。

(二)一般處理

使患幾側臥,解開衣領,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和嘔吐物,以防吸入窒息,保持呼吸道通暢。在上、下磨牙間安放牙墊,防止舌咬傷。嚴重者給氧。高熱者物理降溫或給解熱藥物。

(三)控制感染

感染性驚厥應選用抗生素

(四)病因治療

針對不同病因,給予相應治療。

驚厥持續狀態的處理

1.立即止驚 同一般驚厥處理。

2,控制高熱 可用物理降溫(頭部冰帽或冷敷)和藥物降溫或人工冬眠配合降溫。

3.加強護理 密切觀察患兒體溫、呼吸、心率、血壓、膚色、瞳孔大小和尿量

4.降低顱內壓 抽搐持續2個小時以上,易有腦水腫,應採用脫水療法以降低顱內壓。處理原則見急性顱內壓增高征。

5.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無嚴重體液喪失者按基礎代謝補充液體,按60一80m1/kg·d,保持輕度脫水和低狀態,以利控制腦水腫。

6,神經營養劑與抗氧化劑治療 套用維生素A、E、C與甘露醇等抗氧化劑可防治驚厥性腦損傷。同時可並用維生素B1、B6、B12、腦復康等神經營養藥物。

中藥處方(一)

【方名】小兒驚厥方劑一。

小兒驚厥珍珠母
【組成】蟬衣6克鉤藤8克甘草3克珍珠母10克炒棗仁10克梔子4克黃連3克防風3克杭芍8克青黛3克。

【用法】水煎20分鐘,每劑煎2次。將2次藥液混合,早中晚各服1次。第1周每日1劑,連服7劑。第2、3、4周隔天1劑,連用3周,共調理4周,可預防發熱驚厥反覆發作。

【主治】防止發熱驚厥反覆發作。

【出處】中藥方劑大全。

中藥處方(二)

【方名】小兒驚厥方劑二。

【組成】當歸3~5克桃仁3~5克紅花3~5克生地3~5克赤芍3~5克鉤藤3~5克羚羊角3~5克白茅根3~5克。

【用法】鼻飼、滴管、灌腸給藥。

【治法】清熱活血,平肝熄風。

【主治】新生兒驚厥屬瘀血阻絡者,症見初生1~2日突然尖聲叫,抽搐陣陣發作,面目青紫,嗜睡昏迷交替出現。驚風屬微型或陣攣型,兩眼大睜,凝視,眼球震動,囪門飽滿,嘔吐拒食,指紋青紫,舌質紫或暗紅色。重症者痰壅屏息,呼吸不整或陽衰氣脫,四肢厥逆,爪甲青黑。

小兒驚厥草決明
【加減】高熱加石膏大青葉丹皮黃疸茵陳梔子黃芩,痰壅屏息加竹瀝葦根化紅,昏迷加石菖蒲草決明麝香敷臍。

【出處】中藥方劑大全

家庭急救

首先要立即將小兒側臥或頭偏向一側,解開衣領,用軟布或手帕包裹壓舌板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間,防止咬傷舌頭,保持呼吸道通暢。用手指捏、按壓寶貝的人中合谷內關等穴位兩三分鐘,並保持周圍環境的安靜,儘量少搬動患兒,減少不必要的刺激。加強看護。防止小兒撞跌頭部引起腦外傷,不能隨意用手打小兒頭部。有條件的話及時測量體溫,這對疾病的診斷很有幫助。待驚厥緩解後及時送醫院進一步治療。

如果是高熱引起的驚厥一般出現在高燒(體溫39℃以上)出現不久,或體溫突然升高之時,一次發熱過程中發作次數僅一次者為多,高熱驚厥時需要給小孩緊急降溫,打開房間的窗戶,使室內空氣新鮮。出汗多時用毛巾擦乾身體,換一套貼身衣服。用冷濕毛巾置於腋窩、腹股溝、膕窩(膝關節後面)處.每3-5分鐘更換一次,這些部位血管比較豐富,並且離體表近,易於散熱。也可用溫水擦浴,將孩子放到約32-34℃的溫水中,浸浴10-15分鐘,然後用毛巾包裹擦乾身體。必要時口服退燒藥,如美林、泰洛林等,小孩抽搐5分鐘以上不能緩解,或短時間內反覆發作,預示病情較重,必須急送醫院。就醫途中,讓小孩暴露在外,伸直頸部保持氣道通暢。切勿將小孩包裹太緊,使口鼻受堵,造成呼吸道不通暢,甚至窒息死亡。小孩高熱時常處於嗜睡狀態,此時父母要注意變換小孩體位,並經常按摩背部、臀部,促進血液循環。如果小孩能夠進食,要及時哺餵母乳,較大兒童可給予流食,並鼓勵多飲水,多喝白開水或果汁避免脫水。

鑑別

小兒驚厥小兒驚厥
決定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是否驚厥有時很難。任何奇異的一過性現象或細微的抽動反覆性、周期性出現,尤其伴有眼球上翻或活動異常又有驚厥的原因時,應考慮是驚厥發作。驚厥應與下列現象鑑別。

(一)新生兒驚跳

為幅度較大、頻率較高、有節奏的肢體抖動或陣攣樣動作,將肢體被動屈曲或變換體位可以消除,不伴眼球運動或口頰運動。常見於正常新生兒由睡眠轉為清醒時。受到外界刺激時或飢餓時。而驚厥為無節奏抽動,幅度大小不一,不受刺激或屈曲肢體影響,按壓抽動的肢體試圖制止發作仍感到肌肉收縮,常伴有異常眼、口頰運動。

(二)非驚厥性呼吸暫停

此發作於足月兒為10~15秒/次,早產兒為l0~20秒/次,伴心率減慢40%以上。而驚厥性呼吸暫停發作,足月兒)15秒/次,早產兒)20秒/次,不伴心率改變,但伴有其他部位抽搐及腦電圖改變。

(三)快速眼運動睡眠相

有眼部顫動、短暫呼吸暫停、有節奏咀動.面部怪相、微笑、身體扭動等。但清醒後即消失。

預防

預防復發就是要在易發年齡(6歲以前)完全避免再次發作,防止驚厥持續狀態,減少癲癇的發生,避免智力發育障礙。目前常用間歇服藥法,即初次發作以後,當發熱時立即用藥,這種方法易被家長接受。但若選用苯巴比妥,實際並不能達到防止復發的目的。因為苯巴比妥至少規律服用7天才能在血中達到穩定的治療濃度,一次苯巴比妥口服後也需4~6小時才達到血藥濃度高峰,所以這種方法不能在體溫驟升時起到保護作用。因此有人試用安定栓劑,每次5毫克,在發熱期間每8小時一次,有一定效果。為預防復發,也有人提出了長期用藥,即不論是否發熱,每天堅持服藥。但熱性驚厥發病率很高,而嚴重後遺症只是少數,一律長期服藥會造成大多數病人不必要的負擔,且苯巴比妥也可引起嗜睡、興奮不安、多動等副作用。

(1)長程用藥
持續規律口服苯巴比妥或丙戊酸鈉到3-4歲。但長期口服上述藥物有一定的不良反應,且間歇短程套用地西泮可以收到良好效果。所以目前認為採用此法治療的患兒應加以限制。第一,體溫在38℃以下有驚厥發作2次以上者;第二,熱性驚厥持續15min以上(包括驚厥持續狀態)用地西泮間歇短程治療無效者;第三,熱性驚厥復發頻繁(每年5次以上)套用地西泮短程治療無效者。
(2)間歇服藥法
目前常用間歇服藥法,即平時不用藥,只在每次發生熱性疾病的初期,當體溫剛升達到37.5℃時,立即將地西泮溶液直腸灌入或口服地西泮片劑,也可用地西泮栓劑,劑量為0.3~0.5mg/kg,年長兒最大劑量為10mg。若8h後仍發熱,可再給藥1次。必要時再過8h給第3次。初次發生熱性驚厥的病兒中,只有20%~40%復發,
但若選用苯巴比妥,實際並不能達到防止復發的目的。因為苯巴比妥至少規律服用7天才能在血中達到穩定的治療濃度,一次苯巴比妥口服後也需4~6小時才達到血藥濃度高峰,所以這種方法不能在體溫驟升時起到保護作用。
以下患兒為短程地西泮預防的對象比較合理,第一是首次熱性驚厥具有復發危險因素的患兒,包括首發年齡15個月以下,有一級熱性驚厥遺傳史,有一級癲癇遺傳史及複雜性熱性驚厥。第二是無復發危險因素但以後有過1次復發者。此法簡便易行,效果較好,但治療顯效的關鍵在於剛開始發熱時立即用藥。

併發症

小兒驚厥小兒驚厥
新生兒驚厥存活者出現後遺症的約占14%~61%(平均20%)。主要表現為腦性癱瘓智力障礙癲癇,其他還有共濟失調、多動、視聽障礙、語言障礙、輕微腦功能障礙綜合徵等。

1.腦性癱瘓

腦性癱瘓是多種原因引起的非進行性中樞神經運動功能障礙為主的綜合徵。與腦性癱瘓發生有關的因素:

①生後5分鐘Apagaf評分越低者腦性癱瘓的發生率越高,在生後5分鐘以後仍需復甦的新生兒驚厥的患兒中,僅這一項便能預示可能發生中度或重度的腦性癱瘓。

②新生兒驚厥發作的持續時間越長,後來發生腦性癱瘓的可能性越大。發作1天者其發生率為7%,3天以上者有46%發生腦性癱瘓。

③新生兒驚厥發作的類型,強直型發作與後遺腦性癱瘓的關係更密切。

④中度或嚴重異常的腦電圖者發生腦性癱瘓的危險性大。

2.智力障礙新生兒驚厥後遺留智力障礙與下列因素有關。

①出生5分鐘Apgar評分0~3分者,45%有智力障礙;4~6分者,33%有智力障礙;7~10分者,只有11%有智力障礙。

②出生5分鐘以後仍需要復甦的患兒發生智力障礙的危險性較大。

③驚厥發作時間超過30分鐘、新生兒期肌強直肌陣攣發作及驚厥發作的持續時間與智力障礙關係均很密切。

3.癲癇

驚厥發作持續1天者後遺癲癇的發生率為11%,驚厥發作持續2天者為22%,3天者為25%,3天以上者為40%。強直型驚厥發作與後遺癲癇有密切關係。

4.引起智力低下

腦損傷可以引起驚厥,驚厥發作也可造成腦損傷。有人證明,一次驚厥發作對近記憶力有一過性影響,相當於腦震盪所致損害;驚厥持續狀態可產生嚴重腦損害,而致智力低下。因為在驚厥性放電時,腦組織有大量的神經元發生快速、反覆的脂除極化,需較多的能量維持鈉?鉀泵的功能,神經遞質的合成與釋放也增加,細胞代謝過程加快,而且驚厥時體溫升高,肌肉抽搐也使全身代謝增加,高熱可使動物腦代謝增加25%,這些活動所需能量比正常高出2~4倍。腦的異常放電活動即驚厥放電本身對能量的需要也明顯增加,這也是引起腦損傷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驚厥給腦造成了最大的代謝負擔。

熱性驚厥為小兒驚厥中最常見的一種,預後一般良好,引起智力低下的發生率很低,這是因為一般單純性熱性驚厥,發作次數少、時間短、恢復快、無異常神經征,因此驚厥發作時對大腦的影響較少。但是其中有少數患者可以引起智力低下,目前對此有兩種解釋,一種認為嚴重的熱性驚厥可以引起腦損傷,以致出現癲癇及智力低下,這是指驚厥持續時間越長,驚厥復發次數越多,出現腦損傷的可能性就越大。另一種觀點認為,在熱性驚厥前,神經系統已出現異常,這種小兒即使不發生熱性驚厥也會出現智力低下,即認為熱性驚厥病兒的神經系統症狀並非驚厥本身所致,而是存在於熱性驚厥起病之前,熱性驚厥與智力低下並非因果關係,而是共同原因所決定的。

另外驚厥引起腦損傷和年齡也有密切關係。小兒驚厥持續30分鐘以上就可以產生神經元缺血性改變,而成人驚厥超過6小時才發生這種改變。這是因為嬰幼兒時期腦組織代謝活躍,神經細胞處於生長、分化旺盛時期,正在發育的腦組織最易受損害,所以驚厥發病年齡越早,其智力低下的發生率可能會越高。總之熱性驚厥之前如已有神經系統異常,可能導致將來的智力低下,嚴重驚厥本身也能引起腦損傷而影響智力。

用藥指南

【通用名稱】地西泮片
【批准文號】國藥準字H12020119
【生產廠商】天津力生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功效主治】1主要用於焦慮、鎮靜催眠,還可用於抗癲癎和抗驚厥;2緩解炎症引起的反射性肌肉痙攣等;3用於治療驚恐症;4肌緊張性頭痛;5可治療家族性、老年性和特發性震顫。6可用於麻醉前給藥。

【商品名】羚羊角口服液
【通用名稱】羚羊角口服液
【批准文號】國藥準字Z10920044
【生產廠商】牙克石市森健藥業有限公司
【功效主治】平肝熄風,散血鎮驚。用於高熱及高熱引起的頭痛眩暈,神昏驚厥等症。

【通用名稱】卡馬西平片
【批准文號】國藥準字H31021366
【生產廠商】上海復旦復華藥業有限公司
【功效主治】為抗驚厥藥。用於治療癲癇大發作、精神運動性癲癇和局限性癲癇等效果較好。亦可用於三叉神經痛。預防或治療躁狂-抑鬱症。中樞性部分性尿崩症。對某些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性情感性疾病,頑固性精神分裂症及與邊緣系統功能障礙有關的失控綜合徵。

醫學疾病—兒科

小兒不同於成人,不論在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等方面,或是在疾病的生生,發展、臨床表現以及診斷、防治等方面,都有許多與成人不同的特點。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按一定的規律不斷地變化,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兒科疾病有很多種,本任務包含兒科57種疾病,是兒科大部分疾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