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陣攣

肌陣攣

肌陣攣所屬現代醫學名詞,指的是嬰兒時期所特有的一種癲癇,發病年齡較早,具有特殊的痙攣形式,是癲癇中最難治療的一種類型。肌陣攣癲癇的病人可表現為突然頭、頸、肢體或軀幹肌肉的單次抽動,有時僅為一塊肌肉或某些肌群的抽動。肌陣攣又稱West綜合徵,是嬰兒時期所特有的一種癲癇,發病年齡較早,具有特殊的痙攣形式,90%伴有明顯的智力、體力發育障礙。肌陣攣發作常在1次抽動後,間隔幾秒鐘,繼之連續抽動幾次。肌陣攣對孩子智力的影響也要看其病因,需要定期找醫師進行測試和評價。

術語解釋

肌陣攣肌陣攣

肌陣攣又稱West綜合徵,是嬰兒時期所特有的一種癲癇,發病年齡較早,具有特殊的痙攣形式,90%伴有明顯的智力、體力發育障礙。腦炎、產傷、腦外傷為常見病因,男性多於女性,發病時間是從出生後幾天至30個月,其中以3~9個月占多數,4~6月為高峰。

臨床表現

(1)鞠躬樣痙攣:其表現為突然發作的短暫的全身肌肉痙攣,頸、軀幹和腿彎曲、內收或外展,雙臂向前向外急伸呈擁抱狀;

(2)點頭樣痙攣:出現點頭樣發作;

肌陣攣肌陣攣

(3)閃電樣痙攣:持續時間非常短,平時若不注意則很難發現。

肌陣攣癲癇的病人可表現為突然頭、頸、肢體或軀幹肌肉的單次抽動,有時僅為一塊肌肉或某些肌群的抽動。抽動後立即鬆弛,可以是一側,也可以是兩側。輕度的肌陣攣只影響頭或手。上肢抽動時可使手中的物體失落或擲出。較嚴重時,全身受到影響,站立時突然失去平衡而摔倒。坐位時可從坐的地方跳出。所以這種患者常在頭額、鼻尖、口唇等處傷痕累累。通常是個別發作一次或在幾秒鐘內反覆發作幾次,臨睡或剛醒時發作較多,甚或出現持續狀態。肌陣攣發作常在1次抽動後,間隔幾秒鐘,繼之連續抽動幾次。在將要人睡或將要醒來時最易發生。因此,有時被誤診為癔病。

類型

根據發病的年齡、病因及預後又可將肌陣攣癲癇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良性嬰兒期肌陣攣性癲癇 見於1~2歲健康嬰幼兒,特徵為短暫暴發的全身性肌陣攣,常有癲病或驚厥家族史、腦電圖在睡眠初期有短暫廣泛的棘慢波暴發。適當治療可控制發作。

(2)青少年期肌陣攣性癲癇(或前沖性小發作) 此型特徵為發生於青春期的雙側臂部的單次或反覆的不規則、無節律的陣攣跳動,有些病人可因此而突然跌倒,意識無障礙。本病可有遺傳,男女無差別。常有全身強直性陣攣發作。發作常發生在覺醒後不久,可為剝奪睡眠所激發。發作間期及發作時的腦電圖為快而廣泛的不規則棘慢波及多棘慢波。這種病人常為光敏性,對適當治療反應良好。

(3)進行性肌陣攣性癲癇(Lafora病) 多數起病於9~13歲,20歲以後發病者極罕見。部分病人在患本病之前數年曾有過少數幾次癲癇發作,其後有一段正常期。再發時即表現為頻繁的肌陣攣,白天晚上均發作,繼而出現人格變化,行為異常,一過性黑蒙及智慧型衰退。腦電圖常呈現雙側廣泛持續性慢活動,額區常出現高幅δ活動及少量尖波,偶爾也形成尖慢波綜合,間斷性閃光刺激可誘發出多棘慢波發放,眼底檢查偶可在視網膜看到似包涵體的沉積物。

目前認為:大腦皮質、灰質、腦幹、小腦和脊髓等的不同平面均可引起肌陣攣,其中以腦幹下段的網狀結構,特別是延腦的巨細胞核放電在發病中的意義最大。本病目前尚無治療辦法,發病後平均存活6~10年。

發作的特點

肌陣攣肌陣攣

(

1)單個發作時間短,發作一次為2~10秒; (2)全身尤其是頭部和上半身向前屈曲;

(3)發作次數頻繁,一日多發,每次發作可連續多次甚至數十次;

(4)發作時間通常是在剛入睡或剛醒而意識尚處於朦朧狀態時,可伴有意識喪失、出汗、面部青紫及疲睏嗜睡;

(5)發作期腦電圖表現不一,發作間期則多為特徵性高峰節律紊亂。

本症多在1歲半內停止,發作停止後,部分演變成其他類型的發作,90%以上患兒的智力、運動發育落後,治療以激素的療效較好。

鑑別

本病應與嬰兒痙攣症、失神小發作、精神運動性癲癇等鑑別。尚需與晚髮型West綜合徵鑑別,兩者均有相同的病因,都會出現智慧型障礙,且有一部分West綜合徵的病人,病情發展幾年後可能轉化為LGS。故此兩綜合徵有時難以明確地區分。這時就要特別注意追蹤觀察腦電圖。當LGS的患兒出現跌倒發作時,需與肌陣攣-猝倒發作綜合徵(Doose綜合徵)鑑別。後者以肌陣攣性、肌陣攣失張力性及失張力性發作為主要表現,無強直發作,且該綜合徵部分病人預後良好。如LGS患兒僅出現不典型失神性發作伴自動症時,需與顳葉癲癇相鑑別,後者多不伴智慧型損害,且無LGS特徵性腦電圖改變。

藥物治療

①激素:(ACTH)1日25μ~40μ,肌注半月後改為強的松1日2mg/kg,服用4周后,痙攣停止,可按1周2.5mg減量,直至開始量的1/2,然後以更小量維持。—種激素大劑量無效時,應改換其他製劑。

②丙戊酸類有一定的療效,顯效快,副作用少,但藥量較大。

③Vigabatrin是一種廣譜的抗癲癇新藥,是選擇性轉氨酶抑制劑,易透過血腦屏障,能使全腦GABA(抑制性神經遞質)濃度升高,毒性小,是—個非蛋白結構,不誘導肝代謝之化合物,原型排於尿中,據1991年世界癲癇會議記載,本藥治療是癲癇治療的新紀元。據對照治療報告,約50%的病例發作減少50%,部分性發作優於全身性發作,長期治療,療效不減。

Ehironc氏對70例難治性嬰兒痙攣症的嬰幼兒,包括47個嬰兒,在常規使用抗癲癇治療的基本上再加上Vigabatrin,所有病人在以前用藥(包括皮質甾醇咪嗪、苯二氮類和丙戊酸鈉)治療時,療效不佳。2個病人因不能耐受Vigabatrin(低血壓或高血壓),在療效評價前退出,餘下68個病人中29人(41%)痙攣完全控制,46人(超過50%)痙攣發生降低,其中結節性硬化的效果最佳。70個病人中52人服後無毒副作用,治療開始階段常見的副作用是嗜睡、低血壓、體重增加、興奮、失眠,這些通常是短暫的。

相關資料

肌陣攣肌陣攣

引起肌陣攣的原因很多,癲癇(包括嬰兒痙攣症)、小腦性共濟失調、低鈣血症和一些代謝性疾病均可能出現肌陣攣。在嬰幼兒時期,由於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可能出現一過性肌陣攣。正常兒童在睡眠時也可能肌陣攣,此不屬於病態。

癲癇及嬰兒痙攣症等疾病引起的肌陣攣,一般在腦電圖檢查時有癲癇性放電。嬰兒痙攣症的腦電圖檢查,表現有特徵性放電。如果肌陣攣頻繁發作,而普通腦電圖檢查正常,可以進行24小時動態腦電監護,以提高癲癇性放電檢出率。還可做視頻腦電圖檢查,以便排除假性癲癇。值得一提的是,腦電圖檢查屬於無創傷性檢查,家長不必有顧慮。

如果孩子肌陣攣發作用單用維生素B6就可,有可能是維生素B6缺乏症或維生素B6依賴症。

患肌陣攣的孩子首先要明確其病因,特別是應確定是否為癲癇。因此孩子出現肌陣攣,應該找小兒神經專科醫師就診,如果確診為癲癇,就應遵照醫囑進行正規抗癲癇治療。

如果確診為維生素B6缺乏症或維生素B6依賴症,只要補充維生素B6就可以了,長期使用無明顯毒副作用。有一種情況是孩子或哺乳期婦女因為飲食不當,導致維生素B6攝入不足,只要調整食物就可以糾正。

單憑肌陣攣發作,很難確定是否有後遺症,要視具體的病因。一般來說,癲癇治病不及時或不正規治療,可能發生腦損傷和後遺症。嬰兒痙攣症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癲癇,治療相對困難一些,只有5%~10%的孩子可以治癒。肌陣攣對孩子智力的影響也要看其病因,需要定期找醫師進行測試和評價。

嬰兒痙攣症怎樣治療?

嬰兒痙攣症是嬰兒時期特有的—種癲癇,多數是因腦部器質病變或遺傳代謝性疾病所起,預後差。有90%的病人有智力和體力發育明顯障礙,這是癲癇中最難治療的一種類型。

求醫網肌陣攣專題

肌陣攣肌陣攣

求醫網(www.qiuyi.cn)創立於2000年,是北京時代網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核心平台,我們力求打造中國最專業的醫療網站。求醫網正在努力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和專業的線上諮詢服務,同時建立海量信息庫為患者提供最全面的醫療信息資訊……

詳細 >>

本詞條全部內容由詞條認領機構及智願者共同編輯,互動百科權威評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