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秧歌

太原秧歌

具有濃郁太原地方特色的地方小戲太原秧歌,距今已有1500年歷史。過去,太原秧歌是過年期間民間文藝活動的一種主要形式,是太原傳統年俗活動之一。但隨著新時期文藝形式多樣化發展,已經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野。立足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現在,已挖掘、整理了一台原汁原味的太原秧歌專場演出,把這種傳統民俗文化搬上舞台,讓市民領略時隔多年、瀕臨消失的《游鐵道》、《偷點心》等太原秧歌經典段子風采,重新體驗和回顧傳統年俗樂趣。

簡介

太原秧歌太原秧歌

太原秧歌是一種富有民間鄉土氣息和生活韻味的地方小戲,曾在太原市晉源區、小店區一帶盛極一時,成為人們娛樂身心、寄託理想的一種藝術形式,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太原秧歌孕育於明末清初,形成於清乾嘉年間,經過不斷發展完善,到清末民國初年達到鼎盛,已經有1500多年歷史。2008年,太原秧歌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太原秧歌早在明末清初時就具備了雛形,內容多是抒情歌曲,由一人或兩人表演,表演場所也很簡陋。到了清朝中期,太原秧歌正式搬上了舞台,劇目也有了故事情節,同時還分出了生、旦、淨、醜等行當,服裝、道具和表演藝術也有了相應的提高。
新中國成立後,對太原秧歌的劇目、音樂進行了蒐集整理和改編,在政府的幫助下,太原秧歌又煥發出了新的生機。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這一地方小劇種曾多次在省內匯演中摘金奪銀,近些年來更是多次問鼎全國民眾文化系列最高獎。

唱詞結構

太原秧歌是在太原民歌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民間小劇種。因近鄰晉中,與晉中秧歌相互感染,在伴奏演唱和方式等方面都很相似,所以人們稱它們是姊妹藝術。太原秧歌在音樂唱腔體系方面屬單曲體,即一劇一曲。

曲牌分大套曲(十字大調)和小曲曲兩部分,大套曲演唱的是反映歷史題材的大劇目如:《游湖》、《慶頂珠》,《翠屏山》等。小曲曲演唱的則是婚姻、愛情和勞動生活的小劇目,當地人稱之為帽之戲如:《搗米》《小趕會》、《姐妹倆》等。還有一部分劇目是從其它劇種演變過來的。如:《劉三推車《招親》等。

發展特點

太原秧歌太原秧歌

早期的太原秧歌是由民歌小調發展而成的地秧歌,載歌載舞,形式內容非常簡單,多在節假日和祭祀的時候活動,而且只有男演員演唱或男扮女裝表演,伴有簡單的鑼鼓。之後,大約發展到清代中期,太原秧歌由載歌載舞的地秧歌搬上了舞台。這個時期的劇目雖然簡單,但已經有了生、旦、醜、末等行當。

在太原秧歌的發展過程中,為了豐富自己,曾經向中路梆子學習了不少表演技藝,並且移植了很多演出劇目。劇目的增多和表演藝術的不斷提高,使它在廣大農村中產生了很大影響,出現了一些賣台口搞營業的半職業班社。據調查,曾經有70多個太原秧歌班社,經常在外演出的就有30多個。
戰爭對民間藝術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在戰爭年代很多秧歌班社都停止了活動,很多劇目失傳,藝人也都改行做了其他,動盪的社會給這一藝術生命帶來了沉重的打擊。新中國成立以後,才又對太原秧歌進行了有組織的恢復,和以前的老藝人合作,對太原秧歌的劇目、音樂進行了蒐集整理和改編,培訓演員,舉行各種調演,移植其他劇種的劇目。在政府有組織的幫助下,太原秧歌才又重新煥發了生機。
太原秧歌從來沒有過專業演出團體,都是民間業餘演出,但是百餘年來它在民間總有一塊自己的生存土壤,原因就在於它的劇目大多是反映家庭生活和勞動愛情的故事,貼近農村民眾的生活,親切自然,受到人們的喜愛。

完善鼓曲類詞條

曲藝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一朵奇葩,特別是鼓曲,種類繁多,各有說法
四川竹琴
長沙彈詞
四明南詞
揚州清曲
青海平弦
寧波走書
蛟川走書
上海說唱
贛州南北詞
鑼鼓書
粵謳
五句落板
貴州琴書
常德絲弦
陝西獨角戲
常德大鼓
花燈說唱
河間大鼓
山東大板大鼓
太平歌詞
陝西曲子
門歌
二夾弦
唐山大鼓
蘇北大鼓
浙江鼓詞
寧夏小曲
四川盤子
鐵片大鼓
滑稽大鼓
安康曲子
三跳鼓板書
祁陽小調
車燈
北板大鼓
沔陽漁鼓
安化地花鼓
祁東漁鼓
江西蓮花落
衡陽漁鼓
商雒花鼓
陝北道情
商洛道情
南陽鼓詞
隴東道情
瑞昌船鼓
西城板
耍花樓
無錫評曲
九江文曲
溫嶺道情
平谷大鼓
馬頭調
沁縣三弦書
翼城琴書
奉調大鼓
鼓兒哼
益陽大鼓
溫州蓮花
徐州大鼓
青海道情
山東花鼓
單人鑼鼓
鼓兒詞
滄州木板大鼓
臨清琴曲
河州調
杭曲
南昌道情
晉北道情
散花
金華道情
福州藝
五句板
打鼓草
南陽大鼓
燕山大板
褒歌
太原蓮花落
準北大鼓
浦東說書
廣西大鼓
鶯歌柳書
大廣弦說唱
逗腔
臨清時調
文曲坐唱
義烏道情
薌曲說唱
寧夏數花
太原大鼓
昆高笛曲
貴州燈詞
十音八樂
臨縣三弦書
沁縣三弦調
浙江道情
江西大鼓
對鼓
波陽漁鼓
廣西零零落
單琴大鼓
黎黃
閩東蓮花落
清音大鼓
臨海詞調
太湖大鼓
長沙大鼓
太平年
桂林漁鼓
寧夏道情
邵陽小調
湘南小調
湘西小調
岳陽小調
洪湖漁鼓
路橋蓮花
江蘇漁鼓
蘇北墜子
晉南道情
衡陽獨角戲
益陽獨角戲
常德獨角戲
株州獨角戲
衡陽地花鼓
上饒漁鼓
懷化獨角戲
湘潭地花鼓
邵陽地花鼓
常德地花鼓
零陵對子調
岳陽北花鼓
陝北琴書
晉南琴書
武崗零零羅
吉林琴書
溫州琴書
長沙蓮花落
雲南琴書
漢中蓮花落
延安蓮花落
陝北蓮花落
山東洛子
華北洛子
東北洛子
陝西琴書
潞安琴書
漢中金錢板
湘西錢板
打扦擔
滬劇說唱
蘇北琴書
粵曲說唱
白戲說唱
影調說唱
越劇說唱
秦腔說唱
青海越弦
湘昆坐唱
花鼓坐唱
府谷琴書
馬燈說唱
陽戲坐唱
昆明揚琴
碗碗腔說唱
建始揚琴
杭州花調
常德漁鼓
四句推子
商雒說書
長沙清音
陝南鼓詞
四川花鼓
瀘西花鼓
雙條鼓
隴東漁鼓
武崗絲弦
黃岩花鼓
木皮子
大庸絲弦
花兒小鼓
宜春三星鼓
東山番邦鼓
渾圓扇鼓
岳陽獨角戲
華容說鼓
邵陽絲弦
茶山鼓
圍鼓
坐鼓
喪鼓
孝鼓
贊土地
贊獅子
乾旱船
送春牛
南豐香
湘北鑼鼓
平定迓鼓
南寧春鑼
河南鼓子曲
安徽道情
溫州龍船
貴州彈詞
桂林彈詞
三跳書
瓷城三下響
蓮蕭
台州詞調
淮詞
山東彈詞
寧波彈詞
益陽彈詞
湘潭彈詞
杭州彈詞
陝南漁鼓
太平歌
紹興平胡詞
三弦平調
西寧弦子曲
河西曲子
河南道情
廣東木魚書
蘇州文書
月琴彈唱
大鐃書
小饒書
毛竹說書
胡琴書
昭通唱書
琵琶彈唱
拍南管
夏縣禹都調
霍縣碰猴書
台彎歌仔
下二調
上堂大鼓
商洛靜板書
湖北善書
貴州彈唱
大雷拉戲
北京時調
蘭州小曲
黃鸝調
太原秧歌
懷化漁鼓
霍縣地方書
廣濟文曲
湘南漁鼓
陝南道情
什錦班
衡南道情
山西道情
泉州歌冊
內蒙道情
令令
折尕
大名碟子曲
橫山調
麒麟調
簡板書
桑植小調
扯白歌
漢二黃
湖北號子
袒袒游
河州平弦
關中曲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