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片大鼓

鐵片大鼓

鐵片大鼓又名樂亭大鼓,是天津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王佩臣先生所創立,它源於民國初年在河北方向流傳的部分小調,如通俗調、京東調、樂亭調等,是中國北方地區較有代表性的漢族曲藝鼓書暨鼓曲形式,該曲種以演唱時敲擊鐵片(實為銅片)而得名。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大鼓藝人王佩臣在天津使之成型的曲種,流行於天津、北京地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簡介

鐵片大鼓鐵片大鼓

鐵片大鼓又名樂亭大鼓或“鐵片樂亭大鼓”,以演唱時敲擊鐵片(實為銅片)而得名。是本世紀二十年代,由著名藝人王佩臣在天津使之成型的曲種。流行於津、京地區,頗受觀眾歡迎。
它源於民國初年在河北方向流傳的部分小調,如通俗調、京東調、樂亭調等。20年代王佩臣隨父在河北方向作藝,30年代初進入天津為了適應觀眾的欣賞習慣,將曲調進一步規範,由於她用鐵梨花點擊板,形成自己的風格,所以定名為“鐵片大鼓”。 就目前唱腔來看,它與當時流行於京東地區的“落腔調”(也名“五音大鼓”)、“奉調”(不是東北的奉調大鼓)都有關聯。當然在其發展過程中已形成自己的風格。在分析曲種音樂起源時,某個曲種不可能即是由某個曲調直接演變的。因為任何一個曲種的形成,都是幾代藝人在民眾文化創造的廣泛基礎上,逐步歸納、革新、發展而成的。這樣的事例,在曲藝史上屢見不鮮。
隨著民眾藝術欣賞取向的不斷變化,樂亭縣組建了“樂亭縣曲藝團”和“香圃藝術團”,重點培養說唱藝術新人。在演出內容和形式上,突破了依附古代、近代文學作品進行再創作的局限,創新發展了對口大鼓、群口大鼓、情景大鼓劇等多種形式,更多地融入了現實生活的內容。同時,全面開展文獻性資料普查,建立藝人檔案和樂亭大鼓展廳,相繼出版了《樂亭大鼓》、《樂亭大鼓書段集錦》等專著。

由來

鐵片大鼓鐵片大鼓

清代初期,樂亭城內凡自娛好樂之人愛唱“清平歌”,鄉間也流行散曲類小調。後來以三弦配奏“清平歌”,遂悅耳動聽,較之舊曲大不相同,於是齊呼之為“樂亭腔”。之後,在伴奏上增添了鼓、板;在演唱形式上,改“唱而不說”為“唱而兼說”。約在清嘉慶五年前後,樂亭腔進而形成“樂亭大鼓”。
道光三十年,大鼓藝人溫榮將木板改為兩片鐵制簡板,稱“梨花板”(犁鏵板之諧音),因起初梨花板是截取農具犁鏵之尖磨製而成,形如半月,夾於指縫間,敲起來叮叮鈴鈴,或啞、或放、或單、或雙,加花變奏,意境輕快。藝人皆效而用之,故流行開來。溫榮遂得“溫鐵板”.之稱。

後學弟子紛紛拜其為師,溫榮遂將原來流派繁雜之眾多藝人一統門下。並建宗譜稱.“清門”,其藝人稱“清音弟子”,分十代:即玉、月、德、來、學、文、智、華飛開,從而樂亭只有清門一家。一次,樂亭縣皇糧莊頭崔佑文去京進奉,帶溫榮與皇上獻藝,大被賞識,封予“頂子”,並欽定為“樂亭大鼓”。唱腔和曲調吸取於皮影、京劇、評劇和其他曲種中之優美唱腔,形成固定腔調——“九腔十八調”。
於說唱節奏上創出:慢、慢流水、緊流水、快、散、紅、黑飛內、起飛落、收、留、轉、數等十四種板式和三字句、五字句飛六字句、七字句飛八字句、十字句乃至幾十字之變格句式。清嘉慶年間,樂亭大鼓始流傳於灤縣飛昌黎,進而遷安、水平(盧龍)、榆關一帶。隨著樂亭人去東北經營者日益增多,樂亭大鼓也展向東北。
光緒四年,奉天小東門外之“老君堂江湖行祖師碑”上已有樂亭大鼓藝人楊長久之名;溫榮弟子陳豐盛首闖東北,光緒十七年病逝於黑龍江省雙城縣。
民國六年,藝人胡少蘭於唐山開闢鼓樂大鼓演出場地,進而擴向漢沽,後來又擠入津、京。民國中期,樂亭大鼓形成兩大派:東路派,以韓香圃為代表。其唱腔善用丹田之氣唱空腔,嗓音圓潤,鏇律婉轉、柔美細膩,注重節奏鮮明、吐字純正;唱調要求嚴謹規格,絕不因詞害曲,因詞折曲。西路派,以靳文然為代表。其唱腔嗓音粗獷,善於控制聲音,重噴口、氣口,巧用鼻音;以字潤腔,力求字正腔圓,流利自然。重表演聲情並茂。樂亭大鼓書目甚為豐富,約176部。
其中長書《楊家將》、《隋唐演義》、《呼家將》、《岳飛傳》《包公案》 、《三俠劍》等31部;中篇書2《回杯記》、《瓦崗寨》、《呼延慶打擂》、朋、上墳》等17部,段子:《蘆花盪》、《雙鎖山》、《白蛇傳隊《玉堂春》、《西廂記》、《蝴蝶夢》飛《王二姐思夫》、《六月雪》、《小姑賢》等107個;書帽有《耗子摔跤》飛《老財迷》、《繞口令》、《現世現報》等12個。

歷史淵源

鐵片大鼓鐵片大鼓

鐵片大鼓是中國北方的主要曲種之一,發源於樂亭縣,靡聲於京、津、冀東及東北三省廣大地區。樂亭大鼓是歷史文化的時代產物,是說唱藝術發展的必然結果。樂亭大鼓的產生,是在繼承古代多種說唱藝術的基礎上,經過長期演唱實踐逐步發展和成熟起來的。
據記載,鐵片大鼓的成熟應在明代中晚期,是吸取樂亭民顏、民謠的精華的基礎上發展和成熟起來的。相傳樂亭一帶的人都有能歌善舞的習俗,逢年過節,都舉辦民眾性歌舞活動和說唱活動。同時樂亭方言本身就有自然的鏇律性,字聲都帶唱音,尾音細長迴旋。因此,外地聽了樂亭口音,都覺得象唱歌。如果稍微把語音拉長,再加上鼓板,進行提練升華,即能成為具有鄉土氣息的優美曲調。樂亭大鼓即是在此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
鐵片大鼓這一名牌,有其偶然的來歷。清朝建立以後,開始為旗人分封土地。被分封在樂亭的崔佑文的前輩們在樂亭縣紮下了根,被稱為“京東第一皇莊”。崔佑文的把兄弟中狀元之後,使崔家更加財粗勢大,可直通五府六部,結交於皇親國戚。崔家酷愛民間藝術,他不但組建皮影班社、梆子班社、蓮花落班社,還有很多大鼓藝人在崔家演唱。崔家也常年供養這些人。一次,崔佑文進京貢奉,帶著大鼓藝人到恭親王府獻藝,藝人們的技藝深得王爺的歡欣,並確定了“樂亭大鼓”之名。這個名稱一直延用至今。

內容

鐵片大鼓鐵片大鼓

鐵片大鼓的劇目很多,有傳統劇目,有現代劇目。有長篇、中篇和短篇。還有一種微型劇目,鐵片大鼓叫書帽兒,多則十幾分鐘,少則幾分鐘,長篇大鼓能連續說唱一兩個月,中篇能說唱十天八天,短篇的則說唱一個晚上,約2個小時。
鐵片大鼓世代相承的傳統曲(書)目達三百多個,長、中、短篇均有,《東漢》、《隋唐》《三俠五義》 、《呼延慶打擂》、《金陵府》、《小上墳》、《藍橋會》、《古城會》、《玉堂春》、《長生殿》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現在保存下來和有據可查的中長篇書詞有200多部,短篇和書帽就更多了。
長篇的傳統劇有《隋唐演義》、《楊家將》、《岳飛傳》等,中篇傳統劇有《瓦崗寨》、《回杯記》、《呼延慶》等。長篇的現代劇目主要是《烈火金鋼》、《桐柏英雄》、《平原槍聲》等;中篇的現代劇目主要有《奪印》、《火燒中家潭》等。
這些劇目大多是根據古代現代文學作品由作者進行再創作的,更多融入了樂亭的地方語言,成為具有地方特色的大鼓劇目。

結構形式

鐵片大鼓鐵片大鼓

鐵片大鼓是板腔體曲種。其唱腔音樂較為簡單,只有一個板式(即一板到底)和上下兩句唱腔鏇律。演唱時以速度變化來調節故事發展之遞進,速度先慢後快、音符先繁後簡。是個較原始的板腔體曲種。
鐵片大鼓的總體結構是:
前奏(大過門)——慢板——間奏(過門)——慢板——間奏——“中板”(快速的慢板)——間奏——“緊板”(快速的中板)——尾腔。
前述鐵片大鼓只有一個板式(一板三眼),中板、緊板的名稱只標誌速度的遞增,並無節奏上的變化。中板比慢板快,緊板比中板快,緊板進入故事高潮時更是快上加快,這種模式在一些原始板腔體曲種中大量存在,而鐵片大鼓運用得更為精到。

伴奏音樂

鐵片大鼓鐵片大鼓

鐵片大鼓的伴奏音樂,共有三部份。
前奏(俗稱大過門)是演唱前的引子。過去前奏較簡單,與今天的間奏曲調相同,僅能起過門作用。後經樂師們的設計、創造,發展的曲調相當華彩。其節奏是一板三眼(四分之四),共有十三小節,曲調華麗流暢,是個完整的七聲音階宮調式樂曲,雖然僅用手弦演奏,但配以銅板和鼓,奏來紅火熱烈別有情趣。
間奏(即段落間的過門)是每段落腔後的樂曲,過去只有一個間奏,各個樂師演奏的曲調雖繁簡不同,但都較平淡。後樂師們在新前奏的啟發下,生髮出一個新間奏,色彩頗為華麗、節奏火爆。
“墊頭”(即上樂句與下樂句之間的過渡性音樂)只在慢板時使用。如尾音只一拍(落在板上)墊頭為四拍;尾音唱成兩拍時,墊頭則為三拍,其音符多為宮音“l”。即所謂“板不夠,墊頭湊”。因為它只起填補板數作用。當慢板唱成快速時,就不用加墊頭了。

表演方式

鐵片大鼓鐵片大鼓

鐵片大鼓的表現形式比較簡單,只需要一鼓一板一弦一人演唱就可以了,演唱者打鼓又打板,邊說邊唱。描繪場景,刻劃人物,議論得失,都集中在演唱者的嘴上、表情上和動作上。
樂亭大鼓施用的鼓,與其它流派的大鼓施用的鼓基本相同。一面小鼓,底下有個支架,一支鼓鍵敲擊,但與其他大鼓在敲擊的效果上是不同的,有其自身固定的鼓譜和套路來烘托氣氛。
樂亭大鼓施用的板是兩片月牙型的銅板,名叫“梨花板”,實際上是“犁鏵板”的諧音。耕地用的犁鏵是用生鐵鑄造的,敲擊起來比較響亮,最初的板就是用犁鏵片磨製的。現在施用的板是用銅特製的,音色更好,外型更美觀。打板也有固定的套路,不但有演員掌握節奏的作用,而且也隨劇情變化起烘托氣氛的作用。
樂亭大鼓伴奏的主要樂器是三弦。三弦分大三弦和小三弦兩種。樂亭大鼓伴奏使用的是大三弦。大三弦桿長,共鳴箱大,發音響亮,音色厚實,傳響較遠。用三弦伴奏能緊貼演員的發聲,使音樂與演唱更能融為一體。演員演唱有固定的曲牌,伴奏時依據固定曲牌的鏇律。前奏向奏間奏無固定模式,而是靠伴奏人員按照上段下段曲牌的要求自行發揮,使上下唱腔更好地銜接起來。
樂亭大鼓有中、長篇說唱和短篇唱段兩種形式。中篇書的說白、唱詞比較固定;長篇的說白、唱詞多根據師承的“梁子”(提綱)敷演。短篇唱段則有固定的曲詞和完整的唱腔結構。樂亭大鼓的音樂唱腔豐富,剛柔相濟,板腔、曲式完整,轉調技法靈巧,是一種發展得相當成熟的板式變化體曲藝形式。
它的板式有大板、二性板、三性板、散板4類。大板平緩、舒展,常用曲調有“四大口”(作開頭腔用)、“四平調”、“淒涼調”;二性板緊湊、明快,常用曲調有“八大句”(緊接〔四大口“,作聯接腔用)、“慢起程”、“小怯口”、“學舌”、“十字緊”、“中流水”、“二六”等;三性板熱烈、急促,常用曲調有“上字流水”、“凡字流水”、“螞蚱登腿”、“撤單程”等;散板激昂、壯闊,常用曲調為“崑曲尾子”,多作為轉板換曲時的叫散處理,或在三性板中因情緒的需要而使用。

唱腔

鐵片大鼓鐵片大鼓

鐵片大鼓由一人演唱。演唱時,演員一邊唱,一邊手持鼓楗、銅板兒擊節,並間以表演。表演幅度較小,無“刀槍架”之類的大動作。鼓板之外,伴奏樂器為大三弦。
短篇唱段通常有一百句左右唱詞,分為五六個段落,每個段落叫一落,唱詞以十字句(三、三、四)和七字句(二、二、三)為主。上句尾字除起句為平聲(起韻)外,一般為仄聲;下句尾字均為平聲,並押韻。唱詞中常嵌襯字。
鐵片大鼓是板腔體曲種。它有一個板式和兩句基本唱腔。基本唱腔為上、下句對應結構(有時改變第三句唱腔的落音,使前四句唱腔呈起承轉合狀態),一般由頭眼起唱,尾字落在板上。上句落音以2、4、6居多,下句落音多為1,是個以五聲音階為基礎的六聲宮調式(很少出現7音)。由於唱詞中有大量襯字,唱腔鏇律相應呈現連綿不斷的狀態。樂句的鏇法均為“起—挑—落”。
鐵片大鼓板式為一板三眼。演唱時,藝人以速度的變化彌補了板式的單調,如《玉堂春》:這個唱段六落,第一落速度為=88;第二落為=92;第三落為=116;第四落=160;第五落=184;第六落先為=200,後突然轉為=88,又回到了第一落的速度。豐富的速度變化是樂亭大鼓音樂的一個十分突出的特點,它極大地豐富了樂亭大鼓的表現力。但其變化多樣的節奏並沒有形成新的板式。藝人中雖有“慢板”、“中板”、“緊板”的稱謂,可它們只不過分別是不同速度的標誌而已。
音奏過去只有一個,但時繁時簡。每落後演奏。後來,弦師們通過加花、變奏,豐富了它的鏇律,從而形成了一個比原來的前奏色彩華麗的新的間奏。樂句結尾處,唱腔速度較慢者均墊以小墊頭。墊頭的長短,通常視以下情形而定:1、尾字結束在哪一拍上:2、該尾字距下一句起唱間隙的大小;3、因尾字的音不同而不同。
鐵片大鼓的鼓板規律,是“板司板,鼓管眼”。前奏及速度較慢的唱腔(即藝人所說的慢板),均以銅板兒擊板,鼓點兒則視鏇律節奉疏密而敲擊,帶有一定的隨意性。當唱腔轉快時,銅板兒則增擊第三拍,(藝人稱之為腰板)。將近尾聲速度最快時,每拍均擊銅板兒,以加強氣氛。

藝術特色

姚雪芬表演鐵片大鼓《良心》姚雪芬表演鐵片大鼓《良心》

鐵片大鼓的唱腔十分豐富,要求字正、腔圓、韻足、味濃,氣氛真實、色彩鮮明、氣口得當、鼓板合宜。樂亭大鼓的唱腔,自成體系,獨具一格。固定的唱腔是九腔十八調,有的抒情,有的激昂,有的悲沉,有的詼諧,用這些唱腔來表現不同的場景、意境、情感和情緒。九腔十八調的主要唱腔有四大口、八大句、四平、切口、雙板、緊流水、慢流水、中流水、背牌子、淒涼調、撤單程、慢起程、崑曲尾子、螞咋蹬腳等。演員在演唱中,根據劇情變化靈活運用這些唱腔,而且大口一般都運用在鼓句上。總之,唱腔優美、豐富是樂亭大鼓的一大特點。
鐵片大鼓的又一個特點是說唱兼而有之,唱時就是九腔十八調,而說時就如同其它劇種的賓白,更與評書相似。為什麼把說叫賓白呢?從字面上可以理解,"賓"不是主要的,而是輔助的,就如同主人與客人一樣。"白"即是白話,既不是唱,也不押韻。賓白就是一種樂亭大鼓唱腔的輔助手段。樂亭大鼓的賓白,全部使用樂亭的地方語言,如果不說樂亭話就缺乏了樂亭大鼓的韻味。所以外地人學唱樂亭大鼓,都拜樂亭藝人為師,先學樂亭話。這在樂亭大鼓藝人收徒中叫"正口"。就是糾正原來的發音聲調,使其與樂亭地方話相一致。
鐵片大鼓學來不容易,表演上各有風格,尤其是一人說唱一人表演,而且還要表現不同年齡、不同人物的各自特點,這就更增加了學唱樂亭大鼓的難度。所謂一板一弦說千古興替。一人一口演百面人生。如表現小孩的情節,嗓音要模仿小孩,面孔的變化要表現小孩的天真,動作也要有小孩的特點。這樣才能更逼真的刻劃人物的性格,增強說唱的感染力。

曲種名家

王佩臣王憲章車漢文

代表作品

《藍橋會》、《小寡婦上墳》《朱買臣休妻》 、《洪月娥做夢》、《玉堂春》、《三堂會審》、《王二姐思夫》、《獨占魁》、《劉伶醉酒》、《諸葛亮招親》、《寶玉探病》、《勸嫖交友》、《妓女自嘆》、《妓女告狀》、《姜太公賣面》等;長篇曲目有《回杯記》、《書囊記》、《英烈傳》、《鐵冠圖》。

發展狀況

劉書宇為觀眾唱劉書宇為觀眾唱

原始的鐵片大鼓,是本世紀初在北京東部的通縣、三河縣流行的一種農村打鼓說書形式,傳說為“鄉間馬小二所創,以魚鼓伴奏、後至三河縣易以大鼓”。還有一說是由山東梨鏵(花)大鼓衍變而成,經分析其主體唱腔似無淵源關係。就目前唱腔來看,它與當時流行於京東地區的“落腔調”(也名“五音大鼓”)、“奉調”(不是東北的奉調大鼓)都有關聯。當然在其發展過程中已形成自己的風格。在分析曲種音樂起源時,某個曲種不可能即是由某個曲調直接演變的。因為任何一個曲種的形成,都是幾代藝人在民眾文化創造的廣泛基礎上,逐步歸納、革新、發展而成的。這樣的事例,在曲藝史上屢見不鮮。
當鐵片大鼓初步形成後,先在通縣、三河縣流傳,敲擊鐵片即在此時開始。民國初年鐵片大鼓藝人進北京獻藝,在天橋及東、西兩寺(隆福寺、護國寺)廟會上“撂地”演出。因曲種產自京東地區,遂名“樂亭大鼓”。實際上與唐山、樂亭地區的“樂亭大鼓”毫無淵源。其唱腔、板式也較“樂亭”淺易。有時稱“鐵板大鼓”。
鐵片大鼓形成初期,主要以演唱長篇大書為主。象:《回杯記》、《少英烈傳》、《書囊記》等,間或也演出一些短篇曲目。如:《寶玉探病》、《勸嫖交友》等。當時代表藝人有:王憲章、車漢文(王佩臣之父)、張士成、王瑞喜、蔡瑞喜等。
到了二十年代,這一說唱長篇鼓書的形式逐漸衰落。僅王佩臣活躍於京津兩地。當王於天津曲壇初露頭角後,感到欲在天津這樣個商埠碼頭站住腳適應城市觀眾,必需改大書為小段。同時還需順應市民觀眾的求娛心理、調整曲目內容,否則無以立足。當時天津時調正值興盛之際,就是適應了市民階層的低層次的求娛畸型心理而立足的。於是王佩臣發展了一批反映妓院生活的曲目。
如: 《獨占花魁》 、《妓女告狀》、《妓女自嘆》、《勸嫖交友》、 《玉堂春》等。這些曲目的思想內容總的來看還是健康的,但其中不乏自然主義的描繪,加上一些“現掛”,格調頗不高尚,聯繫當時天津的社會背景,王的這一變化還是可以理解的。另外,當時天津經濟、文化生活極為豐富、觀眾已對傳統故事熟知、希求聽到優美的唱腔。這一轉移先自戲曲開始,“花部亂彈”取代了崑曲。曲藝的京韻大鼓、梅花大鼓,代替了古老的木板大鼓、北板大鼓,很多新興曲種(如:喬派河南墜子)皆於此時興起。
其後,有女演員王佩臣、郭筱霞獨步一時。王佩臣常在京津兩地輪流演唱,於曲調、板式上對鐵片大鼓多有變革,改原來一板一眼的板式為一板三眼,唱腔尾字喜用滑音,慣於在唱詞中加入襯字,詼諧、俏皮,自成一派,被觀眾謔稱為“醋溜大鼓”。其拿手曲目有:長篇《西唐傳》 、《書囊記》、《鐵冠圖》等,短段《三堂會審》、《獨占花魁》、《小寡婦上墳》、《姜太公賣面》、《王二姐思夫》、《諸葛亮招親》、《劉伶醉酒》等。郭筱霞以唱腔柔媚跳躍,表情細膩動人獲得北京觀眾喜愛,於唱腔上多有創造,使頭一句落三弦下把“2”音,第二句落中把“5”音,第三句落“4”音,第四句落“3”音,跌宕起伏,獨具特色。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北京先後湧現出一批以“素”字輩為主的鐵片大鼓演員,有馬素海、唐素山、李素霞、李素珍、李素蘭、李素芳及靳遏雲、李興海、崔秀榮、張新全、彭振林、魏長林彭子富馬聚泉、趙玉明、劉秀珍、李艷芳等。
於是在這種文化背景下王佩臣結合鐵片大鼓曲目內容,與蘆成科合作著力發展唱腔,突出柔、媚風格。在音樂前奏上“掏”、“閃”多,曲調下行多,且唱腔多用不穩定音(如:2、4、6),唱詞中襯字也多,形成一種獨特的“酸”“俏”韻味,一時享譽津門,被稱為“醋溜大鼓”。尤其當《獨占花魁》灌制唱片後,大街小巷紛紛傳唱,不脛而走,聲譽日上。被稱為“鼓界三絕”之一。 鐵片大鼓自王佩臣創建成型後,歷經三十-四十年代屢演不衰,成為天津曲壇的主要曲種。她曾傳有弟子:靳遏雲、小佩臣(佟慧蓮),惜多中途棄藝未接衣缽。
建國以後,鐵片大鼓曲目內容有了根本改變,相應的唱腔曲調也進行了調整。突出發揮其數敘特長、風格趨於樸實。王佩臣及其弟子新韻霞、劉秀玲、姚雪芬演唱的:《平安家信》、《趕慢車》、《良心》均在原來鐵片大鼓基礎上有所創新。雖然音樂改革變化不大,但此曲種的面貌已大為改觀,均有所創新。

傳承價值

鐵片大鼓鐵片大鼓

2006年5月,享譽中外的“冀東三枝花”之一的樂亭大鼓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樂亭大鼓的保護與傳承面臨著機遇和挑戰。
樂亭大鼓,是中國北方的主要曲種之一,流布於京、津、冀及東北三省廣大地區。明末清初,起源於河北樂亭縣的民間小調“清平歌”,歷經幾代藝人的反覆實踐,博採各種傳統說唱藝術的長處,吸收當地民歌、戲曲的某些腔調,逐漸形成了一門具有獨特唱腔和板式的說唱藝術,當年恭親王賜名“樂亭大鼓”,一直延續至今。樂亭大鼓鏇律優美、韻味獨特,融於地方化,趨於戲劇化,素有“九腔十八調”之稱。樂亭大鼓鼓詞名目繁多,具有較高的文學性和深刻的思想性,對研究我國社會文明史、社會發展史、民俗文化史、音樂發展史都是極為珍貴的資料,對北京琴書、東北大鼓、唐劇等姊妹藝術的形成發展產生了較深的影響,其條目先後被錄入《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曲藝志》等,著名曲目《拷紅》被原瀋陽音樂專科學校列為民族民間音樂教材。
自從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樂亭大鼓賴以生存、發展的社會基礎發生了變革,演出市場低迷,活動陣地逐漸縮小,大鼓藝人演出收入低微,一些頗有造詣的藝人因年事已高,或逐步退出舞台,或相繼謝世,積累一生的絕技難以傳承,年輕藝人難以獨樹一幟,樂亭大鼓的傳承和發展顯現出斷代危機。近年來樂亭縣堅持依法和科學保護,研究、保護、開發、利用並重,積極探索弘揚民族民間文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路子,著力解決部分存在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淡化、力量薄弱、傳承斷代危機初顯等問題,打破地域封閉與門派紛爭的界限,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列為國家及特定區域文化長期發展戰略。組建成立開放、統一的文化遺產保護領導機構和專業工作機構。調動原產地和傳承地兩方面積極性,形成保護與傳承的濃厚氛圍。準備在2至3年時間內,建立特色獨具、權威性強、國內一流的樂亭大鼓實物展示中心和數據資料庫。
隨著民眾藝術欣賞取向的不斷變化,樂亭縣組建了“樂亭縣曲藝團”和“香圃藝術團”,重點培養說唱藝術新人。在演出內容和形式上,突破了依附古代、近代文學作品進行再創作的局限,創新發展了對口大鼓、群口大鼓、情景大鼓劇等多種形式,更多地融入了現實生活的內容。同時,全面開展文獻性資料普查,建立藝人檔案和樂亭大鼓展廳,相繼出版了《樂亭大鼓》、《樂亭大鼓書段集錦》等專著。
同時,加強兩個群體的建設。對現有傳承人傳統技藝的搶救、保護,防止人亡藝消;注重培養鍛鍊未來傳承人。其次是欣賞群體建設。擴大原產地、傳承地客群群體範圍,輻射拉動形成新的欣賞地區和群體。為發展傳承人隊伍,壯大樂亭大鼓專業藝術團體,積極實施名家精品工程,打破傳統地域和門戶限制,引入競爭機制,廣泛吸納縣內外優秀人才,並對重點樂亭大鼓藝人,採取命名、授予稱號、表彰獎勵、資助扶持等方式,鼓勵代表作傳承人進行傳習活動,使樂亭大鼓後繼有人。

大事記

鐵片大鼓鐵片大鼓

1850年前後,藝人溫榮改用鐵板擊節,規範了唱腔板式和伴奏音樂,並經過他的弟子齊禎、陳繼昌等人繼續豐富唱腔,使樂亭大鼓的演唱藝術得到了進一步提高,有“九腔十八調”之譽。
1900年前後,灤縣、灤南一帶的名藝人齊德望、戚用武等人又結合自己的特點做了一些改革,遂形成一支風格新穎的流派。從此,樂亭大鼓分成東路(流行於樂亭縣)、西路(流行於灤縣、唐山一帶)兩種唱腔體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樂亭大鼓形成了兩支主要的藝術流派,即東路的韓香圃派、西路的靳文然派。其中尤以靳派富於創新精神,曲調委婉動聽,為樂亭大鼓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上世紀80年代,唐山市曲藝團解散。樂亭大鼓藝術的發展陷入停滯。近年來,國家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為樂亭大鼓藝術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06年,樂亭大鼓被確定為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唐山市成立了民族民間文化保護中心。市、縣財政每年撥出專款用於民族民間文化保護。
2007年,樂亭大鼓演員何建春張近平入選全國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為保護、傳承和弘揚樂亭大鼓藝術,樂亭縣在縣文化中心建成了樂亭大鼓說唱廳,編纂了《樂亭大鼓曲譜》,制定了樂亭大鼓藝術保護規劃。明確由縣財政出資鼓勵樂亭大鼓藝術家招收學員,培養傳人。
如今,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策指引下,樂亭大鼓藝術已走向繁榮發展的新征程。(信息來源:文化傳播網) 河北曲種。清代初年,河北省樂亭縣流傳一種“清平歌”,民間多喜歌唱。後來,藝人弦子李以三弦伴奏,革新韻調,被稱為“樂亭腔”。在演唱中,又經過改進提高,增加了書鼓、木板擊節,漸漸脫離了民歌的演唱形式,發展為說唱藝術,約在嘉慶五年(1800)前後,初步形成樂亭大鼓這一曲藝形式。

相關新聞

鐵片大鼓一代宗師王佩臣誕辰105周年 紀念活動在永安公墓拉開帷幕鐵片大鼓一代宗師王佩臣誕辰105周年 紀念活動在永安公墓拉開帷幕

鐵片大鼓一代宗師王佩臣誕辰105周年紀念活動在永安公墓拉開帷幕
由天津永安公墓、天津曲藝家協會主辦“紀念鐵片大鼓一代宗師王佩臣誕辰105周年系列活動”2007年10月11日上午在王佩臣的紀念碑前拉開帷幕。王佩臣的弟子、全國各地鼓曲名家及鐵片大鼓愛好者來到永安公墓參加了祭奠儀式,王佩臣原名車鳳祥,著名鐵片大鼓表演藝術家,祖籍北京通州潞河,出生於1902年,幼年隨父學藝,十一歲開始登台賣藝。1923年後的數十年間,往返京津演唱鐵片大鼓。她的唱腔靈動明快,舞台形象端莊親切,獨有的與觀眾水乳交融的風格,使鐵片大鼓這種演唱藝術在北方曲藝巨星閃爍、流派紛呈的舞台上,始終占有不可或缺的席位。
王佩臣所唱的鐵片大鼓,原名樂亭大鼓或鐵片樂亭大鼓,以唱長篇大書為主,而真正使王佩臣享有盛名的是經過她改革的短篇段兒活,拿手的曲目有《獨占花魁》、《三堂會審》、《諸葛亮招親》、《劉伶醉酒》等。她在樂亭大鼓的曲調、板式上多有變革,一改老樂亭調一板一眼的唱法,加強了掏板、閃板和垛板,尾腔喜用滑音,詞中常加襯字,加上她的歌喉清脆,嘴上有勁,唱出來的字眼道勁而清晰,風格詼諧俏皮,自成一派,聽眾謔稱之為“醋溜大鼓”,或“滑稽樂亭大鼓”。
因其傑出的藝術成就,1932年王佩臣與天津時調演員趙小福梅花大鼓演員花四寶被觀眾投票選為“女鼓三傑”,上世紀30年代她與劉寶全、金萬昌被譽為“鼓界三絕”。1964年一代宗師王佩臣故去,2005年安葬於永安公墓的“曲藝苑”,與這裡的曲藝界老藝術家們相伴。
2007年是鐵片大鼓一代宗師王佩臣先生誕辰105周年,10月11日,天津永安公墓、天津曲藝家協會聯合主辦“一代宗師王佩臣誕辰105周年系列活動”,進行鐵片大鼓專場演出,舉辦王佩臣鼓曲藝術研討會,對王佩臣生前的表演風格、藝術成就等進行交流和探討,以紀念這位傑出的曲藝藝術家,同時弘揚鐵片大鼓這個傳統的曲藝藝術。

完善鼓曲類詞條

曲藝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一朵奇葩,特別是鼓曲,種類繁多,各有說法
四川竹琴
長沙彈詞
四明南詞
揚州清曲
青海平弦
寧波走書
蛟川走書
上海說唱
贛州南北詞
鑼鼓書
粵謳
五句落板
貴州琴書
常德絲弦
陝西獨角戲
常德大鼓
花燈說唱
河間大鼓
山東大板大鼓
太平歌詞
陝西曲子
門歌
二夾弦
唐山大鼓
蘇北大鼓
浙江鼓詞
寧夏小曲
四川盤子
鐵片大鼓
滑稽大鼓
安康曲子
三跳鼓板書
祁陽小調
車燈
北板大鼓
沔陽漁鼓
安化地花鼓
祁東漁鼓
江西蓮花落
衡陽漁鼓
商雒花鼓
陝北道情
商洛道情
南陽鼓詞
隴東道情
瑞昌船鼓
西城板
耍花樓
無錫評曲
九江文曲
溫嶺道情
平谷大鼓
馬頭調
沁縣三弦書
翼城琴書
奉調大鼓
鼓兒哼
益陽大鼓
溫州蓮花
徐州大鼓
青海道情
山東花鼓
單人鑼鼓
鼓兒詞
滄州木板大鼓
臨清琴曲
河州調
杭曲
南昌道情
晉北道情
散花
金華道情
福州藝
五句板
打鼓草
南陽大鼓
燕山大板
褒歌
太原蓮花落
準北大鼓
浦東說書
廣西大鼓
鶯歌柳書
大廣弦說唱
逗腔
臨清時調
文曲坐唱
義烏道情
薌曲說唱
寧夏數花
太原大鼓
昆高笛曲
貴州燈詞
十音八樂
臨縣三弦書
沁縣三弦調
浙江道情
江西大鼓
對鼓
波陽漁鼓
廣西零零落
單琴大鼓
黎黃
閩東蓮花落
清音大鼓
臨海詞調
太湖大鼓
長沙大鼓
太平年
桂林漁鼓
寧夏道情
邵陽小調
湘南小調
湘西小調
岳陽小調
洪湖漁鼓
路橋蓮花
江蘇漁鼓
蘇北墜子
晉南道情
衡陽獨角戲
益陽獨角戲
常德獨角戲
株州獨角戲
衡陽地花鼓
上饒漁鼓
懷化獨角戲
湘潭地花鼓
邵陽地花鼓
常德地花鼓
零陵對子調
岳陽北花鼓
陝北琴書
晉南琴書
武崗零零羅
吉林琴書
溫州琴書
長沙蓮花落
雲南琴書
漢中蓮花落
延安蓮花落
陝北蓮花落
山東洛子
華北洛子
東北洛子
陝西琴書
潞安琴書
漢中金錢板
湘西錢板
打扦擔
滬劇說唱
蘇北琴書
粵曲說唱
白戲說唱
影調說唱
越劇說唱
秦腔說唱
青海越弦
湘昆坐唱
花鼓坐唱
府谷琴書
馬燈說唱
陽戲坐唱
昆明揚琴
碗碗腔說唱
建始揚琴
杭州花調
常德漁鼓
四句推子
商雒說書
長沙清音
陝南鼓詞
四川花鼓
瀘西花鼓
雙條鼓
隴東漁鼓
武崗絲弦
黃岩花鼓
木皮子
大庸絲弦
花兒小鼓
宜春三星鼓
東山番邦鼓
渾圓扇鼓
岳陽獨角戲
華容說鼓
邵陽絲弦
茶山鼓
圍鼓
坐鼓
喪鼓
孝鼓
贊土地
贊獅子
乾旱船
送春牛
南豐香
湘北鑼鼓
平定迓鼓
南寧春鑼
河南鼓子曲
安徽道情
溫州龍船
貴州彈詞
桂林彈詞
三跳書
瓷城三下響
蓮蕭
台州詞調
淮詞
山東彈詞
寧波彈詞
益陽彈詞
湘潭彈詞
杭州彈詞
陝南漁鼓
太平歌
紹興平胡詞
三弦平調
西寧弦子曲
河西曲子
河南道情
廣東木魚書
蘇州文書
月琴彈唱
大鐃書
小饒書
毛竹說書
胡琴書
昭通唱書
琵琶彈唱
拍南管
夏縣禹都調
霍縣碰猴書
台彎歌仔
下二調
上堂大鼓
商洛靜板書
湖北善書
貴州彈唱
大雷拉戲
北京時調
蘭州小曲
黃鸝調
太原秧歌
懷化漁鼓
霍縣地方書
廣濟文曲
湘南漁鼓
陝南道情
什錦班
衡南道情
山西道情
泉州歌冊
內蒙道情
令令
折尕
大名碟子曲
橫山調
麒麟調
簡板書
桑植小調
扯白歌
漢二黃
湖北號子
袒袒游
河州平弦
關中曲子

鼓曲種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